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簡述耐久跑教學方法

簡述耐久跑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4 19:20:43

1. 怎樣提高學生的耐久跑能力

1.提高耐力,跑3000米起碼要有均速跑8000米不氣喘吁吁的耐力。建議每隔一天跑次晨跑,每次40分鍾,跑累了就走,不許停
,直到跑完40分鍾。

2.增加心肺能力,使用全速跑和變速跑。

強度的具體內容為以下任意一種:

第一種:400*8,即跑8個400米,中間間隔時間為1分鍾!

第二種:800*4,即跑4個800米,中間間隔時間為2分鍾!

第三種:1000*3,即跑3個1000米,中間間隔時間為2分鍾!

第四種:1600*2,即跑2個1600米,中間間隔時間為2分鍾!

第五種:1000*5,即跑5個1000米,中間間隔時間為2分鍾!

第六種:2000+1000,前2000米用3000比賽速度跑,間隔1分鍾後全力跑後1000米!

一星期3~4次強度,前4種為小強度,第5種為大強度,第6種多用於比賽前調整。根據自己體力適當加減訓練量!每一次都要盡力跑,每天都會覺得累
詳細的話你可以去我博客看看-體博網xm微博 長跑訓練方法與練習計劃表

2. 什麼是耐久跑

耐久跑是人體在氧氣供應充足情況下長時間跑步的能力。練習耐久跑能使心臟收縮力加強,提高心臟供血能力,促進心臟、肺、血液循環系統的發展,提高有氧代謝能力,還有助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因此,健身長跑是走向終身體育的較好方法。

初中學生練習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術;重點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極點」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極點」現象是耐久跑教學的難點;通過耐久跑,發展有氧耐力,促進身心發展;抓住耐久跑教材特點,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和堅持到底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

動作方法
步幅較小,跑速均勻,擺臂自然。

動作要點
步法均勻,擺臂自然,重心平穩,有良好的跑步節奏,能合理的分配體力。同時注意呼吸節奏,通常採用兩三步一吸,兩三步一呼。

教學建議
① 學生自願結合成練習小組 (10~12人),採用中等速度的勻速跑練習,體會和討論耐久跑技術特點。跑步距離:200米、400米、600米,依據各小組學生情況自主選擇。教師給予指導和小結。

② 掌握合理的跑步節奏,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練一練,跑走交替、變速跑,體會不同的跑步節奏,尋找適合個體的跑步節奏。跑走交替練習的距離:跑150或200米,然後走100或150米;變速跑練習:快跑100米後慢跑100或200米。練習的組數由學生自定。

③ 學生個人設定定時跑、定距跑練習,如定時跑:3分鍾、5分鍾、6分鍾;定距跑:600米、800米、1000米、1200米 (女生);800米、1000米、1500米、2000米 (男生)。練習後測量心率,跑步結束時心率、跑後3分鍾心率狀況。在教師指導下評價身心感受,個人設定的目標是否合理。正確評價個人身心潛能,確立新的鍛煉目標。

④ 在較大強度的全程耐久跑練習中,感受克服「極點」和「第二次呼吸」。能堅持到底,同學們以掌聲鼓勵。

⑤ 發展有氧耐力的策略:選擇大肌肉群參與活動的周期性、長時間有氧代謝為主的活動,如耐久跑、游泳、騎自行車等;耐久跑要有一定的強度,一般心率在130~150次/分;每周鍛煉3~5次;鍛煉持續時間15~20分鍾;鍛煉要有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盡量不在水泥地和瀝青路面上練習,確保身體安全。

3. 耐久跑方法

耐久跑是小學體育教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由於練習持續時間長,學生容易產生害怕與厭倦的心理,影響耐久跑的教學效果。怎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呢?為此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改進教法,激發興趣

學生年齡、興趣和愛好不同,這就需要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增加學生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時每次課都有不同的組織形式,新的練習方法,增強耐久跑的趣味性。如:在跑的形式上,可以選擇變速跑、重復跑、定時跑、領先跑;跑的路線也可以有變化,沿跑道的內、外沿跑;還可以與其他項目結合,比如跳繩跑、帶球跑等。

二、突破「極點」,增強信心

「極點」是耐久跑教學的難點之一。教師告訴學生「極點」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極點」不是身體的極限,是可以克服的。在進行約一周一般耐力練習後,根據不同的體質情況將學生分組,進行「極點」體驗跑。步驟是:(1)向學生介紹「極點」出現後的現象有:呼吸困難、胸部發悶、四肢無力、跑速下降,呼吸節奏被破壞等。(2)如何克服極點:要有頑強的意志品質,能自覺地調整呼吸、調節跑的節奏和動作等。(3)說「極點」體驗跑的體會。如:極點過後呼吸順暢了,四肢有力了;開始跑得速度慢一點,「極點」的反映會就會減輕一些等等。

三、選擇跑法,注重實用

小學生應選擇步幅適中、步頻較快的跑法,這種跑法學生不易疲勞、經濟實用。向學生介紹耐久跑與短距離快速跑的不同,特別是腳落地時,一定要強調腳外側先著地(或後腳跟先著地)的滾動落地方法,這樣可有利於肌肉更充分的恢復。同時在跑時注意合理分配體力,呼吸時要求口與鼻同時呼吸,強調向外呼氣,雙臂擺幅較小,盡可能減少體力的消耗。跑到最後一段都要進行沖刺跑。

四、改革耐久跑考核方法

小學階段的耐久跑應以發展學生一般耐力素質為主,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我們以定時勻速跑的距離為考核的依據,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可參考以下標准:低年級,5--8分鍾勻速跑,跑的距離為:600米—1200米。中年級:8--10分鍾,跑的距離約為:1000--—1600米。高年級:12分鍾,跑的距離:男生1600米以上,女生1400米以上。

4. 二年級耐久跑標准

300-400米
(4)簡述耐久跑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耐久跑是人體在氧氣供應充足情況下長時間跑步的能力。練習耐久跑能使心臟收縮力加強,提高心臟供血能力,促進心臟、肺、血液循環系統的發展,提高有氧代謝能力,還有助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因此,耐久跑是走向終身體育的較好方法。
初中學生練習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術;重點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極點"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極點"現象是耐久跑教學的難點;通過耐久跑,發展有氧耐力,促進身心發展;抓住耐久跑教材特點,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和堅持到底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

動作方法
步幅較小,跑速均勻,擺臂自然。

動作要點
步法均勻,擺臂自然,重心平穩,有良好的跑步節奏,能合理的分配體力。同時注意呼吸節奏,通常採用兩三步一吸,兩三步一呼。

教學建議
① 學生自願結合成練習小組 (10~12人),採用中等速度的勻速跑練習,體會和討論耐久跑技術特點。跑步距離:200米、400米、600米,依據各小組學生情況自主選擇。教師給予指導和小結。

② 掌握合理的跑步節奏,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練一練,跑走交替、變速跑,體會不同的跑步節奏,尋找適合個體的跑步節奏。跑走交替練習的距離:跑150或200米,然後走100或150米;變速跑練習:快跑100米後慢跑100或200米。練習的組數由學生自定。

③ 學生個人設定定時跑、定距跑練習,如定時跑:3分鍾、5分鍾、6分鍾;定距跑:600米、800米、1000米、1200米 (女生);800米、1000米、1500米、2000米 (男生)。練習後測量心率,跑步結束時心率、跑後3分鍾心率狀況。在教師指導下評價身心感受,個人設定的目標是否合理。正確評價個人身心潛能,確立新的鍛煉目標。

④ 在較大強度的全程耐久跑練習中,感受克服"極點"和"第二次呼吸"。能堅持到底,同學們以掌聲鼓勵。

⑤ 發展有氧耐力的策略:選擇大肌肉群參與活動的周期性、長時間有氧代謝為主的活動,如耐久跑、游泳、騎自行車等;耐久跑要有一定的強度,一般心率在130~150次/分;每周鍛煉3~5次;鍛煉持續時間15~20分鍾;鍛煉要有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盡量不在水泥地和瀝青路面上練習,確保身體安全。

5. 如何上好田徑耐久跑課

《耐久跑》是小學階段田徑教學內容,也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通過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起到鍛煉身體、發展體能的目的,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生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信心和勇氣。
耐久跑對提高學生心肺功能,發展學生耐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都具有重要價值。但由於此項活動持續時間長、體能消耗大,再加上運動形式單一、枯燥,學生很容易產生害怕和厭倦心理,從而影響教學。怎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克服厭倦心理,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培養他們對耐久跑的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信心和勇氣。結合平時的教學情況,我認為應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體現「健康第一」的理念
在《耐久跑》教學中重視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貫徹因人而異的原則,注意安排適合各種學生生理特點的訓練內容,保證學生在不同時期都能達到非常好的鍛煉效果。在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的基礎上,逐步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克服困難,課內課外自覺堅持鍛煉身體的信心和勇氣,培養緊張、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體驗跑的樂趣,讓學生在運動中培養良好的思想品質,達到「育體育心」和諧發展的目的,體現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二、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1、利用鄉土氣息的健身器材,調動積極情緒。
教師的教法單一,學生便會感到枯燥乏味,影響練習的積極性。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富有鄉土氣息的教具(如:跳繩、橡皮筋、自製的教具等)來輔助教學。跳橡皮筋時,可預先設置幾個圖形,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行進間的練習,跳完一種換另一種,還可以將跳繩按節奏、節拍進行耐力練習。這樣學生就感到新鮮有趣,在輕松優美的氣氛中,得到美好的學習享受,也就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中來,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練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基本功之一,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游戲活動,來調動學生們的練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耐久跑的興趣。如在耐久跑練習時,教師先創設一個教學氛圍,又設置一些有趣的情境(過獨木橋-穿越森林-跨溝-被小狗追等),並配以音樂,讓學生們自由組合,並憑借想像在情境中進行耐久跑練習,學生若喜歡籃球,就把籃球內容加進來,若喜歡其他的,我們教師就應該認真做好策劃、組織、備課等工作。因為只有學生認真、高效的完成練習,耐久跑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以學生發展為核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1、運用各種圖形,讓學生圍繞變換行進路線做各種圖形跑,如蛇行跑、螺旋形跑、8字形跑等,學生總是喜歡有新意、有創意的練習,哪個時候他們的興趣才會高。
2、走跑交替運動也能提高學生興趣,讓學生感到新奇,練習起來不覺得疲勞。教師可以以口令、哨聲等做練習。
3、變換跑的動作形狀和方向
在跑進中按教師的信號,採用小步跑、高抬腿跑、跨步跑、後退跑、並步跑、前後交叉跑等練習,是學生感到新鮮,增強課堂學習氣氛。
四、關注學生個性差異,確保每個學生夠受益
教師給予學生創造、自由練習的氛圍,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練。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內容,自己定學習目標。尊重了學生意願,讓內容相同成為一組,讓他們自己在一起討論、實踐、總結、發現、再實踐、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同時,教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於這些項目是學生總結選擇的,學生從心裡喜愛,而練習的方式又有一定的自由度,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學生參與度一下子就提了起來,滿足了學生鍛煉的慾望,學生情感得到了體驗,增強了學生體驗成長離不開鍛煉的意識。
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耐久跑的教學一定要把握好游戲為主、學生主體兩大要點,通過分組、做游戲、開放式教學環境營造愉快、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自由的學、快樂的學,這樣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6. 學校耐久跑教學研究,對跑步有哪些幫助

1.耐久跑運動是初中體育課程的主要內容,作為我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測驗項目,因此,初中體育耐久跑教學在初中學生學習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作用。耐久跑除了能夠強身健體,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更能提高同學之間的溝通、協作能力,讓初中學生可以身心健康成長。小組合作學習法對提高初中體育耐久跑教學效果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4.在耐久跑鍛煉中要遵循「由易到難,由慢到快,由近到遠」循序漸進的原則。在中長跑教學中應首先強調呼吸節奏問題,即兩步一呼,兩步一吸,並在教學中設計一些意念導語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跑步時讓學生默念「兩步呼吸練長跑,心情愉快成績好」;又如在「極點」過後讓學生自己心裡默念「腳下生風,越跑越輕」等提高學生對耐久跑的興趣。

7. 怎樣跑耐久跑

姿勢
1. 不要低頭,要抬頭,雙眼注視前方,這樣不會對頸椎造成傷害。
2. 跑上坡路時,減小步伐,這樣會更輕松。
3. 雙腳落地要輕快,「下腳」過重會增加骨骼負擔;腳落地的時候,膝關節應該略微彎曲。
4. 後背應該保持挺直放鬆。身體前傾是因為身體穩定力量差,此時要盡量挺直,以使肌肉得到鍛煉。
5. 髖部和腰部不要左右扭動幅度太大,這會增加受傷幾率。
6. 胳膊彎曲大約90度,跑步時應該「甩開膀子」,讓手臂盡量擺開。
7. 跑步時,雙手自然放鬆,拳頭不要握得太緊,也可以伸開雙手,掌心向內。
8. 保持雙肩放鬆,否則就會彎腰駝背,更容易疲勞,脖子也更易僵直。

呼吸
●呼吸的方式:
呼吸方式與跑速配合跑步時呼吸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只用鼻子呼吸,另一種是口鼻一起呼吸。要想跑得舒服,分清跑步的階段和速度最重要。跑步剛開始時,或者速度較慢時,需氧量小,僅用鼻呼吸就可以滿足需氧量。如果氣溫較低或頂風跑步,更應用鼻呼吸,這樣進入肺部的氣體能被鼻毛和鼻黏膜加溫加濕,從而避免吸入的塵埃、細菌引起咳嗽、氣管炎、腹痛(人們常說的岔氣)、胃寒等疾病。當跑步時間較長或速度變快時,鼻呼吸就難以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了,如果只用鼻呼吸,容易使呼吸肌疲勞。此時應張嘴配合呼吸,緩解呼吸肌的壓力。當然,完全張口也不行,最好是口微開,輕咬牙,舌尖捲起,微微抵住上齶,讓空氣從牙縫中進出。呼吸時,要注意做到均勻而又有節奏,呼氣要短促有力,吸氣要緩慢均勻,有適當深度。

●呼吸的節奏:
呼吸節奏與步伐配合跑步時,人們一般習慣於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調節呼吸節奏,其實,呼吸節奏應該與步伐密切配合才行。通常慢跑的呼吸節奏是每2~3步一呼,每2~3步一吸,並保持呼吸均勻和深度一致,這樣跑起來才會感到輕快。隨著距離的增加,機體疲勞慢慢明顯,這時候需要放慢前行速度、或者停下來走兩步,以調整呼吸節奏。

●呼吸的深度:
加強呼氣深度許多人在跑步時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持續較長時間的運動時,就會出現呼吸急促,從而產生胸悶、呼吸困難的感覺。有些人雖然注意深吸氣,但往往就忽視了呼氣的深度。其實,當跑步時間較長時,只有適當加大呼氣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深度加強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廢氣、增大肺中負壓,從而使吸氣更省力,吸氣量也能增加。

速度
提高速度可以通過三種方法:
⒈ 增加步頻
⒉ 增大步幅
⒊ 既增加步頻又增大步幅
第一種方法比第二種方法更可取,步幅的增大會造成步幅過大,進而會引起某些生物力學上的問題和運動損傷。
速度訓練,尤其是在田徑場的速度訓練應該是逐漸的(無痛的)提高步頻和步幅的訓練。重要的是要循序漸進地提高。田徑場上的速度訓練對於發展速度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改進跑步形式的機會。

強度
控制的關鍵在於確定最適宜的運度強度(Workload Intensity),也就是所消的配速(Running Pace)。先了解跑步的心跳反應,在予以調整跑步的速度。反覆嘗試,就不難找出適當的速度了。
其公式為:(220-年齡)- 休息時每分鍾心跳 × 75%+ 休息時每分鍾心跳
例:年齡40歲,休息時每分鍾心跳為80次,則(220-40) - 80 × 75% + 80 =100 × 75%+80 =155,即此人最適當的訓練心跳數為155次/分鍾 。
沒有經驗的跑者,在開始跑步時前段時間因跑得太快,很快的心跳反應狀態超過了其理想心跳數,以至於後半段跑得很辛苦。
因此,對配速控制較差者,可以在開始跑後5分鍾時,測量其心跳反應,再調整其跑步速度,依此方法練習,很快地就可以將配速控製得很好。一般青少年理想的運動心跳數可於每分鍾150-180次之間。

8. 耐久跑技術要領

我們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有多種的長跑的方式:不同距離的跑走交替、400米的耐久跑、50×4的耐久跑、繞自然地形跑、變速跑、定時跑等,不管什麼形式長跑都要注意它的一些事項。第一在思想上要教育學生讓他們知道長跑運動是一項比毅力、比耐力的運動,貴在堅持,不要「一暴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冬練三九,下練三伏」,長期不間斷的堅持下去,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教育學生不僅在課上跑步,也要堅持在家裡進行長跑鍛煉。(要選擇安全、環境優雅、沒有污染的地方進行鍛煉)

第二就是要注意長跑的動作要領,其中要注意的有呼吸的方法:一般我們採用嘴和鼻同時呼吸,不單用嘴呼吸或鼻呼吸。有呼吸的節奏:一般採用「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或「兩步一吸,兩步一呼」這看各人的運動能力和水平(呼吸的節奏可在原地練習,來感受一下這一方法)。還有跑步的動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時一定要放鬆、協調。這就要求建立在正確動作的基礎上,腳的著地應用全腳掌著地,屈膝緩沖過渡到前腳掌蹬地。上體正直放鬆,兩臂自然有力的擺動。

第三要注意的是「極點」它是中長跑中的術語,它是由於內臟器官的惰性使氧氣的供應暫時落後與肌肉活動的需要,再加上肌肉活動產生的大量代謝產物得不到及時的運走,因此,跑一段時間後,就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呼吸困難、胸不發悶、四肢無力、跑速下降,產生難於繼續跑下去的感覺。在這時候就應該以頑強德意志堅持跑下去,同時加深呼吸,調整呼吸的節奏,在調整跑速,便會克服「極點」。

第四要注意的是長跑前的准備運動和鍛煉後的整理放鬆運動。上面提到的內臟器官的惰性,這是客觀存在的。這就要求我們在運動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運動,把身體充分的調動起來(我們通常所說的熱身),把身體各關節韌帶活動開來,這樣可防止運動損傷。運動後要做好整理放鬆,這樣肌肉得到放鬆,可使身體迅速的恢復過來,把肌肉活動產生的代謝產物運走,使身體更加的健康。

第五長跑要注意體育衛生:衣著,不要圖省事而致著涼,特別是冬季長跑時,應等全身發熱時才脫外衣,長跑結束後應立即披上外衣,以防傷風感冒。長跑時所穿的鞋襪應柔軟和腳,以免引起腳傷。不要帶病(傷)蠻練,及時調整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還要注意加強營養,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跑的距離和速度要適當,循序漸進,有小到大,逐漸增加,不要急於求成,以免產生不良的反應。

閱讀全文

與簡述耐久跑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寫廣告文案的方法 瀏覽:388
腌制咸鴨蛋最簡單的方法視頻 瀏覽:130
對苯醌的含量分析方法 瀏覽:437
訓練寬背的方法 瀏覽:526
糾正孩子骨盆前傾的鍛煉方法 瀏覽:317
急性大腦中血管梗塞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211
該用什麼方法釣鯉魚 瀏覽:497
失戀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798
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208
手機出現豎道怎麼簡單方法能排除 瀏覽:124
碳水化合物分離和鑒定的常用方法 瀏覽:502
拔火罐方法及技巧視頻 瀏覽:824
紅酒杯好壞的測量方法 瀏覽:252
藍瓶投放的正確方法 瀏覽:227
液壓衣櫃合頁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623
奶瓶清潔消毒常用方法 瀏覽:733
海蘋果的食用方法 瀏覽:2
如何判斷是否是重載方法 瀏覽:958
創新思維導圖的方法有哪些選擇題 瀏覽:376
大眾車怎麼更換電瓶方法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