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對比論證方法寫作指導及訓練

對比論證方法寫作指導及訓練

發布時間:2022-07-16 18:47:32

1. 論證方法有哪些

論證方法有四種。

1、事實論證

運用真實、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具體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增強文章說服力,趣味性,權威性,讓文章淺顯易懂。

2、道理論證

可以增強文章說服力或文采,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3、對比論證

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深刻,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4、比喻論證

道理講得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2. 讓愛點亮希望的正反對比論證的作文提綱

編輯本段1.標題式提綱 這種提綱比較簡單,只寫出行文各段的標題,這種標題類似一個版塊的概括。相當於寫出了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這是一個標題式的作文提綱,用簡潔的文字標出了各段的寫作要點。它的特點是文字簡潔、速度較快,適合於對寫作內容較熟悉或時間較緊的情況。但對初學寫作的人來說,很難起到指導作文的作用。編輯本段2.要點式提綱 這種提綱比較詳細,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寫出作文的大致內容;同時,還要交代出文章的詳略。編輯本段3.編寫提綱的要求 1.要審清題目,確定中心,選擇材料 作文提綱是寫好作文的基礎,編寫作文提綱要按照寫作文的三個順序:審清題目、確立中心,選擇材料來進行。 作文題目一般給我們規定了寫作范圍(記人、記事、寫景、狀物等)、寫作問題(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所以,審清題目,才能明確寫什麼怎麼寫,才能避免文不對題、偏離中心的毛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在編寫作文提綱式時,只有確立了中心,才能圍繞選材,確定重點,安排詳略,等等。選材時要注意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選擇真實可信、新鮮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來。 2.要簡潔明了 作文提綱只是作文的一個思路,一個框架。因此作文提綱既要完整,又不能過於繁瑣;既要簡潔,又要達到寫作目的。編輯本段4.提綱格式 敘事類作文: 一. 提綱 1. 起因 2. 經過 3. 結果 二. 主要內容 三. 中心思想編輯本段5.應該注意如下 1.先結合審題,記下立意的內容,也就是議論文的中心思想或記敘文的主題,然後根據這個立意去編列提綱,這樣做就能抓住中心。 2.提綱的內容應包括立意、段落大意,層次或要點;各段落要用到的主要材料提示;各段的詳略安排和各段擬用的寫作方法。這樣可以使寫作時思路暢通,成文結構完整,詳略得當 。 3.提綱結構。編列作文提綱總要先找個依據,以記敘文為例。依據有以下四個: ①按事情的過程(開始、經過、結果)來擬定。 ②按時間的轉折(早晨、中午、晚上)來擬定。 ③按人物的活動過程(先做什麼,接著做什麼,最後做什麼)來擬定。 ④按照空間的變換(如家中、途中、學校)來擬定。 4.提綱的語氣不必字斟句酌,只要自己能看懂,即使有病句、漏詞,錯別字,也應放到正式行文時去琢磨。 詳細的提綱和簡單的提綱 列提綱,又有詳略之分。最簡單的提綱稱一級提綱。較詳細的提綱稱為二級提綱,很詳細的提綱為三級提綱。 簡單的提綱:則可以把主要段落用一句話或一個短語或一個記號作為提示,提醒自己不要遺漏次要的部分。編輯本段6.提綱例子 《爸爸睡著了》(記敘文) 第一段:寫爸爸要和我們一家人去公園玩 第二段:寫爸爸是一個風趣、不顧家、工作上不要命的人。(全文重點、詳寫) 第三段:寫爸爸在公園睡著了。 《驕傲使人落後》(議論文) 第一段:提出論點。 第二段:用古今中外的事例去論證論點。 第三段:進一步舉例說明論點。 第四段:結語 上面兩個簡單的一級提綱只能粗略地見到全文的大體輪廓,按這樣的提綱著手成文,一般是缺乏把握的,如果再要從頭到尾打一遍草稿,時間又往往不允許,弄不好會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因此作文考試時最好能編列稍詳細一點的二級提綱。編輯本段7.例子 仍以上述兩題為例: 《爸爸睡著了》 第一段:寫爸爸要和一家人去公園玩 1.寫這是一個美麗的春日,一家人要去公園玩。 2.爸爸不為晴天所動,睡得正香。 3.爸爸拗不過妹妹,答應一起去公園。 第二段:寫爸爸是一個風趣,不顧家、工作上不要命的人。 1.爸爸的工作性質、改革措施、工作態度(突出工作上不要命) 2.爸爸全身心投入工作,苦了媽媽。(不顧家) 3.爸爸向媽媽「賠罪」。(風趣) 第三段:爸爸睡著了。 1.爸爸的工作取得了成績。由於高興,勞累多日的爸爸跟我們一起去公園。 2.公園的景色描寫 3.爸爸睡著了。 《驕傲使人落後》 第一段:提出論點:驕傲使人落後,是無數事實已經證明了的真理,它是成功和進步的大敵 ,特別 是在「四化」建設中,有了驕傲情緒,就會造成損失,使我國在各方面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 第二段:用典型論據去論證論點。 1.凡驕傲自大,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人的人都會停滯不前,甚至遭受挫折。如明末農民 革命將領李自成,推翻明朝後就自以為了不起,驕傲自滿,放鬆了警惕,結果慘遭失敗。 2.1989年中國女排在奧運會失利了,就是因為連續勝利,背上了世界冠軍的包袱,滋長了 驕傲情緒,放鬆了訓練,導致奧運會上的慘敗。 3.愛迪生早年有一千多項發明,他晚年變得很驕傲,甚至對手下人說:「你們不必再說什麼,任何高明的建議都超越不了我的思維。」結果堵塞了智慧的源泉,再也沒有什麼發明了。 4.引用巴甫洛夫的格言來說明不能驕傲的道理:「由於驕傲,你們會拒絕有益的勸告和友好的幫助,而且,由於驕傲,你們會失掉客觀的標准。」 第三段:進一步用對比論證的方法,去論證論點(應舉例證明)。某某同學因為他處處謙虛好學,所以取得成功;某某同學由於驕傲所以落後了,一事無成,甚至慘遭失敗。 第四段,結論:我們必須牢記「勝不驕,敗不餒」,「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名言,克服驕傲自滿情緒,發揚虛心進取精神,在「四化」建設中才能不斷前進。 考試作文提綱一般以編列二級提綱最為合適。原因是:一是能編列出二級提綱,說明思 考問題已相當全面而具體,已有成文的基礎。二是從提綱中可以檢查出材料與中心是否統 一,段落是否清楚,順序是否合理,詳略是否得當等等,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及時修改。三 是有了二級提綱,無需打草稿了,至多對沒有十分把握的]某些段落寫點草稿。這樣可以節約 很多時間。 當然,在列好提綱以及下筆之後,還會有一些更好的設想湧向筆端。這時,可以按照主題的需要加以適當地調整和修改,不必拘泥於原來的提綱。編輯本段8.三大部分 如何制定作文提綱呢?作文提綱一般包含三部分內容: (1)題目。要把題目(或補充完整的題目)寫在第一行正中間。 (2)主要內容和中心。要在題目下面,簡要地寫出這篇作文的主要內容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3)結構安排。這是作文提綱最主要的部分,設計時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點: ①安排好材料的組織順序。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全文一共准備分為幾大段,每段寫什麼,要以小標題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起來。 ②確定好重點寫的內容。要依據表達中心的需要,確定出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標明「詳」、「次詳」、「略」的字樣;重點段又打算分幾層來寫,先寫哪層、後寫哪層,具體列出准備重點寫的步驟、次序。 ③依據文章選用的材料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確定好開頭、結尾的方法,並在提綱中簡單註明。 ④設計好點題的時機及具體的方式、方法。 ⑤考慮好層次之間、段落之間該如何銜接過渡,哪些內容需要照應,如何照應,也簡單標注一下。 同學們看一看,下面就是一則比較優秀、實用的作文提綱: 題目:難忘的一件事 主要內容:我的腳扭傷,周麗照顧我。 中心思想:關心同學、急人所急。編輯本段9.結構安排: 一、在練習跳繩時,我扭傷了腳。(略) 二、周麗同學細心照顧我。(重點段) 1.周麗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詳) 2.周麗給我洗腳,噴「好得快」。(詳) 3.我好了一些,周麗又小心地攙我回家。(次詳) 三、我十分感動,至今記憶猶新。(略,點題) 制定作文提綱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形式可以靈活。總的來說,作文提綱沒有固定的格式和統一的要求,項目和詳略的程度可依材料的特點、表達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地講:初學作文時,作文提綱宜細不宜粗;隨著構思、布局水平的不斷提高,作文提綱就可以寫得簡單些。 第二,要認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綱後,要對整個構思做全面的推敲:選材是否切題?立意是否明確、深刻?對選擇的材料還需要進一步做哪些取捨?材料的組織安排是否嚴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後,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滿意了,才可以動筆行文。 第三,一定要先列提綱後作文。制定作文提綱完全是寫給自己看的,是為自己寫好這篇文章服務的。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有的同學對列提綱的目的認識不清,認為提綱可有可無,甚至覺得老師要求列提綱是「多事」,於是,為了應付老師,竟然先寫作文後「補寫」作文提綱。這實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舉。 第四,務必要養成「不列提綱不作文」的習慣。常見一些同學作文之前不列提綱,見到題目思考片刻便提筆行文,寫寫想想,想想寫寫,腳踏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有的甚至都已寫了一半又撕掉重寫。結果,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又嚴重影響了作文的質量。這其中的主要緣故就是沒有養成認真構思、布局的習慣,尤其沒有養成「不列提綱不作文」的習慣。 作文時,有了提綱的約束,按「計劃」行事,寫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氣呵成,寫出的文章就容易達到「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等要求;反之就會層次不清,詳略不當,丟三落四。因此,列提綱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質量的一種重要方法。 這就提示同學們:要作文,先列提綱;不列提綱不作文。平時要這樣,考試或參加作文競賽更要這樣。要重視從五年級第二學期開始,練習不打草稿、依照作文提綱直接成文。

3. 議論文中對比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舉例論證的作用各是什麼啊

論證方法有以下幾種:

1)舉例論證(事實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作用: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作用:有力地論證了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增強文章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作用:突出全面地論證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讓人印象深刻)

4)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作用:生動形象地論證了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使文章淺顯易懂,易於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採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在多數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5)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拓展內容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它不同於記敘文以形象生動的記敘來間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於說明文側重介紹或解釋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總而言之,議論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記敘文和說明文則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又可分為三部分: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論題是有待於證明的命題。

4. 對比論證的答題格式是怎麼樣的

對比論證的答題格式:

1、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答題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理會有說服力。

2、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答題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註: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答題格式: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往下讀)。

3、對比論證。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答題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4、比喻論證:可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論證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更利於讀者明白。

答題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對比規則

一是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根據文章中心的需要確定是否運用對比論證。進行對比要闡述的道理是什麼,一定要心中有數。

二是尋求適當的對比材料。用作對比的事物必須有明確、統一的對比點。如果兩種事物間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對比的依據,也就達不到有效論證的目的。

三是要有相同的對比量。如果論述時從正面講了兩個方面,那麼用來對照的部分一般也應該從反面講兩個方面。這樣不僅對比相應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為清楚。

四是對比之後要進行適當的分析議論,把蘊含其中的事理簡明扼要地揭示出來。比是基礎,議是升華。因此,對比後要旗幟鮮明地作出評價或得出結論,不能含糊其辭、模稜兩可。

5. 教師資格證考試作文論證方法及結尾寫作技巧

一、教師資格證考試作文論證方法

①舉例論證:


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通過分析論證,證明論點。


②道理論證:


用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教師資格證考試論點。


③對比論證:


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④比喻論證:


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教師資格證考試論點。


模板:分論點+引言/舉例/對比論證+解釋深化+回扣分論點。



二、教師資格證考試作文結尾寫作技巧


教師資格證考試作文結尾要扣題,重申觀點。議論文開頭寫得觀點明確、思路清晰、精彩亮麗,僅成功了一半。“好的結尾,猶如咀嚼乾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精彩有力的結尾能輝映全篇,對成就一篇佳作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


(1)卒章顯志,收束全文。


教師資格證考試議論文運用這種結尾方式,可以深化觀點,起到卒章顯志的作用,使寫作的目的更加清楚、明白。


(2)照應開頭,結構圓合。


教師資格證考試作文的優劣除自身語言功底外,更重要的是結構是否完整,而照應的“機智”則能彰顯出結構的巧妙與嚴謹。在議論文結尾用一些恰當的話語與文章開頭照應,既強調論點,使文章觀點得以升華,又使全文結構縝密,讓中心論點貫穿始終,文章前後渾然一體,呈現出一種圓合美。


模板:引言/排比+(升華)回扣主題。


教師資格證考試作文論證方法及結尾寫作技巧小編就說到這里了,祝願各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有關內容,小編會持續關注。

6. 如何讓學生掌握論證方法 訓練題及範文 詳細�0�3

常用的論證方法訓練及範文 [訓練目標] 掌握議論文寫作中常用的幾種方法 [寫作指導] 所謂論證方法,指的是揭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的方法: 論證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例證法 例證法是運用歸納推理進行論證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主要是用典型的具體事例作論據來證明論點。通常所說的「擺事實」,就是例證法。事例可以多舉,也可以少舉,但應注意詳略適當和排列順序。 由於例證法是以個別事實作為前提證明一個一般性的結論的,所以,為使結論正確,有較強的說服力,列舉的個別事實必須注意應該是真實的、典型的。 [例文1] 守住心靈的契約 我常常被那個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動得落淚。「尾生與女子約,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這樣一位執著得可愛的君子,為了那一個或許並不重要的約定,為了守住自己心靈深處寫給自己的那一份契約,他竟然用生命來壯烈地捍衛它。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閃光的兩個字——誠信。 (極端誠信的例子,直點主題) 我常常懷念遠古,那是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時代。那些君子翩翩風度的背後,是一個用誠實、信用、執著的信念支撐的人的結構。那別蕭蕭易水而去的荊軻,難道他不留戀自己的家園故國?難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險惡與危難?他義無反顧地去了,去得那樣堅定,帶著一腔對國君的忠誠和滿懷對誓言的忠貞。那手執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陳詞的藺相如,難道不知秦王的陰險與貪婪?他在出發前已經許下完璧歸趙的諾言!他正是循著一條實踐諾言的艱難道路在英勇地捍衛國家的利益和個人心靈深處那份不朽的契約。 (開篇一例講對個人的守諾,緊跟兩例由對國君誠信上升為對國家忠信。擺事實,講道理,更見誠信之偉大) 這些都是古老的故事了,歷史和時間或許把它們打磨得有些褪色了,市井的喧囂與霓虹燈的艷影淹沒了人性的光華,我們不得不為那些失落的品質扼腕嘆息。(古今對比,贊古貶今,以古諷今,發人深思)(詩化語言過渡,自然的承上啟下,憂憤溢於言表) 那些唱著「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浮躁的人們,或許忘記了婚姻是一份幸福的契約,它是心靈的契約,只有用心守護,才能獲得幸福的果實。(愛情為感情的升華,尚且如此,人何以堪) 那些想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貪婪的人們,或許忘記了當初在黨旗下旦旦的誓言,那是行為的約束,更是信仰的直白,一個連自己的信仰都可以拋棄的人,社會也會最終將他拋棄。(信仰為理想的升華,尚且如此,人何以堪) 一顆缺乏約束的心靈是空虛的,游離的,就如同失去家園的靈魂,失去根的大樹,失去源頭的江河,只能墮落,只能枯萎,只能乾涸…… 一種來自靈魂的聲音在呼喊:守住吧——心靈的契約:誠信! (三組比喻警醒眾人;結尾大聲疾呼誠信的回歸,振聾發聵,收結全文) (二)正反對比的方法 通過事物之間的正反對比,從而證實某個論點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方法,就叫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例文2] 若為人生故 誠信不可拋 人生,漫漫長路遠,紛繁誘惑多。人,作為微小而孤獨的個體,在人生的選擇題前,無可避免地徘徊起來。再一個又一個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險象中,人,究竟能選擇什麼,該選擇什麼? 選擇誠信。因為它比美貌來得可靠。沒有美貌的人生,或許是沒有足夠亮點的人生;但若沒有誠信的人生則是沒有一絲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別人對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誠為本,以信為天。」沒有誠信,生存世間的你可要作一粒懸浮其中的塵粒? 選擇誠信。因為它比機敏來得憨實。誠信好比一個鄉間小伙,他每天只知弓著黝黑寬厚的脊樑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機敏則更像一個電腦黑客,他總是那樣才思敏捷,頭腦靈活,卻總是不露真相,讓人緊張。在人生的劇本里,一位老實塌實的演員總要比一個奸詐精怪的角兒更受觀眾青睞。 選擇誠信。因為它比金錢更具內涵。舉著「金錢萬能」旗號東奔西走的人生註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滿身的銅臭最終帶來的只不過是金錢堆砌起來的冰冷的墓穴;而誠信,能給人生打底潤色,讓人生高大起來,豐滿起來,它給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澤與豐富的內涵,讓生命在天地中盈潤注目,善始善終。 選擇誠信。因為它比榮譽更具實效性。沒有一蹴而就的業績,沒有一成不變的山河,沒有人可以頂著榮譽的光環過一輩子。榮譽是短暫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中一小片美麗的風景,它美麗,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誠信是培植人生靚麗風景的種子,你一直耕耘,就會一直美麗,你將誠信的種子撒滿大地,你的人生將會美麗到天長地久。 選擇誠信,是正確之選。在你一一權衡過後,在你層層過濾之後,你會猛然發現,在人生面紗下,最迷人的,原來是最沒有矯飾、最朴實無華的誠信!你會發現,沒有了誠信,生活原來是那樣的索然無味! 在人生與風浪的洗禮中,有了誠信,你就用最陽光的心情高歌吧。若為人生故,誠信不可拋! (三) 喻證法 用比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叫喻證法。運用這一方法,推理能夠深入淺出、道理說得明白、透徹,使讀者容易接受。例如《拿來主義》一文中,在論述「如何拿來」時,就把外國文化遺產比作一所大宅子。這種比喻的論證方法很具體、生動,新鮮別致,深入淺出地闡明了道理,有助於讀者接受文章的觀點。 運用比喻論證進行說理時,比喻一定要貼切自然,毫不牽強,只有這樣才能順理成章。 [例文3] 感情是帆認知是船 讀罷"宋人疑鄰"的寓言材料 腦海不由掀起層層波浪 「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話題 打開我思緒的心窗 感情是什麼 是河流的堤壩 是扁舟的楫槳 是旋轉的輪舵 是高揚的帆檣 認知是什麼 是堤壩下的水流 是勁風下的帆檣 是楫槳下的扁舟 是輪舵下的方向 事理的水流 會流往何處認知的舟船 將駛向何方感情的堤壩 往往決定水的去處親疏的風帆 常常左右船的航向 「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 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 "西施,常出自情人的眼中 丑惡,更顯於仇敵的心上 如果心頭遍布烏雲 眼前必將是凄風苦雨 如果視野是萬里晴空 心頭必然是麗日驕陽 有怎樣的感情 往往就生發出怎樣的認知、判斷 有怎樣的情感 往往就衍生出怎樣的理念、思想 啊,感情 ——先入為主的感情 它就是那隆冬的夜雪啊 一邊掩蓋著無數個丑惡 一邊孕育著無數個善美 一邊建構著無數個冷酷 一邊蓄積著無數個春光 評析:巧妙恰當的修辭 流暢和諧的韻律 此詩所以能得高分,主要因為有以下兩大特點。 1. 多種巧妙恰當的修辭。(1)比喻巧妙。感情與認知,本是抽象的東西,可小作者通過兩組恰當、貼切的比喻給予生動、形象的表現。值得提及的是,"帆檣"一詞雖出現了兩次,但前後為截然不同的意象,兩組比喻也並非孤立的,而是相互映照、互為補充,讓讀者藉助其意象的功用特徵,去思考生活哲理。(2)引用精當,寫詩作文往往離不開引用,而精當、恰切的引用更是以一當十、精警傳神,名言"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既是對作文材料寓意的高度概括,又是小作者繪此"詩龍"的點睛之筆。 通篇流暢和諧的韻律。寫現代詩雖然可以不押韻,但必須易讀、上口,有節奏感、有韻味。此詩不論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辭的使用,還是選擇、假設句式的運用,都能在充分表達詩意的同時,很好地突出"感情影響著認知 "的主題。 (四)引證法 引證法是運用演繹推理形式論證問題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用已知的公認的道理、原則作論據來證明個別性的論點,也就是所謂的「理論論證。」 恰當地引用經典性言論或名言,能夠增強論證的說服力。例如《把握未來科技發展趨勢》在記述「把握未來科技發展趨勢尤為關鍵」這一論點時,分別引用了馬克思和鄧小平的話作為論據進行闡明。 運用引證法需要注意:第一,引證要准確,不要片面或斷章取義;第二,引證的內容最好是名人名言,以增強論據的說服力;第三,一般來說,不要引證過多,不能以別人的觀點代替自己的論述。 [例文4] 感時花濺淚 我國詩人有雲:「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其實,這句詩正說明了景隨情遷的道理。對事物的認識和一個人感情有很大關系。 對於常人來說,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詩人的眼裡,一粒沙子可以彌漫整個世界。一粒水珠在詩人的眼裡便可折射出整個世界。因為詩人富於感情,對事物的認識便不同於一般人。「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於人們對事物感情的親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黃花瘦」的女詞人李清照眼裡,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戰亂之苦,因此她才會「興盡晚回舟,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然而世事滄桑,後期的地飽受戰爭流離之苦、喪夫之痛,對於她來說,這時的舟已是「載不動許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載體,後一舟卻成為了愁緒與痛苦的寄託。難道是舟變了?不,是她的感情變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對事物的認識抑或對,抑或錯,其實本無定論,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有人說,中國人締造了月。這話其實並未誇大。在科學上,月只是一塊毫生命和感情的星體,但由於中國無數詩人無數美麗的詩篇卻賦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維的詩中有雲:「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張繼詩雲:「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李白的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蘇軾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間青天」這些優美的詩句,至今細細體味,仍給人有餘香,不絕於耳的感覺。但我們同時也會發現詩人的感情卻不盡相同:王維的安適,張繼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羈,蘇軾的入世曠遠。也正是如此,對於一事物月的認識也不盡相同。同樣,對於其他事物,詩人們也同樣有不同的識,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傷時,更有人感時。感情卻是對事物認識的一基點,一個發散源。 千百年後,毛澤東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則抒發了一代偉人豁達的胸襟和壯志豪情。他對於「天」這一事物的認識也正是與他的宏大的師向私博大胸懷聯系在一起的。 因此,人的感情親疏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便也不同。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感情親,則對事物愛好,感情疏則對事物厭倦。其實,這本是見仁見智的。 [例文5] 海棠依舊 綠肥紅瘦 經過一夜的雨疏風驟之後,濃睡不消殘酒的李清照詢問花事。侍女笑著回答「海棠依舊」。女詞人卻嘆息道:「應是綠肥紅瘦啊!」 李清照感情細膩,對花有著深切的關心與憐惜,因此她才設想到雨疏風驟後的海棠凋零的容顏。而侍女不然,因此花遭受摧殘絲毫沒有觸動她,甚至不被她覺察。可見,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是有關系的。 一般說來,當我們偏愛某一物,親近某一物時,我們會覺得它特別動人。正如鄒忌之妻,偏愛鄒忌而認為他比齊國之美麗者徐公還要美。這正如古語所言:「情人眼裡出西施。」擋我們被外物觸動時,它們也便展示出自己獨特的品性。 張志和渴求隱逸,而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林黛玉在冷雨敲窗之時備感寄人籬下的凄涼,便覺秋窗秋不盡了,風雨卻還要助凄涼;劉禹錫心胸開闊,眾人悲秋,他卻從排雲而上的白鶴中品出了詩情,歡歌「秋日勝春朝」。 其實,萬事萬物都以它固有的規律運動著。花開花落,雲卷雲舒,潮起潮平,是我們的感情不同,這一切才給我們不同的印記。曠達者從中汲取力量,恬淡者從中陶冶心靈,感傷者對此自悲自嘆……無論怎樣,能有所感受,是可貴的,但我們還應保持一種平和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一種不以親疏遠近定是非的人,讓我深深地佩服與敬仰。那便是大義滅親的人,那便是「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人。在他們的靈魂中,一種高尚的理智使他們超越了狹隘,超越了個人的恩怨得失,而代之以多數人的利益。如高山流水一般,這種精神從遠古流到今天,還將流向末來,它純潔著世風,閃爍著智慧與勇氣的光華,給我們注人清涼的思想之泉。 是海棠依舊,還是綠肥紅瘦?這是一個問題。我想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應選擇不同的認識方法。 此外,歸納法──根據一些個別事物的分析與研究,推導出一般結論的論證方法。是論證的基本方法之一 歸納反映著客觀事物的個別與一般的關系,是由個別到一般的方法。因為個別中會有一般,一般要靠個別來表現,所以這種論證方法很有說服力,其用途極廣。例如,司馬遷在《極任安書》中有一段極為著名的話:「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書修列;不違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一連舉了八個事例,從而得出普遍性結論;凡垂名後世之人,都是身處逆境、情意郁結的,其情懷發而為言,則成為不朽之作。這便是典型的歸納論證法。 運用歸納法要求必須在深入調查研究,詳細佔有材料的基礎上進行。要透過現象抓本質,找出許多個別事物的共同的本質特徵,以推導出一般性結論。事例要真實典型,又要恰當有力,與結論有必然的聯系。 類比法──通過講故事、打比方的辦法將相類似的兩件事進行比較,從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結論的論證方法。是類比推理在議論文中的運用 類比論證在議論文中經常使用。它以淺寓深,以近比遠,形象鮮明,有很強的說服力。 例如,毛澤東的《愚公移山》一文,就是將中國革命與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相比較,指出要想取得革命的勝利,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就必須象愚公一樣率領子孫挖山不止。如此,才能感動「上帝」,完成中國革命的任務。類比得很貼切、新穎,結論的得出既明朗又深刻。 類比論證要求必須用同類事物進行比較,而且要求根據類比對象共有的本質屬性來進行推理。要求作者用科學的觀點分析研究客觀事物,透過現象抓住本質。 類比是一種重要的論證方法,雖然得出的結論是或然性的,應當經過實踐的驗證,但如果是科學的類比而不是機械的類比,也能得出可靠的判斷。如果類比的事物具有的共同屬性愈多,結論的可靠程度就愈大。反之,則可靠性小,甚至犯機械類比的錯誤。「東施效顰」這個成語中的東施就犯了機械類比的毛病而遺笑至今。 [遷移練習] 有人說,人一生有兩件事要做:行動和等待。等待機會、等待緣分,等待花開,我們用了生命的一半去等待。 請以「等待」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 字的議論文,要求綜合運用三種以上的論證方法。 範文集錦 體 驗 成 熟 天漸漸黑了,雨下得愈加猛了。我坐在椅子上,焦急地想著在醫院里的父母如何回來。也許雨會停;也許他們會去大伯家……無數的想法從腦子里擠出來。 天完全黑了,我不由得抓住了雨披。雨點一陣陣地打在窗玻璃上,發出「吱吱」的響聲。我感到煩躁,於是一口氣拿了三個雨披直奔樓下。 路上的人並不少。我見到前面的紅燈,便停了下來。身旁是父子倆,父親臉上一片「烏雲」,看樣子是帶小孩去看病。我腦中立刻一陣漆黑,跟著想起了父親送我去看病的情況。可是我僅存的印象是一輛車在不停地動,我坐在車上只能看見父親的背影。我又竭力尋找更清晰的記憶:雨夜,放學回家,冒雨橫沖,可憐的母親還在學校門口等著。 對了!可是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我睜開回憶的雙眼。雨點立刻洶涌地沖進我的雙眼。我今天怎麼會「自覺」的為他們送雨具呢?突然,「責任」兩個字浮現出了我的腦海。一定是為了這個! 借著朦朧的雙眼,我望見了地上被路燈照得發紅的水汽,它們正在沸騰,就如我的內心一般。 紅燈消失了,大路通了。我繼續前進,行過了一排排的路燈。似乎這不是一條馬路,而是我的成熟之路,每隔一定距離,路燈就照射我一次。我平穩的騎自行車,內心一點一點地被煮沸,就像地上跳動的水汽。 終於到醫院了,我「全副武裝」的找到了母親。她正躺著打吊針。向他一問才知道,原來父親回家拿雨具去了。哎!我不由得嘆氣:「怎麼你們還不信任我!」 於是我開始等待,終於父親又回來了。我們三人一起回家。外面雨剛停,我們順著剛才那條路走著。剛才地面上印的紅色水汽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閃閃發亮的水晶,照得路上一片光明。一切浮躁和迷惘都沒有了,整個世界是實在的。從而我明白了一個人一旦成熟,對他來說,世上一切包括他自己就凝固不動,而他所做的一切事情,便都有了必要道理。 劫後羽化 夏丏尊曾對弘一法師的「鹹淡兩由之」大加贊揚,豐子愷獨賞其「做一樣,像一樣」。我觀先生是濁世翩翩佳公子。後為龍蟠鳳逸真名士,最後岸然出家,獨慕其「大夢先覺」之大智,這便是成熟。 人處塵世,多是深陷其中,自以為歷練頗多,自負成熟之名;其實,成熟何曾叩過世故的大門?人之成熟每在劫後餘生中方能生出。正如道家羽化一般,剎那間如醍醐灌頂,方悟自己以前熱衷者不過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自己所謂成熟,其實只是天真。蘇軾早年也曾裘馬輕狂,擅天下之文名,但他的成熟不在汴梁的風光繁華處,不在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的西子湖畔,而在赤壁之下黃泥坂上臨皋亭旁,雪堂之側,他不再天真,卻多了份超然與釋懷,吟出「一蓑煙雨任平生」「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於是他羽化在烏台劫後,成熟於詩案劫後,一位 東坡 居士飄然而出。 如果說超然是成熟的體現,那麼,深沉與鬱悒有時也代表了成熟,但這種鬱悒不是呼天搶地,捶胸頓足的悲號,不是肝腸寸斷、鬢毛盡染的抑鬱,而是劫後追索、一腔愁盡付笑談的微苦。張岱年如是,也曾為紈絝子弟不治家產,不為科舉,鑽入園林山石,茗碗烹茶,絲竹戲曲,書畫琴棋,或鑒賞古董,埋頭「龍尾觚」「合杯」秦銅漢玉,廠盒宣漆,一旦國破家亡,潛入山中成為野人,蓬前牖下,瓶栗累罄,昔日聲色極耳目之欲,膳食窮水陸之珍,今日卻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羽化了成熟了,著書而終於留下了《陶庵夢記》《西湖夢尋》《石匱書》在追憶禊泉煙雨樓,西湖香市金山競渡中淡然長逝。因此,人生如佛家舍利子,只有歷劫為羽化,才能真正成熟,只有砥礪許久,才能磨出堅利鋒芒,一個人的成熟,不在其財富,而在其心氣,只有「心不離田,氣不離宅」,心形不役於物,才能羽化生翮,凌於紫冥。 不要茫然於人群,爭琢於名利,心靈的成熟不在這里,只有劫後羽化,才能獲得成熟的思想,走向精神的成熟。 成熟——舞出生命的靈動 當丑小鴨在展翅升空,劃出令人陶醉的飛影流形時,這便是成熟;當蛾破繭化蝶,舞出生命的靈動時,這便是成熟;當雛鷹撲扇著翅膀搏擊長空時,這便是成熟。 成熟包括兩方面,即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生理成熟固然重要,但心理成熟卻是一個人一生中的重中之重。唯有心理成熟才能舞出生命的靈動。 名落孫山的張繼孤獨地佇立江邊,是思念家中的老母,還是因無顏回去而想輕生?就在他茫然理不出頭緒時,雄渾的鍾聲響起,這一響便響出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夜畔鍾聲到客船」的佳句,這一響便響出了一個成熟的張繼,這一響也響出了人們心中那晚蛻變的少年。 「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與蘇軾也算是兩相邂逅吧,雖萍水相逢,可風因為東坡而更精彩,東坡因風而更成熟。成熟的蘇軾更加睿智,更加豁達閑適。「左牽黃,右擎蒼」,不順時「乘風歸去」,情動時穿越「十年生死兩茫茫」與亡妻「執手相看淚眼」,意氣勃發時,面江而嘆:「大江東去,千古風流人物」。這便是蘇軾,這便是成熟的蘇軾,這便是舞出生命靈動的蘇軾。 獨躺一片葵花地,與大地作最親切的擁抱。梵谷茫然:為什麼自己的嘔心力作無人理解。大地說:「我懂。」夠了,一句話,兩個字,成熟了。梵谷,於是他操起畫筆,向大地獻上最完美最絢爛的向日葵。 遠離熟稔的鄉音,從此背井離鄉,去吹塞北的風,後宮三千佳麗,誰會願意?可她去了。「獨留青冢向黃昏」,這是何等凄涼,誰不追求落葉歸根的安寧,可她也還是去了。懷抱琵琶,她堅信:犧牲小我會換來兩國的和平。琵琶呀琵琶,這便是成熟,你知嗎?琵琶無語。 整個盛唐,呈現在人們面前的不是君王好威風,也不是貴妃好顏色,而是你——太白。七分釀成了明月,剩下的三分肅成了劍氣,綉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 成熟,有著大海的深沉,有著高山的穩重,有著天空的寬宏,有著彩虹的迷人……成熟能夠舞出歷史,舞出輝煌。唯有成熟,才能舞出生命的靈動。 擁有的最高境界乃是無 人們都說我是早熟的,也許我有著許多與我的年齡不太符合的喜好吧!可這背後是…… 當同齡人還沉浸在安徒生為他們編織的美麗而天真的童話世界裡做著美夢時,我卻早已拿起了狄更斯的《霧都孤兒》,拿起了莎士比亞的《李爾王》等四大悲劇,甚至早已把中國的四大名著通閱N遍。 看了很多的書之後,感覺自己就在那不知不覺中變得「老練」,卻非老氣橫秋。只知道自己不愛喝同年人所種愛的汽水等,卻偏愛上了茶水,再看茶葉在瓷杯中上下翻騰,不覺靜靜佇立,似乎那就是我的人生,感覺自己雖涉世不深卻似乎早已品嘗盡人生百態。於是,我變得不開心,這就是所謂的成熟?與其總是為催鶯鶯的「黃花地,碧雲天,西風緊」而哀嘆,為林黛玉的「花落花飛花滿天」而落淚,我寧願選擇李清照的「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那份淡然與閑適。 不管如何,我好像因為世人眼中的成熟變得不開心了。同齡人崇尚成熟,但並非排斥天真,可是因為成熟不開心,我卻開始討厭成熟了,我並非標新立異,因為自己太平凡了,更何況不可能鶴立雞群的。 可是書不可以不讀的,「成熟」卻可以不要。我繼續翱翔於我的書海,與海子對話,與三毛談心,與川端康成訴說,與席慕容暢談,我也想像川藤那樣揚起生命的火花。 「書是唯一可以使人成熟的東西。」——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話,太絕對了吧!我卻贊同,我還是在慢慢地「成熟」起來,人總是要長大的,我只是凡人,不可避免的事。朋友說我成熟了許多,可我卻不知自己是成熟了,還是世故了。 這一天終於降臨,我一直苦苦尋覓的卻由雨果給了我答案:「成熟的極至就是天真。」 感謝雨果原來自己繞了很大的圈最後仍回到了起點,但很開心,因為自己是在以心為起點,以信念與追求為半徑畫成了自己的圓,未能走出圓,卻走出了弧線啊! 驀然想起了信一禪師的話:擁有的極至處是無。再一想,這與「成熟的極至處是天真」又是多麼的一致呢! 終於,我笑臉盈盈,笑容從我的臉上盪漾開來,我只知這才是真正的成熟,很開心: 因為我會心平氣和地坐在窗前笑看花開花落,笑看雲卷雲舒,而不再是滿臉愁容,看著一池水,悠悠地念著:「風乍起,吹皺一池秋水。」也許前者才是成熟的最高境界吧! 詮釋成熟 一葉飄落而知秋。秋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走近,走進了我們。那金黃的穗頭,碩大的果實都向我們昭示這必將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因為他們已經成熟。 經過了近二十年的歷練,我們也慢慢長大走向成熟。成熟是什麼? 成熟是從細微中領悟博大的能力。亞里士多德曾說,不要忽視那一點「細微」,那其中包含了一個天地,海因其能成容而成其大,那一滴海水又是何等的細微呢?亞里士多德是成熟的人,這便是成熟的表現,而當我們注視著手中的一片羽毛時,是否會想到那翱翔於天際的雁陣?當我們注視著逝去的流水時,又是否會發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嘆?喔,成熟,不能忽視細微便是成熟。 成熟是細心觀察的能力。一個普通的蘋果砸醒了正在樹下小憩的牛頓,他驚異著,然後欣喜若狂,就這樣,一條真理又誕生了,而我們或許只會抱怨著,然後另覓佳所,繼續著我們的好夢吧。早晨,一縷陽光,照在了哥白尼的臉上,他的瞳孔因興奮而收縮,因為他我找到了答案,而我們或許會埋怨陽光的刺眼或者思量著如何去打發著陽光明媚的一天……生活中不乏真理,缺少的只是細心觀察,成熟便是細心的觀察。 成熟是寬容和自製的能力。韓安國,天下名士,曾經坐法抵罪而受牢獄之災,獄吏曾侮辱他,而他卻寬厚待人,東山再起並未施以報復,他是成熟的人,「士亦以稱慕之,唯天子以為國器」。寬容亦是成熟的表現。 成熟是懂得割捨的能力。視野有限,但精神無限;人生之路漫漫,我們會有很多的追求,但畢竟生命短暫,怎能看見大江大海,觀盡花草魚蟲呢?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其中之理又會有幾人不知,只是少了決絕時的勇氣而多了一份猶豫罷了。為此我們惟有升華精神,磨練意志,懂得割捨,成熟便是能屈能伸。 成熟,有著太多的韻涵。我們惟有在生活中磨練自己,才能真正的成熟;只有從平凡中理解非凡,在有限中領悟無限,才能踏入成熟的境界。 選修成熟 成熟是人生的選修課。為了給人生這一大課程一份滿意的答卷,為了給自己這一小課程一個滿意的答復,成熟的選修分必須及格! 而過去的我是個不及格的學生。當我面對人生必須選擇的分岔路時,總是偷偷地懷念過去的小幸福,認為成長猶如蠶蛹的蛻化是個痛苦的過程,拒絕成熟。於是我用幼稚的眼光去看人群,結果遍體鱗傷;用簡單的頭腦去想問題,結果事情仍是百曲千折;用浪費的姿勢去消磨時間,結果碌碌無為;用漫不經心的態度去呵護親情,結果不知傷了多少次父母的心。可是我還忙不迭地對自己說:「我還是個孩子!」 而現在,當父親遞給我身份證的那一刻,當我握起右拳,庄嚴宣讀成人誓言的那一刻,當售票阿姨不再拍著我的臉蛋叫我小朋友的那一刻,當我獨立地生活在異鄉的那一刻。我聽到了年齡的日歷在風中翻動,聽到了骨骼瘋長的聲音。同時看到了「成熟」印在了18 歲的入口處。我想我應該為此努力。於是我開始嘗試,我嘗試在我考試失敗時不再是痛哭流涕,而是細心的分析,認真的檢討;我總嘗試在我遠離父母時,不是一味地向他人尋求幫助,而是自己獨當一面;我嘗試在為

7. 2018國考申論文章寫作論證怎麼運用對比分析法

所謂對比分析,是正反對比論證的簡稱,也稱比較法,是把兩種事物或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加以對照、比較後 ,推導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的論證方法。是一種比較常用和具有說服力的論證方法。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增加文章的感染力,給人深刻的印象。常見的對比論證主要包括時間對比、空間對比、正反對比等。
一、時間對比
所謂時間對比,不僅僅是古今對比,往往指的是事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可以做對比。常見表述如概括過去案例/做法+概括現在案例/做法+適當分析。
如醫德醫風主題:古有「懸壺集天下,醫者父母心」的名醫華佗;今有心繫百姓、心系患者的「雲南索道醫生」鄧前堆……,凡此,皆為良醫的楷模,道德的榜樣。
二、空間對比
所謂空間對比,就是指各個國家或地區之間的比較,可以是國家對比也可以是不同區域對比。常見表述如概括國外案例/做法(地區A)……+概括國內案例/做法(地區B)……+適當分析。
如文化建設主題:印度再窮困,朝聖日依然人聲鼎沸,盛況空前;美國再富裕,也不能在密西西比河邊蓋一座盧浮宮。……。然而在我國城市文化獲得迅速發展的同時,鄉村文化卻日益衰落,出現了失根的現象……
三、正反對比
所謂正反對比,指的是事物的兩面性,即正面現象和反面現象對比論述。常見表述如概括正面案例/做法……+概括反面案例/做法……+適當分析。
如網路發展主題:網路科技在改變人們生活、開拓人們視野和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令人痛心的是,網路科技也帶來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網路暴力、網路詐騙、色情信息和網路謠言等。……

8. 過秦論怎樣用對比的論證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論證方法
①以史實為論據,用觀點統率材料。
作者所謂「攻守之勢異」,指的是秦要統一全國,自然要對山東(崤山以東)諸侯採取攻勢,逐步消滅它們;而在統一全國之後要防止人民顛覆它的政權,這就轉入守勢了。處於攻勢「尚詐力」,處於守勢「貴順權」。「順權」,就是施行仁義以收攏民心。秦滅六國後依舊殘酷地壓迫人民,不施仁義,故而迅速滅亡。這是賈誼的基本觀點。要講清這一點,就必須以史實為據,說明秦的興亡過程。
本文敘史的特點是:在觀點統率下對史實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計騙魏將公子卬而襲破其軍的結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東諸侯曾多次合縱抗秦,皆被張儀等人的連衡術所破,韓、魏、楚三國多次獻地於秦,秦土日廣,這是秦的「詐力」策略的勝利,作者把所有這些史實都集中到九國之師攻秦失敗一事上來加以表現。說到秦統一全國後,則著重揭露秦始皇壓迫人民的政策——這其實是「詐力」策略的繼續。這個事實充分說明:秦在轉入守勢之後,「其道不易,其政不改」(《過秦論》中篇語),它的覆滅是不可避免的。
從上面的分析還可以看出,政論敘史所看重的是歷史過程的本質,而不講求細節的准確。
②對比論述
本文的對比論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說明。這里只作一點補充:必須把這種對比放到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來看。昔年,九國之師,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進攻僅有雍州一地的秦,卻遭到慘敗;而今天,陳涉以數百「疲弊之卒」發難,進攻佔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這就生動地說明了轉入守勢後的秦已經變得外強中幹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呢?孟子說:「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這正是仁義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結果。這樣來論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論點。

閱讀全文

與對比論證方法寫作指導及訓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考試怎麼調後視鏡正確方法 瀏覽:552
幼兒肺結核治療方法 瀏覽:952
有沒有好方法或者建議來解決濕疹 瀏覽:258
科技統計方法有哪些 瀏覽:623
中考最好教學方法 瀏覽:431
奧美拉唑的使用方法 瀏覽:727
儀器分析方法在農葯殘留中的應用 瀏覽:636
錯題本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695
越南瘦身減肥方法圖片 瀏覽:242
qq瀏覽器桌面小窗口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3
花盆收拾方法視頻 瀏覽:515
如何克服陳列困難的方法 瀏覽:295
天然氣著火後用什麼方法滅火 瀏覽:387
贊唄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194
吉利汽車近光燈安裝方法 瀏覽:369
湖南建築工程鋼筋除銹方法有哪些 瀏覽:762
選文描寫方法有哪些 瀏覽:654
天麻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923
fs308剃須刀電池連接方法 瀏覽:741
青少年如何補腎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