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淺談如何在武術套路教學中分解教學模式
摘要:分解教學法是在做比較復雜或難度較大的動作時,為便於學生了解動作的結構與細節,更好地掌握動作的完整性而採取的方法,它是一種把復雜的教學過程按邏輯分解為若干易掌握的單項技能,並對每一項技能提出目標與要求。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通過事例探討分解教學模式的內涵、特徵和操作方法以及在武術套路教學中的運用。
『貳』 武術套路的完整法與分解法在教學中的作用
完整法能給學生以完整的概念,教學中可根據教材難易適度,動作結構等特點運用不同的方法。分解教學是為了使學生完整地掌握動作積極創造條件。
那麼,在中學武術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該如何充分發揮這個主導作用呢?
1、要會講,講解要做到用語簡煉,重點突出,目的明確。講解時,把技術規格和動作術語結合起來,進行術語化講解,便於學生記憶動作和正確理解動作要領;教學要求要根據教學要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有次序地逐步提出,這樣才能使要點的講解起到指導學生掌握動作技術的作用;武術動作的講解順序,一般先下肢步型、步法,再講上肢手型、手法,然後講上下肢配合和器械運用方法;另外武術講解要結合動作的攻防含意,讓學生掌握動作使用方法,有助於學生盡快地掌握動作要領。
2、不僅要會講,而且要會做,練習時應以教師領做為主。教師在動作示範時應把動作生動、形象、直觀正確地表現出來,同時,也需要把動作的嫻熟、優美程度表現出來,當然,更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表演技巧。示範要注意示範速度(先慢後快),示範位置、示範面、領做等四個方面。要知道,教練的示範動作質量的好壞,正確與否,將對學生產生極大,甚至不可估量的影響。
3、具備了會講,會做,還要會教。教要教得法,教得不得法,結果等於是個零。所以教要教的得法,這一點也很重要。武術教學中主要以完整法與分解法進行教學,分解教學是為了使學生完整地掌握動作積極創造條件,所以,必須與完整教學法及時配合,一般都使用先分解後完整的教學方法。運用的方法,手段措施,場地與器材等等都要合理安排,並且要注意科學性、合理性、手段多樣性和趣味性以及由淺人深,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即要考慮到完成共性的要求,又要考慮到個性發展的時機,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以提高學習武術的積極性。這是學習武術教學方法中的一個核心問題,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叄』 武術教學中有哪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游戲教學法 主要用於武術基本功 、基本動作和對抗的徒手動作的教學。
(二)達標教學法 主要用於武術基本功 、基本動作和對抗的徒手動作教學。
(三)學生喊練教學法 主要用於武術組合動作和武術套路 、以及對抗的徒手動作的教學。
『肆』 武術套路學習方法
武術套路的學習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a、弄清動作的方向、路線
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示範、慢速領做,使學生初步掌握動作運動方向、路線以及手型、步型的變化。
b、要求姿勢准確、工整
在學生初步掌握動作的基礎上,教師示範速度可逐漸加快至正常速度,並進一步改進動作細節,使動作姿勢准確,工整。
c、學習完整動作
通過正常速度的、連貫的、完整的示範領做,使學生初步掌握完整動作,體會完成完整動作時,手、眼、身、步的協調配合。要求動作之間銜接自然、;連貫。用力順達、恰當。
d、通過分析體會動作的協調配合
教師對學生動作的勁力、節奏、精神、眼法等技巧的分析,可使學生在反復練習中領會武術動作的特點,體會精神與動作呼吸與勁力之間的配合,逐步使形體動作和心志意向結合起來,進一步達到神形兼備的要求。
武術套路的教學要求 a、重視基本功和基本動作教學
重視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傳授和練習,不僅有使學生身體各部位得到較全面的鍛煉,還能較快地發展武術運動的專項身體素質,為掌握和提高套路技術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內容較多,可以根據拳術的教學內容確定教學重點,圍繞重點選擇相應的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由易到難,步步深入。例如選擇「騰空飛腳」為教學重點,則可選擇前俯壓腿、前拍腳、交替擺跳等基本功和基本動作作為一般練習,為飛腳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
b、首先傳授難動作或復雜動作
難動作是指對身體素質和基本功要求較高,必須通過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動作。復雜動作是指動作的路線、方向變化大,對身體協調要求較高的動作。在套路教學中的動作確定為最好安排在每次課套路教學之前,在學生上精力最充沛的時候傳授。這樣既能為套路教學輔平道路,節省教學時間,又能保證學生對難或復雜動作的多次重復練習和前後動作連接的完整性。
c、圍繞重點動作分節施教
分節教學就是把一套動作劃分若干小節或將套路中某些順勢連貫的組合動作抽取出來進行教學。分節時要請注意每一節中的教學重點不要太多,一般1-2個,要圍繞重點動作安排准備活動和預備性練習。教一小節告一段落,讓學生消化鞏固後再進行下一節,做到有教有練,穩步前進。分節時要注意動作的連續性和內在聯系,不宜斷勢。同時,要注意示範位置的變化不宜太多。
『伍』 武術步法套路
抱球樁又名矛盾樁
動作要領:
以左腳在前為例.身體自然站立,腳跟靠攏,腳尖分開約45度一60度,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間距一腳半左右.兩腳站成半丁半八字形狀,即所謂「丁八步」,身體下坐,重心落於後腳,慢慢隨功夫增強,雙腿力量分配可以前三後七,前二後八,前一後九皆可.左腳腳趾抓地,腳跟虛起,膝有上提前指之意,右大腿里裹,前膝與後胯形成自然掙扯的力量.雙臂環抱,十指撐開,掌心向內呈抱球狀,前手高度在眉與嘴之間,後手與胸同高,肘微下附,前手高於後手,鼻尖與前手腕、腳尖形成一條直線,兩眼目光從前手腕關節處含蓄望出.身體勁力後靠,頭直項豎,頭部毛發如有細線上提之意.
可意感雙手各捏一小汽球,梢節微加用力,細心體會關節的抻拉感.不能讓球破裂也不能讓它飛走.
注意事項:
一,整個身體好象靠在彈簧繩上一樣,後腿不要考慮曲折角度大小,要保持起跑前那個感覺,關節蓄上力.也可以好象摸上人要放不放的那個勁,但千萬不可真的把勁做出來.
二.前手為盾後手為矛只是大成拳的一個勁,那麼前手為矛後手為盾不是也可以嗎?不可執著於此.
三、膝蓋前頂,好象有個槍頭真頂膝蓋就破了,不頂就掉了.有上提之力,請注意在我講述樁的站法時,一定要把所的意變成力,有了功夫自然感覺很明顯,比如頭上份量會越來越重,膝蓋上壓住了份量,臀部好象坐上了大彈簧,頂要頂出力.坐要坐上力,這才是出功夫的表現.
四、當年我練拳時,選傑恩師先讓我站的撐托樁,身體筋感覺拉開扯上了勁了以後才開始讓我站中步矛盾樁,體會手臂按上份量後,身體內動發力給對方抖出去.勁一個接一個順序去求,哪個地方好,在真實的搭手過程中哪就可以發的出力,但在動盪的過程中腿能發的出力的人找還未曾見到過.這絕對不是筒單的曲折角度和蹬地全身協調的問題.矛盾樁可以很好地解決與對方搭手,給上你勁那一剎間身體勁力轉換的問題.當然通過長期的教學經驗,我感覺從撐托樁還是矛盾樁幾手都是可以的,關鍵在於你樁功的深入程度。具體給身體帶來的生理變化,這個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五。站樁時身體勁力一定要後靠,同時要把身體悠起來,自身整個份量是提著的,與人搭手勁提著才可怕,落在對方身上是一個整體。也就是王薌齋老先生說的 「練提不練頓.練道不練放.」提的好藩的力才大,遒的好放的力才丈.反過來說練頓絕沒有提的勁,總練放道的勁肯定蓄不好.
六、矛盾樁是人站整了以後,考慮力的運用,要始終考慮與對方一接觸的東西,矛盾樁的水平是從中間走的東西,抱著往外一展,這點在站時要細心體會.
七。一些老先輩講直接站矛盾樁等於小學生直接上大學.我的體會是不站樁時也有樁勁的感覺方可站矛盾樁
『陸』 武術套路教學的步驟與要求
武術套路,先基本動作,步法,手法,步型,手型,組合,精彩動作,定勢動作,段落,半套,全套。
要求,先易後難,先上肢後上肢,先會,後精,先統一,後個人風格。
『柒』 如何培養武術套路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武術的興趣在於老師與學員的溝通與講解。
套路的練習是重復性形式為多,在培養孩子興趣時,應結合套路的動作美 感講解,首先要不定期做示範,提高學生興趣,直觀的教學是重要的形式之一,
培養孩子對武術的審美,動靜美、線路美、陽剛美、矛盾和諧美、行雲流水之美。
套路中的人生哲學,起勢有始有終,有禮。
『捌』 武術教學方法手段
一、順序教學法
所謂順序教學法,就是按動作結構順序進行教學。即在武術套路教學時,從預備姿勢開始,逐個動作按順序教至收勢而結束。這樣教學,不破壞套路結構的完整性,有利於學生形成完整的正確的套路概念,並能認識各動作之間的聯系。教學進度比較快,教學效果也比較好。我在教簡化太極拳時,就是採用的這種教學方法。
這種教學方法適合於動作不難、套路簡單的武術教學。如果動作比較難,套路比較復雜的武術教學,採用這種方法就不太適合,效果就不太好。
二、塔式教學法
所謂塔式教學法,它不是像順序教學法那樣按順序從頭教到尾,而是寶塔式的重復教學,如1,1、2,1、2、3,1、2、3、4,……即學會第一個動作後,再學第二個動作。在學第三個動作之前,必須重復第一和第二個動作。這種教學方法,看起來進度慢,但根據我們實踐,證明其進度是快的。因為凡是學一個動作就掌握一個動作,教完一個套路,學生也就學完一個套路。學完一個套路,學生基本都能記下來了。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在每一個重復的周期中,只要強記強學一個動作,其餘的動作因多次重復復習,不知不覺地就學會並記下來了。同時還因為多重復,不但訓練了基本功,基本動作,也逐步形成了正確的動力定型。尤其是青少年時期,大腦皮層神經過程活動性高,可塑性,模仿能力強,條件反射容易建立,但也容易遺忘。如用塔式教學方法,因為有多次重復復習,避免了遺忘得快,解決了難學易忘的困難,達到了教學要求。
三、可逆教學法
所謂可逆教學方法,就是根據動作、套路的結構需要,不按套路動作順序進行教學的方法。
可逆教學方法在武術教學中是經常被採用的。一般綜合教學法為最好。但綜合教學法是建立在順序教學法、塔式教學法和可逆教學法之上的。所以這三個教學法要根據教材特點、學生情況結合起來選擇運用,不能強調哪一種方法好,而忽視另外一種教學方法。
另外,開始教武術時不專門練基本動作,把這些結合在套路教學中去解決,認為這樣作可以一矢二鳥。其結果這一步是不能省的,還得走回頭路。
採用可逆教學法的優點還在於學習復雜的套路和難度較大的動作容易學會和掌握。例如初級長拳的「大躍步前穿」,這是一個跳躍動作,要達到騰空擺臂亮掌,有一定的難度。如果不用可逆教學法把它提出來教,不管你用順序教學法也好還是採用塔式教學法,只要你教到「大躍步前穿」這個動作,你就得把它提出單獨教會,否則你的套路教學就教不下去。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如初級劍中的躍步上挑、歇步上崩,動作都較復雜或難,最好採用可逆教學法教學,並且以這個動作為中心,向前後串連其它套路動作。
『玖』 武術的教學方法和特點
朋友你要說明白;你說的那個武術是那一種?我這一種;你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
1 小議「旋風腳」武術教學的特點與方法(轉)
1.研究目的
「旋風腳」的動作結構復雜,它作為武術跳躍動作中的一種能夠充分表現武術運動中難和美的特點,掌握此動作,不僅能增強套路的演練氣氛,而且可為套路難度的發展奠定基礎,由於「旋風腳」是武術跳躍技術中較難掌握且比較復雜的動作。因此它對身體素質的要求較高,因而是武術教學和訓練的難點。
傳統的武術教法把練習作為刺激的條件,運動行為表現則為刺激後作出的反映。這樣往往導致學生處於被動的機械記憶和機械模仿學習狀態中。旋風腳是屬於封閉性運動技能。由於在完成這種技能時外部環境穩定,所以相對來說,處理內部的反饋信息,比處理外部的反饋信息更為重要。專門化知覺是以運動員在長期從事某一運動項目或某一技能動作時所產生的各種相應感覺為刺激物,在相應的皮層區形成的穩固的復雜神經聯系。因此,它能向技能活動者提供動作的有關運動進行狀況及環境因素或器械變化的。
信息,這種具有專項特點的感知信息,即專門化知覺信息,就為動作技能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具有監督、調節作用的最為重要的內部信息反饋系統。由此可見,我們可以通過專門化知覺的培養來提高「旋風腳」的教學質量。我們以「旋風腳」的武術教學為例。通過3種不同的教學手段,探求不同水平的教學對象的教學效果,為武術跳躍教學與訓練提供一種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與方法。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常德市武陵完全中學初二(一)班學生30人,常德市業余體校武術班學生30人,共60人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研究法;
(2)觀察法;
(3)調查法。通過觀察法和文獻資料研究法,確定「旋風腳」的整個動作過程包括上步、起步、轉體騰空里合腿、落地4個部分。我們根據動作的技術結掏和有關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確定了武術跳躍專門化知覺的3個培養重點:①助跑的時間節奏知覺;②制動起跳的垂直用力知覺;⑧空中造型或擊響展體的空間知覺。「旋風腳」的典型技術及其動作焦點;旋轉跳躍的旋風腳,其動作焦點是制動起跳,即助跑接起跳時放腳及蹬擺動作。(所謂「動作焦點」,是抬運動技術動作結構中的關鍵部位,即技術動作結構中起決定作用的肌肉動作。
(4)教學實驗法:實驗目的,初步探求不同運動水平教學對象在武術教學中「旋風腳」的最佳訓練方法。實驗設計:實驗採用電教手段,結合運用「動作焦點」與「意識焦點」的關系進行分析。(意識焦點是指運動者在運動中應主要注意的技術環節。)實驗分為2大組——普修組(A組)和專修組(B組),各大組又採用隨機的方法分為3小組。(見表1)每組都採用8學時學習,學完應安排2學時復習,找評測試方法與標准:技評測試採用,「單盲」,標准略。
(5)數理統計分析法
(見後)
3.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
3.1實驗方法有效性探析
專修各組實驗前後測評成績自身比較的結果表明(見表3),本文提出的3種關於「旋風腳」教學訓練的方法都具有效性。
根據實驗設計,第1組不進行電化教學,旨在探求統一「意識焦點」對「旋風腳」教學的效果。我們知道,某一技能動作的「動作焦點」是它本身所固有的,它展示了技能動作體系的客觀物理特徵,不因學習對象不同而改變;而「意識焦點」表達了學習者在完成特定技能動作時沒有把握技能動作焦點,則其意識焦點的指向性就會模糊不清,或是自以為是的地方產生敏感。這必然會影響學習者的中介控制系統,不利於調整自己的技術動作,從而在「旋風腳」的教學時產生障礙。實驗前,通過文獻資料的調整確立了「旋風腳」的動作焦點,
即重點培養學生垂直起跳的用力知覺,並採用多種手段及時使用與助跑的時間接觸知覺和擊響展體的空間知覺連接起來,以保證整個動作的完整性與連貫性。結果顯示,這種方式能較快的提高學生學習「旋風腳」動作程度,從而加快整個動作技能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