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查甲狀腺癌什麼方法最好最簡單

查甲狀腺癌什麼方法最好最簡單

發布時間:2022-07-24 11:52:06

1. 治療甲狀腺腫瘤方法

甲狀腺癌——治療

一、中醫治療
(一)辨證分型治療
1.氣滯血瘀型
證候:頸前腫塊活動受限且質硬,胸悶氣憋,心煩易怒,頭痛目眩,舌質紫黯,脈弦數。
治法:理氣化痰,散瘀破結。
方葯:通氣散堅湯加減。黨參、當歸、天花粉、黃芩、貝母各15g,川芎、膽南星、炮山甲、海藻、莪術、丹參各12g,夏枯草、蜀羊泉、龍葵、丹參各20g,豬茯苓、石菖蒲各10g。或四海舒郁丸湯加減。
2.痰凝毒聚型
證候:頸前腫塊有時脹痛,咳嗽多痰,瘰癧叢生,舌質灰黯,苔厚膩,甚則筋骨疼痛,大便干,脈弦滑。
治法:化痰軟堅,消癭解毒。
方葯:海藻玉壺湯加減。海藻、夏枯草、海帶各15g,陳皮、川芎、黃葯子各12g,海浮石、海螵蛸、忍冬藤各12g,黃芩16g,黃連5g,黃芪20g,貓爪草10g。或用海藻解毒湯加減。
3.肝氣郁滯型
證候:頸前腫塊增大較快,常伴瘰癧叢生,咳唾黃痰,聲音嘶啞,咳喘面紅,有時腹瀉,小便黃,舌質紅絳,舌苔黃,脈滑數。
治法:疏肝泄火,軟堅消癭。
方葯:清肝蘆薈丸加減。川芎8g,當歸6g,熟地、蘆薈各10g,白芍15g,昆布、海蛤粉各12g,牙皂、青皮各10g,天花粉20g,瓜蔞、魚腥草各20g,紫河車、野菊花、土貝母各12g。或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4.心腎陰虛型
證候:患者多為老年,或患地方性甲狀腺病多年,突然甲狀腺增大,聲音嘶啞,憋氣,吞咽困難。或因手術、放療、化療後而心腎陰虛。
治法:滋陰補腎,養心安神。
方葯:補心丹與都氣丸加減。天冬、麥冬、丹參、沙參、黨參各15g,柏子仁、棗仁、豬茯苓、山萸肉各12g,丹皮、澤瀉、熟地、山葯、女貞子、仙靈脾、旱蓮草各10g。有頭痛眩暈煩熱盜汗,腰膝酸軟等腎陰虛證候者,用鎮肝熄風湯加減。葯用:生牡蠣、生龜甲各15g,白芍、玄參、天麥冬、海蛤殼、夏枯草各20g,黃葯子10g。
(二)專方驗方
1.五海丸 海螺、海蛤粉各20g,海藻、海螵蛸各15g,昆布、龍膽草、青木香各10g。共研細末,蜂蜜為丸,每丸6g。每次2丸,每日3次。用於各型甲狀腺癌。
2.消平丹 枳殼3g,鬱金、火硝、仙鶴草各18g,五靈脂15g,制馬錢子12g,乾漆6g。共為細末,水泛為丸。每次服1.5-6g,每日3次。對甲狀腺癌有效。
3.消堅丸 蜈蚣6條,全蠍30個,僵蠶、山甲珠、炙蜂房、皂角刺各9g,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3g,每日3次。對甲狀腺癌有效。
(三)外敷葯物
1.獨角蓮外敷 鮮獨角蓮100g去皮,搗成糊狀,敷於腫瘤部位,上蓋玻璃紙,並固定。24小時更換一次。若為干獨角蓮,則研細末,溫水調服。
2.黃葯子、生大黃各30g,全蠍、僵蠶、土鱉蟲各10g,蚤休15g,明礬5g,蜈蚣5條。研細末,用醋、酒各一半調敷,保持濕潤,每料用3日,7次為一療程。
(四)飲食調養
1.蛤肉帶殼60g,紫菜30g。水煮熟後,吃肉吃菜喝湯。每日1劑,連服1個月為一療程,休息7天。可連用3個療程。
2.海麻雀或海蛇各30g,煲瘦肉100-150g,每日1次。
3.白匣根、煙茜根各30g,煲瘦肉100g,每日1次,或與中葯湯劑交替應用。對甲狀腺癌有效。
4.小麥粉和鮮艾葉揉和成餅,蒸熟後內服,每日1個。用於甲狀腺癌有效。
5.甲狀腺癌術後或放、化療後,多見氣血兩虛,或陰虛肝旺之證,故可配合下列葯粥或葯膳:①首烏粥:首烏60g,煎取濃汁去渣,入粳米60g煮粥,早晚分服。②山葯粥;鮮山葯100g(可干者50g)切碎與粳米60g煮粥,早晚食用。③百合粥:干百合30g(或鮮百合60g)加冰糖適量與粳米60g煮粥,早晚分服。④清蒸甲魚:甲魚一隻去內臟,加酒、醬油、薑片等佐料,上籠蒸熟。食肉、喝湯。⑤清蒸黃鱔:黃鱔半斤,去內臟切段,鹽適量,黃酒15g,水適量,上籠清蒸,食肉飲汁。
二、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甲狀腺癌的首選治療方法。一旦確診,只要條件許可,就應徹底清除原發灶和轉移灶,以防轉移和復發,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這是甲狀腺癌手術治療的基本原則。但由於癌腫病期有早晚之不同,故手術的范圍亦應有別。手術時既須徹底(不造成癌細胞遺留和擴散),同時又必須安全(不危及生命,也不造成不必要的傷殘)。要根據甲狀腺癌的病理分型和臨床分期以及病人的年齡、性別來決定手術方式。
(一)手術切除適應證
1.通過病史、體重及各種影像學檢查或細胞組織學檢查確診為甲狀腺癌者。
2.全身情況尚好,無明顯手術禁忌證,無心肺等重要臟器病變,無遠處轉移。
3.有時雖然淋巴結轉移灶很廣泛,但癌腫 仍局限在淋巴結包膜內,活動度尚好,也可用手術徹底清除。
(二)手術方法
1.甲狀腺乳頭狀腺癌或濾泡狀腺癌的手術治療程 對於在臨床上診斷為孤立性甲狀腺內結節,不能肯定為甲狀腺癌的病人,若同位素掃描提示囊內有單發的、無功能性、實性或囊實性結節,經3個月TSH抑制治療後腫物不見縮小,則行患側甲狀腺全葉切除。若儀作側葉切除或甲狀腺腫物單純剝除術,則將增加近1/5的復生率和病死率,這樣的病人若行二次手術,則病殘率會相對增加。
Ⅰ期癌:甲狀腺內小結節,尤其是青少年患者,或發現不久的孤立性結節,都必須立即予以切除,行患側葉全切加峽部切除即可獲得很滿意的療效。食管氣管溝內的淋巴結也應適當清除。對包膜內癌不伴有淋巴結腫大者,一般認為無需作預防性頸淋巴結清除,因為並不能因此而改變預後,但若患者在兒童期曾有頸部X線照射史,則應加對側甲狀腺次全切為妥。臨床實踐表明,待發現有淋巴結轉移時再行手術清掃並不影響預後。但要強調術後隨訪的重要性,然而對邊遠山區或農村的患者缺乏隨訪條件的應區別對待。
Ⅱ期癌:宜作患側葉全切加對側葉的次全切或近全切除,以求能提高治癒率而不增加傷殘率。若在術前或術中發現同側頸淋巴結腫大,應行保留胸鎖乳突肌、頸內靜脈和副神經的改良頸淋巴結清掃術,不作頦下、頦下三角淋巴結清掃,因為這二組淋巴結僅在癌晚期才累及。一旦淋巴結呈團狀,頸內靜脈須切除,但應避免在一次手術中同時切除雙側頸內靜脈,尤其對於一些淋巴結固定且融合成團的病人,這種病例往往只能獲得姑息治療的效果。
Ⅲ期癌:手術切除應更徹底,包括患側甲狀腺葉的全切除和對側的次全切除,再加同側的正規頸清掃(連同頸內靜脈和胸鎖乳突肌的整塊切除)和對側的簡化頸清掃。該期病例經過上述處理,仍有相當一部分能長期存活。Klapp等1967年報道有97例患者手術並不徹底,但83%仍存活達10年以上。因此對於Ⅲ期乳頭狀癌(或濾泡狀癌)也應立信心,堅決予以根治治療。雖然對濾泡狀癌一般不主張作預防性頸清掃術,但有頸淋巴結腫大轉移時一定同時有血行播散,故仍宜作甲狀腺全切加頸部根治性清掃術,其主要目的在於術後對可能發生的遠端轉移施行放射性碘治療打下基礎。
2.髓樣癌(MTC)的手術治療 甲狀腺髓樣癌對化療和放療均不敏感,徹底手術治療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少病人可因此治癒。MTC主要特點是淋巴結轉移出現早,並常有局部浸潤。直徑2cm以上的MTC,雖無明顯眼可見的淋巴結,但隱匿性淋巴結轉移率可高達50%,因此多主張手范圍應大。單純性MTC宜行甲狀腺全切除加頸淋巴結清掃術,但對散發性MTC也可根據探查情況行患側腺葉加峽部切除術,如對有病灶存在也作甲狀腺全切除。採取傳統性或功能性頸清掃術,須視病灶及淋巴結浸潤和轉移程度而定。手術前已明確MTC診斷的患者,應尋找是否同時存在嗜鉻細胞瘤或甲狀旁腺瘤。若同時存在嗜鉻細胞瘤宜在甲狀腺手術前予以切除,否則甲狀腺手術時可引起繼發性致死性高血壓。嗜鉻細胞瘤手術切除前兩周,應給予α-腎上腺素性阻滯劑,因苄胺唑啉(酚妥拉明)作用短暫,只作緊急時對抗,不宜作術前准備。
3.未分化癌的手術治療 甲狀腺未分化癌高度惡性,進展快,存活期短,一經確認有條件者應立即行全頸的大野放射治療,侍癌腫縮小或退化後,再作甲狀腺全切除加同側頸淋巴結清掃,手術後再作補充放療,同時用阿黴素、甲氨蝶呤及環磷醯胺化療。過去國內報道,強調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早期病灶小(腺內型)行腺葉切除,如病變累及峽部或對側時,應作全甲狀腺切除,術後宜行局部補充放療。強調局部切除的徹底性,將已受損的組織盡可能切除,對於淋巴轉移時應作全頸根治術,可望提高甲狀腺未分化癌的生存率。
三、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甲狀腺癌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分外放射和內放射,各有其治療的指證,要根據病理類型和手術情況選擇應用。
1.外放射 各種類型的甲狀腺癌對放射線的敏感性差異很大,幾乎與甲狀腺癌的分化程度成反比,分化越好敏感性越差,分化越差敏感性越高。所以甲狀腺未分化癌放療效果最好。因此未分化癌的治療主要是放射治療,而手術僅為輔助治療措施,偶爾有少數早期病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但為了提高療效減少復發的機會,術後還應常規用術前放療然後再手術。未分化癌的放射治療短期效果是十分滿意的,原發灶明顯縮小,使壓迫解除,疼痛消失,不過緩解期較短,為3-6個月,最後仍可能死於遠處轉移。放療雖然不能挽救其生命,但能解除痙攣,改善生存質量,仍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姑息性治療手段。分化性腺癌對放射線不敏感,所以一般不以放療作為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措施。但如果手術時有小區域癌細胞殘留,術後局部補充放療,效果仍然是很好的。濾泡狀癌對放射線也不敏感,但對骨轉移灶進行放療有明顯的止痛效果。
2.內放射 很多分化性甲狀腺癌具有吸碘功能,放射性高度濃集於腫瘤組織中,可起內放射作用,而對周圍組織放射損害很小,很多文獻都把乳頭狀癌和濾泡癌放在一起考慮,特別是兩者的轉移灶都可能吸取131I,從理論上講濾泡狀癌更有吸碘功能.總之,對那些復發或遠處轉移而又不能手術切除的病灶,只要腫瘤內含有功能性的濾泡能顯示出吸碘功能,就可以用放射性碘治療,近年來有人把131I治療用為對分化性甲狀腺癌的一種常規輔助治療措施,從而提高了療效.
四、化學治療
化療對甲狀腺癌的效果很不理想。主要用於分化差或未分化癌術後的輔助治療,及不能手術或遠處轉移和術後局部復發迅速惡化的晚期的姑息性治療。
1.PA方案
DDP 40mg/m2,靜脈注射;
ADM 60mg/m2,靜脈注射;
每3周一次。緩解率達83%。
2.FMA方案
5-FU 500mg/m2,靜脈注射,第1、8日;
MMC 40mg/m2,靜脈注射,第1、8日;
ADM 30mg/m2,靜脈注射,第3、14日。
每5周重復一次。緩解率為32%。
五、內分泌治療
絕大多數甲狀腺分化癌屬於激素依賴性腫瘤,其發生發展與促甲狀腺素(TSH)有關。當失去TSH刺激後,腫瘤可生長緩慢或停止,一些微小癌灶,癌前期細胞甚至完全消失。而一些促使TSH分泌增高的因素,均可使病情惡性。這一理論已為大量動物實驗及臨床實踐所證實,並為甲狀腺癌的內分泌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
內分泌治療甲狀腺分化癌有肯定的臨床治療效果,可使復發率及轉移率下降,並提高病人生存率。臨床上常用甲狀腺(乾片)80~120mg/日,終身服用,也可用為甲狀腺癌術後的長期替代療法。有人認為,內分泌治療也可用於兒童甲狀腺癌術後輔助治療,常用潑尼松10~30mg/日,口服。

2. 鑒別甲狀腺結節良惡有哪些手段

1.觸診

觸診是甲狀腺結節的主要檢出方法,也是最簡單方便的方法。但是觸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觸診只能發現較大的或者表淺的結節,而檢查者的經驗對結節的檢出率也會有影響。如果結節的位置較深,或者結節較小,質地與腺體的差別不明顯,那麼單憑觸診很可能會漏診。觸診的另一個缺點是難以判斷甲狀腺結節的性質,難以區分這個結節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是炎性的還是非炎性的。

2.彩超

彩超檢查是目前臨床診斷甲狀腺疾病的最主要手段,靈敏度高,可檢出直徑2毫米的微小結節,還能提供結節的大小、質地、邊界、鈣化情況和血流信號等重要的信息,而且無創、快捷,價格也不貴,因此既可以作為結節的診斷依據,也可用來隨訪結節的生長情況。另外,通過彩超了解頸部淋巴結的情況,也為判斷結節的良惡性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依據。但必須注意,彩超檢查對儀器設備以及檢查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不同的儀器設備、不同的檢查醫師,可能得出不同的結果。

3.穿刺

針吸塗片細胞學檢查就是一種術前診斷惡性甲狀腺結節的有效方法,也是診斷甲狀腺癌的金標准。但要注意的是,它也存在10%左右的假陰性,也就是說,大概有10%的漏診機會。因此,對於針吸塗片細胞學檢查診斷良性的患者,仍然要綜合其他因素一並考慮,並密切觀察結節的變化情況。從經濟及效益等方面考慮,目前區別甲狀腺結節良性或惡性的最好方法是超聲引導下的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NAC)。

3. 甲狀腺疾病應該如何檢查

甲狀腺疾病的患者,大部分情況下,醫生都需要結合各種診斷依據綜合分析,其目標是確定患者是甲狀腺疾病這一類疾病中的哪一種。主要包括甲狀腺觸診、甲狀腺功能檢查、甲狀腺彩超等檢查來確診。
體格檢查:頸部檢查:醫生會用手觸摸頸部甲狀腺,目的是評估大小、軟硬、活動度等。眼、面部檢查:目的是檢查是否存在異常。精神狀態檢查:醫生通過與患者交流,目的是觀察意識和精神狀態是否正常。甲狀腺功能檢查:目的是了解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明確有無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炎症。心電圖:目的是評估患者心律是否正常。影像學檢查:目的是評估甲狀腺病變的體積、數量、嚴重程度和波及范圍,如超聲、CT 或磁共振掃描、放射性核素檢查等。甲狀腺攝碘率:甲狀腺可以從血液中吸收碘元素(包括碘 131),醫生會監測甲狀腺攝碘率,目的是評估甲狀腺的功能狀態。病理學檢查:目的是通過超聲下細針穿刺採集或手術切除的甲狀腺組織,以明確診斷。

4. 甲狀腺癌的診斷方法

你好,甲狀腺癌的診斷只有一種方法。就是甲狀腺穿刺活檢。其他檢查都是考慮可能性。考慮病變部位大小等輔助檢查。

5. 如何檢查甲狀腺功能

甲狀腺激素水平檢查主要包括:
(1)血清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簡稱T3,由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產生.檢測血中總T3含量(TT3)是診斷甲狀腺機能亢進最靈敏的一種指標.
(2)血清總甲狀腺素(TT4):甲狀腺素簡稱T4,全部由甲狀腺產生.檢測血中總T4含量(TT4)是判斷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俗稱「甲亢」)或甲狀腺機能減退症(俗稱「甲減」)的常用指標,同時對病情嚴重程度評估,療效監測有應用價值.
(3)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與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盡管FT3僅佔T3的0.35%,FT4僅佔T4的0.25%,但它們與甲狀腺激素的生物效應密切相關,所以是診斷臨床甲亢的首選指標.
(4)促甲狀腺激素(TSH):主要作用是控制甲狀腺,它能促進甲狀腺激素的製造,還能促進已製造好的甲狀腺激素釋放入血液中,對甲狀腺本身的生長和新陳代謝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血清TSH濃度的變化是反映甲狀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標.
甲狀腺抗體水平檢查主要包括:
(1) 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與甲狀腺微粒體抗體(TMA):血清中TGA和TMA是兩種主要的特異性甲狀腺自身抗體.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TGA與TMA升高,其他甲狀腺疾病及健康人群血中亦可檢出,TGA是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的特異性診斷指標,常顯著增高.
(2)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TRAb):TRAb又稱甲狀腺刺激性抗體(TSAb)或甲狀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TSI).TRAb是一種甲狀腺的自身抗體,是在惡性彌漫性甲狀腺腫自身免疫過程中產生的,可以刺激甲狀腺產生甲狀腺激素,測定TRAb有利於對彌漫性惡性甲狀腺腫發病機制的研究.
甲狀腺功能檢查還包括甲狀腺B超檢查,甲狀腺CT檢查.甲狀腺B超檢查可作為甲狀腺大小及容積的測定,協助鑒別甲狀腺的良,惡性腫瘤等;甲狀腺CT檢查有助於甲狀腺瘤的診斷,協助診斷甲狀腺癌等.

6. 懷疑是甲狀腺腫瘤癌症做什麼檢查可以准確的查出來

●● 甲狀腺腫瘤是頭頸部常見的腫瘤,女性多見。症狀為頸前正中腫塊,隨吞咽活動,部分病人還有聲音嘶啞和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甲狀腺腫瘤種類多,有良性和惡性,一般來說,單個腫塊,生長較快的惡性可能性大,年齡越小的甲狀腺腫塊惡性可能性大。由於症狀明顯,患者一般都能及時就診。甲狀腺腫瘤癌症一般遵循以下的檢查為主:
1.放射性核素檢查此檢查可以明確甲狀腺的形態、位置及甲狀腺的功能。甲狀腺掃描多與吸碘率同時進行,大約90%的甲狀腺的吸碘功能低於正常。2.實驗室檢查 放射免疫測定T。、T。、TSH及甲狀腺抗體 TG的檢測可鑒別結節的性質。TG如持續增高提示有轉移復發的可能。3.超聲檢查不儀可以探測甲狀腺的形態、大小、數目,而且可確定是囊性還是實性。實質腫塊,邊緣不整,常見於髓樣癌和未分化癌。同時可顯示血管受壓或被腫瘤包圍情況。4.細胞學檢查 目前國內外最常用針吸活檢細胞學檢查。穿刺塗片對診斷乳頭狀腺癌准確率很高。髓樣癌和未分化癌也有典型的細胞學圖像,對診斷濾泡型甲狀腺癌有困難。5.X線檢查主要用於觀察氣管與甲狀腺的關系。若癌腫浸 潤氣管壁,可造成氣管狹窄,以左右徑變小最為明顯。6.CT檢查 可清楚地顯示甲狀腺癌的形態、大小以及與喉頭、氣管、食管的關系,並且顯示腫瘤浸潤的范圍,包括頸部器官、縱隔和重要的血管、神經等。7.其他檢查如降鈣素檢測對診斷甲狀腺髓樣癌觀察術後動態變化,確定復發及轉移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甲狀腺球蛋白檢測在很多甲狀腺腫瘤中都可升高等。
Tag:上海腫瘤醫院哪家看中晚期肝癌效果好/上海治療肝癌哪家醫院好/治療肺癌哪家醫院好/ 治療胃癌哪家醫院好/治療淋巴癌哪家醫院好/治療脂肪瘤哪家醫院好/治療乳腺癌哪家醫院好/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比較好/看卵巢癌哪家醫院好/治療卵巢囊腫/治療子宮肌瘤哪家醫院好/看子宮內膜癌/治療乳腺纖維瘤哪家醫院好/ 結腸癌/胰腺癌/甲狀腺癌/腸癌/直腸癌/專業/北京/上海/廣東廣州/河北/天津/ 山東/福建/安徽/合肥/浙江/杭州/江蘇/無錫/蘇州/南京/治療腫瘤癌症哪家醫院好/專業/出名/費用要多少錢蘇州、南京、無錫、杭州、溫州、寧波、合肥市、蕪湖市、安慶市、南昌、上饒、九江、濟南市、青島市、煙台市、福州市、泉州市、廈門市、武漢市、宜昌市、十堰市、鄭州,安陽,新鄉。
什麼時候發病?什麼部位的什麼症狀?持續了多長時間?發作有什麼特點?如果體表可以摸到包塊,包塊有多大?包塊硬度如何?包塊表面什麼顏色?在什麼醫院什麼時間做過什麼檢查比如彩超、CT或MRI?檢查結果是什麼?如果發現腫瘤,其部位在哪裡?腫瘤有多大?有沒有轉移灶?轉移灶在哪裡有幾個,大小如何?查血的結果如何?腫瘤標志物多少?如果患者病情重,肝腎功能查過沒有?除了腫瘤,還患過其它什麼病,目前治癒沒有?
什麼時間、哪家醫院、什麼科室、做過什麼治療?如果是化療,化療方案葯物是什麼?多長時間內作了幾次化療?化療的效果如何?症狀改善沒有?什麼時間檢查腫瘤縮小多少?化療副作用如何,能不能承受?如果做過放療,是對哪個部位的放療?放療多少次?是否完成了全部放療計劃?放療的效果如何?如果做過手術,是根治性還是姑息性手術?手術中發現了什麼情況?手術之後的腫瘤病理檢查結果怎樣(特別重要)?包括腫瘤是否切凈、淋巴結清清掃個數、淋巴結陽性個數、脈管血管是否有瘤栓、腫瘤大小、核分裂情況、分化情況、壞死情況、免疫組化的分子指標如何,Her-2、ER、PR、ki-67、CD117、EGFR、k-RAS、ALK等基因的表達情況?
如果腫瘤已經復發或轉移,什麼時間發現復發?腫瘤轉移灶在哪?腫瘤大小如何?腫瘤復發距最近一次化療或手術的時間有多久?復發以後又在哪裡做過什麼治療、治療的效果如何?目前患者的查血結果如何?肝腎功、血常規、腫瘤指標是否正常?最近一次彩超、CT或MRI的檢查結果怎樣?

7. 甲狀腺癌相關知識

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它約佔全身惡性腫瘤的1%,包括乳頭狀瘤、濾泡狀癌、未分化癌和髓樣癌四種病理類型,以惡性程度比較低、預後比較好的乳頭狀癌最常見,而且這種癌症在女性發病較多,男女發病比例為1:2-1:4,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多見,它是人體可能出現的所有惡性腫瘤中惡性程度最低的一種,也是當前治癒率最高的一個癌。甲狀腺癌能否治癒和疾病類型、疾病的輕重程度以及治療方法和個體差異有關,對於乳頭狀腺癌來說,這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占甲狀腺癌總患者的70%,病情惡化的程度相對比較慢,惡性程度也低,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通過針對性的治療,有效的控制病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治療;甲狀腺癌中濾泡性腺癌大致佔比20%,這種癌症比較容易發生轉移,惡性程度屬於中等,經過科學、正規的治療,大部分人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而剩下的10%是未分化癌,是惡化程度最高的甲狀腺癌,患者在病發的時候,常常出現無法吞咽、呼吸急促、聲音沙啞、說不出話,這種癌病情惡化程度很快,因此治療效果也不理想,癌症在早期發現,那麼容易治療,處理起來比較容易,到了晚期,腫瘤體積如同身體器官一樣,出現惡化,難以處理,而且也幾乎都發生了轉移,想要根治是不太可能的,即便是甲狀腺癌容易治療的類型,到了晚期,治療效果也會比較差。手術切除和放射性治療都比較適合甲狀腺癌患者,如果選擇了最合適的治療方法,患者就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特別是第一次進行手術切除,一定要在正規醫院就診,而且術後進行定期復診和相應的護理也非常重要。

8. 如何診斷甲狀腺癌

臨床表現

甲狀腺癌的診斷貴在早期。凡發現孤立性甲狀腺結節,臨床上都要排除甲狀腺癌的可能。如結節堅硬而不平整,伴頸淋巴結腫大、喉返神經麻痹或以往有頸部反射史者,癌腫的可能性很大。同樣,如在甲狀腺的多發性結節中發現一個結節特別突出而且較硬,也應疑有甲狀腺癌的可能。此外,如甲狀腺本身出現不對稱的腫大或硬結,且增大迅速,或已固定,都應考慮甲狀腺癌的可能。

在診斷時,不要過份依賴腫塊表面不平和質地堅硬作為甲狀腺癌的特徵。有些甲狀腺癌的腫塊可以很柔軟,光滑,活動度也大,這在乳頭狀腺癌中並不少見。相反,鈣化嚴重的甲狀腺癌瘤、結節性甲狀腺以及硬化性甲狀腺炎質地較硬,表面有顆粒感,易誤診為甲狀腺癌。認為甲狀腺結節囊性病變都屬良性,這顯然是不全面的。有報道囊性病灶惡變率為1.4%,甲狀腺癌的囊變率也隨其結節長大而增高。

131Ⅰ或99mTc甲狀腺掃描只能反映出結節的形態及其攝取同位素功能,不能確定其性質。但從臨床資料表明,在熱結節、溫結節、涼結節和冷結節的掃描圖像中,甲狀腺癌的可能性循序依次遞增。掃描可檢出0.5cm以上的結節,如其喪失攝取同位素的功能,可無考慮為甲狀腺癌(應經超聲檢查排除囊腫的存在),但要注意甲狀腺癌並非都表現為冷結節。此外,同位素分布的缺損與腫瘤的大小有關,有時功能減損的腫瘤圖像可被正常甲狀腺組織所掩蓋。少數甲狀腺癌顯示為熱結節。

上述檢查不能確診時,可行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宜在手術前1日進行,診斷符合率高。在10%病例中不能作出進一步的細胞分類,仍需手術探查,作組織學檢查。

對甲狀腺髓樣癌,可應用血清降鈣素測定以及給鈣或五肽胃沁素刺激試驗來作出診斷。

個別病人所患的甲狀腺癌惡性度較高,首先表現為轉移癌而腫大的頸淋巴結,原發甲狀腺癌反而未被病人察覺,一般說來,甲狀腺單發結節較多發結節或結節性甲狀腺腫更有可能為惡性。病人有下列表現者應警惕癌性結節的可能。

①在地方性甲狀腺腫非流行區,14歲以下兒童的甲狀腺單個結節,其中10%~50%是惡性。但都是分化好的甲狀腺癌。

②成年男性甲狀腺內的單發結節。

③多年存在的甲狀腺結節,短期內明顯增大。

④濱海居住的患者,單發結節為癌的機會遠比來自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的患者為高。

⑤兒童期頭頸部曾接受過放射治療的患者,甲狀腺單個結節更可疑。

⑥查體表現結節質地堅硬,固定不規則或伴同側頸部淋巴結腫大。聲帶麻痹。

⑦頸部拍片示甲狀腺內的鈣化陰影為雲霧狀或顆粒狀。邊界不規則,甲狀腺癌導致的氣管狹窄常常是左右徑、前後徑可以正常。

⑧B超檢查呈實性或囊實性,內部回聲不均勻,邊界不清楚和不規則。

⑨穿刺檢查發現腫瘤細胞,對囊性腫物抽出液可能逐漸變為暗紅色,這是甲狀腺乳頭腺癌轉移灶的一種特徵。

診斷

由於甲狀腺癌有多種不同的病理類型和生物學特性,其臨床表現也因此各不相同。它可與多發性甲狀腺結節同時存在,多數無症狀,偶發現頸前區有一結節或腫塊,有的腫塊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發生轉移。有的患者長期來無不適主拆,到後期出現頸淋巴結轉移、病理性骨折、聲音嘶啞、呼吸障礙、吞咽困難甚至Horner綜合徵才引起注意。局部體征也不盡相同,有呈甲狀腺不對稱結節或腫塊,腫塊或在腺體內,隨吞咽而上下活動。待周圍組織或氣管受侵時,腫塊即固定。

(一)乳頭狀癌

是一種分化好的甲狀腺癌,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約占總數的3/4;病灶一般為單發,體積大小不等,最小的直徑在0.5cm以下,稱之微癌;直徑在1cm以下的稱之為隱癌,大的病灶直徑可大於10cm.小的腫瘤常常是實質性病灶,而大的腫瘤往往伴有囊性變。囊變者可見囊壁有葡萄簇樣結節突出囊腔,腔內存有陳舊性血水。該型癌腫一般無包膜,僅5%有不完整包膜。在顯微鏡下有些腫瘤細胞排列成乳頭狀,乳頭大小不等,長短不一,常見三級以上分支,乳頭中心為纖維血管囊,細胞大小均勻;核小、分裂少見。乳頭狀癌常伴有濾泡狀癌的成份,但腫瘤的命名仍為乳頭狀癌,而不稱為濾泡狀癌或者混合型。如果乳頭狀癌中含有未分化癌的成份,而命名應為未分化癌,也意味著這一種未分化癌可能是乳頭狀癌的進一步惡化。有時腫塊很小,頸部淋巴結轉移常見被發現。本癌惡性度較低,10年存活率可達88%.乳頭狀癌在臨床上常有甲狀腺區孤立性結節,直徑多在lcm以上。隱伏性癌多見於屍檢,或在已發生頸區淋巴結轉移時發現腫塊。

(二)濾泡狀癌

占甲狀腺癌總數的10%~15%,肉眼檢查時看到濾泡狀癌是一種實質的具有包膜的腫瘤,包膜上常密布著豐富的血管網,較小的癌腫和甲狀腺腺瘤很相似。切面呈紅褐色,常可見到纖維化,鈣化出血和壞死。組織學上,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濾泡所構成。分化良好者,濾泡結構較典型,細胞異型性亦較小。這時與腺瘤不易區別,需依靠包膜或血管浸潤來確定病理診斷。分化不良者濾泡結構較少,細胞異型較大,核分裂象亦多見,可呈條索狀實性的巢狀排列。有時癌細胞穿出包膜進入多處靜脈中形成癌栓,常常成為遠處轉移的起點,所以濾泡狀癌多見於血道轉移,文獻報道佔19%~25%.濾泡狀癌多見於40~60歲的中老年婦女,臨床表現與乳頭狀癌相類似,但癌塊一般較大,較少局部淋巴結轉移,而較多遠處轉移。少數濾泡狀癌浸潤和破壞鄰近組織,可以出現呼吸道阻塞等症狀。

(三)甲狀腺髓樣癌

在1951年由horn首先描述,1959年Hazard等進一步闡明了這種特殊類型的癌。並命名為髓樣癌。占甲狀腺癌總數的3%~10%,瘤體一般呈圓型或卵圓型,邊界清楚,質硬或呈不規則形,伴周圍甲狀腺實質浸潤,切麵灰白色或淡紅色,可伴有出血壞死及鈣化,腫瘤直徑平均約2~3cm.顯微鏡下癌細胞呈卵圓型,多邊形或梭形,核分裂少至中等;細胞排列呈巢狀束帶狀或腺腔狀。間質中含有數量不等的澱粉樣物,癌細胞多時,澱粉樣物較少,反之澱粉樣物就多;轉移灶中也如此。甲狀腺髓樣癌是一種中度惡性的癌腫,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大多數是散發性,約10%為家族性。臨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狀腺癌一樣有甲狀腺腫塊和頸淋巴結轉移外,還有其特有的症狀。約30%患者有慢性腹瀉史並伴有面部潮紅似類癌綜合症,或cushing代謝綜合症,與腫瘤細胞產物有關。

家族性髓樣癌的特徵如下:

①發病年齡較輕,診斷時平均年齡33歲,散發性髓樣癌診斷時平均年齡超過55歲。

②均為雙側性癌腺葉和多中心病變,腫瘤分布和形態不對稱,可能一側有巨大腫物而對側僅有組織學徵象,但無一例外地均為雙側病變。散發性者多為單側腫物。

③家族性髓樣癌癌塊較小,由於篩查,也有隱性發現。散發性者癌塊直徑多超過4cm.

④家族性者較少見淋巴轉移,遠處轉移更少見,可能因發現較早之故。

⑤家族性髓樣癌多位於濾泡旁細胞集中處,即腺葉上中三分之一交界處。

⑥家族性髓樣癌常伴有嗜鉻細胞瘤或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四)甲狀腺未分化癌

系高度惡性腫瘤,較少見,約佔全部甲狀腺癌的5%~10%,好發於老年人。未分化癌生長迅速,往往早期侵犯周圍組織。肉眼觀癌腫無包膜,切面呈肉色,蒼白,並有出血、壞死,組織學檢查未分化癌可分為棱型細胞型及小細胞型兩種。主要表現為頸前區腫塊,質硬、固定、邊界不清。常伴有吞咽困難,呼吸不楊,聲音嘶啞和頸區疼痛等症狀。兩頸常伴有腫大淋巴結,血道轉移亦較常見。

閱讀全文

與查甲狀腺癌什麼方法最好最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寫廣告文案的方法 瀏覽:388
腌制咸鴨蛋最簡單的方法視頻 瀏覽:130
對苯醌的含量分析方法 瀏覽:437
訓練寬背的方法 瀏覽:526
糾正孩子骨盆前傾的鍛煉方法 瀏覽:317
急性大腦中血管梗塞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211
該用什麼方法釣鯉魚 瀏覽:497
失戀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798
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208
手機出現豎道怎麼簡單方法能排除 瀏覽:124
碳水化合物分離和鑒定的常用方法 瀏覽:502
拔火罐方法及技巧視頻 瀏覽:824
紅酒杯好壞的測量方法 瀏覽:252
藍瓶投放的正確方法 瀏覽:227
液壓衣櫃合頁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623
奶瓶清潔消毒常用方法 瀏覽:733
海蘋果的食用方法 瀏覽:2
如何判斷是否是重載方法 瀏覽:958
創新思維導圖的方法有哪些選擇題 瀏覽:376
大眾車怎麼更換電瓶方法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