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高一化學研究物質的方法

高一化學研究物質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1 17:42:40

『壹』 高一化學必修一研究物質的試驗方法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分離是將混合物分開
提純是將物質中的雜質去除使含量提高

『貳』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化學模塊I主要知識及化學方程式
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比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較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推論,概括出結論.
二、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
2. 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點燃====Na2O2
3. 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現象:①鈉浮在水面上;②熔化為銀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處游動;④伴有嗞嗞響聲;⑤滴有酚酞的水變紅色.
4.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5.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氫鈉受熱分2NaHCO3△==Na2CO3+H2O+CO2↑
7. 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 鐵絲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點燃===2FeCl3
3. 製取漂白粉(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鈣在空氣中變質: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物理量關系
1. 物質的量n(mol)= N/N(A)
2. 物質的量n(mol)= m/M
3. 標准狀況下氣體物質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n(mol)=cV
五、 膠體:
1. 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介於1~100nm之間的分散系.
2. 膠體性質:
① 丁達爾現象
② 聚沉
③ 電泳
④ 布朗運動
3. 膠體提純:滲析
六、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 定義:①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②性質:能否導電;③物質類別:化合物.
2. 強電解質:強酸、強鹼、大多數鹽;弱電解質:弱酸、弱鹼、水等.
3.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① 寫:寫出化學方程式
② 拆:將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形式,其它以化學式形式出現.
下列情況不拆:難溶物質、難電離物質(弱酸、弱鹼、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刪:將反應前後沒有變化的離子符號刪去.
④ 查:檢查元素是否守恆、電荷是否守恆.
4. 離子反應、離子共存問題:下列離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如Ba2+與SO42-;Ag+與Cl-等
② 生成氣體或易揮發物質:如H+與CO32-、HCO3-、SO32-、S2-等;OH-與NH4+等.
③ 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弱電解質)
④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MnO4-與I-;H+、NO3-與Fe2+等
七、 氧化還原反應
1. (某元素)降價——得到電子——被還原——作氧化劑——產物為還原產物
2. (某元素)升價——失去電子——被氧化——作還原劑——產物為氧化產物
3.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八、 鐵及其化合物性質
1. Fe2+及Fe3+離子的檢驗:
① Fe2+的檢驗:(淺綠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澱,繼而變灰綠色,最後變紅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溶液顯紅色.
② Fe3+的檢驗:(黃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澱.
b) 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2. 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鐵與鹽酸的反應:Fe+2HCl=FeCl2+H2↑
② 鐵與硫酸銅反應(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雜質)3FeCl2+Cl2=2FeCl3
④ 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質: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Fe=3FeCl2
⑥ 銅與氯化鐵反應(用氯化鐵腐蝕銅電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鋅與氯化鐵反應: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鋅與氯化鐵反應: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雷雨發莊稼」涉及反應原理:
① N2+O2放電===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業製法:N2+3H2 2NH3
3. 氨的實驗室製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裝置:與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④ 檢驗方法:
a) 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驗,會變藍色.
b) 用沾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煙產生.NH3+HCl=NH4Cl
⑤ 乾燥方法:可用鹼石灰或氧化鈣、氫氧化鈉,不能用濃硫酸.
4. 氨與水的反應: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製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氫銨受熱分NH4HCO3 NH3↑+H2O+CO2↑
7. 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銅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與濃硝酸反應: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銨受熱分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 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 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 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 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 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十一、 鎂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在空氣中點燃鎂條:2Mg+O2點燃===2MgO
2. 在氮氣中點燃鎂條:3Mg+N2點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點燃鎂條:2Mg+CO2點燃===2MgO+C
4. 在氯氣中點燃鎂條:Mg+Cl2點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鎂涉及反應:
① 貝殼煅燒製取熟石灰:CaCO3高溫===CaO+CO2↑ CaO+H2O=Ca(OH)2
② 產生氫氧化鎂沉澱:Mg2++2OH-=Mg(OH)2↓
③ 氫氧化鎂轉化為氯化鎂:Mg(OH)2+2HCl=MgCl2+2H2O
④ 電解熔融氯化鎂:MgCl2通電===Mg+Cl2↑
十二、 Cl-、Br-、I-離子鑒別:
1. 分別滴加AgNO3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澱的為Cl-;產生淺黃色沉澱的為Br-;產生黃色沉澱的為I-
2. 分別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盪,下層溶液為無色的是Cl-;下層溶液為橙紅色的為Br-;下層溶液為紫紅色的為I-.
十三、 常見物質俗名
①蘇打、純鹼:Na2CO3;②小蘇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綠礬:FeSO4•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膽礬: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礬:KAl(SO4)2•12H2O
十四、 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鋁與鹽酸的反應:2Al+6HCl=2AlCl3+3H2↑
2. 鋁與強鹼的反應: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鋁在空氣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鋁與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鋁與強鹼反應: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氫氧化鋁與強酸反應:Al(OH)3+3HCl=AlCl3+3H2O
7. 氫氧化鋁與強鹼反應:Al(OH)3+NaOH=Na[Al(OH)4]
8. 實驗室製取氫氧化鋁沉澱:Al3++3NH3•H2O=Al(OH)3↓+3NH4+
十五、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質
1. 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與氫氟酸反應: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4HF=SiF4↑+2H2O
5. 製造玻璃主要反應:SiO2+CaCO3高溫===CaSiO3+CO2↑ SiO2+Na2CO3高溫===Na2SiO3+CO2↑

『叄』 高一化學的常用物質鑒別方法,反應式。。越多越全越好

要想學好化學,首先要學好化學用語,象化學方程式等等。其次要掌握一些物質的重要化學性質。像氫氣、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酸鹼鹽等。還應該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學計算,一些基本理論等。 一、認真閱讀化學課本 化學課本是依據教學大綱系統地闡述教材內容的教學用書,抓住課本,也就抓住了基礎知識,應該對課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結論和規律著重去看、去記憶。同時還應注意學習化學中研究問題的方法,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 因為它能提高學習的思維能力。看化學書的程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 全面看一節教材,把握一節書的整體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初步整體印象,要做到能提綱挈領地敘述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和本質的問題。 2.抓關鍵 在全面看的基礎上,抓住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用語重點看,認真反復琢磨。 3.理思路 看書時要積極思考,重點知識要掌握,難點知識要逐步突破。總之,看書的程序可概括為:「整體棗部分棗整體」,即整體感知,部分探索,整體理解。 二、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 (一)實驗——學習化學的手段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 (二)觀察實驗要與思考相結合 化學實驗的觀察,一般是按照「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順序,分別進行觀察。觀察的同時還要積極地思維。例如:在觀察銅、鋅分別投入稀硫酸中的現象時,要想為什麼會看到鋅放在稀硫酸中會產生氣體,而銅放在稀硫酸中卻無氣體產生呢?通過思考,把感性知識升華,就會獲得較深的認識:鋅的活動性比氫強,能將氫從酸中置換出來,而銅沒有氫活潑,故不能置換酸中的氫。 (三)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一、二、三」 1.實驗室取用固體粉末時,應「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試管傾斜,把盛有葯品的葯匙小心地送人試管底部,然後將試管直立起來,讓葯品全部落到試管底部。 2.實驗室取用塊狀固體或金屬顆粒時,應「一橫、二放、三慢豎」。即先把容器橫放,把葯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以後,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葯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體的過濾操作中,應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即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濾紙的邊緣應低於漏鬥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燒杯要緊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輕輕地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三、化學用語的學習 (一)化學用語棗學習化學的工具 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學的工具,也是一種國際性的科技語言。不懂化學用語,學習化學就不能入門。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 (二)寫好記好化學式的方法 1.掌握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2.掌握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三)掌握寫好記好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1.抓住反應規律 2.聯系實驗現象寫好記好化學方程式 回答者: 唯麗是從 - 高級弟子 三級 2007-4-5 22:18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學科,掌握和應用化學科學,對於工農業生產、科技、能源、社會、環境及人類的生活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怎樣才能學好化學呢? 一. 理解雙基,掌握化學用語 所謂「雙基」即指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是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好化學的基礎。它們一般都是用簡明精煉的詞句表達出來,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嚴密性和邏輯性。學習時不要只局限於熟記,要善於抓住其中的關鍵「字」、「詞」,准確無誤地去理解。如催化劑概念的關鍵詞為「能改變」、「反應前後」「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質量守恆定律重點理解「參加反應」、「質量總和」、「相等」,抓住「三個守恆」(元素、原子、質量)。對雙基不僅要正確理解,更重要的是應用。所謂「化學用語」是指化學科學在交流、描述及表達物質變化過程中常用到的一些化學術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要能熟練掌握,靈活運用。 二. 立足結構,了解物質性質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決定了物質的性質,而物質的性質又制約了物質的存在方式、製法和用途。因此在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時,應抓住其結構來了解物質性質。如學習氧氣時,須思考:氧氣是由許多氧分子組成的,而一個氧分子又是由二個氧原子構成的,氧原子最外層6個電子,易得電子,所以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許多物質在常溫、點燃或加熱時均能與氧氣發生化學變化且放出大量的熱。在學習了許多物質後,要善於將相關物質構建成知識網路,使知識條理化,以便於牢固掌握。 三. 重視實驗,培養動手能力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在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有關化學性質,進行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鑒別與鑒定等定性定量分析時,一般都要以實驗為手段加以驗證或探究完成而得出結論,因此要學好化學必須重視實驗。從簡單的常用儀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訓練到復雜實驗的設計都要認真操作、大膽試驗。在設計實驗時要做到科學合理,即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程序合理、現象明顯。對老師在課堂上的演示實驗要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掌握實驗的原理、步驟、現象和要領,課本中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家庭實驗是培養動手能力的最好機會,要積極參與認真去做。 四. 注重學法,提高學習效果 初三化學是啟蒙化學,基礎知識點多而雜,隨著知識的積累,有些學生會因學習方法不當而導致化學成績下滑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學好化學必須注重學法,提高學習效果。常見的有效學法有: (1)對偶知識對比記。如化合與分解、氧化與還原等。 (2)物質性質網路記。如對含碳元素的相關物質可構建碳鏈知識網路系統記憶。 (3)類似知識歸類記。如H2和CO的性質,H2和CO2的制備裝置等。 (4)化學用語分散記。如元素、原子、分子、化合價、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等按知識階梯分散到各章節記憶。 (5)交叉知識切點記。如物化知識切入點為密度、壓強、浮力、重力、杠桿原理、電學等;生化知識切入點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赤潮現象等。 五. 及時反饋,精練習題 學完每一章節要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檢查學習上的薄弱環節,適當選做一些經典習題,但必須克服盲目做題而陷入題海。在做題時不要只就題論題,要盡量拓展思維。如在做計算題時,注意精選一些與日常生活相聯系、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好題。在解法上盡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或尋求一解多題規律,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 六. 拓展知識,閱讀課外讀物 為了拓展知識視野、歸納知識內容、提高解題技巧和掌握解題方法,訂一份質量高、導向性准、實用性強的同步輔導材料很有必要。如《中學生理化報》設有學法指導、知識歸納、概念辨析、解題技巧、章節訓練、競賽輔導、趣味化學、生活化學及科技動態等欄目,是教與學的良師益友,值得一讀。

『肆』 求高一化學各物質檢驗方法,方程式(大派鍵我同意你共享)

一、常見氣體的檢驗
1、H2:無色、無味、可燃;①不純點燃發出爆鳴聲;②點燃純H2,火焰呈淡藍色,火焰上方罩一乾燥燒杯,燒杯壁上有水珠生成:2H2+O2=2H2O
2、O2:無色無味、能使余燼木條復燃;
3、Cl2:黃綠色刺激性氣體有毒;①使濕潤澱粉碘化鉀試紙變藍:Cl2+2KI=2KCl+I2 I2遇澱粉變藍;②使濕潤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後變白:Cl2+H2O=HCl+HClO HClO強氧化性漂白作用;
4、CO2 : 無色無味無毒;①使燃著木條熄滅;②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
5、CO :無色、無味、劇毒;點燃火焰呈藍色,火焰上方罩一沾有石灰水液滴的燒杯,液滴變渾濁:2CO+O2=2CO2 CO2+Ca(OH)2=CaCO3↓+H2O
6、NO2 : 紅棕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有毒,溶於水、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3NO2+H2O=2HNO3+NO
7、NO:無色氣體有毒;在空氣中立即變為紅棕色:2NO+O2=2NO2
8、N2 : 無色無味無毒;能使燃著木條熄滅。
9、SO2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①通入品紅溶液,品紅褪色加熱又恢復顏色;②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SO2+Ca(OH)2=CaSO3↓+H2O;③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5SO2+2MnO4-+ 2H2O =2Mn2++5SO42-+4H+
10、HCl :無色刺激性氣味;①能使濕潤藍色石蕊試紙變紅:HCl=H++Cl-; ②用蘸濃氨水玻璃棒靠近冒白煙:NH3+HCl=NH4Cl;③氣體通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HCl+AgNO3=AgCl↓+HNO3
11、H2S:無色臭雞蛋氣味有毒;遇Pb(NO3)2 、(CH3COO)2Pb 、CuSO4溶液均產生黑色沉澱:Pb2++H2S=PbS↓+2H+;2CH3COO-+Pb2++H2S=PbS↓+2CH3COOH;Cu2++H2S=CuS↓+2H+
12、NH3:無色刺激性氣味;①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NH3+H2O=NH3·H2O=NH4++OH-;(都是可逆號,打不上用等號)②用蘸濃鹽酸玻璃棒靠近冒白煙:NH3+HCl=NH4Cl
14、CH4:無色無味、可燃;點燃後火焰呈淺藍色,火焰上方罩一乾燥燒杯,燒杯壁上有水珠罩生成;罩一沾有石灰水液滴的燒杯,液滴變渾濁:CH4+2O2=CO2+2H2O CO2+Ca(OH)2=CaCO3↓+H2O
15、C2H4: 無色稍有氣味;①點燃,火焰明亮(少量黑煙):C2H4+3O2=2CO2+2H2O ;②使KMnO4(H+)溶液褪色;③使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2
16、C2H2:無色無味 ;①點燃火焰明亮並伴有大量黑煙:2C2H2+5O2=4CO2+2H2O ;②使 KMnO4(H+)溶液褪色;③使溴水褪色:CH≡CH+2Br2→CHBr2-CHBr2
小結:①觀察法:對於特殊顏色的氣體如Cl2(黃綠色)、NO2(紅棕色)、碘蒸氣(紫紅)可據此辨之。②溶解法:根據溶於水的現象不同區分,如NO2和溴蒸氣均為紅棕色,但溶於水後NO2形成無色溶液;溴形成橙色溶液。③褪色法:SO2和CO2可用品紅溶液區分。④氧化法:被空氣氧化看變化,如NO的檢驗。⑤試紙法:如石蕊試紙、醋酸鉛試紙。⑥星火發:適用於有助燃性或可燃性的氣體檢驗,如O2使帶火星木條復燃;CH4 和C2H2的檢驗可點燃看現象;CH4、CO、H2則可根據其燃燒產物來判斷。

二、幾種重要的陽離子的檢驗
1、焰色反應:Na+: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Ca2+:磚紅色;
2、H+:H+酸性。遇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遇濕潤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3、NH4+:在試液中加強鹼(NaOH)加熱,產生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NH4++OH=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4、Fe3+ :①通KSCN或NH4SCN溶液呈血紅色:Fe3++SCN-=[ Fe(SCN)]2+ ;②通NaOH溶液紅褐色沉澱:Fe3++3OH-=Fe(OH)3↓
5、Fe2+ :①遇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澱在空氣中迅速轉化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沉澱:
Fe3++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②試液中加KSCN少量無明顯變化再加氯水出現血紅色: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6、Mg2+:遇NaOH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NaOH過量沉澱不溶解:Mg2++2OH-=Mg(OH)2↓,但該沉澱能溶於NH4Cl溶液;
7、Al3+ :遇NaOH溶液(適量)有白色沉澱生成,NaOH溶液過量沉澱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8、Cu2+:遇NaOH溶液有藍色沉澱生成,加強熱變黑色沉澱:Cu2++2OH-=Cu(OH)2↓;Cu(OH)2=CuO+H2O
9、Ba2+ :遇稀H2SO4或硫酸鹽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加稀HNO3沉澱不溶解:Ba2++SO42-=BaSO4↓
10、Ag+: ①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澱,此沉澱迅速轉變為棕色沉澱溶於氨水Ag++OH-=AgOH↓ 2AgOH==Ag2O+H2O;AgOH+2NH3·H2O==[ Ag(NO3)2]OH+2H2O
②加稀HCl或可溶性氧化物溶液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澱:Ag+ +Cl-==AgCl↓

三、幾種重要陰離子的檢驗
1、OH-:OH-鹼性:①遇紫色石蕊試液變藍;②遇酚酞試液變紅;③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2、Cl-:遇AgNO3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加稀 HNO3沉澱不溶解:Ag++Cl-=AgCl↓
3、Br-:加AgNO3溶液有淺黃色沉澱生成,加稀HNO3沉澱不溶解:Ag++Br-=AgBr↓
4、I-: ①加AgNO3溶液有黃色沉澱生成,加稀HNO3沉澱不溶解:Ag++I-=AgI↓;②加少量新制氯水後再加澱粉溶液顯藍色:2I-+Cl2=I2+2Cl-;I2遇澱粉變藍
5、S2-:①加強酸(非強氧化性)生成無色臭雞蛋氣味氣體:S2-+2H+=H2S↑;②遇Pb(NO3)2或(CH3COO)2Pb試液生成黑色沉澱,遇CuSO4試液產生黑色沉澱:Pb2++S2-=PbS↓;Cu2++S2-=CuS↓
6、SO42-:加可溶性鋇鹽[BaCl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後再加稀HCl或稀HNO3沉澱不溶解: Ba2++SO42-=BaSO4↓
7、SO32-:加強酸(H2SO4或HCl)把產生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褪色:SO32-+2H+=H2O+SO2↑ SO2使品紅溶液褪色
8、CO32-:加稀HCl產生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CO32-+2H+=H2O+CO2↑;
CO2+Ca(OH)2=CaCO3↓+H2O
9、HCO3-:取含HCO3-鹽溶液煮沸,放出無色無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或向HCO3-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無現象,加熱煮沸有白色沉澱MgCO3生成,同時放出CO2氣體。
10、NO3-:濃縮試液加稀硫酸和銅片加熱有紅棕色氣體產生,溶液變成藍色:Cu+4H++2NO3-=Cu2++2NO2↑+2H2O
11、PO43-:加AgNO3溶液產生黃色沉澱,再加稀HNO3沉澱溶解:3Ag++PO43-=Ag3PO4↓;Ag3PO4溶於稀HNO3酸。

『伍』 高一化學化合物分離和提純的各種方法步驟、注意事項等

我很高興能為您解答化學方面的題
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有物理和化學兩種方法
首先說物理方法:利用物質的性質不同(如:熔沸點、凝固點、溶解性、顏色、氣味、密度)來加以判斷常見的方法有:蒸餾法(根據沸點不同提純物質)、過濾(分離固體和液體混合物)、萃取、傾析、溶解、結晶、分餾、吸附、升華
重要的是化學方法,首先說一下原則(不引入新雜質、不消耗被提純物質的量、實驗應該簡便易行)
化學方法:1.生成沉澱法(例子:課本上的粗鹽提純)
2.生成氣體法
3.氧化還原法
4.正鹽和酸式鹽轉化法
5.離子交換法
若有不清楚的地方請及時提問

『陸』 化學研究物質的基本方法是

通過「化學」這個詞語,不難看出,是研究物質變化的一門學問。與物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是舊物質消失,新物質生成的學問。化學研究的范圍很廣,我們生活離不開化學。
【化學的基本概念】化學(chemistry)是一門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制備和應用的自然科學。它對我們認識和利用物質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從開始用火的原始社會,到使用各種人造物質的現代社會,人類都在享用化學成果。人類的生活能夠不斷提高和改善,化學的貢獻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學是重要的基礎科學之一,在與物理學、生物學、自然地理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相互滲透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也推動了其他學科和技術的發展。例如,核酸化學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學從細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學;對地球、月球和其他星體的化學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規律,發現了星際空間有簡單化合物的存在,為天體演化和現代宇宙學提供了實驗數據,還豐富了自然辯證法的內容!

『柒』 化學研究物質的方法宏觀

①氧氣屬於單質,是由氧分子直接構成的,常溫下是氣體;②銅屬於單質,是由銅原子直接構成的;③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還含有一些雜質,屬於混合物;④氧化鐵屬於氧化物;⑤氯化鈉中含有鈉離子和氯離子,故填:③;Cu;Fe 2 O 3 ;Na + 、Cl - ;①.

『捌』 化學研究物質組成的方法有什麼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你是不是看到了這句話才連續問這幾個問題?化學在高中階段其實講得很淺,比如研究硅單質,我們只要求掌握它的幾個兩性通性,至於它的組成只是書上給了一個圖,僅此而已。再比如介紹原子分子結構的時候,也只簡單的把大多數原子的成鍵方式說了一下,比如共價鍵,離子鍵,配位鍵,總之淺嘗輒止,講得好淺,背背就行了,我們不需要糾結這么多,更復雜的都是大學的東西。

『玖』 高一化學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知識點有哪些

如下:

按照物質的連續和不連續(分立的)形式,首先可以把化學物質分為連續的宏觀形態的物質,如各種元素、單質與化合物,以及不連續的微觀形態的物質,如各種化學粒子等兩大類物質。

樹狀分類法:(一)、混合物:空氣、溶液、合金。(二)純凈物:

1、單質:金屬、非金屬。

2、化合物:氧化物、酸、鹼、鹽。

交叉分類法:同一物質按不同標准分類。

例:NaSO4,可以從陽離子角度分為鈉鹽、陰離子角度分為硫酸鹽。

多維分類:於化學物質的分類,正隨著化學的發展而不斷進行新的嘗試。中國著名化學家、北京大學徐光憲教授正致力於探索一種新的化學物質分類法,即分子分類法或「多維分類」法。1982年,在中日美三國金屬有機化學討論會上,他提出了分子的(n ×cπ)四維分類法及有關的七條結構規則。

在新的分類法中,他提出了分子片的概念。分子片是處於原子和分子之間的一個中間層次的概念。例如無機化合物中的硫酸根、碳酸根等和有機化合物的官能團,都可視為分子片。每個分子片都由中心原子和配位體所組成。應用這種分子的分類方法,可以把數以百萬計的各種有機的和無機的分子看作是各由若干分子片所組成。

按照(n ×cπ)四維分類法把所有的分子分成4大類型,即單片分子、雙片分子、多片分子(含鏈式、環式、多環式和原子簇化合物)和復合分子(看作是由鏈、環、簇的的各種組合而成的復雜原子)等4大類型。組成這些分子的分子片又可以按它的價電子數的多少分為25類。

對同一類分子片,還可以按其中心原子所屬的周期不同進一步分類。這樣,使用分子片的概念並運用四維分類法與結構規則,就可以把所有的分子進行分類。同時還可以由分子式去估算分子的結構類型,預見新的原子簇化合物和金屬有機化合物,並探討它們的反應性能等。

物質的分類

1、物質分類的依據

(1)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分類。

(2)物質分類的方法。

從不同角度對物質進行分類,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例如,根據物質的溶解性可把物質分為易容物、微溶物、難溶物等;根據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否導電,可將化合物分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根據某些物質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得失電子情況可將反應物分為氧化劑和還原劑。

2、根據物質類別研究物質的性質

研究單質、氧化物、酸鹼鹽之間的相互關系,首先要選定一類物質,預測它可能與哪些類別的物質發生反應,然後選出各類物質的代表物,探究他們之間能否發生反應。

3、物質的類別與價態關系

物質的類別不同,其性質不同,即使是同種元素,化合價不同,其性質也不一樣。如:硫元素有多種價態,Na?S、H?S中硫元素顯負二價,硫單質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價。

認識一定價態的元素與有關物質間的對應關系,了解物質的分類情況,就可以把某一元素的各個價態與所對應物質的類別聯系起來。

『拾』 高一化學必修一中的化學方程式

高中化學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化學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閱讀全文

與高一化學研究物質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瓷磚下面潮濕用什麼方法快速干 瀏覽:83
腦部淋巴瘤治療方法 瀏覽:838
增加現金流凈額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7
釣魚主線和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363
蘭花茶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87
綠蘿快速長瀑布方法 瀏覽:132
基金盯盤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540
雅萌20n使用方法 瀏覽:590
23分之3x70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421
內痔坐浴的正確方法 瀏覽:478
一般哪裡有賣孔明燈的製作方法 瀏覽:42
職高二項式分布計算方法 瀏覽:184
常用檔案分類方法之一 瀏覽:542
中文時態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668
用什麼方法能讓驗孕紙變兩條杠 瀏覽:854
多肉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431
尿糖試紙的使用方法 瀏覽:799
信息數據統計分析方法 瀏覽:760
洗衣機如何排水方法視頻 瀏覽:127
樓邦防水塗料使用方法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