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輪椅操訓練方法

輪椅操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2 21:33:42

1. 怎麼才能讓更多人了解輪椅的使用方法

多宣傳,通過圖文字以及通信工具來宣傳。
如何正確使用輪椅

輪椅的展開和折疊

展開:雙手握住把套向兩側輕拉,使左右車架稍許分開,在坐墊兩側用手心向下輕壓至定位處,輪椅車即自行展開平放。展開時,請切勿硬扳左右車架,以免損壞各部件,向下壓坐墊時,請勿將手指握住左右支撐管,以免夾傷手指。

折疊:先將左右腳踏板翻起,用兩手抓住坐墊兩端向上提起,即可折疊。

座便輪椅的折疊:先取下便桶及坐墊,然後折疊。

手動輪椅的操作

1、上車

A、將展開的車平放在地上。

B、扳動駐立剎車,剎住左右後輪。

C、把腳踏板收起,移近輪椅,扶住左右扶手,慢慢做到坐墊上。

D、人坐上輪椅之後,展開腳踏板,放腳到腳踏板上,系好安全帶。

E、 松開駐立剎車即可推行。

2、行駛

A、在行駛過程中,如遇障礙物,護理人員需雙手握住把手套同時用腳踩腳踏套,使前輪抬起越過障礙物,後輪碰到障礙物時,雙手緊握把手套,向上提起後輪,即可越過障礙物。

B、行駛過程中,如遇大的障礙物或台階,需要兩人緊握輪椅兩側大架,將輪椅平抬越過障礙物。

C、下坡時須倒行,用雙手握住手推圈,以力大小控制下坡速度,坡度過陡時需要有護理人員控制,護理人員應該倒行緩慢下坡,上坡即為正常推行。

3、下車

A、剎住駐立剎車。

B、翻起腳踏板。

C、雙腳踩穩地面。

D、松開安全帶。

E、手握扶手或由護理人員攙扶站離輪椅。

4、腳踏板高度的調節

A、腳踏管上共有4個調節孔位,每節高度為3cm,可根據乘坐者的身高及腿長調節至合適高度,腳踏板高度離地面不少於5cm。

B、用附件內六角扳手鬆開並取出腳踏板上的固定螺栓。

C、調節腳踏板到適當高度的孔位,穿上螺栓鎖緊。

5、保養和維護

A、輪椅使用前應檢查前輪、後輪、駐立剎車等各部位的螺絲及後輪輻條,如有松動請鎖緊(由於運輸顛簸等因,可能會造成輪椅車螺絲的松動)。

B、檢查車胎充氣是否正常,如有氣不足,請及時充氣,充氣方法與自行車相同。

C、輪椅在使用過程中,每月都需要檢查各部位機動、螺絲及後輪輻條是否有松動,若有松動及時鎖緊,以免產生安全隱患。

D、活動部位每周應加潤滑油,以防活動不靈活。

E、輪椅車使用後,應用軟干布將表面水汽、污物等擦乾凈,以防生銹。

F、輪椅應存放在乾燥的場所,以免受潮生銹;坐墊、靠背應保持清潔,以防滋生細菌。

6、注意事項

A、嚴禁踩踏腳踏板上下輪椅。

B、嚴禁未剎住駐立剎車上下輪椅。

C、輪椅在行駛過程中,尤其是下坡時嚴禁使用駐立剎車,以免翻車帶來人身傷害;每月檢查輪椅的緊固件,如有松動及時擰緊。

2. 殘奧會為什麼沒有輪椅體操和輪椅現代五項呢

體操雖然看起來好看,其實也是屬於高風險的比賽項目,即使是健全人都會發生意外造成癱瘓甚至死亡.
所以出於對殘疾人的人身安全考慮,不設置這類型的項目是可以理解的.

3. 如何使用輪椅向右轉大彎,小彎

右手固定在右側小輪上不動,左手在左側小輪後方向前向右轉動。
上肢肌力訓練,操控輪椅對上肢力量要求較高,需要有較發達的上臂肌力,訓練方法很多,可以做啞鈴和擴胸器的練習、俯卧撐、引體向上等,訓練的要點是必須使兩臂的肌力基本相等,這樣有利於控制輪椅。
進退和轉彎練習,在進行輪椅進退練習時,要求兩側的力量協調相等,否則輪椅前進後退的路線不能成直線,在進行左轉彎練習時,左輪控制不轉右輪旋轉,在右轉彎練習正好相反。

4. 殘疾康復訓練的手段與方法有哪些技巧

對偏癱患者進行康復,除了使用必要的葯物外,主要應開展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主要方法有: (l)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是通過主動運動、被動運動來改善運動障礙的治療方法。主要內容有關節活動度訓練、增強肌力訓練、姿勢矯正訓練和神經生理學療法等。在腦血管病卧床期,主要進行體位轉換、被動運動、保持良肢位、起坐訓練以減少壓瘡、關節孿縮等並發症,為日後康復訓練打好基礎;在離床期應進行坐位訓練、平衡訓練、起立訓練以促使患者肢體功能的提高;在步行期則主要以步行訓練、改善步態為主。為了增進運動功能,常採用多種治療技術的綜合康復方法。 (2)作業療法。作業療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閑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是最好地回歸家庭和社會的方法。主要訓練包括運動能力訓練、認知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自助器具使用訓練等。 (3)語言療法。可根據患者的語言情況和病變部位診斷出障礙類型,然後運用不同的方法,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途徑的剌激引發並強化患者的正確語言反應。 (4)心理療法。有效的心理治療能增強患者的學習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主要方法為支持性心理治療、理性情緒和行為療法等。 (5)文體療法。文體療法是採用體育支持運動項目及娛樂項目對患者進行訓練,使患者的身體機能得到改善、提高, 並且可以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狀態。主要有輪椅技巧、偏癱體操和各種球類運動等。 (6)其他療法。理療、水療的應用均有特殊的作用。祖國傳統醫學利用針灸、中葯配合康復也具有獨到之處。

5. 你們脊髓損傷是怎麼恢復的有什麼好方法推薦嗎

脊髓損傷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脊髓結構、功能的損害,造成損傷水平以下運動、感覺功能部分或完全的障礙。頸脊髓損傷造成四肢癱瘓時稱四肢癱,胸段以下脊髓損傷造成軀干及下肢癱瘓而未累及上肢時稱截癱。

脊髓損傷的康復治療包括急性期的康復治療和恢復期的康復治療,通常採用運動療法治療、作業療法治療、矯形器治療、心理治療等康復措施,並需及時處理合並症。

一、急性期的康復

急性期主要目的是預防廢用綜合征,如預防肌肉萎縮、異位骨化、關節攣縮等,為今後的康復治療創造條件。訓練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良肢位擺放訓練:
2、關節被動運動:
3、體位變換
4、早期坐起訓練
5、起立床站立訓練:
6、呼吸及排痰訓練
7、大、小便的處理:
二、恢復期的康復訓練

患者骨折部位穩定、神經損害或壓迫症狀穩定、呼吸平穩後即可進入恢復期治療。

1、肌力訓練

2、墊上訓練治療墊上可進行

⑴翻身訓練。

⑵牽伸訓練,主要牽伸下肢的N繩肌、內收肌和跟腱。

⑶墊上移動訓練。

⑷手膝位負重及移行訓練。

3、坐位訓練

4、轉移訓練
5、步行訓練
6、輪椅訓練

傷後2-3個月患者脊柱穩定性良好,坐位訓練已完成,可獨立坐15分鍾以上時,開始進行輪椅訓練。上肢力量及耐力是良好輪椅操縱的前提。輪椅訓練包括向前驅動、向後驅動,左右轉訓練,前輪蹺起行走及旋轉訓練,上斜坡訓練和跨越障礙訓練,上樓梯訓練以及下樓梯訓練,越過馬路鑲邊石的訓練,過狹窄門廊的訓練及安全跌倒和重新坐直的訓練。注意每坐30分鍾,必須用上肢撐起軀干,或側傾軀干,使臀部離開椅面減輕壓力,以免坐骨結節發生壓瘡。

7、矯形器的使用

配用適當的下肢矯形器為很多截癱患者站立步行所必需。有膝踝足矯形器,髖膝踝矯形器。

8、日常生活

活動能力的訓練脊髓損傷患者特別是四肢癱患者,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尤其重要。

9、心理治療

脊髓損傷給患者在精神上帶來了難以描述的痛苦,但大多數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會勇敢的面對現實。康復的目的是幫助患者重新盡可能正常的回到生活中去。

6. 請敘述運用輪椅上下斜坡的具體訓練方法

打開輪椅時,要確認好輪椅是否已經完全打開,腳踏板是否收好,方便病人到輪椅的轉移。
上輪椅前先剎好車,患者轉移上輪以後,要確保患者是否系好了安全帶,綁帶是否綁好。
上台階時,用腳踩下傾倒桿使輪椅向後傾斜,然後把前輪放在台階上,繼續向前推動使大車輪靠近台階,再上抬大車輪。
下台階時推輪椅者自己先下台階,把輪椅移到台階邊緣,使大車輪緩慢傾斜從台階上落下,再抬起前輪向後移動,確保前輪落到地面,再轉過方向前進。
下比較陡的斜坡時,為了確保患者安全,最後是背對著斜坡倒著下,即推輪椅者先下斜坡。
當路面凹凸不平時,可踩下傾倒桿使輪椅前輪抬起,減少顛簸。
一當進出電梯時,也是先踩下傾倒桿使前輪抬起,確保前輪跨過間隙後再將前輪放下,然後推動輪椅進出電梯。

7. 電動輪椅操作搖桿,可以按到右腳上嗎

在技術上可以改。
不過改時要注意不要觸控點過於集中。
因為身體穩定只能靠安全帶,再用唯一的腳操作,遇到復雜路況,控制點集中會造成錯亂。

8. 使用輪椅方法正確的是

第一.輪椅的展開和折疊

展開:雙手握住把套向兩側輕拉,使左右車架稍許分開,在坐墊兩側用手心向下輕壓至定位處,輪椅車即自行展開平放。展開時,請切勿硬扳左右車架,以免損壞各部件,向下壓坐墊時,請勿將手指握住左右支撐管,以免夾傷手指。

折疊:先將左右腳踏板翻起,用兩手抓住坐墊兩端向上提起,即可折疊。

座便輪椅的折疊:先取下便桶及坐墊,然後折疊

2/5
第二.手動輪椅的操作

1.上車

1)將展開的車平放在地上;

2)扳動駐立剎車,剎住左右後輪

3)把腳踏板收起,移近輪椅,扶住左右扶手,慢慢做到坐墊上;

4)人坐上輪椅之後,展開腳踏板,放腳到腳踏板上,系好安全帶;

5)松開駐立剎車即可推行。

2.行駛

1)在行駛過程中,如遇障礙物,護理人員需雙手握住把手套同時用腳踩腳踏套,使前輪抬起越過障礙物,後輪碰到障礙物時,雙手緊握把手套,向上提起後輪,即可越過障礙物

2)行駛過程中,如遇大的障礙物或台階,需要兩人緊握輪椅兩側大架,將輪椅平抬越過障礙物。

3)下坡時須倒行,用雙手握住手推圈,以力大小控制下坡速度,坡度過陡時需要有護理人員控制,護理人員應該倒行緩慢下坡,上坡即為正常推行。3/5
第三.下車

A) 剎住駐立剎車

B) 翻起腳踏板

C)雙腳踩穩地面

D)松開安全帶

E) 手握扶手或由護理人員攙扶站離輪椅

4/5
第四.腳踏板高度的調節

1)腳踏管上共有4個調節孔位,每節高度為75px,可根據乘坐者的身高及腿長調節至合適高度,腳踏板高度離地面不少於125px

2)用附件內六角扳手鬆開並取出腳踏板上的固定螺栓

3)調節腳踏板到適當高度的孔位,穿上螺栓鎖緊

5/5
第五.保養和維護

1)輪椅使用前應檢查前輪、後輪、駐立剎車等各部位的螺絲及後輪輻條,如有松動請鎖緊(由於運輸顛簸等因,可能會造成輪椅車螺絲的松動)

2.)檢查車胎充氣是否正常,如有氣不足,請及時充氣,充氣方法與自行車相同

3.)輪椅在使用過程中,每月都需要檢查各部位機動、螺絲及後輪輻條是否有松動,若有松動及時鎖緊,以免產生安全隱患

4.)活動部位每周應加潤滑油,以防活動不靈活

5.)輪椅車使用後,應用軟干布將表面水汽、污物等擦乾凈,以防生銹

6.)輪椅應存放在乾燥的場所,以免受潮生銹;坐墊、靠背應保持清潔,以防滋生細菌

9. 偏癱患者日常的功能鍛煉的內容

患者在日常生活該怎樣鍛煉日常生活訓練:經日常生活的訓練,使患者盡快能獨立生活。訓練應由簡到繁,由室內到室外,由院內到院外,逐步擴大;1、墊操:讓患者在墊子上學習如何來去移動,側卧和坐起,漸延及起床、上下床等;2、拐杖平衡練習:學習和應用拐杖技巧,上下輪椅;3、自我護理訓練:個人衛生、刷牙、洗臉、洗澡等;個人體表修飾、梳頭、修面;上廁所或便器,大小便自我處理;就餐,穿、脫衣服;帶手錶、開燈、打電話、戴眼鏡等;4、旅行活動:上下汽車及其它交通工具。 [編輯本段]中風患者治療方法——被動運動:做被動運動的原則是:
先從簡單的動作開始,從肢體的近端坐至遠端,逐級訓練,最終達到患側肢體的功能恢復。家屬在做被動運動時應緩慢而柔和,有規律性,避免用力牽扯或大幅度動作。逐步增加被動活動的幅度和范圍,每日至少進行2次以上,每次每個動作應重復10次左右,並要持之以恆。在做被動運動時,病人的健側上下肢最好也要做相同的動作,這樣可以通過健側神經沖動的擴散刺激患側的肌肉興奮性沖動的產生,有利於患肢的功能恢復。
被動運動常用的方法是:
上肢被動運動先從肩部開始,家屬及陪床人員一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肘部,將上臂做外展、內收及向上、向下運動。動作要輕柔,防止因肩關節周圍肌肉鬆弛造成關節損傷或脫位。做前臂被動運動時,家屬一手托住病人手腕,掌心向上,另一隻手托住肘關節,將前臂做屈、伸及內旋運動。手的被動運動方法是家屬一手握住病人手腕,另一隻手握住病人手指,做腕關節屈、伸及各手指的屈伸運動。
下肢的被動運動亦先從近端開始,即髖關節的被動運動,將患肢膝關節屈曲,然後家屬一手扶住患側膝關節,一手扶住髖部,做左右轉動動作。小腿運動的方法是家屬一手扶住踝部,一手握住膝部,做膝關節的伸屈運動。足部活動時一手握住踝部,另一隻手捏住腳趾,使足做背曲及向左右旋轉運動。值得提出的是在給病人做被動運動的同時應結合按摩。有助於肢體的功能恢復。
小中風5年內易發生腦梗死
對人的健康而言,腦中風給人帶來的影響相當於人體發生了「強烈地震」,而小中風就像是震前的白光,成為腦溢血的預警信號。如果發生小中風後,能早期、及時、有效地診斷與治療,是防患於未然、預防中風偏癱的關鍵。
對人的健康而言,腦中風給人帶來的影響相當於人體發生了「強烈地震」,而小中風就像是震前的白光,成為腦溢血的預警信號。我國現有約500-600萬中風患者,75%的患者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40%左右重度致殘。
因此,如果發生小中風後,能早期、及時、有效地診斷與治療,是防患於未然、預防中風偏癱的關鍵。

閱讀全文

與輪椅操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給干核桃仁脫皮最佳方法 瀏覽:449
關於關系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瀏覽:930
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方法 瀏覽:561
金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瀏覽:918
白酒發酵的方法和圖片 瀏覽:157
手機微信掙錢的方法 瀏覽:288
速成鋼膠棒的使用方法 瀏覽:954
華為橫屏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54
筋膜炎用什麼方法檢查 瀏覽:176
真菌蘑菇稻草種植方法 瀏覽:496
胯部分離連接方法 瀏覽:942
高程測量的方法中高差計算公式 瀏覽:249
食用百合養殖方法和技巧 瀏覽:199
大數據集成分析方法 瀏覽:938
生產質量管控方法有哪些 瀏覽:306
換電腦最快方法 瀏覽:870
水蒸氣的體積計算方法 瀏覽:588
拌面如何和面的方法 瀏覽:891
如何提高武功的方法 瀏覽:660
主梁和構造柱連接方法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