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政策問題根源分析常用的方法是

政策問題根源分析常用的方法是

發布時間:2022-07-15 05:39:29

㈠ 政策分析方法哪些

主要方法有哪些
[最佳答案] 公共政策學主要包括五個基本范疇,即:政策戰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統的改進、政策評估和政策科學的發展.其內容,以公共部門管理問題的解決為核心,融合了經濟學、工商管理學、法學、心理學等多種學...

㈡ 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驟有哪幾種

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驟是:
①收集信息,確定應考慮的因素及其中無法控制、純由環境決定的因素。
②用經濟學和社會學的理論和數據來分析要素間的關系。
③建立目標體系和評價指標體系。
④建立模型,常用的政策模型有:理性模型,經濟合理模型,啟發式模型,程序決策模型,超理性模型,突變模型等。
⑤對不同的政策方案進行評價
1、階級分析;
2、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3、中國社會各階級政治力量的分析;
4、中國社會各階級政治力量的對比和較量,可能導致中國社會政治走向的分析。
公共政策學主要包括五個基本范疇,即:政策戰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統的改進、政策評估和政策科學的發展。其內容,以公共部門管理問題的解決為核心,融合了經濟學、工商管理學、法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相關的知識和方法。
公共政策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是一個綜合地運用各種知識和方法來研究政策系統和政策過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實質、原因和結果的學科,以提供政策相關知識,改善公共決策系統,提高公共政策質量的一門學問。
學習公共政策學,可以培養五種能力:
1、掌握公共政策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
2、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模型路徑,掌握具體的決策與分析技術;
3、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體和途徑,了解我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歷史經驗、教訓;
4、運用現代公共政策原理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具備公共政策問題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規劃和抉擇能力,公共政策執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評估能力。

㈢ 分析問題的方法都有那些

SWOT分析法

它是用來確定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的一種科學的分析方法。對於優勢和弱勢是內部環境的分析,機會和威脅是對於外部環境的分析。這個模型可以用於多種方面,任何和商品,貿易,競爭有關系的都適用,而人也是一種商品。這個模型可以幫助你理清現狀。

㈣ 公共政策問題分析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1)管制功能政策問題的解決,可以通過政策對象不做什麼來達成政策目標。政策主體要制約、禁止政策對象不做什麼,或者說要使政策對象不發生政策主體不願見的行為,就須使政策對政策對象的行為具有管制功能。這種功能是通過政策的條文規定表現出來的。(2)引導功能為了解決某個政策問題,政府依據特定的目標,通過政策對人們的行為和事物的發展加以引導,使得政策具有導向性。也就是說,政策給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行為確定了方向,使整個社會生活由復雜的、多面的、相互沖突的、漫無目的的行為,能有效地納入到統一的明確的目標上來,使之按既定目標有序前進。引導功能是政策的積極功能。(3)調控功能公共權力機關的治理是通過政策來實現的;或者說,政策是公共權力機關實行治理的手段、工具和杠桿。而所謂治理,就是對各種社會關系加以調節和控制。而政策的調控功能,指的是政府運用政策,在對社會公共事務中出現的各種利益矛盾進行調節和控制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4)分配功能在通常情況下公共政策容易把價值或利益分配給與政府主觀偏好一致者,最能代表社會生產力發展方向者及普遍獲益的社會多數者。

㈤ 什麼是政策分析政策分析有哪些研究途徑

政策分析:
對政策的調研、制訂、分析、篩選、實施和評價的全過程進行研究的方法,又稱政策科學。政策分析的核心問題是對備選政策的效果、本質及其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它是在運籌學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運籌學和系統分析側重於對系統進行定量分析,政策分析則側重於對問題的性質進行分析,從而發現新的政策方案和解決途徑。
①收集信息,確定應考慮的因素及其中無法控制、純由環境決定的因素。②用經濟學和社會學的理論和數據來分析要素間的關系。③建立目標體系和評價指標體系。④建立模型,常用的政策模型有:理性模型,經濟合理模型,啟發式模型,程序決策模型,超理性模型,突變模型等。⑤對不同的政策方案進行評價。

㈥ 農業政策分析過程中經常使用哪些方法各有什麼不足

具體農業政策分析過程中,主要使用下列方法和手段:
(1)社會調查:社會調查是制定農業政策的前提和基礎,它是研究農業政策科學最基本的方法。不足之處在於搞社會調查工作量極大,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存在時間長等問題。
(2)歷史分析法:任何事物都有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如果不尋根問底,就很難說明事物的現狀和未來。經濟現象更是如此。
(3)系統分析法:各項農業政策問題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既有縱向聯系,也有橫向聯系。只有從整體上把握這個有機的內在聯系和基本特徵,才能制定出切合實際的農業政策方案。
(4)結構分析法:解剖可以是多層次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系統,研究可以根據需要在系統的不同層次上展開。對事物研究不深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沒有對事物進行結構分析,沒有深入到事物內部或組成要素的層面上。
(5)模型分析法:不僅可以定性說明經濟變數之間的關系,而且可以從數量方面進行較為精確的闡述。
(6)社會試驗法:社會試驗方法就是對某鄉政策在所選擇的試驗區理進行觀察、總結、分析,發現問題及時修正。這種方法對研究制定具有長期意義的政策十分重要。
(7)群眾路線法: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基本條件,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是政策的基本方法。

㈦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公共政策學主要包括五個基本范疇,即:政策戰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統的改進、政策評估和政策科學的發展。其內容,以公共部門管理問題的解決為核心,融合了經濟學、工商管理學、法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相關的知識和方法。
公共政策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是一個綜合地運用各種知識和方法來研究政策系統和政策過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實質、原因和結果的學科,以提供政策相關知識,改善公共決策系統,提高公共政策質量的一門學問。
學習公共政策學,可以培養五種能力:
1、掌握公共政策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
2、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模型路徑,掌握具體的決策與分析技術;
3、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體和途徑,了解我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歷史經驗、教訓;
4、運用現代公共政策原理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具備公共政策問題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規劃和抉擇能力,公共政策執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評估能力。

㈧ 公共政策問題的建構方法是什麼

公共政策問題構建的方法:
1. 論證圖解(Argumentation Mapping)
2.假設分析法(Assumptional Analysis)
3.邊界分析法(Boundary Analysis)
4.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
5. 因果模式(Causal Modeling)
6.類別分析法(Classificational Analysis)
7. 維度分析(Dimensional Analysis)
8. 事件分析(Events Analysis)
9.魚骨圖(Fishbone Diagram)
10.層級分析法(Hierarchy Analysis)
11.詮釋結構模型(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ISM)
13.多角度分析(Multiple Perspective Analysis)
14.問題樹分析法(Problem Tree)
16. 利害關系人分析(Stakeholders Analysis)
17. SWOT分析(SWOT Analysis)
18.分合法(Synectics)
19. 決策研討(Technique of Decisions Seminars)
20. 追根究底法(Why-why Diagram)

㈨ 在公共政策學中,簡述多角度政策分析通常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的

多角度分析是一種通過系統地運用個人、組織、技術等多重認識來獲得對公共政策問題的全面了解和解決辦法的分析方法。
(1)個人角度。許多政策抉擇往往與決策者個人感知、感情和利益密切相關,因此政策問題的分析必須重視決策者或相關人員的個人感情、感知和利益需求等對政策問題的影響。
(2)組織角度。分析組織的組成形態、自我利益、價值取向等因素對有關政策問題的影響。
(3)技術角度使用概率統計、成本一利益分析、計量經濟學以及系統分析等技術手段對政策問題進行分析。

一.政策研究或公共政策研究:
含義:政策研究主要是由學術社群所發動,其目的是希望了解公共政策過程與公共政策本身,最終目標則是建構政策理論,呈現出政策的描述性與詮釋性傾向。
內涵:1、研究的主題是學術取向的職業學問家。
2、研究活動關注的重點和研究范圍是政策內容、政策過程和政策產出,發現和驗證政策與其主體和客體之間、與有關社會和自然環境諸因素之間的因果聯系。
3、研究的目的或目標是構建政策理論,創設研究方法,推動學科發展。
4、對研究成果的社會反響的期待是獲得學術界同僚的肯定。
二.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
提出:其學術術語由林德布羅姆在《政策分析》中首先提出的。作為學科,其產生的標志是由奧斯丁 蘭尼編輯的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及的出版。
內涵:1、研究的主體或者政策分析這是應用取向的政府機構和其他公共組織內部的專業人員,以及民間智庫的政策研究人員。
2、研究活動關注的重點或研究范圍是「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個基於政策、政策目標之間的關系,研擬備選方案並從中選擇能最大限度的實現該目標的最優方案,以及對政策結果進行科學評估,以其改進政策系統,提高政策質量的過程。
3、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標是為了公共組織特別是公共權力機關的決策者規劃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政策藍圖。
4、對研究成果的社會反響的期待是被決策者採用並達到預期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政策問題根源分析常用的方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讓腳踝扭傷的方法 瀏覽:421
怎麼交費最快方法 瀏覽:758
國內外中學生物教學方法 瀏覽:859
簡單易學的切牌方法 瀏覽:769
lol手游跳fps嚴重解決方法 瀏覽:376
塑料薄膜吸水率檢測方法 瀏覽:662
植物中葯的鑒別方法 瀏覽:143
如何練習口才方法 瀏覽:409
裸色隔離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771
玻璃水種真假的鑒別方法 瀏覽:599
識字教學方法幼小銜接 瀏覽:826
論文類似於swot的分析方法 瀏覽:964
小腦病變怎樣治療方法 瀏覽:296
自我檢測五官的方法 瀏覽:758
宮燈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688
油菜花的種植方法和功效 瀏覽:682
用什麼方法可以讓魚到水面吃食 瀏覽:702
戴口罩正確方法 瀏覽:488
iqoo手機網路卡頓嚴重解決方法 瀏覽:204
安裝障礙物的方法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