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音樂活動基本教學方法

音樂活動基本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9 22:29:41

❶ 著名的四大音樂教學法是什麼

四大音樂教學法包括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鈴木鎮教學法。

它們的主要內容是:

達克羅士教學法:達爾克羅茲認為:「人類的情感是音樂來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體動作表現出來的,在人的身體中包括發展感受和分析音樂與情感的各種能力。因此,音樂學習的起點不是鋼琴、長笛等樂器,而是人的體態活動。」

柯達伊教學法:歌唱是培養音樂素質的最好途徑;採用具有藝術價值的民間和創作的樂曲;音樂應當成為學校重要的課程;重視音樂教師的選擇,強調學校的教育作用。

奧爾夫教學法:一切從兒童出發;通過親身實踐,主動學習音樂。

鈴木鎮教學法:鈴木教學法可說是一種母語教學法,從小即著重兒童潛力的發揮。

拓展資料:

音樂教學法課程目標是分科教學法之一。高等師范院校音樂系、音樂學院和教育學院有關專業和中等師范學校的必修課。研究音樂教學的理論及其運用。以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為依據,闡述音樂教學的目的、任務及教材編選原則,研究音樂教學規律,探討樂理、視唱、唱歌、器樂、音樂欣賞等教學的步驟與方法。主要任務是培養師范生和在職教師將教育學、心理學原理及音樂專業知識、技能應用於音樂教育實踐的能力。

❷ 音樂課教學方法哪些

1、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感受體驗為主,通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感受鑒賞音樂美,情感體驗外化等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1)音樂欣賞法

以欣賞活動為主,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藉助 音樂作品進行聆聽、聯想、想像、模仿、分析、比較等激發學生自覺地學習、促其形成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與求知慾望。

(2)演示法

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實際音響、示範、直觀 等方法,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深化學習內容 的方法。

(3)參觀法

2、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實踐活動為主,通過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形成與完善音樂技能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

(1)練習法

將知識運用於實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技巧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

(2)律動教學法

是人體隨著音樂做各種有規律的協調的動作。

(3)創作教學法

培養學生音樂創造性思維、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包括即興創作、表演創作等。

(2)音樂活動基本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在「感受音樂意境」環節上,信息技術的作用非常大。信息技術的有效介入活躍了音樂課堂的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音樂從單純的聽覺藝術拓展為視聽藝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必須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從而大大地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引發了學習的動機。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經常有意識地引人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和形象生動的具體場面,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以實物演示情景,以圖畫、錄像,多媒體再現情景,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表演體會情景,以語言描述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促進學生全面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❸ 說明中小學常用的一種或幾種音樂教學方法

⑴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以音樂感受情感體驗為主,通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感受鑒賞音樂美,情感體驗外化等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①音樂欣賞法:如藉助詩歌,舞蹈,戲劇繪畫等②演示法: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實際音響,示範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③參觀法:如組織學生聽音樂會,參觀樂器博物館,事先向學生講明目的,要求,事後進行討論⑵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以音樂實踐活動為主,通過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形成與完善音樂技能技巧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①練習法:如教師提出要點進行必要的示範;或由學生進行集體或個別練習,教師加以指導;師生共同對練習進行分析,小節②律動教學法:從身心兩方面同時入手訓練,學慣用聽覺感受音樂,用肌體和心靈感受節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③創作教學法④游戲教學法:隨音樂的情緒,節奏,有表情地進行律動⑶語言性教學方法:以語言傳遞為主,通過教師和學生口頭語活動以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音樂教學發①講授法,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進行教學②談話法③討論法④讀書指導法⑷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以探究,發現為主,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得出結論。

❹ 音樂課有哪些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師生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它既包括教師的教法,又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法,是教授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有效結合。決定教學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學目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由於音樂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音樂課的教學方法不同於一般學科普遍採用的教學方法。下面就音樂教學的特點談談音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
選擇教學方法要與學科特點相適應,要依據該學科教學活動的目的、任務。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通過音樂教學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學的內容包括歌唱、器樂、律動、欣賞、創作和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音樂課又是一門技藝性較強的學科,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普遍採用的是練習法、欣賞法和示範法。
音樂教育作為一種審美教育,並不是純知識理論傳授,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都必須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為基礎。音樂教學就是為欣賞音樂、演奏演唱、創作表現音樂而進行技術方面一系列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離開了技術訓練就很難完成美育任務,也就無法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故而練習法理所當然應當成為音樂教學中廣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音樂是聽覺藝術,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首要條件是讓他們接受美的熏陶,讓他們大量接觸優秀的音樂作品,擴大音樂視野。審美、修美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音樂欣賞的能力,在聆聽音樂的同時,音樂的美會感染學生並激發他們的興趣,音樂欣賞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提高他們的鑒賞水平。作為音樂課教學內容之一的欣賞本身就是以欣賞教學方法為主,而在歌唱、器樂、律動等教學中也無不貫穿和體現著欣賞活動,所以欣賞法也是音樂課普遍採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們知道,兒童學音樂是從模仿開始,在課堂上學生學習各種技能也都離不開教師的示範,尤其是在唱歌、器樂等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範法也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
選擇教學方法還要依據學科中不同的教材內容、特點。如歌唱教學方法有聽唱法、視唱法,還可由教師范唱范奏,並運用圖片、教具及手勢提示輔導學生唱好歌。器樂教學要避免機械枯燥的練習,教師講解要簡明扼要形象。欣賞教學不光採用欣賞法,還可以採用詩、文、圖畫等多種手段促使學生聯想與想像。分析綜合與比較的方法也應貫穿學生學習欣賞音樂的全過程。音樂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法則以視聽結合法、聯系對照法、講解法為主,不同於一般技巧訓練採用的方法。
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年齡特徵,音樂素質等也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擇。譬如:在進行歌唱技巧訓練的時候,對小學中年級學生就要指導他們逐步從胸式呼吸轉向胸腹聯合式呼吸,學會有氣息支持的歌唱;到高年級要求逐步掌握控制氣息的能力,為從本能地歌唱進入藝術歌唱奠定基礎,同時進行發聲方法的訓練,咬字吐字也要求清晰准確。律動教學則應以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為主要教學對象。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較為簡單的可能性的示範,並且大量採用游戲的方法,以更好到調動學生學習、練習的積極性。不管在器樂、欣賞或音樂常識教學中,對低年級學生要以形象性、趣味性為主,對高年級學生來說,講授法相比較可多用。
學生的素質也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擇。在音樂素質較好的班級,可適當加大音樂知識和技巧訓練的難度、深度,課堂教學內容安排也可更加充實。例如,在教唱新歌時就可採用視唱法。而對音樂素質較差的學生,就應以聽唱法、跟唱法為主學新歌,教學進度要放慢,難度也要降低。
此外,在運用教學方法時,要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配合。在歌唱、器樂教學中,不僅要採用示範法、練習法,還要穿插運用講授法等其他教學方法。在欣賞教學中讓學生們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也要適當進行講解。這是因為各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多種教學方法之間的互相配合,合理運用,會有相輔相成之功效。
總之,選擇音樂教學方法要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在選擇的同時,既要正確對待經長期教學實踐檢驗至今任然適用的各種教學方法,還要科學合理地吸取新的研究成果,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電化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創造出切合音樂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

如何進行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音樂活動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有著其他活動所無法替代的功效。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有三:其 一,正如葉聖陶所說:「音樂是世界的語言。」音樂為人類所共同理解,能產生共鳴。其 二,音樂藝術能陶冶情操,為古今中外有識之士所認可。其 三,喜愛音樂是孩子們的天性。音樂對於幼兒的健康心理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過一句名言:「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孩子們愛音樂,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悅的心情。 那麼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為: 1. 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藝術領域的內容與要求 為: 1. 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 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 2 能。 3. 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 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5. 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6. 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 音樂教學活動是藝術領域里主要的活動,幼兒園唱歌教學活動應遵循哪些原則: 一、選材恰當,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唱,首先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學唱的興趣和慾望。在幼教雜志及教材上,有好多幼兒歌曲。但並不一定都適合孩子們學唱。如表現為:歌詞陳舊復雜、幼兒難於理解,還有的歌曲內容孩子很陌生,這樣就影響孩子學唱歌曲的興趣。因此歌曲的選擇,對孩子的學唱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有的放矢的選擇歌曲。只要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就適合幼兒歌唱。如、《小兔乖乖》(歡快的)、《玩具進行曲》《粗心的小畫家》(詼諧的)

❻ 如何選擇有效的音樂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

音樂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法則以講授法、視聽結合法、聯系對照法為主,不同於一般技巧訓練採用的方法。它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易於把握所傳遞的所有的音樂知識及音樂常規(包括基本樂理、音樂表現手段、作品的分析處理等)。它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運用時要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靈活變換講授的具體方式。如果運用不當,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可能就會受到壓抑,甚至形成一講到底的「滿堂灌」,並將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運用講解法時,語言要生動形象,在講述教學內容時可以穿插一些形象的描述或者與講述內容有關的趣聞,以增強講述的效果。在講解時,還可穿插直觀的掛圖、音頻、示範等,使講解更明了、透徹。

二、律動法

律動教學則應以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為主要教學對象。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較為簡單的可能性的示範,並且大量採用游戲的方法。如:節奏接龍的方式,由教師演示一段節奏,學生通過改編或者編創一段節奏進行接龍演示,以此類推。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律動更好調動學生學習、練習的積極性。不管在器樂、欣賞或音樂常識教學中,對低年級學生要以形象性、趣味性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示範法

示範法是教師用自己的歌聲、琴聲、語言和動作,將音樂的美傳達給學生。由於兒童學音樂是從模仿開始,所以在課堂上學生學習各種技能也都離不開教師的示範,尤其是在唱歌、器樂、舞蹈等教學活動中,教師示範都必不可少。所以,示範法也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現代音樂課堂上的示範法不僅僅由教師范唱范奏,還可以運用教具及手勢提示,藉助多媒體等手段相配合。示範時要綜合運用完整示範和重點示範,對內容的重、難點適時地加以示範或對比示範,更便於學生理解。合理運用示範法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

四、欣賞法

欣賞課占音樂課程的比重日漸增大,所以欣賞法的運用也日趨重要。欣賞法是引導學生通過聆聽或觀看作品,感受音樂表達的內容與情緒。所以欣賞法,要通過提問啟發,還可以採用詩、文、圖畫等多種手段促使學生聯想與想像。從而讓學生了解音色與音樂作品表現之間的聯系,通過聯想和想像,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感受與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與意境,加深對音樂形象的理解,引起內心共鳴。對於較為復雜的作品,分析綜合與比較的方法也應貫穿學生學習欣賞音樂的全過程,促進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積極思考,運用已有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分析音樂作品。通過聽賞音樂的情緒情感變化,逐步領會音樂作品的整體情感,感受節拍、節奏、音色、和聲、配器等音樂要素的對比與變化,充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

選擇教學方法要依據不同的教材內容、特點,一堂好的音樂課一定是融會貫通的。只有多種教學方法之間的互相配合,合理運用,才會有相輔相成之功效。總之,選擇音樂教學方法要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在選擇的同時,既要正確對待經長期教學實踐檢驗至今仍然適用的各種教學方法,還要科學合理地吸取新的研究成果,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造出切合音樂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

❼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對於現代社會發展的速度和強度來看,我們需要的教育也應該是符合我們的整體社會發展需求和發展水平的,教育的成果在於不斷的創新和發展,也在於不斷的將社會經驗聯系教育的實際情況,現代社會小學的音樂課程教學也是如此,我們要將小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和實際學習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從而對於音樂教學的過程起到一個真正的作用,對於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對於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學習以及快樂學習,都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那麼,接下來,本文就將向大傢具體介紹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和方式,當然,也很提到如何更好的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達到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
一、音樂教學的目標
音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小學音樂教學作為我們現代社會對於小學生的一個藝術和情操的基礎培養,小學音樂教學更加發揮著它的獨特作用,並且也為我們的後天學習提供了很大的條件。小學音樂課堂是學生音樂的啟蒙階段,在這一階段打好音樂基礎是非常關鍵的,所以,我們要在音樂課堂中充分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為以後的音樂學習打好基礎。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討論一下怎樣才能使小學音樂課堂的效率得到提高。只有充分的打好小學音樂教學的基礎,我們的未來的音樂道路才可能有更大的發展,社會也為有天賦和有理想的人提供了更早的機會,幫助我們更早的學習和了解音樂,掌握音樂的獨特魅力。從而進一步的為社會培養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和欣賞音樂的基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人們對於藝術的追求,也離不開人們對於音樂世界的探討,音樂不單單代表歌唱,更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鋼琴,小提琴,等等一系列的工具,人們的欣賞水平在不斷的提高,我們對於音樂教學質量的好壞也在不斷的追求和創新的過程中。
二、音樂教學的內容以及希望達成的效果
1.使學生對於音樂學習產生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做好引導工作,使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得到充分激發,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小學音樂課堂著重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活躍起來,使小學音樂教學得到優化。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擺脫以往枯燥、單調的教學模式,在音樂教學中融進實際的情境與生動的畫面。在情境與畫面的體會中感受音樂的意境,這樣一來,音樂教學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音樂教學了,而是一幅和諧畫面的展現。只有學生對於這門課是感興趣的,學生學習這門課的時候才會投入精力,學生和老師的交流也才會更加的和諧,當然,這與老師的個人魅力也是有著很大的關系的,只有老師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的教學課程也才能更加貼切學生的所思所想,我們的音樂教學也就才能真正的進步和發展。
2.教學中積極對情境進行創建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應該改變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使音樂課堂效率得到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學情境進行積極創設,用相關的情境對課堂進行導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善於模擬音樂的情景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使得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使得學生更能掌握學習的樂趣和規律,比方說在學習蘇少版墨西哥歌曲《拉庫卡拉查》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談談對墨西哥的認識,然後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下墨西哥的基本概況和風土人情,給學生播放一段熱情奔放的墨西哥舞蹈,學生自然會對墨西哥產生一種嚮往之情,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音樂課的教學不能單單以教學為主,更加要結合一定的歌曲分析和情景處理,使得學生真正的參與進來,保證學生學習具有積極主動性。
3.在音樂課堂中與學生形成有效的互動
因為音樂學科本身與其他學科存在很大的不同,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充分抓住音樂學科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學生積極地互動起來,在新教學理念的引導下,教學的主體不再是教師,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課堂中充分展現自我。學生的主體意識被激發出來後,就可以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對於音樂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只有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真正達到了雙方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我們才能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我們的學習也就能達到我們所預料的范圍之內,保證學習的全面性以及學習的高效性。
(1)比方說,在欣賞《中國花鼓》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們放映一些與花鼓相關的畫面,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欣賞完歌曲後,教師還可以找幾個學生模仿花鼓表演,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又或者說,當學習完《四季放歌》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不同形式的音樂作品進行欣賞。最後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演唱表演。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進行了充分的互動,學生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不僅教學任務完成了,同時還鍛煉了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自己的勇氣。
三、音樂課堂學習的重要作用
音樂是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教學形式的展示使音樂課堂得到更好的展現,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得到相應提高,進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根據上面的介紹與分析,我們對於小學的音樂教學質量的改進做出了一定的分析,並且也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方法,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老師給學生創造出來的環境對於我們的小學音樂教學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必須保證教學的成果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得到了學生自己的喜愛,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必須得緊密聯系起來,要做到雙方共同進步,雙方都有所收獲,只有充分意識到這幾點,我們的音樂教學過程才能得到開發,我們的教學質量才能得到質的提高。

❽ 音樂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教學方法是師生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它既包括教師的教法,又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法,是教授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有效結合。決定教學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學目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由於音樂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音樂課的教學方法不同於一般學科普遍採用的教學方法。下面就音樂教學的特點談談音樂教學中方法的選擇和應用。 教唱新歌的方法很多,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通過音樂教學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學的內容包括歌唱、器樂、律動、欣賞、創作和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音樂課又是一門技藝性較強的學科,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普遍採用的是以下教學方法。 一. 講授法‘范唱法混合使用 示範法:范唱歌曲,讓學生體會氣口和表情等情感,學唱簡單的樂譜,循循漸進的學習。對一些音樂作品會給學生簡單的介紹作品的寫作背景等,教師帶感情的范唱,讓學生標出強弱記號,學生主動學習之後,可以再講授一些需要了解的知識點,再講解每一樂句該用何種情緒讓學生跟著模唱。一首歌曲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或者學生唱得不夠正確的地方,老師給學生范唱。學生主動學習之後,可以再講授一些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二. 欣賞法: 音樂教育作為一種審美教育,並不是純知識理論傳授,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都必須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為基礎。通過播放歌曲讓學生去體會,如一些童聲演唱的歌曲,讓學生去聽歌曲的演唱順序和情感。 音樂教學就是為欣賞音樂、演奏演唱、創作表現音樂而進行技術方面一系列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離開了技術訓練就很難完成美育任務,也就無法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故而練習法理所當然應當成為音樂教學中廣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音樂是聽覺藝術,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首要條件是讓他們接受美的熏陶,讓他們大量接觸優秀的音樂作品,擴大音樂視野。審美、修美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音樂欣賞的能力,在聆聽音樂的同時,音樂的美會感染學生並激發他們的興趣,音樂欣賞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提高他們的鑒賞水平。作為音樂課教學內容之一的欣賞本身就是以欣賞教學方法為主,而在歌唱、器樂、律動等教學中也無不貫穿和體現著欣賞活動,所以欣賞法也是音樂課普遍採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三.提問法通過提問,讓學生能更深的了解歌曲的內容,表達歌曲抒發的是什麼樣的感情。比如通過欣賞,歌曲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等四. 練習法根據 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年齡特徵,音樂素質等也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擇。譬如:在進行歌唱技巧訓練的時候,對小學中年級學生就要指導他們逐步從胸式呼吸轉向胸腹聯合式呼吸,學會有氣息支持的歌唱;到高年級要求逐步掌握控制氣息的能力,為從本能地歌唱進入藝術歌唱奠定基礎,同時進行發聲方法的訓練,咬字吐字也要求清晰准確。律動教學則應以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為主要教學對象。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較為簡單的可能性的示範,讓學生反復的練習,以更好到調動學生學習、練習的積極性。 此外,在運用教學方法時,要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配合。在歌唱、器樂教學中,不僅要採用示範法、練習法,還要穿插運用講授法等其他教學方法。在欣賞教學中讓學生們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也要適當進行講解。這是因為各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多種教學方法之間的互相配合,合理運用,會有相輔相成之功效。 總之,選擇音樂教學方法要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在選擇的同時,既要正確對待經長期教學實踐檢驗至今任然適用的各種教學方法,還要科學合理地吸取新的研究成果,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造出切合音樂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

❾ 音樂教案教學方法有哪些

音樂教案教學方法如下:
(1)唱。
唱就是演唱歌曲或音樂,通過學生、老師的演唱,構建師生互動的情境和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通過多種表現形式的演唱,感受歌曲、理解歌曲、表現歌曲,為歌曲創作做了較好的鋪墊。
(2)想。
「想」就是提出問題之後,教師要留給學生思維的時間,鼓勵學生思維的聯想與發散、引導自由想像,以尋求創意。
(3)做。
「做」就是引導學生實踐與創作,利用各種活動方式,促使學生在做中學、做中想、做中創,通過唱、想的體驗,把親身感受表達創作出來,成為個性化的作品,同時把自己的作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使之成為一部完整的音樂作品。在這一階段中,不同的活動方式,是指寫、說、演、唱等實際操作活動。
(4)評。
「評」主要是師生共同評估兒童作品,共同評鑒,相互欣賞,充分開發學生資源,促使創造性思維由個體萌芽而進入整體發展的階段。在此階段,強調的是師生相互的尊重與反饋,也是創造性思維的「延緩判斷」原則的具體表現。

閱讀全文

與音樂活動基本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梨鑒別方法 瀏覽:296
噴槍噴漆槍的使用方法 瀏覽:597
檢測水泥的含泥量的方法 瀏覽:351
餐廳排長隊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534
節稅十種方法和技巧 瀏覽:492
土方計算方法的適用范圍和條件 瀏覽:33
名人有哪些讀書方法 瀏覽:569
茶室泡茶的方法步驟 瀏覽:938
清洗消毒後病毒的檢測方法 瀏覽:24
緩解女性衰老有哪些方法 瀏覽:632
種植罌粟的方法 瀏覽:541
華為手機抖音全部分類操作方法 瀏覽:950
藍寶石簡單辨別方法 瀏覽:769
鍛煉身體的正確方法是用力吐氣嗎 瀏覽:169
如何提升考研成績的方法 瀏覽:256
牛疝氣圖片大全治療方法 瀏覽:138
圓形吸頂燈安裝方法有哪些 瀏覽:538
測試用例分析方法 瀏覽:678
各種花的用量計算方法 瀏覽:254
布面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