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訪談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內容可以分為什麼類型
訪談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內容可以分什麼類型?
答:訪談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內容可以分為:(結構式訪談)和(非結構式訪談);
(1).結構式訪談是:按照統一設計的、有一定結構的問卷所進行的訪談。
(2).非結構式訪談是一種 無控制或半控制的訪談,事先沒有統一問卷,而只有一個題目或大致范圍或一個粗線條的問題大綱,由訪談者與訪談對象在這一范圍內自由交談,具體問題可在訪談過程中邊談邊形成邊提出。
『貳』 電大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簡答題訪談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內容可以分為什麼類型
訪談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內容可以分為結構式訪談和非結構式訪談。
結構式訪談又稱為標准化訪談、問卷訪談,是按照統一設計的、有一定結構的問卷或詳細 提綱所進行的訪談。這種訪談的特點是:整個訪談是嚴格控制和標准化的。
非結構式訪談又稱為非標准化訪談、深度訪談、自由訪談。它是一種無控制或半控制的訪談。
『叄』 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單選)
結構式訪談通常採用( )。
『肆』 跪求好心人電大《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的考試答案。會追加賞分
二、名詞辨析題(給每個名詞找到恰當的解釋,並歸納該解釋的關鍵詞一個)
社會研究P2 社會研究方法P4 探索性研究P28 描述性研究P29
理論定義P48 操作化定義P49 抽樣單位P71 抽樣框P71
觀察法P119 結構式觀察P124 雙盲實驗P177 實驗室實驗P181
開放式問題P192 資料的整理P209 邏輯審核P213 相關P249
統計推論P264 綜合性社會調查研究報告P274
三、理論應用題(其中有比較題型,也有應用題型)
1、試從前提條件和分析目的兩個角度分析比較三種不同的社會研究類型(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釋性研究)。P28-29
2、試從共同點和各自的不同點這兩個角度分析比較不同的社會研究分析單位(群體、組織、社區)。P35-36
3、試從以下四項指標(類別、次序、距離、比例)分析比較四種測量層次(定類測量、定序測量、定距測量、定比測量)的數學特徵。P62-63
4、試從最主要的優點和最主要的缺點這兩個角度分析比較以下不同的資料收集方法(文獻法、觀察法、訪談法、實驗法)。P101-102;120;143-144;165
5、識別例題中的分析單位並說明該分析單位屬於社會研究五類常用分析單位中的哪一類?(需用到的理論知識:社會研究中常用的五類分析單位P35-36)
6、結合不同的實際變數實例,判斷各個實際變數實例分別適用哪種社會測量層次來形容。(需用到的理論知識:定類測量、定序測量、定距測量、定比測量P62-63)
7、針對某個抽樣事件,分別明確不同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中的抽樣單位與抽樣框。(需用到的理論知識:抽樣單位、抽樣框P71 )
8、請為下列開放式問題分別建構一個能在問卷里使用的封閉式問題。(需用到的理論知識: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P192)
三、實例分析題
1、關於常用操作定義設定方法的實例分析。(需用到的理論知識:操作定義的設定方法P49-50)
2、關於測量質量評估常用概念的實例分析。(需用到的理論知識:信度、效度P64-68)
3、關於文獻法中內容分析法的實例分析。(需用到的理論知識:文獻法的概念P101;社會研究者對非私人文獻常用的分析方法P103——其中重點掌握內容分析)
4、關於問卷法的實例分析。(需用到的理論知識:問卷的結構P186;問卷中問題的類型P188;答案的形式P194)
『伍』 結構式訪談的結構式訪問的要求
結構式訪問是由訪問員進行的。因此訪問員的態度、素質、經驗等對訪問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訪問員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主觀意見或偏見帶到訪問過程中,使得調查結果產生偏差。因此,在進行結構式訪談時,應當嚴格挑選訪問員。
結構式訪談常常用在大規模的社會調查,需要訪問員數量較多,這時訪問員的素質往往難以確保,而且,眾多的訪問員之間對問題的理解與處理方式上難以保持一致,而影響訪問的信度,因此,在進行結構式訪問時,必須事先對訪問員加以訓練。透過訓練使訪問員在訪問前做好心理、技術、物質以及相關知識的准備。
實務證明,這些准備對於成功的訪問是不可或缺的。
『陸』 名詞解釋 結構式訪談
結構式訪談又名標准化訪談,結構式訪談是一種定量研究方法。
這種訪談的訪問物件必須按照統一的標准和方法選取,一般採用機率抽樣。訪問的過程也是高度標准化的,即對所有被訪問者提出的問題,提問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對被訪者回答的記錄方式等是完全統一的。
結構式訪問是由訪問員進行的。因此訪問員的態度、素質、經驗等對訪問結果有決定性的影響,訪問員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主觀意見或偏見帶到訪問過程中,使得調查結果產生偏差。因此,在進行結構式訪談時,應當嚴格挑選訪問員。
結構式訪談的優點:
1、結構式訪談的最大優點是訪問結果方便量化,可作統計分析,它是統計調查的一種。與另一種統計調查-自填問卷相比,結構式訪談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控制調查結果的可靠程度。
2、結構式訪談的另一大優點是回收率高,一般的結構式訪談回收率可以達到80%以上,而且回收了的問卷其應答率也高。
3、結構式訪談的應用范圍也更廣泛,可以自由選擇調查物件,也能問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並可選擇性地對某些特定問題作深入調查,因而大大擴展了應用的范圍。
4、結構式訪談能在回答問題之外對被訪問者的態度行為進行觀察,因此可獲得自填問卷無法獲得的有關訪問物件的許多非語言訊息。
『柒』 基層工會社會調查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工會進行調查研究的常用方法有:集體訪談法(座談會)、個案訪談法、問卷調查法,而且,一般是同時進行。因此在運用這三種方法之前,要進行很好的策劃和設計,其方案叫做「抽樣」調查方法。
一、抽樣調查方法
1抽樣調查的一般程序
(1)確定調查總體;
(2)設計和抽取樣本,即設計「怎樣抽」和「抽多少」;
(3)收集樣本資料;
(4)統計分析樣本資料,說明總體情況,從而達到由部分認識總體的目的。
2隨機抽樣方法
隨機抽樣又稱概率抽樣,指全部被調查對象中的所有個體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機會,採用這種方法所抽得的樣本稱為「隨機樣本」。大體有以下幾種:
(1)簡單隨機抽樣:它是最基本的隨機抽樣,其他隨機抽樣都可以看成是由它派生出來的。其做法是:對總體不進行任何分組、排列,僅按隨機原則直接從中抽取樣本;
(2)等距隨機抽樣:其做法是:先將總體的所有個體按一定順序排列起來,然後,每隔幾個抽一個;
(3)分層隨機抽樣:其做法是:先將調查總體依照某一種或幾種特性分為幾個子總體,每個子總體稱為一層,然後從每一層中隨機抽出一個子樣本,再將這些子樣本合在一起即為總體樣本;
(4)整體隨機抽樣:其做法是:將總體按照某種標准劃分為許多子群體(即「群」),再用隨機的辦法從中抽取若干群,將抽出的群中的將由個體合在一起作為總體的樣本;
(5)多階段隨機抽樣:其做法是:按抽樣元素的隸屬關系或層次關系,把抽樣過程分為幾個階段進行,當總體的規模特別大,或者總體規模範圍特別廣時,一般多採用這種方法。具體做法是:先從總體中隨機抽取若干大群(組),然後,再從這幾個大群(組)內抽取幾個小群(組),這樣一層層抽下去,直至抽到需要的調查數目為止。
3隨機抽樣的數量
樣本規模是指進行調查研究時所需要的調查對象的多少,樣本(即調查對象)太小會降低其代表性,相反,樣本(即調查對象)太大則會付出較多的人力、財力和時間,有時甚至造成浪費,同時還會增加調查的工作量。在統計學上,將容量大於或等於50個個體的樣本稱為大樣本,因此,社會調查研究通常採用100人的大樣本。
二、問卷調查方法
1問卷的結構
雖然實際調查中所使用的問卷各不相同,但它們一般都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致被調查者的簡訊。它的作用在於向被調查者介紹和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內容、方法和對結果保密的措施等;
(2)指導語。用來指導被調查者如何填答問卷的各項解釋和說明;
(3)問題與備選答案。這是問卷的主體部分,也是問卷設計的主要內容;
(4)其他資料。如在封面上打上問卷編號、調查者編號、審核員編號、錄入員編號、調查日期、被調查者所在單位等。
2問卷設計中的提問技巧
問卷設計中的提問技巧,關繫到調查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應該對每一個問題的表述要認真琢磨,反復推敲。
(1)提問時要盡量符合普通老百姓口頭提問和交談的習慣,要做到通俗易懂;
(2)要使用含義明確的詞彙,即具有唯一意義的詞彙,不能出現這樣答對,那樣答也對的含糊不清的詞彙;
(3)提問不要帶有傾向性。應該使用中性語言,保持中立的態度,不要誘導或暗示被調查者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4)在一個問題中不要問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問題;
(5)避免提斷定性的問題。所謂斷定性問題,就是斷定對方有某種情況,例如在未知對方結婚與否的情況下,就問對方「你的孩子幾歲了?」就是斷定被調查者不僅已結婚,而且有了小孩;
(6)不要直接問被調查者感到敏感、難堪的問題;
(7)避免推算或估算。例如:「目前你家的總資產是多少?」這不僅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涉及個人隱私,而且被調查者很難算清楚自己家庭的總資產,如果硬要被調查者推算或估算,很難准確;
(8)不要問被調查者不知道的問題。
3備選答案的設計
備選答案的設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開放式問題,它只提出問題,但不給被調查者准備備選答案,自由回答;另一類是封閉式問題,在提出問題的同時,給出若干個備選答案,供被調查者從中選擇。
備選答案的設計要注意兩個原則:
(1)窮盡原則。對被調查者來說,他只能從各選答案中找到符合他的情況的答案,別無選擇。例如要了解對方的性別,只要提供「男、女」兩個備選答案即可;
(2)互斥性原則。是指答案之間不能相互重疊或相互包含,最多隻能有一個答案適合他的情況。
4問題的數量和順序
(1)一份問卷應包含多少個問題?這要根據調查研究的目的、內容、樣本的性質、統計分析的方法,擁有的人力、財力、時間等多種因素而定。一般來說,一份問卷中所包含的問題數量,應該限制在被調查者在20分鍾內能順利完成為宜;
(2)問題之間的順序也是問卷設計中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一般來說,應該把被調查者熟悉的、感興趣的、簡單易答的問題放在前面,反之,則放在後面。提高被調查者填答問題的信心和情緒。
5問卷調查的具體實施
問卷調查的具體實施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
(1)自填式問卷法。是指調查者將調查問卷發送給被調查者,由被調查者自己閱讀並填答問卷。這種方法能節省時間、經費和人力,還具有很好的匿名性,有利於被調查者如實回答問卷上的問題;
(2)結構式問卷法。是指調查者拿著設計好的調查問卷,嚴格按問卷上的問題次序向被調查者逐一提問,並在問卷上記錄被調查者回答的方法。這種方法較之「自填式問卷法」有以下幾點好處:
①回收率高;
②質量比較好;
③對被調查者的文化水平沒有什麼要求。
6問卷資料的統計分析
問卷資料的統計分析有一套專門的方法和技術,它涉及概率論、統計學和計算機技術等多門學科的知識,目前最為流行而又易於使用的是「社會科學統計軟體包」,在此不作介紹。
三、個案訪談調查方法
個案訪談法是從總體中選取少數調查對象進行深入、細致的訪問調查。它既可以事先設計好訪談提綱,也可以只設計一個訪談的主題和范圍,由訪問員與被調查者(一對一地)圍繞訪談提綱或訪談的主題和范圍,進行比較自由而深入的交談,可獲得豐富生動的資料。
四、座談會(集體訪談法)
這種方法是毛澤東同志親自倡導的,並時至今日仍廣泛使用的一種調查方法。實踐經驗表明,座談會的人數以5~7人為宜。具體的做法是:
(1)參加人員要有代表性;
(2)對被調查的問題有一定的了解;
(3)要敢於發言,並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4)參加人員相互之間應有共同語言;
(5)與調查問題無關的人員不必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