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問題導向方法怎樣運用問題導向方法
其實就一句:問題導向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方向。
舉例節選:
一、以問題為導向的自我反思
傳統的教學研究,關注的是教師學科知識、教學知識的掌握和教學技能技巧的習得;教研活動常常圍繞教材教法或者評課展示進行。它把重點放在精心設計教學,從目標、重點、難點、關鍵到創設教學情境,從課堂練習到課外作業。因此,過去教師們很少把校本研修與自身的專業成長關聯起來,或者說很少把它看成存在於自身職業生涯始終的一個必需部分。整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到來,對教師專匡業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自匿身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成為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前普遍認為,只有將問題融入到研究過程中,邊實踐邊反思邊研究,才會收到實效。
1.形成問題意識
以問題為導向的自我反思,首先是要提出問題。因為問題是教師不斷發展的動力。在問題的驅動下,教師會主動去思考。因此,教師最好帶著問題投入校本研修。當然教師也可以在研修中或研修後提出問題。問題意識會強化教師的主動發展意識。可以說,問題的提出是考量教師能否帶著思考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理性分析的判斷依據,是制約研修能否向縱深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提倡教師應事先做充分的准備,圍繞研修主題,廣泛地查閱資料,認真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認真地進行思考,然後帶著這一切走進校本研修,與別人一起交流,產生思維的碰撞。
教師們在「研修一實踐一研修」的循環體驗中,產生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同時,在研討中,教師之間的差距也顯現出來,危機意識伴隨著差距應運而生。如果學校能夠創造各種條件,讓教師走出去,把專家請進來,在廣泛的接觸中,教師眼界就可以得到開闊,危機意識也可能越發強烈,而危機意識正是形成問題意識的催化劑。要實現超越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就必須發現並解決問題.
2.養成反思行為
個人反思是教師與自我的對話,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本前提,是校本研究最普通和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它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學反思具有抓四點反思的基本特點:即抓妙點反思——點點新移錦上花;抓疑點反思——柳暗花明又一村;抓敗點反思——知來者之可追;抓常點反思——看似尋常最奇崛。過往的實踐證明,教師可由反思找回自我,重拾研究的權杖,並通過處理自己的教學問題走上成為專家的道路。所以應當強調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引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回顧、觀察、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對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藝術等進行思索與修正,將「教學」與「學習」相結合,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
反思不能只依靠自律,還要求學校有意識、有計劃地以各種教學手段因勢利導地促進個人反思。為此,研究人員經常採取「事後回顧」以促進反思。事後回顧主要分為:原本打算做什麼;實際發生了什麼情況;發生這些情況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② 什麼是問題導向
問題導向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方向,少做與問題關聯不大、不做與問題無關的無用功。堅持問題導向,不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原則、政治品質。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求進取,就很難主動去發現問題,即使遇到問題也會視而不見、聽之任之。
問題意識折射的是宗旨觀念、責任意識,彰顯的是憂患意識、進取精神,展示的是積極向上、奮勇向前的工作狀態。堅持問題導向,我們才能「知不足而後進」、「防患於未然」,及時發現問題,認真解決問題,從而不斷適應新形勢,推進新發展。
引用示例
堅持問題導向,不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原則、政治品質。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求進取,就很難主動去發現問題,即使遇到問題也會視而不見、聽之任之。
問題意識折射的是宗旨觀念、責任意識,彰顯的是憂患意識、進取精神,展示的是積極向上、奮勇向前的工作狀態。堅持問題導向,我們才能「知不足而後進」、「防患於未然」,及時發現問題,認真解決問題,從而不斷適應新形勢,推進新發展。
③ 問題導向是什麼意思
摘要 您好,問題導向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方向,少做與問題關聯不大、不做與問題無關的無用功。
④ 問題導向和成果導向分別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問題導向和成果導向都是導向思維。問題導向的意思是基於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思考解決問題的認知加工過程;成果導向,即為結果導向思維,意思是基於事件的結果而思考實踐活動的認知加工過程。
問題導向和成果導向的區別如下:
一、基礎不同
問題導向:問題導向的基礎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成果導向:成果導向的基礎是事件的結果。
二、思考不同
問題導向:問題導向是思考解決問題。
成果導向:成果導向是思考實踐活動。
(4)問題導向是思想方法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成果導向的流程管理:
以結果為導向是做任何管理工作的最基本原則之一。所謂的結果導向就是強調在管理工作中,所有的行為、步驟都要符合結果的要求。流程管理要求每個單獨的工作任務都必須圍繞著一個目標和結果,即一切以目標說話、以績效說話。
結果導向具體到企業管理工作,其導向就是為企業創造價值。為企業服務,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所以,無論制定何種工作流程,都必須以企業利益的實現為准則,並以最終的結果為衡量標准。
⑤ 「問題導向」思想方法的精髓是什麼
「問題導向」很重要。問題的導向並不是我們現在才提出來的,而是馬克思早就提出來的。馬克思在《萊茵報》第137號刊論《集權問題》中提出:歷史本身除了通過提出新問題來解答和處理老問題之外,沒有別的方法。他還說,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的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我們學習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會發現,他們的全部著作,沒有不是為解決他們時代的大問題而作的。
那麼,我們面對的現實問題的答案存在於哪裡?我認為,問題的答案只能存在於現實的問題之中,而不是存在於書本之中。問題中就包含回答問題的答案,否則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但是,答案不是直觀的,不是信手拈來的,需要調查,需要研究,需要理論思考,而且需要實踐檢驗。提出問題需要研究,回答問題更需要研究。馬克思不可能預計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會碰到什麼問題,也不可能為我們解決問題留下錦囊妙計,但卻為我們提供了捕捉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的理論和方法。可以這樣說,馬克思主義提供的是科學思維方法,傳統文化提供的是智慧和啟發,歷史提供的是經驗和教訓,這三者必須結合,其中科學思維方法最為重要。離開馬克思主義指導,歷史經驗和教訓難以總結;離開馬克思主義指導,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則難以分清。這就是「問題導向」思想方法的精髓
⑥ 問題導向的三個導向是什麼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是今年經濟工作會議上黨中央提出的一個重要方針,也是這一次會議釋放的一個重大信息,導向是行動的指引和方向,堅持問題導向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指引,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資源攻堅克難,全力化解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堅持目標導向就是以實現目標為方向。
問題導向的三個導向
持之以恆一步一步地朝著既定目標奮斗前行,堅持結果導向就是以工作成效為標准,以實實在在業績接受檢驗評判工作,做好經濟工作必須堅持這「三個導向」,做好其他各方面工作也必須堅持這「三個導向」,堅持問題導向實質上是一個及時,發現問題、科學分析問題、著力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正是馬克思主義最優良的方法論傳統和最鮮明的方法論特徵。
堅持問題導向還要准確分析問題,問題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問題又不是簡單直觀地擺在事物表面,而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潛心研究,需要准確研判形勢、善於把握大勢,才能找准問題發生的源頭和規律。
⑦ 什麼是堅持問題導向
堅持問題導向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方向,少做與問題關聯不大、不做與問題無關的無用功。
問題導向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領導幹部必須有發現問題的敏銳、正視問題的清醒、解決問題的自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體現了共產黨人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展現了馬克思主義者的堅定信仰和責任擔當。
(7)問題導向是思想方法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強化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有利於把握治國理政的根本。事物的本質就是事物內部的矛盾,本質是通過矛盾體現出來的;事物的矛盾就是事物內部的問題,矛盾是通過問題呈現出來的;分析和解決問題是全部工作的重點,抓工作重點首先要抓住問題。
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理論創新只能從問題開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