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庫存管理數據的研究方法

庫存管理數據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7 07:41:15

怎麼進行庫存管理

庫存管理的方法主要有ABC管理法、定量訂貨法、定期訂貨法以及經濟訂貨法(EOQ)、JIT庫存管理方法等。

一、ABC管理法

ABC管理法又叫ABC分析法,就是以某類庫存物資品種數占物資品種數的百分數和該類物資金額占庫存物資總金額的百分數大小為標准,將庫存物資分為A、B、C三類,進行分級管理。

ABC管理法的基本原理:對企業庫存(物料、在製品、產成品)按其重要程度、價值高低、資金佔用或消耗數量等進行分類、排序,一般A類物資數目佔全部庫存物資的10%左右,而其金額占總金額的70%左右;B類物資數目佔全部庫存物資的20%左右,而其金額占總金額的20%左右;C類物資數目佔全部庫存物資的70%左右,而其金額占總金額的10%左右。

ABC分類庫存管理方法:

1.A類庫存物資的管理:(1)進貨要勤。(2)發料要勤。(3)與用戶密切聯系,及時了解用戶需求的動向。(4)恰當選擇安全系統,使安全庫存量盡可能減少。(5)與供應商密切聯系。

2.C類庫存物資:對於C類物料一般採用比較粗放的定量控制方式,可以採用較大的訂貨批量或經濟訂貨批量進行訂貨。

3.B類庫存物資:介於A類和C類物料之間,可採用定量訂貨方式為主,定期訂貨方式為輔的方式,並按經濟訂貨批量進行訂貨。

二、定量訂貨法

(一)定量訂貨管理法的原理

定量訂貨方式是指當庫存量下降到預定的最低庫存數量(訂貨點)時,按規定數量(一般以經濟批量EOQ為標准)進行訂貨補充的一種庫存管理方式。

(二)定量訂貨管理法參數的確定

1.訂貨點的確定

(1)在需求和訂貨提前期確定的情況下,不需設置安全庫存:

訂貨點=訂貨提前期(天)*全年需求量/360

即R=LT*D/360

(2)在需求和訂貨提前期都不確定的情況下需要設置安全庫存:

訂貨點=(平均需求量*最大訂貨提前期)+安全庫存

安全庫存=安全系數*√ˉ最大訂貨提前期*需求變動值

(註:最大訂貨提前期,開根號)

三、定期訂貨法

定期訂貨法是按預先確定的訂貨時間間隔進行訂貨補充庫存的一種管理方法。

(一)定期訂貨法的原理:預先確定一個訂貨周期和最高庫存量,周期性地檢查庫存,根據最高庫存量、實際庫存、在途訂貨量和待出庫商品數量,計算出每次訂貨量,發出訂貨指令,組織訂貨。

(二)定期訂貨法的控制參數

1.訂貨周期T的確定:

T*=√ˉ2S/CiR

T*為經濟訂貨周期;S為單次訂貨成本;Ci為單位商品年儲存成本;R為單位時間內庫存商品需求量(銷售量)。

2.最高庫存量Q的確定:

Qmax=ˉQ(T+ˉTk)+Qs

Qmax為最高庫存量;ˉR為T+Tk期間的庫存需求量平均值;T為訂貨周期;為平均訂貨提前期;Qs為安全庫存量。

3.訂貨量的確定:

Qi=Qmax+Qni-Qki-Qmi

Qi為第i次訂貨的訂貨量;Qmax為最高庫存量;Qni為第i次訂貨點的在途到貨量;Qki為第i次訂貨點的實際庫存量;Qmi為第i次訂貨點的待出庫貨量。

四、其他可參考的庫存管理方法

1.零庫存方法

2.寄售方法(超級市場方案)

3.自來水式倉庫方法

4.供應商專櫃方式

5.自動銷售機方法

6.巡迴訪問銷售方法

❷ 庫存管理的實施方法

1、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的信息溝通
供應商
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首先必須擁有一個良好的信息溝通平台,需要在原有企業擁有的EDI的基礎上,重新整合原有的EDI資源來夠建一個適合於供應商庫存管理的信息溝通系統。
2 、供應商庫存管理的工作流程設計
買方企業和供應商實施VMI後,必須進行針對VMI的工作流程來保證整個策略的實施。
整個供應商庫存管理的實施都是透明化的,買方企業和供應商隨時都可以監控。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庫存管理部分:其實是由銷售預測和庫存管理以及和供應商生產系統共同組成的,因為實施了供應商庫存管理之後,這幾個部分的工作主要由供應商和買方企業共同相協調來完成,所以把歸為一種模塊來處理:首先由買方企業那裡獲得產品的銷售數據,然後和當時的庫存水平相結合及時傳送給供應商,然後由供應商的庫存管理系統做出決策:如果供應商現有的倉儲系統能夠滿足庫存管理系統做出決策所需要的產品數量,就直接由倉儲與運輸配送系統將產品直接及時配送給買方企業,如果供應商現有的倉儲系統能夠不滿足庫存管理系統做出決策,就必須通知生產系統生產產品後再通過運輸與配送系統及時將產品配送給買方企業。其中,在正式訂單生成前,還應該交由買方企業核對,調整後再得出最後訂單 。
倉儲與運輸配送系統:一方面負責產品的倉儲:產品的分檢入庫以及產品的保存;另一方面負責產品的運輸配送:產品按要求及時送達買方企業手中,同時負責編排盡量符合經濟效益的運輸配送計劃,如批量運輸和零擔運輸的選擇,運輸的線路和時間編排以及安排承載量等等;
供應商庫存管理
3、供應商庫存管理的組織結構調整
買方企業和供應商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後,為了適應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根據供應商管理庫的工作流程來對組織機構進行相應的調整。
因為供應商庫存管理是對原由企業的管理策略的一種「否定」,在雙方企業之間肯定會有工作和職能上的合作和調整,所以為了保證供應商庫存管理能夠很好正常的運行,就有必要設立一個供應商庫存管理協調與評估部門,主要的作用在於:
(1)原有企業之間的人員在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後,可能會因為工作上的合作而導致利益沖突,所以供應商庫存管理協調&評估部門就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工作標准來協調和解決這些問題,可以作為雙方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
(2)因為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後,原有工作崗位就會適當合並和調整:如原有的買方企業庫存和倉儲人員的工作崗位再安排,他們可能會認為現有的供應商庫存管理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威脅到自己飯碗的威脅,所以供應商庫存管理協調&評估部門就應該做好他們的工作,對他們的工作做出適當的安排和調整。
(3)對供應商庫存管理的實施進行監控和評估,用以提供合理科學管理信息給企業高層,作為企業高層對企業調整的重要依據。
供應鏈中的不同成員存在著不同的相互沖突的目標,當系統沒有協調時,供應鏈各成員自身優化而行動,結果只是局部最優,這導致重復建立庫存,無法達到供應鏈整體的最優。為了實現全局最優,供應鏈成員應該認識到什麼是對整個系統最優,為協調供應鏈各成員的行為,必須獲得信息,而獲得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戰略聯盟。這種雙贏的夥伴關系,為供應鏈的庫存管理提供了突破傳統的管理方法。下面介紹三種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
1.供應商管理庫存
供應商管理庫存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簡稱VMI)系統,有時也稱為「供應商補充庫存系統」,是指供應商在用戶的允許下,管理用戶的庫存,由供應商決定每一種產品的庫存水平和維持這些庫存水平的策略。在採用VMI情況下,雖然零售商的商品庫存決策主導權由供應商把握,但是,在店鋪的空間安排,商品貨架布置等店鋪空間管理決策方面仍然由零售商主導。VMI是建立在零售商———供應商夥伴關系基礎上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它突破了傳統的「庫存是由庫存擁有者管理」的模式,不僅可以降低供應鏈的庫存水平,降低成本,還能為用戶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加速資金和物資周轉,使供需雙方能共享利益,實現雙贏。VMI的特點是:
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幫助供應商更有效地做出計劃,供應商從零售商處獲得銷售點數據並使用該數據來協調其生產、庫存活動與及零售商的實際銷售活動;
另一方面供應商完全管理和擁有庫存,直到零售商將其售出為止,但是零售商對庫存有看管義務,並對庫存物品的損傷或損壞負責。實施VMI有很多優點。首先,供應商擁有庫,對於零售商來說,可以省去多餘的定貨部門,使人工任務自動化,可以從過程中去除不必要的控制步驟,使庫存成本更低,服務水平更高其次,供應商擁有庫存,供應商會對庫存考慮更多,並盡可能進行更為有效的管理,通過協調對多個零售生產與配送,進一步降低總成本。
第三,供應商能按照銷售時點的數據,對需求做出預測,能更准確地確定客貨批量,減少預測的不確定性,從而減少安全庫存量,命名存儲與供貨成本更小,同時,供應商能更快響應用戶需求,提高服務水平,使得用戶的庫存水平也降低。此外,實施VMI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信任問題。這種合作需要一定的信任,否則就會失敗。零售商要信任供應商,不要干預供應商對發貨的監控,供應商也要多做工作,使零售商相信他們不僅能管好自己的庫存,也能管好零售商的庫存。只有相互信任,通過交流和合作才能解決存在的問題。
(2)技術問題。只有採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才能保證數據傳遞的及時性和准確性,而這些技術往往價格昂貴,利用 牛模杉 術將銷售點信息和配送信息分別傳輸給供應商和零售商,利用條碼技術和掃描技術來確保數據的准確性,並且庫存與產品的控制和計劃系統都必須是在線的,准確的。
(3)存貨所有權問題。確定由誰來進行補充庫存的決策以前,零售商收到貨物時,所有權也同時轉移了,變為寄售關系,供應商擁有庫存直到貨物被售出。同時,由於供應商管理責任增大,成本增加了,雙方要對條款進行洽談,使零售商與供應商共享系統整體庫存下降。 (4)資金支付問題。過去,零售商通常在收到貨物一至三個月以後才支付貨款,可能不得不在貨物售出後就要支付貨款,付款期限縮短了,零售商要適應這種變化。
2 .聯合庫存管理
聯合庫存管理是建立在經銷商一體化基礎之上的一種風險分擔的庫存管理模式。它與VMI不同,它強調雙方同時參與,共同制定庫存控制計劃,使供需雙方能相互協調,使庫存管理成為供需雙方連接的橋梁和紐帶。
傳統的經銷方法是,每個經銷商根據市場需求預測直接向製造商定貨,由於存在提前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產品才能送到經銷商手中,而顧客不願意等這么久,因此,各個經銷商不得不以庫存來應付,同時,製造商為了縮短提前期也不得不保存庫存來盡快滿足客戶要求。無論是經銷商還是製造商,對於一個突然到來的訂單只有通過增加庫存和人員來滿足客戶需求。但是,由於有些產品的配件價格昂貴,費用較大,庫存過多,會使經銷商負擔不起,同時,對製造商也是不經濟的,所以,不能通過增加庫存的方法來滿足每一個客戶的需求,必須尋找一種新的解決辦法。藉助現代信息系統技術,通過建立經銷商一體化的戰略聯盟,把各個經銷商的庫存聯合在一起,實現聯合庫存管理,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聯合庫存管理是由製造商安裝一個基於計算機的信息系統,把各個經銷商的庫存通過該系統連接起來,每個經銷商可以通過該系統查看其他經銷商的庫存,尋找配件並進行交換,同時,經銷商們在製造商的協調下達成協議,承諾在一定條件下交換配件並支付一定報酬,這樣,就可以使每個經銷商的庫存降低,服務水平提高。實行聯合庫存管理有很多優點,對於經銷商來說,可以建立覆蓋整個經銷網路的庫存池,一體化的物流系統,不僅能使經銷商的庫存更低,使整個供應鏈的庫存更低,而且還能快速響應用戶需求,更有效快速地運輸配件,減少了因缺貨而使經銷商失去銷售機會的情況,提高了服務水平;對於製造商來說,經銷商比製造商更接近客戶,能更好對客戶要求做更快的響應,並為購買產品安排融資和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使製造商能集中精力,搞好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專家曾說過:「經銷商創造了一家公司的形象,絕不僅僅是站在產品背後的公司,而是在世界各地都與其產品同在的公司。」
實施聯合庫存管理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要建立供需協調的管理機制。製造商要擔負起責任,提供必要的資源與擔保,使經銷商相信承諾,協調其經銷商的工作 (有時可能是相互競爭的經銷商 ),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標和利益分配、激勵機制,在各個經銷商之間創造風險共擔和資源共享的機會。
(2)建立信息共享與溝通的系統。利用EDI和POS系統,條碼和掃描技術以及Internet的優勢,在供需之間建立一個暢通的信息系統,使各經銷商協調一致,快速響應用戶要求。
(3)經銷商之間要建立相互信息。有的經銷商會懷疑參加這樣一個系統是否值得,尤其是當他的庫存比別人多的時候,同時,參與進來的經銷商要依靠其他經銷商來幫助他們提供良好的顧客服務,這時,製造商就要大力支持,要多做工作,使經銷商之間建立信任,使不同的經銷商能夠發揮不同領域的技能,實現聯合庫存管理的目標。
3.利用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來管理庫存
由於資源的限制,沒有哪一個公司可以自給自足,成為一個業務上面面俱到的專家。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可以為其提供高效率的庫存管理服務來滿足客戶的需求,使得供應鏈上的供應方集中精力於自己的核心業務,而不必建造新的倉儲設施或長期租貨而花費過多資金,從而降低庫存成本,提供超過僱主公司更加多樣化的顧客服務,改善服務質量。第三方物流戰略,對製造商來說是利用外部資源,變物流的固定費用為變動費用,並可以得到物流專家的經驗與物流技術的新成果,接受高質量的物流專業化服務,為用戶提供更加滿意的增值服務。第三方物流供應商起到了連接供應與用戶之間橋梁紐帶作用,使供需雙方都消除了各自的庫存,提高了供應鏈的競爭力。實行第三方物流要建立在合同基礎之上,它是一種長期的合作聯盟,雙方要記住,這是一個互利互惠,風險共擔、回報共享的第三方聯盟。
庫存管理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第一、銷售計劃不正確,很多代理商去訂貨的時候沒有銷售計劃。首單不了解消費者的購買邏輯,造成訂貨不準;加盟商整體准確率不高,造成補貨不準。訂貨不準確的首要原因是。據業內人士介紹,品牌商與代理商的合同要麼是買斷,要麼是有一定退貨率或換貨率,沒有形成真正有利於消化的相互調撥。雖然一些品牌商給代理商建立了一些調撥的途徑,但由於沒有系統化的數據分析,對代理商的庫存有效減少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第二、訂貨會模式依賴分銷商而不是消費者提供市場信息。這種模式下,真正的需求變成產品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國內大多數生產商從接單到成品上市平均需要90天時間,有的能達到120多天。這導致很多商店銷售的都是上一季的流行款式。
第三、忽略設計本身、忽略消費者需求。生產商認為「當下國際流行款式在國內一線城市賣不動之後,可以放到二線、三線城市去賣」,如此只能導致產品的積壓,因為他們忽略了互聯網的力量和作用,也忽視了由於交通等原因造成的消費者消費理念的快速變化。
第四、利用限制理論解決庫存問題。(限制理論,是指的是物理系統中的最薄弱環節決定整個系統的產出或者效率。)企業經營中最大的瓶頸就是銷售產出,在挖掘銷售最大產能的同時,要給它留緩沖,以使銷售產出最大化,這個緩沖就是庫存。也就是說要把銷售做到最大化,就一定需要一定的庫存作為緩沖,沒有緩沖就沒有業績,零庫存是不可能的。對於服裝企業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破除原有的經營模式,代之以更有效的精細化管理的方式來有效地降低庫存,保持企業、代理商和終端的庫存平衡,並有效進行區域內和跨區域的調撥,最終實現公司、總代理、加盟商的業績遞增和低庫存的運作。
按照服裝企業的慣例,一般品牌正常銷售(指的是最低零售折扣在5折以上)庫存率在35%-45%之間,這些庫存基本分布:一是品牌廠家,庫存15%-20%(按照執行15%退貨率,外加備貨);二是區域總代理,庫存5%-10%;三是加盟商,庫存佔到10%-15%左右。
第五、讓賣方管理庫存。例:某著名服裝品牌採取的就是賣方管理庫存模式。這是一種高級供應鏈管理方式,簡單地說,就是指客戶零庫存,100%退貨,並以此實現庫存的優化和再分配,通過整合上游生產資源,借力終端信息化管理(TOC管理系統)和物流的支持實現銷售終端「賣一補一」。
在業界,VMI模式也被稱為「黑手黨提案」,《老闆》雜志表示這種模式吸引著客戶去大規模開店,而閉店率卻大幅下降,這也再次驗證了在生產時期,不僅有過剩的危機,更可以找到品牌發展的契機,整體庫存率控制在25%左右。

❸ 供應鏈管理下的庫存管理方法有哪些

供應鏈管理就是尋求供應鏈夥伴的協同,綜合物流成本的降低。所以庫存管理上有VMI(供應商管理庫存)、JMI(聯合庫存管理)、CPFR(聯合計劃、預測、補貨)等方法控制和管理庫存。
總的來說,就是不再單方面的去尋求自己保持最低庫存,就像以往的EOQ方法等(太多的考慮自身的最優),而整條供應鏈庫存可能不是最優的。(供應鏈夥伴間利益分配問題是另外很重要的,要站在整條供應鏈的高度去規劃和管理庫存)。

❹ 庫存控制方法有哪些

人們在生產實踐中總結提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模式,形成了先進實用的生產管理系統。國內外的學者和企業不斷提出了各種生產管理思想,如製造資源計劃(MRPⅡ)、准時化生產(Jrr)、供應鏈環境下的供應商管理庫存(VMI)等。這些先進的管理思想對庫存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傳統的庫存控制方法包括:訂貨點采購法、統計分析法、定期采購法和經濟批量采購法。目前應用最多的庫存控制方法是經濟訂購批量法。該方法的控制優化目標是對庫存成本的控制,而庫存成本是決策的主要考慮因素。這種方法簡稱EOQ模型(Economic Order Quail-ty),通過平衡采購進貨成本和保管倉儲成本,確定一個最佳的訂貨數量來實現最低總庫存成本。
60年代以後生產了MRPⅡ生產模式,對庫存控制也提出相關要求:物料需求計劃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是根據市場需求預測和顧客訂單制定產品生產計劃,結合產品的物料清單和庫存數據,通過計算機計算出所需物料的需求量和時間,從而確定物料加工進度的訂貨日程技術。
MKP與生產進度安排和庫存控制兩者密切相關。它既是一種精確的排產系統,又是一種有效的庫存物料控制系統,並且當情況發生變化而需要修改計劃時,它又是重新排產的手段。它能保證滿足供應所需物料的同時,使庫存保持在最低水平。
(1)MRP的特點與原理
MRP主要特點是:需求有時間階段性,要推算不同層次物品的需求量,按計劃發出訂單和重新安排產能。需求的時間階段性就是必須完成各項作業以滿足在總生產計劃中規定的最終物品的交貨日期。MRP是以最終產品開始,編制出所有較低層次需求品(裝配件、部件和零件)的必要進度計劃。准確制定計劃訂貨發出量和訂貨時間。當作業不能按期完成時,MKP可以重排計劃訂貨量,以便按實際情況安排優先次序。
(2)MRPH與庫存控制管理
MRP最初是由生產庫存物料控制發展而來的。20世紀80年代最終擴展到營銷、財務和人事管理方面,形成製造資源計劃MRPH(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ll是以生產控制和庫存控制為重點,反映擴展生產資源計劃的范圍。營銷和財務是與製造計劃相互影響的兩個最引人注目的區域。
MRPⅡ系統克服了MRP系統的不足之處,在系統中增加了生產能力計劃、生產活動控制、采購和物料管理計劃三方面的功能。生產能力計劃功能是以物料需求計劃的輸出作為其輸入,根據計劃的零部件需求量和生產基本信息中的工序、工作中心等信息計算出設備與人力的需求量、各種設備的負荷量,以便判定是否有足夠得生產能力,如發現能力不足,就進行設備負荷調節和人力補充;如果能力實在無法平衡,則可以調整產品的生產計劃。
JIT運作模式下的「零庫存」控制運作理念。「零庫存」是一種生產運作,通過降低庫存—暴露問題——解決問題——再降低庫存——再暴露問題——再解決問題的良性性循環。
90年代出現的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庫存控制也同樣有了相應的特點——供應商管理庫存(VMI)。VMI管理系統的原則:
(1)合作性原則。在實施該策略中,相互信任與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應商和用戶(零售商)都要有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夠相互保持較好的合作。
(2)互惠原則。VMI不是關於成本如何分配或誰來支付的問題,而是關於減少成本的問題。通過該策略使雙方的成本都獲得減少。
(3)目標一致性原則。雙方都明白各自的責任,觀念上達成一致的目標。如庫存放在哪裡,什麼時候支付,是否要管理費,要化費多少等問題都要回答,並且體現在框架協議中。
(4)連續改進原則。使供需雙方能共享利益和消除浪費。
綜上所述,以上幾種采購和庫存管理方法適用於不同的情況。訂貨點法是至今能夠應用於獨立需求物資庫存管理的惟一方法。訂貨點法的優點是操作簡單、運行成本低。訂貨點法的一個變化形式是「雙箱法」。但訂貨點法的缺點是它使庫存太高,庫存費用太大,因此適用於低值物資的庫存管理。
MRP法適用於相關需求物資的采購,優點是對於復雜產品的物資相關性需求通過計算機的精確計劃和計算,可以使所需采購的物資按時按量到達。但由於MRP方法屬於是一種推動式的采購和庫存管理方法,因此庫存也相對較高。同時由於MRP系統要求的輸入信息多、操作規范、資料庫更新及時,因此加大了MRP庫存管理工作的復雜程度和工作量。
JIT和VMI是供應鏈管理下有效的庫存管理方法。它們的優點是採用訂單驅動的方式,訂單驅動使供應與需求雙方都圍繞訂單運作,信息高度共享,也就實現了准時化、同步化運作,因此在降低庫存、優化供應鏈運作成本上效果顯著。JIT和VMI庫存管理策略是以供應鏈企業間的協作性戰略夥伴關系為基礎的,體現了供應鏈管理的協調性、同步性和集成性。兩者的區別在於JIT是由客戶自己管理庫存,而VIM/是由供應商按照協議決定什麼時候給客戶補充庫存、補充多少。兩種庫存管理方式都能有效地降低庫存,具體選擇何種方式要根據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制定。

❺ 企業庫存控制方法有哪些

當前比較實用的傳統庫存管理方法

1. ABC庫存分類管理法

這是一種簡單、實用的科學管理方法。根據倉庫中庫存物資的價值把所有物資分為三類。種類數量少,但價值大的物資為A類,為重要物資。這類物資應重點管理,嚴格控制庫存,進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種類和數量都比較多,但佔用的資金卻很少的物資為C類,是不重要的物資,一般進行簡單的管理控制;其它的物資歸為B類,種類數量和資金佔用均介於A類和C類物資之間,採取折中管理方法,進行一般的管理控制。

但ABC庫存分類管理法並非盡善盡美,在實際生產中,庫存物資的價值並不等同於其在生產中的作用。有的物資雖然價值比較低,但在生產中卻起關鍵性的作用;有的物資價值很高,卻不是生產中的關鍵因素。因此,根據關鍵因素進行評估和管理是另一種比較有效的庫存管理方法。

2.關鍵因素分析法

根據庫存物資在生產經營中所起關鍵性的大小,把它們劃分為四個級別,分別是最高優先順序、較高優先順序、中等優先順序、較低優先順序。不同的級別採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管理要點:最高優先順序物資不允許缺貨,因為它是生產中的關鍵因素,偶爾的缺貨都會導致生產不能正常進行。為了保證供應,一般和此類物資供應商簽訂長期合同,結為戰略合作夥伴。較高優先順序物資允許偶爾缺貨,因為基礎性的物資在市場上有較多的供應商,可以很快的做出選擇。中等優先順序的物資,在生產中比較重要,但不是關鍵因素,因此它的缺貨不會對生產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可以在合理范圍內缺貨,其需求可根據生產進度計劃進行計算,這也是降低庫存管理成本的一種方式。

關鍵因素分析法相對較適用於生產性的企業。對於銷售型企業,如家樂福、沃爾瑪,進行關鍵因素分析就需要做出必要的調整,可以根據商品的月銷售天數(即這種商品一個月中有多少天都有銷售)作為劃分的依據。

ABC庫存分類管理法和關鍵因素分析法都是用一個因素來對庫存的物資進行劃分。事實上,只用一個因素並不能完全客觀的反映出庫存物資在生產或在價值方面的作用。如,有的C類物資,盡管它的價格較低,但是,如果這種物資的缺貨風險大,市場上不容易采購,仍進行一般的管理控制,那麼,可能會造成誤判而不能及時供應,對生產經營帶來影響。

因此,如果能用兩個指標對庫存物資進行劃分,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管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供應細分法

用兩個因素對庫存物資進行分類。一是成本/價值,作為橫坐標;二是風險和不確定性,也就是在市場上獲得這種材料的難易程度,作為縱坐標。這樣,可以把庫存物資劃分為四類。

價值比較低,在市場上很容易購買。且風險比較小的物資劃為策略型物資。管理重點主要放在管理成本控制上,需關注交易過程的管理,側重整個采購過程成本的下降。價值比較大,在市場上風險性比較小的物資劃為杠桿型物資。杠桿型物資價值高,庫存成本大,但市場供應充足,較容易購買,因此,管理重點應放在庫存成本的控制上,可以考慮在不影響供應的基礎上,以各種方法有效地降低直接采購成本,和供應商簽訂短期合約,以便能不斷尋求、更換、轉向成本更低的資源。

當前比較實用的方法

1.EKP環境下的庫存管理

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建立在MRP和MRPII基礎上,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統。它通過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把客戶需求和企業內部的生產及供應商的資源集成在一起,使企業能夠對供應鏈上的所有業務流程進行有效管理,如采購、庫存、計劃、生產製造、質量控制,客戶服務等。

ERP物資管理包括物資采購、質量檢驗、收貨、發貨、預留、庫位管理、物資移動、庫存檔點、物資需求計劃和報表查詢等功能。ERP通過物資主數據為所有物資建立庫存,能夠結合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需求以及供應鏈中來自企業外部的采購訂單信息、客戶需求信息等,通過MRP自動平衡庫存,自動生成物資采購計劃,確定何時訂貨采購,有效縮短物資采購和供應提前期,提高物資計劃准確率,保證穩定的物流支持企業正常生產,並最小限度佔用資本;另外,ERP系統能夠隨物資入庫、出庫等狀態動態調整庫存,精確反映庫存現狀;通過報表查詢,分析物資庫存的合理性及存在問題。ERP實現了企業內部各部門信息共享,能夠有效降低庫存量,節約管理成本,最大限度的利用企業現有資源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ERP環境下的庫存管理,主要以企業內部庫存管理為核心,實現了本企業的供應鏈上的增值,但缺乏整體觀,未能考慮供應鏈環節中外部企業的庫存對企業內部庫存的影響,企業間缺乏合作與協調,信息傳遞效率較低等。

2.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管理

供應鏈庫存管理即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庫存管理,目標是實現供應鏈上企業的無縫連接,消除供應鏈之間的高庫存現象。

基於供應鏈管理的庫存管理方法和策略有JIT、供應商管理庫存和聯合管理庫存等。

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管理模式能夠整合企業資源,加強企業間的合作,實現企業內部管理與外部商務的全面信息化溝通,對供應鏈進行實時監控,使企業內外實現高效協同,高效決策,使得庫存區域合理,實現缺貨與庫存同時降低,減少重復庫存,節約物流成本,消除牛鞭效應影響,提高企業競爭力。

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及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供應鏈管理進一步向更高水平的集成方向發展,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有機結合形成集成化供應鏈管理。

集成化供應鏈管理實現外部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SCM/ERP/CRM)等信息系統無縫集成,組成一個動態的、虛擬的、全球網路化的供應鏈網路,實現供應鏈上不同企業成員之間的工作協同與信息共享,實現對企業的動態控制和各種資源的集成和優化,把企業的全部經營活動融入電子商務中,克服了傳統供應鏈下庫存管理的缺陷,注重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的總的物流成本與客戶服務水平之間的關系,最大限度發揮供應鏈整體能力,降低采購成本、加快資金周轉和庫存周轉、減少庫存、縮短生產周期,提高企業對市場和最終顧客需求的響應速度,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上述對庫存管理方式從單一因素到多因素分析、從企業內部因素到企業外部因素綜合分析、從傳統的手工管理到信息化的現代化管理分析、從孤立的信息孤島到高度的信息集成共享等多個方面、多角度進行分析。不難看出,無論是傳統的庫存管理(www.chinatpm.net)方式還是信息化的現代庫存管理方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盡管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集成供應鏈管理將成為企業現代庫存管理的發展趨勢,但是,由於物資種類繁多,高度集成的供應鏈涉及很多企業,因此,企業很難與所有物資的供應商建立集成供應鏈關系。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綜合以上庫存管理方式,合理選擇庫存管理策略,抓住重點,高效運作,提高整體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❻ 如何進行庫存管理

現在是數據化、電子化時代,推薦使用相關的倉庫管理軟體進行管理,數據方便統計查詢匯總,目前很多倉庫管理軟體都是可以免費下載試用,可以試用一下,選擇一個適合自己需求的軟體進行使用

❼ 庫存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從運作方式來看,庫存的控制管理方法主要有兩種:推動式的和拉動式的。 首先介紹一種推動式方法-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在這種體系之下,生產計劃是根據對需求的預測和物料的可得性來安排的。一旦計劃形成後,每個工序就會推動部件到下一個生產程序。但推動式體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它要必須預計到客戶的需求和估測交貨的時間。錯誤的猜測(預測和估計)會導致大批量的存貨,同時交貨時間越長,發生錯誤的幾率也越大。由於要避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又要必須保持相當水平的安全庫存。並且MRP的各種參數如生產周期,合格率等等入系統時都會有一定的餘量考慮在內的,通常會比實際需要大得多,也會產生多餘的庫存。而過高的安全庫存就需要佔用大量流動資金,並且會掩飾很多管理中的問題,使問題積累,得不到及時解決。 所謂拉動式的管理方法,生產是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來安排的。每個工序只生產下個工序需要的東西。將庫存降到盡可能的低。准時制生產方式(JIT,JUST-IN-TIME)就是一種典型的拉動式體系。 從總體來說,JIT是一種通過在適當的地點,適當的時間製造適當的產品來減少生產資源浪費的一種管理理念,而不是一種固定的模式。而要實現這種目標,則必須要有一種先進的生產管理體系,著重於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減少交貨周期和快速作出對策。

❽ 庫存管理有哪些方法

1.定期定量模型:訂貨的數量和時間都固定不變。

2.定期不定量模型:訂貨時間固定不變,而訂貨的數量依實際庫存量和最高庫存量的差別而定。

3.定量不定期模型:當庫存量低於訂貨點時就補充訂貨,訂貨量固定不變。

4.不定量不定期模型:訂貨數量和時間都不固定。

❾ 如何進行有效的庫存管理

企業要做好以下3個關鍵點:

一、管理數據的准確性

貿易行業競爭激烈,不少商貿企業經營的產品高達上千萬種,品類多、發貨量大,讓庫存管理變得格外吃力。有的員工因為圖省事方便往往會為了效率犧牲數據的准確性,但庫存數據一旦不準確,將會給相關部門錯誤的信息依據,導致企業做出錯誤的決策,而這造成的損失是不敢想像的。

在日常工作中,企業要調動倉管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加強監督,針對准確率實施績效考核;收料必須有一套入庫規則標准,杜絕任何不明確的現象;每月統計差異率,對差異原因進行分析,並且作為當月績效考核的一項指標。

二、管理數量合理性

從財會角度上看,庫存對於企業來說是一種資產。特別對於商貿企業更是,因為商貿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來自於供應鏈上的競爭,而庫存就是其中的重要環節。所以保持一定周期的庫存能夠補充供貨,但過高的庫存積壓則會佔用企業成本。

這些道理雖然大家都懂,但在實際的銷售管理中企業有些庫存積壓是「不可避免」的。

三、管理供應商的穩定性

「零庫存」是商貿企業追求的最佳庫存管理狀態,即通過實施特定的庫存控制策略,實現庫存量的最小化。對於配單型商貿企業來說,供應商的供貨提前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庫存管理。供貨提前期是指貨品從下單到送達需求方手中的時間。供貨提前期越短,意味著商貿企業的安全庫存可以設置得越低,這就減少了流動資金和庫存空間的佔用,避免因為庫存積壓導致的風險。

同時,庫存管理除了把控供貨商供貨穩定性,產品質量也是一大重點。所以,為了最大化保證庫存產品的質量,貿易商應該對供應商產品進行定期抽檢,避免「渾水摸魚」,將不良產品流至下遊客戶。

❿ 庫存分析怎麼做

ABC分析法是儲存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也是經濟工作中偽一種基本工作和認識方法。ABC分析的應用,在儲存管理中比較容易地取得以下成效:第一,壓縮了總庫存量;第二,解放了被占壓的資金;第三,使庫存結構合理化;第四,節約了管理力量。
1.ABC分析的理論基礎。社會上任何復雜事物,都存在著「關鍵的少數和一般的多數」這樣一種規律。事物越是復雜,這一規律便越是顯著。這個認識和辯證法中關於主要矛盾的認識是合拍的。
「關鍵的少數和一般的多數」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說是彼彼皆是。例如:在社會結構上,少數人領導多數人;在一個集體中,少數人起左右局勢的作用;在市場上,少數人進行大量購買,幾百種商品中,少數商品是大量生產的;在銷售活動中,少數銷售人員銷售量占絕大部分,成千上萬種商品中少數幾種取得大部分利潤;在工廠方面,少數品種占生產量的大部分;成千上萬種庫存物資中,少數幾種庫存量佔大部分,少數幾種佔用了大部分資金;在影響質量的許多原因中,少數幾個原因帶來大的損失;在成本方面,少數因素占成本的大部分;在研究機關中,少數科研人員取得研究成果的大部分;在人事方面,德、智、體諸方面都拔尖的只是少數。
可以做出這樣歸納,一個系統中,少數事物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相反,其餘的絕大部分事物卻不太有影響。很明顯,如果將有限的力量主要(重點)用於解決這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少數事物上,和將有限力量平均分攤在全部事物上。兩者比較,當然是前者可以取得較好的成效,而後者成效較差。ABC分析便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分析,將「關鍵的少數」找出來,並確定與之適應的管理方法,這便形成了要進行重點管理的A類事物。這就能夠以「一倍的努力取得7—8倍的效果」。
但是,ABC分析和哲學中抓主要矛盾的理論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主要區別在於,ABC分析用數量的研究方法來分析出「關鍵的少數」,這就使這種分析手段更容易排除假象而認識到事物本質,更容易排除主觀隨意性而客觀地認識問題。由於採用了數量的研究方法,才使干百年來人們頭腦中「主要、次要」、「關鍵、一般」、「綱、目」等認識,轉變成了具有較強科學性的現代管理方法。
2.ABC分析的一般步驟。此處僅以庫存的ABC分析及重點管理方法為例。一般說來,企業的庫存反映著企業的水平,調查企業的庫存,可以大體搞清該企業的經營狀況。雖然ABC分析法已經形成了企業中的基礎管理方法,有廣泛的適用性,但目前應用較廣的,還是在庫存分析中。
ABC分析的一般步驟如下:
(1)收集數據。按分析對象和分析內容,收集有關數據。例如,打算分析產品成本,則應收集產品成本因素、產品成本構成等方面的數據;打算分析針對某一系統搞價值工程,則應收集系統中各局部功能、各局部成本等數據。
本例擬對庫存物品的平均資金佔用額進行分析,以了解哪些物品佔用資金多,以便實行重點管理。應收集的數據為:每種庫存物資的平均庫存量、每種物資的單價等。
(2)處理數據。對收集來的數據資料進行整理,按要求計算和匯總。本例以平均庫存乘以單價,求算各種物品的平均資金佔用額。
(3)制ABC分析表。ABC分析表欄目構成如下:第一欄物品名稱;第二欄品目數累計,即每一種物品皆為一個品目數,品目數累計實際就是序號;第三欄品目數累計百分數,即累計品目數對總品目數的百分比;第四欄物品單價;第五欄平均庫存;第六欄是第四欄單價乘以第五欄平均庫存,為各種物品平均資金佔用額;第七欄為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第八欄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第九欄為分類結果。
製表按下述步驟進行:將第2步已求算出的平均資金佔用額,以大排隊方式,由高至低填入表中第六欄。以此欄為准,將相當物品名稱填入第一欄、物品單價填入第四欄、平均庫存填入第五欄、在第二欄中按1.2.3.4……編號,則為品目累計。此後,計算品目數累計百分數、填入第三欄;計算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填入第七欄;.計算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填人第八欄。
(4)根據ABC分析表確定分類。按ABC分析表,觀察第三欄累計品目百分數和第八欄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將累計品目百分數為5一15%而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為60一80%左右的前幾個物品,確定為A類;將累計品目百分數為20一30%,而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也為20一30%的物品,確定為B類;其餘為C類,C類情況正和A類相反,其累計品目百分數為60一80%,而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僅為5一15%。
(5)繪ABC分析圖。以累計品目百分數為橫坐標,以累計資金佔用額百分數為縱坐標,按ABC分析表第三欄和第八欄所提供的數據,在坐標圖上取點,並聯結各點曲線,則繪成如圖所示的ABC曲線。
按ABC分析曲線對應的數據,按ABC分析表確定A、B、C三個類別的方法,在圖上標明A、B、C三類,則製成ABC分析圖。在管理時,如果認為ABC分析圖直觀性仍不強,也可繪成如圖所示的直方圖。
3.確定重點管理要求。ABC分析的結果,只是理順了復雜事物,搞清了各局部的地位,明確了重點。但是,ABC分析主要目的更在於解決困難,它是一種解決困難的技巧,因此,在分析的基礎上必須提出解決的辦法,才真正達到ABC分析的目的。目前,許多企業為了應付驗收檢查,形式上搞了ABC分析,雖對了解家底有一些作用,但並未真正掌握這種方法的真話,未能將分析轉化為效益,這是應力求避免的。
按ABC分析結果,再權衡管理力量與經濟效果,對三類庫存物品進行有區別的管理

閱讀全文

與庫存管理數據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肺結核治療方法 瀏覽:952
有沒有好方法或者建議來解決濕疹 瀏覽:258
科技統計方法有哪些 瀏覽:623
中考最好教學方法 瀏覽:431
奧美拉唑的使用方法 瀏覽:727
儀器分析方法在農葯殘留中的應用 瀏覽:636
錯題本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695
越南瘦身減肥方法圖片 瀏覽:242
qq瀏覽器桌面小窗口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3
花盆收拾方法視頻 瀏覽:515
如何克服陳列困難的方法 瀏覽:295
天然氣著火後用什麼方法滅火 瀏覽:387
贊唄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194
吉利汽車近光燈安裝方法 瀏覽:369
湖南建築工程鋼筋除銹方法有哪些 瀏覽:762
選文描寫方法有哪些 瀏覽:654
天麻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923
fs308剃須刀電池連接方法 瀏覽:741
青少年如何補腎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678
如何掌握正確解讀觀察數據的方法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