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鄉土中國援引了許多社會學的研究內容
摘要 內容提要: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是對中國鄉村社會的經典研究。其描述、解釋性研究方法仍可用於研究復雜信息時代的新問題,研究結果也在當下有所延展。以「無訟」為例,描述性剖面研究,發現復雜性和主體間性從代碼上增加了訴訟難度;解釋性個案研究表明,電子證據難題也增加了訴訟成本。但「無訟」不等於無序,反而生發出「鄉土」的糾紛處理機制。
『貳』 農村社會學的研究內容
農村社會學研究的內容十分廣泛。概括起來主要有 :
①農村區位結構研究。包括研究各種自然環境因素在農村社區形成過程中的作用、中 心地區對農村區位布局的影響。
②農村社會結構研究。這是農村社會學研究的基本課題。農村經濟結構、階級與階層結構、人口結構、職業結構、群體結構、家庭結構等是構 成農村社會結構的基本要素。家庭經營是許多農村的主要生產經營方式,對家庭和以家 庭為核心的農村群體結構的研究,在農村社會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③農村社區體系研 究。農村社會的基本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范圍內形成不同的農村社區,各社區之 間相互聯系構成了農村社區體系。農村社區體系研究主要包括村莊、村鎮和集鎮的特點 和作用,村際聯系和社區格局等方面。
④從農村的角度研究城鄉關系,包括城鄉文化傳遞 的條件與方式。
⑤農村社會生活方式和水平的研究。旨在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和提高農 村生活質量。
⑥對農村社會問題的研究。諸如環境、人口、教育、貧困、犯罪、衛生問 題等,探討這些問題產生的社會根源及提出改革方案。
⑦對農村社會變遷的研究。包括變 遷過程和發展趨勢,導致和制約變遷的各種社會、心理因素,農村發展的目標模式和農 村現代化等。
農村社會調查在農村社會學研究方法中佔有重要位置。為了保證研究工作的科學性 ,建立了一系列農村社會調查指標體系,其中最重要的有農業生產調查、農村人口調查 、農村家計調查和農村教育與衛生調查等。
『叄』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指的是從事社會學經驗研究的方法,而非理論研究的方法。2社會研究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徵:(1)研究的主題是社會的,而非自然
的;(2)研究的方式是經驗的,而非思辨的;(3)研究的問題是科學的,而非判斷的。3.社會現象的復雜性、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擾性、保持客觀性的困難
以及研究所受到的各種限制是社會研究中最主要的困難。4.社會研究的方法體系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或部分,即方法論、研究方式、具體方法及技術。6.社會
研究有四種主要的研究方式,即調查研究、實驗研究、實地研究和文獻研究。8.實證主義(定量)與人文主義(定性)、批判主義三種不同的方法論主張在經驗研
究中則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探求知識的方法。其一是科學主義的;其二是自然主義的。9.社會研究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這就是:(1)確定研究課題並將其系統
化;
(2)設計研究方案和准備研究工具;(3)資料的收集;(4)資料的處理與分析;(5)結果的解釋與報告。11.方法論:方法論所涉及的是規范一門科學學科的原理、原則和方法的體系。12.研究方式: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採取的具體形式或研究的具體類型。
二、
理論與研究:1、理論是以一種系統化的方式將經驗世界中某些被挑選的方面概念化並組織起來的一組內在相關的命題。通常可將理論劃分為三個層次,即宏觀理
論、中層理論和微觀理論。2、判斷理論優劣的標准有三條,即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1)解釋范圍越廣泛的理論越是好的理論;(2)解釋越精確的理論越
是好的理論;(3)結構越簡練的理論越是好的理論。3、概念、變數、命題和假設是構成理論的基本要素。變數(variable)
就是具有一個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疇、不同的屬性或不同的亞概念)的概念4.概念是對現象的一種抽象,它是一類事物的屬性在人們主觀上的反映。5.理
論目的是描述不同變數及其不同屬性之間所存在的某種邏輯關系。6.直接由概念構成的是命題,而理論則是由一組命題所構成的。7.在社會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題
形式是假設,即一種有關變數間關系的嘗試性陳述,或者說一種可用經驗事實檢驗的命題。8.理論對經驗研究的作用體現在:作為研究的基礎、背景,為研究提供
理論視野和概念框架;指導研究方向;提供研究的解釋。9.一種理論解釋的發展包含著兩個相互聯系的過程或階段,即以歸納推理為標志的理論建構過程和以演繹
推理為特徵的理論檢驗過程。理論建構過程以觀察為起點,然後通過歸納推理,得出解釋這些觀察的理
論;而理論檢驗過程則是以理論為起點,通過演繹推理,作出預言或預測,並通過對實際事物的觀察來檢驗預言的正確性。
『肆』 農村社會學的介紹
《農村社會學》內容簡介:農村社會學是研究農村社會結構、農村社會關系及農村社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支學科。《農村社會學》以農村社會結構為主線,動態地考察了二元社會結構及農村與漁區的社區發展、社會保障與社會發展及社會問題,對農民與漁民群體、組織、社會分層與流動等內容進行客觀地闡述,特別是對新農村建設的模式及新漁村建設面臨的問題的考察很富有創新意義。《農村社會學》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富有知識性,尤其是將「三漁」問題滲透到各章節中,彰顯了《農村社會學》不同於其他同類書籍的特色。
『伍』 農村社會學研究的三個主流是是什麼
摘要 (1)農村經濟社會結構,如農民、農業和農村(即「三農」)研究,農村社會結構研究,農民社會參與及政治民主進程研究,農村現代化與傳統「農民終結」,城鄉統籌,生態文明、縣域經濟社會研究等。
『陸』 農村社會學主要研究農村社會成員的什麼
農村社會學的話,主要要研究農村社會成員的那些個出身呢,他們的行為習慣呢,它們和人們互相交往的情況啊,也就是他們在社會上的各種的活動的情況,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現在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
『柒』 參與式農村評估與經典的經濟學和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差異是什麼
摘要 三者在方法論上的差異:社會學研究問題時常用社會調查方法,而經濟學常用數學模型分析,農村評估法常用半結構訪談、社區村民會議、參與式制圖、村社歷史圖系(大事記)、季節歷、問題矩陣排序、性別分析等。
『捌』 社會學有哪些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粗線條地分的話,主要有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其中定量研究以問卷法最為普遍,定性研究以訪談法最為有名。具體的方法可以找風笑天的《社會學研究方法》看下,不過是稍偏定量的。定性的可以看陳向明的《值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
『玖』 社會學有哪些研究方法,這些方法適用於那些社會問題
社會學研究方法有四種: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分析、實地調查。每一種總研究方式都有適用范圍,也存在一定優缺點。
調查研究適用於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問題調查、市場調查、民意調查和學術性調查。
實驗研究適用於探索兩種現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實驗的類型有實驗室實驗和實地實驗、標准試驗和准實驗。
文獻研究適用於研究那些無法接觸的研究對象和縱觀分析,類型有內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現存統計分析。
實地研究適用於研究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及其特徵,它是一種深入到研究現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參與觀察和無結構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並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定性分析來理解和解釋現象的社會研究方式。
(9)農村社會學研究的方法擴展閱讀:
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社會事實(客觀事實:社會行為、社會結構、社會問題等;主觀事實:人性、社會學心理等)的擁有多重範式的學科,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現代學科。社會學是一門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學科。主要有科學主義的實證論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義的理解方法,它們相互對立相互聯系,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主要目標。社會學的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