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幾部心理學方面的書
要先從基礎看啊,推薦 心理學與生活 和彭聃齡老師的 普通心理學,都是最經典的教材,打好基礎,然後再看自己對哪一方面感興趣,再分開看。不過一開始可能會有些枯燥,可以多增加興趣,看心理學電影,電視劇啥的。
心理學電影http://vod.xinli110.com/這個地方不錯
還可以下載心理學書籍http://book.xinli110.com/Index.asp
如果分開看的推薦以下數目,都是經典教材,根據興趣選擇:
普及的:心理學與生活 心理學的故事 心理醫生 《心理學是什麼》 夢的解析 登天的感覺
專業的
《普通心理學》 彭聃齡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認識心理學》王蘇、汪安聖 北大
心理學導論 黃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價:
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 葉浩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格心理學 鄭雪 暨南大學
《發展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
教育心理學 馮中良、伍新春等著 人民教育
教育心理學 潘菽 人民教育出版社
當代教育心理學 陳琦 劉儒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 北師大出版社 張厚粲
心理與教育測量 戴海崎 暨南大學出版社
《實驗心理學》朱瀅2000年北大出版
《實驗心理綱要》楊博民1989北大出版
《心理學研究方法》北師大 王重鳴
實驗心理學 孟慶茂 常建華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實驗心理學》 浙江教育楊治良
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 董奇 廣東教育出版社
社會心理學 金盛華 人教
咨詢心理學 樂國安 南開大學
如果是同一科目,可以只看一種,比如普心只看其中一本就差不多了~
Ⅱ 黃希庭的科研項目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改革工程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項目:心理學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重慶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健全人格與心理和諧研究;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專項任務項目: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心理學卷)(教社科司函[2008]65號);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8年度專項任務項目《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08》子課題——「心理學」部分;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7年度專項任務項目《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2007》子課題——「心理學」部分(教社科司函[2007]33號);
教育部2006年度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時間知覺的神經加工機制研究(批准號:20060635002);
西南大學國家重點學科項目:時間與人格的心理學研究(NSKD06001);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現狀及對策研究(批准號:05JZD00031);
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教育研究(批准號:2005-JY10);
西南大學國家重點學科項目:學生健全人格養成教育研究(西國重04002);
重慶市重點文科研究基地項目:青少年責任心量表的編制和全國常模的建立;
教育部2004年度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時間記憶的模型構建和實驗研究(項目編號:20040635001);
2003年度國家精品課程:普通心理學(教育部關於公布2003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經費的通知,教高司函[2004]120號);
成都市高新一中、成都市高新實驗中學、成都市第17中學、成都市大彎中學橫向科研項目學生健全人格養成教育研究;
貴陽一中:示範高中學生健全人格現狀調查研究。
城口中學:老邊窮地方中學生自我概念的調查研究。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2003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價值觀變遷研究(批准號03BSH02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時間記憶分段綜合模型的實驗研究(項目批准號:30270467);
高等教育出版社精品課程:心理學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建設計劃」精品項目:《心理學研究方法》新編;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2-2003年度重大項目立項課題:兒童青少年健全人格養成教育研究(項目批准號02JAZJDXLX001);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立項:全國高等學校通識課心理學教材(暨南大學出版);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結構對稱性漢文字語言的認知研究(批准號:99BYY002);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教育研究(課題批准號:DBA01016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研究項目:學生自立意識發展的特點與教育(項目批准號:01JAXLX002);
重慶市「十五」社科規劃重點項目:優差中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特點與培訓對策研究;
國家新聞出版署定為「十五」國家重點圖書:《時間心理學》;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結構對稱性漢文字語言的認知研究,批准號(99BYY002);
教育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項目:《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教高司[1998]70號);
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小學生個性品質培養研究。(批准號:19980805);
教育部師范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師范院校心理學學科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批准號:教師司[1997]28號);
教育部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重點項目:面向21世紀高師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內容和課程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批准號:JSO11A);
教育部「九五」重點立項教材:心理學導論(修訂)(批准號:教高廳[1997]2號);
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九五」研究課題:個性心理特徵研究;
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中小學生個性品質培養的理論與實驗(批准號:教科規辦[1997]1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九五」規劃重點圖書:《心理學大辭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時間記憶的機制研究(1995-1997)(批准號3947024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時間認知的信息加工研究(1991-1993)(批准號39070346);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重點研究課題:當代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對策研究(1991-1996);
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八五」研究課題:青少年價值觀發展特點與教育對策研究(1991-1996);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重點研究課題:廠礦子弟校教育改革研究(1990-1995);
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項目:體制改革與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1985-1990);
中國社會科學院「六五」重點研究課題:大學生心理研究(1981-1986)。
Ⅲ 求黃希庭,張志傑主編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第2版)電子版
是這個嗎,希望對你有用
Ⅳ 實驗心理學中的完全平衡的方法和拉丁方的方法是什麼請給出具體回答,謝謝
平衡設計又叫輪換設計,或拉丁方設計。例:
時間1 時間2 時間3 時間4
組A X1O X2O X3O X4O
組B X2O X4O X1O X3O
組C X3O X1O X4O X2O
組D X4O X3O X2O X1O
X表示不同的實驗處理,O是後測成績。平衡設計的作用是在於提供對實驗處理順序的控制,使實驗條件均衡,抵消由於實驗處理先後順序的影響而產生的順序誤差。
拉丁方設計是屬於抵消實驗條件設計,當自變數水平只有兩個的時候可以用ABBA平衡法,自變數超過兩個時,用拉丁方設計。
例:
X1 X2 X3 X4
組A T1 O T2 O T3 O T4 O
組B T3 O T1 O T4 O T2 O
組C T2 O T4 O T1 O T3 O
組D T4 O T3 O T2 O T1 O
x是實驗處理項目,T是時間順序,O是後測成績。每個實驗處理在每列每行中僅發生一次。
Ⅳ 西南大學咨詢心理學abc理論的主要觀點有哪些
一、基礎心理學西南大學基礎心理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其學科學術帶頭人為黃希庭教授。西南大學基礎心理學有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特色突出,優勢明顯,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有些研究成果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時間心理學研究方向始於1961年,是國內時間心理學的研究中心。在方法和理論上有不少創新,如將模糊統計賦值、信號檢測論、多因素實驗運用於時間心理研究,開辟了時間隱喻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時間認知分段綜合模型、時間表徵三成分模型,有三項發現KaPPa效應的年齡特徵、心理時間的分段性、時間維度的人格特徵。主持過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該領域已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其成果被國內外多種學術著作和教科書引用,其中一篇被國外學術刊物全文譯載;28篇論文被PA收錄,受到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該方向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時間認知、時間管理、時間人格維度研究等。該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黃希庭教授、李伯約教授、張志傑副教授等。人格心理學研究方向始於1982年。在研究方法和理論上有不少創新,如將模糊聚類分析法、模糊偏序關系矩陣排列法、多特質多方法分析等運用於人格研究。最先將價值觀引入心理學教材,把青年價值觀分為十大類,並對當代我國青年價值觀進行實證研究;開創了對自立、自信、自尊、自強的心理學研究。本研究方向曾先後主持過l個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專向項目、10餘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其3個重點項目),出版專著14部、論文140餘篇,其中16項研究被PA收錄,5項成果被國內相當多的教科書引用。出版了國內一些有影響的學術著作:《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與教育》(獲教育部一等獎)、《人格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學》、《當代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中國人的人格結構》等。該方向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中國人的人格理論與評鑒、健全人格養成教育、我國西部民族心理與教育、青年價值觀與教育等研究。該該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李紅教授、張進輔教授、鄭涌教授、趙伶俐教授、陳紅副教授、黃希庭教授等。認知心理學研究方向始於1986年,主持過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上發表論文30餘篇,在其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60餘篇。在因果推理、歸納推理、條件推理、傳遞性關系推理、類比推理、比例推理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頓悟的「概念驅動理論」、條件推理的「命題語意加工的問題空間理論」,能力培養的「啟發式思維策略轉換理論」,以及漢字識別的「多層次雙向格式塔加工模型」;結合思維策略訓練研究開發了學科領域思維能力訓練的實驗教材,提出了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性知識轉化理論和六階段思維訓練模型。該方向主要從事四方面的研究:思維與創造、認知發展研究、審美認知研究、漢字認知研究等。該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張慶林教授、劉電芝教授、李紅教授、趙伶俐教授、范蔚副教授。人工智慧及工業心理學研究方向是本學科近10年來不斷努力發展較快的研究方向。已承擔2個國家863計劃子課題、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個教育部科技項目及重慶市科技項目,對自動推理和神經網路、組織形象設計和企業文化心理、人-機-環系統中人的因素等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在學科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40餘篇,其中20餘篇論文被SCI、EI、ISTP收錄,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其中對交疊作業瓶頸干擾的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方向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人工智慧與認知、企業文化心理、人-機-環系統中人的因素等。本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邱玉輝教授、秦啟文教授、李永建教授、朱策教授、李伯約教授。在新的世紀里,黃希庭教授率領的我校基礎心理學科全體成員正在努力把該學科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心理學科,為中國心理學事業的發展做出的貢獻。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西南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學科於2000年被批准為重慶市重點學科,2001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多年來,該學科對發展與教育心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學習與創造心理、教育心理和兒童發展心理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造就了在國內居於領先水平的學校梯隊,發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迄今為止,學科組成員已在學科級和重要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出版專著71部,有近30項課題的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學習與創造心理研究方向該方向能緊跟學科前沿,對創造性思維、羅輯推理、知識學習與思維發展幾個方面進行了比較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科研成果:(1)在創造性思維方面,主要進行了頓悟、假設檢驗、類比遷移等創造性思維過程中的思維策略研究,並探討了創造性思維策略的發展和訓練。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創造性形成的源事件激活理論」,該理論為深入研究創造性思維的內部心理機制開創了新的視角。出版了《創造性研究手冊》、《創造性心理學》等專著,發表了近20篇高水平的科研論文。(2)在邏輯推理方面,比較注重對知識的有效學習、思維發展與元認知的綜合研究,特別是思維策略和學習策略的訓練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上有一定的建樹。提出了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性知識轉化理論」、「學科問題解決的認知模型」等,並開發出了《思維訓練》系列教材(共30本)、《學科研究性學習》教材(共4本),出版了理論專蓍《元認知與主體教育》、《高效率教學》、《學習策略》等。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15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14項,在《心理學報》等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120多篇,出版著作19部。其研究成果被國內同行專家評價為國內「比較領先的水平」,在國際上也受到好評。該方向還和國外建立了比較密切的科研合作關系,學科帶頭人張慶林教授兩次赴美,與耶魯大學教授、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R.JSternberg合作研究創造性智力,並合作出版了專著。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有張慶林教授、劉電芝教授、楊東副教授、徐展副教授、趙玉芳博士、曹貴康博士、史慧穎博士。教育心理學研究方向該方向主要在教學心理、心理素質教育、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等領域的研究上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取得了一些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1)教學心理學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具體表現為:對教學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當代教學心理學的發展趨勢、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范疇等都有深入系統的探討,發表了多篇有影響的論文,出版了國內第一本較系統的《教學心理學》專蓍,受到國內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獲重慶直轄後首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等獎;組織編寫了《教學心理學叢學》(共10本);研究成果《教學心理學研究》獲教育部1998年度全國師范院校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對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了系統研究,在國內處於先進水平。先後承擔了10餘項國家、部委科研課題,在《新華文摘》、《教育研究》、《心理科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了《幼兒心理學素質訓練》(共10冊)、《中小學心理素質訓練》(共15冊)、《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共4冊)、《家庭心理素質教育》(共8冊)、《學校心理素質教育叢書》(共5本)、《師范大學生職業心理素質特點與教育》等系列叢書。(3)在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特徵和規律的系統研究基礎上,以大學生的教育性活動為「經」、意識性和社會性發展為「緯」,建構了大學生心理學的新理論體系,被同行專家評價為「心理學本土化的成功嘗試」。其代表性專著《大學生心理的發展》獲四川省政府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已經主持了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含重點課題)16項,在《教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著作40多部、教材50餘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關20多項。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有張大均教授、陳旭教授、郭成副教授、余林副教授、馮維副教授、吳明霞博士、劉衍玲博士等。兒童發展心理研究方向該方向主要對兒童認知發展、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兒童審美心理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較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1)在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上,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兒童解決問題的思維策略」和「兒童動作邏輯推理能力的早期發展研究」。深入探討了兒童高級邏輯推理能力的早期動作起源、表現及其發展規律,兒童解決問題的成功思維策略、學習策略及其教育對策,這些研究工作對於幼兒園課程開發、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均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2)在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的研究上,探討了幼兒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的差異,異常心理現象的成因、表現及矯正。主持了教育部重大招標課題「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形成了《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專著、多媒體課件、學習使用指南等重要成果,相關的成果已經發布在「中小學教師網」上,得到了教育部的嘉獎。(3)在兒童審美心理發展的研究上,主持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兒童青少年審美心理的發展與美育對策研究」,對兒童審美心理的早期發展與教育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國內第一部關於兒童青少年審美心理發展與教育方面的專著。近年來,該方向的研究人員已在《心理學報》、《教育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出版了《兒童青少年審美心理的發展與美育對策研究》、《三歲前兒童心理的發展》等著作10餘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1項,榮獲省部級獎勵8項。該方向的帶頭人李紅教授與加拿大共同協力組建的「中國—加拿大聯合兒童心理研究中心」將進一步推動本方向的研究向國際化邁進。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有李紅教授、劉雲艷教授、陳安濤博士、高雪梅博士、胡興旺博士。
Ⅵ 黃希庭的獲獎情況
2006年12月14日,《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黃希庭、張志傑)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06年12月30日,《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研究》(黃希庭、鄭涌)獲重慶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5年12月12日,黃希庭教授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小學兒童數學學習策略的發展與加工機制研究》榮獲2005年「重慶移動通信杯」優秀學位論文獎;
2005年10月31日,黃希庭教授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小學兒童數學學習策略的發展與加工機制研究》榮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2005年,指導的博士後郭秀艷被評為重慶市優秀博士後;
2004年12月20日,黃希庭、鄭涌等主編:《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專著)獲重慶市首屆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優秀成果獎;
2004年4月12日,黃希庭教授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中學生物理問題解決的表徵差異及其成因探析》榮獲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學位委員會頒發的「重慶移動通信杯」優秀學位論文獎;
2003年7月3日,《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心理學二等獎,教社政證字(2003)第168號;
2003年4月21日,《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獲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重社科編號032;
2002年10月8日,《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教材)(黃希庭、鄭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獲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高函[2002]22號教育部關於公布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評獎結果的通知), 2002年獲西南師范大學第四屆校級優秀教材一等獎;
2002年,《人格心理學》獲西南師范大學第四屆校級優秀教材一等獎。
2002年,《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黃希庭、張志傑)獲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1年12月1日獲西南師范大學第七屆「挑戰懷」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2001年12月,面向21世紀高師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內容和課程教學改革(黃希庭、郭亨傑、張承芬、盧家楣、陳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證書號:2001454;
2001年3月,《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專著)(黃希庭,鄭涌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獲重慶市第二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2001年12月1日,《面向21世紀高師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內容和課程教學改革》(黃希庭、陳紅、陳傳鋒、鄭涌),獲重慶市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證書編號:20001002(4-2);
1998年12月10日,《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與教育》(黃希庭 ,張進輔,李紅等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證書編號:教社政證字(1998)第31號;
1997年,《加強研究生的教學改革,促進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的發展》(黃希庭、張慶林、張進輔、邱玉輝、程昌倫)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5年12月30日,《心理學導論》(黃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獲國家教委第三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1993年,《中國大網路全書心理學卷》(「心理學研究方法分冊」,黃希庭副主編)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頒發的在編纂出版《中國大網路全書》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表彰;
1992年,《人生心理咨詢手冊》(黃希庭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獲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1991年獲河北省優秀圖書二等獎;
1988年1月27日,《心理學》(黃希庭參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獲國家教委第一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1988年1月27日,《普通心理學》(黃希庭著)(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獲國家教委第一屆普通高等學校教材二等獎。
Ⅶ 黃希庭個人生平
黃希庭(1937年生,浙江省溫嶺人)
一、教育從業經歷:
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繫心理專業
1967年北京大學普通心理學專業研究生畢業
曾任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系副系主任、心理學系主任,北京師范學院和四川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兼普通心理與實驗心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成員和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評審組成員,全國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指導委員會成員,重慶市政協常委。
現任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心理學研究所所長,西南發展與人才資源研究院院長,心理學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西南師范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專業負責人、心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站長,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兼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心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心理學報》和《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編委,台灣大學《本土心理學研究》編輯顧問,重慶市心理學會理事長,重慶市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蘇州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等。
1979年2月 晉升為講師
1983年6月 晉升為副教授
1986年5月 晉升為教授
1986-1988年 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系副主任
1987年4月 重慶市心理學會理事長
1988年至今 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所長
1993年 西南師范大學科協副主席
1993年 中國心理學會第六屆全國常務理事兼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
1993年至今 《心理學報》編委、《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編委
1993年12月 普通心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1994-1999年 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1994年至今 台灣大學《本土心理學研究》編輯顧問
1995-2001年 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6年至今 全國心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
1997年 中國心理學會第七屆全國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兼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
1997年至今 《心理學報》編委、《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編委
1997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1997年至今 西南師范大學學位委員會副主任
1997年至今 重慶市第一屆政協常委
1997年 國家教委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指導委員會委員
1998年 重慶市第一屆心理學會理事長
1999年2月 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專家指導組組長
2000年10月 華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國家人文社科基地兼職研究員
2001年10月 陝西師大兼職教授
2000年 重慶市第一屆學校心理健康研究會理事長
2001年11月 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
2001年11月 2001-2005年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增補委員
2002年7月 經專家評議委員會評議通過,中共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人事局審定同意,批准為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
2003年6月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心理學評議組成員
2003年9月 被聘為重慶市高等學校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聘期: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
2003年9月 被聘為重慶市高等學校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教育心理學組組長,聘期: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
2003年12月 重慶市心理學會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第四次學術大會在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召開,黃希庭教授繼續當選為理事長。
2005年1月4日 被選為重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席。
二、部分研究成果:
1、時間心理學方向,在中國開創了時間心理學研究,最先將模糊統計賦值、信號檢察論、多因素實驗應用於時間心理研究;開辟了時間隱喻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時間認知的分段綜合加工模型;發現了Kappa效應的年齡特徵,時間判斷的通道效應,心理時間的分段性和時間維度的人格特徵。其成果被國外學術專著及國內多本教科書引用,其中一篇被國外學術刊物全文譯載;40餘篇論文被PA收錄。
2、人格心理學方向,在中國開創了大學生心理學的研究,將模糊聚類分析法、模糊偏序關系矩陣排列法、多特質多方法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法因素分析等應用於人格研究;最先把價值觀引入心理學教材;把價值觀劃分為十大類,即人生價值觀、政治價值觀、道德價值觀、人際價值觀、職業價值觀、審美價值觀、宗教價值觀、自我價值觀、婚戀價值觀和幸福價值觀,對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進行實證研究並根據其特點提出許多合理的教育建議;開創了對自立、自信、自尊、自強的心理學研究;對兒童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養成教育做過深入的研究;有一項成果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9項成果被教科書引用,25項成果被PA收錄。
3、教材建設與教學科研,出版了一系列高等學校心理學的優秀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如《普通心理學》(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獲國家教委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獲國家教委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心理學導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獲國家教委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心理學》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為培養我國的心理學人才做出了貢獻。已出版教材、專著、譯著52部,發表學術論文205餘篇。2003年被評為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同年被評為中共重慶市委和重慶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
三、部分專著:
1988年 《心理學》(黃希庭參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獲國家教委第一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1988年 《普通心理學》(黃希庭著)(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獲國家教委第一屆普通高等學校教材二等獎
1992年 《人生心理咨詢手冊》(黃希庭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獲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1991年獲河北省優秀圖書二等獎
1993年 《中國大網路全書心理學卷》( 心理學研究方法分冊 ,黃希庭副主編)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頒發的在編纂出版《中國大網路全書》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表彰
1995年 《心理學導論》(黃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獲國家教委第三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1997年 《加強研究生的教學改革,促進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的發展》(黃希庭、張慶林、張進輔、邱玉輝、程昌倫)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7年 獲得中國科協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頒發的《1987-1996年度全國講理想比貢獻競賽活動優秀組織者稱號》
1998年 《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與教育》(黃希庭 ,張進輔,李紅等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2001年 《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黃希庭,鄭涌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獲重慶市第二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2001年 面向21世紀高師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內容和課程教學改革(黃希庭、陳紅、陳傳鋒、鄭涌),獲重慶市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證書編號:20001002(4-2)
2001年 面向21世紀高師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內容和課程教學改革(黃希庭、郭亨傑、張承芬、盧家楣、陳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證書號:2001454
2001年 獲西南師范大學第七屆「挑戰懷」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2002年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教材)(黃希庭、鄭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四、部分榮譽:
1985年被授予「重慶市勞動模範」稱號等
1989年被授予「四川省優秀教師」稱號
1992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並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3年榮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范院校教師獎二等獎
1995年被授予重慶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7年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2年獲西南師范大學第四屆校級優秀教材一等獎
2002年《人格心理學》獲西南師范大學第四屆校級優秀教材一等獎
2002年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黃希庭、張志傑)獲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3年《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黃希庭、張志傑)獲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2003年《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心理學二等獎,教社政證字(2003)第168號。
2003年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
2003年度「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獲得者
200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Ⅷ 跪求:黃希庭《心理學研究方法》筆記
似乎看這本書的人很少呀。郁悶~~~~[em:15]
Ⅸ 黃希庭的介紹
黃希庭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85年被授予重慶市勞動模範稱號,1986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同年領銜申報普通心理學碩士點成功,1989年獲「四川省優秀教師」稱號,1992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3年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授予的高等師范院校教師獎二等獎,同年領銜申報普通心理學博士點成功,繼之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1999年領銜申報普通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成功,2002年領銜申報心理學國家級重點學科成功,2003年被評為「中華名師」,2004榮獲「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現任心理學院(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心理學研究所所長,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和校理科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兼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學校國家級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專業負責人心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術帶頭人,全國心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心理學報》和《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編委,台灣大學《本土心理學研究》編輯顧問,重慶市心理學會理事長,重慶市政協常委,多所著名大學兼職教授。開創了人類時間認知的研究、大學生心理學的研究,最先把價值觀引入心理學教材,並對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進行了系統的實證研究。已出版專著、教材和譯著28部,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其中4部教材分別獲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二等獎;專著《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與教育》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Ⅹ 心理學研究方法課後答案 黃希庭
你到附近的心理學書店或新華書店有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