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提高信鴿家飛訓練方法

提高信鴿家飛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0 09:00:18

如何提高賽鴿家飛

你好!基本訓練

目的在於培養信鴿對飼養者的服從性和強烈的歸巢性。內容包括:喝水、親和、熟悉巢房、熟悉信號等訓練。

幼鴿剛出殼,一兩天不吃食並無大害,但不能缺水。起初它們並不知飲水器內有清水可飲,因此,一定要教會它們從哪裡喝水。方法是以一手輕輕持鴿,使其喙部接觸飲水器水面,它渴了,自然會大口飲水。如此一隻一隻輪流教,至所有幼鴿均喝了水為止,如此重復訓練幾次,很快它們就懂得站在飲水器旁邊把頭伸進去喝水。

親和訓練

幼鴿離開母鴿怕人,不敢和飼主接近,也不敢大膽啄食,因此,幼鴿在訓練開始之前,必須與飼養者進行親和。這樣,才能解除信鴿對主人的恐懼心理,避免出現「飛離」現象,養成其對飼主的服從特性,從而馴服地接受訓練。

親和訓練的方法就是以食物作誘餌讓鴿主動跟隨並接近飼主,飼主也利用鴿的求食慾接近幼鴿。幼鴿每日可飼喂2�3次,只有最後一次餵食使其吃飽,以保證健康。前面幾次飼喂絕對不能讓鴿吃飽,吃飽了就不聽呼喚了,也就無法訓練。控制食物是控制幼鴿的有力武器。開初,幼鴿總是怕陌生人,飼主進入鴿舍餵食,伴以呼喚或口哨後,將食物撒開讓鴿都能食到,但不能太多,然後,逐漸將食物撒到主人身邊,這時如有主動接近主人的鴿,予以獎勵,鼓勵其他鴿主動爭相接近主人。餵食的同時,應親切的呼喚並用手親切撫摸,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便可以食為誘餌引鴿飛到飼主手上吃食,久而久之,幼鴿還可飛到飼主頭上,站在肩上,這時飼主可任意捉某隻幼鴿而不使它們受驚。飼主成為幼鴿完全可以信賴的夥伴,它們的戀巢性也就得到了鍛煉和加強。從而達到了訓練的目的。

熟悉巢房訓練

熟悉巢房訓練主要包括舍內、舍外環境和出入舍門訓練。訓練步驟採用舍內、出入舍門和舍外環境的次序。

舍內:讓鴿在舍內互相熟悉、群居、記憶舍內環境,熟悉巢房位置、飲水器、食槽、鹽土箱、散步台及各自巢穴的位置。當鴿在舍內安詳、不驚慌並自由自在地飛上飛下,表現出愉快的表情時,說明已熟悉巢房。此過程一般需要3�5天。

出入舍門:即讓鴿懂得從進口入舍,從出口出舍。舍內熟悉訓練結束後,即進行出入舍門訓練。如有條件,可在鴿舍外從降落台至鴿舍頂罩訓練網;如不具備此條件,可用橡皮膏貼住鴿的十根主翼。目的都是不讓鴿飛跑。飼主用小粒飼料作誘餌,在舍外吹哨發信號,誘鴿從出門口到舍外。這時將出口門關閉,開放入口門(活辨門),再到舍內吹哨發信號,同時撒一些飼料在入口門附近內外,它們啄食時不知不覺地穿過活動柵進入舍內,這樣就可誘鴿進出舍門。反復多次,就能形成習慣。

熟悉舍外環境:此過程約需5�6天。訓練的前一天應讓鴿多食或不餵食。訓練時,主人在舍外降落台前發信號誘鴿出舍,同時撒小粒飼料適量,不能太多,讓鴿安靜地啄食,此時不能突發聲響,不能驚嚇,不能捕捉,不能有過多人圍觀,不能讓貓、狗等動物進入訓練地。鴿都到舍外後,關閉出口門,打開入口門,讓鴿邊食邊熟悉舍外環境、地形、地物。每15分鍾左右發一次信號,讓鴿入舍,喂少許飼料,接著再發信號喚鴿出舍熟悉環境。經過反復訓練即可。

熟悉信號訓練

此項訓練的目的就是使鴿子能領會主人的意圖,懂得不同信號的含義,從而形成「條件反射」,按照主人的各種信號准確行事。

信號可根據飼主的需要自行規定,但是,信號一經確定,不可隨意亂改、濫用,以免混淆,否則,信號就會失去作用。熟悉信號訓練可與親和訓練結合起來進行。

常用信號一般分為聲響(哨子或口哨)、顏色旗語兩大類。聲響用於呼喚吃食、出舍、歸巢、散步、洗澡和發出警告等。顏色旗語用於飛翔運動、飛行訓練指揮等。例如吃食訓練,餵食前把鴿舍地面打掃干凈,吹口哨的同時再在幼鴿身旁撒少量食物,讓它們慢慢啄食。如此重復訓練,只要有幾只膽大的吃了,其餘的也會跟著啄食。這樣在餵食之前,先吹口哨,再喂,久而久之,哨聲成了有食物可食的信號,而形成條件反射。此後幼鴿只要聽到哨聲,就知道能得到食物而群集,形成鞏固的「條件反射」。

常用的顏色旗有綠、紅、黃、白、黑。一般使用方法為:

紅色旗:插在鴿舍屋頂作為強制飛翔的信號,人為地強制信鴿作長時間飛行訓練。時間可達數小時。訓練日久,便能使信鴿養成見舍頂有紅色旗就飛行的習慣。

綠色旗:在強制飛行快結束時,立即用綠色旗換下紅色旗,並人為地讓疲勞的信鴿降落入舍。如此反復訓練,信鴿在飛行回到駐地上空見到綠色旗時就能迅速降落入舍。

白色旗:插白色旗在舍頂時,人為地讓鴿在舍外自由活動,久之,鴿就能養成見到白色旗就自由活動的習慣。

黃色旗:作為喚鴿入舍的信號,可與聲響信號同時使用。

黑色旗:作為對鴿遇險急需立即飛走並扶遙直上的警告信號。

總之,此項訓練要人為地從強制、獎勵(餵食)的方法入手,經過嚴格訓練,才能自行辨

別並按主人的指揮行事。顏色旗語訓練和聲響信號訓練最好是配合使用。

放翔訓練

目的在於增強信鴿的翼力、體力、鍛煉信鴿的體質,增加其飛翔耐力,為將來拉距離訓練和競翔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此項訓練一般分為基本飛翔訓練(基本功訓練)及歸巢訓練、誘導訓練、四方放飛訓練、定向放飛訓練、調教訓練等。

(1)基本飛翔訓練及歸巢訓練基本功訓練應從幼鴿抓起,從自由飛翔到強制飛翔(強制飛翔一般用於群鴿集體飛翔訓練)。幼鴿熟悉鴿舍周圍環境後,不久即能在鴿舍附近作短距離飛翔,這時每天上下午將信鴿放出任意飛翔。至三月齡時即可開始強制飛翔訓練,飛翔訓練由短到長。一般從30分鍾到一小時,逐漸延長到2�4小時連續飛翔。由於基本飛翔訓練非常重要,因此每天早、午必須迫使它們堅持1�2小時的基本功訓練(每次絕不能少於1小時),而且,要讓它們起頂,即高空不著陸飛行,不能擦屋面飛行,也不能時飛時停,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訓練目的。飛行距離一般由近到遠,從1公里、2公里、4公里逐漸增加至少2公里,之後鞏固一段時間即可(一個月)。飛翔訓練的方向也要由單一到多方向,天氣由晴天到雨天,由弱風到強風,由單一氣候到復雜氣象條件。通過一段基本功飛翔訓練後,信鴿的體質已逐漸健壯,飛翔時間能夠持久了,適應性也增強了,素質也就隨之提高了。

歸巢訓練的目的也就是讓鴿養成放翔歸巢入舍的習慣,千萬不能讓它在舍外亂落和游盪。方法是:在鴿子飛翔或放翔之後將出口門關閉,打開入口活辨門,飛翔回來就能搶先入舍吃食,久而久之,就能養成放翔歸巢入舍的習慣。

(2)誘導訓練主要應用於新配偶的鴿及老幼鴿之間。因新配偶的鴿,不論雌雄都是新引進的,對地形、環境都不熟悉,就可以用原來的一隻帶新引進的一隻作誘導訓練,如用原來飼養的一隻雌鴿同新引進的一隻雄鴿配偶,配偶後,便可用雌鴿誘導雄鴿熟悉環境、飛翔和順利歸巢,另外,飼主還可利用餵食的機會,以食物作誘餌,作「食物誘導訓練」。這種誘導是按信鴿的「群居性」的自然規律,人為地結合實施,以達到訓練的目的。

(3)四方放飛訓練通過此項訓練可以提高信鴿記憶力,識別方向和歸巢能力,四方放飛一般是在基本飛翔訓練完成之後進行的。即將信鴿用運輸籠送往距離鴿舍若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放,讓它們尋找飛返,並逐漸變換方向和延長距離,從而達到訓練目的。

在訓練之前,應選定當年打算達到的目的地,訂好計劃,並按計劃實施。每次都應有訓練記錄,如信鴿在上空盤旋的圈數和返舍時間,均應寫明,以便備查。

訓練時,東南西北各方向,不論先到哪一個方向放飛,都要在一方熟悉後再到另一方向放飛,待四方都熟悉後,再作交替放飛,放飛的距離由近到遠,一站一站進行;氣象從單一到復雜。這樣才能使信鴿逐漸加深對地形地貌、標記等外界環境的記憶。

訓練方法以鴿舍為中心,60公里為半徑,開始時應選擇較好的天氣讓幼鴿覓途歸舍。此時的幼鴿還不能進行長距離訓練,只能在60公里范圍內熟悉山川地理形勢,為以後長距離訓練和競翔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訓練過程中,從第一次到第12次放飛,均以2�4隻為一組同時放飛。這些沒有經驗的幼鴿,有伴同飛,就能互相幫助,覓途歸舍。這種訓練不能表現每隻信鴿的能力,也不能鍛煉它們獨立辯認方向的本領。因此,這一段的記錄不必太詳細。經過12次訓練後,幼鴿有了從25公里遠返舍的經驗,熟悉了25公里范圍內的山川地形,此後即可開始單羽放飛訓練。另外,此段時間訓練中,一組鴿放飛之後要等它們飛往視力所不能及的距離後,才能放飛下一組幼鴿。

從第13次放飛訓練起,以訓練幼鴿獨立覓途歸舍能力為主要任務。所以對每隻幼鴿起飛後的情況均應作詳細記載。如放飛後,觀察鴿在上空盤旋的圈數,可初步判斷其識別的能力。有的只需盤旋一圈或不到一圈,即能判斷出鴿舍的所在位置而向鴿舍飛去;有的要盤旋2��3圈或多至10圈尚未能判斷鴿舍方位。當然,能迅速判定方向者較為優秀,判斷方向能力較慢者要差一些。但也不能因某隻信鴿在上空盤旋的圈數較多而斷定是劣等鴿而加以淘汰。如有的鴿在鴿舍東邊放飛時,能迅速判斷方向並作出決定;如換了一個方向放飛卻遲疑不決,判斷方向的能力差一些。注意這些情況並詳細記錄,則在挑選信鴿參加比賽時,就應選擇能從這個方向迅速判斷鴿舍方位者參加比賽,從而取得較好成績。

(4)定向放飛訓練四方放飛訓練完成之後,幼鴿已到五六個月齡,新羽已基本換齊,身體發育已趨成熟,幼鴿已能從60公里遠單獨飛返鴿舍,對其性能已基本上有所了解,此時的訓練要求應更高一些,但只需從將來要使用的方向延長距離就行。例如延長至80公里、100公里、200公里、400公里等。這個階段訓練時間可根據鴿子體質決定,訓練時間不宜超過三個月。當年的幼鴿放飛距離限於體重、飼養、訓練條件,不宜超過600公里。1�2歲可增加至800�1000公里。2�3歲信鴿可進1000公里以上的放飛訓練和競翔且成績最佳。

此項訓練當距離延長至150公里時,劣等鴿早已淘汰;至300公里時,對未滿1周歲的信鴿已達到標准。此後如能在100公里以內多次定向飛翔以代替早晨出舍飛翔,但不增加距離,這樣可以為第二年作更遠距離的放飛訓練創造有利條件。60�150公里訓練每次均以2�4隻為一組放飛,200�300公里以上放鴿時均以集團放飛。另外,訓練幼鴿應注意以後如何使用。如准備訓練成單程通訊信鴿,則應在鴿舍四周經常放飛訓練。如准備參加競翔比賽,則應多做短距離定向放飛訓練。

(5)調教訓練為了保持信鴿通過上述訓練養成的歸巢能力,持久的飛翔力,必須經常在不同的時間、不同地形、不同氣象條件下作調教訓練。以便隨時都能按主人的意圖准確行事。訓練方法要因鴿施教,既注意原有素質的鞏固、提高,又針對薄弱環節進行調教。例如對於辨別方向較慢的信鴿,就要多變換方向放飛。

② 信鴿怎麼訓練好

信鴿訓練非為家飛訓練和路訓訓練
1、家飛訓練,每日早晚進行家飛訓練各2個小時,以保證信鴿體質體能,家飛時注意不要讓其隨意下落,為達到訓練時間還要進行驅趕,家飛後立即餵食,以便訓練其迅速歸巢。
2、路訓就要從5公里、20公里、50公里、80公里、120公里逐漸拉長距離,100公里以內要進行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訓練,士氣熟悉環境,將來能快速歸巢。2月齡後就可以逐步訓放,剛開始讓大鴿子帶著,進行群放,同時還要對其進行單獨訓放,訓放時間清晨。

③ 如何訓信鴿

信鴿的訓練方法:

1、信鴿的訓練應從啟蒙訓練開始。對已經熟悉鴿舍內外環境,出入鴿舍自如幼鴿,在它們能隨鴿群正常家飛後,應帶它們獨自到離鴿舍2至5公里,進行啟蒙放飛訓練。訓練時間最好選擇在或下午的晚些時候的空腹狀態下進行。應多樣性選擇為宜,要選擇開闊和有益於觀察的訓練地點。要盡是避開高大的建築物。初次試訓應以群放為好,以後可進行單獨放飛訓練,放單飛時可根據幼鴿出棚時間的早晚,由小到大依次進行。要注意做好每一次的放飛筆錄,以便進行日後的綜合性評價考核。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幼鴿飛行能力的提高,訓練距離可相對延長,訓練形式仍以放單飛為主。經過啟蒙訓練的幼鴿,靈氣十足,更善於家飛,這對以後的加距離訓練和參加正式比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進入三個月左右的幼鴿,可利用雙休日等閑暇,讓它們做循序漸進的加碼訓練。從10公里起步,逐步向100公里左右的訓練目標延伸。繼續堅持放單飛的形式。選擇訓練地點可考慮地形地貌的特點(如河流、平川、峽谷、高山等)。同時也要對每羽參訓鴿進行定向記錄考核。經過多次定向訓練的鴿子,尤其是已適應了獨自歸巢的鴿子,在參加競翔開籠後最初的群飛階段中,它們會顯示出定向快捷和迅速脫離群體的優勢,對創造好的賽績十分有利。
3、當訓練距離已達到100公里左右時,應在考慮選擇放飛地點的同時,注重地形地貌的標志性特徵,要堅持進行定點或不定點的反復放飛演練,此時也應做對始放時間和回歸時間的准確記錄。這種訓練方法有利於鴿子在參加競翔時,途經自己熟悉的地方,在條件反射的作用下,會產生一個興奮點,激發其沖剌能力。同時也可以有效地避免鴿子由於賽途的疲勞,在臨近終點時出現停歇或脫班現象。經過此方法反復訓練的鴿子,並多次以定向的速度占優者,是鴿友們在自己的鴿群中選擇短程重要賽事指定鴿的妙方,也能確保突來賽事的有鴿替補。
4.每逢鴿協組織的放飛訓練,應該多送鴿子去擠擠大籠,這是一件利大於弊的益事。切莫因吝惜自己的愛鴿或因已做過同等距離的訓放而放棄。常進大籠的鴿子,會逐步適應擁擠、顫簸、叼啄、吵鬧的環境,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提高競翔能力。
5、對參加完中、短程賽事,又准備送鴿參加長距離等重要比賽,有時可能受到天氣等客觀因素的困擾,使賽事間的休息時間過長而影響競技狀態。此時有必要安排賽鴿進行一次100至200公里左右的「熱身」訓練,這種方法對恢復賽鴿的狀態和提高賽鴿的競翔速度會起到極好的效果。

④ 如何給成年信鴿開家,並且家飛該如何進行訓練

成年人幼鴿是不適合開個,好的幼鴿一生只認一家,假如開個不跑的,大多數無發展前途,自身不具有幼鴿的持性,只需沒死一定回巢,除非是它無回巢作用,無可奈何棲身,有一些特殊情況下開家,會順利但概率很低,例如,它回家後,原鴿主巳不肉鴿養殖了,空棚,或壓根就沒棚了。

再有就是毫無疑問關養時間長一點。大部分成年人幼鴿在起初的鴿主家全是有家飛和賽事歷經的,這種幼鴿絕大多數屬於比賽幼鴿,自身如果是一歲幼鴿大部分已經完成了五百公里賽事或是六百公里賽事。在總決賽以前的一百,二百,三百公里的短路線練習也已經有多次,因此這種成年人信鴿的回巢性是較強的,一旦到了新的自然環境要想從新開業家航行是非常艱難的。

⑤ 怎麼讓鴿子家飛

分批先後開籠放出,也是為了讓信鴿"家飛"時間長的一種有效的好方法。比如你飼養20羽賽鴿,開籠時,先讓10羽起飛後,待自由飛翔20分鍾快要落棚之時,再把第二批鴿放出,放出後的第二批鴿又能飛行20分鍾,這就帶動了第一批能連續飛行40分鍾時間,待連續飛翔3~4天後開始一起放出飛翔5~6天後,再以後的時間內,
以每隔三天增加10分鍾時間,直到能飛翔兩個小時以上後,
方可穩定下來,達到自由飛翔兩個小時以上的目的。

⑥ 如何訓練鴿子飛行

現今的信鴿主要是用於競翔比賽,所以,對信鴿的訓練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信鴿的品種再好,飼養管理得再好,不進行很好的訓練,也是不可能在競翔比賽中成功的。有人認為,只要品種好,平時不訓練,在競賽時也能取得好成績。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道理很簡單,就如一位長跑運動員,如若長期不參加訓練,而要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有堅持訓練,甚至艱苦的強制訓練,才能在比賽場上獲勝。這才是符合科學道理的。訓練是復雜而艱苦的一項工作,沒有決心也是很難堅持下去的。這里介紹一些一般的訓練方法,供參考。
(1)基礎訓練
包括親和訓練、歸巢(識巢)訓練、開棚訓練和熟悉信號訓練。
①親和訓練。親和訓練,就是從幼鴿開始到競翔比賽之前,讓信鴿與飼養者「親和」、「友好」,培養「感情」,提高鴿子的服從性。方法是在飼喂時不要喂飽,利用鴿子的求食慾,培養「親和」,建立「感情」,直到它在你身邊走來走去摸它也不跑,才算「親和」訓練成功。
②歸巢訓練。當小鴿熟悉了自己舍內與舍外的環境後,要進行歸巢訓練。方法是將幼鴿攜到離鴿舍不遠的地方反復放飛,而且要多方向放飛,逐步加遠距離。
③開棚訓練。開棚訓練,每天至少一次,每次1小時以上(對關棚飼養者而言)。由於你天天在那個時間開棚,鴿子也就形成了條件反射,當你一打開棚門,它們就會爭先恐後地往外飛,直上雲霄,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④熟悉信號訓練。可以自己規定些信號讓鴿子識別,天長日久就會記住你的信號。按照你規定的信號,訓練它很好地服從,使它能按照你的意圖行事就達到了目的。
(2)放翔訓練
①四周訓練。開始要在識巢訓練的基礎上,從3公里、5公里、10公里、20公里、50公里逐站訓放,放了一個方向,再放另一個方向,四周都要放。放時先單只放,後集體放,再單只放,而後再按照鴿會規定的比賽路線定向放。訓放時,最好是風雨無阻,鍛煉鴿子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也敢於歸巢。
②夜宿訓練。有的鴿子沒有在外過夜的經驗,特別是幼鴿。訓練的方法是,選合適的天氣,將鴿子帶到遠離鴿舍的野外,趁天黑在草地或莊稼地里輕輕地將籠門打開,讓鴿子自己走出,而後再輕輕地將籠取走(不要驚飛它們),離開此地,讓鴿子在野外過夜。這樣訓練它幾次,可以培養以後遠程放翔在外過夜的適應能力。
(3)放翔的時間和年齡
5個月以內的按四周訓練的方法訓練,5、6個月以上的,可以在四周訓放的基礎上,增加到80公里、100公里、200公里、400公里,這要根據鴿子的體質來定,最多也不宜超過500公里。訓練時間也不宜超過3個月。1~2歲的可以增加到800~1000公里。2~3歲的,即可參賽遠程和超遠程放翔。
(4)防「天敵」訓練
鴿子的「天敵」既有天上的,也有地上的。天上的有鷹、鷂、隼等猛禽。地上的有狐狸、野貓、黃鼠狼、蛇、鼠等。這里只講天上飛的「敵人」——鷹隼之類的猛禽。這些猛禽屬隼形目,全世界有300多種。在我國也有50多種。這里簡要介紹對鴿子威脅最大的猛禽。
①鳶(俗稱「老鷹」、「餓老雕」等)。這是一種大型猛禽,嘴像鋼鉤,爪長而尖利,眼光敏銳,飛行速度很快,是捕捉鳥獸的能手。
②鷂(又稱「雀鷹」、「赤腹鷹」)。這是鷹類中的中型猛禽,比老鷹稍小,嘴、爪鉤形,強勁有力。上體青灰色或青黑色,下體淡灰色,尾羽較長,有十分明顯的深褐色橫斑或有幾條細橫帶,常像賊一樣地瞅著獵物,姿態很兇猛。
③隼。隼是鷹類中的小型猛禽,比鴿子稍大一些,背褐色或赤褐色,頭尾青灰色,尾端有黑帶。紅隼即是紅鷹,形似溫善,實則兇猛。它在捕向獵物(小鳥類)時的剎那間,時速可達360公里。用這樣的速度襲擊獵物,一般的鳥類都經受不起,鴿子也同樣。
鷹隼這些猛禽,除了飛翔極其迅速外,還能長時間地在高空滑翔或懸在空中一動不動地搜索獵物,視力極敏銳,能在1000~2000米的高空看到地面上的獵物(鳥和鼠類)。所以,在訓放信鴿時,要謹防這些猛禽的突然襲擊。
鷹隼在飢餓難忍時特別兇猛,所以,特別是在久雨初晴的早晨更要注意。最好的辦法是在訓放時遠離猛禽經常出沒的地域。如果發現猛禽,別急於開籠,如已開籠可發出集群高飛的信號,萬萬不可以有單只在這種情況下飛翔,單只最利於鷹隼的襲擊,而鴿群會讓它眼花繚亂,終因捕捉不到目標而罷休;在這種時候家飛的信鴿也要推遲開棚的時間,或發出信號,或搖動食罐,招喚鴿群進棚。在短距離訓放時,飛行路線盡量避開山區,實在避不開時,開籠時間要晚一些,也就是等到鷹隼找到別的獵物填飽荒腹後,比較安全。
(5)提高歸巢速度的方法
①寡居法。對非育雛的雌雄鴿分棚飼養,訓放也不讓它們「夫妻」見面,直到參賽前幾個小時,才讓它們合棚十幾分鍾,至多半小時。這時「夫妻」相見感情格外地好,親熱、接吻、踩蛋,准備「生兒育女」了。就在這時送賽,歸巢速度就會快。
②思偶法。讓過著舒適安逸和安靜愉快生活的夫妻鴿子參加單個競賽,另一隻留舍,「夫妻」不見面,它們就會思念配偶。鴿子思偶心切,放翔它會急於歸巢的。至於放雄,還是放雌,由鴿主自定。不過,比利時賽鴿名家喬治·華普利就採取鰥居法,只放翔雌鴿,獲得了成功。
③占巢法。對已確定的參賽鴿,要在前10天左右,採取激發它們占巢心切的方法。趁黑夜看不清的時機,將另外的鴿子偷偷地放到已確定的參賽鴿的鴿舍巢房內,天亮「主人」發現有「不速之客」占據它的巢房,會拚命地逐趕。這樣連做幾次,它就產生了一種恐懼感,恐怕別鴿搶占它的巢房。所以,時時不敢遠離。在這樣的心情下,送去參賽,它會拚命地往家飛。
④餓食法。只適用於平時的訓練和當天能歸巢的參賽鴿。放時不餵食,使其餓腹,因急於飲食,它會加快行程回家「吃飯」的。對500公里以上的賽程不可以採取此法。

閱讀全文

與提高信鴿家飛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梨鑒別方法 瀏覽:296
噴槍噴漆槍的使用方法 瀏覽:597
檢測水泥的含泥量的方法 瀏覽:351
餐廳排長隊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534
節稅十種方法和技巧 瀏覽:492
土方計算方法的適用范圍和條件 瀏覽:33
名人有哪些讀書方法 瀏覽:569
茶室泡茶的方法步驟 瀏覽:938
清洗消毒後病毒的檢測方法 瀏覽:24
緩解女性衰老有哪些方法 瀏覽:632
種植罌粟的方法 瀏覽:541
華為手機抖音全部分類操作方法 瀏覽:950
藍寶石簡單辨別方法 瀏覽:769
鍛煉身體的正確方法是用力吐氣嗎 瀏覽:169
如何提升考研成績的方法 瀏覽:256
牛疝氣圖片大全治療方法 瀏覽:138
圓形吸頂燈安裝方法有哪些 瀏覽:538
測試用例分析方法 瀏覽:678
各種花的用量計算方法 瀏覽:254
布面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