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學有什麼好的方法

教學有什麼好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8 13:32:50

㈠ 教學設計的方法有哪些

一、導入的方法
新課的導入,是課堂教學首要的一環。
很多教師非常重視新課「導入」的改計,注意創設問題的情境,力求使導入自然、合理,符合學生認識結構和心理特徵,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處於協調、和諧的狀態。
導語設計的一般方法如下:
1懸念導入法
教師精心設計一個緊扣學生心弦的情境或問題,造成學生渴望的心理狀態,使學生欲罷不能,頓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慾,然後自然引出所講內容。
2抒情導入法
開講前以飽滿的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通過朗讀、講故事等簡短形式,先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並將這種情感平穩轉移到所講內容上來。
3誘思導入法
這種導入一般採取「設問」的方式,提出疑問,促使學生去思考,探求答案,從而引出所講內容。
4類比導入法
有的新課與己學課內容上有相似之處,可以通過類比的方式,由此及彼,產生遷移,從而引出所講內容。
5勵志導入法
講述古今中外有志之士的成才經歷,或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跡,或採用名人軼事、格言、警句等形式導入新課。
6目標導入法
其特點是開門見山,點明課題,明確本節的教學目標,然後自然進入「達標」教程。
7音像導入法
有些課文,用錄像、影片、圖片、錄音等導入新課,令學生耳目一新,興趣大增。
8實例導入法
以學生熟知的生活與實踐中的素材作引子,不僅使學生感知 書本知識和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興趣。
9提問式導入法
所提問題要緊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要能觸發學生的思維,忌搞「是不是」、「對不對」式的簡單化提問。
二、提問的方法
1引趣法
這種提問目的不在於要求學生回答問題,而是要通過提問,激起學生對所講內容的興趣。
2誘發法
通過一個實驗,一次演示,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等,闡發一個道理或結論,激起學生的求知慾。
3發散法
即對於同一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發問,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
4引申法
設計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按由易到難的原則排列,引導學生步步深入,破疑明理。
5聯系法
即用提問方式啟發學生,聯系已學過的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聯系實踐經驗,以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
6分解法
即採用化整為零、分解難度的辦法,把一個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小問題,給學生「輔台階」,便於學生回答。
7破題法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解讀課義的「鑰匙」,以課文為突破口,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
8探究法
根據事情的結果,對事情的原因、經過進行探究性設問,以培養學生的推斷能力。
三、啟發的方法
1激疑啟發r> 其要點是在「無疑處生疑」,從而使一堂課沿著「無疑一一有疑一一無疑」這樣一條「波浪式」的思維路線前進。激疑啟發適用於課題導入和講課時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2分解啟發
每節新課的教學內容都可以把知識分解為學生已知的、半知的和未知的三部分:
己知的知識一一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
半知的知識一一在教師的啟發下讓學生索求結論;
未知的知識一一由教師深入淺出地講解清楚。
分解啟發適於講授密集知識內容時。
3設問啟發
根據教材的邏輯關系,可以把講授內容組織成環環相扣、發人深省的「問題鏈條」,逐一提出,讓學生回答,從而不斷地誘發學生思考。當學生把這一「問題鏈條」弄清搞懂了,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知識。
根據教學需要,有時這一連串的問題也可由教師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只是為了向學生提供思維線索,指明思維方向。講授邏輯性強且逐層加深的教材內容時,適於用設問啟發。
4反面啟發
對於學生反復出現的錯誤,教師可針對學生認識上的片面性和膚淺性,有意識地讓學生「跳陷阱」,以暴露問題,在學生「碰壁」和「跌跤」後。
再用事實使他們恍然大悟,認識到自己原來錯了,錯在哪裡?該怎麼糾正?糾正學生常犯的頑固性錯誤、澄清似是而非的問題,用此法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5類比啟發
是在立足於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把同類知識歸納整理,突出兩類具有相同或相似屬性的事物之間的聯系,以啟發學生認識規律、區別異同、變未知為已知的一種啟發方法。
當抽象深奧的知識的性質與某一淺顯事物的性質有相似之處時,可用此法使問題直觀化和簡單化。
6對比啟發
有些知識易於混淆,採取對比的方法容易弄清它們的本質差異,從而啟發學生分清異同點。
7比喻啟發
即利用相同或相似的道理,用打比方或舉出通俗易懂例子的方式,來講述抽象難懂的知識。突破教學難點時,此法可以深入淺出地說明其道理。
8演示啟發
即通過實驗演示,啟發學生獲取有關知識。演示啟發適用於學生由於缺乏感性認識而妨礙他們對問題的深入理解和細致分析時使用。
9操作啟發
指導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實踐,既啟發學生掌握某些科學知識,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10情境啟發
給學生創設學習某種知識的特定情境,使之身臨其境,增加感性認識,進而引發思考。
11圖示啟發
運用圖示啟發學生思維,無論是講解概念、法則、定律,還是講解應用題,都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四、語言表達的方法
教學語言的表達方法復雜多樣,最常用的有如下幾種:
1說明法
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某問題的含義、原因、理由、結果等解釋
清楚,或者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敘述出來,通常採用此法。它可分為詮釋說明、分類說明、比喻說明、舉例說明和圖表說明等。
2論證法
通常在運用論據來證明論斷的正確性或不正確性時運用該法。
3推導法
通常在根據已知的公理、定義、定理、定律等,經過演算和邏輯推理而推求新結論時運用該法。
4聯系法
在使理論與實際、本學科知識與其它學科的知識、未學的知識與已經掌握的知識之間彼此接上關系,從而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時,採用該法。
5比較法
在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類似的或不同的事物、概念等聯系起來辨別其異同時,運用該法。
6強調法
在課中,當某一重要的知識或問題,要提醒學生特殊注意時,採用該法。
7提問法
即使用疑問句式或設問語氣,向學生提出問題,以促使注意,啟發思考,加深印象。
8委婉法
在課堂上,有些話不直言,而是通過迂迴婉轉的方式去說。
9藉助法
為了說明某一問題,藉助其它事物、實物、理論、概念、詞語等,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
10綜合法
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把兩種或幾種語言表達方式綜合使用,這種方法,稱之為綜合法。
五、結尾的方法
1歸納式結尾
引導學生以准確簡練的語言歸納概括本節所講內容,以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
2回應式結尾
所謂回應,是指與教學的起始階段提出的教學目標相呼應。
3發散式結尾
在學生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另起波瀾,發散開去,引發學生廣闊的思考,這種結尾方式一定要講究自然熨貼,運用得好,可以誘發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但不要搞成畫蛇添足。
4遷移性結尾
提供與講授內容相仿的訓練材料,讓學生舉一反三,在新的訓練中鞏固新知識,並促進知識向能力轉化。
5推測式結尾
有些課文是言已盡而意無窮,在講讀結束時可引導學生進行推測性想像,有助於培養學生想像能力。
6延伸式結尾
根據講授內容,將學習任務適當延伸,既有助於本課的學習,又能將課內學習拓展到課外。
7懸念式結尾
有意設立懸念,使學生急於得知下面的內容,能起到扣人心弦、發人深思的功效。
8鋪墊式結尾
引導學生對本節所學知識課後進行認真復習,為學習後面的內容做好鋪墊。
六、練習題設計的方法
1遷移型練習
在講過例題之後,仿照例題的形式,稍作更換,另擬題目,讓學生練習,以培養其舉一反三的能力。
2誘導型練習
進行新課前,估計學生會碰到的困難,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些誘導性練習,使學生通過練習得到啟示,減少理解新知的難度。
3發散型練習
針對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探求不同的解法,這種練習,對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很有好處。
4對比型練習
對一些貌似質異問題,學生在解題時,稍有疏忽便會發生錯誤。為區別異同,提高學生的分析辨別能力,教師可設計對比型練習。
SPAN>題組型練習
將具有一定聯系的知識設計成題組,讓學生集中練習,使學生從練習中發現知識間的聯系與規律,進而強化所學知識。
6糾錯型練習
建立糾錯作業,要求學生抄出做錯題,劃出出錯點,註明出錯因,寫出正確答案。
7探究型練習
布置有探究價值的題目,讓學生通過課下查資料、搞社會調查、問老師、與同學合作攻關等方式,來培養學生探究性自學能力。
8綜合型練習
在單元或期中、期末復習階段,注意設計些綜合性的題目,盡可能多地覆蓋已學知識點,使他們通過綜合練習,發現漏洞,及時補救,並通過綜合訓練,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
七、板書的設計方法
板書講究內容美、結構美、書寫美,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藝術的需要,板書設計要別具匠心:
1線索式
這種板書是根據課文內容的內在發展流程而設計的,它能清晰地展示作者的思路。
2階梯式
這種板書狀如拾級而上的階梯。這能形象地表現教學內容的層次以及層次間的遞進或遞升關系。
3總分式
這類板書往往是教學內容的外顯形式。呈「先總後分」,或「先分後總」,或「總——分——總」結構的教學內容,適於用總分式板書。
4圖表式
把教學的內容要點,科學地填入設計的表格中,能起到簡潔明了,一目瞭然的作用。
5提綱式
編寫所講內容的結構提綱,以提綱作為板書內容。
6對比式
通過對比分出異同,有利於認識共性與個性。對比的方式主要有:概念對比、正反對比、交叉對比、縱向對比、橫向對比等。
7圖示式
就是在板書中,輔之能代表一定意義的線條、箭頭、符號等組成某種方案圖形的板書方法。它的特點是形象、美觀。
8標題式
即把所講內容各部分的標題(包括小標題),作為板書內容。

㈡ 在教學過程中有什麼好的教學方法

有很多方法,比如演示法,繪圖法。目的都在於引起孩子的興趣,使孩子主動學習。

㈢ 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1、比較教學法

比較教學,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較,確定事物的相同點和相異點,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2、一分鍾教學法

一分鍾教學法(one minute preceptor,OMP),又叫5步微技能教學法,是一種注重反饋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自1992年由Neher提出。

主要包括5個步驟:掌握教學重點,探問相關支持證據,教導一般規則,強化正向,糾正錯誤。5個步驟的運用沒有一定的順序。

3、主體教學法

主體教學法是指通過學生主動性學習獲取知識的方法。它是與教授法比較而言的。主要是由教師提出學習目標與任務、學生直接感知學習材料、分組討論、教師指導四部分組成。

4、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指教師設計覆蓋教學內容的項目並圍繞項目組織和開展教學,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完成項目學習知識、訓練能力、培養素質的一種綜合性教學方法。

項目教學項目一定要包含兩類要素。第一要包含「認知要素」,即對於教學內容的認知活動和認知過程,如能力的訓練、知識的學習、教學活動、簡單到復雜、感性到理性等。

如果項目沒有教學認知的相關內容,就不符合教育的初衷。第二要包含「企業要素」,即根據企業工作環境設計教學內容。對於人文社科類的課程,還需要增加「社會要素」。即讓學生走到社會中進行實踐,與人交往、與人合作,進行社會服務等相關工作。

5、情境教學法

創設的情境可以有:

創設現象情境,誘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學藝術就在於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而情景教學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能夠產生較好效果。

創設「意外」情境,通過「意外教學」的方式,能夠在教學中彰顯出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以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增長,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也必然是有效的。

6、體驗式教學法

體驗式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創設相關情境組織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或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從親身體驗中獲得真實的感受,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方式或學習方式。

㈣ 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教學方法分類有: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7、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識等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一般實驗是在實驗室、生物或農業實驗園地進行的。有的實驗也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實驗法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興起的。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飛躍發展,使實驗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通過實驗法,可以使學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識同書本知識聯系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8、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9、實習法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實際操作本領具有重要意義。實習法,在自然科學各門學科和職業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方法和實驗方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鞏固所學的書本知識,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卻有其特殊的作用。

㈤ 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學方法的基本類型有:講授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任務驅動法、參觀教學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積極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沿知識。

㈥ 教學中什麼樣的方法是好方法

教學方法經過多年的沉澱早已形成成熟系統的模式,一般常用的教學方法便是好方法。
常見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7、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識等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一般實驗是在實驗室、生物或農業實驗園地進行的。有的實驗也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實驗法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興起的。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飛躍發展,使實驗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通過實驗法,可以使學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識同書本知識聯系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8、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9、實習法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實際操作本領具有重要意義。實習法,在自然科學各門學科和職業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方法和實驗方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鞏固所學的書本知識,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卻有其特殊的作用。

㈦ 新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2018年4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出版《教師作為學習環境的設計者:創新教學的重要性》一書,書中基於國際經驗,總結出了6類創新教學法,並通過27個國家和國際的學校網路組織案例解釋了教師如何使用這些創新教學法。到底有哪些創新教學法值得我們學習,未來的教育走向會因此得到怎樣的變化呢?一起來看看。

唐科莉整理
01 計算思維教學

(Computational Thinking)

計算思維教學實踐的核心是以計算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的方式思考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其起點是計算機,但是計算思維教學不一定意味著使用計算機和掌握編程或代碼。它是使用問題解決思維和計算機科學的全新教學方法。

作為一種教學方法,計算思維不僅是增加計算機科學這門課程,還要更好地理解科學家如何使用計算機形成問題框架,並解決實際問題。

其中的教學技巧包括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平行加工、模型驗算、排除故障和尋找策略。

這類教學法明確將編程和代碼作為一種新的素養進行培養,是學習信息通信技術的一種新方法。

這一教學法有幾個基本要素:

計算思維教學法,不但強調一般性信息通信技術技能的掌握,更強調理解計算機科學以及它與數學、科學之間的關系。

在學校中實施計算思維教學法:

首先,需要全面思考數學與信息通信技術技能,要從傳統的基於學科的規劃,轉向基於橫向能力與技能設計的活動;

其次,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讓中小學教師具備計算思維與計算機技能,熟悉計算機網路、系統並使用信息通信技術。

開發國家課程和嚴格的教師持續專業發展課程等,都有助於增強計算思維教學在學校中的實施。(新教學支持系統:以專業指導專業,以名師成就名師)

02 體驗學習

(Experiential Learning)

體驗學習是指將學習者直接與正在學習的現實之間建立聯系的教學法。學生通過積極的體驗、探究和反思進行學習。

這類創新教學實踐包含一些最能代表學校創新的教學法(如項目式學習),旨在培養學生應對真實、復雜的挑戰的關鍵技能。

體驗學習非常關注環境、學習者的積極參與,及反思與解決沖突的作用。

體驗學習教學3種形式——

1. 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其核心是真實世界的問題容易抓住學生的興趣,能夠引發學生認真思考,從而獲得並應用新知識。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減少指導,讓學生積極發言並發揮作用。

項目會圍繞一個問題或挑戰開展。學生會反復走進實驗室,參與多樣化活動及開展研究,在真實的探究中合作、討論和開展個性化學習。

2. 基於服務的學習(Service-based Learning)

3. 不確定性能力教學(Teaching of Uncertainty Competence)

學會在一個復雜的世界中應對知識的不確定性,需要構建起一個將不確定性納入學習過程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批判思考世界,並做出合理的決策。

不確定性能力包括應對不確定的信息和情境,該能力可以分為三類:學會評價、容忍不確定性和減少不確定性。

比如,戶外/ 探險學習就是這類教學實踐的典型,要求學生面對不熟悉的情境並走出舒適區,需要合作、討論、反思並與社會聯系。

體驗學習不僅是一個發現過程,其目的也不僅是復制科學發現過程。

因此,教師注重搭建腳手架(Scaffolding)為學生提供支持非常重要,如提供專家指導,組織復雜的任務,並降低認知要求等。

03 混合學習

(Blended Learning)

混合學習的主要目標是最大化技術與數字化資源的優勢,根據學生的需求促進差異化教學,並推動課堂互動。

這一教學實踐是建立在通過小組活動和密集的面對面互動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的基礎上。

在計算機提供相關信息後,教師就從常規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用於概念的應用,並開展更具交互性、復雜的課堂活動或者進行一對一教學。

在混合學習中,教師的作用主要聚焦概念的應用,為學生提供要求更高、更復雜的問題任務,促進學生對概念的深度理解並推動同學之間的交流。

混合學習主要有3種形式——

混合學習要想成功實施,需要深入反思教師和學生的作用,教師要有改變教學的意願,教師還需要創新和提高自身的專業參與度。

由於非常依賴數字化資源,教師還需要具備操作技術的技能,並在互動中理解內容、技術和教學法。

04 游戲化教學

(Gamification)

游戲化教學通過玩耍和游戲教學,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而促進學習。

游戲和玩耍在兒童的學習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利於促進兒童的智力、情感與社會性發展。

在創新與教學中,使用視頻游戲是全球教學實踐的一個重要新趨勢。

這類教學創新有2個主要的教學要素:

動機要素(快速反饋、目標、參與和漸進的挑戰)
情感要素(故事和身份、合作與競爭)
游戲化教學一直在大量學科中成功應用,如科學、數學、語言、體育、歷史和藝術及設計。

游戲化教學的基本原則包括: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學習感覺就像玩耍一樣、每個環節都有相互關聯、從做中學、反饋及時並持續、不斷有挑戰。

基於這些原則,游戲化教學超越了游戲的設計,強調玩耍的基礎作用和游戲,融入正規教育的方式。

05 具身學習

(Embodied Learning)

具身學習指各種關注學習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教學實踐,強調身體和情感的重要性。

具身學習非常重視學生的社會、創造性體驗和積極參與的重要作用。

具身學習有各種形式,如藝術和基於設計的學習、新的體育教學法、創客文化運動等。

具身學習的主要理念是,學生自覺使用身體去學習,比坐在桌邊或電腦前更有效。

大腦盡管對於學習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認知與行為源泉,情景化的認知需要將身體、情感與社會要素都納入學習環境中。

這一教學實踐,使偏向抽象思維、個體被動獲得內容的傳統教育系統正發生改變。

具身學習的教學原則包括:

這些原則對於教學非常重要,因為兒童有兩個自然的學習傾向——創造力和表達,將這兩個動力結合,具身學習才能促進知識的獲得。

具身學習教學3種形式——

具身學習特別適合培養學生好奇心、靈敏度、多視角思考、冒險、隱喻思考及其他元認知技能和執行技能等,也有助於社會情感技能培養和探討一些跨學科內容,如性別問題、多樣化等,因此與21世紀技能高度相關。

在學校中,具身學習可以在三個層面實施:

第一,體育與藝術課上的各種活動和體驗,比如將科學課上對光合作用的解釋與舞蹈結合,幫助學生學習這一概念;

第二,工作坊或者項目,通過與校外的藝術家或專業人士建立合作,為反思通過具身學習學到的課程和內容提供平台;

第三,將身體運動、創造性培養和情感融入學校和核心學科中。現在有越來越多學校、相關計劃和專業機構提供這類實踐的相關指導和工具箱。

06 多元讀寫能力和基於討論的教學

(Multiliteracies and Discussing-based Teaching)

這類教學創新涵蓋各種實踐與教學原則。其本身就融合了兩個相互聯系的教學法:多元讀寫能力教學和基於討論的教學。

這類創新教學實踐強調:讀寫能力是學生學習和批判素養的核心,應該將知識置於政治、文化和著作者的背景中,通過換位思考和合作解構故事。

課堂討論更重視學生質疑所獲得的觀點以及「去主導語言中心化」的核心。

該類教學包含4大教學原則:

不過,將多元讀寫能力和基於討論的教學實踐引入課堂和學校中正面臨許多挑戰:

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生活與興趣,與學生課堂外的經驗建立具體的聯系,尤其是對學生生活的社區及歷史背景的了解;
教師必須保證必要的支持,讓學生在已有技能的基礎上解決復雜問題和反思;
讓其他語言進入課堂和學科中,可能會讓教師感覺受到壓力;
教師需要與專家合作,解決學生在溝通與語言中面臨的障礙,同時教師缺乏技術應用的能力與自信也是該教學實踐應用的一大障礙;
為了與廣泛的社會與政治背景建立聯系,教師迫切需要進行培訓。

㈧ 常用的教學方法重點有哪些

一、談話法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話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
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未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識。談話法的基本要求是:
1、要善於啟發誘導。當問題提出後,要善於啟發學生利用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或對直觀教具觀察獲得的感性認識進行分析、思考,研究問題或矛盾的所在。因勢利導,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去獲取新知。
2、要准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教師要對談話的中心和提問的內容做好充足的准備。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准備好談話的問題、順序,如何從一個問題引出和過渡到另一個問題。
3、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能引起思維興奮.即富有挑戰性和啟發性.問題的難易要因人而異,符合學生的已有知識程度和經驗。
二、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講授法可分為講述、講解和講演三種方式。講述是教師向學生描繪學習的對象、介紹學習材料、敘述事物產生變化的過程。講解是教師對概念、原理、規律、公式等進行解釋說明和論證。講述講解各有側重,但在教學中常結合使用。講演則是系統全面地描述事實,深入分析和論證事實並歸納、概括科學的結論。
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1、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2、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2.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3、講授應具有啟發性。在講授中善於提問並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問題.使他們的認識活動積極開展,自覺地領悟知識。
4、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的方法。其優點在於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
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1、要善於在討論中對學生啟發引導。啟發他們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圍繞中心議題發言。
2、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選好問題是討論的前提,問題要有吸引力,能激起他們的興趣.有討論、鑽研的價值。
3、做好討論小結。討論結束前,教師要簡要概括討論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糾正錯誤、片面或模糊的認識。對疑難和爭論的問題,教師要盡力闡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許學生保留意見。

㈨ 初中語文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它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具體形式。講授法是一種最常見的教學方法。講授法具有傳遞知識信息和控制學生的認識活動兩方面作用,通過這些作用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於積極的狀態中。

他們一邊在緊張的思考,一邊又在感受求知的樂趣。教師在講授中既可通過分析和比較、歸納和演繹、綜合和概括,又可通過講重點、講關鍵、講難點、講思路、講規律、講方法等多種形式來促進學生掌握知識、認識知識的價值,並將其內化為一種學習的動力。
(2)談話法。又稱問答法,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師生間的問答對話而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或鞏固知識、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談話法分為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形式。談話法可使教師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並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一般來說談話法花費的教學時間較長,對學生知識准備情況要求較高,所以,在一堂課中,談話法一般與其它的教學方法配合使用。
(3)讀書指導法。這種方法是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以及課外讀物,使學生獲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方法。它包括指導學生預習、復習、閱讀參考書、自學教材等形式。讀書指導法是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在使用此方法的時候,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同時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當學生讀書完畢後,教師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作示範性實驗和動作,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知識或印證所學書本知識的方法。演示法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為了使學生獲得對事物的感性認識,主要通過實物、掛圖、模型等演示。第二,為了使學生了解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主要使用幻燈片、投影儀、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媒體。
第三,教師身體力行的示範性動作,例如體育課中的示範性動作。演示法是通過視覺刺激完成的,所以要養成學生有目的的知覺習慣,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使用演示法,要依賴一定的物質條件,同時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方法,要與講授法、談話法等方法結合使用。
(2)參觀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組織學生去實地觀察學習,從而獲得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的方法。參觀法有準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三種形式。參觀法可使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豐富感性經驗,開闊視野,又可以在實際中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參觀過程中,為了防止學生偏離參觀目的,教師要在參觀過程中對學生加強指導,參觀結束後要安排學生討論參觀心得,或布置與參觀相關的作業。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1)實驗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進行獨立操作,通過觀察研究獲取知識,培養技能、技巧的方法。實驗法可分為感知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兩種形式,被廣泛應用於中學理科教學,如: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學科的教學中。
實驗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實習作業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在校內外的一定場所,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操作或其他實踐活動,以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實習法的特點是感性、綜合性、獨立性和***性,在自然科學和技術學科中佔有重要地位,如數學的測量實習,物理、化學的生產技術實習,生物課的植物載培和動物飼養實習,地理課的地形測繪實習,勞動技術課的生產技術實習等。實習法有利於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
(3)練習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練習法分為各種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等形式。練習法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具有重復性特點,在各科教學中被廣泛使用。
它不僅能使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且還有利於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等優良品質。
4.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
(1)討論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或班級的形式,圍繞某一中心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獲得知識的方法。通過討論可以使學生們集思廣義,取長補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增長新知識,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㈩ 在教學或學習過程中,你發現哪些很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如若說“有法”,應是指教學原則下的一些具體操作。這些具體操作的角度很多,如從教師的角度,要善於演講,語言幽默風趣;從師生關系的角度,要能調動情緒,合作學習;從教材的角度,要因材施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等。每個人的風格不一,套路不同,但成功之處,也有一些共同的地方。


當前,課堂教學流傳著各種各樣形式新穎的教學模式,可以學習借鑒,但不可照搬照抄。教學還要考慮一個“因地制宜”的問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閱讀全文

與教學有什麼好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視手機位置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98
藏紅花的食用方法及用量 瀏覽:73
深圳房產的計算方法 瀏覽:478
怎麼驗算有餘數除法的方法 瀏覽:986
能量杯使用方法 瀏覽:210
cvd常用制膜方法 瀏覽:411
如何讀書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648
治療濕尤方法 瀏覽:290
英語快速說話方法 瀏覽:610
機構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365
小楷正確拿筆方法 瀏覽:475
專賣店茅台盒子酒鑒別真偽的方法 瀏覽:460
賓得k50使用方法 瀏覽:228
讓磁鐵自由旋轉的方法有哪些視頻 瀏覽:404
雷克薩斯山地車安裝方法 瀏覽:264
飲用水高氟水最佳解決方法 瀏覽:500
常用的安全風險分析評估方法有作業條件危險 瀏覽:346
手機游戲投屏到電視盒子方法 瀏覽:672
油鋸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356
蘋果6s手機桌面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