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紙工紅燒魚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慣用短線排列的方法裝飾魚。 2、結合生活經驗,合理想像和表現魚的不同燒法。 3、感受活動中的色彩美和體驗勞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幼兒在生活中觀察爸爸媽媽燒魚的過程。 2、每人一份蠟筆、膠水、各種幾何圖形。 3、教師範例。 活動過程: 1以生日的氣氛導入活動。 今天是小貓的生日,請我們去參加,我們帶些什麼禮物去呢?(蛋糕,為什麼要帶蛋糕呢)我想,小貓最喜歡吃,,,(魚)對,小貓最喜歡吃魚了,我們每人准備一條魚作為禮物送給它吧! 3、出示範畫,幼兒觀察畫面猜猜看,這是一條什麼魚呢?(倉鯿魚)喲,真是聰明,那你知道為什麼叫倉鯿魚呢?(身體扁扁的)這是老師准備的一條紅燒倉鯿魚,我們一起來看看,用到了那些調料來燒得?(油-橘黃色,生薑-土黃,醬油-咖啡,鹽-白色,蔥花-綠色,辣椒-紅色)咦,這個蔥花為什麼要這么小呢?(這樣魚的味道就更加好了) 4、激發幼兒燒魚的興趣小貓家裡今天來了很多客人,我們幫它把魚燒好了送去吧!這些魚可以你想燒成什麼味道呢?(幼兒講述)。 教師小結。可以是紅燒的、清蒸的、糖醋的、咖喱的、蔥油的等等好多好吃的味道。 5、教師示範,幼兒仔細觀察老師先來把小魚請上來。 看。老師手裡有2個不一樣的圖形,你們知道哪個是小魚的身體,哪個是小魚的尾巴?大的圖形是小魚的身體,教師示範如何用膠水(外圍一圈加中間一點)大大的身體先貼好,尾巴故意貼錯,讓幼兒找出來或者就是自言自語的說。 接下來幫小貓燒一條魚了,我再來燒個紅燒魚!燒魚的步驟應該怎麼樣的?先放什麼?(油,直到幼兒回答出來)先放點黃黃的油——茲茲茲,倒點油(一條短線表示一滴油)然後放點土黃色的生薑——嚓嚓嚓,放生薑(一條短線表示一滴油)再放點紅紅的醬油——咕嚕嚕 ,倒醬油(一條短線表示一滴醬油)嘗一嘗,還太淡了,怎麼辦?撒點白白的鹽——沙沙沙,撒點鹽(一條短線表示一滴油)(鹽不能放得太早,這樣營養會流失的,味精要少放點。)最後放什麼?(蔥花)蔥花什麼顏色的?怎麼把蔥花切小(用很小很小的橫線)——僕僕撲,放蔥花一盤紅燒魚做好了,聞一聞真香呀! 你們猜一猜小貓會喜歡哪個盤子里的魚?(一個盤子有花紋,一個沒有)5、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下面就要小朋友自己來操作了,聽好要求:先想好我要燒什麼魚,什麼味道的,想好了之後,老師在後面的桌子上面准備好了材料,先要把魚拼好,請到盤子里,然後燒魚,最後還要打扮盤子,准備好了嗎?下面請4個小朋友一組,去燒魚吧。 幼兒作畫,教師對能力差的幼兒適當進行輔導。 6、結束活動。 請先燒好的魚端到前面來,讓幼兒自己把畫帖到黑板上,讓幼兒自己欣賞。等還有差不多2個小朋友的時候,老師開始讓幼兒回座位,開始講評。 我們來猜猜看,小貓會最喜歡哪一盤魚?為什麼?(幼兒講述自己喜歡的理由)。(盤子裝飾地很漂亮,調料撒到位)爸爸媽媽也想嘗嘗我們小朋友燒得魚呢,我們把魚送給爸爸媽媽嘗一嘗。 好了,接下來到了我們游戲時間了,請爸爸媽媽幫小朋友保管好魚,我們上去做游戲吧。
2. 紙張的製造過程(8個步驟)
紙張的製造過程如下:
1、木料去皮。原料有很多,這里用木頭作原料,質量好。將用來造紙的木料放進滾筒,去掉樹皮。
(2)紙工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造紙原理:
造紙生產分為制漿和造紙兩個基本過程。制漿就是用機械的方法、化學的方法或者兩者相結合的方法把植物纖維原料離解變成本色紙漿或漂白紙漿。造紙則是把懸浮在水中的紙漿纖維,經過各種加工結合成合乎各種要求的紙頁。
參考資料
網路—造紙
3. 簡述所學美術教育理論試分析和評價當前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理念與方法有哪些
幼兒園美術教學方法
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種藝術活動,是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兒把自己關注的熱點、感興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畫在紙上變為現實。因此,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美術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啟發幼兒自願接受學習
二、鼓勵幼兒自我發現、自我創造
三、教學內容、方法要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
四、客觀、公平、合理評價幼兒作品
幼兒美術教學法教學大綱
一、教學對象和目的
本課程教學對象為幼教專業的學生。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教學,使學生
在認識培養幼兒創造力和想像力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主要任務的基礎上,掌握幼
兒心理,研究美術課教學規律,提高自己的藝術表現能力,以熟練掌握幼兒園美
術教學的方法。
第四章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任務、原則和方法
1、幼兒園美術教學的任務:①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和對美術的興趣;②
發展幼兒手的動作,教給幼兒簡單的美術技能;③發展幼兒的智力;④培養幼兒
良好的品德。
2、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原則:①積極性原則;②直觀性原則;③順序性原則;④因材施教原則。
方法:①觀察,②示範,③運用範例,④游戲法,⑤練習法。
第五章 幼兒園繪畫教學
l、幼兒園繪畫教學的內容與要求;
①教幼兒認識和使用繪畫的工具材料,培養幼兒正確的繪畫姿勢。
②繪畫的內容、造型和構圖。
③顏色的運用。
④裝飾畫
2、幼兒園繪畫教學的種類和指導
物體畫教學、情節畫教學、意願畫教學、裝飾畫教學
3、幼兒園美術課的組織
課前的准備部分、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幼兒美術教學法課程教學大綱
第一部分大綱說明
一、課程的性質、教學目的、任務和教學基本要求
1、課程的性質、教學目的
「幼兒美術教學法」是廣播電視中專幼兒師范專業的一門專業課。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理論知識,具備美術教學的實際操作能力。
2、教學任務:
學生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掌握一定的教學理論知識,正確的教育觀點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具備一定的教學技能,包括:引導幼兒觀察和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運用自製教具進行教學的能力;制定美術教學計劃和編寫教學的能力;組織領導幼兒上好美術課的能力;組織領導幼兒開展課外美術活動的能力;分析和評價幼兒美術作品的能力。
3、教學要求:
幼兒美術教學法是在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門學科,教學中要注意隨時總結當前教育實踐中的經驗,重視吸取現代美術教育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按照幼師專業的培養目標要求,突出「三基」內容的教學,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全面掌握,達到培養目標所規定的要求。
第一節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意義
1、可以發展幼兒園對美的感受力,表現力。
2、能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能形成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4、能提高幼兒學習其他學科的效果。
第二節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任務
(一)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二)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材的內容和表現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學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戲性。
2、教材難度要適中,教學要求要注意針對性。
3、教師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要濃厚,輔導的態度要親切,輔導要注意啟發性。
4、教師要同家長密切聯系,不斷溝通情況,注意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發展幼兒的智力和創造才能
(四)教會幼兒掌握簡單的美術知識和技能
教會幼兒掌握粗淺的美術知識和技能是幼兒美術教育任務之一。這些粗淺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主要是:1)認識和學會使用繪畫、手工的工具材料;2)通過觀察、正確識別物體的形狀和顏色;3)表現出物體的基本結構和主要特徵;4)掌握較合理的繪畫程序和步驟方法,較完整地安排畫面。
第二章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內容和美術課的類型
第一節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內容包括繪畫、手工、美術欣賞三個部分
(一)、繪畫
1、命題畫
2、意願畫
3、裝飾畫
從工具和材料,表現技法上看,繪畫又分為:
1)折紙添畫
2)棉簽畫
3)印章畫
4)指點畫
5)按物體的輪廓描畫塗色
6)蠟筆水彩畫
7)水墨畫
(二)手工
1、泥工。包括:命題泥工、意願泥工、彩塑等
2、紙工。包括:折紙、粘貼、撕貼、剪貼、染紙等。
3、自製玩具。包括:紙制、泥制、其他材料製做玩具。
(三)美術欣賞
美術欣賞的內容有:欣賞一些幼兒能夠理解的美術作品,繪畫、民間工藝美術品、自然景物、節日裝飾、環境布置以及學習評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等。
第二節 幼兒園美術課的類型
(一)、命題課
(二)、意願課
第三章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第一節 教學原則
(一)興趣原則
(二)直觀性原則
(三)審美性原則
(四)系統原則
(五)發展性原則
(六)靈活性原則
第二節 教學方法
(一)觀察分析法
(二)講解演示法。包括:結合實物講解和結合範例講解。
運用範例時要注意:
1)運用範例要恰到好處。 2)運用範例與進行講解要有機結合。 3)運用範例與進行演示要有機配合。
演示畫法有如下三種:
1)歸類法 2)分解法 3)添加法
(三)游戲練習法
1、添畫游戲 2、塗色游戲 3、構圖游戲 4、智力游戲
(四)形象比喻法
(五)情境激勵法
(六)豐富聯想法
第四章 幼兒園各年齡班美術教學的內容,要求與組織領導
第一節小班美術教學的內容、要求與組織領導
(一)小班幼兒學習美術的心理特徵
(二)小班幼兒美術教學的內容和要求
1、繪畫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2、手工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三)小班美術教學的組織領導
1、繪畫教學
培養幼兒繪畫的興趣:
1)運用看看、做做玩的方法,激發幼兒學畫的興趣。2)運用多種多樣的工具材料,提高幼兒的學畫興趣。訓練幼兒畫出基本線條和簡單形體技能。
1)線、形、體的訓練 2)色彩訓練
進行必要的常規教育:
1)教會幼兒正確的畫畫姿勢 2)教會幼兒認識利用繪畫工具、材料,培養幼兒繪畫時的良好習慣。
2、泥工教學
1)教會幼兒認識工具、材料,懂得其名稱和使用方法
2)教會幼兒簡單的泥工技能、搓條、團圓、壓扁、粘合等。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第二節 中班美術教學的內容、要求與組織領導
(一)中班幼兒學習美術的心理特徵
(二)中班幼兒美術教學的內容和要求
1、繪畫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2、手工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1)泥工 2)紙工
3、欣賞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三)中班美術教學的組織領導
1、繪畫教學
1)開擴幼兒的眼界,提出較為廣泛的主題和內容。
2)培養幼兒在觀察實物和圖片的基礎上進行獨立作畫的能力。
3)發展幼兒連貫地表現情節的技能,培養幼兒的想像力。
4)教幼兒選擇與實物相似的顏色畫畫,逐步做到塗色均勻。
5)教給幼兒裝飾畫的初步技能。
6)培養幼兒運用多種材料作畫的能力:水墨畫、紙版漏印、噴灑印畫
2、手工教學
1)泥工教學
2)紙工教學
a、粘帖:幾何形粘貼;圖形粘貼;自然物粘貼
b、撕貼
c、剪貼
d、折紙
e、染紙 工具材料:紙、色、碟和漿糊。製做方法:折疊→染色→打開→粘貼欣賞的內容與要求
內容:美術作品、圖片、兒童畫冊、工藝美術品、玩具、節日裝飾及環境布置等。
要求: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多彩。
2)中班美術欣賞教學的組織領導:
選擇適量的欣賞作品,課前做好充分准備→組織形式多種多樣、欣賞過程有順序→積極啟發引導、欣賞秩序漸進。
第三節 大班美術教學的內容、要求與組織領導
(一)大班幼兒學習美術的心理特徵
(二)大班幼兒美術教學的內容與要求
1、繪畫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2、手工方面的內容與要求:泥工、紙工、自製玩具
3、欣賞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三)大班美術教學的組織領導
1、繪畫教學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幫助他們擴大繪畫和題材范圍
2)提高幼兒表現物體的形狀和結構的技能
3)發展幼兒連貫的表現事物的技能,鼓勵幼兒大膽製做
4)訓練幼兒使用各種顏色表現物體色彩的技能
5)傳授給幼兒圖案裝飾的技能
6)引導幼兒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現自己的認識和情感
2、手工教學
1)泥工教學
2)紙工教學:折紙、剪貼、自製玩具
3、美術欣賞
第五章幼兒園日常美術活動
第一節 日常美術活動的特點、內容與要求
(一)、日常美術活動的特點:1、具有濃厚的游戲性。2、時間安排靈活、內容多種多樣。3內容自己選定,編組自由組合。
(二)日常美術活動的內容與要求
1、欣賞自然景物
2、環境美化和節日裝飾:鼓勵幼兒大膽地設想美;啟發幼兒盡情地表現美;引導幼兒精心地照管美
3、參觀美術作品展覽和講評美術作品
4、進行課外的繪畫和手工活動
第二節 日常美術活動的組織領導
(一)制訂計劃、加強領導
(二)創設條件、改善設備
(三)認真負責、全面指導
(四)啟發誘導、培養創造性:同一作品、多種感覺;同一對象、多種角度;同一命題、多種表現;同一內容、多種手段。
(五)注意縱橫聯系、考慮教育效果
Ⅲ、教學建議:
本章的教學重點為日常美術活動的組織領導。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幼兒園日常美術活動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發展。教學中,應注意吸收「美工區的創設」等相關的新信息,有條件的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參觀,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第六章 幼兒園美術教學計劃的制定與效果分析
第一節 美術教學計劃的制定
(一)、學期計劃的制定
1、認真學習《綱要》規定的美術教育的內容與要求
2、深入鑽研幼兒園美術教材:注意教材的目的性、趣味性、可接受性和季節性。
3、全面了解本班幼兒的情況
4、學期美術教學計劃制定的方法:本班幼兒的基本情況;學期美術教學的目的要求;教學准備;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教學進度安排。
(二)課時計劃的制定
1、鑽研教材、確定目的、設計教學過程
2、課前教具、材料物質准備
3、編寫課時計劃:班級、人數、日期和時間、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為:提出課題→講解演示→布置作業→巡迴指導→講評小結
第三節 美術作業處理與教學效果分析
(一)、美術作業的處理:
1、平面作業存放在每個人一份的作業袋中。
2、立體作業可作為幼兒游戲中的玩具,或在放學回家時由家長帶回,以便使家長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
3、教師每次上完課後,可抽出部分較好的、一般的、較差的作業,做為研究資料,或將較好的作業放在作業欄中,定期展覽。
4、裝飾性的作業,可用來布置活動室,或放在作業櫃和玩具櫃中。
5、泥工作業如不需要保存,可以同幼兒商量。
在取得幼兒的同意後,重新合成泥待用。
(二)教學效果分析
1、觀察法 2、作品分析
評價一堂幼兒美術課的標准:
1)教學目的要求是否明確,教學重點是否突出,教學難點是否突出。2)一堂課的結構是否自然連貫,課堂組織是否嚴密,年齡班的特點是否突出,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恰當。3)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水平,是否注意到發展性。4)運用教學方法是否有利於喚起幼兒的興趣,是否有利於幼兒智力的發展。5)教師是否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語言舉止是否親切自然,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課堂秩序。
第三部分多媒體教材一體化總體設計
教學媒體的使用說明
1、教學媒體的界定:
本課程有三種媒體,即:文字教科書、錄像教材、學習指導書。
2、各教學媒體的特點及相互關系。
三種媒體中,必須以文字教科書為主,力求內容科學,重點突出,知識准確,敘述繁簡得當,便於自學和教師教學。
錄像教材要突出重點、難點、疑點和實踐環節,以及不易用文字、口頭說明的知識點和問題,力求配合文字教材和學習指導書。
學習指導書要突出指導性,引導學生自學。解決練習中的具體問題。
三者相補相輔,缺一不可。
4. 紙工活動教案大班《我的家》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各種線條的方法裝飾房子。
2、在欣賞範例的基礎上,積累裝飾經驗,大膽創造裝飾房子。
活動准備:幼兒用書,勾線筆。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座房子,我們一起來看看漂亮嗎?
(2)你們覺得這座房子漂亮嗎?
(3)他和我們平時看見的房子有什麼不同。
2、教師示範裝飾房子。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座房子的輪廓線,啟發幼兒想想:你想怎樣裝飾房子呢?
(2)讓幼兒講述,可以用哪些線條、圖案進行裝飾,然後教師在黑板上裝飾房子。
3、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讓幼兒觀察欣賞各種各樣的房子,進一步了解線描裝飾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兒繪畫裝飾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用各種線條裝飾房子,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教師給予指導。
5、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你用了哪些線條來裝飾房子的,並表揚畫面整潔、裝飾的漂亮的幼兒。
幼兒繪畫活動時表現的非常認真,細心,大部分幼兒完成的作品較好。
活動反思:
線描畫,對我班孩子來說並不陌生,他們已掌握了基本的線形,但在畫面的切割、分布、線條的疏密排列上還不夠適宜。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從始至終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到線的造型活動中。我注重觀察指導,十分珍惜把每一點成功的機會留給孩子,他們可以自由表現、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獲得自信,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快樂。最後的作品欣賞,我不作好與壞的絕對評價,而是讓孩子們相互表述自己的觀點,讓每個孩子發現同伴作品中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後啟發幼兒怎樣用這些作品去裝扮自己周圍的環境,既可以讓孩子獲得自信,又可以煥發孩子們主人翁的意識。
5. 小學生如何手工造紙
步驟:
手工造紙需要准備的材料:紙漿,濾布、濾板,濾盒,壓板,一次性水杯,清水。
1、將紙漿放入一次性水杯內。
(5)紙工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手工造紙又叫「土法」造紙,是指由發明造紙術經歷代流傳的,不用機械或僅用非常簡單機械的手工造紙方法。
手工造紙的主要原料是麻類、樹皮、竹子和稻單。麻類有大麻、薴麻、亞麻、青麻、黃麻等。樹皮有青檀、桑皮、構皮等。竹子用得最多的是毛竹和慈竹。
我國傳統手工紙的製法,有一整套生產工序,不論採用何種原料,抄造何種紙張,基本都是大同小異的步驟。這些主要的生產工序有:泡料、煮料、洗料、曬白、打料、撈紙、榨乾、焙紙。
手工紙的品種比較繁多,也較為雜亂,大概有200種左右。 手工紙按用途劃分為文化用紙、生產用紙、衛生用紙和祭祀用紙四個大類。
最著名的手工紙是供毛筆書畫用的宣紙。這種手工紙以質地柔韌、潔白平滑、細勻整和色澤耐久而馳名中外。其次還有大千書畫紙、鳳翔書畫紙和毛邊紙、連史紙、玉扣紙、高麗紙等文化用紙。這些手工紙都有獨到之處,往往具有機制紙所無法具備的某些特徵。
6. 如何手工造紙
1、准備原材料,圖為原料麥秸稈,麥秸稈要乾的,質量好的那種,
7. 中班紙工教案,跳、跳蛙
活動目的:
1、教學生學習折紙里常用的雙三角形折法。
2、學生會利用雙三角形折法學折青蛙,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3、繼續培養學生看示意圖折紙的能力。
活動准備:
1、正方形手工紙若干張,折好的雙三角形以及利用雙三角形折好的作品青蛙、魚、桃子若干個。
2、《雙三角形》折紙示意圖,《青蛙》折紙示意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折好的雙三角形,請學生說說這是什麼?教師介紹雙三角形名稱。
二、學生跟教師學折雙三角形。
1、教師出示雙三角形折法示意圖,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折雙三角形。
2、學生再次獨立練習看示意圖折雙三角形。
三、利用雙三角形學折青蛙。
1、教師出示《青蛙》折紙示意圖,讓學生看懂示意圖。
2、教師對照《青蛙》示意圖示範折青蛙,學生觀看。
3、學生看示意圖學折青蛙,教師個別指導。
4、學生作品展示與交流,教師與學生集體評價。
四、作品欣賞:
教師出示利用雙三角形折好的各種折紙作品給學生欣賞,請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
五、附《青蛙》折紙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