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gc是什麼分析檢測方法

gc是什麼分析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3 04:27:37

A. GC是什麼意思生物學英文文獻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GC的意思:
氣相色譜儀
項目主要內容為遴選國內外數款原子吸收光譜儀(AAS)和氣相色譜儀(GC)作為評價對象,進行包括精密度、准確度和檢出限以及方法適用性等方面的應用評價。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GC)是治療危象的有效措施,GC術後應用應在使用呼吸機的基礎上為妥,因其可使肌無力症狀一過加重,所以在用葯期間嚴密觀察。
氣相色譜
這些污染物大多極性較強、難揮發或者熱不穩定而不適合使用氣相色譜(GC)和氣相色譜質譜(GC-MS)進行分析,液相色譜及其聯用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極性有機污染物的快速准確測定提供了技術保障。
氣相色譜法
...企業也研發了各種型號的農葯殘留檢測儀來做中葯材的農葯殘留檢測,據文獻報道現有的中葯農葯檢測的方法主要有: 4.1 氣相色譜法(GC)是農葯殘留測定主要的分析手段,在有機氯和有機磷農葯的分析領域中GC法仍占絕對優勢。
鹼基組成為39.9% GC在馬桑綉球subsp.sargentiana 41.1%綉球藤亞種。藤(P<0.05差異顯著)。

B. 什麼叫LS-MS分析方法 和GC-MS分析方法啊,謝謝··

LC-MS吧?是液相色譜與質譜聯用技術,一般是高效液相色譜與質譜聯用技術(HPLC-MS)
GC-MS是氣象色譜與質譜聯用技術,適合分析一些極性較低的化合物,如揮發油類

C. GC是什麼意思

GC有多層含義,一是計算機術語,指Garbage Collection;二是網路用語,支持的意思;三是網路域中的GC,就是「全局目錄」Global Catalog;四是科研用語,即Gas Chromatography(氣相色譜法)。

(3)gc是什麼分析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GC(Grid Communication)網格通信,網格是一種新興的技術,正處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當中。目前學術界和商業界圍繞網格開展的研究有很多,其研究的內容和名稱也不盡相同因而網格尚未有精確的定義和內容定位。

比如國外媒體常用「下一代互聯網」、「Internet2」、「下一代Web」等來稱呼網格相關技術。但「下一代互聯網(NGI)」和「Internet2」又是美國的兩個具體科研項目的名字,它們與網格研究目標相交叉,研究內容和重點有很大不同。

企業界用的名稱也很多,有內容分發(Contents Delivery)、服務分發(Service Delivery)、電子服務(e-service)、實時企業計算(Real-Time Enterprise Computing,簡稱RTEC)、分布式計算Peer-to-Peer Computing(簡稱P2P)、Web服務(Web Services)等。

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所長李國傑院士認為,網格實際上是繼傳統互聯網、Web之後的第三次浪潮,可以稱之為第三代互聯網應用。

D. 什麼是GC/MS聯合分析法

GC -MS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
在這類儀器中,由於質譜儀工作原理不同,又有氣相色譜-四極質譜儀,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儀,氣相色譜-離子阱質譜儀等。
氣相色譜原理
氣相色譜的流動相為惰性氣體,氣-固色譜法中以表面積大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吸附劑作為固定相。當多組分的混合樣品進入色譜柱後,由於吸附劑對每個組分的吸附力不同,經過一定時間後,各組分在色譜柱中的運行速度也就不同。吸附力弱的組分容易被解吸下來,最先離開色譜柱進入檢測器,而吸附力最強的組分最不容易被解吸下來,因此最後離開色譜柱。如此,各組分得以在色譜柱中彼此分離,順序進入檢測器中被檢測、記錄下來。
質譜原理
質譜分析是一種測量離子荷質比(電荷-質量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 是使試樣中各組分在離子源中發生電離,生成不同荷質比的帶正電荷的離子,經加速電場的作用,形成離子束,進入質量分析器。在質量分析器中,再利用電場和磁場使發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將它們分別聚焦而得到質譜圖,從而確定其質量。

GC-MS分析法就是通過GC分離,通過MS定性、GC定量的分析手段,可以把MS看成GC的檢測器。

E. HPLC、UV、GC、TLC是什麼檢測方法

TLC:薄層色譜法.系將適宜的固定相塗布於玻璃板、塑料或鋁基片上,成一均勻薄層。待點樣、展開後,根據比移值(Rf)與適宜的對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譜圖的比移值(Rf)作對比,用以進行葯品的鑒別、雜質檢查或含量測定的方法。薄層色譜法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也用於跟蹤反應進程。
PC:紙色譜法.是一種可以測試物質的純度與分離混合物的方法,因為它可以快速的完成分析,而且對材料的限制很少,所以是一種極方便而且有用的分析方法。紙色譜法用的分離原則跟薄層色譜法一樣,物質分布在一個固定相與流動相。固定相通常是濾紙,流動相會帶著物質在上面流動,這個裝置將會根據混合物中不同物質對固定相的附著力和對流動相的溶解度而分離出來。分析顏料時,如果顏料中含有不只一種物質,不同顏色的物質會就根據溶劑和不同溶質的極性分開,這是因為不同的分子結構極有可能有不同的極性。這些不同的極性造就對溶劑的不同溶解度,使各種溶質會在溶劑擴散的不同位置沉澱在固定相上以斑點呈現,就可以根據固定相上的斑位置及大小作分析。
HPLC:高效液相色譜法.是色譜法的一個重要分支,以液體為流動相,採用高壓輸液系統,將具有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劑、緩沖液等流動相泵入裝有固定相的色譜柱,在柱內各成分被分離後,進入檢測器進行檢測,從而實現對試樣的分析。
GC:氣相色譜.可分為氣固色譜和氣液色譜。氣固色譜指流動相是氣體,固定相是固體物質的色譜分離方法。例如活性炭、硅膠等作固定相;氣液色譜指流動相是氣體,固定相是液體的色譜分離方法。例如在惰性材料硅藻土塗上一層角鯊烷,可以分離、測定純乙烯中的微量甲烷、乙炔、丙烯、丙烷等雜質。

F. 什麼是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聯機分析技術

GC/MS是由氣相色譜(GC)和質譜檢測器(MS)兩部分結合起來所組成的。從歷史上看,這兩種技術都已經有多年的應用。氣相色譜是主要用於多種組分組成的混合物分離及檢測,在混合物分離分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與氣相色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質譜檢測器對混合物的檢測毫無辦法。如果一個單獨的組分進入質譜檢測器,它的質譜圖可以通過各種離子化檢測方法而獲得。確定了該物質的質譜圖通常來說就可以准確的鑒別該物質為何物並可以確定它的分子結構。顯然,如果是混合物質進入質譜檢測器,所獲得的質譜圖就會是該混合物中所有組分譜圖的總和。

G. GC和GC-MS的區別

如下:

(1)GC-MS方法定性參數增加,定性可靠。GC-MS方法不僅與GC方法一樣能提供保留時間,而且還能提供質譜圖,由質譜圖、分子離子峰的准確質量、碎片離子峰強比、同位素離子峰、選擇離子的子離子質譜圖等使GC-MS方法定性遠比GC方法可靠。

(2)GC-MS方法是一種通用的色譜檢測方法,但靈敏度卻遠高於GC方法中的通用檢測器中任何一種。GC方法中常用的只有FID和TCD是通用檢測器,其餘都是選擇性檢測器,與檢測樣品中的元素或官能團有關。

簡介:

雖然用氣相色譜儀的選擇性檢測器能對一些特殊的化合物進行檢測,不受復雜基質的干擾,但難以用同一檢測器同時檢測多類不同的化合物而不受基質的干擾。而採用色質聯用中的提取離子色譜、選擇離子檢測等技術可降低化學雜訊的影響,分離出總離子圖上尚未分離的色譜峰。

在色質聯用技術中,高分辨質譜的聯用儀檢測准確質量數、串聯質譜(時間串聯或空間串聯)的選擇反應檢測或選擇離子子離子檢測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學噪音,提高信噪比。

H. HPLC、GC、IR、UV 什麼意思

HPLC,即高效液相色譜法,是以液體為流動相,採用高壓輸液系統,將具有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劑、緩沖液等流動相泵入裝有固定相的色譜柱,在柱內各成分被分離後,進入檢測器進行檢測,從而實現對試樣的分析。

GC,即氣相色譜,可分為氣固色譜和氣液色譜。氣固色譜,流動相是氣體,固定相是固體物質;氣液色譜,流動相是氣體,固定相是液體。

IR,即紅外線,電磁波波長介於微波與可見光之間,在1mm到760納米之間。可分為三部分,即近紅外線,波長為(0.75-1)~(2.5-3)μm之間;中紅外線,波長為(2.5-3)~(25-40)μm之間;遠紅外線,波長為(25-40)~l500μm 之間。

UV,即紫外線,電磁波波長為10~400納米,可以分為UVA(紫外線A,波長320~400納米,長波)、UVB(波長280~320納米,中波)、UVC(波長100~280納米,短波)3種。



(8)gc是什麼分析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特點

(1)高壓:流動相為液體,流經色譜柱時,受到的阻力較大,為了能迅速通過色譜柱,必須對載液加高壓。

(2)高速:分析速度快、載液流速快,較經典液體色譜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個樣品在15~30分鍾,有些樣品甚至在5分鍾內即可完成,一般小於1小時。

(3)高效:分離效能高。可選擇固定相和流動相以達到最佳分離效果,比工業精餾塔和氣相色譜的分離效能高出許多倍。

(4)高靈敏度:紫外檢測器可達0.01ng,進樣量在μL數量級。

(5)應用范圍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機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特別是高沸點、大分子、強極性、熱穩定性差化合物的分離分析,顯示出優勢。

(6)柱子可反復使用:用一根柱子可分離不同化合物。

(7)樣品量少、容易回收:樣品經過色譜柱後不被破壞,可以收集單一組分或做制備。

高效液相色譜的缺點

(1)有「柱外效應」,在從進樣到檢測器之間,除了柱子以外的任何死空間(進樣器、柱接頭、連接管和檢測池等)中,如果流動相的流型有變化,被分離物質的任何擴散和滯留都會顯著地導致色譜峰的加寬,柱效率降低。

(2)高效液相色譜檢測器的靈敏度不及氣相色譜。

I. GC, GC/MS, LS, LC/MS, ICP-MS, IR, UV, RMN分別是什麼測試方法~主要測試什麼~~~球高人指點~~謝謝

GC :Gas Chromatography 氣相色譜法 用氣體作為移動相的色譜法。根據所用固定相的不同可分為兩類:固定相是固體的,稱為氣固色譜法;固定相是液體的則稱為氣液色譜法 氣相色譜系統由盛在管柱內的吸附劑或惰性固體上塗著液體的固定相和不斷通過管柱的氣體的流動相組成。將欲分離、分析的樣品從管柱一端加入後,由於固定相對樣品中各組分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即各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分配系數有差別,當組分在兩相中反復多次進行分配並隨移動相向前移動時,各組分沿管柱運動的速度就不同,分配系數小的組分被固定相滯留的時間短,能較快地從色譜柱末端流出
GC-MS是氣相色譜和質譜聯用,GC分離,MS檢測;GPC是凝膠滲透色譜,LC分離,一般情況是UV檢測。前者是GC,後者是LC。
其次GC-MS是用MS檢測分子離子峰,從而推斷分子量;GPC是做大分子物質的,比如蛋白質、多肽,是根據分子量和空間幾何形狀來分離的(先大後小),得到的是一個順序(從大到小),或一個范圍(要加Mark)
質譜儀的聯用技術
質譜儀可以與其他儀器聯用,如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HPLC/MS);也可以質譜-質譜聯用(MS-MS)。
(1) GC/MS、HPLC/MS 儀:
基於色譜和質譜的儀器靈敏度相當,加之使分離效果好的色譜成
為質譜的進樣器,而速度快、分離好、應用廣的質譜儀作為色譜的鑒
定器,使它們成為目前最好的用於分析微量的有機混合物的儀器。
(2)液質聯用與氣質聯用的區別:
氣質聯用儀(GC-MS)是最早商品化的聯用儀器,適宜分析小分
子、易揮發、熱穩定、能氣化的化合物;用電子轟擊方式(EI)
得到的譜圖,可與標准譜庫對比。
液質聯用(LC-MS)主要可解決如下幾方面的問題:不揮發性化合
物分析測定;極性化合物的分析測定;熱不穩定化合物的分析
測定;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聚物等)的分析
測定;一般沒有商品化的譜庫可對比查詢,只能自己建庫或自
己解析譜圖。 所以目前液質聯用在環境領域主要應用於有標准
物質參照情況下的定性分析。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 所用電離源是感應耦合等離子體(ICP),它與原子發射光譜儀所用的ICP是一樣的,其主體是一個由三層石英套管組成的炬管,炬管上端繞有負載線圈,三層管從里到外分別通載氣,輔助氣和冷卻氣,負載線圈由高頻電源耦合供電,產生垂直於線圈平面的磁場。如果通過高頻裝置使氬氣電離,則氬離子和電子在電磁場作用下又會與其它氬原子碰撞產生更多的離子和電子,形成渦流。強大的電流產生高溫,瞬間使氬氣形成溫度可達10000k的等離子焰炬。樣品由載氣帶入等離子體焰炬會發生蒸發、分解、激發和電離,輔助氣用來維持等離子體,需要量大約為1L/min。冷卻氣以切線方向引入外管,產生螺旋形氣流,使負載線圈處外管的內壁得到冷卻,冷卻氣流量為10-15L/min
IR,紅外光譜
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紅外光的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基態振(轉)動能級躍遷到能量較高的振(轉)動能級,分子吸收紅外輻射後發生振動和轉動能級的躍遷,該處波長的光就被物質吸收。所以,紅外 紅外光譜
光譜法實質上是一種根據分子內部原子間的相對振動和分子轉動等信息來確定物質分子結構和鑒別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應用: 紅外光譜對樣品的適用性相當廣泛,固態、液態或氣態樣品都能應用,無機、有機、高分子化合物都可檢測。此外,紅外光譜還具有測試迅速,操作方便,重復性好,靈敏度高,試樣用量少,儀器結構簡單等特點,因此,它已成為現代結構化學和分析化學最常用和不可缺少的工具。紅外光譜在高聚物的構型、構象、力學性質的研究以及物理、天文、氣象、遙感、生物、醫學等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
紅外吸收峰的位置與強度反映了分子結構上的特點,可以用來鑒別未知 液態水的紅外光譜物的結構組成或確定其化學基團;而吸收譜帶的吸收強度與化學基團的含量有關,可用於進行定量分析和純度鑒定。另外,在化學反應的機理研究上,紅外光譜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應用最廣的還是未知化合物的結構鑒定

UV,紫外光譜:配合物組成及其穩定常數的測定 定量分析結構分析定性分析應用范圍定義紫外光譜是分子中某些價電子吸收了一定波長的電磁波,由低能級躍近到高能級而產生的一種光譜
當分子中的電子吸收能量後會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然後放出能量(輻射出特徵譜線)。回到基態 而輻射出特徵普線的波長在紫外區中就叫做紫外光譜
定性分析
在有機化合物的定性分析中,紫外-可見光譜適用於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尤其是共軛體系的鑒定,以此推斷未知物的骨架結構。此外,可配合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波譜法和質譜法進行定性鑒定和結構分析,因此它仍不失為是一種有用的輔助方法。一般有兩種定性分析方法,比較吸收光譜曲線和用經驗規則計算最大吸收波長λmax,然後與實測值進行比較。
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可用來確定化合物的構型和構象。如辨別順反異構體和互變異構體。
定量分析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定量分析的依據是Lambert-Beer定律,即在一定波長處被測定物質的吸光度與它的溶度呈線性關系。應此,通過測定溶液對一定波長入射光的吸光度可求出該物質在溶液中的濃度和含量。種常用的測定方法有:單組分定量法、多組分定量法、雙波長法、示差分光光度法和導數光譜法等。
配合物組成及其穩定常數的測定
測量配合物組成的常用方法有兩種:摩爾比法(又稱飽和法)和等摩爾連續變化法(又稱Job法)。
酸鹼離解常數的測定
光度法是測定分析化學中應用的指示劑或顯色劑離解常數的常用方法,該法特別適用於溶解度較小的弱酸或弱鹼。

NMR,核磁共振波譜
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法(NMR)是分析分子內各官能團如何連接的確切結構的強有力的工具。 磁場中所處的不同能量狀態(磁能級)。原子核由質子、中子組成,它們也具有自旋現象。描述核自旋運動特性的是核自旋量子數I。不同的核在一個外加的高場強的靜磁場(現代NMR儀器由充電的螺旋超導體產生)中將分裂成2I+1個核自旋能級(核磁能級),其能量間隔為ΔE。對於指定的核素再施加一頻率為ν的屬於射頻區的無線電短波,其輻射能量hν恰好與該核的磁能級間隔ΔE相等時,核體系將吸收輻射而產生能級躍遷,這就是核磁共振現象。
核磁譜在蛋白質研究上的應用
利用核磁譜研究蛋白質,已經成為結構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X射線單晶衍射和核磁都可獲得高解析度的蛋白質三維結構,不過核磁常局限於35kDa以下的小分子蛋白,盡管隨著技術的進步,稍大的蛋白質結構也可以被核磁解析出來。另外,獲得本質上非結構化(Intrinsically Unstructured)的蛋白質的高解析度信息,通常只有核磁能夠做到。 蛋白質分子量大,結構復雜,一維核磁譜常顯得重疊擁擠而無法進行解析,使用二維,三維甚至四維核磁譜,並採用13C和15N標記可以簡化解析過程。另外,NOESY是最重要的蛋白質結構解析方法之一,人們通過NOESY獲得蛋白質分子內官能團間距,之後通過電腦模擬得到分子的三維結構。

J. GC的定性定量分析

從色譜圖可以看到,色譜峰是組分在色譜柱運行的結果,它是判斷組分是什麼物質及其含量的依據,色譜法就是依據色譜峰的移動速度和大小來取得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結果的。
定性分析 在給定的條件下,表示組分在色譜柱內移動速度的調整保留時間是判斷組分是什麼物質的指標,即某組分在給定條件下的t惱值必定是某一數值(圖 1)。為了盡量免除載氣流速、柱長、固定液用量等操作條件的改變對使用t惱值作定性分析指標時產生的不方便,可進一步用組分相對保留值α或組分的保留指數來進行定性分析。計算組分 i在給定的柱溫和固定相時的保留指數Ii的公式為:
式中n與n+1是緊靠在組分i前後流出的正構烷烴的碳原子數,是這兩個正構烷烴的調整保留時間。
將樣品進行色譜分析後,按同樣的實驗條件用純物質作實驗,或者查閱文獻,把兩者所得的定性指標(α值、t惱值或I值)相比較,如果樣品和純物質都有定性指標數值一致的色譜峰,則此樣品中有此物質。
由於只能說相同物質具有相同保留值的色譜峰,而不能說相同保留值的色譜峰都是一種物質,所以為了更好地對色譜峰進行定性分析,還常採用其他手段來直接定性,例如採用氣相色譜和質譜或光譜聯用,使用選擇性的色譜檢測器,用化學試劑檢測和利用化學反應等。
定量分析 色譜峰的大小由峰的高度或峰的面積確定。可用手工的方法測量峰高,和以峰高h與峰高一半處的峰寬ω┩的乘積表示峰面積。A=hω┩。新型的色譜儀都有積分儀或微處理機給出更精確的色譜峰高或面積。應該注意,組分進入檢測器產生的相應的色譜信號大小(峰高或峰面積)隨所用檢測器類別和載氣的不同而異,有時甚至受到物質濃度和儀器結構的影響。所以須將所得的色譜信號予以校正,才能與組分的量一致,即需要用下式校正組分的重量:
W=f′A式中f′為該組分的定量校正因子。依上式從色譜峰面積(或峰高)可得到相應組分的重量,進一步用下述方法之一計算出組分i在樣品中的含量Wi:①歸一化法,將組分的色譜峰面積乘以各自的定量校正因子,然後按下式計算:
此法的優點是方法簡便,進樣量與載氣流速的影響不大;缺點是樣品中的組分必須在色譜圖中都能給出各自的峰面積,還必須知道各組分的校正因子。
② 內標法,向樣品中加入被稱為內標物的某物質後,進行色譜分析,然後用它對組分進行定量分析。例如稱取樣品Wm克,將內標物Wφ克加入其中,進行色譜分析後,得到欲測定的組分與內標物的色譜峰面積分別為Ai和Aφ,則可導出:
此方法沒有歸一化法的缺點,不足之處是要求准確稱取樣品和內標物的重量,選擇合適的內標物。
③ 外標法,在進樣量、色譜儀器和操作等分析條件嚴格固定不變的情況下,先用組分含量不同的純樣等量進樣,進行色譜分析,求得含量與色譜峰面積的關系,用下式進行計算:
式中k媴是組分 i單位峰面積百分含量校正值。此法適用於工廠控制分析,特別是氣體分析;缺點是難以做到進樣量固定和操作條件穩定。

閱讀全文

與gc是什麼分析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塑料焊接方法 瀏覽:240
地球的研究和方法 瀏覽:561
有什麼方法清理鼻腔 瀏覽:934
兒童床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602
線盒子的連接方法 瀏覽:63
臨床常用的促凝和抗凝方法 瀏覽:662
功率因數測量方法 瀏覽:4
co2坡口加工方法主要有哪些 瀏覽:302
普通床組裝方法步驟圖片 瀏覽:545
科目一考試有沒有簡便方法 瀏覽:683
不銹鋼檯面的連接方法 瀏覽:349
兩塊鐵板連接方法視頻 瀏覽:400
代號龍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884
下山練武的最佳方法 瀏覽:975
茶壺的製作方法簡單易學 瀏覽:954
異氰酸酯二聚體檢測方法 瀏覽:520
控制感染最簡單的有效方法 瀏覽:272
公差測量有幾種測量方法 瀏覽:475
績效考核的內容和方法有哪些 瀏覽:21
最簡單的技術升壓方法 瀏覽: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