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dea方法上市公司效率分析

dea方法上市公司效率分析

發布時間:2022-07-21 19:45:25

『壹』 用DEA軟體分析數據,返回的各個DMU的效率指標為什麼都是1

DMU的數量相對於標準的數量很小的話結果有很多"1"屬於正常
DEA的分辨能力比較差.跟本身演算法的假定條件有關
MACD稱為指數平滑異同平均線,是從雙指數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減去慢的指數移動平均線,MACD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但閱讀起來更方便。當MACD從負數轉向正數,是買的信號。當MACD從正數轉向負數,是賣的信號。當MACD以大角度變化,表示快的移動平均線和慢的移動平均線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開,代表了一個市場大趨勢的轉變。

『貳』 金融效率的金融效率評價的DEA方法

目前,國內外金融效率研究大都尚處於定性和指標列舉階段,對金融效率進行系統的量化研究不多,一些研究試圖通過設定單指標來衡量我國金融效率的大小,如存差比、資本資產比率,但運用單指標衡量時需假設其他相關變數不發生變動,否則結果會出現系統偏差,而這些前提假設在現實中是不成立的,即使通過多指標加權計算總體效率也存在如何設定權重的問題。韓立岩,潘文卿分別通過經驗分析方法研究我國資本配置效率和金融發展的相關度以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他們對我國金融配置效率的度量上均採用單方程回歸的方法,得出我資本配置效率處於低水平的結論。但採用的經驗方法是否合適還值得商榷。首先,採用單方程模型進行回歸檢驗時,模型參數的估計對模型的選擇,解釋變數和控制變數的設定反映靈敏,不同的解釋變數和控制變數會得出不同的參數估計。而且金融體系作為一個復雜系統,特點就是不確定性和非線性,因此,很難從金融效率指標和其他解釋變數之間找出顯著的函數關系。其次,採用面板數據時,要求地區之間的外部環境具有同一性,即人口、技術、制度相同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才具有可比性,但這些條件往往不存在。最後,在研究中幾乎都採用了普通最小二乘法,我們知道採用該方法一個基礎假設是經濟變數的平穩性,然而幾乎所有的絕對變數經濟指標都是非平穩的,對於非平穩的時間變數採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容易產生「偽回歸」問題。
金融體系作為一種復雜網路系統,金融系統的主體金融中介(銀行、證券公司等)充分動員國民儲蓄資源,廣泛吸收和積聚社會儲蓄,通過自身金融體系的中間運作提高儲蓄向投資轉化的速度,把資金配置到資本邊際效率最高的項目中去,提高資本的邊際生產率,最終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可以說金融系統最大的特點是不確定性、風險性和非線性的特徵,存在「門檻效應」,是多投入、多產出的生產系統。因此,要對我國金融效率進行客觀評價和分析必須採用新的可行方法,運籌學中最近提出的數據包絡(DEA)分析方法,是比較適合分析的一種方法。

『叄』 用DEA測算全要素生產率

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效率及生產率實證研究

[摘 要] 本文採用度量金融業效率最常用的二階段估計方法,分析中國財產保險公司的效率問題,第一階段用 DEA的方法,測算中國財產保險公司的技術效率;第二階段採用面板數據模型,實證檢驗公司經營時間、市場份額、資本報酬率等因素對技術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有多家財產保險公司處於無效率的經營狀態。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因素主要是各家保險公司的經營時間和賠付率等。另外,本文使用曼奎斯特生產率指數考察了各公司的全要素生產率變動狀況,發現它們的年均增長率達到22%以上,其原因主要來自保險經營過程中的技術變動。

[關鍵詞] DEA;技術效率;全要素生產率;面板數據

一、引言

根據國際保險業經營的統計數據和歷史經驗,人壽保險公司的盈利期與財產保險公司的盈利期是不一樣的,前者比較慢,大都在其開業後的5-7年;後者比較快,通常不需要等那麼久。相比之下,財產保險公司的經營具有周期短、見效快的特點。這是一些投資者選擇投資財產保險公司的原因之一。然而,這種理想狀態在財產保險市場上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直到今天,包括中國在內的財產保險市場上仍然有許多保險公司處於無效經營狀態,其中,既有開業不久的新公司,也有經營多年的老公司。我國產險業這種狀況值得深思。

在此之前,國外有不少學者採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對不同國家的財產保險業效率進行考察,並用Malmquist指數分析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 (Cummins,Turchetti & Weiss,1997;Cummins & Rubio-Misas,1998;Cummins,Weiss&Zi,1999)。近些年來,國內也有人嘗試用DEA方法分析中國保險公司效率的問題,例如,陳穎(2001)[4),惲敏、李心丹(2003),趙旭 (2003),侯晉、朱磊(2004)、姚樹潔、馮根福(2005)、張偉、郭金龍等(2006)。有趣的是,國內學者研究的結論並不一致。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各自選取的指標有別,也可能是他們使用的數據方法不同。與國外研究有所不同的是,國內研究者沒有顧及對各個財產保險公司的全要素生產率變動情況的考察。

為此,本文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現有研究成果進行拓展:第一,將樣本時間拓展到2004年,以反映近年來中國財產保險公司的效率狀況。第二,結合DEA方法和面板數據模型,用兩階段估計方法分析中國財產保險公司的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第三,用曼奎斯特生產率指數,對其中14家財產保險公司的全要素生產率變動及其構成進行考察。

二、研究方法、指標選取和數據處理

(一)研究方法簡介

從各國學者的研究來看,效率的度量方法可以分為兩種:計量經濟學方法和數學規劃方法,前者是參數法,後者是非參數法。與參數方法相比,非參數方法最大的優點在於不需要設定具體的函數形式,從而可以避免因錯誤的函數設定帶來的問題。在數學規劃方法中,最常用的就是由法國數量經濟學家法雷爾(Farrell)(1957)首先提出,由美國經濟學家查恩斯(丸Charnes)、庫柏(W.Cooper)和羅茲(E. Rhodes)(1978)相繼發展的數據包絡分析方法。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過觀測大量實際生產點的數據,基於一定的生產有效標准,找出位於生產邊界上的相對有效點。

DEA方法同時提供了多個效率度量指標,包括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以及規模效率等,其中,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x規模效率。在具體評估效率時,DEA方法又包括投入導向型和產出導向型兩種形式。前者以企業產出水平一定、最小化投入為假設估計效率;後者以投入一定、最大化產出為假設估計效率。至今為止,大部分研究者對保險業、銀行業效率的DEA分析均採用投入導向型的形式。我們的研究也不例外。

曼奎斯特(Malmquist)生產率變動指數是以邊界方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它可以用來度量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並將其分解為技術變動和效率變動的乘積,因而可以度量一個企業由於技術的改進和效率的提高所導致的生產率變動。

(二)指標選取和數據處理

1.財產保險公司產出的分類和度量

一般而言,度量金融業產出的方法有三種:資產(中介)方法、用戶成本方法和增加值方法。相比之下,增加值方法是研究保險企業效率的最適當方法(Cummins & Weiss, 1998)。本文在度量財產保險公司產出時也採用了增加值方法。

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包括承保業務和投資業務兩大類。承保業務體現為向面臨風險的經濟單位提供經濟保障,以補償保險事故發生導致的損失。承保業務的產出可以理解為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應該獲得的經濟補償,通常用會計年度內已經獲得或者應該獲得但尚未實際獲得的賠償來度量。具體地說,承保業務產出:賠款 提取的未決賠款准備金—轉回的未決賠款准備金。投資業務是一種金融中介活動,保險人把自有資本以及准備金進行投資,通過增值來應付未來可能出現的保險索賠。投資業務的產出可以理解為保險人用於投資的全部資產,這里用投資資產(investedasset)來度量。具體地說,投資資產;現金及銀行存款 投資-投資風險准備 貸款—貸款呆賬准備。

2.財產保險公司投入的分類和度量

與一般企業的投入類似,財產保險公司的投入也主要包括物資投入、人力投入和資本投入三大類。物資投入表示物資的投入,可以用年度平均固定資產凈值表示,即物資投入 =(期初固定資產凈值 期末固定資產凈值)/2。人力投入表示各種費用開支,保險公司計算人力投入的項目主要是營業費用、手續費,其公式為,人力投入=營業費用及其他支出 手續費支出。資本投入表示年度所有者資本的平均投入,即資本投入=(期初實收資本 期初資本公積 期初盈餘公積 期末實收資本 期末資本公積 期末盈餘公積)/2。

3.財產保險公司樣本

本文以2001年—2005年《中國保險年鑒》中的主要財產保險公司為樣本,其中2000年14家,2001年17家,2002年21家,2003年22家,2004年26家。所用軟體為DEAP Version 2.1。

三、實證結果分析

(一)效率指標分析

技術效率為1,意味著保險公司的生產是有效率的,位於生產可能性邊界上;技術效率小於1,則意味著其生產是無效率的,位於生產可能性邊界內部。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為1,分別意味著保險公司具有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否則即純技術無效和規模無效。
以2000年為例,14家財產保險公司中有6家相對無效率,且均處於規模報酬遞增階段(見表1)。其中,民安海口和皇家太陽2家財產保險公司具有純技術效率而規模無效,天安、華安、美亞上海和豐泰上海等財產保險公司兼有規模無效和技術無效。對其它年度各公司的效率指標可以作類似的分析。

對於效率低下的公司而言,要麼存在投入相對過多,要麼存在產出相對過少的問題。同樣以2000年為例,對比各保險公司的實際投入、產出與目標投入、產出,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天安的物資投入和人力投入過多;華安的投資業務產出不足,三種投入過多;民安海口和皇家太陽的承保業務產出不足,三種投入過多;美亞上海和豐泰上海的三種投入過多。對其它年度各公司的投入和產出可以作類似的分析。

綜上所述,從2000年到2004年,中國產險市場上仍有多家保險公司處於無效率的經營狀態。其中,幾乎所有公司都存在規模無效的問題,2000年至2002年之間,它們大多處於規模報酬遞增階段;2002年之後,部分公司開始處於規模報酬遞減階段,這表明過度擴張使其經營效率降低。在此期間,中國財產保險市場上的無效率公司大多存在資本投入、物資投入或人力投入過多的情況,即這些投入並沒有實現公司經營效率的相應增長。另一方面,部分公司承保業務產出和投資業務產出均存在不足問題。相比之下,後者顯得更加嚴重。

(二)Malmquist指數分析

從表2中所列舉的14家財產保險公司的均值來看,從 2000年到2004年,全要素生產率指數為1.223,即全要素生產率的平均增長率約為22.3%。進一步考察其增長的原因發現,主要來自技術變動,其增長達18.1%,而技術效率的提高僅為3.6%。在技術效率的提高中,主要是規模效率提高2.9%,純技術效率僅提高0.6%。

具體考察不同年份的變化過程,以2000年—2001年為例可以看出(見表3),14家保險公司全要素生產率的平均增長率約為29.3%。增長的原因來自技術效率提高0.9%,技術變動增長28.2%。技術效率的變動中,規模效率提高 2.8%,純技術效率反而下降1.8%。從各保險公司的具體情況可以看到(見表3),2000年—2004年,天安、大眾、永安和東京海上這4家公司的全要素生產率一直在增長。以天安為例,2000年—2001年其技術效率提高24%,技術變動增長18.9%,從而使得全要素生產率增長47.4%,後續年份技術效率未變動,其生產率的提高主要來源於等量的技術變動。類似的,可以對其它年度的其它公司進行考察。

四、技術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考慮數據的可獲得性,我們著重分析公司經營時間 (age)、市場份額(marketshare)、資本報酬率(ROE)、再保險率(reinsurance)和賠付率(claim)等因素對效率的影響。

(一)公司經營時間

公司經營時間是影響企業效率的因素之一。一方面,企業可能通過在市場上的長期經營形成較新進入企業更大的一系列優勢,實現比新進入企業更高的經營效率。另一方面,當市場處於不可競爭時,這些企業可能過度依賴其已經佔有的優勢地位,出現低效運作。相比之下,新企業卻能發揮後發優勢,通過各種創新活動在生產過程中將所需要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進行新的組合,謀求市場上的一席之地。可見,公司經營時間對產險公司效率的影響並不確定。

(二)市場份額

市場份額是產業組織理論中反映市場結構的基本指標。在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中,以貝恩等為代表的哈佛學派認為,高壟斷性市場結構中的壟斷企業,通過價格串謀行為能夠獲得較高的利潤率。但是,有學者如趙旭(2003)的研究表明,盡管我國保險業存在著壟斷現象,但並沒有出現高額利潤率的局面。中國人保、中國平安等幾家規模較大的保險公司的平均資產利潤率不及新華人壽、華泰財產等公司,大保險公司的DEA效率低於諸多小保險公司的DEA效率。而斯蒂格勒、德姆塞茨等芝加哥學派或稱「效率學派」的學者則認為,在市場集中度較高的產業中,大企業可以比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的真正原因在於大企業高效率的經營,即成本優勢。但是,企業規模擴大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是具有一定邊界的,超過該邊界將會出現規模不經濟,這主要是由於組織規模變大後,更難於協調、監督和管理,從而導致整個組織經營管理效率下降。這一結論對保險企業同樣成立。例如,胡炳志、王兵(2000)」」運用生存檢驗法,得出了5%—10%的市場佔有率是我國保險公司最佳經濟規模的結論。因此,市場份額對產險公司效率的影響是不確定的。在本文中,市場份額以公司保費收入與總保費收入的比率衡量。

(三)資本報酬率

資本報酬率可以反映企業的獲利能力和經營績效。在發展完善的市場中,資本報酬率應該和企業效率同向變化,獲利能力強的企業當然是那些經營效率高的企業。因此,資本報酬率應該和產險公司效率同向變化。在本文中,資本報酬率以凈利潤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衡量。

(四)再保險率

與原保險公司相比,再保險公司通常具有更加先進的專業承保技術和風險管理技術,可以彌補原保險公司在資本規模、承保能力和風險管理方面的不足,有利於提高原保險公司的經營效率,並增強整個保險市場的競爭程度。從這個角度看,再保險的開展有利於提高產險公司的經營效率。在本文中,再保險率以分出保費與保費收入的比率衡量。

(五)賠付率

賠付率反映了保險公司履行損失賠償責任、控制索賠支出的能力。在國際上,常用綜合比率(combinedratio)這一指標來考察產險業的承保收益率,它等於賠付率和費用率之和,代表每單位保費收入用於索賠和費用的比例。如果該比率大於1,則表明保險公司出現承保損失。可見,在財產保險公司的經營過程中,做好防災防損工作,改善理賠支出,提高理賠效率,有助於提高保險企業的經營效率。在本文中,賠付率以賠款與保費收入的比率衡量。

選擇固定效應,用加權GLS方法進行估計。從實證的結果來看,在諸多影響因素中,公司的經營時間和賠付率是影響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效率的主要因素,但兩者的影響結果不盡相同。具體地說,公司的經營時間與公司效率成負相關關系。這表明,目前新的保險公司進入保險市場有助於財產保險業效率的提高,新公司得以進入市場正是源於其具有較高的效率。賠付率與公司效率成正相關關系。依據現代保險功能理論,對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給予經濟補償是保險尤其是財產保險的基本的、首要的功能,它直接體現在財產保險的賠付率上。市場份額、資本報酬率和再保險率等均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這三個因素目前對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效率的影響還比較微弱。

五、結論及政策建議

從以上對中國產險公司的效率和生產率的實證分析可知,2000年—2004年中國產險市場上仍有多家保險公司處於無效率的經營狀態。技術無效是一部分產險公司低效運營的症結,而規模無效則成為所有公司的共同問題。對技術效率的影響因素的進一步分析表明,公司經營時間和賠付率是影響效率的主要因素。曼奎斯特生產率指數研究的結果顯示,技術變動是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主要原因,技術效率的變動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中純技術效率的增長非常有限。目前提高中國產險公司效率的主要措施包括:

(一)適度控制企業規模

對處於規模無效狀態的財產保險公司而言,不能盲目擴張規模,因為這很可能造成管理、監督等方面的成本增加,進一步降低經營效率。尤其是進入2002年後,國內已經有部分公司開始處於規模報酬遞減階段。對這些公司來說,應該轉變片面追求保費份額、過度擴張規模的粗放經營模式,走高效集約的發展道路。

(二)優化投入產出關系

為了實現效率提高,各保險公司應該從投入和產出的關系著手,減少物資投入、人力投入等相對過多的情況,或在投入既定的情況下提高相應的產出,尤其是投資業務產出。目前,針對普遍存在物資投入和人力投入過多的問題,各公司應有意識地減少不必要的固定資產投資,加強內部管理,降低營業費用和控制手續費支出。針對產出方面投資產出更顯不足的問題,應充分利用進一步放寬的投資渠道,實現投資收益的穩健增長。近年來,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逐步放寬為各公司提高投資業務產出提供了可能性,但在實際進行資金運用時,各公司應根據自身的資金、技術和人才狀況,採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實現資產負債匹配管理。

(三)積極推動技術創新

技術變動是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主要原因,而技術效率的變動中,純技術效率的增長非常有限。這表明,各保險公司應該將經營的重點放在技術創新和技術效率的提高上,而不僅僅是解決擴大規模的問題。通過技術改進,它們有望改善經營狀況,實現有效率的增長。

並不是很准確、完整,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補充:

您只要把摘要和各個段落的首要句子摘下來就可以啦,很簡單的,別著急。

『肆』 求DEA的公式,以及用哪些軟體可以來分析,DEA的數據的。我寫的是融資效率,那麼如何選取指標呢

該參考文件所以我知道如何創建指標和收集數據!

『伍』 如何使用deap軟體進行DEA效率分析

第一步,建立一個文件夾,必須包括四個文件:Dblank(ins文件);deap;DEAP.000; deap.dta,其中前三個文件名是默認的,後一個文件名可以修改,例如520.dta。此外,文件夾中還可放入一個excel文件,用於錄入原始數據,可以命名為520.xls。

第二步,錄入原始數據。打開520.xls文件,在520.xls中錄入原始數據,其中產出變數放在前面,輸入變數放在後面。原始數據錄入完畢後,調整好統一格式,如字體大小、文字居中等。

第三步,導入運行數據。打開520.xls文件,將原始數據復制粘貼到520.dta文件中,需要保持導入數據的每一列的「首數字」是對齊的,各列之間需留有空格(具體空格數不要求),文件打開方式選擇「記事本」,點擊「保存」後關閉。

第四步,修改命令文件。選擇「記事本」方式打開Dblank文件,第1行填寫數據輸入文件名,即520,第2行填寫結果輸出文件名,可為520,第3行填寫樣本數量,即10,第4行填寫樣本時期數,即1,第5行填寫產出變數數,即1,第6行填寫輸入變數數,即1,第7-9行則根據分析目的自行選擇填寫,相應命令修改完畢後保存為520.ins文件

第五步,運行命令文件。雙擊打開deap文件,在最後一行游標閃爍處輸入:520.ins,敲擊回車鍵即可。

第六步,運算結果查詢。在執行第四步後,文件夾中會自動生成一個新的文件520.out,同樣選擇「記事本」方式打開,即可查詢到運算結果。

『陸』 有關DEA中的技術效率,規模效率

技術效率:是指產業結構能否符合總體要求(綜合效益)並使之發揮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規模效率:指產業結構通過優化配置對產出單元所發生作用的大小。
規模效益指的是,企業將生產要素等比例增加時,產出增加價值大於投入增加價值的情況。只有當經營規模擴大,其產量增加的比例大於全部要素投入量增加比例時,這種經營規模才具有規模效益。它是外來詞,英文是:economies of scale.

『柒』 什麼是 DEA評價法

數據包絡分析(DEA)簡介在人們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需要對具 有相同類型的部門或單位(稱為決策單元)進行評價,其評價的依據是決策單元的「輸入」數 據和「輸出」數據,輸入數據是指決策單元在某種活動中需要消耗的某些量,例如投入的資金 總額,投入的總勞動力數,佔地面積等等;輸出數據是決策單元經過一定的輸入之後,產生 的表明該活動成效的某些信息量,例如不同類型的產品數量,產品的質量,經濟效益等等.再 具體些說,譬如在評價某城市的高等學校時,輸入可以是學校的全年的資金,教職員工的總 人數,教學用房的總面積,各類職稱的教師人數等等...

『捌』 dea 分析結果的 技術效率 純技術效率 規模效率到底應該如何定義呢

純技術效率反映的是DMU(決策單元) 在一定( 最優規模時) 投入要素的生產效率。
規模效率反映的是實際規模與最優生產規模的差距。
一般認為: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
綜合技術效率是對決策單元的資源配置能力、資源使用效道率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衡量與評價;
純技術效率是企業由於管理和技術等因素影響的生產效率,
規模效率是由於企業規模因素影響的生產效率。
綜合技術效率=1,表示該決策單元的投入產出是綜合有效的,即同時技術有效和規模有效。
純技術效率=1,表示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上,其投入資源的使用是有效率的,未能達到綜合有效的根本原因在於其規模無效,因此其改革的重點在於如何更好地發揮其答規模效益。

『玖』 DEA中的綜合效率可以表示經濟效益嗎

不可以。
首先要明確DEA代表的意思
DEA:Data Envelopement Analysis,
中文名 數據包絡分析,是對決策單元(DMU)進行相對評價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運籌學、管理科學和數理經濟學交叉研究的一個新的領域,它由著名的運籌學家Charnes等人於1978年提出,主要思想是通過數學規劃計算比較被評價機構之間的相對效率。
簡單說,就是把待決策單元與參考決策單元進行比較得到相對效率。
所以,區域產業結構優化是一個相對概念,在國民經濟效益最優的目標下,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使之與區域自身的地理環境、資源稟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等條件相適應的動態過程。產業結構優化應該包括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高級化和高效化三個方面。
合理化指產業結構符合產業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系比例,產業內部和產業間的協調,其是產業間再生產結構的優化;產業結構的高級化指在產業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實現產業結構由低級到高級的產業演進和產業結構的開放化和國際化,包括結構規模由小到大、結構水平由低到高、結構聯系由松到緊,其是產業技術結構的優化;產業結構的高效化指假設技術經濟條件不變的條件下,低效率產業比重不斷降低和高效率產業比重不斷增大的過程,其是產業經濟結構的優化。以上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dea方法上市公司效率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翡翠拋光粉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95
如何給干核桃仁脫皮最佳方法 瀏覽:449
關於關系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瀏覽:930
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方法 瀏覽:561
金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瀏覽:918
白酒發酵的方法和圖片 瀏覽:157
手機微信掙錢的方法 瀏覽:288
速成鋼膠棒的使用方法 瀏覽:954
華為橫屏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54
筋膜炎用什麼方法檢查 瀏覽:176
真菌蘑菇稻草種植方法 瀏覽:496
胯部分離連接方法 瀏覽:942
高程測量的方法中高差計算公式 瀏覽:249
食用百合養殖方法和技巧 瀏覽:199
大數據集成分析方法 瀏覽:938
生產質量管控方法有哪些 瀏覽:306
換電腦最快方法 瀏覽:870
水蒸氣的體積計算方法 瀏覽:588
拌面如何和面的方法 瀏覽:891
如何提高武功的方法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