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講語法用什麼教學方法

講語法用什麼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1 21:08:11

㈠ 幾種有效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一)加強語境教學方法應用
英語語法的學習情況是通過學生在語言應用中體現出來的,英語語言是以其獨有的文化和環境背景為依託的,因此語法的教學也要注重情景的創造和介紹。初中英語教學中隊語法的教學一般都是從理論結構上進行講授,但是每一語法都是有其語境的,語境的運用實際上非常重要。初中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突出文章的背景介紹,語法教學中突出語境的分析,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何時應用何種語法,從而真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
(二)應用情景對話模式開展英語語法教學
語言的最強大功能就在於交流,我國中小學的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也在於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語法的學習必須要積極主動才能真正的學進去和掌握住,依照初中生的水平,只有通過生動的實際的情景才能學到兼具理論和實踐性的英語語法。初中英語教師要改變傳統僵化的課堂教學氛圍,營造生動的充滿互動的情景開展英語語法的教學,讓學生張口進行英語對話,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用英語表達,在情境中學生更加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成為主體,也能得到更多的知識和信息。
(三)教學中應用現代多媒體
英語學習尤其是語法學習是十分枯燥的抽象的,因此有必要在教學中利用課件展示圖片或者播放動畫、視頻等方式來提高學習的趣味性,通過經典外文影片的觀影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語法的實際應用。Look
at the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同時,多媒體還可以用來展示內容豐富的課件,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做好課程設計,力求讓學生在課件中可以看出清晰的語法結構體系。多媒體課件還可以應用在練習等多方面,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枯燥無味的英語語法教學變得富有趣味性,對於提高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英語語法教學還可以應用精講精練、經典美句賞析背誦、游戲學習等多種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應用上述對策開展英語語法教學時,需要注意結合初中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等因素,要選擇與初中生生活相關的並能夠引起初中生興趣的話題和情境,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能力為目標開展教學。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㈡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講解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初中英語的學習中,英語語法是必須要學習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都離不開語法的應用,尤其是寫作,如果語法學習不好的話,是不可能寫一篇高水準的作文。英語語法和我們的漢語差別是很大的,在英語的教學方法中也肯定有差別,尤其是我們日常接觸英語的機會不多,沒有一個良好的英語練習環境,所以就更需要加強英語語法規則的學習了。我們來探討下,日常的初中英語語法的一些教學方法。
目前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以課堂上的講解為主,大部分學生處於被動接受和機械記憶為主,這樣雖然能掌握很多英語語法規則,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難以熟練的在交流中運用起來。這種英語語法的講解方式,時間長了就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慢慢的有可能產生厭學情緒。現在很多優秀的外教老師,由於自身的母語是英語,很容易就能分析清楚英語語法的學習訣竅,通過在線教學的方法,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受益。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可以借鑒外教老師的教學方式,提起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
傳統的語法教學以規則說明與解說,並且以教師講解為主,而非在交流與運用中討論語法形式的意義與功能。教師只是一味地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這樣學生只是以機械記憶為主,隨時掌握了很多規則,卻無法再交流中運用。這樣學生只會感覺枯燥乏味,同時在口頭表達中會出現很多不合乎語法規則的中式英語,沒有從根本上達到學習語法的目的。
有的老師在新課標的標准下,弱化了英語語法的教學,這樣導致了初中英語語法和高中英語語法的脫節。初中英語語法的學習是高中語法學習的基石,一定要讓學生了解語法的結構和變化方式,才能整體上提高英語水平。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把英語語法和真實的對話情境相結合,模擬生活中的日常對話,來熟悉英語語法的應用。只有改變目前單一、過於重視語音形式的教學,以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為目標,才能為日後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初中英語語法的教學還可以與經典句子相結合,多總結一些典型句式,既能掌握語法句型,又能提供寫作材料。各種模仿、擴展、活用句型的練習,對於語法知識的掌握,將語法知識轉換為語言能力都大有幫助。
總之,初中英語語法的講解,要以多練為主,多借鑒網上的一些新穎教學方法。通過在線的學習和玩樂,讓英語語法的應用落實到實際運用中。

如何給小學生講英語語法

  1. 巧妙運用游戲,激發語法學習興趣
    游戲的引入與運用,契合了寓教於樂的理念,讓學生樂於自主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讓原本枯燥的語
    法知識學習過程變得有趣、生動。游戲不僅契合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而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將語法結構、意義融入其中,引導學生感悟、體驗、遷移和運用,
    幫助優化小學英語語法運用教學質量。"Make your eyes big/small.'等等。
    學生根據教師的指令做動作,教師引導學生提煉祈使句的句型結構「動詞+名詞」或「be+名
    詞」,如「Be quiet for a moment",還有否定句的祈使句"Don't+動詞原形」,如"Don't eat in the
    library"及"Let us dosomething"等很多不同的祈使句類型。
    教師在游戲中,可以只設定某部分祈使句用法的教學,並讓學生在掌握句型結構後,自主創編和造
    句,運用祈使句語法,做出指令,展開學生之間的游戲過程。

  2. 創設恰當情境,營造語法學習氛圍
    為了讓學生高效理解語法,積極投入學習中,可以創設恰當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可以
    是生活情境、問題情境、實物情境、圖像情境等。基於語法教學內容和目標,巧妙預設情境,讓學
    生理解語法的內涵與特點,搭建知識網路。
    如在進行由when、what、how、where引領的特殊疑問句語法教學時,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創
    設快樂的旅遊生活情境。例如,教師提出放暑假時,父母帶著小明去旅遊,詢問學生對小明的旅遊
    經歷感興趣的問題。教師藉助多媒體呈現小明的旅遊情況,引導學生自主設問,並對學生提問的錯
    誤之處進行糾正,引導學生掌握特殊疑問句的用法和這些不同疑問詞的運用特點和運用方式。"When did you go traveling?"
    " Where did you travel?"
    "How did you go to Sanya?"
    "What did you do in Sanya?"
    不同的疑問詞問的內容不同,回答方式也不同。'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特殊疑問句的用法,並進行區別
    和類比。在語法建構和遷移運用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英語素養。

  3. 類比遷移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語法在一定程度上,類似於數學中的公式和規律。學生掌握了語法,學習了語法的基本規律、結
    構、意義,就掌握了運用的規律和技巧,進一步引導學生勤學勤用可提升教學質量。在這個層面
    上,教師教給學生一些語法的知識與結構後,就應重視對語法結構的提煉,引導學生掌握語法結構.
    遷移類比,通過類比就能儲備成知識網路,學會運用對應的語法知識。如在教學there be語法知識
    時,教師藉助多媒體,給出範例:
    "There are some pears in the bowl."
    "There is a pear in the bowl."
    "There is a ruler and two pens in theschoolbag"
    " There are two pens and a ruler in the schoolbag."
    隨後,教師引導學生提煉there be語法的句型結構「There is/are+某物/人+某地/時」,學生理解
    了這個句型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there be是引導詞。在對比學習中,學生發現there be如果
    接兩個及以上的名詞,be的單復數形式要根據就近原則來判定。
    學生遷移類比,運用提煉出的there be句型造句。在遷移類比中,教師針對性糾正、引導,逐步幫
    助學生建構知識網路,發展了他們的學習能力。


啟贏教育要跟家長朋友們強調的是,我們要放好自己的心態,我們所做的只是英語學習的引導角色,不要
為孩子定太高的目標,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然而然的主動說英語,這個才是我們的最終目
的。
所以,要找准教學方式和正確的陪伴很重要!

㈣ 常見的語法教學方法有哪些

語法教學中通過創設教學交際活動情景,可以使語法教學變得真實,內容豐富,而且有助於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積極的互動,能夠促使全體學生都得到操練的機會,從而最終達到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而且在交際活動中通過師生問答環節可以使我們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們從發音到語法方面存在的個體差異,便於以後的教學中有的放矢,及時補缺補差。 一、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簡要討論一下要不要學習英語語法的問題。這個問題,答案也許是很清楚的。主張英語語法可以不學的人往往這樣說:我們中國人,如果智力正常,從小就會說漢語,能遣詞造句,沒見過哪個小孩先學語法再學話的。再說,英語講得多了,有了語感,語法還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這種實踐出真知的說法,絕對是正確的

㈤ 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有哪些和相應的例子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㈥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幾種方法

1.趣味競猜,親和語法小學生活潑好動,富於挑戰性。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把語法教學融入其中,可有效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其興趣。如,在教學現在進行時這一語法內容時,教師准備一個裡面放有各種動作圖畫的Magic Box,讓學生從盒子里抽出圖片,然後表演動作,其他同學來猜測,運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playing…」「What is he/ she doing? He/ she is singing…」。在這樣的競猜活動中,學生不僅掌握了語法的結構和功能,學會了用所學內容表達意義,同時活動增強了學生學好英語的自信心2.誦讀歌謠,掌握句型音樂給人美感、享受。在節奏鮮明,富於韻律感的歌謠中學習語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吟唱歌謠的過程中,輕松地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句型、語法結構,陶冶了情操。二、在任務活動中學習語法,內化語言結構。1.角色表演,參與「任務」教師可根據單元話題和課文主題創設情境,讓學生根據這些情境運用舊知識自編對話,進行角色扮演。比如,教師可把教室設計成商店、家庭、集會場所和籃球場等,讓學生在角色扮演活動中運用所學的語言,不僅使學生掌握了語言形式,而且使學生能夠在特定的場合及情境中運用語言形式來實現交際目的。2.調查活動,踐行「任務」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可設計調查活動,讓學生在完成調查任務的同時學習和掌握語法知識。例如,教學一般將來時態be going to 和will時,教師設計如下調查活動:明天是星期天,你要做什麼?國慶節你打算怎麼過?母親節將至,你將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情感?學生在調查中,理解了一般將來時態表達的意義,練習了所學句型,同時學生體會到自己要懷感恩心,應做感恩事。三、在語篇中進行語法教學,提高學生交際能力。語篇輸入是學生學習語言、理解語言的一種有效途徑。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機械地在單句中操練某個語法內容,學生就不會自主、自由的使用該語法表達意義。若將語法放入語篇中,使學生在閱讀中對文章中的語言現象形成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語境總結歸納語法規則。學生就會明確該語法項目所運用的語境,表達的意義,進而掌握其規則。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又不會使學生感到乏味。這樣的句子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理掌握所學語言知識。教師針對上面的內容可以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運用此語法項目寫一寫自己參加過的一次體育活動。這樣的寫作活動既能讓學生通過語篇來學習語法,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總之,好的語法教學能使學生的語言表達、口語交際更加准確合理。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時,要考慮有效的教學途徑和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使用英語的環境,使語法教學更具真實性、趣味性、交際性,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言知識,形成語言能力。

㈦ 語言類教學法有哪些

題主您好,針對您提出的問題「語言類教學法有哪些」,回答如下:

(一)翻譯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譯法也叫語法翻譯法,是中世紀歐洲人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所採用的方法。在課堂里,教師藉助語法進行教學,認為背誦語法規則是學習外語的捷徑。
其主要特點有:
1.教材所選的材料是「規范」的語言
2.教學語言大部分是學生的母語。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利用語法並發展學生的理解能力,以提高外語教學的效果。翻譯法曾盛行於歐洲大陸,至今還有部分人將這種教學法投放到小學英語教材里,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這是因為翻譯法使用方便,只要教師掌握了外語的基本知識,就可以拿著外語課本教外語,不需要什麼教具和設備。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產生於19世紀後半葉,當時歐洲一些語言學家和語言教師深感翻譯法滯後於外語教學,便發起了一場教學改革運動,直接法便應運而生。
它的主要特點是:
1.強調直接學習外語和直接應用外語,使學生能真正掌握外語。
2.強調口語和語音教學。
3.注重實踐練習,培養語言習慣。
4.通過句型教學,使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有計劃地學習實用語法,發揮語法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
5.採用各種教具,廣泛運用接近實際生活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較為生動活潑地進行教。
6.教材內容的選擇注意實用性和安排上的循序漸進。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有更多的機會與外國人交流,迫切需要掌握口語,更迫切需要學生擺脫「口語障礙」。因此,小學英語教材的編寫,教師教學法的選擇,不能不考慮直接法。

(三)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 聽說法也叫句型教學法,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二戰前,美國的外語教學仍使用翻譯法。二戰爆發,美軍急需聽說能力較好的大批外語人才隨軍。由此,聽說法便出現了。
其特點是:
1.新課內容以會話形式展開。
2.用模仿、記憶、重復等方式學習,以養成語言習慣。
3.語言結構按序排列,依次教學。
4.句型結構反復操練,語法教學用歸納法進行類推,很少語法解釋。
5.語匯量嚴格控制,詞彙依賴上下文來學習。
6.重視語音教學。
7.大量使用視聽設備和語言實驗室。
8.對學生成功的反應立即予以強化,盡量防止學生出現錯誤。
9.按聽、說、讀、寫的順序安排教學。
10.強調第二外語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從聽說法的特點來看,當今的小學英語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聽說法,從聽說入手,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讀和寫,將外語和學生的母語作比較,使學生意識到母語與外語的文化差異。

(四)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認知法產生於60年代,是依據卡魯爾(J,B.Carroll)、布魯納的知識結構論,喬姆斯基(N.Chomsky)的轉換生成語法提出的。
其特點是:
1.通過系統的、有目的講解和練習,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語言能力。
2.在教學中,利用學生自身的母語知識,與所學外語進行對比,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語言規則。
3.把語言材料與學生的已有知識銜接起來,創設良好的語境進行教學。
4.聽說讀寫並進,以促進各種感官同時運動。
5.教學順序由語言能力到語言表現,先建立起必備的認知結構,了解一定的語言規則,再創造條件讓學生應用規則,創造性地使用語言。認知法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在教學中,能較好地幫助學生完成理解、能力培養、綜合運用三階段的學習。因此,認知法被許多語言教育家和教師所接受,並用於小學英語教材編寫和具體教學中。

(五)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應法是美國心理學家阿舍爾(J,T.Asher)提出,他強調通過身體動作學習外語。
其特點是:
1.從充分理解性的「聽」自然過渡到「說」。
2.藉助全身動作發展理解能力。
3.通過教師熟練的指令,訓練學生掌握詞彙、語法結構。
4.在大量輸入之後,讓學生自然地開口說話並付諸行動。全身反應法以兒童語言習得的理論為基礎,強調通過動作來理解語言,用大量輸入來激發學生開口。正是這一特點,使得小學英語教材的編寫形象化、課堂教學動態化。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能有所幫助,謝謝!

㈧ 如何使英語語法教學更有效

一、利用情景教學法,使語法學習更有效
情景法是藉助肢體語言、表演、圖片、多媒體和實物等具有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一個真實生動的情景。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語法教學的枯燥性和單一性,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牛津英語7A的教材中出現的一般現在時的語法教學,我用ppt把自己每天的作息時間通過下列動詞用一般現在時態來描述:get up―have breakfast―go to school―give lessons―have lunch―have a rest ―go home―have dinner―watch TV―go to bed,同時利用鍾點,進行問答,引出一般現在時態的基本句型:I get up at 5:30 every day.I have breakfast at six.I go to school at seven.I give two English lessons every day.I have lunch at 11:20.I have a rest at 12.I go home at 5.I have dinner at 5:30.I watch TV for an hour every evening.I go to bed at 10.然後通過pair work,group work 通過對話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I do…不斷地操練第一人稱的一般現在時態,在學生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再以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的句型What does he /she do every day?操練。這樣,在整個問答中,伴以時間、動作,並且聯系實際地創設了合理的情景,同時,把一般現在時的第三人稱單數以及非第三人稱單數,陳述句、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都練到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這一語法知識點。因此,使用情景教學,可以使語法學習變得真實生動,學生學得快,記得牢,用得活。
二、結合英語寫作,巧設話題,為語法學習添活力
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寫作巧妙地設計話題,可以使學生「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從而使語法課充滿活力。仍以一般現在時的教學為例,在學生對一般現在時在口頭表達熟練掌握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英語作文「Daily life」設計話題:藉助於教師給出的提示詞,學生以兩人一組的方式,可以把自己和朋友一天的生活都寫出來。這樣的寫作,學生會覺得非常輕松自如,而且也會注意到不同人稱中動詞的變化。
三、巧插游戲,為語法學習增趣味
初中學生活潑好動,喜愛游戲,且爭強好勝。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把語法教學融入其中,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頭腦、引發其興趣,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邊玩邊學」。
在現在進行時教學中,可以利用ppt中簡筆畫逐步出現方法讓學生猜可能發生的動作。Look! What is he/she doing? 學生可以問:Is he/she reading a book?教師以yes/no來回答。然後給出不同的圖片問學生:What is Lucy doing? 學生可以一起回:She is...以同樣的方法,再呈現其他的圖片加以練習。同樣,在練習的方法上也可以有所改變,可以從「師生」對話,到「生生」對話,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掌握了現在進行時be doing的結構了。
同時,在組織這一類競猜游戲時,還可以進行小組競賽,看哪一組的學生猜對的次數多,或者對話編的好,這樣,學生的學習情緒會更加高漲,課堂氣氛更活躍,課堂效果也會更好。
通過游戲和競賽活動,學生不僅掌握了語法結構和句型,學會了用所學內容的表達意義,而且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四、巧編順口溜,使語法學習易記憶
編一些便於記憶的語法口訣可以讓枯燥、難記的語法知識變得活靈活現,生動有意義。
在教名詞變復數的語法時,針對以f/fe結尾的名詞變復數時,我就把初中階段出現的以f/fe結尾單詞根據它的變化編成兩句順口溜。一句是:小偷的妻子在她的一生中用書架上刀把狼和樹葉一切為二(thief,wife,bookshelf,knife,life,wolf,leaf,half)。這句話中所有出現的單詞的復數都是把f/fe變成ves.第二句是:主廚在屋頂上找手帕和證據(chief,roof,handkerchief,proof)這句話中所有出現的單詞的復數都是直接在後面加s。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覺得有趣好笑,又很快記住它的用法。
五、多用對比,使語法學習更清晰
對比法是把學生容易混淆的語法點羅列出來,引導他們對其進行觀察,比較,找出關鍵點並加以突破,使學生最終明確和掌握這些語法知識。
比如:on the tree 和in the tree的用法,剛開始學生不清楚到底什麼時候用in,何時用on.我在教它們的時候,通過下列的句子讓學生自己找原因。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tree.There are many apples on the tree.There is a cat in the tree.There are two monkeys on the tree.請學生觀察。然後讓學生根據上面的特點填介詞:I can see some bananas_the tree.Can you see a bird_the tree? 引導學生先對比四句,並讓他們思考「an apple」和「many apples」跟「樹」有什麼關聯。討論後,學生就發現:原來這些果實都是 「樹」上自己長出來的,而「a cat」和「two monkeys」都不是「樹」上長出來的。所以學生通過比較學習得出結論:長在樹上的果實用介詞「on」,不是樹上長出來的就用「in」。經過觀察、對比和討論,兩個題目就能解決了。
因此,對比法能較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教師逐條講解灌輸語法規則,學生只記筆記不思考、少練習的教法相比更具有效性。
六、善用歸納,使語法學習趨完整
歸納法即教師先向學生逐步滲透具體的語言現象,然後讓學生觀察分析並找出規律,歸納和總結出語法規則,使語法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理解和掌握。這是我們在語法教學時比較常用的方法。
比如,在時態教學中,可以先列舉大量的例句,然後引導學生討論並進行歸納,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歸納出時態結構公式,如,現在進行時am/is/are doing、過去進行時was/were doing、一般將來時will do或者am/is/are going to do、現在完成時have/has done等等。
用歸納法進行教學,學生通過接觸具體生動的語言實例,積極參與尋找某些規律,容易理解並記住某些結構以及他們的用法。
只要我們教師在語法教學中,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採取多種方法多種手段進行教學,一定可以使單調乏味的語法教學變得生機盎然,妙趣橫生。這樣,可以深化學生對語法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使學生易於且樂於接受和掌握語法知識,以便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㈨ 傳統的語法教學以什麼手段為主

傳統語法教學的操練鞏固活動大多都是以教師為活動的中心,以句型套用、中英文例句互譯為主要訓練手段。
雖然我們現在仍然可以使用一些句型套用、中英文例旬互譯為主要訓練手段,
但總體說來,這種方法顯得枯燥、乏味、單調、陳舊而且效果也不太理想。
目前,應該大力倡導教師根據所教語法項目的交際功能去創設運用這個語法項目的情景,
將語法教學與聽說讀寫的活動結合起來,
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綜合技能訓練結合起來。
採用兩項或者多項技能綜合運用某個語法結構的「語言知識+技能培養+語言運用」的交融式教學法。

㈩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有哪些

語法教學中通過創設教學交際活動情景,可以使語法教學變得真實,內容豐富,而且有助於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積極的互動,能夠促使全體學生都得到操練的機會,從而最終達到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而且在交際活動中通過師生問答環節可以使我們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們從發音到語法方面存在的個體差異,便於以後的教學中有的放矢,及時補缺補差。 一、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簡要討論一下要不要學習英語語法的問題。這個問題,答案也許是很清楚的。主張英語語法可以不學的人往往這樣說:我們中國人,如果智力正常,從小就會說漢語,能遣詞造句,沒見過哪個小孩先學語法再學話的。再說,英語講得多了,有了語感,語法還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這種實踐出真知的說法,絕對是正確的。但我仍主張學一點英語語法。本人沒受過很好的教育,更不懂高深的語言學習理論,但一直有這樣的看法:在我們中國,百年都沒有營造出正常情況下用正式英語交際的大氛圍和小氛圍,所以難以在投入產出比符合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培養出一定的英語語感。語法,實際上就是給你語言整體上的語感(規則),既給你能解釋語言現象的魚,又教你如何用語感去釣語言深層的魚。何樂而不為呢?說到這,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也就清清楚楚了:彌補氛圍難以在短期內培養一定語感的缺憾,比較經濟地獲得英語整體的語感。當然,也為通過我們這個考試大國的眾多英語測試提供初級「抱佛腳」的方法。 二、學習英語語法的范圍: 學習英語語法的范圍,指的是學習英語語法需掌握的內容程度。既然我們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那麼簡單實際,到啥山唱啥歌吧。范圍不必很大,也就是說面不宜太寬,點也不宜研究太深,畢竟需要用英語說之乎者也的人不多。另外,我認為通過學習英語語法,求得對英語的整體感覺非常重要。有了整體感,可以揭開英語的神秘面紗,知道了對手的模樣,就知己知彼了;有了整體感,對語言就有了「君臨天下」之氣,加之不懈的積累,從掌握語法的必然王國,進而出入語言的自由王國。出於這種考慮,這個講義編得非常簡單,有些方面甚至還不如高中所學的內容,但實用語法的基本脈絡比較清晰。 三、學習英語語法的方法: 英語語法書很多,學習英語語法的方法也不少。學好一樣東西,本沒有絕對好的方法。號稱包治百病的醫生,要麼是庸醫,要麼是騙子。事實上,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不斷嘗試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依我這個半路出家的人看來,不管用什麼方法學英語語法,進而學英語語言,一是要有整體語感,要學會歸納和演繹,由此及彼;三是要藉助對母語的了解,琢磨漢語和英語的異同之處,轉而進行兩種語言之間的由此及彼。比如:學了wish的賓語可以用不定式,可以推理出名詞wish的定語、表語也有可能是不定式。是還是不是?一查詞典便知。漢語的「討論」一詞用動詞短語作賓語,中間一般要加個wh-詞,如能說「討論如何學習英語」,不能說「討論學習英語」。 英語里的discuss用不定式作賓語是否也是如此呢?英語中類似的詞是否是同樣情況呢?花點時間就解決問題。 對語言的分析能力,實際上以對語言的整體語感為基礎的,更是以對語言完整的整體語感為目的的。說到底,語言不就是規律和例外的組合嗎?!兩三年積累下來,你就是語法高手。 英語語法教學具體想法: 1.歸納法 歸納法是指讓學生先接觸含有某項語法規則的語言材料,在教師引導下觀察、分析例句特點,形成一定程度的感性認識,進而對材料進行加工,總結歸納出語法規則,這是由實踐到理論的體現,其優點是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在意義情境中進行語法教學 語法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的能力,因此從一開始,就應把語法教學置於有意義的交際情境之中,把學習語法的目的引導到實用和交際方面。應該先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等方式形成一定語感,然後通過實踐讓學生用該句型互相邀請同學周六、周日一起活動,這樣學生就會在口語交際中漸漸明白並熟悉了句型的結構和功能意義。 3.通過做游戲學習語法 初中生由於年齡的特點,都喜歡做游戲。在游戲中運用所學語法知識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there be句型的用法。在學生了解了there be句型後,我們可以通過採用以下游戲來幫助學生鞏固這個語法項目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問句式:(1)出示一幅教室的圖片並讓學生記憶,幾秒鍾後拿開,讓男女生分兩組競賽,回憶圖片中的內容,並用there be句型的正確形式表述出來,讓學生在緊張刺激的競賽游戲中逐漸熟悉並學會正確使用there be句型;(2)告訴學生:I have a nice bedroom. Do you know what's in my bedroom? Can you guess? 讓學生用疑問句式「Is there a/ an …in your bedroom? Is there any …in it? Are there any …in it?」進行猜測,可以進行小組間競賽,猜對並表述正確的可以加分。學生一般都會表現出極高的熱情,這種游戲形式比讓學生做疑問句、否定句句型轉換的練習有效得多。 4.盡量少用語法術語,把握語法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學會使用英語,而不是學會去分析、研究英語。因此,過多地使用語法分析中的術語來講解語法是沒有意義的。傳統教學中很注重用准確的術語去講解語法現象、語言結構,而現代語言教學則要求教師:語法講解要簡明扼要,一般情況下沒必要用目的語講解;盡量使用圖畫等直觀教具解釋語法規則及語義的關系;解釋語法現象時注意用清楚、明了的例子;注意對學習方法、認知類型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不要陷入所謂語法概念之中。同時,教師必須要把握好每個單元、每一課的重點和難點,以及語法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如不是本單元需要掌握的內容,不可延伸過多,講解過深,點到為止。否則,學生會越聽越糊塗,根本接受不了,而且浪費時間。 5.用「口訣法」幫助學生輕松掌握語法規則 例如,be的現在式(am,is,are)的用法是初學英語者遇到的一個比較復雜的語法現象,利用「口訣」可幫助學生克服這個難點。筆者在教學時就教給了學生下面的口訣:I用am,you用are,is用於他、她、它(he,she,it);單數用is,復數全用are;變疑問,往前提,句末問號別忘記;變否定,更容易,be後not加上去。結果學生很快就掌握了be動詞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問句式。 6.背誦 背誦在我國這樣的非英語國家仍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這里所說的「背誦」不是死記硬背的「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並能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所學語法知識。對話和課文中的有些句子就包含了所要掌握的語法知識,背誦對話或課文,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在不同語境中的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語感。 更多英語語法教學方法詳見教育界雜志社官網,參考地址: http://www.jyjzzs.com/a/gaodengjiaoyu/20120302/13717.html ,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講語法用什麼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什麼美食用最樸素的方法 瀏覽:940
99x46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215
台式洗眼器使用方法 瀏覽:392
一般二氧化碳檢測方法 瀏覽:12
翡翠拋光粉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95
如何給干核桃仁脫皮最佳方法 瀏覽:449
關於關系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瀏覽:930
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方法 瀏覽:561
金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瀏覽:918
白酒發酵的方法和圖片 瀏覽:157
手機微信掙錢的方法 瀏覽:288
速成鋼膠棒的使用方法 瀏覽:954
華為橫屏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54
筋膜炎用什麼方法檢查 瀏覽:176
真菌蘑菇稻草種植方法 瀏覽:496
胯部分離連接方法 瀏覽:942
高程測量的方法中高差計算公式 瀏覽:249
食用百合養殖方法和技巧 瀏覽:199
大數據集成分析方法 瀏覽:938
生產質量管控方法有哪些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