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
一、教學目的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10以內數,比較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啟發幼兒能根據圖形的標記變化進行數數。培養幼兒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二、教學准備
1—9的數字每人一份、小貓的圖形拼圖照片一張、老師操作數字卡兩套(1—9)。
三、教學過程
1、今天森林裡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老師想請一些小動物來參加,你們說好嗎?但是老師忘記了小雞的電話號碼,你們願意幫助我嗎?小雞的電話號碼前4個是2468,後面的數比前面按順序都要大1。(24683579)這就是小雞的電話號碼。我們來打電話,師: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雞嗎?(是的)今天森林裡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請您來參加好嗎?(好的,一會就來)我們猜對了。
2、小鴨原來的號碼是94485521,可現在換了,黑色的數字要比原來的少1,紅色的數要比原來的多1。(85396412)我們來打打看,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鴨嗎?(是的)今天森林裡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請您來參加好嗎?(好的,一會就來)我們又猜對了。
3、小貓的電話號碼是在它的這照片里。
第一個號碼是鬍子的根數:4根。第二個號碼是眼睛的個數:2個。第三個號碼是尾巴的個數:1根。第4個號碼是棕色的花紋:5塊。第5個號碼是小貓身上的正方形的口袋: 。第6號碼是橢圓形的個數:7個。第七個號碼是三角形的口袋:8個。第八個號碼是小貓耳朵上的三角形;6個。請小朋友把小貓的電話碼說一次。撥電話。
4、小狗的電話號碼有這么多的數字:57298613。它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撥打電話。
5、我們的客人都來了,聯歡會開始了。聽老師的口令:比3少1的數,幼兒兩個手拉手一起跳舞。
6、今天的聯歡會結束了,我們回家吧。
公開課教案《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http://wenku..com/view/90ec89d3680203d8ce2f2460.html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學習10以內的序數
活動目標:
1.學習序數1"10,理解序數的方向性,正確使用序數詞表述物體的排列次序。
2.培養幼兒序數的興趣。
活動准備:准備貼絨教具:10個不同的小動物,有10層10個房間的樓房圖片一幅。10隻企鵝圖片,10條小魚圖片。
活動重點:學習從不同的方向准確辨別物體的排列位置。
活動難點:自己確定方向並能准確找出位置。
活動方法:游戲法、講解法、引導法。
活動時間:1課時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開火車》進活動室。咱們小朋友開著小火車來了,小動物幼兒園的小動物也來了,不信你看,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來了。
二、小動物們多神氣,排著整齊的橫隊向我們走來。請小朋友看一看從左向右排,每隻小動物排第幾?請小朋友看一看從右向左排,每隻小動物排第幾?
教師提問:
a.從左向右排第5個小動物是誰?
b.從右向左排第3個小動物是誰?
2.看小動物們變成縱隊向我們走來。請小朋友說說從上向下排每個小動物排第幾?請小朋友說說從下向上排每個小動物排第幾?
教師提問:
a.從上向下排小豬排第幾?
b.從下向上排第5的小動物是誰?
三、小動物們都累了,我們一起把它們送回家吧!(教師出示樓房圖片)
(1)我們先數數這棟樓房共有幾層?再數數每層有幾個房間?
(2)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將小動物送回家。
a.小貓住在第4層,從左邊數第5間房子;
b.小兔住在第10層,從右邊數第9間房子;
c.小豬住在第6層,從左邊數第10間房子;
四、剛才小動物們的隊排得太好了。有一種小動物,它們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極,走路總是搖搖擺擺排成一隊,你們猜它們是誰?瞧!它們來了。唉!由於小企鵝走得太急,有的排錯了隊,有的掉了隊
a.我們一起看看第幾號企鵝派錯了隊?
b.第幾號小企鵝掉了隊?找一找,它在哪兒?
5.小企鵝餓了,它們要下海捉魚吃。看!嚇得小魚爭先逃命,沖散了隊。看一看,第幾條魚沒編號?它應該排第幾?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學習了10以內的序數,能從不同的方向辨別10以內的序數。現在我們一起玩個游戲——乘火車。
游戲方法: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車,分別編上1、2、3。幼兒每人一張編號的車票,如第2列火車第5節車廂就寫2-5,幼兒在音樂聲中做開火車的動作,音樂一停,幼兒依照車票編號快速找到號碼座位坐下。教師當列車員查票,看看誰找得又對又快。音樂再響,幼兒隨音樂《火車開開》出活動室。
課後反思:
1.整個活動,幼兒自始至終保持了濃厚的興趣,教師與他們共同參與,起到了導向輔助的作用。
2.本節課教具准備充分,游戲性、趣味性強,課堂氣氛活躍,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積極性。
⑵ 怎樣教寶寶心算10以內
幼兒教學十以內的快速心算,快心算只用3節課孩子就能學會 快心算是目前唯一不藉助任何實物進行簡便運算的方法,快心算有別於「珠心算」「手腦算」,既不用算盤,也不用手指。快心算(口算,心算,筆算)與小學數學計算方法一致快心算(口算,心算,筆算)三算專利教學法,是幼兒升入小學筆算口算過關的最佳方法。1:快——會算題還遠遠不夠,小學的口算要有時間限定,口算是否達標要用時間說話,也就是會算題還不夠,主要還是要提速。2:心——不單純地學習計算,著重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孩子可以深刻的理解數學的本質(包含),數的意義(基數,序數,和包含),數的運算機理(同數位的數的加減,)數學邏輯運算的方式,使孩子掌握處理復雜信息分解方法,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得到了發展。孩子得到一個反應敏銳的大腦。3:算——現今我國的教育體制是應試教育,檢驗學生的標準是考試成績單,那麼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應試,答題,答題要用筆寫,應試教育學生要考高分,筆算訓練是教學的主線。筆算不運用任何實物計算,無論橫式,豎式,連加連減都可運算自如。快心算與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完全接軌,是為學齡前幼兒量身定做的。西安牛宏偉老師研發的快心算適合(4—7歲)幼兒園中大班小朋友及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學習。幼兒園小朋友可以學會筆算多位數加減法,如5869+3516 , 8185-6938等,小學數學課本中加減的所有題型都會迎刃而解。計算能力可達到小學畢業時的加減水平。
⑶ 10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運用教案
「10000以內數的認識」是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100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10000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和數位順序及位值,了解大數的價值。這部分知識不僅是計算的基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學生對100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伸和擴展,也為後續學習萬以內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計算做好鋪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掌握數位順序表。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過程與方法:利用知識遷移,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實驗讓學生理解十進制,並學會數10000以內的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認識,發展學生的數感,了解大數的價值,進一步體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滲透核心價值觀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計數單位「萬」,會數萬以內的數,建立數感。
教學難點:萬以內數的數位的意義。
突破重難點設想: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讓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為學生組織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如數一數、撥一撥、猜一猜、說一說等,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認識形成數的表象,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和緊張有趣的活動中,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計數器、黃豆(100粒一袋、1000粒)、稿紙100張、數位順序表。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疑——感知
1.復習鋪墊。
一起來數數!
(1)從九百九十六,一個一個數到一千。
(2)從四百一十,一十一十數到五百。
(3)從五百,一百一百地數,數到一千。
搶答誰最棒!
(1)10個一是( ), 10個十是( ),10個一百是( )。
(2)527裡面有( )個百、( )個十和( )個一。
(3)948中,8在( )位上,9在( )位上。
(4)一本書大約有100頁,( )本這樣的書大約有1000頁。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舊知,找准新舊知識之間的連接點,為這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2.揭示課題。
(1)出示南京長江大橋的圖:南京長江大橋是我國在長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鐵路兩用橋。它雄偉壯觀,是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想知道那這座橋有多長嗎?你能試著把這段話讀一下嗎?
(2)看了橋的長度,作為中國人,你有什麼感受?這兩個數都是比1000大的數,這些數在生活中經常出現。今天我們就來和這些數交朋友。
板書課題:萬以內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主題圖呈現雄偉的南京長江大橋圖及相關數據,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產生認識萬以內數的需要,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受到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二、互動解疑——探究
探究例5,以舊引新遷移認識「萬」。
1.有序計數,理解計數原理。
(1)觀察例5中的立方體。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數學朋友(出示一個大立方體)猜一猜它裡面有多少個小立方體?到底有多少個,我們可以數一數,可以怎樣數呢?怎樣數方便?課件演示一起數小正方體: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
(2)認識計數單位「萬」。
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立方體,老師今天帶來了10個大立方體,共有多少個小立方體呢?大家覺得怎樣數更方便呢?引導學生一起數小正方體:3個一千是多少?9個一千是多少?再添上一個一千是幾個一千?10個一千是多少?一萬裡面有幾個一千呢?(一萬裡面有10個一千)
(3)小結並板書: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一萬。「萬」 也是一個計數單位,它和千是相鄰的計數單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萬位在右起第五位。
(4)在剛才的數數時,哪些計數單位給我們幫了忙?你發現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有什麼關系?(板書:一、十、百、千、萬 )
2.直觀操作,促進概念形成。
(1)用計數器計數一萬:在計數器上怎樣一千一千的數到一萬呢?拿出你的計數器一千一千地數,數到一萬。
⑷ 怎麼樣教孩子10以內加減法
學習10以內數加減法的方法
一、加法: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數,如4+2= 把4記在心裡,往上數兩個數,5、6, 之後得出結果4+2=6
二、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如6-3= 把6記在心裡,往下數三個數,5、4、3, 之後得出結果6-3=3
家長需配合每日為寶貝出30道10以內加減法,提升孩子的算術能力,注意不要讓孩子數指頭,養成習慣不好改,培養心算能力。
20以內加減法竅門
120以內不進位加減法
1、11-20的數可以和孩子玩猜數游戲。用3種方式描述數:
① 個位是2,十位是1 。
② 1個十,5個一。
③ 比11大,比13小。
用這些方式描述數,讓孩子猜,或者反過來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練。
2、用計數器撥數。
家長說數,孩子撥數。邊撥邊說數的組成。如12是由1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一般的孩子在學前班時就學會了10以內加減法,進入小學後,20以內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稍加練習也能熟練掌握。但是,孩子學習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就不是那麼輕鬆了,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大大下滑,計算的准確率也降低了,兩極分化初露端倪。有的學生由於計算速度跟不上,開始拖拉作業,成為數學學習困難者。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以及退位減法的困難呢?小編認為,這和我們運用的計算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演算法有關。演算法不外乎數數法和數字推理法,數數法就是通過數數來計算,包括藉助實物數數和單純數數兩種。數字推理法指的是包含湊十法、拆分法等的運用數字進行推算的方法。
然而,數字推理法對學生的思維要求高,需要的思維步驟也多,並不利於學生熟練掌握最終到達到脫口而出的地步。以運用最為廣泛的湊十法為例,求9加6等於幾,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前就需要這幾個思考過程:一、判定該題是不是進位加法;二、如果是進位加法,怎樣才能湊成10。這樣確定方法後才能進行下面的運算:
9+6=9+(1+5)=(9+1)+5=10+5=15
從上面的運算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運用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的一個過程,而且屬於不能直接運用題中數據,需要拆分才能進行簡便運算的一類。所以,看似簡單的湊十法,其思維是不簡單的,包含著一系列邏輯推理過程,它的認知基礎與一年級學生所具有的知識結構和思維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計算的困難。那麼,怎樣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呢?
2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怎樣才能使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呢?其實只要將其轉化為學生已經掌握的10以內減法就行了,歸納下來口訣是:「加九減一,加八減二,加七減三,加六減四,加五減五。」怎樣用口訣,以「加九減一」為例,「加九減一」是指一個數與9相加,將這個數減去1作為它們和的個位。
例如:8+9=( )就拿 8減去1結果7,用7來作和的個位,即8+9=17, 5+9=( )就拿5減去1等於4,用4來作和的個位,即5+9=14。
「加八減二,加七減三,加六減四,加五減五」的方法同上。
320以內退位減法
20以內退位減法與20以內進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內退位減法轉化為10以內加法。口訣是:「減九加一,減八加二,減七加三,減六加四,減五加五。」如何用口訣,以「減九加一」為例,「減九加一」是指一個數減去9,將這個數的個位加上1所得的結果就是它們的差。
例如:17-9=( )就拿17的個位7加上1結果是8,即17-9=8,13-9=( )就拿13的個位3加上1結果是4,即13-9=4
例如:17-2=( )分清哪個是個位,哪個是十位,先看個位數能不能減,7-2如果夠減,就用十以為的減法,7記在心裡,然後倒數6,5,得5,然後十位的1不變,就得了15.
「減八加二,減七加三,減六加四,減五加五」與「減九加一」的方法一樣。
⑸ 幼兒認識10以內序數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可以通過活動來: 活動准備: 1、圖片:動物之家(設計為6層,每層為10間房,住著各種小動物) 貓捉老鼠(設計一幢樓,貓、老鼠分別活動的圖片) 2、幼兒操作材料:對對卡(畫著各種動物的圖片) 找房子(畫有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房子10間,並排列整齊) 3、背景音樂《動物之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小動物,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動物之家「,引導幼兒看一看,數一數、說一說動物的家在哪裡? 師:你能很快的找出小雞、小鴨他們的家在第幾層樓,第幾間房間嗎?你用的是什麼好辦法?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請幼兒說出:XX動物的家在第幾層、第幾間。 2、出示「貓捉老鼠」,組織幼兒玩貓捉老鼠的游戲。 師:小動物的房間里住著老鼠呢?我們請小貓來幫忙,抓住它,好不好?不過,我們要告訴小貓,老鼠住在哪裡,這樣小貓才能很快的捉住老鼠。 引導幼兒找一找老鼠在哪裡,貓到哪裡捉老鼠,要求幼兒說出第幾層,第幾間。游戲可反復進行幾次。 3、幼兒操作活動 1)玩對對卡游戲,兩人結對玩,把若干畫有相同物體的卡片打亂,再整齊排成行,上下對齊,每人每次翻兩張卡片,如兩張卡片相同,可取走;不同,則放回原處(學著記憶第幾排、第幾張),兩人輪流,看誰拿的卡片多。 2)找房子,讓幼兒找找XX顏色的房子或XX的房子在第幾間,並用印數字的方式表示出來。 幼兒可自選活動,並交換玩。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講講,你是怎麼玩的?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繼續放置於數字角內,並不斷增加難度,提高要求。如:對對卡的數量增多,提高游戲難度。 2、在日常生活中貫穿10以內序數的學習。如XXX你排在第幾排、第幾個?等等。
⑹ 怎樣教幼兒認識「序數」
·入呂一準______ 尹廠尹 ﹄J .價、、、,,,序畫連線,女僕圖。 ⑧按數序填寫(或說出)漏掉的數,如1、2_、4,1、、3、4. 9、·「…。最後,在幼兒較熟練地掌握了「序數」概念的基礎上,練習「倒數」。如從右到左,從下到上,依次排列10一1的數字卡片,並從10倒數到1。這樣既可加深對「序數」概念的理解,又可培養幼兒的靈活性。 最初用實物教幼兒認識「序數」時,也要注意由易到難。先用不同顏色的不同物體排列起來認識,並說出名稱多再用不同顏色的相同物體來認識,最後才用相同顏色的相同物體來認識。在進行上述三種排列方法認識「序數」時,當拿走某物體後,要求幼兒能說出「第幾」不見了。當物體次序變換後,要求幼兒能說出「第幾」交換了。 幼兒初學「序數」時不易理解和識記,可分段進行。大致可分4以內,7以內,10以內三段。
⑺ 如何教10以內分解方法
01在學習10以內的數的分解之前,首先要教孩子學會數數,剛開始,教孩子從1數到10,然後再從11數到20,以此類推,一直數到100。在孩子能夠非常流利地從1數到100 後,然後再接著教會孩子從100到1倒數。
02在教孩子學習倒數數字的時候,最好先從10倒數到1,然後再從20倒數到11,接下來再教孩子從30倒數到21,以此類推,直到孩子能夠從100倒數到1為止。在孩子學習倒數數字的時候,最好能讓孩子倒背如流。
03接下來,就可以教孩子學習10以內的數字的分解了。由於孩子年紀比較小,喜歡做游戲或玩,可以讓孩子寓學於樂,在游戲中慢慢讓孩子掌握數字的分解。
04家中可以准備一些積木,用積木搭建房子,在搭建房子的時候,比如一共需要6塊積木,房頂需要4塊積木,房身需要2塊積木,在重復幾次同樣的游戲之後,在孩子的頭腦中就會慢慢建立6可以分解成2和4的表象了。一旦這種表象建立,孩子就不容易忘記了。
05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慢慢學會數字的分解,比如,家中來客人後,可以讓孩子幫忙擺筷子,如果一桌可以做8個人,先給孩子6雙筷子,當孩子一邊擺筷子,一邊數數的時候,會發現還差2雙筷子,這時,家長可以故意問孩子,還差筷子嗎,孩子會回答,還差2雙。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讓孩子慢慢學會數字的分解。
06在教孩子學10以內的數字的分解的時候,還可以通過獎勵孩子的方式進行,家中可以用紅紙剪好10給小紅花,當孩子受到表揚的時候,就給孩子一朵小紅花,在每次獲得小紅花的時候,孩子會數小紅花的數量,在數紅花的過程中,會幫助孩子建立表象,這種表象一旦建立後,就不容易忘記了。
07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在經過以上訓練之後,當孩子在真正接觸到數字的加減法的時候,要學習起來就比較容易了。
⑻ 10以內的序數是什麼
10以內的序數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
序數,表示事物次第的數目。通常有三種方式:
1、在整數前加「第」字,如第一、第二。
2、直接於序數後接量詞或名詞。如二等、三樓、四號、五班。
3、習慣表示法。如頭一回、末一次、正月、大兒子、么女兒。
基數和序數的應用:
在非形式使用中,基數就是通常被稱為計數的東西。它們同一於開始於0的自然數(就是0, 1, 2, ...)。計數嚴格的是可形式定義為有限基數的東西。無限基數只出在高級數學和邏輯中。
更加形式的說,非零數可以用於兩個目的:描述一個集合的大小,或描述一個元素在序列中位置。對於有限集合和序列,可以輕易的看出著兩個概念是相符的,因為對於所有描述在序列中的一個位置的數,我們可以構造一個有精確的正好大小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