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50歲爬山訓練方法

50歲爬山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1 09:30:22

❶ 怎樣爬山好

登山注意事項
登山具有怡神健身之功用,山中林壑清幽,景色優美,怎樣才能使攀登更加輕松容易?專家們總結出了登山竅門:
做好健身運動
如果將攀登的山比較高或者平時較少參加攀登運動,那麼,在登山之前做一些熱身運動是很必要的。即利用10—20分鍾做一些肌肉伸展運動,盡量放鬆全身肌肉,這樣攀登時會覺得輕松許多。
增加彈跳動作
向上攀登時,在每一步中都有意增添一些彈跳動作,不僅省力,還會使人顯得精神,充滿活力。
別總往高處看
登山時不要總往高處看,尤其是登山之初,因為你的雙腿還沒有習慣攀登動作,往上看往往使人產生一種疲憊感。一般說,向上攀登時,目光保留在自己前方三五米處最好。如果山路比較陡峭,則可作「Z」字形攀登,這樣比較省力。
轉移注意力
登山時千萬不要總是想著山有多高,爬上去還需多少時間之類的事情。不慌不忙,走走停停才能體會到爬山的樂趣,不會錯過美麗的風景。在疲憊時,可以多觀賞一下周圍的景色,也可唱唱歌,轉移注意力,倦意會有所消減。
下山要放鬆
下山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腳步,切不可沖得太快,這樣很容易受傷。同時,注意放鬆膝蓋部位的肌肉,綳得太緊會對腿部關節產生較大的壓力,使肌肉疲勞。
登山注意事項
登山,既有雅趣,又可健身,不過登山前應採取一些措施以保護自己。
1、登山前應先檢查身體。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要做全面身體檢查,以免發生意外。
2、事先了解好登山路線,計劃好休息和進餐地點,最好有熟人帶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亂闖。
3、對山上的氣候特點應有所了解,爭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氣預報。帶好衣物早晚禦寒,防止感冒。
4、休息時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和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領,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
5、在登山之前做一些熱身運動是很必要的,登山時思想要沉著,動作要緩慢。尤其是老年人和體弱的人更要注意這一點,走半小時就休息10分鍾,避免過度疲勞。
6、登山不是為了競爭,只是為了健身或游樂。因此要不計速度,只求逍遙。或沿石級扶梯,或尋林蔭小路,緩慢而行,觀風景,覽古跡,邊談邊游,妙趣橫生。
7、要盡量少帶行李,輕裝前進。對於老年人來說,應帶手杖,既省體力,又有利於安全。在陡坡行走時,最好走「之」字形路線攀登,這樣可減低坡度。
8、向上攀登時,在每一步中都有意增添一些彈跳動作,不僅省力,還會使人顯得精神,充滿活力。
9、下山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這樣會使膝蓋和腿部肌肉感受過重的張力,而使膝關節受傷或肌肉拉傷。
10、在登山時,還要時時預防腰腿扭傷,因此,在每次休息時,都要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
登山對人的身心健康大有好處,但也潛伏著一定危險。為了保證安全,應該做到;
l.登山時有老師或家長帶領,要集體行動。
2.登山的地點應該慎重選擇。要向附近居民了解清楚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天氣變化的情況,選擇一條安全的登山路線,並做好標記,防止迷路。
3.備好運動鞋、繩索、干糧和水。在夏季,一定要帶足水,因為登山會出汗,如果不補充足夠的水分,容易發生虛脫、中暑。
4.最好隨身攜帶急救葯品,如雲南白葯、止血綳帶等,以便在發生摔傷、碰傷、扭傷時派上用場。
5.登山時間最好放在早晨或上午,午後應該下山返回駐地。不要擅自改變登山路線和時間。
6.背包不要手提,要背在雙肩,以便於雙手抓攀。還可以用結實的長棍作手杖,幫助攀登。
7.千萬不要在危險的崖邊照相,以防發生意外。
夏天不是一個適合登山的季節,由於夏天艷陽高照,氣溫又特別高,同時夏天的雨水亦特別多;這些不利的環境因素,都會影響到各登山者的表現。而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登山者個人的體能表現。筆者在這里不是說夏天不宜登山,只是希望各位登山愛好者,在出發前考慮以上各點,而選擇合適的登山路線,從而減少登山界的見報率。
衣服的選擇
正如筆者在去年曾說到的登山衣服一樣,夏天時要避免太陽直接曬傷皮膚,吸汗而快乾的物料最為適合登山使用。顏色鮮明的衣服,可以反射陽光,從而減少身體的熱度。
夏天的兩大殺手
炎夏登山,可以享受登山樂趣,更可以鍛煉體能。但不得不小心夏天登山的兩大殺手,分別是中暑及熱衰竭。正如多年前死因庭曾作出的指引,要懂得分別中暑及熱衰竭的表徵。由於兩大意外殺手的處理方法都不同,而分別錯誤,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討厭的驟雨
正如政府的宣傳口號一樣,夏天是雨水的季節,在五、六月份,整個月都差不多下著雨,而踏入七月份後,天文台的天氣預測更時常是有零散驟雨。而這樣的零散驟雨,登山者感覺有如燒熱了的鍋,再加入冷水,這種的感覺真是不好受。整個七月份的驟雨都是大驟雨,如在登山途中遇著這大驟雨,有時候不知如何是好,因為穿上雨衣的話,汗水會令衣服濕掉,如果不穿上雨衣,大雨又會令衣服濕掉。最難受的是大驟雨過後,衣服被弄濕了,同時又要繼續上路的感覺。如果,這個時候有一把雨傘在手,便可以不用穿雨衣同時又不會弄濕衣服了。
少少的一把雨傘,可以在炎夏中給你不少方便,烈日當空可以擋太陽,大驟雨亦可擋擋雨水,如遇到不幸的意外事故,亦可幫傷者擋擋太陽。
路線的選擇
要有效的減少意外發生,就要由登山路線入手。一條設計良好的登山路線,要有明確的撤退路線,同時沿途最好有補給及通訊站。而路線的長短及上落的幅度,就要視乎各隊員的體能而定。除了這些因素外,夏天亦要加入兩點考慮因素。
1. 就是沿途的水源問題。有一部份的登山者認為,現時野外的水源太污染了,不適而飲用。筆者在這里不是介紹各位,飲用野外的水源;而是在炎炎夏日裡,用冰涼的山溪水,洗洗臉及手,可以令你暑氣全消,從而減少中暑的危機。
2. 選擇的登山路徑,是否需要長時間的曝曬。長時間的曝曬,會令人失去水份及鹽分,而抽筋及中暑的危機就會更加大。要令夏天時登山更加舒適,所選擇的路線適宜間中有林蔭,同時在分格一段合適時間內會路經溪澗。
設計合適的登山路線,對於參加登山的各人也有好處,可能一些登山者是倍徊在中暑的邊緣,由於清涼的溪水,會令他立即蘇醒過來,減少意外的發生。
過份高估自己
記不記得在年多前,又是在夏天尾的季節,有一些參加毅行者的人仕,由於需要操練登山體能,在烈日當空的環境下強行操練,結果就是其中一人中暑,同時更不幸的是失救而死亡。
從這事故中,各位可以得出一個教訓,體能鍛煉如視乎各人身體素質而定,不要強迫身體去做一些過量運動。體能訓練是須要循序漸進,同時須要假以時日,才可以到達顛峰狀態。意外中的傷者固然是可憐,但請各位也為拯救者著想。

❷ 50歲如何合理鍛煉身體

主要是合理有度,循序漸進,畢竟年齡擺在這里了,千萬不能用力過猛。

年齡到了50歲,身體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骨質疏鬆等影響骨骼健康的老年性疾病,都是50歲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通過堅持合理的運動鍛煉,對於血壓、血脂、血糖等的輔助控制,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改善骨質疏鬆等方面,都是很好的生活干預措施。但需要指出的是,對於有相關疾病的朋友,在運動鍛煉時,更要多注意相關健康風險的規避。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的健身運動項目,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壽的功效,對防治慢性疾病有較好的效果,是非常適合於老年人的一種鍛煉項目。首先,打太極拳時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隨手轉,步隨身換,動作圓滑、連貫、穩健、協調,動中取靜,有利於大腦的休息;其次,有助於延緩肌力衰退,保持和改善關節運動的靈活性。

很多人平時運動沒有堅持熱身,方法也不正確,很容易在一些不良的肢體動作出現之後出現扭傷,損傷的情況,這樣反而會帶來影響。因此,想要通過鍛煉身體的方式來收獲好處,學會熱身是重點,通過合理的熱身運動來維持關節和骨骼靈活狀態,這樣運動過程中才不容易帶來損傷。

❸ 50歲的中老年人適合什麼樣的鍛煉方式

適合中老年人運動減肥的方法:

1、運動項目:長距離步行或遠足、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爬山等,並輔以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迪斯科健身操等。

拓展資料:

老年人運動注意事項:

一、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以參加動作緩慢、速度均勻、呼吸自然、費力不大的體育項目為宜。

二、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不能急於求成,要逐步增加運動量。

三、要持之以恆、細水長流。體育鍛煉最重要的是堅持不懈。

四、要注意安全。運動前要做好准備工作,還應注意周圍的環境安全,以免身體受到傷害。

❹ 我非常喜歡運動,特別是爬山,但是每次爬完山,就是腰酸背痛的,要痛好幾天才好,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呀

1、開始姿勢:跪位。手、膝等肩寬。
訓練方法:緩r晏、盡力弓背、再壓低背部。
2、開始姿勢:站立位。
訓練方法:緩慢、盡力從身體側方降低肩關節。
3、開始姿勢:仰臣啦,屈膝。
訓練方法:雙膝關節靠攏,分別向左、向右壓低膝關節,之後回到開始姿勢。
4、開始姿勢:仰卧位,屈膝,雙手拇指於髖關節上方。
訓練方法:緩慢向上、向下環轉髖關節。
5、開始姿勢:跪位。手、膝等肩寬。
訓練方法:緩慢、盡力弓背、再壓低背部,找到一個最佳位置。
6、開始姿勢:站立位。
訓練方法:先順時針、再逆時針旋轉髖關節,找到一個最佳位置
7、開始姿夢:仰卧位,屈膝,雙手拇指於髖關節上方。
訓練方法:緩慢向床面壓低背部,同時收縮腹肌,之後回到開始姿勢,再次緩慢向床面壓低背部,同時收縮臀部肌肉。
8、開始姿勢:仰卧位,屈膝,保持一個後背不疼的姿勢。
訓練方法:收縮腹肌,再收縮臀部肌肉。注意背部保持不動。
9、開始姿勢:手、膝支撐身體,並等肩寬,保持一個後背不疼的姿勢。
訓練方法:做俯卧撐的同時收縮腹部和臀部肌肉。注意背部保持不動。
10、開始姿勢:俯卧位,髖下置一枕頭。
訓練方法:收縮臀部肌肉。
11、開始姿勢:站立位。
訓練方法:收縮臀部肌肉。

❺ 如何登山鍛煉

25歲、30歲、35歲爬山的速度大不同
爬山的速度、山的高度、坡度,都會影響運動強度,從而收到不同的運動效果。那麼,以怎樣的頻率爬山才能達到健身目的呢?怎樣的頻率才適合你?
保持「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是健身登山最適宜的強度。
持續20分鍾以上的爬山才算有氧運動。而有氧運動的強度可以參照心率估算。首先,要掌握如何計算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220-年齡
接下來請用食指和中指按住頸部喉管的任意一側,默數10秒鍾內的心跳次數,然後乘以6就是每分鍾的心跳次數,既正常心率。健康人的「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65~85%之間。
如果覺得測脈搏量心率麻煩,建議嘗試簡單有效的「談話試驗法」:爬山時如果能正常交談,表示沒有超負荷,如果不能,就需要調整速度或強度了。
了解運動強度不足的方法:「自覺用力平分法」。爬山後感覺疲勞,但休息一夜後就恢復了,這表示運動強度合適。如果一點不累,則表示運動強度不足。
檢測心率,有助於調整爬山的節奏、速度,實現運動目標。不同身體狀況,不同年齡的人,則需要按照適合的方案去爬山。
25歲爬山
年輕就是資本,資本是你強壯的身體。為保持或提高身體素質,你要在運動中向自己發出挑戰。
大步幅、快速向上挺進,對你來說是可以實現的。你要證實自己的實力,贏得別人欽佩的目光,也要在高強度運動中,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25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70%~85%(140~165)。在此強度下運動,可以提高心血管耐力,燃燒更多體脂。
30歲爬山
需要一個相對平穩的過程,不要急停,也沒必要急進,甚至沖刺,均勻較快的速度最適合你。
30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60%~70%(160~135之間)。在此強度下運動,有助於健康,對心血管頗有益處,同時比低強度運動燃燒更多熱量(包括脂肪)。建議你在這個強度下運動很長時間。
35歲爬山
小步幅、勻速地爬山,可以提高整體健康水平。
35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該保持在最大心律的60%左右。長時間運動,可以降低體脂、血脂。你會感覺很輕松,身體微微出汗,但不必在乎,只要在承受范圍內,時間長一點也沒關系。爬山的同時欣賞山間秀麗的風景,也許從一草一木中,會得到更多生活啟示。
身體就像一部機器,加速運轉需要過程。開始時,先以緩慢的速度爬5~10分鍾,再根據身體情況逐漸加速。但在過程中請盡量保持勻速,身體能夠承受即可。下山時同樣,最好保持加速——勻速——減速的運動狀態。
因為目的是健身,所以請不要盲目地和其他人攀比速度。人體的骨骼、肌肉、內臟器官都是有惰性的,並非你不具備某種能力,而是需要一個過程。只有通過鍛煉,才能使體能得以充分發揮。有人一開始就猛爬,結果氣喘吁吁,頭暈目眩,甚至以後再也不敢爬山了。其實剛開始登山,落後一些,慢一點,並不表明體質差,經過鍛煉,你一定會趕上或超過別人。
該多久爬一次山?
爬山的過程中,腿部和臀部肌肉發力,可以消耗大量脂肪,使腿部肌肉纖維,變細變長,防止臀部下垂。既然好處這么多,是否可以天天爬?最好不要。因為爬山需要消耗大量體力,肌肉的恢復也需要時間。
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至少要間隔兩三天,體質稍差的需要一周才可以恢復。你們的運動頻率可以是: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
運動訓練學中有一個概念叫「超量恢復」,是說人體機能(如力量、心肺功能)若要得到提高,必須經過鍛煉(增加負荷)。但休息一段後又會逐步退化到之前的水平。如果能在尚未退步之前堅持鍛煉,身體機能還可以提高,攀升到更高的水平,這就是「超量恢復」。
所以,對於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鍛煉不能間斷,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間隔時間在二三天左右為宜。如果你沒有條件每周登山,至少每隔二三天都要進行其他有氧項目的鍛煉。
健身房中的台階訓練器、爬山機,可以鍛煉到大腿和臀部,增加耐力,起著與爬山相同的鍛煉作用。或者在家練習蹲起、扎馬步,每天5~10分鍾,感覺累了就休息1分鍾。最簡單的練習就是爬樓梯,堅持鍛煉,再去登山時你會感覺雙腿分外有力。
也許爬山不適合你
爬山是一項大眾體育運動,因為沒有過高的技術要求,多數人都能參與。但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身體緣故並不適合爬山,比如:
·腿部有疾病的人
比如關節炎和骨質疏鬆。上山時,膝關節要屈曲成130~150°,這是髕骨負擔最重、容易引起膝關節疼痛的角度,下山時,下身骨骼和關節要承受很大沖擊力,這些刺激會加重病情。所以患有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的人最好不要爬山。
·冠心病患者
爬山時體力消耗較大,血液循環加快,身體負擔加重,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
·癲癇病患者
不宜爬山,一旦癲癇發作,有生命危險。
·如果你有眩暈症·如果你特別想爬山
不要單獨行動,最好與人同行,緩慢前進,不可太急,途中多休息幾次,並做好預防措施。你必須明白,即使你的手機電量充足,信號良好,120火速奔來,也需要您漫長的等待。

❻ 爬山有什麼技巧 爬山要注意什麼

上山前:
一、體能訓練:
體能的要求並非是為了到山上玩樂用的,而是為了突發狀況時,能有自救及救人的基本能力!
二、出發前准備:
1、糧草要備足,可多試幾種,找出適合自己體力及口味的。
2、背包裝填:
(1)原則上越晚用到及越少用到的放最下面。
(2)所有背包外面的繩子或外掛的物品要收好繩頭,以免行進時絆到自己!
(3)背包裝填時要注意不要讓背包凹凹凸凸的(尤其是背部的地方),這樣重心很不穩,背起來會很累!
(4)背包打好後要記住自己背了什麼東西並記住每種東西擺放的位置,不要等到要拿東西時又得把背包整個倒出來!
(5)背包打好時背上背包走一走晃一晃,看看重心穩不穩,或是背上有沒有突出物,即背起來舒不舒服!如不行,就重新打包吧!:)
二、在山上時:
1.准時在出發時間、地點集合!
2.背背包時要把肩帶等調整好,可請有經驗者幫忙調整。
3.關於行進方式:
上坡時不要走幾步就停下來喘氣,最好以等速度,不疾不徐地一直慢慢走,切忌經常休息,這樣會耗掉更多體力。休息時間原則上不要久到讓身體冷下來(大部分的說法是一個小時休息10分鍾),否則容易著涼,且易使體力透支,尤其冬天時容易會抽筋!
休息時要面朝來處,記憶當地景物,並作好判圖工作,確定是不是在預定的路線上,也可避免迷途時找不到退路!
下坡時,要慢而沉穩,切忌蹦蹦跳跳,不然膝蓋軟骨會受傷,造成永久性運動傷害!(下坡時可帶護膝保護之)
行進間最好能保持前後在可見距離,以應付突發狀況,避免個人迷途!
4.如何保持體力:
避免上山前熬夜(不要太興奮睡不著覺)。
避免停停走走。
衡量自身體力,不要逞能背多(但也不可故意裝作背不動!)
晚上盡早睡覺,並要有高品質的睡眠!
5.注意保暖:
不論是在行進間休息,或是到營地後,保暖工作都是第一個要做的,乾爽的衣服會是你不可或缺的幫手!休息時務必選擇避風的地方,營地亦同,不要選在風口處!
根據季節不同,視具體情況帶禦寒衣物及替換的毛襪,這樣在營地的晚上就不會受凍!(山上的氣溫要比城市低很多)。
6.到營地後:
穿上衣服,保持體溫,並搭好帳篷!
將當日及隔晨會用到的公裝拿出來(如鍋具、爐子、食物等),集中放好。
領隊會分配人員取水、炊事等等工作,盡量多動手幫忙去做,不要站著發呆----除非身體不舒服;如不舒服,立刻告知領隊或向導!
公事弄好後再開始整理私裝、帳篷內務、准備好碗筷。
長程縱走幾天後通常行動會較呆滯,但仍要把握越早弄完越早休息的原則,爭取休息及睡眠的時間!
用餐完畢,如水源充足,可直接取水洗滌碗筷(也可用湯洗干凈即可),廢水不要任意傾倒;如水源不夠,則用衛生紙擦乾凈即可-----不可用人工清潔劑!

❼ 登山是老年人鍛煉身體常使用的項目,要注意哪些事項

我們本地就有好多山坡,樹木漫山遍野,坡上小路蜿蜒曲折,每到春秋之季,爬到坡頂上後渾身冒著微汗,迎著和熙的微風放眼遠望腳下的鄉村小鎮,不禁產生一覽眾物小之感,頓時心情大好。我們都知道登山是一項很好的運動項目。尤其是很多中老年朋友養生的不錯選擇。但是爬山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尤其是對於患有某些疾病的老年朋友,一定要視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爬山對於老年人也算一個不錯的運動,鍛煉同時又可以呼吸新鮮空氣,關鍵是要控制運動量,強度不要太大以不感覺到太累和心慌不適為好,強度可以根據個人體質不同而調整。


❽ 怎樣健康爬山

爬山屬於有氧運動,能使肌肉獲得比平常高出10倍的氧氣,從而使血液中的蛋白質增多,免疫細胞數量增加,幫助體內的有害物排出;在促進新陳代謝的同 時,還可以加快脂肪消耗,因此爬山也有塑形功效。堅持下肢承受力的運動,有助於改善關節功能,保持肌肉和運動器官的協調,還可以增加骨中礦物質的含量,減少骨質疏鬆,有利於刺激骨細胞的生長。 在爬山的攀登動作中,你的臀大肌和股四頭肌(即大腿前側肌肉)將得到有效鍛煉。爬山對減少腿部脂肪,塑造上翹的臀部很有幫助。這點很多經常健身的人都明白,在跑步機上也可以設置坡度,相當於爬坡,這種運動非常有助於腰、腹部的鍛煉,尤其有助於塑造麯線優美而飽滿的翹臀。 25歲爬山 年輕就是資本,資本是你強壯的身體。為保持或提高身體素質,你要在運動中向自己發出挑戰。 大步幅、快速向上挺進,對你來說是可以實現的。你要證實自己的實力,贏得別人欽佩的目光,也要在高強度運動中,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25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70%~85%(140~165)。在此強度下運動,可以提高心血管耐力,燃燒更多體脂。 30歲爬山 需要一個相對平穩的過程,不要急停,也沒必要急進,甚至沖刺,均勻較快的速度最適合你。 30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60%~70%(160~135之間)。在此強度下運動,有助於健康,對心血管頗有益處,同時比低強度運動燃燒更多熱量(包括脂肪)。建議你在這個強度下運動很長時間。 35歲爬山 小步幅、勻速地爬山,可以提高整體健康水平。 35歲的你,「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該保持在最大心律的60%左右。長時間運動,可以降低體脂、血脂。你會感覺很輕松,身體微微出汗,但不必在乎,只要在承受范圍內,時間長一點也沒關系。爬山的同時欣賞山間秀麗的風景,也許從一草一木中,會得到更多生活啟示。 身體就像一部機器,加速運轉需要過程。開始時,先以緩慢的速度爬5~10分鍾,再根據身體情況逐漸加速。但在過程中請盡量保持勻速,身體能夠承受即可。下山時同樣,最好保持加速——勻速——減速的運動狀態。 因為目的是健身,所以請不要盲目地和其他人攀比速度。人體的骨骼、肌肉、內臟器官都是有惰性的,並非你不具備某種能力,而是需要一個過程。只有通過鍛煉,才能使體能得以充分發揮。有人一開始就猛爬,結果氣喘吁吁,頭暈目眩,甚至以後再也不敢爬山了。其實剛開始登山,落後一些,慢一點,並不表明體質差,經過鍛煉,你一定會趕上或超過別人。 我該多久爬一次山? 爬山的過程中,腿部和臀部肌肉發力,可以消耗大量脂肪,使腿部肌肉纖維,變細變長,防止臀部下垂。既然好處這么多,是否可以天天爬?最好不要。因為爬山需要消耗大量體力,肌肉的恢復也需要時間。 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至少要間隔兩三天,體質稍差的需要一周才可以恢復。你們的運動頻率可以是: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 運動訓練學中有一個概念叫「超量恢復」,是說人體機能(如力量、心肺功能)若要得到提高,必須經過鍛煉(增加負荷)。但休息一段後又會逐步退化到之前的水平。如果能在尚未退步之前堅持鍛煉,身體機能還可以提高,攀升到更高的水平,這就是「超量恢復」。 所以,對於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鍛煉不能間斷,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間隔時間在二三天左右為宜。如果你沒有條件每周登山,至少每隔二三天都要進行其他有氧項目的鍛煉。 健身房中的台階訓練器、爬山機,可以鍛煉到大腿和臀部,增加耐力,起著與爬山相同的鍛煉作用。或者在家練習蹲起、扎馬步,每天5~10分鍾,感覺累了就休息1分鍾。最簡單的練習就是爬樓梯,堅持鍛煉,再去登山時你會感覺雙腿分外有力。 什麼時間去爬山? 下午5點~8點,是鍛煉的最佳時間。此時,人體運動機能最強,經過一天的活動,身體已經被預熱,活動能力最強。所以,此時是做有氧鍛煉的最佳時間。 也許爬山不適合你 爬山是一項大眾體育運動,因為沒有過高的技術要求,多數人都能參與。但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身體緣故並不適合爬山,比如: ·腿部有疾病的人 比如關節炎和骨質疏鬆。上山時,膝關節要屈曲成130~150°,這是髕骨負擔最重、容易引起膝關節疼痛的角度,下山時,下身骨骼和關節要承受很大沖擊力,這些刺激會加重病情。所以患有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的人最好不要爬山。 ·冠心病患者 爬山時體力消耗較大,血液循環加快,身體負擔加重,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 ·癲癇病患者 不宜爬山,一旦癲癇發作,有生命危險。 ·如果你有眩暈症 ·如果你特別想 25、30、35速度大不同 爬山的速度、山的高度、坡度,都會影響運動強度,從而收到不同的運動效果。那麼,以怎樣的頻率爬山才能達到健身目的呢?怎樣的頻率才適合你? 保持「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是健身登山最適宜的強度。 持續20分鍾以上的爬山才算有氧運動。而有氧運動的強度可以參照心率估算。首先,要掌握如何計算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220-年齡 接下來請用食指和中指按住頸部喉管的任意一側,默數10秒鍾內的心跳次數,然後乘以6就是每分鍾的心跳次數,既正常心率。健康人的「有氧運動有效心律范圍」應是最大心律的65~85%之間。 如果覺得測脈搏量心率麻煩,建議嘗試簡單有效的「談話試驗法」:爬山時如果能正常交談,表示沒有超負荷,如果不能,就需要調整速度或強度了。 了解運動強度不足的方法:「自覺用力平分法」。爬山後感覺疲勞,但休息一夜後就恢復了,這表示運動強度合適。如果一點不累,則表示運動強度不足。 檢測心率,有助於調整爬山的節奏、速度,實現運動目標。不同身體狀況,不同年齡的人,則需要按照適合的方案去爬山。 爬山不能忘 1.爬山前熱身在做熱身運動時特別要注意下肢肌肉和關節的活動,你可以先在原地慢跑幾分鍾,然後做有針對性的伸展練習。 經過休息和適當調整,讓心肺功能從發揮部分功能轉變為發揮全部功能,再做同樣強度的運動,就能夠適應了。登山前熱身,可以使肌肉、韌帶得到拉伸,防止關節受傷。 2.姿勢要正確專家認為,登山時全腳掌著地最省體力,而用前腳掌或腳後跟著地是不科學的爬山姿勢。還有,上山時小腿肌肉群已經得到充分鍛煉,下山時還要繼續發力,容易造成下肢不穩定,所以下山的時候最危險。這就是所謂的「上山容易下山難」。建議下山前要稍事休息,以作調整,讓這部分肌肉得以恢復。另外,下山時不要走得太快甚至奔跑,以免剎不住「車」,挫傷關節或拉傷肌肉。如果坡度比較陡,可以沿「Z」字形路線,以降低坡度。 當前位置: 首頁> 戶外 > 爬山 > 爬山知識 > 健康爬山運動ABC 時間:2010-04-27 12:01來源:未知 作者:bandiy 點擊: 44次 3.多久爬一次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至少要間隔兩三天,體質稍差的需要一周才能恢復體力。普遍的運動頻率可以是: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 運動訓練學中有一個概念叫「超量恢復」,是說人體機能若要得到提高,必須經過略加負荷的鍛煉。 如果你沒有條件每周登山,至少每隔兩三天都要進行其他的有氧運動。比如健身房中的台階訓練器、爬山機,可以鍛煉到大腿和臀部。最簡單的是爬樓梯,堅持鍛煉,再去登山時你會感覺雙腿分外輕松。 4.何為最佳時下午5時,是鍛煉的最佳時間。此時,人體運動機能最強,經過一天的活動,身體已經被充分預熱,活動能力最強。此時是做有氧鍛煉的最佳時間。 5.也許不適合你爬山是一項大眾體育運動,因為沒有過高的技術要求,多數人都能參與。但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身體緣故並不適合爬山,比如: ●腿部有疾病的人。 ●冠心病患者。 ●癲癇病患者。 ●眩暈症。 ●其他如內臟下垂、高血壓、肺氣腫病,以及處於生理周期的女性一般不宜爬山。

❾ 爬山的技巧都有哪些

首先是鞋,雖然不是一定要登山靴,但是一定要穿運動鞋或者旅遊鞋,而且一定要合腳,有一次我穿了一雙不合腳的運動鞋去野三坡爬山,山並不高但是因為鞋太大,爬到一般就感覺非常累,比之前爬較矮的山還要累很多。還有爬山不要著急,爬山是一個較長的過程,要平均分配體力,如果在一開始就突飛猛進,那等爬到山腰的時候就會發現你已經很乏力了。下山的時候是最要小心的,要慢,不要著急,因為下山會比較容易受傷,因為你的膝蓋受力會比較大。

與50歲爬山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速收集寶箱的方法 瀏覽:300
下橫叉的正確方法男生 瀏覽:264
手機合成足球形狀的圖片方法 瀏覽:22
香梨鑒別方法 瀏覽:296
噴槍噴漆槍的使用方法 瀏覽:597
檢測水泥的含泥量的方法 瀏覽:351
餐廳排長隊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534
節稅十種方法和技巧 瀏覽:492
土方計算方法的適用范圍和條件 瀏覽:33
名人有哪些讀書方法 瀏覽:569
茶室泡茶的方法步驟 瀏覽:938
清洗消毒後病毒的檢測方法 瀏覽:24
緩解女性衰老有哪些方法 瀏覽:632
種植罌粟的方法 瀏覽:541
華為手機抖音全部分類操作方法 瀏覽:950
藍寶石簡單辨別方法 瀏覽:769
鍛煉身體的正確方法是用力吐氣嗎 瀏覽:169
如何提升考研成績的方法 瀏覽:256
牛疝氣圖片大全治療方法 瀏覽:138
圓形吸頂燈安裝方法有哪些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