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陳時見教育研究方法課程總結

陳時見教育研究方法課程總結

發布時間:2022-07-15 09:01:34

Ⅰ 學前教育技能與職業學習專題報告怎麼寫300字

職業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業技能。 為了適應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現今學前教育技能職業學校往往偏重於專業屬 技能的教育與培養而忽視了道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 道德是從業人員曲備的基本素質.職韭教育要培養適應現代 社會的合格人才。必須加強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全面教育。職 業技能與職業道德密不可分。
學前教育技能學生主要學習學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本知識,受到幼兒教育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在托幼機構進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教育學、心理學。
主要課程: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幼兒園見識、實習、幼兒師范學校實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一般安排6--8周。

Ⅱ 談談你對某種教育研究方法的認識

通過這幾天的深入的學習,對教育研究方法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同時對教育研究方法有了一個從基本上不認識到較為理性認識的過程。感觸頗多。
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索教育規律,以解決重要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為導向;改善教育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推進教育理論建設,拓展人類知識寶庫;提高教師素質。許多教育研究問題都是針對現實的教育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如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教育研究也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在實踐中探索總結。教育科學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學知識和解決教育中的問題為目的的,對於廣大教師來說,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一個最主要目的是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研究始於問題,教師從事研究要從問題入手,到實踐中去。
我雖然在學校裡面工作,但是教學經驗還是有些缺乏。教育研究方法是一個多學科互相交叉滲透、互相協作的綜合性、專業性很強的學科。而目前學完了本課程的最大的感觸就是自己才剛剛的入門,很多的東西都是一知半解,並且將所學用於實踐中還有很大的不足。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在職學習時間
有限,還有家庭的負擔,閑暇時間很少,工學矛盾非常突出,只能擠些時間。
光系統的了解還不夠,還要真正的掌握並靈活的運用。老師已經引導我們進入,今後要我們在實際中進一步學習、體會和應用了。這門課學得很累、很辛苦,說心理話,在職學習真是不容易,如果對自己稍有一點同情心,也就可能放棄了。

Ⅲ 《課堂管理論陳時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課堂管理論陳時見》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tzaHxqRlxcODLXS9PqEQlQ

?pwd=imrv 提取碼:imrv
簡介:課堂管理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有著久遠的歷史,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問題,因為從最廣泛的意義而言,自從有了學校教育,也就相應地產生了教學活動的場所與情境,同時也就有了課堂的最初形態。


Ⅳ 陳時見的著作及論文

先後出版《比較教育導論》、《比較教育學科發展與研究方法》、《學校教育變革與教師適應性研究》、《課程與教師發展》、《學校教育變革的反思》、《教育研究方法》、《比較教育的學科發展與研究方法》、《全球化視野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大學教學改革研究》、《當代比較教育學》、《課程:走向新的身份》、《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指南與案例》、《高中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小學初任教師入職教育的國際比較》、《幼兒園課程的國際比較》、《綜合大學教師教育的國際比較》、《教師教育課程論:歷史透視與國際比較》、《課堂教學綜合訓練教程》等著作30餘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比較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民族教育研究》、Indian Journal Of Teacher Ecation等中外重要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 陳時見主編.《高中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陳時見主編 .《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指南與案例》.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陳時見主譯.《課程:走向新的身份》.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陳時見參與主編. 《當代比較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陳時見主編.《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陳時見主編.《比較教育導論》, 商務印書館2007
陳時見主編.《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陳時見主編.商務印書館.《比較教育的學科發展與研究方法》,2006
陳時見主編.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全球化視野下的多元文化教育》,2006
陳時見主編.商務印書館.《學校教育變革與教師適應性研究》,2006
陳時見主編.《當代世界教育改革》.重慶出版社,2006
陳時見主編.《綜合實踐活動理論與案例》.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陳時見主編.《學校教育變革的反思》.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
陳時見主編.《英語教學新思維》.接力出版社, 2003
陳時見主編.《邊緣崛起:廣西民族貧困地區婦女社區學習研究》.接力出版社,2003
陳時見主編.《幼兒園適應性發展課程——理論與案例》.接力出版社,2003
陳時見主編.《課程改革與教師發展:多元文化的檢視》.學苑出版社,2003
陳時見主編.《邊際解讀:廣西基礎教育課程現狀與變革研究》.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陳時見著.《課堂管理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陳時見主編.《比較教育管理》.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陳時見主編.《課堂學習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陳時見主編.《課程與教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陳時見副主編.《教學方法:現代化的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陳時見主編.《走向創新教育:教育變革的反思與前瞻》.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
陳時見主編.《教育論文寫作》.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
陳時見主編.《課程與教學理論和課程與教學改革》.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陳時見主編.《雷沛鴻國民教育概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陳時見.南非教師教育的質量保障制度[J]. 教師教育研究,2011.(6)
陳時見.美國高中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J]. 比較教育研究,2011.(5)
陳時見. 比較教育學視野下比較的生成邏輯[J]. 比較教育研究.2010.(5)
陳時見. 論比較教育學的知識形態與價值取向[J]. 教育研究. 2010.(2)
陳時見. 比較教育學的現實境遇與發展前景[J]. 外國教育研究.2010.(2)
陳時見. 國際視野下中國教師教育的變革走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9. (5)
陳時見. 實證分析範式的產生及其對比較教育發展的影響[J].外國教育研究,2009. (4)
陳時見. 全球化時代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2009. (3)
陳時見. 美國高等教育質量認證的運行模式——以美國南部院校協會(SACS)為例[J] 比較教育研究,2008. (12)
陳時見. 論比較教育的學科屬性與學科體系[J].比較教育研究,2008. (6)
陳時見. 中國大陸比較教育學科體系研究的內容分析[J] 比較教育研究,2008. (2)
陳時見. 西南民族學校教育發展的現實意義與歷史使命[J] 民族教育研究,2008. (2)
陳時見. 美國國際教育的歷史、多重身份與新發展[J] 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 (1)
陳時見. 西南民族學校與普通學校教育發展之比較[J] 西南大學學報, 2008. (1)
陳時見. 人學視野下的教師專業發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07. (12)
陳時見. 高校教學創新的路徑選擇[J] 光明日報(理論版),2007. (10)
陳時見. 論比較教育實證分析範式的特徵、優勢與局限[J] 比較教育研究,2007. (8)
陳時見. 日本「21世紀COE計劃」:背景、內容及意義[J] 比較教育研究,2007. (7)
陳時見. 師范生免費教育的培養模式探析[J] 西南大學學報,2007. (6)
陳時見. 比較教育學的範式與學科生長點[J] 比較教育研究,2007. (3)
陳時見. On reforming of Teacher E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ANWESHIKA[J] IND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7.(2)
陳時見. 牛津大學人才培養的現代走向 [J] 大學研究與評價,2006. (12)
陳時見.美國高校社會服務的歷史發展、主要形式與基本特徵[J]比較教育研究,2006.(12)
陳時見.On Epochal Mission of Multicultural Ecation in a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J]Frontier of Ecation in China,2006.(2)
陳時見.課外的探索必須回歸課堂[J]中國教育報, 2006.(1)
陳時見.全球化視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時代使命[J]比較教育研究,2005.(12)
陳時見.推進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5.11
陳時見.論民族幼兒教育中傳統與現代的斷裂與對接——以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幼兒教育為例[J]學前教育研究, 2005.(4)
陳時見.論比較教育的學科體系及其建設[J]比較教育研究, 2005.(3)
陳時見.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比較教育的研究與發展[J]比較教育研究,2004.(12)
陳時見.教師教育發展與高師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 中國高等教育,2004.(11)
陳時見.網路學習資源類型研究[J]圖書館雜志,2003.(11)
陳時見.論網路學習資源的意義、功能與類型[J]電化教育研究,2003.(10)
陳時見.中大班幼兒亞健康狀況的調查報告[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6)
陳時見.多元文化視域下的課程發展[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6)
陳時見.探究性學習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03.(1)
陳時見.論網路文化背景下的課程批評[J]教育研究,2002.(7)
陳時見.終生學習與比較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2.(7)
陳時見.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其實施[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2.(4)
陳時見.論當代課堂管理的變革[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2.(1)
陳時見.多元文化與課程發展.2002.(1)
陳時見.技術與網路文化背景下的現代教學[J]教育研究, 2001.(10)
陳時見.現代教學方法發展的背景與趨勢[J]基礎教育研究,2001.(6)
陳時見.國際學校和國際學校課程述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6)
陳時見.論腦科學的發展及其對現代教學的影響[J]集美大學學報, 2001.(4)
陳時見.走向創新教育:國際視野下的反思與建構[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1.(2)
陳時見.論幼兒園的園本課程開發[J]學前教育研究,2001.(2)
陳時見.廣西貧困地區女童教育觀之調查[J]民族教育研究,2001.(1)
陳時見.影響中學生課堂學習的因素調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0.(9)
陳時見.課堂管理與學生發展——當前中小學課堂管理狀況的案例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 2000.(6)
陳時見.美國幼兒園課程的改革及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00.(6)
陳時見.一元與多元:課程的兩難文化選擇[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0.(2)
陳時見.互適與互促:民族教育與民族社會現代化的雙重變奏[J]廣西民族研究,1999.(4)
陳時見.壯、京、仫佬、毛南族現代化意識調研報告[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9.(4)
陳時見.挑戰理性——後現代主義對現代教育目的的詰難[J]比較教育研究,1999.(1)
陳時見.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1998.(6)
陳時見.課堂行為管理的基本模式[J]基礎教育研究,1998.(4)
陳時見.西方課堂行為管理主要理論述要[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8.(4)
陳時見.發展師范教育問題與展望新析[J]教育科學,1998.(3)
課題研究2010 主持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 比較教育理論體系研究
2005 主持 橫向資助:「綜合實踐活動與素質教育研究」
2003 主持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五」規劃教育學一般項目:「多元文化背景下學校教育變革與教師適應性研究」
2003 主持 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新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2002 主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中心項目:「民族貧困地區婦女社區學習研究」
2002 主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中心項目:「 民族貧困地區女童教育研究」
2001 主持 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資助項目:「《課程論》網路資源開發與教學模式研究」
2001 主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中心資助項目:「 民族貧困地區女童職業教育培訓研究」
2000 主持 國家教育部網路課程開發研究項目:「課程理論與課程改革」

Ⅳ 文都的考研教育學專業課程是誰講的怎麼樣啊

授課教師:何鴻:北京師范大學博士,資深教育學輔導專家。主講:教育心理學及教育研究方法。授課風格激情洋溢,循循善誘,條理分明,深入淺出。長期致力於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研究。所講課程獲得廣大考生一致好評。《考研統考專業課教育學輔導講義》主編。
段會冬:北京師范大學博士。主講:中外教育史、教育學原理 理論功底濃厚,教學經驗豐富,從復雜的體系中尋找出獨特的規律,總結出復習方法,以命題方向及考題特點有很深的預測能力,深受學員的好評。《考研統考專業課教育學輔導講義》系列圖書主編。
周 序:北京師范大學博士。主講:中外教育史、教育學原理 教育學輔導實力老師,授課重點突出,緊扣考點,將「講、評、練」結合一起,讓學員短時間內迅速掌握知識點及考點。

Ⅵ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1、個案研究法:個案研究法是當今教育研究中運用廣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實地調查的一種具體方法。它主要通過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現象,基本目的在於描述與解釋,在描述過程中進行解釋。

2、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教師和研究人員針對實踐中的問題,綜合運用各種有效方法,以改進教育工作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動。它將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融為一體,將教育者和教育現實問題緊密結合,強調在「行動」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行動研究的基本過程大致分為循序漸進的四個環節,即計劃、行動、考察和反思。

3、調查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是研究者採用問卷、訪談、觀察、測量等方式對現狀進行了解,對事實進行考察,對材料進行收集,從而探討教育問題、教育現象之間聯系的研究方法。

4、教育敘事:教育敘事是以敘事、講故事的形式記錄在自己的教育實踐、教育生活中發生的各種真實鮮活的教育事件和發人深省的動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內心體驗和對教育的理解感悟。


(6)陳時見教育研究方法課程總結擴展閱讀:

教育研究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是科學的方法,對教育有關的因素進行分析測試,研究教學的過程。

數據有兩種類型,定性的和定量的數據。定性研究使用定性的數據。數據的特徵是描述性的。教育研究者地定性數據包括:觀察、訪談、文件分析、作品分析。(論文、日記、照片或者博客)

教育是以教育科學理論為基礎,以教育領域中發生的現象為對象,以探索教育規律為目的地創造性的認識活動。簡言之,是用教育理論去研究教育現象,探索新的未知規律,以發現新情況,總結新經驗,為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服務。

在教育研究中,包含了多個學科不同程度的交叉。這些學科包括: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和哲學。這些學科交叉為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教育研究的發現應該在特定的情境中解釋,可能不適合其他的時間、空間。

Ⅶ 教育資格證的教育學和心理學都考些什麼內容啊相關的書有哪些

教育學、心理學公共課教材

《教師入職指南》

《大學生心理健康——自主與自助手冊》

《教育學》(新編本)

《心理學》(第二版)

《心理學教程》(第二版)

《教育統計學》(第2版)

《中小學課堂教學藝術》(修訂版) 沈龍明 19.60

《心理學》(第2版) 鄭雪主編 23.90

《教育法學》(第2版)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編寫
李曉燕 主編

現代教育理論(第2版)(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05年版) 扈中平

《現代教育學》(第2版)(05年版) 扈中平

《心理學》 鄭雪

《心理學》(《心理學新論》修訂版)
(面向「21世紀」重點教材)(05年版) 姚本先

現代教育技術(配盤)(05年版) 李兆君

《教育學》 傅道春
《心理學》 蔡笑岳

《中學教育學》 葉上雄

《中學教育學》(新編本) 葉上雄

《中學教育學輔導》 葉上雄

《中學教育學輔導》(新編本) 葉上雄

《中學心理學》 陳安福

《中學心理學》(新編本) 陳安福

《中學心理學輔導》 陳安福

《中學心理學輔導》(新編本) 陳安福

《職業教育學新編》(國家「十五規劃」重點教材) 李向東

《心理學教程》 李 越霍湧泉

《新課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學教程》 余文森

《新課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學教程》 葉一舵

《教育基本原理》 馮軍梅

《德育與班主任》 陳瑞瑞

《中小學教育科研方法》 邱小捷
《心理學原理》 姜俊紅

《學與教的心理》 邢秀茶

《學與教的原理》 王逢賢

《教學論綱》(面向「21世紀」重點教材) 張楚廷

《教育研究方法》(面向「21世紀」重點教材) 袁振國

《教學策略》(面向「21世紀」重點教材) 李曉文

《教學設計——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
(面向「21世紀」重點教材) 皮連生

《教育原理》(第二版) 金一鳴

《中小學課堂教學藝術》 沈龍明

《現代教育與心理測量學原理》 漆書青

《教育心理學》(配盤)(第8版,影印版) AnitaWoolfolk

《新媒體藝術論》(配光碟) 許鵬

《師德讀本》 傅維利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指南》 傅維利
教育技術教材
書號 書名 著譯者

《遠程教育研究方法》
張偉遠蔣國珍著
《教育技術培訓教程(教學人員 · 中級)》
中央電化教育館 組編
何克抗 主編
《教育技術學導論》(修訂版) 尹俊華

《教育技術》 顧明遠

《現代視覺媒體美術》(原《藝術基礎美術》修訂版) 楊改學

《電化教育學》(第二版) 南國農

《教育傳播學》 南國農

《教育電聲系統》 曹揆申
《電化教育基礎》(第二版) 梁育騰
《電視教材編導與製作》 李運林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教材教學人員教育技術教程》
(初級)(配光碟) 何克抗

《教育技術水平考試輔導教程》(教學人員 初級)
(配套光碟:教育技術水平考試模擬測試系統)
何克抗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教材教學人員教育技術教程》
(中級)(配光碟) 何克抗 )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教材教學人員教育技術教程》
(高級)(配光碟) 何克抗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教材管理人員教育技術教程》
(配光碟) 何克抗
教師專業發展系列教材
書號 書名 著譯者 定價

《課程與教學設計》
王嘉毅 主編
《德育與班級管理》
檀傳寶 主編
《外國教育思想史》
張斌賢 主編

《教師專業發展》
連榕 主編

《青少年心理發展與學習》
周宗奎 主編
《教育評價》
塗艷國 主編

《教學策略與教學藝術》
王 升 主編
《教育研究方法》
陳時見 主編

《教育法學》
黃 崴 主編

Ⅷ 對教育研究方法這門課有什麼看法

《教育研究方法》這門課在本學期只有十次課,每次課是2個學時,另外有4個學時是撰寫開題報告,實際上只有八次課而已,我認為課時是有些短,因而使這門課程的教學顯得倉促了,學生需要在短時間把握較多內容,學習起來有些困難。這門課程分為九個專題進行講授,從第一專題教育科研方法緒論、第二專題研究規劃、第三專題查閱文獻、第四專題文獻綜述、第五專題定量研究方法、第六專題定性研究方法、第七專題開題報告撰寫、第八專題撰寫開題報告到第九專題畢業論文的撰寫。鑒於課時限制,老師進行重點教學,同時也注重了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比如將第四章選擇抽樣、第五章實驗研究、第六章調查研究作為第五專題定量研究方法的內容,將第八章個案研究、第九章行動研究作為第六專題定性研究方法的內容。在講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老師突出教育研究方法和技術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首先讓我們初步了解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然後才講授研究規劃的內容,而選定研究規劃的基本程序:一是發現研究課題;二是分析相關課題的研究背景;三是明確課題目標;四是確定研究方法;五是制定研究計劃;六是撰寫課題論證報告。老師根據後面的教學內容——查閱文獻、文獻綜述、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開題報告和畢業論文的撰寫,首先講述研究規劃的教材內容符合我們的學習特點,具有科學性。而開題報告和畢業論文的撰寫對於我們本科師范生來說至關重要,開題報告的撰寫有選題依據及意義、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和手段、參考文獻目錄、文獻綜述等幾方面內容。學習《教育研究方法》,從短期目標來看具有實用意義,為開題報告和畢業論文的撰寫作好理論和初步的實踐准備;從師范生今後從事教師崗位來說,學習教育研究方法,准確掌握相關教育科研和理論,逐漸樹立正確的科研態度,掌握一定的科研程序、方法與技能,形成主動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活動的科研意識和科學素養,具備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長遠的實際意義。

閱讀全文

與陳時見教育研究方法課程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教學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初中美術 瀏覽:199
單腿獨立站不穩怎麼破方法來了 瀏覽:588
電腦wps打表的方法 瀏覽:541
皮膚皮炎治療方法 瀏覽:621
如何讓腳踝扭傷的方法 瀏覽:421
怎麼交費最快方法 瀏覽:758
國內外中學生物教學方法 瀏覽:860
簡單易學的切牌方法 瀏覽:770
lol手游跳fps嚴重解決方法 瀏覽:376
塑料薄膜吸水率檢測方法 瀏覽:662
植物中葯的鑒別方法 瀏覽:143
如何練習口才方法 瀏覽:409
裸色隔離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771
玻璃水種真假的鑒別方法 瀏覽:599
識字教學方法幼小銜接 瀏覽:826
論文類似於swot的分析方法 瀏覽:964
小腦病變怎樣治療方法 瀏覽:296
自我檢測五官的方法 瀏覽:758
宮燈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688
油菜花的種植方法和功效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