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丘成桐的數學研究方法

丘成桐的數學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4 06:31:34

『壹』 如何評價丘成桐

丘成桐是著名數學家,也是一位深具情懷的知識分子;他是幾何分析的開創者,也是一位能文善書的詩人。他成名甚早,但並不被聲名所累,他積極在國內作數學科學的普及,為培育人才不遺餘力。



主要成就

丘成桐是公認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他的工作深刻變革並極大擴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影響遍及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理論、廣義相對論等眾多數學和物理領域。

解決Calabi猜想,即一緊Kahler流形的第一陳類≤0時,任一陳類的代表必有一Kahler度量使得其Ricci式等於此陳類代表。這在代數幾何中有重要的應用。

『貳』 如何評價丘成桐在物理學上的貢獻

丘成桐-卡比拉的拓撲學,為物理學上的弦論提供了一個計算模型。
丘是一位純粹數學領域的知名數學家,他並沒有專門研究物理,但是其數學方法為研究物理的前沿理論提供了有力的數學工具。

『叄』 丘成桐是誰有什麼成就

丘成桐

丘成桐,男,祖籍廣東蕉嶺,生於汕頭,美籍華裔數學家,曾獲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及沃爾夫數學獎。自小在香港長大並完成本科,後入籍美國。目前擔任哈佛大學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他是加州大學華裔學者協會創會理事。

丘成桐熱心於推動中國的數學發展,在中國建立並領導多個數學研究中心,致力於培養年輕數學家。受父親影響,丘成桐自幼便對中國古典文學、中國歷史有濃厚興趣,造詣頗深,曾作一文以述數學與中國文學之結構關系,舉紅樓夢及各代詩詞為例,並聯系王國維人間詞話,以釋證其觀點。

丘成桐是公認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他的工作深刻變革並極大擴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影響遍及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理論、廣義相對論等眾多數學和物理領域。

『肆』 丘成桐的介紹

丘成桐(Shing-Tung Yau),原籍廣東省蕉嶺縣,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同年隨父母移居香港,美籍華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知名數學家123。1969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數學系,1971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博士(師從陳省身)45;1993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成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6。目前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78。丘成桐證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對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丘成桐囊括了菲爾茲獎(1982)、克拉福德獎(1994)、沃爾夫獎(2010)等獎項,特別是在1982年度榮獲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是第一位獲得這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

『伍』 丘成桐談如何學數學

我國數學家丘成桐院士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學好數學的天賦,數學成績差不代表孩子智商低,只能說明孩子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來學習數學。

丘成桐是數學界的泰斗,他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基礎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於孩子們的接受數學教育的過程也深有體會,在應試教育下的孩子很多習慣了背公式、用固定的模式解題、刷題,忽視了數學思維的培養,這樣下去,只會對數學越學越沒有信心。

大多數數學差的孩子都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1.不善於思考

我們都知道,邏輯推理、分析理解、抽象圖形認知等這些都是數學考察的重點知識,而想要對這些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和認知,就需要學生善於思考,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

不善思考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常常只明白了表面問題,只要題目變化或者層次再深一些就會被難住了。所以,有的時候一道分析應用題就能夠暴露許多學生的短板。

不善於思考的學生更喜歡刷題,對熟悉的題目和答案更有依賴性,他們會很難突破新的界限,理解新的一個層次的東西。往往隨著數學學習的深入而更加難以取得好成績。

2.對數學有抵觸情緒

其實對學數學有抵觸情緒的學生,大多都是在不思考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因為數學的難度讓自己難以進步,以至於學生漸漸產生學習數學的枯燥無味的想法,從而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而越是抵觸,越是離數學越來越遠。

3.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

很多家長都會感慨,自己的孩子小時候多聰明啊,數學經常能拿滿分的,可是越往高年級走,數學分數越來越低,難道長大了就不聰明了嗎?

越是高年級,數學越學不好,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基礎沒打好的原因,小學的時候很多知識都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大多數學生都能夠良好的掌握這些知識,因此,在小學階段學生們的差距並不會太明顯。

『陸』 丘成桐是誰吖他對那方面對世界有貢獻哦拜託各位大神

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老家在梅州蕉嶺,在香港長大。父親曾在香港香讓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 崇基學院任教。父教母慈,童年的丘成桐無憂無慮,成績優異。但在他14歲那年,父親突然辭世,一家人頓時失去經濟來源。盡管丘成桐不得不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卻仍然以優異成績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 他的父親在他14歲時去世,家境貧寒。他中學的時候逃學一年,曾經成績很差,差一點落榜。19歲的時候來到美國伯克利,「21歲畢業時就註定要改變數學的面貌」。這不是我的話,這是幾年前加州大學 洛杉磯分校希望把丘教授聘請過來的時候,系裡討論時一個年紀很大的幾何學家引用陳省身先生說的一句話。他10年之後成為數學界的一代天驕。從他入學伯克利到在世界數學家大會做一小時報告還不到10年。當年他只有28歲,也是在那一年,陳景潤先生被邀請做45分鍾的報告。這期間他證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質量猜想,開創了一個嶄新的領域:幾何分析。 1981年,他32歲時,獲得了美國數學會的維布倫(Veblen)獎——這是世界微分幾何界的最高獎項之一;1983年,他被授予菲爾茲(Fields)獎章——這是世界數學界的最高榮譽;1994年,他又榮獲了克勞福(Crawford)獎。 除此之外,他還獲得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加利福尼亞州最優秀的科學家的稱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名譽博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名譽博士…… 大學期間,他以三年時間修完全部必修課程,還閱讀了大量課外資料。他的突出成績和鑽研精神為當時的美籍教授薩拉夫所賞識,薩拉夫力薦他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研究生。七十年代左右的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幾何的中心,雲集了許多優秀的幾何學家和年輕學者。在這里,丘成桐得到IBM獎學金,並師從著名微分幾何學家陳省身。 編輯本段 過程 數學是奇妙的,也是生澀的。即使是立志在數學領域建功立業的年輕學生,能堅持到最後並出成果的,也是寥若晨星。丘成桐正可謂這樣一顆「晨星」。常常有這樣的情景——偌大的教室中,聽課的學生越來越少,最後竟然只剩下教授一人面對講台下唯一的學生悉心教誨。這唯一的學生, 丘成桐就是丘成桐。到伯克利分校學習一年後,丘成桐便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文中巧妙地解決了當時十分著名的「沃爾 夫猜測」。他對這個問題的巧妙解決,使當時的世界數學界意識到一個數學新星的出現。 丘成桐取得博士學位後,在應邀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的一年中,他結識了許多年輕的世界一流數學家,完成了兩篇論文。1972年秋,年僅23歲的丘成桐應邀來到紐約大學石溪分校擔任副教授,又完成了幾篇論文。在1973年美國數學會舉行的微分幾何大會上,丘成桐做了三個學術報告,以卓越的能力和傑出的貢獻,向數學界顯示了自己在微分幾何領域的領先水平。這一年是丘成桐數學事業上十分重要的一年,他完成了題為《完備黎曼流形上調和函數》的著名論文,用他自己的話說,這篇文章是他數學生涯的轉折點。實際上,該文奠定了他應用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技巧。 丘成桐最重要、最有影響的工作是對「卡拉比猜想」的證明。他是在1976年底用強有力的偏微分方程估計解決了這一問題的。在解決「卡拉比猜想」的同時,他還證明了負定第一陳類的緊克勒流形上克勒-愛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 1976年,丘成桐被提升為斯坦福大學數學教授。1978年,他應邀在芬蘭舉行的世界數學大會上做題為《微分幾何中偏微分方程作用》的學術報告。這一報告代表了八十年代前後微分幾何的研究方向、方法及其主流。這之後,他又解決了"正質量猜測"等一系列數學領域難題。 丘成桐的研究工作深刻又廣泛,涉及微分幾何的各個方面,成果累累。1989年,美國數學會在洛杉磯舉行微分幾何大會,丘成桐作為世界微分幾何的新一代領導人出任大會主席。 編輯本段 精神 命運是公平的,獎章、榮譽,授予了那個在教室中堅持到最後的人。這,並沒有讓丘成桐止步不前,他繼續進行著大量繁雜的研究工作,並不斷取得成就。 堅韌、堅持、鍥而不舍,這就是丘成桐的精神。當然,也不是每個有著這樣精神的人都能取得丘成桐一樣的成就的。數學需要勤奮,更需要天才。正如著名數學家尼倫伯格所說,丘成桐「不僅具備幾何學家的直觀能力,而且兼有分析家的才能」。著名數學家鄭紹遠先生回憶說,對於許多艱深的數學問題,丘成桐已思考近20年,雖然仍未解決,他還是沒有輕易放棄思考。 丘成桐對中國的數學事業一直非常關心。從1984年起,他先後招收了十幾名來自中國的博士研究生,要為中國培養微分幾何方面的人才。他的做法是,不僅要教給學生一些特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領會數學的精闢之處。他的學生田剛,也於1996年獲得了維布倫獎,被公認為世界最傑出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 數學是奇妙的,只有鍥而不舍才能探求其中真諦。對於丘成桐這樣的數學家來說,這種探求不但是人生的意義,也是人生的樂趣。 丘先生絕對不是一個完人,但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數學家。你可以不喜歡這個人,但你不可能不喜歡他的數學,他證明了許多妙不可言的定理。大家如果學數學,讀到研究生的話你就會知道他的定理非常美妙,他的卡拉比猜想毫無疑問是數學中最深刻的定理之一,尤其是在超弦理論中應用之廣不可思議,我想當年丘教授自己都沒有想到。 他個性堅強,永不服輸,永不言棄,著述等身,得獎無數。這些也帶給他許許多多的誤解。因為少年得志,20幾歲就功成名就,有人說他目中無人、傲慢至極。當然,有這樣的成就也讓他有傲慢的資本。我把他跟陳省身一比。陳省身先生,大家跟他相處久了就知道也傲慢,只是他們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他們的傲慢,丘成桐是直截了當,數學和為人是他衡量你的標准,他看你的話,你數學不好,他不願意跟你多談,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他不願意搭理你。 先生是微笑不語,什麼人他都可以很平和地相處,但是這微笑中就蘊含著尊敬或者是不屑,你自己可以感覺出來。他們都是真正的君子,都是我最敬佩的偉大的數學家,他們都尊重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數學家。我想這是他們真正可貴的地方。 30年來,丘先生不僅時刻把握著數學與物理跳動的脈搏,引導著世界數學發展的潮流,還一直懷著一顆赤子之心,關心和幫助著中國數學的進步。他培養了眾多的華人數學家。他的學生和博士後在國外各個重要的大學里都有。 編輯本段 尾聲 他在兩岸三地創建了4個數學中心,他創建數學中心的目的就是為培養中國的一代年輕人,他把它作為自己一生事業的重點。我現在看他每天忙著待人接物,其實很多目的是捐款,希望能夠為國家省一些錢,用富商們的捐款來培養中國的年輕人。丘教授的目標就是希望過5年、10年能夠再培養出幾個朱熹平。他創辦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讓無數海內外數學家受益。 我們從仰望他的無名學子,有幸成為他的弟子,又成為他的合作者和朋友,近20年的交往讓我們對他的尊敬和愛戴與日俱增。做學生時我看到波士頓的科學博物館里數學館的牆壁上鐫刻著幾十個當代偉大數學家的名字,其中有3個中國人:華羅庚、陳省身、丘成桐。我想丘教授的名字刻上去的時候才30幾歲。到如今想到幾何,想到物理,想到中國的科學,當今世上任何一個數學或者物理學家都會想到這個名字——丘成桐,一個鐫刻在數學史上的中國人的名字。 正質量猜想。

『柒』 丘成桐對數學有什麼研究

1981年,他32歲時,獲得了美國數學會的維布倫獎——這是世界微分幾何界的最高獎項之一;1983年,他被授予菲爾茲獎章——這是世界數學界的最高榮譽;1994年,他又榮獲了克勞福獎。

除此之外,他還獲得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加利福尼亞州最優秀的科學家的稱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名譽博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名譽博士……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後全家定居香港。父親曾在香港香讓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崇基學院任教。父教母慈,童年的丘成桐無憂無慮,成績優異。但在他14歲那年,父親突然辭世,一家人頓時失去經濟來源。盡管丘成桐不得不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卻仍然以優異成績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

大學期間,他以三年時間修完全部必修課程,還閱讀了大量課外資料。他的突出成績和鑽研精神為當時的美籍教授薩拉夫所賞識,薩拉夫力薦他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研究生。七十年代左右的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幾何的中心,雲集了許多優秀的幾何學家和年輕學者。在這里,丘成桐得到IBM獎學金,並師從著名微分幾何學家陳省身。

數學是奇妙的,也是生澀的。即使是立志在數學領域建功立業的年輕學生,能堅持到最後並出成果的,也是寥若晨星。丘成桐正可謂這樣一顆「晨星」。常常有這樣的情景——偌大的教室中,聽課的學生越來越少,最後竟然只剩下教授一人面對講台下唯一的學生悉心教誨。這唯一的學生,就是丘成桐。到伯克利分校學習一年後,丘成桐便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文中巧妙地解決了當時十分著名的「沃爾夫猜測」。他對這個問題的巧妙解決,使當時的世界數學界意識到一個數學新星的出現。

丘成桐取得博士學位後,在應邀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的一年中,他結識了許多年輕的世界一流數學家,完成了兩篇論文。1972年秋,年僅23歲的丘成桐應邀來到紐約大學石溪分校擔任副教授,又完成了幾篇論文。在1973年美國數學會舉行的微分幾何大會上,丘成桐做了三個學術報告,以卓越的能力和傑出的貢獻,向數學界顯示了自己在微分幾何領域的領先水平。這一年是丘成桐數學事業上十分重要的一年,他完成了題為《完備黎曼流形上調和函數》的著名論文,用他自己的話說,這篇文章是他數學生涯的轉折點。實際上,該文奠定了他應用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技巧。

丘成桐最重要、最有影響的工作是對「卡拉比猜想」的證明。他是在1976年底用強有力的偏微分方程估計解決了這一問題的。在解決「卡拉比猜想」的同時,他還證明了負定第一陳類的緊克勒流形上克勒-愛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

1976年,丘成桐被提升為斯坦福大學數學教授。1978年,他應邀在芬蘭舉行的世界數學大會上做題為《微分幾何中偏微分方程作用》的學術報告。這一報告代表了八十年代前後微分幾何的研究方向、方法及其主流。這之後,他又解決了"正質量猜測"等一系列數學領域難題。

丘成桐的研究工作深刻又廣泛,涉及微分幾何的各個方面,成果累累。1989年,美國數學會在洛杉磯舉行微分幾何大會,丘成桐作為世界微分幾何的新一代領導人出任大會主席。

命運是公平的,獎章、榮譽,授予了那個在教室中堅持到最後的人。這,並沒有讓丘成桐止步不前,他繼續進行著大量繁雜的研究工作,並不斷取得成就。

堅韌、堅持、鍥而不舍,這就是丘成桐的精神。當然,也不是每個有著這樣精神的人都能取得丘成桐一樣的成就的。數學需要勤奮,更需要天才。正如著名數學家尼倫伯格所說,丘成桐「不僅具備幾何學家的直觀能力,而且兼有分析家的才能」。著名數學家鄭紹遠先生回憶說,對於許多艱深的數學問題,丘成桐已思考近20年,雖然仍未解決,他還是沒有輕易放棄思考。

丘成桐對中國的數學事業一直非常關心。從1984年起,他先後招收了十幾名來自中國的博士研究生,要為中國培養微分幾何方面的人才。他的做法是,不僅要教給學生一些特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領會數學的精闢之處。他的學生田剛,也於1996年獲得了維布倫獎,被公認為世界最傑出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

數學是奇妙的,只有鍥而不舍才能探求其中真諦。對於丘成桐這樣的數學家來說,這種探求不但是人生的意義,也是人生的樂趣。

『捌』 從對數學的貢獻上來講,丘成桐有多厲害

丘教授雖然已經接近70高齡,仍然老驥伏櫪,近年來在數學研究上非常活躍。僅2015一年就在arxiv貼文23篇,以每個月兩篇論文的速度進行高質量的數學研究,這是古往今來其他任何數學家都望塵莫及的!要知道,丘教授作為華人數學界的領袖,每天要處理幾百封郵件。熟悉丘教授的朋友們都知道,即使是在seminar上他也要一邊摁手機收發郵件,一邊聽talk。能在如此繁忙的情況下一個月寫兩篇論文,效率之高真是令人震驚!丘教授還特別注意與年輕人的合作,近年來每篇論文幾乎都要提攜一些年輕數學家,大度地和他們一起署名發表。由於他提攜的年輕數學家太多,很多時候甚至會忘記自己的合作者。比如某韓國數學家之前跟他有合作,到了找教職的時候希望丘教授能幫自己寫推薦信,但是丘教授卻坦言自己並不認識對方。實際上,丘教授不認識自己的合作者正可以反映出他已經幫助了太多年輕人,以至於自己都想不起來自己乾的那些好事!范仲淹說: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丘先生年近七旬而筆耕不輟,真可謂吾輩典範!

『玖』 丘成桐的主要成就

丘成桐是公認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他的工作深刻變革並極大擴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影響遍及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理論、廣義相對論等眾多數學和物理領域。
解決Calabi猜想, 即一緊Kahler流形的第一陳類≤0時,任一陳類的代表必有一Kahler度量使得其Ricci式等於此陳類代表。這在代數幾何中有重要的應用。
與蕭蔭堂合作證明單連通Kahler流形若有非正截面曲率時必雙全純等價於復歐氏空間, 並給Frankel猜想一個解析的證明。
在各種Ricci曲率條件下估計緊黎曼流形上Laplace運算元的第一與第二特徵值。
1976年解決關於凱勒-愛因斯坦度量存在性的卡拉比猜想,其結果被應用在超弦理論中,對統一場論有重要影響。第一陳類為零的緊致凱勒流形稱為卡拉比-丘流形,在數學與弦論中都很重要。作為應用,丘成桐還證明了塞梵利猜想,發現Miyaoka-丘不等式。丘成桐對c1> 0 情形的凱勒-愛因斯坦度量存在性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猜想了它與代數幾何中幾何不變數理論意義下的穩定性的關系。這激發了Donaldson 關於數量曲率與穩定性等一系列的重要工作。
與鄭紹遠合作證明實與復的Monge-Ampère 方程解的存在性,並證明高維閔科夫斯基問題,擬凸域的凱勒-愛因斯坦度量存在性問題。
丘成桐開創了將極小曲面方法應用於幾何與拓撲研究的先河。通過對極小曲面在時空中行為的深刻分析,1978年他與R.舍恩合作解決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正質量猜想。
丘成桐與Karen Uhlenbeck 合作證明了任意緊致凱勒流形上穩定叢的Hermitian-Einstein 度量的存在性,推廣了Donaldson 關於射影代數曲面,以及Narasimhan 和Seshadri 關於代數曲線的結果。
丘成桐與Meeks 合作解決了三維流形極小曲面一個著名的問題,即一條極值約當曲線的極小圓盤的Plateau 問題的Douglas 解,當邊界曲線是一個凸邊界的子集,那麼它在三維空間中是嵌入的。他們接著證明這些嵌入極小曲面在有限群作用下是等變的。他們的工作與Thurston 的工作相結合,可以推出著名的史密斯猜想。
丘成桐與連文豪、劉克峰合作證明了弦論學家提出的著名的鏡對稱猜想。這些公式給出了用對應的鏡像流形上的Picard-Fuchs 方程表示的一大類卡拉比-丘流形上有理曲線數目的顯式表達。
丘成桐與劉克峰、孫曉峰合作證明曲線模空間上各種幾何度量的等價性,被國際學術界命名為劉孫丘度量。
1984年與Uhlenbeck合作解決在緊Kahler流形上穩定的全純向量叢與Yang-Mills-Hermite度量是一一對應的猜想,並得出陳氏的一 個不等式。
丘成桐正研究的鏡流形, 是Calabi-丘流形的一特殊情形, 與理論物理的弦理論有密切關系, 引起數學界的廣泛注意等等。 丘成桐教授是第一位榮獲菲爾茲獎的華裔人士。他熱心於幫助發展中國的數學事業。自1979年以來多次到中國科學院進行高質量的講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專著《微分幾何》,內容主要是他的研究結果。他還直接指導培養中國的數學博士生,至今已有10餘人,成績顯著。1994年6月8日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雖然丘成桐是在香港長大的,但他出生於中國大陸,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並堅信幫助中國推動數學發展是自己的責任。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對外開放後,丘成桐受到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邀請,於1979年訪問中國。
為了幫助發展中國數學,丘成桐想盡了各種辦法,與他鑽研數學問題頗為相似。他培養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建立數學研究所與研究中心,組織各種層次的會議,發起各種人才培養計劃,並募集大量資金。
丘成桐建立的第一個數學研究所是1993年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研究所。第二個是1996年建立的北京晨興數學中心。中心建立與運作的大部分經費都是丘成桐從香港晨興基金會籌得的。第三個是建立於2002年的浙江大學數學科學中心。 第四個2009年建立的清華大學數學研究中心。
丘成桐是這三大研究機構的主任,經常例行工作視察,作報告,指導學生,組織學術會議與暑期學校等。除了這三個研究中心,丘對於台灣理論科學中心的建立以及台灣數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997年,他受台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邀請,作為講席教授訪問一年。若干年後,他建議已是台灣國家科學委員會主席的劉炯朗,建立理論科學中心。正式成立是在1998年。他擔任理論科學中心顧問委員會主任直到2005年。
為了增進華人數學家的交流與合作。丘成桐發起組織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會議每三年一屆。除了邀請報告外,還邀請幾位非華裔數學家作晨興講座。每次大會的焦點是頒發晨興數學獎,陳省身獎。第一屆大會於1998年12月12-18日在北京晨興數學中心召開。來自世界各地華人數學家的反響與支持非常熱烈,有400多人與會。這是第一次在中國舉行的重要數學國際會議。第二屆大會於2001年在台灣召開,第三屆大會2004年在香港舉行,第四屆大會2007年在浙江大學舉行,第五屆大會於2010年在清華大學舉行。第六屆大會於2013年在國立台灣大學舉行。從第三屆大會開始正式設立面向大學生,碩士與博士生的新世界數學獎。
為了激發中學生對於數學研究的興趣和創造力,培養和發現年輕的數學天才,2004年,丘成桐首先在香港成立了面向香港中學生的兩年一屆的「恆隆數學獎」。2008年,丘成桐中學數學獎正式成立,第一屆和第二屆頒獎儀式已分別在2008年10月和2009年12月舉行。第三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頒獎儀式將於2010年12月在北京舉行。

『拾』 有關數學家丘成桐

丘成桐原籍中國廣東,後來遷居香港,1966年進入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他自幼迷戀數學,經過不懈的努力,在大學三年級時就由於出眾的才華被一代幾何學宗師陳省身發現,破格成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在陳省身教授的親自指導下,年僅22歲的丘成桐獲得了博士學位。28歲時,丘成桐成為世界著名學府斯坦福大學的教授,並且是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終身教授。
丘成桐的第一項重要研究成果是解決了微分幾何的著名難題—卡拉比猜想,從此名聲鵲起。他把微分方程應用於復變函數、代數幾何等領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如解決了高維閔考夫斯基問題,證明了塞凡利猜想等。這一系列的出色工作終於使他成為菲爾茲獎得主。

閱讀全文

與丘成桐的數學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效天井棉安裝方法 瀏覽:910
討論研究蓄積作用的意義和方法 瀏覽:314
血餘炭的食用方法 瀏覽:256
牛蛙骨骼標本製作方法步驟 瀏覽:984
紅銅火燒後用什麼方法使其變硬啊 瀏覽:901
早些入睡的正確方法 瀏覽:640
電腦藍屏了怎麼辦多種方法 瀏覽:187
皮筋安裝方法 瀏覽:945
磁力表使用方法 瀏覽:806
如何計算下期和值的方法 瀏覽:167
火線膿皰的快速獲得方法 瀏覽:547
尾盤快速跳水方法 瀏覽:437
豆角種植搭架方法圖片 瀏覽:978
中學物理的研究方法 瀏覽:107
好用的圖片文字識別方法 瀏覽:337
遮陽草帽的正確方法 瀏覽:99
傳統客家民居研究方法 瀏覽:408
泰州行李箱銷毀方法有哪些 瀏覽:361
陰莖血流量檢測的方法 瀏覽:408
德眾尚傑原車協議安裝方法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