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正向遺傳學和反向遺傳學各指什麼 舉些例子
正向遺傳學是指從一個突變體的表型入手,尋找是哪個基因控制這個突變.
反向遺傳學是從一個基因入手,研究它的功能
㈡ 正反向遺傳學的研究技術及優缺點
正向遺傳學是指,通過生物個體或細胞的基因組的自發突變或人工誘變,尋找相關的表型或性狀改變,然後從這些特定性狀變化的個體或細胞中找到對應的突變基因,並揭示其功能。例如遺傳病基因的克隆。
反向遺傳學的原理正好相反,人們首先是改變某個特定的基因或蛋白質,然後再去尋找有關的表型變化。例如基因剔除技術或轉基因研究。
簡單地說,正向遺傳學是從表型變化研究基因變化,反向遺傳學則是從基因變化研究表型變化。
㈢ 楊金波的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相關的信號轉導與分子機制,重點研究 JAK-STATs 、NFkB等信號轉導關鍵分子到調控機制及其與腫瘤形成的關系、腫瘤耐葯性關鍵分子的發現與分子機制、STATs、NFkB、IRFs 等轉錄因子的生物學功能、翻譯後加工修飾與基因表達調控的分子機制。
與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Lerner Research Institute、甘肅省計算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高通量葯物篩選平台和重大疾病分子診斷技術平台,項目得到甘肅省科技廳及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的連續支持。
目前已經建立了基於 NFkB、STAT3 、p53 與 PPARs 等信號通路為靶點的抗腫瘤、抗動脈粥樣硬化葯物篩選平台,並將該項技術應用於化學小分子庫和中葯有效成分的高通量篩選中,用以篩選機理清晰、靶點明確、特異性高的抗腫瘤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先導化合物與葯物。 用插入突變的方法鑒定免疫反應、細胞生長、腫瘤發生及腫瘤耐葯性相關的基因與關鍵分子
研究細胞信號機制的遺傳學方法主要分為正向遺傳學和反向遺傳。正向遺傳學方法在細胞中誘導隨即突變,而反向遺傳學方法通常針對已知基因進行研究,這兩種方法在哺乳動物信號轉導途徑的研究中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利用已建立的以慢病毒為基礎的「插入突變及功能鑒定」載體系統(VBIM, validation-based insertional mutagenesis),用來尋找與篩選與免疫反應、細胞生長、腫瘤發生及腫瘤耐葯性相關突變表型的蛋白分子。應用VBIM系統可以用正向遺傳學方法篩選並鑒定上述提到表型中的一些重要遺傳學變化。VBIM系統可以產生高滴度病毒插入的突變體,這種突變體可以通過Cre重組酶刪除插入的啟動子序列而發生表型逆轉。這樣通過插入位點的克隆和測序,把突變表型和插入的特定基因聯系起來。
抗免疫異常反應,抗腫瘤及抗動脈粥樣硬化葯物的高通量篩選
高通量葯物篩選 (HTS) 在生物化學相關的葯物篩選中非常有效。 如腫瘤,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遺傳疾病,重要基因的突變以及控制體細胞生長的信號的改變通常是腫瘤發生的內因。這些關鍵基因在細胞將要發生分裂和生長時傳遞到細胞。NFkB、STAT3 與 p53是其中幾個研究得比較清楚的腫瘤相關基因及信號通路。我們通過構建葯物篩選系統,比如受NFkB、STAT3或 p53 信號分子控制的螢光素酶或beta-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達,在該信號分子基因組成型激活或失活的細胞中,篩選針對活化的STAT3、NFkB的抑制劑或 p53 的激活劑。同時我們將引入計算機虛擬篩選技術用於輔助設計和優化先導化合物和葯物。通過基於計算機的虛擬篩選和基於細胞的實時篩選,從化合物小分子庫以及傳統中草葯中篩選出先導化合物,最終優化和開發成葯物。
蛋白質翻譯後加工修飾對基因表達調控的影響及分子機制
組蛋白和轉錄因子的甲基化和乙醯化是常見的翻譯後共價修飾。研究表明一些重要的信號轉導分子如p53、NFkB和 STAT3 也可以發生類似的翻譯後修飾。我們通過液相色譜-質譜 (LC-MS) 聯用的方法發現STAT3的140位賴氨酸發生了由組蛋白修飾蛋白SET9介導的甲基化,而且STAT3與該修飾蛋白的作用是信號依賴的。甲基化抑制了STAT3基因轉錄功能,而K140A 或 K140R位點突變阻止甲基化,極大地增強了STAT3在IL-6應答中對一系列基因的誘導。將來的工作將主要集中在p53、NFkB和 STAT3等轉錄因子被修飾的位置和時間、被修飾後的功能以及該修飾過程中參與的蛋白因子和輔助因子發現等。
㈣ 反向遺傳學,不是很懂,能不能簡單概括講一下
反向遺傳學是直接來的遺傳學研究方法。反向遺傳學則是在獲得生物體 基因組全部序列的基礎上,通過對靶基因進行必要的加工和修飾,如 定點突變、基因插入\缺失、 基因置換等,再按組成順序構建含生物體必需元件的修飾基因組,讓其裝配出具有生命活性的個體,研究生物體基因組的結構與功能,以及這些修飾可能對生物體的表型、性狀有何種影響等方面的內容。反向遺傳學是相對於經典遺傳學而言的。該技術的核心是首先構建RNA病毒的全長cDNA分子,並使之受控於RNA聚合酶啟動子,通過體外轉錄過程再次得到病毒RNA,然後將該轉錄物RNA轉染哺乳動物細胞可拯救到活病毒,由於這種拯救病毒是來自全長cDNA分子,因此可以在DNA水平上對病毒基因組進行各種修飾或改造,然後通過拯救病毒的表性變化來判斷這些基因操作的效果,從而達到對病毒基因組表達調控機制,病毒致病的分子機理等進行研究的目的,甚至還可以得到減毒毒株,開發新型的疫苗。
㈤ 如何研究一個未知基因的功能
查查與其同源的基因在其它生物尤其是親緣關系很近的生物體內有沒有已經被證明功能的,或者猜想與什麼功能有關的。
尋找突變體(該基因缺失的個體)或者設計序列沉默該基因,然後觀察其表型和正常個體有什麼差別。
尋找該基因過量表達的個體,觀察表型和一般個體的差異,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這些知識給你的研究提供思路,最後你要克隆得到該基因,在一個該基因缺失的突變體(株)內表達該基因,如果你在該個體內檢測到表達並且該個體和一般個體性狀差異消失,那麼證明該個體是控制此性狀的基因(之一)。
㈥ 如何利用正向遺傳學和反向遺傳學鑒定一個信號通路的新組分
醫學遺傳學不僅與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病理學、葯理學、組織胚胎學、衛生學等基礎醫學密切有關,而且已經滲入各臨床學科之中。研究臨床各種遺傳病的診斷、產前診斷、預防、遺傳咨詢和治療的學科稱為臨床遺傳學(clinicalgenetics)。2、研究方向遺傳學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人類和醫學分子遺傳學02微生物分子遺傳學03發育遺傳學04人類分子或群體遺傳學05植物細胞分子遺傳學06遺傳工程學07基因載體與靶向給葯系統08信號轉導與基因表達調控(註: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例)3、培養目標遺傳學的碩士學位獲得著應掌握遺傳學的基本理論、較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與研究領域有關的現代技術。了解所研究領域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動態以及前沿領域,能靈活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從事本專業的科研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在研究中較熟練地使用計算機。比較熟練的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專業的外文文獻資料。成為具有獨立從事遺傳學教學、研究和應用能力的高科技人才。
㈦ 如何用反向遺傳學方法研究一個基因的功能
這題目夠大的,夠博士畢業論文了……傳統遺傳學有兩個不同的角度,第一是正向遺傳法,從表型入手,先找到與表型相關的基因,然後找它與表型之間的關系,第二種是反向遺傳法,從基因入手,要麼過量表達該基因看有無表型,要麼下調該基因,觀察表型以及生理指標,還有蛋白啦,轉錄,等等等等,暈了,自己想想都頭暈了,但是過量表達一般表型不明顯,因為很多重要基因在體內都是多拷貝存在的,一般的下調,又不知道下調多少,所以也不能說明問題,最好是「咔嚓」掉這個基因……但是這個有一定難度,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就「咔嚓」了,哈哈,就是徹底失活了,所以,正向遺傳法是比較被認可的了,然後反向做驗證。在細胞中的……估計還要更……借個GFP看看定位,做個western看蛋白,做個realtime看轉錄……………………暈了,去看看N多文獻吧是生化細胞所的…?…論述題要看基本功的……多看些文獻,看看別人怎麼做的,看下基礎,有實際操作經驗當然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