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柱狀圖、折線圖、分別適用於分析什麼數據
柱狀圖用於較小的數據集分析。
折線圖用於顯示在相等時間間隔下數據的趨勢。
❷ 直方圖與柱狀圖有什麼不同
直方圖(Histogram)又稱質量分布圖。是一種統計報告圖,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縱向條紋或線段表示數據分布的情況。 一般用橫軸表示數據類型,縱軸表示分布情況。直方圖又稱質量分布圖,它是表示資料變化情況的一種主要工具。用直方圖可以解析出資料的規則性,比較直觀地看出產品質量特性的分布狀態,對於資料分布狀況一目瞭然,便於判斷其總體質量分布情況。在製作直方圖時,牽涉統計學的概念,首先要對資料進行分組,因此如何合理分組是其中的關鍵問題。按組距相等的原則進行的兩個關鍵數位是分組數和組距。是一種幾何形圖表,它是根據從生產過程中收集來的質量數據分布情況,畫成以組距為底邊、以頻數為高度的一系列連接起來的直方型矩形圖。
柱狀圖(Histogram),也稱條圖(英文:bar graph)、長條圖(英文:bar chart)、條狀圖,是一種以長方形的長度為變數的表達圖形的統計報告圖,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縱向條紋表示數據分布的情況,用來比較兩個或以上的價值(不同時間或者不同條件),只有一個變數,通常利用於較小的數據集分析。柱狀圖圖亦可橫向排列,或用多維方式表達。
❸ (四)柱狀圖記錄法
地質點描述除採用文字記錄外,我們首推國際上較為通用的剖面結構「柱狀圖」記錄方法(圖1-1),這是沉積岩(區)野外工作最重要、也是必須掌握的最基本工作方法。這種剖面結構柱狀圖非常直觀,一目瞭然而又非常簡捷實用。其特點是,它能把零星的、孤立的地質點觀察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便於剖面沉積相分析和沉積演化序列分析,也便於對比分析不同地區的相應剖面,有助於看出岩層的重復、旋迴、總的變化趨勢及區域變化特徵。不管是重要地質點觀察,還是路線地質觀察或實測剖面,都應該及時分析點與點之間的聯系,掌握剖面演化規律,隨時用剖面柱狀圖記錄下來。
圖1-1 剖面結構柱狀圖記錄方法
(據Tucker修編,2003;2011)
多個地質點甚至整個觀測剖面可用一個結構「柱狀圖」記錄,通常單個或幾個地質觀察點就可以形成一個結構「柱狀圖」。
剖面結構柱狀圖的垂直比例尺取決於需要和可能做到的詳細程度,通常單個野外露頭點也可以形成比圖1-1更為簡單的小剖面柱狀圖。室內整理時,這些單個的結構剖面有機地結合一起,便可以形成較完整的長時間或長周期剖面結構柱狀圖。對於要求精度高的露頭點描述,可用1:10或1:5插圖,但路線地質圖或與隨手剖面相結合的柱狀圖比例尺可小一些,如1:50或1:100。
剖面結構柱狀圖記錄的內容包括岩層或岩石單位的厚度、岩性、結構(特別是粒度)、沉積構造、古水流、顏色和化石等(圖1-1)。岩層接觸關系必須准確標示。同時,對於特殊的地質特徵或補充的說明也可另加「備注」。
當露頭連續或主體連續時,無疑可繪出剖面結構柱狀圖,這時就可選最好的路線進行測量。如露頭好但不連續,可沿剖面平移,找到連續岩層的露頭。在剖面的岩石(通常是泥質岩石)未出露地段,需做少量挖掘,否則要標注「無露頭」或空白間斷。剖面結構通常是從地層的底部向上填記。
野外文字記錄與剖面結構柱狀圖記錄是兩種最基本的記錄方式,通常兩種方法同時進行,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圖文並茂」。
❹ 條形圖與柱形圖的區別是什麼
條形圖與柱形圖主要有定義、包含類型和應用這三方面的區別:
一、定義的區別
1、條形圖(bar chart)是用寬度相同的條形的高度或長短來表示數據多少的圖形。條形圖可以橫置或縱置,縱置時也稱為柱形圖(column chart)。
二、包含類型的區別
1、條形統計圖分為:
單式條形統計圖,只表示1個項目的數據。
復式條形統計圖,可以同時表示多個項目的數據。
2、柱形圖可分為:
簇狀柱形圖和三維簇狀柱形圖 簇狀柱形圖比較各個類別的數值。簇狀柱形圖以二維垂直矩形顯示數值。三維簇狀柱形圖僅以三維格式顯示垂直矩形,而不以三維格式顯示數據。
堆積柱形圖和三維堆積柱形圖 堆積柱形圖顯示單個項目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它比較各個類別的每個數值所佔總數值的大小。堆積柱形圖以二維垂直堆積矩形顯示數值。三維堆積柱形圖以三維格式顯示。
百分比堆積柱形圖和三維百分比堆積柱形圖 這些類型的柱形圖比較各個類別的每一數值所佔總數值的百分比大小。百分比堆積柱形圖以二維垂直百分比堆積矩形顯示數值。三維百分比堆積柱形圖以三維格式顯示垂直百分比堆積矩形,而不以三維格式顯示數據。
三、應用的區別:
1、條形統計圖主要用於表示離散型數據資料,即計數數據。
單式條形統計圖和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相同點是都能讓人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不同點就是單式條形統計圖用於比較一個物體,而復式條形統計圖用於比較多個物體的數量。
2、柱形圖主要用於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易於比較各組數據之間的差別。早期主要用於數學統計學科中,數碼相機的曝光值用柱狀圖表示,到現代使用已經比較廣泛,比如現代的電子產品和一些軟體的分析測試,如電腦,數碼相機的顯示器和photoshop上都能看到相應的柱狀圖。
❺ 什麼是柱狀圖
排列在工作表的列或行中的數據可以繪制到柱形圖中。柱形圖用於顯示一段時間內的數據變化或顯示各項之間的比較情況
❻ 什麼是柱狀圖
柱狀圖是了解數碼圖像的關鍵。在下面格數為10x4的方塊圖中,我們以顏色將其分類並堆起來。堆得越高,證明屬於該種顏色的方塊越多。因此,所有顏色一起堆出來的「柱狀圖」就放映了方塊圖的顏色分布情況。 在感測器的專題中,我們已經在「感測器」的專題中談到,數碼圖像由很多個顏色相同的方塊(即象素)構成,由於這些方塊十分微小,所以它們看上去是一模一樣的。既然單單用顏色來區分象素很困難,工程師們就把象素按256級光亮度進行區分,從黑色(0)到白色(255),中間有254級灰色色階。就像我們剛才把方塊圖的顏色堆起來一樣,圖像處理軟體自動把圖像按照255級光亮度進行分類,並把「光亮度方塊」堆起來。每一「堆」或者說每一條「柱」就告訴了我們屬於某種光亮度的象素一共有多少個。 在上面的柱狀圖中,每一條「柱」的寬就代表一個象素。256條「柱」按光亮度不同一條接一條緊密地排列起來,它們之間是沒有空隙的。右上方的圖只屬於教學性質,旨在形象地表現柱狀圖的構成原理。柱狀圖中不應存在空隙,因為空隙表示某個色階(光亮度級數)的缺失。通常柱狀圖的「柱」都以黑色表示,就如上圖右下方的柱狀圖。典型的柱狀圖例子<1>正確曝光圖像 該圖是一個正確曝光的例子,正確曝光的照片有一個「好」的柱狀圖。曲線過渡平滑,並降落在「255」這個位置,這反映了高光部分的雲和海浪得到很好的還原。同樣,曲線由「0」位置(暗調)開始,曲線變化漸進。<2>欠曝圖像 上面的柱狀圖表示多數的象素集中在「0」和接近「0」的位置上,表明照片曝光不足。通過「動態范圍」專題中的說明,我們知道這樣的照片暗部細節必定損失嚴重。我們還可以看到,照片中的純黑色區域很多,一幅曝光正確的圖像是不應該有這么多黑色象素的。此外,只有很少數的象素描述高光區域的景物。<3>過曝圖像 上面的柱狀圖表示多數的象素集中在「255」和接近「255」的位置上,照片明顯過曝。高光部分的雲和海浪的細節損失嚴重,只有很少象素用以描述昏暗區域的景物。<4>對比度過強的圖像 這個柱狀圖的最暗和最光部分都集中了不少象素。拍攝場景的動態范圍比照的動態范圍寬闊。<5>對比度不足的圖像該圖像的象素集中在中間調的位置上,缺乏對比,使照片模糊、灰平。<6>調整對比度後的圖像 通過色階或曲線的調節把柱狀圖「拉長」,增加了圖像的對比度,但因為色調在一個更廣闊的范圍上被重新分配,會造成一些色調的缺失,形成梳形柱狀圖。太多的「梳齒」會導致色調分離。拍照的時候不要忘記查看柱狀圖柱狀圖警告拍攝者圖像過曝 多數准專業級數碼相機和所有專業數碼單反都為用戶提供了實時柱狀圖顯示的功能,用戶能在拍攝的時候通過LCD觀看到某曝光設定下拍出的照片的柱狀圖,並根據此柱狀圖對曝光設定進行調節。一些數碼相機更有曝光過度警報功能,柱狀圖中的過曝部分或潛在過曝部分閃爍,提醒用戶修改曝光設定。編輯照片的時候不要忘記查看柱狀圖 當你在編輯照片的時候,觀看柱狀圖能有效避免照片看上去欠曝、過曝或色調分離。Adobe Photoshop CS及其之後的版本更加為用戶提供了動態柱狀圖色板功能。總結當你在拍攝照片或編輯照片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留意柱狀圖,留意柱狀圖可以令照片曝光正確,並有效避免高光和昏暗部分的細節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