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摩擦分析方法

摩擦分析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9 03:38:01

1. 物理摩擦力的受力分析方向該怎麼判斷

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有彈力,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判斷方法:
1、滑動摩擦力
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會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力叫"滑動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接觸面,並且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2、靜摩擦力
若兩相互接觸且相互擠壓,而又相對靜止的物體,在外力作用下如只具有相對滑動趨勢,而又未發生相對滑動,則它們接觸面之間出現的阻礙發生相對滑動的力,叫靜摩擦力。
方向:跟接觸面相切,跟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 摩擦力的方向有什麼好的方法判斷嗎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注意是相對運動,不是對地運動方向,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還有一種判斷方法就是受力分析,首先摩擦力的方向絕對是與接觸面的方向平行,然後對接觸面的力進行受力分析,最後得到除靜摩擦力以外的所有力的合力,那麼靜摩擦力的方向就與它相反的方向,如果合外力(除了靜摩擦力)為零,那麼本系統不受靜摩擦力的作用,滑動摩擦力的判斷有兩種方法,一就是受力分析,除了滑動摩擦力以外,如果受力平衡,而且又是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則不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如果不平衡,則有摩擦力,方向相反,大小等於那個合力,二就是根據題意,若果1.有一接觸面是光滑2.不接觸3.無相對滑動中任何一條,則沒有滑動摩擦力。看懂了嗎?希望對你有幫助!

3. 靜摩擦的分析方法

1. 條件法
根據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來判斷。這是分析靜摩擦力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
例1. 如圖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個三角形木塊,在它的兩個粗糙斜面上分別放有兩上質量為m1和m2的小木塊,m1>m2。已知三角形木塊和兩個小木塊都是靜止的,試分析粗糙水平面對三角形木塊的摩擦力。
分析 三角形木塊和兩個小木塊都靜止,則可將三者看成一個整體,如圖2。整體在豎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作用,合力為零;在水平方向沒有受到其它力的作用,沒有相對於水平面運動的趨勢,因此粗糙水平面對三角形木塊沒有靜摩擦力。
2.假設法
假設不存在靜摩擦力,分析物體將會發生怎樣的相對運動,從而確定靜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例2. 如圖3,桿AB靜止地靠在直角牆上,牆的豎直部分光滑,水平部分粗糙,試分析桿受到的靜摩擦力。
分析 假設桿沒有受到靜摩擦力,那麼桿的B端將會向右滑動,說明桿的B端受到水平向左的靜摩擦力作用,阻礙桿相對地面向右運動的趨勢。3. 平衡法
根據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的條件來分析。
(1)利用共點力平衡條件:F合=0
例3. 如圖4,質量為m的物塊放在傾角為α的固定斜面上,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物塊在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處於靜止狀態,求物塊和斜面間的摩擦力f。
分析 如圖5,物塊受到重力G、斜面的支持力N和外力F的作用。若物塊與斜面間有摩擦力,則為靜摩擦力。要確定物塊相對於斜面的運動趨勢,應先確定外力F與重力沿斜面的分力mgsinα的大小關系。由於F大小未知,利用共點力平衡條件討論如下:
①若F=mgsinα,物塊與斜面間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所以物塊和斜面間沒有摩擦力。
②若F>mgsinα,物塊相對於斜面有向上的運動趨勢,斜面對物塊的靜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並且有F=mgsinα+f,即
f=F-mgsinα
③若F<mgsinα,物塊相對於斜面有向下的運動趨勢,斜面對物塊的靜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並且有F+f=mgsinα,即
f=mgsinα-F。
(2)利用力矩平衡條件:M合=0
例4. 如圖6,不可伸長的輕繩將一個均勻的、重為G的球懸於豎直牆上的A點,球靜止,繩系在球上的C點。試分析球與豎直牆面間的靜摩擦力方向。
分析 分析球的受力如圖7。以球心為支點,合力矩為零。其中,重力G和支持力N均過球心,力矩為零,所以,靜摩擦力的力矩與繩子拉力的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B處的靜摩擦力方向一定豎直向上,產生逆時針方向力矩,與繩的拉力T產生的順時針力矩平衡。
4. 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
例5. 如圖8,A、B兩物體疊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共同下滑,求B受到的靜摩擦力。
分析 先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因為斜面光滑,所以A、B共同下滑的加速度a=gsinθ。
再以物體B為研究對象,它的加速度也為a。如圖9,將a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分解為ax、ay。分析B的受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重力與支持力的合力產生了豎直方向的加速度ay,而水平方向的加速度ax應由水平向左的靜摩擦力產生,所以
方向向左。
5. 利用牛頓第三定律分析
例6. 如圖10,在力F的作用下,質量均為m的A、B兩物體均靜止,試分析A受到的靜摩擦力。
分析 直接隔離A很難分析其受力情況。可先隔離B,如圖11,可知A對B的靜摩擦力和B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即A對B的靜摩擦力fAB=mg,方向豎直向上。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得,B對A的靜摩擦力fBA=mg,方向豎直向下,由於A處於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可知,A還受到牆對它的靜摩擦力F=2mg,方向豎直向上。
小結靜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多且活,要根據具體問題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方法。以上方法的運用往往不是獨立的,要注意聯系和有機結合。

4. 如何分析物體所受的摩擦力

如何分析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確定被研究對象,判斷相對運動(或趨勢)的方向,摩擦力與這個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若靜止或勻速運動,摩擦力大小等於外(拉、推)力的大小!

5. 多個物體間摩擦力的受力分析及方法

1.
分析重力
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因此只要物體在地球附近,無論物體與地球接觸與否,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毫無疑問的首先在研究對象上分析出豎直向下的重力。
2.
分析彈力
在中學階段除物體受重力、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外,如果物體不接觸是不能產生力的,所以要有彈力,研究對象必須與其它物體接觸。但是物體間接觸不一定有彈力,還必須發生擠壓而產生形變。例如:圖1中的小球用細線系住掛在天花板上,斜面和小球下部接觸並使懸線傾斜一定角度,這時斜面對小球有支持力;但若斜面向右移動,使懸線保持豎直方向,如圖2所示,這時小球雖然和斜面接觸,但斜面對小球沒有支持力。
如果判斷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有無彈力呢?我們可以假使接觸物體撤去,判斷研究對象是否維持現狀。若維持現狀則接觸物體對研究對象沒有彈力,若不能維持現狀則有彈力。可見接觸物體對研究對象是否維持現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圖1所示,若撤去斜面,小球就不可能停留在原來的位置,要向右下方運動,所以斜面對小球有支持力;如圖2所示,若撤去斜面,小球仍保持原來位置不動,所以斜面對小球沒有支持力。

6. 求摩擦力的幾種方法

判斷摩擦力方向的幾種方法
1.判斷靜摩擦力方向的四種方法
(1)由相對滑動趨勢直接判斷 因為靜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相對滑動趨勢的方向相反,如果我們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相對滑動的趨勢很明顯,就可以由相對滑動趨勢直接判斷.這是判斷靜摩擦力方向的基本方法。
(2)用假設法判斷 所謂假設法就是先假設接觸面光滑,以確定兩物體的相對滑動趨勢的方向,從而確定靜摩擦力的方向。
(3)由運動狀態判斷 有些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緊密相關,可以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來判斷物體所受靜 摩擦力的方向
(4)用牛頓第三定律判斷 由以上三種方法先確定受力比較簡單的物體所受靜摩擦力方向,再由牛頓第三定律確定另一物體所受靜摩擦力方向.
2.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可由相對運動方向確定或牛頓第二定律確定

關於摩擦力理解的「7 個」誤區
1.認為「摩擦力一定和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靜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而不一定與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向相反。
2.認為「靜止的物體只能受到靜摩擦力,運動物體只能受到滑動摩擦力」 摩擦力發生在相互接觸並擠壓的兩個接觸表面不光滑的物體之間.如果該物體之間存在相對運動,則有相互的滑動摩擦力;如果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並存在相對運動趨勢,則物體間有相互的靜摩擦力.
3.認為「 f =uF中的 F 就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 壓力是根據作用效果命名的一種力,其方向總與接觸面垂直並指向受力物體,即屬於彈力.重力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一般情況下兩者不會相等,只有一些特殊情況時才會相等.
4.認為「摩擦力總是阻力」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礙物體問的相對運動(滑動摩擦力)或阻礙物體問的相對運動趨勢(靜摩擦力),但不一定阻礙物體間的實際運動.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5.認為「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由公式 f =uF 可知,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最大靜摩擦力也與壓力成正比但靜摩擦力的大小應根據物體的實際運動狀態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運動定律來確定。
6.認為「一個物體在一個接觸面上可以同時受幾個摩擦力的作用」 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問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相對運動的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即針對具體的物理問題,摩擦力是唯一的。
7.認為「摩擦力是不變的」 摩擦力產生於兩個相互接觸、有彈力且存在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物體之間,當兩物體間彈力大小改變,會引起摩擦力大小改變,甚至引起摩擦力「有無」的改變;當外力改變時,物體間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發生變化,還會引起摩擦力的方向改變。

7. 自行車前後輪的摩擦力是如何分析得到的

後輪向前前輪向後,首先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後輪是主動輪,後輪與地面接觸的點有向後動的趨勢,所以摩擦力向前,而前輪是從動輪,原本前輪是不會轉動的但因為後輪使得自行車整體相對於地面向前,所以前輪與地面接觸的點有了向前運動的趨勢所以摩擦力向後

8. 如何分析摩擦力

分析摩擦力無非是確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對於大小來說有:
1.相地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f=F
2.加速運動:f<F
3.減速運動:f>F
對於方向問題:
1.若相對運動,則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2.若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則靜摩擦力的方向與其相對運動的趨勢方向相反。
更多問題可參考:http://www.wuliok.com

9. 如何進行准確無誤的摩擦力分析

可以根據摩擦力的產生原理來分析。
首先,兩物體間是否有正壓力,接觸面是否光滑,是判斷摩擦力是否存在。
其次,判斷兩物體的相對運動狀態。若兩物體相對運動,則是動摩擦;若兩物體相對靜止,則是靜摩擦。
動摩擦大小隻與正壓力大小和摩擦系數有關;靜摩擦大小等於切向力大小。(最大靜摩擦力實際上大於動摩擦力,但我們高中老師說「在題目里,你可以看作最大靜摩擦力等於動摩擦力」)
我基本上就是這么判斷的,准確無誤不敢保證,因為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希望能幫到你。
還有就是摩擦力在四種基本力中屬於電磁間相互作用力

10. 如何處理一些受力分析題特別是摩擦力 對於摩擦力的分析我老是搞不清楚,想知道一些方法,謝拉!

受力分析方法可分為整體法和隔離法,這兩種方法在使用的時候可以相互配合,比如:你在分析兩物體的相互作用時,可以先用整體法來確定兩物體所受的外力然後再參照整體法的分析結果用隔離法分析兩物體的相互作用,這樣可以避免在分析受力時出現多餘的力或沒有分析到的力.】
摩擦力分為靜摩擦和動摩擦兩種,靜摩擦力的大小取決於使物體產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動摩擦力的大小取決於摩擦因數和接觸面的正壓力.
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是一個難點,這其中涉及到運動參考系的選擇.在摩擦力定義里有「相對運動」四個字,無論是靜摩擦還是動摩擦在選擇運動參考系是一定要以相對為前提,也就是假設兩物體中一個靜止,然後看另一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方向,則可以判斷「另一物體」所受的摩擦力方向.
好了,分析一個力就是分析它的大小和方向.方法都告訴你了,接下來就看你怎麼運用了!切記選好運動參考系是判斷摩擦力方向的關鍵!

閱讀全文

與摩擦分析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藏紅花的食用方法及用量 瀏覽:73
深圳房產的計算方法 瀏覽:478
怎麼驗算有餘數除法的方法 瀏覽:986
能量杯使用方法 瀏覽:210
cvd常用制膜方法 瀏覽:411
如何讀書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648
治療濕尤方法 瀏覽:290
英語快速說話方法 瀏覽:610
機構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365
小楷正確拿筆方法 瀏覽:475
專賣店茅台盒子酒鑒別真偽的方法 瀏覽:460
賓得k50使用方法 瀏覽:228
讓磁鐵自由旋轉的方法有哪些視頻 瀏覽:404
雷克薩斯山地車安裝方法 瀏覽:264
飲用水高氟水最佳解決方法 瀏覽:500
常用的安全風險分析評估方法有作業條件危險 瀏覽:346
手機游戲投屏到電視盒子方法 瀏覽:672
油鋸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356
蘋果6s手機桌面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3
沼氣池冒泡有什麼方法整治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