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練習一年級口算
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又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 成部分。口算不僅關繫到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 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年級作為起始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將直 接影響以後各年級計算能力的提高,怎樣提高一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我簡單談一下我的看法:
一、加強直觀操作,幫助學生建立表象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是一個從直接感知實物過渡到表象的思維過程。因此,從認識 10 以內的數開始,我就十分注重直觀教學:課前准備好學生平時喜愛的實物、圖片,讓 學生數一數教室里的物品, 數一數每小組的人數, 幫助學生強化數感。 然後進行分一分,合一合的訓練,如:1-10 的分成讓學生每節課上課之前都要練習,幫助學生建立表象。從而使學生在掌握10 以內各數的同時,為口算10 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打好扎實的基礎。再通過分一分、合一合的直觀操作活動建立表象,掌握 10 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熟練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為學習 20 以內的加減法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二、增加練習,形成技能技巧。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數量的口算練習,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每天都利用 2-3 分鍾的口算時間進行口算練習,讓學生在練習當中不斷體會口算技巧,讓口算過程逐漸簡化,推理過程 逐漸簡縮,逐漸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從而提高計算的准確性和 口算速度。
三、注重算理教學,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學中,讓學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徑是 教學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學時,我十分重視算理教學。如在教學 20 以內的退位減法時,出示 16-7,不要急於把現成的「破十減」灌 輸給學生,而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問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 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的學生會擺一擺學具,找出答案「我是這樣 想的,先算 10-7=3,再算 3+6=9。;」「我是這樣想的,先算 16- 6=10,再算 10-1=9。 」有的學生用扳手指數數,「我是這樣想的, 把 16 記在腦子里,伸出 7 個手指頭,從 16 開始,一邊屈指一邊數, 15、14……結果是 9。 」有的用「做減想加」來計算,「因為 9+7=16,所以 16-7=9」 ;通過說理訓練,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四、注重演算法多樣化,實現學生對演算法的自主優化。 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在教學 20 以內退位減法時,有些學生喜歡用「破十減」 、有些喜歡用「做減想加」 。這時,在體會演算法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實現學生對演算法的「自主優化」,教師切不可「一刀切」 ,不然會適得其反。例如:我班有一個學生,他每次在口算退位減法時, 總喜歡扳手指,我想改掉他這個「毛病」 ,於是利用休息時間個別對他進行「破十減」指導,結果越發糟糕,不但算得更慢而且錯誤率更高,還不如扳手指速度快。由此可見,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同時要引導學生在 眾多的演算法中選擇最適合於自己的方法, 這樣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的 發展。
五、細水常流,穩步提高 先抓好基礎,1—10 之內的加減法掌握的基礎上,再進行進位加 法和退位減法的練習。練習一個階段後,要篩選難度比較大或經常出錯的題目,如 17-9,15-8,14-6 等,做成卡片,反復練習,細水常流,穩步提高口算的能力。
六、對症下葯,逐個過關在口算訓練中, 教師要根據小朋友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多使用激勵性評價,特別對哪些口算比較慢或計算有困難的小朋友,首先要 弄清他們的問題所在,是算理不清,還是反應遲鈍,然後針對問題想 辦法,還需要對他們有耐心,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教育周圍的同學尊重他們,看到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使他們產生成功感,從而樹立信心,不斷進步。
七、爭取家長,共同配合,一節課只有40分鍾的時間,光憑老師埋頭苦幹還不行,要努力爭取家長的配合,充分利用他們的力量來共同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在開學初我明確地向家長們提出:這學期的重點之一是讓每一個學生在口算方面都能過關,因此,希望家長在家能堅持每天擠一定時間陪孩子練一練口算、聽算。家長的力量,對老師而言是寶貴的資源,只要我們善於開發,就能被我們所用。
八、互相協作,共同提高 我們班有些孩子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著,他們根本沒有能力 、和精力輔導學生;還有部分小朋友的接受能力差,講了忘,算了錯,怎麼辦?老師又沒有那麼多時間一個個的抓。所以在訓練中,我不斷發現好苗子,於是便讓這些小朋友當小老師,也就是每個組選一個小組長,讓他們在課余時間幫助這些學生慢慢提高,慢慢地縮小了差別。
總之要提高小朋友的口算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只要對你的學生有信心,一定能成功的。
❷ 如何提高一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
加強學生的口算基本訓練
還有一句俗話「熟能生巧」。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口算的基本訓練絕不能放鬆的。口算訓練中,要注意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教學中要找到重點,訓練關鍵部分,將口算的基本訓練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1、課前5分鍾:我堅持每天做到課前用5分鍾的時間來訓練口算,主要採用讀口算卡片的形式進行練習。我將本冊書上的口算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整理:①10以內的加減法(共126題)②十、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共110題)③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共36題)。全冊書上的口算題共有272題,我讓學生將這272道口算式題分批分次做成口算卡片,然後讓學生看著卡片直接說出得數,拼音教學中孩子們能夠做到直呼,口算訓練也要能達到這個程度才行。以前沒有讀卡片的時候,每次口算時總有部分學生是採用掰手指的方法來進行計算的,這些學生非常依賴手指,計算速度很慢,很難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後來採用讀卡片的形式口算後,他們的兩只小手忙著翻卡片,也就沒有機會去掰手指了,這時候就得調動大腦的每一根神經來進行高速運轉,這樣才能確保又快又準的算出得數了,長此以往,讓學生在競爭活動中達到熟練的目的。
2、課中不疏忽:每堂課的課堂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口算;有針對性的對
關鍵部分計算進行強化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重點和易錯點的正確計算。抓住學生對老師的崇敬心理,讓他們相互當「小老師」,給同桌批改口算練習,在給別人糾錯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口算正確率。課堂上還採取「小醫生」找病因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取知識。「改錯」不能僅滿足於學生分清了錯誤原因,改正了錯誤,而且達到預防效果。同時,我還注重對口算能力強的同學的表彰,有意識地引導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等等
3、課後不放鬆:口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好的,它重在平時,貴在堅持,所以,光是課堂上的練習時遠遠不夠的。要天天練,節節練,以增強口算意識,養成口算習慣。所以每天課後,都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口算練習任務,有和同學合作練習、和家長合作練習、自己獨立練習等多種方式。如讓他們輪流當小老師,給其他同學出題計算,小老師判斷他們是否算對;在家裡和父母一起游戲,講課堂上的數學知識,和父母比賽誰對得多、誰做得快等等。讓學生在課後的娛樂活動中加強練習口算。堅持做到每天在家裡讀口算卡片一遍,並要求家長記錄每次口算所花費的時間和錯題的數量,第二天到校後再全部匯報、交流、評比。另外在一年級的口算訓練中,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是重點訓練內容,要反復訓練,達到熟練,只要訓練到位了,今後學生再學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就容易理解了,後面的訓練也就會更容易達到熟練的地步了。
❸ 一年級口算提高訣竅是什麼
內容如下:
1、多練。一張口算紙重復練,每天的時間和正確率都有進步,直至4分鍾內正確100題再換下一張。
2、整理出錯題打亂重復練。
3、書寫習慣也很重要。第一列寫完後,寫下一列時倒回去寫,這樣可以節約時間。
4、寫錯時不需用橡皮擦,只需一條斜線劃去錯誤答案,在邊上寫上正確答案。
5、字跡清楚,大小適當。這樣也能一定程度節約時間,養成好的書寫習慣,不僅僅在口算練習中能提高速度,在其他課程中也能事半功倍。
❹ 一年級如何提高口算能力
1.熟練十以內加減法。一年級孩子的口算技巧,首先孩子要會背十以內加減法的口訣,這是一年級必須掌握的口算技巧。
通過熟練十以內的加減法,讓孩子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就像背誦乘法口訣表一樣,通過背誦口訣表讓孩子先走進數學大門。
比如2和5組成7,孩子通過口訣表和計算題就能知道2+5=7。
例如9可以分成5和4,通過計算題,孩子就能學會9-5=4。
孩子學會並熟練十以內加減法,是孩子學習數學的第一道門檻,所以父母要有耐心,多鼓勵孩子學習。
父母不可心急,批評、打罵都只會讓孩子從心底討厭口算,甚至討厭數學!
2.讀算訓練。讓孩子讀題可以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長期的讀算訓練可以讓孩子不再背加法口訣,而是靈活運用,讀算訓練是一年級必須掌握的口算技巧之二。
讀算訓練要求孩子大聲讀出來題,而在讀的過程中,孩子以及開始思考題的答案。
讀算需要充分調動各感官互相配合。讀算時需要孩子用到眼睛、耳朵、大腦和嘴巴,將這些器官調動起來,可以鍛煉孩子的注意力、聽力、記憶力。這樣通過讀算訓練,孩子的口、眼、耳、腦配合好了,才能提高口算能力。
3.多寫多練。想要提高口算技巧,一定需要大量的練習,熟能生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年級的孩子需要每天堅持做題,父母可以提供多種方式的數學習題,應該讓孩子保持興趣,堅持練習。
一年級口算技巧是建立在孩子熟練掌握的前提下,而熟練掌握則需要大量的訓練。針對一年級的孩子我們應該保持多樣化,讓孩子有興趣的去做題。
大寶剛學數學時,不會背口訣,算的不準確,所以她很抵觸做數學題。但是奶奶不斷耐心教她,鼓勵她。一周之後,她做十以內的加法,算的又准又快!就是因為,奶奶一直鼓勵她多做題,她做的又快又准時,就提高了她學數學的興趣!
每天堅持至少給孩子做十分鍾的數學題,持之以恆。
一年級的口算技巧基本上就是二十以內的加減法,當孩子們熟練掌握十以內加減法後,可以配合湊十法和破十法這些高級技巧幫助一年級孩子提高口算技巧。
❺ 小學一年級如何快速口算
小學一年級如何快速口算呢?
一、口算是什麼?
口算是唯一不藉助任何實物進行簡便運算的方法,既不用算盤,也不用手指
口算真正與小學數學教材同步的教學模式
口算教材的編排和難度是緊扣小學數學大綱並與初中代數接軌,比小學課本更簡便的一門速算。簡化了筆算,加強了口算。簡單,易學,趣味性強,小學生通過短時間培訓後,多位數加,減,乘,除,不列豎式,直接可以寫出答數。
二、培養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重視培養學生說算理。
要提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重視培養小學生會說算理,學生能說就能想,這樣有利於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進而提高口算能力。如教學「9+5」的進位加法可以讓學生講出各種思考過程,同樣,學生說口算思路的過程也就是訓練學生 思維 能力的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就能促進他們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養。
2、加強口算的基本訓練
俗話說:「熟能生巧」,要提高口算能力,必須抓好口算的基本訓練,做的多了,反映就快,正確率就高,反之,反應慢,准確率就低。口算訓練中,要注意化繁為簡,突出難點,對於基本的口算如:乘法口決,20以內加減法要反復訓練,達到熟練,而20以內的進位加、退位減的口算是重點訓練內容。
3、持之以恆地訓練
口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需要在教學中長期懈地、有計劃的進行,這就要求教師持之以恆地進行口算訓練,例如:每節課開始堅持3-5分鍾的口算訓練,並結合內容,有目的的選擇口算題目,這樣即能訓練學生本節課的各種能力,又可以訓練口算能力,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總之,在教學時,凡需要計算的,盡量與口算訓練相結合,能口算的堅持讓學生口算,長期堅持不懈,必能提高口算能力,形成口算習慣。
4、按一定速度要求訓練
口算能力表現在正確、迅速上,正確是第一位,但速度也很重要,一定的速度能反映出口算能力的高低,同時也能間接地反映一個人思維是否敏捷、靈活。口算訓練要有速度要求,但要在口算正確的前提下,訓練學生口算的速度,兩者要統一,事實上,一個算得快的學生,正確率一般也比較高,反之亦然,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情況,採取不同方式逐步提出速度要求,例如組織口算競賽,瞬時提高等方式。五、
適當介紹一些口算方法。好的演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劑,培養小學生口算能力,除了小學教材中已講過的一些口算方法外,適當介紹一些其他口算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增加學生學習口算的興趣,提高學習口算的積極性。如,各種運算定律的靈活運用,一些簡單數的記憶等等。
三、總結,每個孩子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樣的,遇到運算能力差的孩子我們一定要耐心,教給他一些簡便方法,那麼以上就是對怎樣快速提高孩子口算能力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❻ 怎麼提高一年級的口算
1、 培養口算興趣
一年級孩子初學口算能力,是未來口算的基礎,所以尤其重要。要提高一年級孩子的口算能力,培養興趣是不能少的,如果孩子討厭口算,那就算是有一百種提高方法,對孩子來說還是一點用都沒有。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培養孩子的口算興趣,可以採用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口算游戲形式來進行。
家長和老師們可以試一試這幾個方法:和孩子進行搶答、口算接力賽、口算大比拼等,以獎勵的方式進行鼓勵。形式多樣了,孩子的口算興趣自然更濃了。
例如口算大比拼:媽媽做裁判,孩子和爸爸進行比賽。媽媽快速的念出題目,孩子和爸爸搶答,回答正確者得分,贏了會有獎勵;或者超市購物時,可以讓孩子去算賬;又或者孩子看書的時候問孩子今天從哪頁看到哪頁,共看了多少頁……在這些形式的潛移默化下,讓口算走到了生活中,變成一件孩子覺得是有趣而快樂的事。
另外,可以買一些口算卡片,促進口算練習。
❼ 一年級加減法速算技巧有哪些
方法一:做減法,想加法。利用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關系,用加法來思考。如,12-8,想8+()=12。
方法二:破十法。如13-7用「破十法」可以這樣想:10-7+3=6
方法三:連減法(平時法),如13-7用『連減法』可以這樣想:13-3-4=6,也就是把7分成3和4。
方法四:加補法。如13-7還可以這樣想:13-10+3=6
口算方法比較多,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是提高口算速度及正確率的關鍵。練習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復習多種口算方法,讓學生通過比較,得出最佳的方法。
減法心算
1、減湊整數再加上:
比如52-7=45,這樣算:把「7」變成「10-3」;那麼,52-10+3=45;
2、錯位數相減
比如83-38=45,這樣算,8-3=5,5X9=45;
3、多位數連續相減
比如387-50-42-31=264;先算容易的,387-50=337,然後,再把42與31再加得73;然後,337-73,可以變成337-80+7=264。
❽ 一年級口算題如何鍛煉技巧
口算在小學數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口算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注意力,提高學習數學興趣。所以必須重視小學階段的口算訓練。
如何做一年級口算題?
從低年級學生口算錯誤的大量反饋信息看,改進口算訓練的根本對策是研究和把握低年級學生進行計算學習的心理過程,使訓練符合兒童認識規律和特點,並不斷發展他們的智能。為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1、口算練習要經常練口算練習一要天天練、課課練。可以在每天回家先安排2~3分鍾,口算20~30道題,日積月累才能形成學生的口算能力。二要視算、聽算結合練。視算有一定的直觀性,聽算在腦中反映題目與計算過程,兩者結合,手、腦、口、眼並用,提高口算能力。三要形式多樣變化練。要針對兒童特點,形式要多樣化,以此激發學生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並盡量讓全體學生參與。
2、加強算理教學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看,小學生數學要經過從具體到抽象,又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所以,要掌握口算方法,關鍵是理解算理。
以新授9+3=?為例。學生通過操作小棒得出計算過程,並要求學生詳細說出計算過程:因為9加1得10,把小數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再加2得12,這是具體題目9+3的計算。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計算練習後,師生共同找出規律,讓學生形成一種簡縮思維:9加1得10,把小數3分出1剩2得12,這是從具體到抽象。最後,省略思維過程,直接得9+3=12,又從抽象到具體。這樣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保證初級口算正確,通過以後的練習,就可以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
3、口算訓練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症下葯,並注重演算法指導。
在口算訓練中,應精先習題,有的放矢,邊計算邊讓學生說說如何計算出結果的?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從口算題中你學會了什麼?如:一年級學生對15-4=11與14-5=9兩種類型的題目容易混淆,放在一起對比練,並要求比較兩道題的不同;口算中經常出錯的題如6+3,7+2,4+3,8-2,9-7等反復練;9+4+1=?告訴學生先算9+1得10,再算10加4得14比較簡便;9乘幾的積就等於幾十減幾等等。
一年級20以內口算題技巧
1、加法
20以內進位加法思維訓練的方法很多:有點數法、接數法、湊十法,口決法,推導法、減補法等。
要根據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的不同,由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來實現。這里重點介紹:減補法。我們規定:兩個可以湊成10的數是互為補數,1和9,2和8,3和7等。都是互為補數。方法是:用第一個加數減去第二個加數的補數,再加上10 。比如:9+4=13思考方法:第二個加數的補數是6;第一個加數9減去4的補數6得3;3加上10,得13。即9+4 = 9 - 6+10 = 3+10 = 13這樣的思考途徑,對於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很有好處,但只能符合思維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引導。
2、減法
20以內退位減法是以20以內加法為基礎的,方法有:想加法計算減法、破十法、分解減法後連減法、記小數數到大數、推導法、加補法等。
這里重點介紹加補法:方法是:用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加上減數的補數,同時去掉十位上的「1」,比如:13 - 4 = 9
思維方法:被減數個位上的3不夠減;減數4的補數是6;6加上被減數個位上的3,得9,同時去掉十位上的「1」。
一年級口算題訓練技巧就為您介紹到這里了。要學好口算,必須要持之以恆,做到天天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