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微波爐可以加熱軟陶嗎
不可以,
1946年,斯潘瑟還是美國雷聲公司的研究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微波溶化了糖果。事實證明,微波輻射能引起食物內部的分子振動,從而產生熱量。1947年,第一台微波爐問世。
顧名思義,微波爐就是用微波來煮飯燒菜的。微波是一種電磁波。這種電磁波的能量不僅比通常的無線電波大得多,而且還很有"個性":微波一碰到金屬就發生反射,金屬根本沒有辦法吸收或傳導它;微波可以穿過玻璃、陶瓷、塑料等絕緣材料,但不會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過,其能量反而會被吸收。
微波爐正是利用微波的這些特性製作的。微波爐的外殼用不銹鋼等金屬材料製成,可以阻擋微波從爐內逃出,以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裝食物的容器則用絕緣材料製成。微波爐的心臟是磁控管。這個叫磁控管的電子管是個微波發生器,它能產生每秒鍾振動頻率為24.5億次的微波。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微波,能穿透食物達5cm深,並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隨之運動,劇烈的運動產生了大量的熱能,於是食物"煮"熟了。這就是微波爐加熱的原理。用普通爐灶煮食物時,熱量總是從食物外部逐漸進入食物內部的。而用微波爐烹飪,熱量則是直接深入食物內部,所以烹飪速度比其它爐灶快4至10倍,熱效率高達80%以上。目前,其他各種爐灶的熱效率無法與它相比。
而微波爐由於烹飪的時間很短,能很好地保持食物中的維生素和天然風味。比如,用微波爐煮青豌豆,幾乎可以使維生素C一點都不損失。另外,微波還可以消毒殺菌。
使用微波爐時,應注意不要空"燒",因為空"燒"時,微波的能量無法被吸收,這樣很容易損壞磁控管。另外,人體組織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定要在磁控管停止工作後,再打開爐門,提取食物。
⑵ 烤軟陶的方法
一、最實用的烤箱定型方法一般我們看到的軟陶烤制方法太過於簡單,而大家也沒有認真的研究過到底怎麼烤,以至於往烤箱里一放,問題調到 140度,15分鍾,就不管了!這樣您就大錯特錯了!導致軟陶烤制後是脆的,不結實,或者是烤制化了,賴人家軟陶質量不好·····不管什麼系列的軟陶都需要烤制到位才能體現出優點。不同品牌的軟陶烤制溫度和烤制時間是不同的,那麼不同品牌的烤箱和不同型號的烤箱的實際溫度和指示溫度又是有差異的!所以大家在烤制軟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軟陶的最佳烤制溫度是140度,請注意140都是標准溫度,並不是您的烤箱指示140度就說明您的烤箱的實際溫度就是140度,我曾經買個一個烤箱指示80度結果軟陶就烤焦了!
2、、烤制時間需要15分鍾以上,超過2cm厚的時間適當加長,請注意烤箱是140度烤制偶!有的陶友把作品放進烤箱後調了15分鍾就認為可以了,其實這樣軟陶在140度的溫度下只有不到10分鍾,這樣烤制的軟陶會出現斷裂、不結實的問題。正確的方法是烤箱需要預熱10分鍾,等烤箱內的溫度達到140度的時候再放進作品烤制!等烤箱自然冷卻後再開箱門拿出作品!
3、、作品的放置,作品一定要放在上下管的中間,有熱風循環的烤箱最佳,這樣作品受熱均勻!如果作品比較大、高,需要靠近發熱管,這時候您可以找一塊瓷磚墊放在托盤上,放在最下端,把作品放瓷磚上烤制!如果有錫紙罩住作品更好!四、不管您怎麼信任您的烤箱溫度,在您拿到軟陶後都要先試試,方法:最少做三份(建議5-6份)一樣的球、片、條在不同溫度 不同時間的情況先烤制。溫度由低到高,時間也一樣由短到長。烤制好的軟陶效果是 片、條可以彎曲90度以上不斷裂,用指甲挖很吃力才有印跡,而且還會復原
二、電吹風定型法: 將成型物品放入相對密封的小紙箱裡面,使用電吹風的熱風吹制製作成型的作品。 理論上3到5CM左右的DIY軟陶作品,熱風吹制的時間控制在5到10分鍾,整個過程持續進行。等自然冷卻後,即可定型。
三、水煮定型法:注入冷水不少於5升,放進作品,注意一定不要與鍋直接接觸,文火加熱至沸騰,開鍋狀態下持續10-20分鍾(視作品大小而定),關火,等水溫自然冷卻後,將物品撈出,注意:最好使用純凈水,自來水含有碳酸鈣,可能會使物品表面「結霜」;定型全過程一定要使用文火,大火會導致物品因內外溫差過大而裂開,一定要緩慢升溫、緩慢降溫。
四、清蒸定型法: 將成型物品放在蒸架上,注入冷水只要不鍋底不燒干,文火加 熱至沸騰,開鍋狀態下持續10-20分鍾(視物品體積而定),關火,等水溫自然冷卻後,將物品取出。 注意:最好使用純凈水,自來水含有碳酸鈣,可能會使物品表面「結霜」;定型全過程一定要使用文火,大火會導致物品因內外 溫差過大而裂開,一定要緩慢升溫、緩慢降溫,成型後硬度不夠理想,可以用吹風機吹一下,直到硬度和你心意為止
⑶ 關於軟陶製作的問題。怎麼烤制軟陶
軟陶作品在造型完成之後,都必須經過定型,此過程對於軟陶作品有直接的影響。
定型方法有以下幾種:
1、水煮定型法:(適用於沒有烤箱的初學者)
將軟陶作品放入冷水(最好使用純凈水,因為自來水中含有碳酸鈣,會使作品表面「結垢」影響美觀)中,溫火加熱直至開鍋,並保持此狀態10-20分鍾(視作品大小而定),關火後,帶水撈出或等水溫自然冷卻後,再將作品撈出。
注意:定型全過程一定要使用文火,一定要讓陶泥有一個緩慢升溫或降溫的過程,大火會導致物品因內外溫差過大而裂開。若一次定型硬度不理想,可再重復一次或幾次,直到達到滿意效果為止,但要注意要等完全冷卻後再投入冷水中二次定型。
二、烘烤定型法:(屬最適合軟陶的定型方法之一)
將要定型的軟陶作品放入烤箱中,設置烘烤溫度為110-150攝氏度,烘烤5-10分鍾(視作品大小而定),烘烤後,不要立即打開爐門,等爐溫自然降至室溫時再將作品取出(中途可隨時間推移慢慢開小縫散熱)。
注意:如烘烤後立刻打開爐門,冷空氣迅速進入爐內,會造成作品因內外溫差過大而導致開裂,所以一定要遵循「緩慢升溫或降溫」的原則。
(3)軟陶工作室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軟陶泥使用前的建議:
1、軟陶泥使用前,請先把手洗干凈,這樣可保持軟陶原有的色彩。
2、可塗一些護手箱,使軟陶不易粘手,便於製作。
3、使用軟陶泥時,顏色應該從淺至深逐一,這們不至把淺色弄臟;
4、軟陶泥在塑形前應充分揉捏使其熟化,這樣更易使作品成型,但當你在揉捏中覺得泥偏軟或偏粘時,可用加點爽身粉或滑石粉;也要以放置一會兒再用。
5、不使用軟陶泥時,建議用塑料膜包裹好,放置在陰涼處,以便以後使用。
⑷ 軟陶怎麼定型
軟陶必須結果高溫才能定型大家是知道的,本人多年經驗證實只有恆溫的電烤箱烤制的效果是最好的,現在也有很多陶友在沒有烤箱的情況下用 煮、蒸、電吹風等方法定型,這也不是不可以,但定型的作品確實不怎麼好偶!不是長久之計,建議換烤箱,在下就賣弄一下了,向大家介紹一下比較實用的幾種方法:
一、最實用的烤箱定型方法
一般我們看到的軟陶烤制方法太過於簡單,而大家也沒有認真的研究過到底怎麼烤,以至於往烤箱里一放,問題調到 140度,15分鍾,就不管了!這樣您就大錯特錯了!導致軟陶烤制後是脆的,不結實,或者是烤制化了,賴人家軟陶質量不好·····
不管什麼系列的軟陶都需要烤制到位才能體現出優點。不同品牌的軟陶烤制溫度和烤制時間是不同的,那麼不同品牌的烤箱和不同型號的烤箱的實際溫度和指示溫度又是有差異的!所以大家在烤制軟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一、軟陶的最佳烤制溫度是140度,請注意140都是標准溫度,並不是您的烤箱指示140度就說明您的烤箱的實際溫度就是140度,我曾經買個一個烤箱指示80度結果軟陶就烤焦了!
二、烤制時間需要15分鍾以上,超過2cm厚的時間適當加長,請注意烤箱是140度烤制偶!有的陶友把作品放進烤箱後調了15分鍾就認為可以了,其實這樣軟陶在140度的溫度下只有不到10分鍾,這樣烤制的軟陶會出現斷裂、不結實的問題。正確的方法是烤箱需要預熱10分鍾,等烤箱內的溫度達到140度的時候再放進作品烤制!等烤箱自然冷卻後再開箱門拿出作品!
三、作品的放置,作品一定要放在上下管的中間,有熱風循環的烤箱最佳,這樣作品受熱均勻!如果作品比較大、高,需要靠近發熱管,這時候您可以找一塊瓷磚墊放在托盤上,放在最下端,把作品放瓷磚上烤制!如果有錫紙罩住作品更好!
四、不管您怎麼信任您的烤箱溫度,在您拿到軟陶後都要先試試,方法:最少做三份(建議5-6份)一樣的球、片、條在不同溫度 不同時間的情況先烤制。溫度由低到高,時間也一樣由短到長。烤制好的軟陶效果是 片、條可以彎曲90度以上不斷裂,用指甲挖很吃力才有印跡,而且還會復原。
二、電吹風定型法:
將成型物品放入相對密封的小紙箱裡面,使用電吹風的熱風吹制製作成型的作品。 理論上3到5CM左右的DIY軟陶作品,熱風吹制的時間控制在5到10分鍾,整個過程持續進行。等自然冷卻後,即可定型。
三、水煮定型法:
注入冷水不少於5升,放進作品,注意一定不要與鍋直接接觸,文火加熱至沸騰,開鍋狀態下持續10-20分鍾(視作品大小而定),關火,等水溫自然冷卻後,將物品撈出,注意:最好使用純凈水,自來水含有碳酸鈣,可能會使物品表面「結霜」;定型全過程一定要使用文火,大火會導致物品因內外溫差過大而裂開,一定要緩慢升溫、緩慢降溫。
四、清蒸定型法:
將成型物品放在蒸架上,注入冷水只要不鍋底不燒干,文火加 熱至沸騰,開鍋狀態下持續10-20分鍾(視物品體積而定),關火,等水溫自然冷卻後,將物品取出。 注意:最好使用純凈水,自來水含有碳酸鈣,可能會使物品表面「結霜」;定型全過程一定要使用文火,大火會導致物品因內外 溫差過大而裂開,一定要緩慢升溫、緩慢降溫,成型後硬度不夠理想,可以用吹風機吹一下,直到硬度和你心意為止。
如有不到位之處還希望大家在下面展示出來偶!
⑸ 怎樣才能把軟陶做好
軟陶,又叫"彩陶",也有人稱"燒烤粘土"。19世紀,當德國雕塑家創造這種材料時,由於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充分滿足人類的創造慾望,很快便風靡了整個歐美地區。它多變的特性,立刻又成為啟發創造思考、培養文化氣質的教材。直到今天,"軟陶"仍是手藝界DIY族的最愛。
軟陶的英文名字也有很多,最常見到的字是"modeling clay"、"oven-bake clay"、 "polymer clay"等,翻譯過來,指的不外就是"雕塑土"、"烤箱烘烤土"、"高分子聚合土"。基本上,它是一種"土";是一種"可以雕塑成形的土";是一種"必須放進烤箱烘烤成形的土"不同顏色的土,可以聚合、塑造成各種千變萬化的圖樣和形狀,難怪有人預測,"軟陶"將是21世紀最時尚產品。
軟陶原料
在了解軟陶是屬於先進科技的產品後,想要創造好的作品,仍必須仰賴純熟的技巧,而軟陶的技法,誰也想不到,它居然是源於古老的琉璃工藝,早在公元前3世紀,美索不達亞平原(即今天的伊拉克境內)就有琉璃作品的出現,古埃及時代,琉璃工藝一度成為尼羅河岸亞歷山大城中最迷人的藝術。直到期15世紀義大利人發現美麗的琉璃工藝,才將這種工藝技巧傳入歐洲。16、17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可說是琉璃工藝的巔峰期,當時,這種工藝品被稱為 「Millefiori」,意思是「圖樣象千萬種花一樣繽紛燦爛」。如今的義大利的佛羅倫薩仍有「琉璃之鄉」之稱。
後來有人研究,琉璃工藝之所以歷久不衰,主要還是玻璃在作祟。原來玻璃受熱後,即具有延展性和可塑性,再加入不同的礦物質,琉璃作品就會產生變化萬千的光芒和色彩。隨著科技的進步,「軟陶」延展性和可塑性卻已非玻璃能及,它散發的魅力,甚至創造了「另類」的工藝文明。
☆ 軟陶的化學組成 ☆
2、軟陶有沒有毒性?
軟陶材質本身,就是食品包裝級原料(PVC),再加上一些無毒的染料、軟化劑及有機溶劑。只要是合格的軟陶,都是一種對人體無毒、無害、無刺激性的安全材料,可以放心使用。
☆ 關於軟陶毒性的說明 ☆
3、軟陶在烘烤過程中會不會產生毒氣?
軟陶在正常的烘烤溫度下烘烤(120 C~150 C),並不會產生有毒或刺激性氣體。但是若溫度超過200 C時,不但會使成品燒焦、融化,甚至可能引起燃燒,造成氯的刺激性煙霧。所以,正確烘烤是絕對安全的。正常烘烤時,會聞到些塑料味,此為正常現象,不會對人體有影響。
4、烘烤過軟陶的烤箱,可不可以用來烘烤食品?
剛烘烤過軟陶的烤箱,會殘留一些塑料味,只要將烤箱的門打開通風,味道散發後,即可再烘烤食物。但烘烤軟陶時,最好放在玻璃或陶瓷的平盤上,並且不要和烘烤食物的烤盤混合使用,因為烤盤容易粘住一些軟陶的碎屑,若再拿來烘烤食物,很容易使碎屑粘附在食物上。當然不要把食物和軟陶一起烘烤,否剛不僅影響食物的風味,也會影響軟陶的烘烤效果。
5、軟陶可以做成一般餐具使用嗎?
由於軟陶是一種低溫熱固的塑膠材質,並不耐熱,且本身的可塑性及彈性高,硬度低,若直接盛裝熱的食物,會造成成品變形。但是,如果不直接接觸食物的食器,都可以用軟陶來做,或是用軟陶來裝飾、美化。
6、用剩的軟陶材料及未烘烤的半成品如何保存?
軟陶本身不含水份,所以不會粘上。可以用鋁箔、蠟紙或保鮮膜包好,放在陰涼的地方。存放時,要注意避免陽光直射或高熱的場所,以免軟陶受紫外線及高熱產生變質。完成的作品可用清水清洗擦拭,不會退色或破裂,清洗之後再上一次亮光蠟或少許的油可使表面光滑。軟陶在常溫下是不會變質的,製作時利用掌溫先將陶土置放在掌心搓揉。使其柔軟。倘若陶太過於柔軟,請將它置放在冰箱中,稍後取出,即可改善,更利於操作使用。
7、軟陶工作時的清潔。
最好選擇一個表面平滑,堅硬耐割,面積廣大的工作檯面,如玻璃、大理石、陶瓷或美耐米桌面。這些都是非常理想的工作檯面,不但不粘、耐割,而且易清洗,如果是塑膠、木頭桌面,則最好再鋪一塊上述材質的工作板。
在搓土之前,將雙手洗凈、擦乾,再抹上一點乳液或護手霜(不要抹太多),待乳液被子皮膚吸收稍為干一些時。手上就形成了一層類似保護膜的油層,在搓土或製作時就不會過於粘手。此外,在搓土時最好先搓淺色,再搓深色,就不會把淺色土弄臟。最後手部清潔,也是抹上一點乳液或護手霜,用力搓揉手心,將染料搓融至乳液後,再用肥皂洗凈即可。
8、軟陶適合小朋友玩嗎?
軟陶適合3歲以上小朋友使用,但是12歲以下小朋友必須要有家人或老師陪同或指導,尤其是使用尖銳工具及烘烤時要特別注意。在選材料方面,兒童最好選用較軟的陶土,或請家人、老師先行將陶土搓軟。
9、軟陶的調色方法。
一般市售的軟陶,就已經有數十種顏色,但是在製作軟陶作品時,若能將原有的顏色加以調合,可以使作品的顏色看起來更鮮活。
軟陶的調色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把握幾個基本的原則,就可以調出自己想要的顏色。
三色圖
依照上圖三原色混合法則,就可以掌握調色的大方向。
實際調色的比例,淺色比深色的比例要大很多。例如:黑+白=灰,則黑色只要很少量,就可以使很大一塊的白色軟陶土調成灰色;若是紅+白=粉紅色,以1∶4 的比例來調合,而用暗紅色取代紅色來調相同的色彩,暗紅色可能只需原本紅色1/4的份量。
除了三原色之外,加入適量的黑或白色,可使原本鮮艷的色彩變得沉穩或粉嫩。其實第一次調色時,不一定能馬上調出自己想要的色彩,但是只要多多嘗試累積經驗,更甚而每次調色都把顏色和比例做簡單的筆記記錄下來,便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很短時間內,馬上就能成為軟陶調色的高手。
10、軟陶的烘烤方式。
軟陶作品在造型完成之後,都必須經過烘烤箱烘烤,此過程對於軟陶作品有直接的影響。
烘烤軟陶的兩個要素:⑴時間 ⑵溫度,兩個要素都必須控制在理想的狀態下,才能烘烤出完美的軟陶作品。
①時間因素:烘烤軟陶作品要有足夠的烘烤時間,否則作品無法烘烤完全,導致表面易破裂變形。原則上1/4英寸(約6.4mm)的厚度需烘烤15分鍾, 1/2英口寸(約12.7mm)的厚度需烘烤30分鍾。一般來說,較硬的土需較長的烘烤時間;較軟的土需較短的烘烤時間。必須特別注意的是烘烤時間是指從烤箱達到預定溫度之後到烘烤結束的這段時間。若未事先將烤箱預熱,則烘烤時間要再加上預熱時間才是正確的烘烤時間。(一般烤箱預熱需十分鍾)。建議讀者將不同大小厚薄的作品分類,把相同厚薄的作品放在一起烤;製作大形軟陶作品時,最好能將內胚先以鋁箔作好,以減薄作品的真正厚度,縮短烘烤時間。
②溫度因素:烘烤軟陶作品要有適當的烘烤溫度,若溫度太低作品無法達到理想的硬度及彈性,容易破損;溫度太高會導致作品表面焦黑或甚至融化變形。所有的軟陶作品烘烤溫度都是130 C/275F,不能超過145 C。建議讀者在烘烤軟陶作品時,墊一塊磁磚或玻璃片(不能鋪鋁箔),在快烘烤好之前5分鍾,將溫度稍微調高,利用此短時間稍高溫的烘烤方式,可使軟陶作品表面微泛起油亮光澤。若以此方式重復烘烤,效果會更好。
注意:可能是由於台灣的烤箱及陶土和國內的有一些差別,經過我們的實驗,一般2CM厚的軟陶作品將溫度控制在100 C左右,烘烤十分鍾左右就可以成型。冷卻後拿出,如果感覺手感較軟,可以繼續加烤幾分鍾。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都有可能將軟陶烤焦、烤裂。
初學者可先暫訂在5分鍾,而分成兩段時間烘烤。烤箱不能設定溫度時,則以3-5分鍾為原則,分成2-3次烘烤,但每次烘烤時須等到作品冷卻,才能重覆烘烤。在烘烤過程中不慎將作品烤裂時,可在作品冷卻後,填補上同色系的軟陶土,並加以輕壓、撫平,再加入烤箱中略微烘烤即可。
⑹ 誰知道免烤軟陶泥
沒啥區別,就是軟陶。軟陶的定型方法有烤箱,水煮,蒸,微波,烤箱是最好的,但是很多人家裡沒有烤箱,也不想為了玩軟陶買個烤箱,所以商家就打出「免烤」的旗號,其實就是商業手段,所有軟陶都可以水煮的,不過煮出來的不結實,表面還有一層白色的粉,建議還是買烤箱。
⑺ 製作軟陶泥的模具要怎麼做
可以按以下步驟來進行:
1.取一塊軟陶泥揉成球。
2.捏成需要的形狀。
3.用工具修飾一下原型。
4.把原型放到瓷磚上,用工具把原型的邊緣修成坡型的,就是如果把挨著瓷磚的部分當成底,那麼和上邊的面成梯形坡度,下大上小,為的是好脫模(這一步很關鍵)。
5.我用一塊石頭在原型上按出問紋理,按不按紋理,或者按什麼紋理根據自己需要而定。到這一步可以把原型先進烤箱烤制定型了。
6.用排筆粘上爽身粉或者滑石粉在烤好的原型上均勻的塗上一層起隔離作用。也可以用化妝棉或者紗布粘了粉拍上去。
7.再取一塊相對大些的泥,揉好根據原型的大致形狀捏成圓形或者方形等。
8.把捏好的泥塊扣在原型上,捏實,不要讓里邊有空隙(多試幾次,自己總結經驗)。做好進烤箱烤制。
9.烤好感覺快涼透的時候從烤箱取出,從瓷磚上取下來。
10.把原型用模具里取出來,一個模具就做好了。
11.找出自己想用的顏色的泥,揉好准備按模。
12.按之前在模具里或者泥上邊塗層油,我用的護手霜,這樣比較容易取出來
13.把泥按進去,造型復雜的要在細節的地方反復多按幾次,以防有的地方泥進入不到位。
14.用刀片消掉多餘的部分。
15.削後的樣子。
16.翻出來的樣子,我這個削的時候沒削利索稍微有點毛邊,不過不要緊,稍微修一下就可以了。
(該方法來源於網路,如果還不懂,可參考該網友的圖片。摘自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3a85a0100n2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