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植物營養研究方法

植物營養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0 05:47:21

㈠ 植物營養研究方法 試驗設計方案怎麼

我們幫忙搞定的。
ok,這個好說有什麼要求嗎?
植物營養研究方法 試驗設計方案
可以按照你要求來寫

㈡ 下列哪一種是研究無機營養元素必須性的精確而又便捷的方法

水培是一種新型的植物無土栽培方式,其核心是將植物根莖固定於定植籃內並使根系自然垂入植物營養液中,這種營養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體提供水分、養分、氧氣、溫度等生長因子,使植物能夠正常生長並完成其整個生命周期.
研究無機營養元素時需要培養物質中的營養可控制,而土培,蛭石培,砂培時你都不可能知道其中有何種營養元素,因此要用水培,即依據植物生活所需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將無機鹽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營養液,用營養液來培養植物.
故選:B

㈢ 土壤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土壤物理學主要研究土壤中固、液、氣三相體系的物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內容包括: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移動及其對植物的有效性,土壤空氣的組成與交換,熱的傳導與轉化,土壤固相的組成與排列,土壤的力學性質和電、磁性質等。

土壤化學主要研究土壤固、液相的化學組成、化學變化以及固液相之間的反應。內容包括土壤固體顆粒的表面化學性質及陽離子交換,土壤溶液及土壤的酸鹼性、氧化還原性等。

土壤生物學主要研究棲居於土壤中的有機體(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動及其與土壤中物質轉化和循環的關系。內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組成及分布規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環,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機質的分解和腐殖質的形成及其對土壤肥力的影響等。

土壤肥力與植物營養學主要研究土壤供應礦質養分的能力及其影響因子與植物營養的關系。內容包括土壤肥力的實質及其指標,土壤養分的強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土壤和植物的營養診斷,主要作物對土壤肥力的要求等。

土壤地理學主要研究土壤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內容包括土壤的形成、分類、分布及土壤調查、制圖等。

土壤礦物學主要研究土壤礦物的結構、組成、性質和化學反應。內容包括粘土礦物和氧化物的數量、組成以及相互間的反應,土壤中各種元素的遷徙狀況,粘粒與有機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礦物的形成與轉變以及礦物鑒定等。

土壤管理學主要研究人工措施對土壤和作物生產的影響,內容包括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及其他改良、保護措施對土壤肥力、生產力和作物產量的影響。

土壤學經歷了近代150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野外調查法,即在野外(田間)通過對土壤形成因素和剖面形態的觀察,並結合對周圍自然地理環境和土壤利用情況的綜合分析來掌握土壤的基本特徵。這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類、分布、肥力特徵以及進行土壤制圖的最基本的傳統方法之一。

實驗室研究,即在實驗室內藉助各種儀器設備和溫室設施等對土壤的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等進行定量或定性的測定,或對土壤肥力水平進行生物學試驗(水培、砂培或土培)和模擬試驗等。

定位研究法,即在田間選定某一土壤或某一地區,對土壤的某種屆性或過程進行長期、系統的觀察測定,以研究其動態變化和發展趨勢及其對土壤性質或肥力的影響。最常用的方法是田間生物試驗法和排水採集器法。

㈣ 植物營養田間研究的方案設計主要有哪幾種

植物營養田間研究的方案設計主要有兩種:制訂試驗處理方案和試驗小區設置方案。
一個試驗設計有若干個處理。如一個品種或一種栽培措施,就是一個處理。在田間試驗中,安排處理的小塊地段稱試驗小區。試驗中同一處理種植的小區數目稱重復。試驗須設立對照區。近代田間試驗以「誤差控制」為理論基礎,遵照以下3個基本原則進行設計:①重復原則。在試驗田上每個處理只有設置幾個重復,才能根據相同處理的各小區間的差異情況,估算其試驗誤差的大小。重復越多,處理平均值越可靠,因為平均數的標准差與重復次數的平方根成反比。②隨機排列原則。其目的在於使各處理在重復內所佔的小區位置機會均等,這樣可以避免由土壤肥力、結構、田間管理等環境因素帶來的系統性誤差。隨機排列只有在設置重復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作用。③局部控制原則。將試驗田按照土壤肥力等因素劃為幾個局部地段,使地段之內環境條件比較一致,各個處理在每地段內只安排1個小區,成為1個區組(又稱重復)。由於地段內土壤條件差異較小,各處理互相比較時可靠性較高。在上述3種情況下,與處理比較無關的變異的量可在統計分析中消除掉。

㈤ 營養品質目前研究方法有什麼

1、植物營養生理學

主要研究植物對養分的吸收運輸分配和調控;營養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缺乏和過剩的症狀和發生機理,以及這些過程與環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重點研究植物在旱澇鹽鹼高溫冷害病蟲害通氣不良營養缺乏或毒害等環境脅迫條件下的植物營養生理學及適應性變化規律,新無機營養元素和有機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營養機理等,為合理施肥提供依據。

2、植物營養遺傳學特徵

應用植物營養遺傳學原理,採用營養動力學,酶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開展高產作物耐缺氮磷鉀鋅及其它營養元素的營養遺傳特徵,作物品種篩選及調控營養機理研究,為高效節肥品種選育提供科學依據。

3、復合肥料及各種新型肥料的肥效機理及施用技術研究

結合化工和農業部門以及生產需要對復合肥及新型肥料的肥效及作用機理進行研究,為工農業生產提供依據。主要包括:三元復合肥肥效增產機理;鈣鎂硫硅,微量元素稀土及SeGeCo等元素肥料作用機理環境效應施用方法和技術研究;商品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生產工藝肥效機理以及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新型肥料進行試驗研究。為肥料生產和施用提供依據。

4、提高肥料利用率技術研究

主要是針對氮肥利用率低損失浪費嚴重,開展平衡施肥與計算機推薦施肥技術開發,解決當前農業生產技術和應用問題。

5、土壤生物量氮與氮素循環及調節作用

主要研究不同施肥條件下土壤生物量氮的動態及其周轉的氮量,微生物周轉氮與作物吸收關系,土壤養分養分的生物有效性,肥料中氮利用率以及在土壤-作物系統循環和施肥調控。

6、新型高效緩效肥料研製及工業廢渣農業利用

結合各種材料特點和作物營養規律,開展長效肥控效肥緩效肥磁性肥葉面肥葯肥以及有機無機復合肥等的配方及生產技術研究。充分利用我國自然資源和工業廢物開展研究,如鋅硼鐵錳鉬等工業礦渣鋼渣草碳褐煤等資源利用與開發。

7、組織培養與無土栽培營養配方(組合)及應用技術

組織培養及無土栽培成功的關鍵技術之一是優化營養配方的篩選,應用植物營養學原理,對一些經濟類植物進行營養液組合研究,是植物營養學研究的內容之一。幾年來已經建立了一些研究實驗室手段並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

8、植物營養診斷與推薦施肥技術研究與開發

根據植物營養失調症特徵和葉片顏色變化規律進行定性和定量診斷施肥;土壤作物化學診斷方法;精準農業及施肥技術;土壤植株營養快速診斷方法及速測儀應用;DRIS技術營養圖譜信息系統及診斷應用技術。

9、施肥對環境質量影響及良性生態循環施肥技術研究

在長期肥料定位試驗基礎上,開展施肥對土壤環境質量影響,施肥對土壤農產品中重金屬含量影響,施肥與溫室效應等研究,為合理施肥,改善農業生產環境質量和生態農業提供依據。

10、土壤氮的MIT過程

結合肥料長期定位試驗開展 不同有機物料中氮在土壤中的礦化過程(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礦化氮的微生物和礦物固持作用(微生物體氮礦物固定態銨),長期不同施肥對土壤氮的礦化勢(N0)有機氮組成及其作物有效性的影響,不同礦化階段的凈礦化率凈殘留率及影響土壤氮MIT過程的因素的研究。

㈥ 植物營養和施肥學科是怎樣建立的

19世紀初,雖然泰伊爾的腐殖質營養學說佔主導地位,但當時的許多科學家乃至哲學家仍嘗試通過其他途徑來揭開植物究竟需要什麼這個謎。瑞典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塞內比埃指出,范埃爾蒙的試驗中,柳樹重量增加的原因是由於空氣,而不僅僅是水。索絮爾經過深入研究發現,植物通過呼吸作用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但在光照條件下,植物可吸收二氧化碳而同時放出氧氣;如果將植物保持在無二氧化碳的環境中,它們會死亡。同時指出,土壤供給植物的僅僅是一小部分養料,而且包括灰分和氮素;還認為植物根系的作用並非是一種過濾器,而是一種選擇性的滲透膜,水分的進入快於鹽類。法國化學家布森高通過各種田間小區試驗和化學分析,計算了從雨水、土壤和空氣中得到的植物營養元素的數量,分析了作物各生長階段的元素組成,製成了養分平衡表。同時發現,豆科作物能在土壤中積累氮素,並指出這些氮素來自空氣,進而提出了氮素營養學說;還認為植物固定的碳來自空氣,而與有機肥料中的碳無關。上述一系列試驗結果和結論,不僅有力地批駁了腐殖質營養學說,而且為植物營養和施肥學科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840年,德國科學家李比希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撰寫出版了《化學在農業和植物生理學上的應用》一書,批判了腐殖質營養學說,提出了植物的礦質營養學說,其主要觀點有:植物不是以腐殖質為營養,而是以礦物質為營養;進入植物體內的礦物質不是偶然的,而是為植物生長和形成產量所必需的;植物需要10種營養元素,除了碳、氫和氧以外,其他營養元素是植物從土壤中以鹽的形態吸收的;植物種類不同,對營養的需要量也不同,需要量的多少可通過測定營養正常的植物的組成來確定;對於植物的正常生長來說,多數土壤所提供的養料是不足的,通過施肥供給養料可以克服土壤養分的缺乏;有機物質(腐殖質)的作用在於改良土壤,並通過分解提供礦質營養和二氧化碳。李比希還提出了「歸還學說」和「最小養分律」。「歸還學說」認為,由於不斷地栽培和收獲作物,攜走了作物從土壤中攝取的礦質營養,土壤養分將越來越少,如果不把這些營養歸還給土壤,土壤將變得十分貧瘠。因此必須把作物收獲所帶走的養料全部歸還給土壤。這一論斷為化肥工業的興起和化學肥料的施用奠定了理論基礎。「最小養分律」則認為,作物產量的高低決定於最小(最缺乏)的營養因子,如果這一因子得不到滿足,即使其他因子充足,作物產量也不可能提高。

1858年,克諾普和薩克斯根據礦質營養學說,在用礦質鹽類製成的人工營養介質上栽培植物完全成熟,證明了礦質營養學說的成功。李比希的礦質營養學說和布森高的氮素營養學說的創立,標志植物營養與施肥學科的真正建立,是學科發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19世紀60年代,薩克斯和克諾普提出了溶液培養的研究方法,使植物必需的10種營養元素得以確定。同期,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通過田間試驗,認為要根據土壤肥力合理分配和施用肥料。

20世紀初,高純度化學葯品被用以配製培養液,到1954年氯被確定為植物必需的微量營養元素為止,公認的植物必需營養元素已增至16種,即: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錳、銅、鋅、硼、鉬、氯(近年又增加了鎳)。與此同時,各種植物必需營養元素對植物的營養作用和生理功能也進一步明確;植物必需微量營養元素的發現,還為許多早期施肥失敗現象和不知名的植物病症找到了原因。20世紀20年代,蘇聯植物生理學家季米里亞捷夫設計出專用於研究植物營養與施肥的植物營養室,並通過研究得出結論認為:肥料是植物營養的源泉,合理施肥能改善植物體內的代謝活動和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抗性。同期,蘇聯農業化學家普里亞尼什尼柯夫以植物與其生活的外界環境條件相統一為理論基礎,闡述了土壤、肥料和植物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並強調指出,通過合理施肥能調節營養物質在植物體內和土壤中的變化和作用,改善植物生長發育的內在和外界條件,達到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的目的。這一論斷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對植物營養與施肥學科的發展,尤其是對施肥技術的發展以及植物生長因子綜合理論的實踐仍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

李比希的礦質營養學說為化肥工業的興起奠定了理論基礎。1843年,第一種人造肥料——過磷酸鈣在英國投產,在此後的約一個半世紀中,全世界已生產和施用了數十種含有單一的植物必需營養元素的化肥和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植物必需營養元素的復合肥料。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化肥的生產量和施用量猛增,作物的產量也大幅度上升。據FAO(1999)報道,1995年以來全世界化肥的年總施用量已超過1.37億t,其中氮肥(N)8200餘萬t,磷肥(P2O5)3300萬t,鉀肥(K2O)2200萬t。

隨著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有機高分子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與植物營養學的相互滲透,電子顯微鏡、電子探針、質譜、色譜(尤其是高效液相色譜)、核磁共振、同位素示蹤、地理信息系統、電子計算機等各項技術在植物營養與施肥學科中的應用,植物營養與施肥學科的內容日趨廣泛,研究更為深入,並產生了一系列新興的學科分支,如植物營養遺傳、根際微環境、植物有機營養等。植物生長因子綜合理論(包括植物營養與施肥理論)的運用,可能在近期內實現一場新的農業革命;遺傳工程(包括植物營養基因工程)在農業上的應用將是農業上更大的變革。農業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平衡概念的明確和觀點的樹立,進一步推動植物營養與施肥學科在綜合性和宏觀性方面(如養分的循環與平衡、施肥的環境效應、土壤資源的維護和改良等)的研究,將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同時,也將使植物營養與施肥學科的理論體系日趨完善,並發展成為一門具有現代科技特徵的科學。

㈦ 植物營養學的發展歷程

我國農業生產的歷史悠久,在施用肥料促進促進植物生長方面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但對植物營養科學理論的探索,最早是從西歐開始的.
尼古拉斯(Nicholas,1401-1446)是第一個從事植物學營養研究的人,他認為植物從土壤中吸收養分與吸收水分的某些過程有關,200年後,海爾蒙特(Van Helmont,1577-1644)於1640年在布魯塞爾進行了著名的柳條試驗,得出柳樹的增重來自水而不是來自大氣和土壤的結論.雖然這個結論是錯誤的,但他成功的把科學的試驗方法引入了植物營養的領域.
1804年,索秀爾(de Saussure)採用了精確的定量分析方法測定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及在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氣中所培養的植物體內碳素不同,證明了植物體內的碳來自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同化作用的結果.而植物的灰分則來自土壤;碳,氫,氧來自空氣和水
19世紀初期,德國學者泰伊爾(Von Thaer,1752-1828)提出腐殖質營養學說.他認為,土壤肥力取決於腐殖質的含量,腐殖質是土壤中唯一的植物營養物質;而礦物質只是起間接作用.
布森高(Boussingault,1802-1887)法國農業化學家是採用田間試驗方法研究植物營養的創始人.他採用索秀爾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碳素同化和氮素營養問題.
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國際公認的植物營養科學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植物礦質營養學說,養分歸還學說和最小養分律.
植物礦質營養學說指出:植物的原始養分只能是礦物質.否定了當時非常流行的腐殖質營養學說.植物礦質營養學說也是植物營養學新舊時代分界線和轉折點.
養分歸還學說提出:植物以不同的方式從土壤中吸取礦質養分,使土壤中的養分逐漸減少,連續種植會使土壤貧瘠,甚至寸草不生.為了維持養分平衡,就必須把從土壤中帶走的礦質養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歸還給土壤.
最小養分律理論:作物的產量受土壤中相對含量小的養分所控制,作物產量的高低則隨最小養分補充量的多少而變化.最小養分律還指出了作物的產量與養分供應上的矛盾,表明施肥應有針對性.
1843年魯茨創立洛桑試驗站.19世紀末生物試驗的方法已基本完善.並開始發展為試驗網.
Horst Marschner(?-1996)德國霍恩海姆大學(Hohenheim)植物營養所教授,世界著名植物營養學家,現代植物營養學的奠基人。他的研究極大地促進了植物營養從根際過程到養分吸收和利用各領域研究的快速發展,著有《Marschner's Mineral Nutrition of Higher Plants(高等植物礦質營養)》。

㈧ 在植物營養學中什麼叫做土培法

土培法就是指利用土壤或與土壤相近的固態物質作為基質栽培植物的方法。

㈨ 植物營養液的配製方法是什麼

營養液一般先配成母液,再配成可用於生產的栽培用液,具體配製方法如下:
(1)配製前准備①按配方要求准確稱取各種肥料,然後分別放置在乾燥的容器內或聚乙烯塑料薄膜上。②向貯液池(罐)中注入80%左右最終體積的水,並校正水的pH到微酸性(pH5.5~6.5)。調整pH主要使用磷酸、硫酸、硝酸、氫氧化鉀等。(2)母液配製母液一般分為A、B、C三種。
A母液:以鈣鹽為中心,將不與鈣產生沉澱的肥料溶在一起而成,濃度較栽培用營養液濃縮200倍。
B母液:以磷酸鹽為中心,將不與磷酸根形成沉澱的鹽溶在一起而成,濃度較栽培用營養液濃縮200倍。
C母液:由鐵和微量元素組成,濃度較栽培用營養液濃縮1000倍。(3)栽培用液配製按A、B、C順序,將母液分別緩緩倒入貯液池(罐)中,並迅速攪動,使肥、水混合均勻。加水到規定體積並充分攪拌均勻,最後測定pH,不適宜時用酸或鹼調節。

閱讀全文

與植物營養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導航投屏電視的方法 瀏覽:740
琶音連接方法圖解 瀏覽:246
安培動態血糖儀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03
骨盆外測量檢查的方法 瀏覽:284
手機插入卡托的方法 瀏覽:128
馬刀鋸鋸片安裝方法 瀏覽:380
整形機使用方法 瀏覽:187
電腦庫管使用方法 瀏覽:320
怎麼按摩去皺紋的好方法 瀏覽:829
濕疹土方法治療 瀏覽:543
手機連電腦投屏方法 瀏覽:502
快速除油漬的方法 瀏覽:786
野生間質瘤二次手術治療方法如何 瀏覽:980
那種方法英語怎麼說 瀏覽:723
手電筒鑽安裝螺桿方法 瀏覽:364
低喉位唱歌技巧和方法 瀏覽:303
男人得黴菌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677
啞鈴舉臂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727
貼小紅花的正確方法 瀏覽:272
二手手機價格計算方法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