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蜜蜂箱飼養什麼方法好

蜜蜂箱飼養什麼方法好

發布時間:2022-07-24 03:29:23

Ⅰ 養蜜蜂方法

一、蜂種的選擇

想從事養蜂,在確定了養殖場地(定地、轉場)之後,結合場地的蜜源情況就可以確定生產的蜂產品及養殖方式,進而確定蜜蜂的種類。

中蜂能夠生產蜂蜜、蜂蠟,利用零星蜜源,管理省工。適合山區、定地飼養。其抗蜂蟎病、白堊病和爬蜂症,但不抗囊狀幼蟲病。

意蜂可以生產蜂蜜、花粉、王漿、蜂膠、蜂毒、蜂蠟和蜂蛹等,能夠採集利用大宗蜜源,產量高。適合轉地放蜂。其抗囊狀幼蟲病,但不抗蜂蟎病、白堊病、爬蜂症。目前占總群數三分是二以上。

其他還與喀蜂,高加索蜂等,關於蜂種後續詳細介紹。


二、蜂群購買的時間及數量

購買蜂群的時間,南方宜在上半年的2~3月或下半年的9~10月;北方宜在上半年的4~5月。因此時正當蜂群繁殖期,外界氣溫和蜜粉源條件比較好,飼養容易成功。

初養蜂,應從飼養少量蜂群開始,一般以10群以內為宜,待取得一定經驗和初步掌握養蜂技術以後,才逐步繁殖或增加蜂群的數量。


三、挑選蜂群的方法

應在晴暖天氣的中午到蜂場觀察,首先在箱外觀察,確定蜜蜂飛行、採集正常,無爬蜂現象。初步判斷後,開箱檢查。

1、箱外觀察

蜂多而飛行有力有序,蜂聲明顯,工蜂健康,有大量花粉帶回;蜂箱前無爬蜂、酸和腥臭氣味、石灰子樣蜂屍等病態。

2、開箱檢查

(1)蜂王

顏色新鮮,體大胸寬,腹部秀長豐滿行動穩健,產卵時腹部伸縮靈敏,動作迅速,提脾安穩,產卵不停。說明蜂王年輕健壯,產卵力強。

(2)工蜂

體壯,健康無病,新蜂多,性情溫馴,開箱時安靜、不撲人、不亂爬,體色一致。

(3)子脾

封蓋子脾應整齊,無花子現象,幼蟲發育飽滿、色澤正常,無幼蟲病。(花子是指幼蟲、蛹、卵和空巢房相間混雜,白頭蛹是蜜蜂將封蓋清除露出白色蛹頭,這些都是蜂病或受到天敵危害的表現。)


(4)巢脾與蜂箱

蜂箱和巢框要求標准、嚴密、牢固,檢查巢脾是否平整、是否過舊、雄蜂房是否太多。

(5)群勢

選購蜂群的季節和目的不同,對群勢的要求也不同。在春季購買蜜蜂以備採集夏季蜜源時,群勢應在4框蜂以上,以保證在流蜜期前繁殖為強群。接近流蜜期購買蜜蜂時,應選擇10框蜂以上且包含8張以上子脾的蜂群。 早春不小於2框足蜂,夏秋季節大於5框。

(6)飼料

檢查箱內飼料是否充足。


四、定價

買蜂以群論價,脾勢群的基本單位,脾的倆面爬滿蜜蜂(不重疊、不露脾)為1脾蜂,意蜂約2400隻,中蜂約3000隻。買蜂也以重量計價(如籠蜂),一般是1千克約有10000隻意蜂,有中蜂12500隻,佔4個標准巢框。

不論是以脾計價還是重量計價蜂群內蜜蜂、子脾、蜂蜜的數量以及蜂箱的質量是決定蜂群價格的主要因素。

怎麼養蜜蜂呢

只要不拍死 有能養

初養蜂者需要:1、蜂箱2、蜂具3、蜂種4、四季管理5、病害防治等環節,內容較多,篇幅有限,間單介紹一些。
一、蜂箱、巢框、巢礎、搖蜜機、起刮刀、面網、噴煙器、隔王板等用具。
蜂箱標准箱,目前我國普遍使用的蜂箱是10框標准箱,又稱郎氏蜂箱,它是由10個巢框,箱身、箱底、巢門板,副蓋、箱蓋以及隔板組成的。十框箱:可用不變形的紅白松、杉木、青楊等堅固耐用的木材。板的厚度不少於2公分。箱內圍長465毫米、寬380毫米、高245毫米,前後壁外側各有一個扣手,便於搬運。前後壁內側上部各開一條寬8毫米、深25毫米的槽,槽口處釘上一鐵片引條,引條上沿距箱體上沿17毫米。2、箱蓋a、蜂箱大蓋b(副蓋)紗蓋。3、箱底。
二、蜂 具
蜜蜂飼養管理用具有多處,除蜂箱外還有巢礎、分蜜機、面網、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據蜂的規模選用,其他蜂具如生產蜂王漿、生產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據需要購置。
1.巢礎
巢礎是安裝在巢框內供蜜蜂築造巢脾的基礎,它是人工製造的蜂蠟片,經巢礎機壓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板基。有供飼養歐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礎; 生產雄蜂蛹的雄蜂巢礎;飼養中蜂用的中蜂巢礎。使用巢礎築 造的巢脾整齊、平整、堅固,雄蜂房少。
2、面網
面網是管理蜂群時,保護操作者頭部和頸部免 遭蜂蜇的用具。
3、起刮刀
養蜂的專用工具。一端是彎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動、刮、鏟東西。如撬動副蓋、刮鏟蜂箱內和巢框上的污物。
4、噴煙器
是鎮服或驅趕蜜蜂的工具。由發煙筒和網箱兩部分組成。使用時,把紙、乾草或麻布等點燃,置入發煙筒 內,蓋上蓋嘴,鼓動風箱,使其噴出濃煙,但不要噴出火星。
5.蜂帚
主要用來掃除巢脾、箱體、養王框等蜂具上附著的蜜蜂,是長扇形的長毛刷。一般有兩排刷毛,刷毛長65 毫米,用不易吸水的白色馬鬃或馬尾毛製成。
6.蜂具凳
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記錄本。檢查蜂群時當坐凳。
7.隔王板
隔王板是控制蜂王產卵和活動的柵板,把蜂群嚴格分隔為育蟲區和產蜜區,使幼蟲、蛹、花粉等不會與蜂蜜相混雜,工蜂可以自由通過。用14號鉛絲製成的鉛絲隔王板,牢固耐用,不易變形;兩鉛絲之間的空隙約4.4毫米,蜂王不能通過,但價格較貴,用直徑7.5毫米竹絲製作的竹絲隔王板,在我國南方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成本低,但是牢固度較差,較易變形,隔王板分平面隔王板和框式隔王板。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蟲巢和貯蜜繼箱分隔開,便於取蜜和提高蜂蜜的質量。框式隔王板插在蜂箱內,可把蜂王控制在幾個脾上產卵。
8.飼喂用具補充飼喂蜜汁、糖漿或水的用具有多種,常用的有:
(1)巢門飼喂器,也稱瓶式飼喂器由一個廣口瓶和底座組成,瓶蓋用寸釘釘出若干個小孔,將裝滿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在大氣壓力下,蜜汁能被蜜蜂吸出,而不滴落。晚間將巢門飼喂的底座口從巢門插入巢內,適合進行獎勵飼喂,能避免引起盜蜂。對於未滿箱的弱群,可將它放在蜂箱內的隔板外面飼喂。河北農業大學養蜂場研製的塑料杯飼喂器攜帶方便,灌人糖漿後,蓋上底蓋,翻轉底蓋朝下平放,從巢門插入巢內。
(2)框式飼喂器
為大小與標准巢框相似的長扁形飼喂槽。有木製的和塑料的,也可用粗竹子製造。器內,有薄木片浮條,飼喂時供蜜蜂立足吸食,框式飼喂器適合進行補助飼喂。此外在巢框上樑鑿成長方形的淺槽,也可作為少量飼喂蜜汁用。
(3)巢頂飼喂器
是放置在蜂箱上面的大型飼喂器,大小類似淺繼箱的盤狀,適應緊急補充飼料和飼喂越冬飼料,一次可裝5~10升糖漿。
9.蜂王誘入器
常用的蜂王誘入器 有木套誘入器、安全誘入器和框式誘入器等數種。
(1)木套誘入器
木套誘入器是一個扁平的鐵紗籠,一端的木堵頭上開有小孔,裝有可抽拉鐵片,鐵紗籠的開口端插入一薄木板。
(2)安全誘入器,又稱扣脾誘入器是一個長方形的銀絲紗籠,四壁的下部有鐵片制的齒牙,可以壓入巢脾,下部有一可抽出的鐵片。
(3)全框誘入器
用木板或鐵板為框架,兩個大側面裝備鉛絲紗,其內部寬度約43毫米,高度245毫米,剛好可裝入一個巢脾,上面有抽拉板。
(4)蜂王籠
是用鉛絲紗製成的長方形小籠,體積約23橐米×33毫米×50毫米,其上面鐵壁有一圓孔,由此可放入王台或蜂王,圓孔上有滑動的鐵片蓋,下部裝有可開閉的木製飼料槽,槽內可裝入煉糖。可用來誘入王台或蜂王,也可以囚禁蜂王。近年來廣泛使用一種竹絲製作的蜂王籠,以四周鑽有小孔的塑料片,作上下兩端,用直徑2毫米的竹絲插入小孔,圍成長方形小籠,體積約20毫米×33毫米×50毫米,每根竹絲間距3毫米,其中有一根竹絲較長,是活動的,可以拉出,由此處放入蜂王。多用於晚秋或冬季,將蜂群的蜂王關入竹絲蜂王籠,使蜂王停產,便於防治蜂蟎。
三、蜂種
選擇蜜蜂了。現在飼養的主要蜂種是意蜂和黑蜂系的雜交蜂種。初養蜂的,早春最早的時候,一般買個四箱左右,三箱到四箱的蜂,這個蜂就可以搞飼養了。
(一)東方蜜蜂
東方蜜蜂有許多自然品種,如印度蜂、爪哇蜂、日本蜂以及中華蜜蜂等。
中華蜜蜂(中蜂)是我國的土著蜂。工蜂體長10~12毫米;腹節背板黑色,有明顯或不明顯的褐黃環。在高緯度、高山區中蜂的腹部色澤偏黑;處於低緯度、平原區的色澤偏黃。全身被灰色短絨毛。喙長4.5~5.6毫米。雄蜂體長11~14毫米,體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絨毛,蜂王體長l4~19毫米,體色有黑色和棕紅色兩種,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黃色絨毛。
工蜂嗅覺靈敏,發現蜜源快,善於利用零星蜜源,飛行敏捷,採集積極,不採樹膠,蠟質不含樹膠。抗蜂蟎力強,盜性強,分蜂性強,蜜源缺乏或病蟲害侵襲時易飛逃。抗巢蟲力弱,愛咬毀舊巢脾。易感染囊狀幼蟲病和歐洲幼蟲病。蜂王產卵力弱,每日產卵量很少超過1000粒,但根據蜜粉源條件的變化,調整產卵量快。蜂群喪失蜂王易出現工蜂產卵。
中蜂因為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蜂種,對各地的氣候和蜜源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穩產和適於定地飼養,特別在南方山區,具有其他蜂種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有歐洲類型、非洲類型和中東類型3種。我國飼養的西方蜜蜂都屬於歐洲類型,我們常稱它們為歐洲蜜蜂。
1、義大利蜂
意蜂為黃色品種。工蜂腹板幾丁質黃色,第二至第四節腹節背板前緣有黃色環帶。體長12~14毫米,絨毛淡黃色;喙長 6.2~6.9毫米。分蜂性弱,能維持強群;善於採集持續時間長的大蜜源。造脾快,產蠟多。性溫和,不怕光,提脾檢查時,蜜蜂安靜。抗巢蟲力強。意蜂易迷巢,愛作盜,抗蜂蟎力弱。蜂王產卵力強,工蜂分泌蜂王漿多,哺育力強,從春到秋能保持大面積子脾,維持強壯的群勢。
意蜂是我國飼養的主要蜜蜂品種。它的越冬性能不如東北黑蜂和其他歐洲黑蜂。意蜂除在華南亞熱帶地區越夏困難,在西藏地區沒有飼養外,在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2.卡尼鄂拉蜂
卡蜂的大小和體型與意蜂相似,腹板黑色,體表絨毛灰色,喙長6.4~6.8毫米。卡蜂善於採集春季和初夏的早期蜜源,也能利用零星蜜源。分蜂性較強,耐寒,定向力強,採集樹膠較少。性溫和,不怕光,提脾檢查時蜜蜂安靜。蜂王產卵力強,春季群勢發展快。主要采蜜期間蜂王產卵易受到進蜜的限制,使產卵圈壓縮。 3.喀爾巴阡蜂
它是卡尼鄂拉蜂的一個地方品種,形態和生物學特性與卡蜂相同。
3.東北黑蜂
黑龍江省飼養的東北黑蜂。是卡蜂和歐洲黑蜂的雜交種,並混有義大利蜂的血統。體型與卡蜂相似,腹節背板黑色,絨毛灰色,喙長平均6.4毫米。分蜂性較弱,耐寒,性溫和,不怕光。蜂王產卵力強,春季群勢發展快,善於採集流蜜量大的蜜源。
4.歐洲黑蜂
工蜂體長12~15毫米,腹部粗壯,背板黑色,有的在第二三腹節背板有黃棕色斑,絨毛深棕色,喙長平均6.4毫米。分蜂性較強。採集樹膠多,怕光,檢查時蜜蜂亂爬。蜂王產卵力較強,春季群勢發展平緩,善於採集夏秋季的主要蜜源。我國新疆伊犁一帶飼養的歐洲黑蜂也叫新疆黑蜂,大部分已經與義大利蜂混雜。
(三)我國選育的高產蜂種
1.浙農大1號意蜂品種
浙農大1號意蜂品種是浙江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福建農學院蜂學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等單位協作選育的蜂蜜、蜂王漿雙高產意蜂品種, 1995年獲得了國家發明二等獎、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經專家鑒定,浙農大1號蜜蜂的蜂王漿產量顯著高於我國飼養的其他蜜蜂品種(品系);春季群勢增長率較大,採集、利用花粉較多;產蜜量與義大利蜂其他品系相當,而且在形態上和同功酶方面也產生了變化,是蜂王漿、蜂蜜雙高產品種。早春的1千克蜜蜂(4框蜂),在7~8個月的生產期,可生產蜂王漿4千克。
2.白山5號三交種蜜蜂
白山5號三交種蜜蜂,是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選育成功的優良雜交種蜜蜂,該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白山5號三交種蜜蜂的繁殖力比普通意蜂高18%,產蜜量增加 30%以上,王漿產量增加20%以上,越冬群勢削弱率降低10%,越冬飼料消耗減少25%,具有增殖快、群勢強、高產、低耗、越冬安全等優點。
3. 高產雜交種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選育的蜂蜜高產雜交種(國蜂213)和蜂王漿高產雜交種(國蜂414),其蜂蜜和蜂王漿產量分別比普通意蜂提高70%和60%。
4.平湖王漿高產意蜂品系
平湖王漿高產意蜂品系是浙江省平湖縣養蜂專業戶周良觀、王進經過20多年的定向選育,由義大利蜂選育成的蜂王漿高產品系。經專家鑒定,平湖意蜂比當地飼養的普通意蜂蜂王漿產量高30%~228%,平均增產87%。在蜜源情況不佳,甚至缺乏蜜粉源時期,依靠飼喂也能獲得王漿高產,適合定地長期生產蜂王漿,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5.工蕭山王漿高產意蜂品系
蕭山王漿高產意蜂品系是浙江省蕭山縣養蜂專業戶洪德興在天目山山區經過18年定向選育而成。蕭山意蜂具有很強的蜂王漿高產性能,只要有充足的粉源或者飼喂人工花粉,就能獲得蜂王漿高產穩產。該蜂種還具有分蜂性弱,易保持強群,采蜜力強等優點。
6.松丹1號和松丹2號 這兩個雙交種蜜蜂,是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培育的,蜂蜜產量分別提高73%和56%,蜂王漿產量分別增加14%和26%,越冬群勢削弱率分別降低12%和7.5%,飼料消耗分別減少33%和12%。

如何養蜂養蜂的方法

一、如何選擇理想的養蜂場地

養蜂無論是定地飼養,轉地飼養,蜂群的繁殖和越冬等場地的選擇,都是養蜂生產成敗之關鍵。一個理想的養蜂場地,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是:蜜粉源豐富,水源良好,交通便利,地勢高燥,地形開闊,在半徑2—3公里內沒有其它蜂場,沒有農葯污染。如果定地飼養一定要選擇在陽光充足,正面有開闊的南麓山坡,北面有山擋住西北風,夏季又有南風吹達,正屬冬暖夏涼之地。同時還要考慮全年至少要有一種以上的主要蜜源和多種花期交錯的輔助蜜源,才可能保證蜂群的繁殖和獲得大量的蜂產品。但是如果蜂場高度集中,蜂群密度太大,即使蜜源條件再好,也難免產生「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這些因素對於養蜂人來說是必須要考慮到的。此外,養蜂場的環境必須要安靜、清潔,不宜把蜂場設在靠近鐵路、牧場和蜜蜂敵害較多的地方,特別是農葯倉庫和蜂產品加工廠附近(因為加工蜂蜜時有大量蜜香飄出,引誘蜜蜂而至,易進難出,造成大量蜜蜂致死)。在山區養蜂,還應注意防洪和防火。



二、怎樣選購好的蜂群

選購蜂群時,首先要作蜂箱外部觀察,如工蜂出入勤快,帶花粉回巢的工蜂比例大,一般是好的;開箱察看時,如蜜蜂安靜,不撲人,表示蜂群性情溫順,便於管理;工蜂體色新艷,封蓋子脾整齊,連成大片,表示蜂群健康;蜂王體壯,行動穩健,產卵整齊,動作迅速,全身密布絨毛,顏色鮮艷,說明蜂王年輕,體質好。此外,還要觀察老蜂與幼蜂,糖脾與子脾的比例,體色鮮艷,幼蜂與子蜂比例大的為好蜂群。此外剛開始學養蜂者,買蜂時最好要求帶一部分空的舊巢脾。

三、養殖期怎樣檢查蜂群

隨著季節的變換和外界蜜源的交替,蜂群內部也就會發生著不同的變化。在春季分蜂熱產生之前和主要流蜜期的開始與結束,以及蜂群越冬前的准備等,都必須對蜂群進行仔細的檢查,以便更好地掌握蜂群情況,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根據不同情況,檢查可分為全面檢查、局部檢查和箱外觀察等三種方法。



1、全面檢查:對蜂箱各巢脾進行檢查,叫全面檢查。全面檢查應選擇風和日暖,氣溫在14℃以上的時候進行。檢查前須准備好應有的工具,檢查員一定只能站在蜂箱的側面,並背靠陽光。操作要細心,動作要穩、准、輕快。當蜂箱裝滿巢脾時,應先取第二脾,暫放蜂箱旁邊,或放在待用箱內,如沒滿脾的箱,只要將邊脾向箱邊推移。檢查各巢脾時,兩手緊握脾框的框耳,垂直提脾。先觀察巢脾一面,觀察時與眼睛保持約一尺遠的距離。看完一面後,再將上樑豎起,並以梁為軸向外轉半圈,然後兩手放平觀察另一面。觀察時要看蟲、卵、蜂、花粉和蜂王的情況。分蜂季節要看有無自然王台。放回巢脾時,要注意莫擠壓蜜蜂,蜂路寬窄要造當。

2、局部檢查:只需了解蜂的某些情況,或者在外界氣溫低又缺蜜源,而不宜作全面檢查時,只提少數巢脾進行檢查,叫局部檢查。檢查時如發現巢脾邊角有存蜜,說明不缺飼料;巢脾中間有新產的巢,說明有蜂王存在;巢脾上出現有新蠟,表示蜂群有修造巢脾能力。

3、箱外觀察:進行箱外觀察,可以通過巡視蜂箱,觀察蜜蜂在巢門口的活動來判斷蜂群情況。如採集蜂出入繁忙,採集量大,甚至有回巢落在踏板上並有啪啪響聲,這就表示進入大流蜜期;工蜂在巢門口來回爬行,顯得焦急不安,這可能失王的表現;如巢內發現不時爬出翅膀殘缺的幼蜂,是受蜂敵危害的象徵;箱內箱外經常發現蜘蛛和粉沫糞便,則有巢蟲危害象徵;不分氣候,蜜蜂隨時飛出巢外,而巢門前一、二米處發現有新死的蜂,搬起蜂箱又感覺很輕,則可能是巢內缺蜜。早春或越冬進行箱外觀察,對及時了解蜂群情況是很有必要

Ⅳ 蜜蜂好養嗎,養蜜蜂的方法

1、要讓蜜蜂進行適量的飛行

每年春天是蜜蜂繁殖的關鍵時期,而這時的蜜蜂在經歷冬天的時候,會在腸道內沉積大理的垃圾,這些垃圾的存在不利於蜜蜂的生長與繁殖。大家可以選擇在氣溫超過十度的晴朗天氣中,把蜂箱放在陽光下中,促使蜜蜂出外飛行,而在飛行的過程中,它體內的垃圾就會得到排泄。

2、蜂巢的保溫十分重要

蜜蜂繁殖期所在的春天,是一個天氣與氣溫多變的時候,特別是早春時節,外界氣溫是比較低的,根本達不到蜜蜂幼蟲生長所需要的溫度,這時就需要養殖戶對自己的蜂巢進行加溫處理。最簡單的保溫方法就是在蜂箱外用稻草進么包圍,或者是覆蓋上一層塑料薄膜。另外養殖戶在早春時還應該避免頻繁的開關巢門,不然蜂箱中的熱量也會隨之流失。

3、育王分蜂利於蜜蜂的繁殖

在春季蜂群之中的蜂王大多是前一年培育出的蜂王在,經過兩個季節的產卵之後,這個蜂王的產卵高峰期基本上已經要結束了。養殖戶在這里最好早做育王與分蜂處理,這樣才能大加大蜜蜂繁殖的基礎上,增中蜂群與蜜蜂的數量。

Ⅳ 養蜜蜂技巧

檢查蜂群要在天氣暖和,最好氣溫在15℃以上,檢查人員站在蜂箱一旁,檢查蜂群時動作要輕,如有蜂膠粘住處,可用起刮刀輕輕撬動一下,再進行操作。檢查蜂群提脾方法,是用雙手捏住左右框耳,輕輕垂直提出蜂箱,查看正面蜜蜂等情況,如要看另一面時,用雙手延著巢脾平面方向,轉動90度,這時一手在上,另一手在下,再以框梁為軸轉動180度後,雙手延著巢脾平面方向,轉回90度,這時整張巢脾轉到框樑上方。這樣操作主要是防止巢房內的蜂蜜外流和花粉外落。
在繁殖季節,一般情況下一星期左右,檢查一次即可,但在夏季3-4天檢查一次,如缺少蜜源時,應減少檢查或早、晚檢查,以免造成盜蜂。
1.全面檢查:對蜂群內的逐框進行檢查,仔細了解蜂群內全部情況,包括巢脾、蜜蜂、蜂子、蜂王和有無疾病情況等。在分蜂季節,查看有無王台。有問題,隨時處理,並做好記錄。
2.局部檢查:是為了解蜂群某種特定情況,主要為了省時、少打擾蜂群。如飼料夠不夠用,這時可抽邊脾或第三脾上兩角有封蓋蜜,說明貯蜜短期夠用;框樑上和巢脾上部分出現白色新蠟,表明外界有蜜源,可考慮加脾或加繼箱;蓋布下、邊脾上充滿蜜蜂,表明可以加脾,(但早春蜜蜂要密集一些,要根據具體處理),反之蜜蜂很少就要考慮抽脾。
3.箱外觀察:越冬蜂群的箱內和巢門口有碎蜂屍、蠟渣,說明箱內有老鼠害,要開箱處理;在越冬後期,蜜蜂不斷飛出或爬出、爬進,巢門前有較多死蜂而腹部縮小,喙伸出,蜂箱很輕,表示箱內缺飼料;巢門前有大量死蜂,翅散開,喙伸出,腹勾曲,大部是採集蜂,這是中毒的症狀;早春蜜蜂排泄時,巢門附近到處有棕黑色糞便,表明蜂群下痢的症狀;巢門前不斷發現體弱小、翅殘缺的蜜蜂,說明有蟎害;分蜂季節,很少蜂出去採集,而在巢門前形成「蜂鬍子」,有的蜜蜂在咬巢門,說明蜂群在准備自然分蜂;蜜源稀少時,巢門前有抱團廝打,進巢蜂腹小,出巢蜂腹大,這是發生盜蜂的跡象;天氣晴暖,在中午後有數十隻幼年蜂在箱前旋轉飛舞,這是幼蜂在試飛。
二.蜂群的合並
蜂群由於某些原因造成蜂群過弱或失王等,需要把兩群或多群蜜蜂合並組成一個大群。強群是高產的基礎,在采蜜季節前,也採取合並的方法組織強群采蜜。
1.合並蜂群的原則
無王群合並到有王群,小群合並到大群,兩個有王群,則在前一天捉去質量差的蜂王再合並,一般在傍晚合並較安全。
2.合並蜂群的方法
A.直接合並:主要在大流蜜期,濃烈的蜜味各蜂群相同,都忙於工作,蜜蜂放鬆了警惕,容易合並成功。早春剛搬出越冬室的蜂群也易合並。
把有王群的巢脾調整到箱內一側,將被合並的蜂脾放在另一側,兩部份蜂脾中間留一框的距離或中間插一隔離板。合並時噴一些煙或蜜水等。次日把兩部份蜂脾靠攏即可。
B.間接合並:在有王群的巢箱上,鋪一張打有許多小孔的報紙,再加上空繼箱,把被合並的蜂脾放入繼箱內,蓋好覆布、副蓋、箱蓋。等兩群蜜蜂咬穿報紙,互相來往,就可調整蜂脾即可。炎熱夏天繼箱要注意通風。
三.蜂王的誘入
蜂群的蜂王衰老、喪失、更換優良種王時或組織新蜂群等,要誘入蜂王。工蜂能識別陌生蜂王,而會受到攻擊,因此誘入蜂王要保證安全。更換蜂王時,先要把淘汰蜂王取出或無王蜂群,要把王台毀除干凈後,再誘入蜂王。誘入蜂王前兩天最好對被誘入蜂群進行獎勵飼喂,誘入蜂王後不要急於開箱檢查。
1.間接誘入:把有蜂王的蜂脾,上面要有些貯蜜,放入全框誘入器內,關上上蓋板,放進無王群內,過3-4天後,撒去誘入器即可。另外也可把蜂王和數只幼蜂放入安全誘入器內,放在子脾上有些蜜的地方,抽出底板扣在脾上,過2-3天後,沒有蜜蜂緊圍器外,並有蜜蜂飼喂蜂王,就可把蜂王放出。
2.直接誘入:在大流蜜期間的傍晚,朝蜂王噴少許蜜水,把它慢慢放在無王群的巢門前或框樑上即可。也可從無王群中提出兩框蜂抖落在巢前,把蜂王放蜜蜂中間一起爬進蜂箱。
3.圍王的解救:在誘入蜂王後或其它原因造成圍王。從箱外觀察,蜜蜂秩序混亂,應立刻開箱檢查,如看到有蜂團,就是蜂王被圍。可將蜂團放入水中,迫使蜜蜂散去,捉住蜂王查看,如沒有傷殘,可用安全誘入器重新誘入。否則將蜂王淘汰。
四.巢脾的修造
1.巢礎裝框:在巢框的兩邊條的中心線上各打4個等距的小孔,橫穿4道25-26細鐵絲,兩端要拉得很緊並用小釘固定。巢礎上邊要插入上樑的框溝里,溝縫化蠟灌住,然後放在巢礎埋線板上,用齒輪埋線把框線埋入巢礎。巢礎埋線板是一塊比巢框內圍略小的厚板(約15毫米厚),下面各兩端橫向各釘一條152×5毫米的木條做成。
2.修造和保管巢脾:一般在分蜂季節,把裝好巢礎的巢框放入新分出蜂群內造脾。只要平均溫度在15℃左右,蜜源件條好的其他季節也能造脾。造好的巢脾要保管好,否則很易被巢蟲咬毀或招引盜蜂等。巢蟲最易發生,可用二硫化碳、冰乙酸和硫磺熏蒸。
五.蜂群的飼喂
人們為了加快蜂群的發展、多生產蜂王漿和蜂巢內飼不足時要進飼喂,另外越冬前一般都要飼喂越冬飼料。
1.飼喂蜜或糖
A.補助飼喂:早春、越冬和長期陰雨蜜蜂不能出巢採集等原因,造成飼料不夠消耗,在短期內進行大量飼喂。要濃稠飼料飼喂,即4份蜜加1份開水或2份白砂糖加1份水,文火化開。
B.獎勵飼喂:在春季繁殖期、大流蜜期前和秋季培養越冬蜂等原因,需要飼喂少量進行獎勵飼喂,來剌激蜂王產卵。要稀稠飼料飼喂,即1份蜜加1份開水或1份白砂糖加2份水,攪拌化開。
C.蜜粉混合飼喂:在生產王漿和造脾時,需用10份蜜溶在10份開水中,放溫後加1份花粉混合。來飼喂蜂群,促進蜜蜂多分泌王漿和加速蜂群造脾。
2.喂花粉
在花粉源豐富時,可從蜂群中提出花粉脾,集中起來放在少數蜂群的繼箱中保存。
B.花粉糖餅:4千克花粉加7.5千克濃糖漿混合均勻,製成糖餅攤放在蜂群的框樑上,花粉糖餅上蓋一張塑料薄膜即可,每次喂100-300克,以一星期食完為度。
3.喂水
水是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早春和夏天乾燥時期,更需要給蜂群喂水。在蜂場設置飲水器,也可巢門式喂水器從巢門喂水。喂水時可加0.1%左右的食鹽更好。
六.人工養王
人 工養王有利於培育種王,可以准確地掌握蜂王出房日期,避免自然分蜂。
1.人工育王的用具
蠟碗棒(蘸蠟碗的模子)是用木紋較細木棒製成,長100毫米,蘸蠟碗一端十分園滑,距端部10毫米處直徑8-9毫米。蠟碗棒可蘸出蠟碗,蠟碗是育王的台基。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標准巢框改製成寬度相等,為13毫米左右。框內等距離地橫著安裝3條寬10毫米的板條。移蟲針是用來將小幼蟲移植到王台碗內的工具,可用粗銅絲或鵝毛管自製,一頭呈薄的尖舌狀,另一頭呈匙狀。帶彈簧的移蟲針使用方便。此外還要准備毛巾、面盆、蜂王漿等。
2.移蟲
在育王框上的每一蠟碗內,放上少量不很稠的蜂王漿,再取一框適齡的幼蟲脾,抖去和掃凈脾上的蜂,用移蟲針伸到半園形幼蟲背部,輕輕挑起,又輕輕把幼蟲放到蠟碗的王漿上,每一碗都放上幼蟲後,先放到無王群做接受,然後移到大群哺育。
3.移蟲方式
單式移蟲,是一次取24小時內的小幼蟲而育成蜂王。為了提高蜂王的質量,要採取復式移蟲。即是第一次取24小時外的大幼蟲接受後,把大幼蟲去掉換上24小時內的小幼蟲而育成蜂王。
二次移蟲後,經12天蜂王羽化出房,在蜂王出房前2天組織好交尾群,前1天將成熟的王台分配到交尾群內,蜂王交尾成功後,即育成一隻新蜂王了

Ⅵ 怎樣箱養養蜜蜂

籠蜂飼養管理
籠蜂飼養管理包括:籠蜂的飼養方式,生產和飼養籠蜂的條件,蜂籠的構造,飼料的配製,籠蜂蜂王的培養,籠蜂的生產,裝籠工作,籠蜂的運輸,籠蜂飼養技術。
籠蜂是只有蜜蜂和蜂王,不帶巢脾和蜂箱,裝在紗籠中出售(或運輸)的蜂群。歐美養蜂發達國家的蜜蜂繁殖場出售的籠蜂是按蜜蜂的重量(磅)計算的,所以過去稱為磅蜂。蜜蜂繁殖場和養王場大多設在南方有春季蜜源的地方,主要在3~5月份出售給北方飼養。
在北方飼養籠蜂,大多採取飼養1個養蜂季節(半年左右),到秋季采完蜜以後將蜂群殺死。這樣既節約了蜂群越冬的飼料蜜,提高了蜂群的單產,又省去了半年的人工管理。我國南方春季有油菜、紫雲英、蠶豆等豐富的蜜粉源,氣候溫暖,有利於蜂群的繁殖,是理想的生產籠蜂的地方。北方群越冬時間長,飼料消耗多,蜜蜂越冬死亡率高,但是,夏季主要蜜源植物豐富,如飼養籠蜂,有利於奪取蜂產品的高產。
(一) 籠蜂的飼養方式
飼養籠蜂的方式有以下數種:
1.供北方養蜂場生產飼養
北方的養蜂場春季從南方購買籠蜂,過入蜂箱飼養,生產蜂蜜、蜂王漿、蜂花粉等產品,秋季無蜜源時將蜂群殺死,還可以取得蜜蜂蟲蛹。將蜂箱、巢脾、養蜂用具清理消毒以後,妥善保存備用。這種飼養方法可以節約蜂群越冬飼料蜜20千克左右,提高了蜂蜜的產量,還省去了半年管理蜂群的工作。
2.用籠蜂加強弱群和無王群
北方越冬的部分蜂群,由於飼料不佳、管理不善等種種原因,越冬以後,群勢削弱到難以獨立生存,或者喪失了蜂王,可以將籠蜂與它們合並,使它們在大流蜜期到來時能夠投入生產。
3.推廣良種
出售籠蜂的蜂場必須保證質量,必須是蜂蜜、蜂王漿高產的蜂種,以青年蜂為主,蜜蜂健康無病蟲害。南方的種蜂場將蜂蜜、蜂王漿高產良種或者將選育的抗病蟲蜂種以籠蜂的形式推廣。
4.輔助強群長途運輸
在炎熱季節,3~7日的長途運輸,蜂群容易受悶死亡。如果採取開巢門運蜂的辦法,會有部分蜜蜂飛失,使蜂群削弱,同時影響車站作業的安全。在起運蜂群以前,可以從強群分一部分蜜蜂,放人1個王台,裝籠運輸,到達目的地以後,除去處女王再與原群合並。這樣既可以保證蜂群長途運輸的安全,又能防止蜜蜂飛出。
5.為農作物授粉
利用籠蜂給植物授粉是一項有效的增產措施。
6.南北合作
南方和北方的養蜂場互助合作或者聯營從事籠蜂飼養是理想的辦法。這樣可以減少蜂群在北方越冬、在南方越夏的損失和蜂蜜的消耗,並且節約非生產期的人工開支。
(二)生產和飼養籠蜂的條件
生產籠蜂的蜂場除去在蜜源植物豐富的地方建立場址以外,需掌握蜜蜂良種繁育技術,不斷選育高產、抗病的蜂種;掌握人工育王技術,及時培育出大量的優質蜂王;掌握蜂群的快速繁殖技術,使蜂群盡早、盡快地發展壯大,以便提早供、多供應籠蜂。
飼養籠蜂的地方,同樣需要具有1個以上的主要蜜源植物和豐富的輔助蜜粉源。由於籠蜂是不帶蜂箱和巢脾的蜂群,所以必須預先准備好蜂箱、巢脾、巢礎框和飼料(糖、蜂蜜和花粉或者花粉代用品)。購入籠蜂以前,要掌握籠蜂的運輸、過箱和飼養技術。
(三) 蜂籠的構造
裝運蜜蜂的蜂籠,通常是用木板釘成長方形四框,兩面釘上鉛絲紗製成的。長度不超過440毫米,高度不超過240毫米,可以放人標准蜂箱內,便利於過箱操作。蜂籠的上下和左 右四面是用10~12毫米厚木板釘成的,頂板正中開一個直徑100毫米左右的圓洞,以供放飼料罐或者飼料罩,同時也是裝進蜜蜂的入口。如果採用蜂蜜等液體飼料,就在此處安裝飼料罐;採用煉糖等固體飼料時,在此處安裝飼料罩。飼料罩是用8~10目鉛絲紗製作,直徑95毫米,高100~130毫米,罩口有15~20毫米的外沿。
蜂籠的大小根據裝蜂多少而定。裝1.5千克蜜蜂的蜂籠,外圍尺寸為長440毫米、高240毫米、寬160毫米。每增加或者減少0.5千克蜜蜂,蜂籠的長度和高度不變,寬度增加或者 減少20毫米。然後在四框的前後兩面釘上鉛絲紗,鉛絲紗要卷邊,用鞋釘釘嚴密,不能讓蜜蜂鑽出。在頂板的圓洞一側鋸一條長10毫米的鋸縫,旁邊釘一小釘。在這里用鉛絲吊著固定郵寄蜂王籠。
圓筒蜂籠是用瓦楞紙或者纖維板製造的,長350~400毫米,大頭口徑200毫米,小頭口徑180毫米。筒內安一個Z字形鉛絲紗網,在其中部捆紮飼料罐和蜂王籠,讓蜜蜂攀附在鉛絲紗上。蜂筒兩頭安裝鉛絲紗網和由數根25毫米寬的通風鰭片組成的塑料筒塞,以防止蜜蜂飛出和防止通風不暢。
(四)飼料的配製
空運籠蜂使用固體飼料,鐵路或卡車運輸使用液體飼料。
1.煉糖
籠蜂運輸期間的飼料與郵寄蜂王使用的煉糖相同。配製的煉糖軟硬度和含水量要適宜,以在15℃時不幹不硬,在37℃時不流動為宜。用優質的白砂糖和蜂蜜配製。普通粉狀白糖含有微量的礬,紅色原糖含雜質多,均不宜做煉糖,更不能用有鐵銹或者含病菌的蜂蜜配製煉糖。
(1)加熱法
優質白砂糖2份加水1份,加熱,攪拌,使糖完全溶化,雙層紗布過濾。蜂蜜l份加熱到60℃,過濾。將清 潔的糖汁加熱到112℃,對入蜂蜜混合均勻,繼續加熱並且不停地攪拌,直到118℃時撤火,放溫到70℃左右,繼續攪拌到成為乳白色的糖團為止。調制好的煉糖裝入容器,密封,放於涼爽、乾燥處儲藏。
(2)研磨法
將優質白砂糖研磨成細粉,經80~100目細篩篩過,粗粉再研磨、過篩,直到全部成為細粉。先取70%的糖粉,放在案板或者厚玻璃板上,加入25%的蜂蜜(蜂蜜經過加熱、過濾),然後來回進行揉搓,如同和面一樣,揉時逐漸加入剩餘的糖粉,直到揉成白色的糖團,不軟不硬,不粘手,放置不變形為止。糖粉和蜂蜜的比例約為4比1。
1.5千克的籠蜂在運輸期間平均每天約消耗固體飼料100克,通常每籠加入煉糖500克。如果個別蜂群在運輸途中吃完了飼料,可以隨時添加。
可以採用轉化糖代替蜂蜜調制煉糖。轉化糖的製法是:1千克白砂糖加800毫升水,加酒石酸3克,煮沸30~45分鍾。
2.液體飼料
利用火車、卡車、輪船運輸籠蜂,使用液體飼料效果好。將蜂蜜裝入玻璃瓶或者馬口鐵聽內,蓋上鑽2~3個小孔,蓋朝下倒放於蜂籠頂板的圓洞里,固定好。空運籠蜂時不能使用液體飼料,因為飛機飛行時氣壓變化大,容易使瓶內的蜂蜜流出。
(五)籠蜂蜂王的培養
籠蜂使用的蜂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預先按需要數量作好計劃,按計劃培養,以便能夠及時地滿足供應。 保證蜂王是人工培育的當年的或者日齡不超過6個月的產卵王,符合種性要求,蜂王產卵力強,其後代蜜蜂採集力強,分蜂性弱,有較強的抗逆性和抗病力。為了在3月份能夠提早供應籠蜂,需提前1個月培育蜂王,提前1個半月培養雄蜂。這時由於氣溫低、蜜源少、蜂群還沒有進入發展強盛時期,人工育王有困難,需要在頭一年秋季培養一批蜂王,儲存起來,在供應第一批籠蜂時應用。4月份及以後供應的籠蜂,使用當年培育的蜂王。培育蜂王的數量,按提供籠蜂的多少有計劃地進行安排。培育蜂王時,移蟲的數量要比需要蜂王的數量多1倍左右,因為移蟲的接受率為80%~90%,處女王交尾成功率在50%~80%, 蜂王產卵以後還要淘汰一部分。
(六)籠蜂的生產
生產籠蜂的工作應在前一年的秋季開始,除去培養一批蜂王以外,還要徹底治蟎,培育健康的越冬蜂,作到強群越冬。在南方冬季氣溫比較高、有蜜粉源的地方,採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才能促進和加速蜂群的發展。
根據當地的氣候蜂群和蜜源條件提出適宜的早春蜂群快速繁殖法,可使蜂群盡快發展強壯。現有一種方法,其具體做法是:
在12月底或者1月初檢查蜂群,了解並詳細記錄蜂群的情況,將3框蜂以上的蜂群列為大群,3框蜂以下的列為小群。小群組成雙王群,採取雙群同箱的管理方法,可以兩群群勢相當,也可以一強一弱。提出巢內空脾使蜜蜂密集,即第一次「密」,3~4框蜂的單王群留2個脾,放於箱內中央,兩側加隔板和保溫物(保溫框或者草卷),蓋布上加蓋20張草紙,既保溫又吸潮。蜂箱巢門留10~15毫米寬,面朝南或者西南,背靠牆;各蜂箱之間間隔10~15厘米;箱底墊10厘米厚乾草,箱背後和各箱之間空隙填上千草;箱上蓋上草簾和塑料薄膜。晴天翻曬保溫物。雙王群的中間閘板要十分嚴密,兩群的蜜蜂不能在箱內互通;閘板兩側的兩個群各留2個脾,巢脾緊靠閘板和外側隔板,使蜜蜂集中在兩脾之間的一條蜂路內,箱內外保溫與上述相同。緊脾當天傍晚開始喂蜂,在3日內喂足,使每個脾上有500克以上的飼料儲備。在糖漿中加磺胺類葯物(每框蜂0.2片)或者抗生素(每框蜂5000單位)。以後每日進行獎勵飼喂牛乳糖漿。500克白砂糖和250克水加熱溶解,再加250克牛(羊)奶和1克食鹽,放溫後喂。獎勵飼喂不間斷,開始時小群每次喂50克牛乳糖漿,以後逐日增加10%。寒潮期可在早晚各喂1次。
8~10天以後,巢內有整框子脾時開始加脾。第一次加空脾時加在蜂巢中央。4~5天後第二次加脾,加在最外側巢脾的裡面,即邊2位置,以後再加脾時同樣加在邊2位置。同時將新封蓋子脾調到外側,把老封蓋子脾調到中間,新蜂出房後蜂王能在其中產卵。經過幾次加脾以後,每脾上的蜜蜂減少到七成蜂左右,但是子脾數量增加了,這是第一次「稀」。當蜂群發展到佔用8~9個脾時,暫緩加脾,這時採用割開子脾上的蜜房封蓋和調動巢脾的辦法擴大蜂王產卵面積。由於蜜蜂大量出房,蜜蜂數量增加,逐步達到蜂脾相稱(平均每個巢脾有 2000隻蜜蜂),或者蜂多於脾(每脾有2000隻以上蜜蜂),達到第二次「密」。當群勢發展到9框蜂以上時,加上繼箱,調到繼箱1個蜜脾和2個子脾,並補加2個空脾,巢箱也補加2個空脾。經過這樣處理,巢脾上的蜜蜂又稀了,即第二次「稀」。但是巢內有6~8個子脾,新蜂陸續出房,青幼年蜂多,哺育力強,同時氣溫已經升高,蜜粉源增多,可以進一步促進蜂王產卵,可為籠蜂培育提供大量的蜜蜂。
七)裝籠工作
根據交蜂日期,事先准備好用具、飼料,按步驟將蜜蜂裝入蜂籠。
1.用 具
使用的用具有蜂籠、蜂王郵寄籠、飼料罩或者飼料罐、台秤、漏斗、鐵釘、 鐵紗、釘錘、鉗子等。 抖蜂漏斗,上口直徑30厘米,下口直徑10厘米、上段長55厘米為圓筒形,下段長35厘米呈漏斗狀。用鍍鋅鐵皮製作,也可以用塑料薄膜製作。大量裝籠時,在一空繼箱下釘上一塊隔王板,箱下連接一個上口與繼箱同樣大的漏斗,既可提高抖蜂效率,又可避免將蜂王和雄蜂裝入蜂籠。
2.裝籠時間
在流蜜期裝籠,要在蜜蜂大量出巢採集以前進行,以免蜜蜂到達目的地以後失重太多。在蜜源缺乏時,容易發生盜蜂,裝籠工作困難,裝籠時間需安排在清晨或者黃昏蜜蜂很少飛翔時進行。一旦發生盜蜂,立刻停止,等蜜蜂安靜後再繼續。
3.裝蜂王
打開蜂王郵寄籠上的鐵紗,在飼料室內裝上煉糖,上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防止煉糖乾燥或者潮解,再將鐵紗固定好。將蜂王和7~10隻蜜蜂從蜂王籠側面的圓孔裝入,用軟木塞或者蜂蠟把出入孔塞住,稱出重量。用鉛絲將蜂王籠從蜂籠的圓孔放人籠內,鉛絲卡在鋸縫里固定在頂板上,使飼料室位於下方。
4.抖蜂裝籠
將蜂籠放在台秤上,抖蜂,漏斗插在蜂籠上。打開蜂箱,找到有蜂王的巢脾放在一邊;提出其他青幼年蜂多的巢脾,將蜜蜂抖入漏斗,再將巢脾放回原箱。依次提脾抖蜂,直到籠內蜜蜂重量少許超過要求,立刻抽出漏斗,蓋好圓洞。紗蓋、隔板和邊脾上附著的蜜蜂大多是日齡較大的,不要將它們抖入籠內。更不要把蜜蜂抖入塑料帶內過秤以後再裝入蜂籠,因為蜜蜂在塑料帶內聚集在一起,氣溫高時只要幾分鍾就會傷熱而脫水,傷亡很大。在無蜜源時,不要將幾群蜜蜂混合裝入一籠,以免互相咬殺。
5.加飼料
將預定數量的籠蜂裝好以後,把附著在蜂籠外面的蜜蜂掃干凈,搬離蜂場,將飼料罩裝在圓洞內,罩口上沿每隔3~4厘米釘一圖釘或者鞋釘把它固定住。再將一定重量的煉糖或者液體飼料罐放入飼料罩內,然後用薄木板釘在頂板上把上口封住。將飼料重量記錄在登記卡上。把封裝好的籠蜂放在樹蔭下或者涼爽通風的室內,使蜜蜂保持安靜。
(八)籠蜂的運輸
可用卡車、火車或者飛機運輸籠蜂。注意做好蜂籠的固定和途中管理。
1.固定蜂籠
為了使籠蜂通風、散熱和便於搬運,將每3~4籠用4根木條或者竹板釘連在一起,各籠的紗窗與紗窗相對,間距70~80毫米,木條釘在蜂籠側壁的上下兩端,一面兩根。木條或者竹板的長度根據蜂籠的數量和寬度而定,兩頭還要長出30毫米。
2.途中管理
卡車或火車運輸,途中時間較長,必須有人押運,照看籠蜂和聯系有關事項。飛機運輸時間短,兩邊電報聯系,有人接送就可以。裝運或者途中停留時,將蜂籠疊放整齊,對齊空隙,使蜂籠保持空氣暢通;並且用繩子捆紮固定,防止互相碰撞。用噴氣式飛機運輸,將籠蜂裝在前艙,螺旋槳飛機則裝在後艙,以減少震動。火車要裝在棚車內通風良好的門窗附近。 押運人員應隨身帶面網、釘子、錘子、鉗子和煉糖飼料,沿途指導籠蜂的裝卸和安放等工作。不能將籠蜂倒放,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運輸途中,每天喂水2~3次,察看飼料消耗情況,及時給予補充。
(九)籠蜂的飼養技術
飼養籠蜂要預先做好計劃,與籠蜂生產場簽訂購銷合同,訂購所需數量的籠蜂,約定交蜂日期。籠蜂群過入蜂箱飼養,大約經過1個月才能恢復到原有的蜂數,經過2個月才能發展強壯。需根據當地的氣候和蜜源情況確定交蜂日期。籠蜂能夠在當地最早的蜜粉源植物開花時或者開花以前半個月運到最理想。
(4)中蜂標准箱
中蜂標准箱是專為科學飼養中蜂設計的蜂箱。它使用高135毫米的淺繼箱,繼箱外圍長420毫米,高125毫米。
(5)簡便轉運蜂箱
浙江農業大學設計的轉運蜂箱,特別適合轉地飼養,結構基本上和10框標准蜂箱相同。特殊結構是:
①前後箱壁內側承框槽60~100毫米處,裝設巢脾快速固定器;
②兩側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裝巢門翻板,其上釘上蓋板,關上巢門,翻板時,又可作為蜜蜂的棲息走廊;
③箱底距前緣120~220毫米處開一底氣窗,有滑板,可開閉;
2.蜂箱的巢門檔
在巢箱與箱底之間設有巢門,供飼養時蜜蜂出入。在不同季節蜜蜂出入口的大小不同,這就需要用巢門檔來更好地調節巢門的大小。對活動箱底的蜂箱,一般用方條木巢門檔,其長為380毫米,寬與高都是22毫米。在方條木的不同方向上,開有兩個大小不同的缺口,大缺口寬165毫米、高9毫米,小缺口寬50毫米、高8毫米,這樣可組成蜜蜂三種不同的出人口。盛花期需要大的出入口,可將整個巢門口成為出入口;在准盛花期酌情選擇巢門檔上的一大一小兩個缺口其中之一做為蜜蜂的出入口。對固定箱底,巢門檔一般用復式巢門檔,即長380毫米,厚10毫米,高30毫米的長方形木條。木條放在巢門踏板上,高度部分蓋住巢門的。木條上開有兩個大小不同的凹槽,凹槽高9毫米,寬度是60毫米和40毫米,使凹槽對著巢門踏板,凹槽之內各嵌人大小與凹槽一樣的小板條,小板條用釘子穿在木條的凹槽內,使小板條能活動自如。其巢門口大小的調節,一是調節整個巢門檔與巢門踏板的距離;二是固定好巢門檔,僅調節兩活動板條的高度來控制開口大小。
3.隔板與隔離板
用於隔離蜜蜂的為隔板,它可切斷蜂路。當在蜂箱中需要飼養兩群或兩群以上的獨立蜂群時,就要求在一個蜂箱內分割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空間,這時就應用隔離板,使其插入蜂箱中,作為「牆壁」。將空間隔開,切斷前、後、上、下的蜂路,使各群的蜜蜂不能來往。

Ⅶ 蜜蜂養殖技術

春繁期,將每兩個蜂箱並列放在一起,在無風的傍晚,給每群蜂喂糖水(蔗糖:水=1:1)或兌水蜂蜜250~300ml,2小時後,待蜜蜂興奮散團,箱內溫度升高,即可進行抖蜂緊脾。

緊脾時,只選留1張脾即可,多餘的脾全部提出,能促使蜂王快速產卵。這樣可防止早春低溫多寒潮的襲擊,使產卵圈不受凍,蜂子健康發育,同時也使一部分蜜蜂得以休息,延長壽命。

將緊脾後的1張脾放在蜂箱中央,此時蜂足以保護巢脾。靠近鄰箱的一側放1隔板,另一側放1隔板,板外再放保溫物。箱外保溫的做法是:箱底墊草,兩蜂箱之間填雜草,用塑料布防濕保溫,在陰雨天或較冷的傍晚,用塑料布將蜂箱全部覆蓋,謹防堵死巢門。傍晚視氣溫隋況,可關閉巢門。

(7)蜜蜂箱飼養什麼方法好擴展閱讀:

蜜蜂的主要分類:

1、中華蜜蜂

軀體較小,頭胸部呈黑色,蜂王體長17.5mm左右,體色呈黑色或棕紅色,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黃色絨毛。工蜂體長11mm左右,喙長5mm左右,腹節背板呈黑色,有褐黃色環,處於高緯度、高山區的中蜂腹部色澤偏黑。

2、義大利蜜蜂

體形較黑蜂小,腹部細長,吻較長,因此可利用它為紅三葉草授粉。腹板幾丁質顏色鮮明,腹節背板第2~4節的前部具黃色環帶。性情溫順,在提脾檢查時,能保持安靜。抗病力弱,對蜂蟎的抵抗力弱。

3、卡尼鄂拉蜜蜂

大小和體形與意蜂相似,腹部細長,腹板呈黑色,腹部背板第2~3節通常有棕色斑,少數個體具紅棕色環帶,幾丁質黑色,覆毛短而密,體表絨毛灰色,雄蜂絨毛灰至灰棕色,吻長與喙長均6.6mm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蜜蜂

Ⅷ 蜜蜂怎麼養

科普一下新手如何養蜜蜂吧!


六、病害防治

1、胡蜂:胡蜂在山區、丘陵等地區危害尤為嚴重,可用蒼蠅拍撲打,也可把巢脾下沿的雄蜂子脾割下拌上殺蟲劑防止蜂箱周圍,等胡蜂採食後帶回蜂巢中便可毒殺整個胡蜂群。

2、巢蟲:巢蟲(蠟螟的幼蟲)主要危害中蜂,尤其是群勢偏弱的蜂群更易受到巢蟲危害,輕者將影響蜂群的正常發展和蜂蜜產量,嚴重時蜂群甚至因無法抵抗而不得不棄巢而逃。

3、中蜂囊狀幼蟲病:中蜂囊狀幼蟲病是中蜂危害最大疾病,目前尚無特效葯物,對於這種蜂病一定要以預防為主,另外鹽酸金剛烷胺等抗病毒葯物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4、蜂蟎:蜂蟎是意蜂最主要的寄生蟲,受危嚴重的蜂群群勢會迅速削弱,採集力嚴重下降,甚至會造成全群.s.亡,最佳辦法是在無封蓋子時用高效殺蟎葯物滅殺蜂箱中的蜂蟎。

Ⅸ 如何養好蜜蜂

養蜂老師父的蜂場

2.養殖蜜蜂要有充足的飼料。蜜蜂的飼料就是花粉跟蜂蜜。有充足的飼料蜜蜂才能正常發展。因此發現蜜蜂飼料不足時,就要人工補充飼料。

3.要選擇好的蜂種,最好是適應自己當地環境的蜂種。蜂種好才能飼養強群,飼養強群蜜蜂才能高產蜂蜜。

4.養殖蜜蜂要永遠保持蜂多於脾。不能胡亂加脾。蜜蜂造脾到角,並且外界粉蜜源豐富的時候,幼工蜂多才加脾,因為分泌蜂蠟造脾的是剛出幾日的幼工蜂。貪脾會把蜜蜂越養越弱的,並且蜜蜂也容易得病。

5.要預防敵害病害。中蜂對巢蟲沒有抵抗能力,因此要經常清理蜂箱底,太舊的巢脾就丟棄,巢脾一般一年一換。中蜂愛新脾,厭舊脾。舊脾還容易有巢蟲。在胡蜂泛濫的季節,也要注意胡蜂對蜜蜂的危害。還有其它的各種病蟲害。不懂的要咨詢當地有經驗的養蜂老師父。不要盲目對蜜蜂使用葯物。

Ⅹ 剛出生的小蜜蜂如何飼養它喜歡吃什麼喜歡干什麼要在什麼環境下生存

繁殖方法

1、緊脾春繁

春繁期,將每兩個蜂箱並列放在一起,在無風的傍晚,給每群蜂喂糖水(蔗糖:水=1:1)或兌水蜂蜜250~300ml,2小時後,待蜜蜂興奮散團,箱內溫度升高,即可進行抖蜂緊脾。

緊脾時,只選留1張脾即可,多餘的脾全部提出,能促使蜂王快速產卵。這樣可防止早春低溫多寒潮的襲擊,使產卵圈不受凍,蜂子健康發育,同時也使一部分蜜蜂得以休息,延長壽命。

2、保溫

將緊脾後的1張脾放在蜂箱中央,此時蜂足以保護巢脾。靠近鄰箱的一側放1隔板,另一側放1隔板,板外再放保溫物。箱外保溫的做法是:箱底墊草,兩蜂箱之間填雜草,用塑料布防濕保溫,在陰雨天或較冷的傍晚,用塑料布將蜂箱全部覆蓋,謹防堵死巢門。傍晚視氣溫隋況,可關閉巢門。

3、獎勵飼喂

緊脾後,每晚從箱底進行獎勵飼喂。糖水或蜜水盛人箱底飼喂器中。第一次飼喂可稍多些,一般每群喂350~400ml,以後看蜂數多少和產卵圈大小而定,以脾上有少量角蜜為宜。飼喂要勤,每晚1次,不能間斷,飼喂量不宜太多。

(10)蜜蜂箱飼養什麼方法好擴展閱讀

中蜂養殖

1、放養場所

中蜂放養場所應遠離工廠、礦山、公路、居住區及嘈雜地段,附近應有無污染干凈水源、充足開花植物。中蜂與意蜂的最大不同是不要求有大宗的蜜源,只需要有連續不斷的開花植物即可。確定好養殖場所以後,需要選擇合適的蜂箱,最好能夠採用中蜂養殖標准蜂箱,所有蜂箱應注意前低後高、門開下方,便於清理。

2、蜂群管理

開始養蜂首先應引入優質蜂種資源,通過雜交培育強大的採集群。一般可在當地主要蜜源植物開花前1個月左右,通過添加少量獎勵性飼喂方式,來培育採集群。

閱讀全文

與蜜蜂箱飼養什麼方法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藍屏了怎麼辦多種方法 瀏覽:187
皮筋安裝方法 瀏覽:945
磁力表使用方法 瀏覽:806
如何計算下期和值的方法 瀏覽:167
火線膿皰的快速獲得方法 瀏覽:547
尾盤快速跳水方法 瀏覽:437
豆角種植搭架方法圖片 瀏覽:978
中學物理的研究方法 瀏覽:107
好用的圖片文字識別方法 瀏覽:337
遮陽草帽的正確方法 瀏覽:99
傳統客家民居研究方法 瀏覽:408
泰州行李箱銷毀方法有哪些 瀏覽:361
陰莖血流量檢測的方法 瀏覽:408
德眾尚傑原車協議安裝方法 瀏覽:853
盤點的復盤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128
蘋果手機卡屏解決方法視頻 瀏覽:927
腦梗恢復期的腳外翻鍛煉方法 瀏覽:258
如何diy布包製作方法圖解 瀏覽:831
衛生間洗手盆焊不銹鋼架安裝方法 瀏覽:307
台式電腦攜帶問題解決方法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