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文《搖籃里如何成長》800字,求大神幫忙,急
搖籃里如何成長(範文)
瞧,那小鳥在天空無憂無慮的飛翔。我想,那蔚藍色的天空就是小鳥成長的搖籃吧!
瞧,那魚兒在海里悠閑地游來游去。我想,那廣闊的大海就是魚兒成長的搖籃吧!
那我的搖籃又是什麼呢?我如何成長呢?
看,我家餐桌上那鮮嫩誘人的小白菜、清香四溢的大米飯、圓潤飽滿的饅頭…這些美味的飯菜是出自誰之手呢?是誰在我津津有味地吃著午餐時,還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地勞作呢?這就是我那任勞任怨的奶奶。
奶奶除了在外辛勤勞作、在家料理家務外,還特別關愛我。
記得那年冬天的一個下午,寒風刺骨,天空飄起啦鵝毛大雪,下課鈴聲在大雪紛飛中響起了。我看著同學一個接一個地被他們父母接走,我在走廊上苦苦的等待著父母的到來,可卻遲遲沒有看見父母的身影。這時的我,心情已跌落到最低點,一種不可名狀的哀傷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我的天空,也是漫天雪花在飛揚。我多麼想依偎在親人的懷里大聲哭泣,可是,刺骨的寒冷好像把我的眼淚也凍住啦,想哭卻哭不出來。又過了漫長的十分鍾,正當我感到萬分難過的時候,紛飛的大雪中隱約出現啦一個熟悉的身影。
哦,奶奶!我多麼想大聲的叫起來,終於有人來接我回家啦。可,我沒有喊,我知道奶奶冒著大雪來學校接我回家的途中,紛飛的大雪一定無情地往奶奶的身上亂鑽,一定無情地抽打著奶奶飽經滄桑的雙手,是的,我已經看見啦奶奶的雙手正凍得發紫。當奶奶快要來到我身旁時,我用最快的速度沖上前,緊緊握住奶奶的手,剛剛的難過已經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有心疼,我激動地問:「奶奶,家裡不是有手套嗎,怎麼不戴呀?」
「家裡的手套給你爸爸用啦,我皮厚,沒事!快回家吧,別凍壞啦。」
回家的道路,有點崎嶇,可…又是如此有安全感,奶奶的大手牽著我的小手,愈握愈緊,因為雪愈下愈大,雨傘…總在不斷向我傾斜著,傾斜著。回到家,才發現奶奶的左肩已堆啦一層厚厚的積雪。
哦,原來我的搖籃就是奶奶那雙手,那雙冰冷的手,那雙溫暖的手,那雙經過歲月的滄桑已長滿老繭的手,為我那弱小的心靈送來了一縷縷陽光…
『貳』 嬰兒搖籃是左右搖晃的好還是上下搖晃的好
你好!
不建議使用搖籃,因為搖晃動作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不斷晃盪,未發育成熟的大腦會與較硬的顱骨相撞,造成腦小血管破裂,引起「腦輕微震傷綜合症」,發生腦震盪、顱內出血。輕者發生癲病、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者出現腦水腫,腦疝而死亡。如果眼睛裡的視網膜受到影響,還可導致弱視或失明。
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其睡眠以淺睡眠為主,在淺睡眠時有睜眼、吸吮、翻身、哭啼,有的還會抬頭張望,但這些動作大多是無意義的,即使睜眼也是無光的。而大人會誤以為其睡眠不好,抱起鬨睡或喂哺等就中斷了淺睡眠期的寶寶。多次進行,就造成寶寶睡眠不好的習慣。所以,當寶寶在淺睡眠期出現各種動作、聲音時,家長可靜靜地等待5分鍾以上,再去關心,讓他自行調節進入深睡眠期。千萬不要應答、或有大的聲響驚醒他。隨著寶寶的生理發育會建立起良好的睡眠習慣的。
斗雞眼,即內斜,是斜視的一種。由於寶寶兩眼眼肌協調動作差,常常會出現斜視,隨著眼肌的發育成熟,斜視現象也隨之而消失。注意兒頭位置,不要使其長期偏向一側,少近距離觀看固定的物體,小兒對紅色反應較敏感,所以可在小床正中上方掛上一個紅色帶有響聲的玩具,定期搖動,使聽、視覺結合起來,有利於新生兒雙側眼肌動作的協調訓練,從而起到防治斜視的作用。晚上睡覺盡量關燈,但是如果寶寶起來就需開燈了,但不要把燈光直接對著寶寶的眼睛即可,燈光不能太暗。發育正常的嬰兒,如寶寶在六個月以後,雙眼注視物體的能力增強,一般不再出現斜視。
『叄』 家庭感統訓練的幾個方法
鏈接:
這里有免費的名師感統訓練課程希望能幫助到您
感覺統合訓練(SensoryIntegration,簡稱SI)是指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選擇、解釋、聯系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肆』 悠悠球的"嬰兒搖籃"怎麼玩
我現在會玩的是「嬰兒搖籃」、「獨木橋」和「魔術
球」、「雙龍出海」。我今天教大家一招「嬰兒搖籃」。先催
眠,什麼叫「催眠」呢?「催眠」就是把悠悠球的繩子繞起來,
手拿住中間的圈圈,猛地往下一摜,悠悠球一下子滑到繩子的盡
頭,劇烈地轉動,繩子的長度卻保持不變。接著以左手食指、拇
指拿住線的三分之一處,右手向上一繞,把下部的三分之二分成
兩段,並用手指把線撐開,形成等腰三角形,左手再松開,讓悠
悠球從三角形里穿過,並讓它繼續轉動。撐開的兩根線象「搖
籃」,悠悠球像「嬰兒」一樣,所以叫它「嬰兒搖籃」。「獨木
橋」的玩法比「嬰兒搖籃」難多了。先催眠,然後拿住、上面一
小段,再把悠悠球拋起來,使球中間的縫不偏不倚的落在細細線
上,這必須要你的技術,你再把球拋到空中的球快速接住就行
了。線就像「獨木橋」,悠悠球就象站在獨木橋上,所以叫它
「獨木橋」這需要長期訓練的。
『伍』 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教育有一定的關系嗎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什麼
孩子的性格形成,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系。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是孩子成長的後盾,是整個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良好,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易於培養出親社會性高,獨立自主,性格完整的孩子,相反,生長在家庭教育不恰當或教育氛圍淡薄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在性格上存在缺陷,孩子的父母十分熱心,常常幫助他人,為人開朗樂觀,處事平和淡然,孩子也會變得富有同情心,坦然面對困難。
如果父母不重視孩子的性格發展,濫用教育方式又或者總是一以貫之,往往會讓孩子的優勢發揮不出來,相應的,他也會在這迷失的過程中丟掉許多展現自己才華的大好機會,沒錯,家庭教育應該要根據性格類型對症下葯,只有相匹配,方能使孩子從中得到更健康更茁壯的成長。
『陸』 如東縣天一學校的成長的搖籃
2004年7月11日,《南通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篇令人振奮的報道:《成功型學生的搖籃——訪全縣首家九年一貫制實驗學校如東縣掘港天一學校》。從那一刻起,天一學校這個閃亮的名字,不斷地在如東乃至更大的范圍內回響,天一學校越來越引起教育界同行、社會各階層及每一個家庭的關注和青睞。如今,她還沒有走過一年的辦學歷程,就已經捷報頻傳:顧新利老師的歷史課獲全國性教學競賽一等獎第一名,陶振建老師的音樂課獲全國性教學競賽二等獎;學生王穎、劉詩雨參加南通市少兒主持人大賽雙雙進入十佳,王穎獲第二名的好成績,一個學校兩名選手獲此殊榮,這在全縣乃至全市是獨一無二的;在江蘇省健康知識競賽中,三名中小學生代表南通市一舉奪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學校被中央教科所等單位授予「中國青少年素質發展示範基地」的稱號…… 那麼,是什麼催生了這所獨具魅力而又充滿生機的學校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所新型的學校,來領略她的獨特的人文內涵。
一、民主化管理 學生年齡跨度大,生理、心理差異性大,教學評價的指標體系不同,作息時間、單位課時時間等很多方面相互沖突,矛盾多多。「民主」「科學」是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作為魏書生教育藝術實驗學校的校長朱學雲,帶領學校一幫人在暑假中多次召開「學校設計」專題研討會,確定了學校六年發展規劃。學校還利用重陽節慰問老同志的時機,向他們征詢辦學建議。為了尋找一條適合促進中小學生行為養成的新思路,學校召集行政領導、班主任就常規管理的各項措施、制度,進行反復磋商,實施了學生值周制度和教師導護制度並行管理模式,形成師生共同管理、互相管理的局面。教學管理方面,我們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確立了「五段管理」、「三段教研」的管理模式,「五段」即1-3、4-5、6、7-8、9年級段,「三段」即1-3、4-6、7-9年級段。特別是歷時三個月的首屆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教職工(代表)們對學校的幾個管理文件進行多輪次的討論、修訂,大小會議召開了15次,提出合理化建議提案79條。從此,學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了科學化、規范化。
二、九年一貫制 我們都知道,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銜接問題,一直是困擾教育界的老大難問題。六年級與初一的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急劇變化的階段,中小學的學習生活截然不同,許多學生在這個過渡時期無法適應。更重要的是,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模式等許多方面歷來是各自為陣,缺乏必要的溝通與融合,極大地制約了學生的發展。於是,新課程標准強調義務教育的整體性設計,通盤考慮了九年一貫的課程內容,確定了學生九年發展的「總目標」,在此基礎之上,某些具體學科又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確立了「階段目標」。有的目標是九年一以貫之的,可能前後反復提到,有的目標是在不同階段之間前後銜接,形成一定梯度,螺旋式上升,不能截然分開。而我們的九年一貫制,恰恰就能解決以上的諸多問題。 上海、深圳等地近20年的九年一貫制辦學經驗證明,基礎教育九年一貫制適應時代要求,順應學生發展規律,符合課改精神,因此,九年一貫制必然是今後義務教育發展的趨勢。天一學校率先在全縣實施九年一貫制的教育,把小學與初中銜接起來,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完整的、連續的發展空間。有利於整體規劃實施課程改革,科學地整合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設置;更有利於學生完整地達成既定的發展目標,有序地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連貫、扎實地掌握各類知識、技能,為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信息化教學 走進天一學校,你會驚奇地發現,每個教室的電腦、液晶投影儀、實物展示平台都已安裝到位,校園網路覆蓋了全校各室,多媒體輔助教學在這里已經成為每堂課的重要教學手段,學生學得輕松活潑,效率非常高。蘇北學校的教育現代化之夢,終於在這里得以真正實現。正是因為天一學校的領導高瞻遠矚,在全縣范圍內搶得發展的先機,所以,如今初中部的二流生源的學習成績已經開始直逼其他學校一流生源的學習成績,展現出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 為了研究、推廣與普及多媒體輔助教學,學校領導著實動了一番腦筋,採用政策導向、制度約束、業務培訓等多種手段齊頭並進的方法,多輪次地組織全校教師學習多媒體教學理論、多媒體課堂教學設計、設備應用技術、課件製作等相關知識,提高了教師的理論素養與實際應用能力。學校還組織精乾的師資力量成立了專項研究小組,加強了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力度,根據各學科教學的實情,開展了多項課題研究。隨著探究的深入,學校多媒體教學研究之風盛行。本文開頭提到的兩節全國優課,就得益於多媒體輔助教學。
天一學校將「創建名校、取信於民」作為辦學主旨,志在打造設施一流、師資一流、質量一流的特色鮮明的現代學校。位於如東縣掘港鎮日暉東路1號的天一學校,正如日日從東方升起的朝暉,已經把她的第一縷陽光,撒向如東這方充滿希望的熱土,撒向教育事業這片播種綠色希望的沃野!如今,正在建設中的新教學樓和投資兩千多萬即將上馬的學生公寓和師生餐廳工程,為實現小班化教學,提供寄宿制服務,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創造了優良的條件。相信不久的將來,天一學校會以更加鮮明的特色和驕人的成績屹立於教育改革的春風里,屹立於蓬勃發展的中華大地上!
隨著人們對兒童教育的不斷探索,感統訓練的概念也被大家所熟知,所謂感統其實就是指人們的感覺統合,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家庭感統訓練的相關資料吧。
家庭感統訓練方法一視覺統合的訓練
1、視覺集中訓練
(1)雙手抱住孩子的頭,親切的叫孩子的名字,並深情的看孩子讓孩子做出反應。(此項目訓練1-3分鍾)
(2)准備孩子喜歡的食物或玩具,培訓者和孩子相對而坐。孩子會東張西望,這時候培訓者可以拿出准備好的食物或玩具,放到孩子的眼前,吸引孩子的目光,然後讓孩子的視線隨著食物或玩具移到目前應該讓孩子完成的任務上。
(3)可以給予孩子觀看彩色的萬花筒。(此項目可訓練3-5分鍾)
2、視覺追蹤訓練
(1)可以讓孩子在運動中踢球,在這過程中還可以讓孩子學會按住滾動的球。(此項目可訓練5-8分鍾)
(2)可讓孩子用球扔向另一正在滾動的球。(此項目訓練3-5分鍾)
(3)准備好一間無傷害的房間,一隻手電筒。把窗關上,使屋內黑暗,培訓者和孩子同在房間內,培訓者打開電筒的開關,照向牆壁,然後叫孩子去抓牆上的光。(此項目訓練3-5分鍾)
(4)視動訓練。(此項目訓練5-10分鍾)
家庭感統訓練
家庭感統訓練
家庭感統訓練方法二聽覺統合訓練
1、找尋聲音。(3-5分鍾)
2、模仿自然界的聲音。(7-8分鍾)
3、聽動訓練。(5-10分鍾)
4、辨別聲音。(5-10分鍾)
家庭感統訓練方法三觸覺訓練
1、通過不同的刷子、不同布質的毛巾,給予孩子適當的刺激,可於洗澡時進行。
2、讓孩子觸摸不同的物件,讓其辨別物件的大小、形狀和質地等。
3、三溫暖治療。讓孩子辨別不同的水溫。
4、讓孩子光著腳在地板上來回跑。
5、玩泥沙。
6、玩橡皮泥。
7、三文治療法。在床上鋪一層墊子,讓孩子睡在上面,然後在孩子身上蓋上被子並用身軀輕輕壓在孩子身上(可訓練10分鍾)
8、抓癢游戲。可適當通過音樂減輕孩子的緊張程度。
9、冰袋游戲。也可轉換成熱水和冷水。如果孩子抵抗較多,可讓孩子自己進行。
10、梳頭游戲。可用羽毛、毛巾等代替。
11、吹風機游戲。可先讓孩子穿較薄的衣服先吹,再到吹身軀。注意孩子通常在臉部和頭頸部肌肉會有較強烈的反應,不要勉強吹臉和頭頸。
12、可讓孩子在泳池裡自行游動。
13、滾滾圈游戲。用三個游泳圈或輪胎,替代滾筒,讓孩子在裡面滾動,注意安全。(此項訓練5-10分鍾)
家庭感統訓練方法四平衡感覺訓練
1、盪鞦韆。
2、攀爬不平穩平面。
3、滑車訓練。(此項可訓練5-10分鍾)
4、倒立走。此項對上肢大肌肉的訓練也相當有幫助。(此項訓練5-15分鍾)
5、下蹲走。也可訓練本體感覺。(此項訓練5-10分鍾)
6、搖籃游戲。
7、走花壇。(此項訓練5-10分鍾)
8、單腳站立。(此項訓練5分鍾)
9、單腳跳。(此項訓練5-10分鍾)
家庭感統訓練方法五本體感覺訓練
1、沿直線行走。可適當增加難度,如讓孩子端水。(此項訓練5-10分鍾)
2、攀爬。
3、跳圈游戲。在地上排列兩列圓圈若干個,距離左右上下10CM,讓孩子雙腳跨在不同圓圈上往前跳,可增加圓圈的個數和距離。也可訓練平衡感覺。(此項訓練5-10分鍾)
4、蹲下起立。也可訓練下肢大肌肉。(此項訓練5-10分鍾)
5、翻跟斗。(此項訓練5-10分鍾)
家庭感統訓練
家庭感統訓練
6、趴地推球。可先從50-100次開始,然後逐漸增加次數。
7、跳繩訓練。(此項訓練5-10分鍾)
8、騎帶有平衡輪的自行車訓練。也可訓練平衡感覺。(此項訓練10-20分鍾)
9、上下樓梯訓練。也可訓練下肢大肌肉。
10、跨障礙物。可逐漸增加難度。(訓練10-15分鍾)
11、腳步墊訓練。可利用腳步墊設計不同的項目,以達到訓練孩子的目的。如可以讓孩子按腳步墊的路徑跳或者行走。
12、跳台階訓練。孩子手背後,一個一個台階上下來回跳。(此項可訓練5-10分鍾)
13、青蛙跳訓練。
14、追跑訓練。讓孩子繞著傢具跑,或是追著球跑。(此項可訓練10分鍾)
15、梯子游戲。
①將梯子架在兩個平台(高約10-20CM)中間,孩子梯子上行走。也可訓練平衡感覺。(此項可訓練10分鍾)
②讓孩子由梯子的間隔中,踏行前進。
『捌』 成長的搖籃是什麼意思
比喻一種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搖籃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yáo lán,一指嬰兒的卧具;二指某些事物的發源地。出自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搖籃》。
引證解釋:
1、嬰兒卧具。形狀略像籃子,多用竹或藤等製成,可以左右搖動,容易使嬰兒入睡。 多用木、竹、柳條製作,護欄或鑲板上飾有不同類型的花紋及圖案。早期搖籃利用挖空的樹干製成,多用繩索吊於房梁或橫木桿上。
明 李詡《戒庵老人漫筆·搖籃》:「今人眠小兒竹籃名搖籃……搖車即搖籃。」 清 趙翼《舟行》詩之一:「笑比搖籃引兒睡,老夫奇訣得還童。」 曹禺《原野》第一幕:「左面是搖籃,裡面的孩子已經睡著了。」
2、比喻某些事物的發源地。
徐特立《各科教學法講座》:「希臘是哲學的搖籃,最初就發明了自然發生的辯證法。」郭小川《三門峽》詩:「古代文明的發源地啊,中華民族的搖籃。」「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