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階級分析方法在法學研究的地位

階級分析方法在法學研究的地位

發布時間:2022-07-11 09:51:21

❶ 需要一篇函授法律系本科畢業論文,急 急 急 謝謝各位法學人士啦!

法學研究中階級分析方法的衰落
【摘 要】法學研究中的階級分析方法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本文正是以此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了法學研究中階級分析方法的衰落。文章從法學研究中的階級分析方法的相關概念談起,闡述了分析方法衰落的現實表現以及衰落的原因。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給法學相關領域的研究帶來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法學研究;階級分析方法;衰落;
一、法學研究中的階級分析方法
階級分析方法是法學方法體系的指導原則,它為法學研究具體方法的使用提供基本的指導思想和宏觀的思維框架,而作為法學研究具體方法的價值分析、實證分析和社會分析是在階級分析所揭示的基本社會結構和社會體制下運用和使用的。詳言之,所謂的價值分析方法在對法律制度這一客體進行價值認知和價值評價時,實質上是以統治階級的價值標准在對法律制度進行考察、體認並基於統治階級的價值標准對法律制度的優劣進行判斷和評價;而所謂實證分析所關注的法律規范這一實然性存在,它也是社會統治階級有意識制定出來的,統治階級為使這一規范具有合法性、正當性的基礎,特別通過政治行為的運作而產生各級各類國家立法機關,從而使法成為一個效力等級、效力范圍、效力時間長短有別但確構成一個內部協調統一的法律規則體系。至於社會分析方法所關注的法的社會效果,更是以法對於保障統治階級的即時利益和長遠利益,對於維護統治階級進行權利義務的現有分配格局和利益結構、對於維護統治階級所期望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的作用的效果為依歸的。因此,階級分析方法在法學研究中的處於基礎地位,對其他具體方法的正確使用發揮著總攬的作用。
具體談及法學研究中階級分析方法,它是用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階級社會各種法律現象的方法,它是馬克思主義法學的重要標志之一,在馬克思主義法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種分析方法的使用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得研究中歷時已久,並曾極度盛行,該方法的理論視角和理論思維為我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國初期透視復雜的社會現象、認識問題實質起了巨大的作用,其科學性和有效性是勿庸置疑的。首先,對於法學理論建構而言,其是避免走入唯心主義法學誤區的必要指南,這一方法的運用會使我們的視線自然投射在現實生活的社會分層、利益結構之上;其次,對於法律現象的歷史考察而言,其是探索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歷史演變規律的基本線索;再次,對古今中外的法律制度的定性研究而言,其是有力的分析工具;最後,對於法制實踐而言,其是確定和堅持我國法制根本宗旨的重要理論參照。這種方法不僅在社會主義國家得到普遍的認同,就連西方的法學家們對階級分析方法顯示出極大的興趣。
但正如人的理性的有限性一樣,這一作為研究方法的階級分析本身也是有限度的,它的運用遮蔽了在人類社會生活的多維性和社會關系的多樣性,因此社會關系的階級屬性使我國法學領域的研究對象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它不再是以中立和審慎的眼光,在豐富多彩的社會關系中選擇基本、重大的社會關系將其上升為法律關系,而是將所有的社會關系政治化、意識形態化,在這一過程中,法學的獨立的社會品質消失了,成為政治學的附庸。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社會情勢發生歷史劇變,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推行,又讓階級分析這一方法一度經歷了反思、批判甚至否棄。
二、法學研究中階級分析方法衰落的現實表現
1、有些學者在不對方法適用的具體領域進行界分的基礎上直接否定階級分析方法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適用。
這些學者指出,運用階級分析方法分析我國目前的社會現狀具有危害性,原因在於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市場化社會和資本社會,社會資本和社會財富的流動性顯著增強但卻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政府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的高效率對社會公平問題長期擱置,因此運用階級分析會使我國在原有階級結構中出現一新的剝削階級——權貴資產階級,它所主導的是一個權貴資本主義,對內實行修正主義,對外實行投降主義,而廣大工農成為被剝削階級,中國主流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理論——社會主義,為實現共同富裕和社會和諧的人道的社會主義將被顛覆,因此將使中國陷入社會形態的真空。同時,階級分析方法又是一種革命理論和革命性分析,運用階級分析會過分強調社會發展中的張力,凸顯社會沖突和矛盾,從而使社會有機體的動態平衡被任意擴大化的矛盾所毀滅,並預示社會將以革命方式實現社會公平。因此該觀點要求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應拋棄階級分析的方法,因為任何使用該方法所形成的社會理論,都將是對現行社會發展具有極大危害性的社會理論。
2、學者對法的「階級意志論」的解構式解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階級分析方法的勢微。
如果說「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我國法學界在20世紀50年代以來積極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批判資本主義法律制度的虛偽性、局限性和彰顯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真實性、優越性的背景下所做的關於法的本質的基本命題,那麼今天法學界從不同角度對法的階級性的否定無疑是對我們在進行法學研究中所選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論思維的質疑。
三、法學研究中階級分析方法衰落的原因
1、社會情境的變遷
在社會科學領域,理論的孕育和產生往往是受到社會現實的驅使,而理論背後的思想也往往源於對社會現實和人類生存狀態的的思考。馬克思主義也是飽含了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桎秙下生存的工人階級深切同情,並寄希望於工人階級的革命激情實現社會的根本性變革。因此馬克思以生產資料的佔有關系將社會成員分為截然對立的兩大階級,資產階級擁有大量的社會資源並進而控制經濟和政治、文化領域,因此整個社會的權利結構是根據以財產標准為標準的階級所建構的。工人階級作為沒有生產資料、受僱用的勞動者在與資產階級高度兩極分化中進行各種方式的階級斗爭,並最終充當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掘墓人。由此馬克思為我們描述了一幅這樣的圖式,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決定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階級矛盾和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矛盾,矛盾運動最終導向資本主義的滅亡而進入社會主義。但馬克思對階級、階級斗爭等問題是在工業社會的背景分析和闡述。然而與時間流動並行的空間面貌的差異使源於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在全球范圍內難以立足。
2、後現代方法與法學研究範式的轉化
20世紀的60年代原本只是對建築風格的一句戲言的後現代主義,卻逐漸變成為聲勢浩大的世界性泛文化思潮。它與信息社會的基本現實相適應,以逆向思維方式批判、否定、超越現代主義的理論基礎、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旨在提供一種新穎的思維方式、學術範式和思維理論範式的後現代主義,它運用解釋學、語言學、系譜學等方法使人文科學科學領域的研究展現出一派有別於傳統分析模式下的社會面貌。就法學研究而言,後現代主義打破的人們的固化思維,顛覆了法學研究中的本質主義、基礎主義、普適主義的理論前設,解構了法的至上性、自治性和一致性等傳統命題。階級分析方法作為一種具有濃厚現代主義色彩的研究方法自然也要迎接來自後現代主義法學研究範式的質問與挑戰。
3、階級分析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階級分析方法是以階級作為基本范疇來解釋社會現象、分析社會問題的方法,把階級范疇作為一個基本的解釋范疇去理解社會,可以讓社會生活變得更容易理解,但是這種方法並不是萬能的。首先,階級分析方法並能夠應對所有社會現象的問題解釋,「任何一個有思想的馬克思主義者都不能說只有階級范疇是有解釋力的,或者說階級范疇可以解釋所有社會現象。不說別的,確實存在著某些社會現象:它們的條理是如此的清楚,並不需要通過階級來進行分析」其次,「階級分析方法本身是一種粗線條的分析方法」,階級這一范疇是對在社會生產——即生產關系中居於相同地位的人們的一種群體性存在的一種抽象,但是當「馬克思比較具體的談到一個特定社會階中階級時,他似乎常常運用比『生產關系』這個經濟標准更為粗略的標准」。
【參考文獻】
【1】徐亞文.對法的階級分析方法的知識社會學思考.法制現代化研究.2007/00
【2】蔡偉.經濟、社會和哲學:馬克思主義法學的三個方法論貢獻.江海學刊.2007/01
【3】李甜甜.淺談運用方法論分析國際法問題.當代經理人(中旬刊).2005/06

❷ 階級分析法和階層分析法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階級分析方法和階層分析方法作為社會主體結構分析的不同方法,雖然都是著眼於主體結構,但卻具有不同的規定性。階級分析方法是我們過去十分熟悉的方法,它所關注的主要是人們在社會的經濟關系亦即生產關系中的不同地位。由於人們在生產關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社會集團,這些不同的社會集團便是所謂的階級。按照列寧所下的定義,「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於他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1]而階層分析方法原是西方社會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也叫社會分層方法,它是以人們的收入、職業、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權利等等為標准,將人們劃分為各種不同的社會階層,研究不同層次之間的人們的社會差別。階層分析方法與階級分析方法的一個很大的不同,便是它的著眼點並不集中在主體之間某種特定的地位差別上,而是廣泛注意主體之間的各種差別;因此階層分析的具體尺度和標准具有多樣性。

如何評價階級分析方法在法學研究中的地位與作用

任何科學研究,都離不開一定的研究方法。用於研究工作的方法是否正確和有效,對於科學研究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主體的認知興趣、課題設計、資料的識別與取捨、邏輯推理的方法以及評價的標准等等,以至決定著主體能否完成或者順利完成其研究任務。所謂研究方法,就是主體在認識作為客體的客觀世界和事物、揭示其本質並闡明其一般規律的實踐活動中,所遵循或者應當遵循的一套原則、程序和技巧。科學的研究方法是把主體和客體聯系起來的橋梁、渡船、通道。在法學領域,馬克思主義法學之所以能夠在眾多的法學流派中獨樹一幟、表現出明顯的理論優勢,正是得力於其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就方法論(關於一般方法的理論以及科學認識論的基本前提、假定和概念)和元方法(根本的方法)而言,馬克思主義法學的方法論和元方法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之下,還有一系列基本方法和具體方法。本文僅就近幾年法學界日益重視和自覺運用的價值分析方法,略述管見。以期交流。
價值分析是對作為客體的現象或事物與作為主體的人(一定的階級、階層、群體與個人)的價值關系,即對特定客體內含的、應有的價值因素的認知和評價。在法學研究中運用價值分析方法,對法律現象進行價值認知和評價是十分必要且有重大意義的。
首先,對法律現象進行價值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法學題中應有之義。與以往的舊哲學不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嶄新的實踐哲學,它不僅強調科學地解釋世界,而且更強調革命地改造世界。作為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之上、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自己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馬克思主義法學,一也必然是一種革命的、實踐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法學的任務,一方面,在於正確地認識和理解既存和現存的法律現實,准確地描述法律現象;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法學還要致力於改造、摧毀舊的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新的法律制度,這是馬克思主義法學的根本任務。這一任務十分自然地就把馬克思主義法學引入了價值領域,並使價值分析方法成為馬克思主義法學的一個基本的研究方法。
其次,價值分析也為揭示法的本質,樹立科學的法律觀所必需。就完整意義的法學研究而言,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1)對法的必然性的研究,主要揭示法產生、發展、消亡的條件、過程和途徑,法與其它社會現象的關系,法的本質及其發展的一般規律;(2)對法的突然性的研究,主要分析法的構成要素、層次、結構及其邏輯關系;(3)對法的應然性的研究,主要探究法的價值及其標准,揭示法的價值取向、價值目標及其主體性,為改革和完善法律制度提供指導原則、方向和理想的模式。這三個方面是有機統一,不可或缺的。如果法學研究僅僅局限於揭示法的必然性、分析法的實然性,而不觸及法的應然性,就不可能真正揭示出法的階級本質和利益基礎,就不可能反映活生生的法律現實。在法學史上,分析實證主義法學認為,法學是價值中立之學,主張把實際的法與應當的法分離,僅僅對實在法進行描述而不考慮其好壞,人的情感因素和道德因素應該統統排除在法學研究之外,因而對法的價值分析持反對態度。其結果導致了對法律現象的極不適當的解釋甚至歪曲。在分析實證主義者看來,法就是一套「當A(假定)存在時,B(處理)就應當存在,否則C(制裁)就會出現」的命令(規范、規則),是用來限制人的框框、控制人的繩索、制裁人的武器。於是,人成了被動地接受法律的制裁而不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對象,成了純粹法的客體而不是主體。在法律面前,人處於被動地位,似乎並沒有什麼階級、階層、地位的差別,似乎人人都是「平等」的。運用價值分析方法就可以克服這一弊端。當我們運用價值分析方法去透視法律制度時,我們就會看到:法是人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基於自身一定的需要而製造出來的權利義務體系。人與法的關系是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正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人才制定了法並使之在社會生活中得到遵守和執行。因而,人既是法的實踐主體,又是法的價值主體。作為主體,人在法律面前具有自主性、自為性和自律性。當然,這里所說的「人」,不是抽象意義的人,而是處於一定的具體社會關系(在階級社會里,首先是階級關系)之中的人。在法律面前,階級、階層、地位不同的人們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是不同的,因而法對於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義,從而人們從法的實施中獲來的滿足也是大不相同的。比如,奴隸製法和封建製法,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嚴重分離,權利義務的分配極不公正。奴隸主階級和地主階級幾乎享有無限的權利而不承擔或者很少承擔義務;奴隸和農奴階級基本上不享有或者很少享有什麼權利卻承擔著幾乎全部的義務。對奴隸主階級和地主階級而言,法是維護其特權的有力工具,他們從法的實施中能夠獲得最大限度的滿足與幸福;而對奴隸和農奴來說,法是抽打自己的無情的鞭子,是束縛自己的枷鎖,他們從法的實施中獲得的只是無邊的災難與痛苦。這樣,通過對法的價值分析,我們對法現象的認識就深化了。

❹ 階級分析法是什麼

階級分析法(method of class analysis)是指用社會學的階層理論、觀點,觀察和分析社會中各種社會現象的基本方法。

在歷史研究中,運用階級分析方法來把握歷史進程的線索這一點,也為資產階級學者所使用。列寧在研究了法國革命的歷史和法國復辟時代歷史學家們的歷史著作後,指出:「從法國大革命時起,歐洲許多國家的歷史非常明顯地揭示出事變的這種真實內幕,即階級斗爭。

用途:

階級分析方法,只適用於研究階級社會的歷史。這一點是馬克思經典作家論述很清楚的問題,可是人類社會的發展確實經歷了無階級社會階段,並且隨其發展,階級也最終會消亡。

因此,我們說階級分析方法很重要,但是,在運用時不能超出它的適用范圍。如研究原始社會史就不能用階級分析方法。那種把階級分析方法說成是歷史研究唯一方法的認識及實踐都是錯誤的。

❺ [階級分析],是什麼方法

階級分析法

階級分析法 歷史學研究方法之一,即根據階級和階
級斗爭的理論和觀點來分析研究階級社會歷史問題
的一種科學的方法。馬克思主義認為,階級的存在僅僅同
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階級劃分的事實,是有
文字記載以來全部歷史發展中最基本的社會存在,階級
斗爭貫穿於階級社會的始終;自從人類劃分為階級,一切
社會的歷史都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並且正是進步階
級對反動階級的革命斗爭,推動著社會歷史的發展;階級
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並由這個專政達到消滅一
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這是我們歷史研究中
一條指導性的線索。在階級社會中,一般說來,人們的經
濟關系、政治關系、思想文化關系、道德倫理關系大多反
映一定的階級利益、階級動向。因此,我們研究這些歷史
現象就必須揭示他們的階級內容和階級實質。運用這一
方法應該做到:重視研究歷史上階級和階級斗爭賴以存
在的經濟關系,揭露隱藏在政治思想斗爭背後而最終起
決定作用的階級的物質利益,注意從經濟上闡明階級斗
爭的特點和規律;對於重大的歷史運動、歷史事件的研
究,要從當時社會經濟關系的分析著手,去認識參與其中
的各個階級的政治面貌、立場態度及其力量對比,從而認
識該歷史運動、歷史事件獨特的歷史風貌;分析一個階級
或社會集團,要從它所代表的經濟關系的特點的分析著
手,去認識這個階級或社會集團的政治面貌、思想特點,
從而准確把握它的立場、言論和行動;分析一個歷史人
物,必須從具體的歷史事實出發,考察他們的活動對哪個
階級有益;分析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現象,則也應將其置於
當時的生產力狀況、經濟關系狀況和階級狀況中去觀察。

❻ 階級分析法的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應注意的問題

(1)階級分析方法,只適用於研究階級社會的歷史。這一點是馬克思經典作家論述很清楚的問題,可是人類社會的發展確實經歷了無階級社會階段,並且隨其發展,階級也最終會消亡。因此,我們說階級分析方法很重要,但是,在運用時不能超出它的適用范圍。如研究原始社會史就不能用階級分析方法。那種把階級分析方法說成是歷史研究唯一方法的認識及實踐都是錯誤的。(2)在歷史研究中,運用階級分析方法可以從繁雜的歷史現象中找到其發展線索,但是卻不能對任何歷史現象都給予圓滿的解釋。因此,在運用這一方法時,不能將其絕對化、簡單化。在人類階級社會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中,無一例外都始終貫穿著幾對最基本的階級矛盾。從歷史整體上看,正是這些矛盾的發展,決定著社會歷史的進程。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產生的任何階級,都留下了其發生、發展直至消亡的軌跡;在這一歷史進程中出現的新的階級總是代表新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因而必然能夠取代阻礙歷史進步的守舊落後的階級。在同一制度下的社會,正是通過其內部存在的對立階級的矛盾和斗爭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使其逐步走向繁榮和消亡。離開了階級分析的方法,我們不可能探索出這樣一條階級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但是,決定階級社會歷史發展的因素有許多,有些歷史現象又不是用階級分析都能說清楚的。如,中國封建社會里,反復出現宦官當政、外戚專權的現象;在歷代眾多的皇帝中,有的精明強干、有的卻昏庸無能。這些現象的出現、存在,在很大程度是和中國封建的宗法制度及皇帝個人的能力、品行、乃至性格有關,在研究中,要給予具體分析,而不能籠而統之地歸結力是地王階級的本性。又如中國封建社會里,民族問題一直是一個很大、很重要的問題,但在封建社會中,民族矛盾的成因是極其復雜的。除階級矛盾外,不同民族的文化、風俗、信仰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民族情緒、民族感情都是導致民族矛盾的因素。因此,在分析說明歷代民族矛盾的問題時,不能簡單地把它說成是階級斗爭的表現,而也應作出具體分析。再如中國歷代都存在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 和斗爭,有時這一矛盾和斗爭呈現出極端尖銳和白熱化。秦統一六國之初,在全國是實行郡縣制還是分封制的那一場爭論,竟導致了「焚書」;唐朝初年,李淵的幾個兒子為爭奪最高權力,竟演出了一場充滿刀光血影的「玄武門之變」。這些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斗爭,單純用階級分析是很難說清楚的。還有在封建社會歷次農民起義中,起義軍內部的矛盾斗爭,用階級分析也是講不通的。象那種武斷地為秦朝初年主張在全國實行分封制的人冠以「奴隸主階級殘余的代表」的論點;簡單他說某某人是地主階級在農民起義隊伍中的「代言人」、是「蛻化變質分子」等等。都是僵化教條地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所得出的完全歪曲了客觀歷史的結果。(3)在歷史研究中,運用階級分析方法評價歷史人物時,其目的不是為了判明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而是為了揭示其活動的環境中的階級關系如何,這種關系對歷史人物的活動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從而判明歷史人物在其活動中,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對歷史進程產生什麼樣的作用。如果把階級分析簡單化的運用於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中,是無法得出正確結論的。如簡單化地把封建社會的歷代皇帝統稱為地主階級總頭目、封建官吏地主階級的總代表;對歷代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冠以封建文人的稱號,然後給予否定、批判。這樣做的結果是,對他們所作的歷史貢獻無法公正地恰如其分地予以肯定。對農民起義領袖的評價也曾存在簡單化的傾向,或過分抬高,或籠統地用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一帶而過,缺乏對其局限性的具體分析。其實,由於時代、環境的不同,決定了歷史上的人物是千姿百態,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如袁世凱稱帝前後,為其搖旗吶喊的籌安會會長楊度,在1922年投向孫中山,加入中國國民黨,後來,曾為營救孿大釗出過力;1929年,又加入中國共產黨,以秘密身份為黨做了許多地下工作。陳獨秀曾是一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1921年前後,成為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由於其堅持右傾機會主義,使革命失敗。後來,組織所謂「中國共產黨左派反對派」進行活動,又被國民黨政府逮捕過。對楊、陳二人的評價,便不能是通過簡單判明其階級屬性就作結論的,而是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具體細密的分析,才能作出公允的評價。(4)階層分析是階級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曾為我們做出過範例。他在1926年撰著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對當時中國社會各階級、尤其是各階級中的不同階層的狀況作了精闢的分析。如文中對中國資產階級中的買辦資產階級階層。民族資產階級階層和小資產階級階層的社會地位、政治態度的分析是非常正確的。他預見到當時的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帶有極大動搖性的階層,他們在革命高漲時將要分化,其右翼將跑到帝國主義買辦資產階級營壘里去,這一點為後來1927年大革命失敗前後的歷史所證明。再如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地主階級內部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大地主和中小地主之間的矛盾非常尖銳,這對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影響很大。要探明這一問題,就要運用階層分析,對不同時期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斗爭狀況進行全面具體的考察,而不能籠統地因其同屬地主階級而作出簡單化的全面否定 。

❼ 法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階級分析法:用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階級社會中各種社會現象的方法

價值分析法:通過認知和評價社會現象的價值屬性,從而揭示批判或確證一定社會價值和理想的方法

實證分析法:在價值中立的條件下,以對經驗事實的觀察為基礎來建立和檢驗知識性命題的各種方法的總稱
。包括以下六種
1社會調查法,社會調查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社會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材料的方法。社會調查方法是研究性學習專題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研究法、觀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或實驗等科學方式,對有關社會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藉以發現存在的社會問題,探索有關規律的研究方法。
2歷史研究法,
歷史研究法是運用歷史資料,按照歷史發展的順序對過去事件進行研究的方法。亦稱縱向研究法,是比較研究法的一種形式。在政治學領域中,它著重對以往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的研究。
3比較研究法,比較研究法可以理解為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考察,尋找其異同,探求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的方法。
4邏輯分析法,主要是指「語言的轉向」之後出現的分析哲學、科學哲學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這種方法利用現代數理邏輯這個強有力的工具,對語言進行分析,並通過語言分析來解決傳統的哲學問題。
5語義分析法,語義分析法是運用語義區分量表來研究事物的意義的一種方法。
6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

❽ 階級分析法的優點和局限性

階級分析法 method of class analysis 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觀點,觀察和分析階級社會中各種社會現象的基本方法。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階級一詞有它特定的含義,即指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處於不同地位的集團。各種階級是相應時代經濟關系的產物,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的社會表現。在階級社會里,階級斗爭是社會生活的最本質的內容,從宏觀的國家與法、社會意識,直到微觀的個人的思想與行為,都受到它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都可以通過階級分析得到最基本的解釋。對社會現象進行階級分析,首先要考察它產生於何種社會經濟條件,要研究這一現象的階級背景,分析它對哪一個階級有利,屬於哪個階級的思想體系,在整個社會的階級矛盾中處於何種地位和起什麼作用,它的發展趨勢如何,等等。 在推翻了資產階級統治後的社會主義社會,階級矛盾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但是,長期在階級社會中所形成的文化傳統、思想意識還將繼續影響社會生活,加上國際上資產階級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因此,在觀察帶階級性的社會現象時,階級分析法仍很重要,仍然能發揮其認識功能。

❾ 什麼是階級分析方法如何這應用

毛澤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階級,就有左中右。 用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觀點觀察和認識階級社會的一切現象。它是馬克思主義對待階級社會歷史和現實的基本方法。 在階級社會中,人們都隸屬於一定的階級,處於一定的階級關系之中,階級斗爭貫穿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和制約社會運動的全過程。只有用階級分析方法,才能認識階級社會的迷離混沌、紛繁復雜現象的本質,發現階級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性。自覺運用階級分析方法研究階級社會各種現象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依據。 分析社會各階級時,首要的是分析各個階級的經濟地位,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它們的政治態度和思想狀況,還要分析各個階級的發展變化以及各階級的相互關系。

❿ 法學的研究方法可以分為幾種

答:法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1)階級分析方法
階級分析方法就是用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階級社會中各種社會現象的方法。階級之間的利益關系決定了階級分析方法在法學理論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2)價值分析方法
價值分析方法就是通過認知和評價社會現象的價值屬性,揭示、批判或確證一定社會價值或理想的方法。價值分析方法之所以是法學的基本方法,就在於法學的一個基本任務是揭示法的應然狀態或價值屬性;法作為調整社會利益關系的規范體系,其本身就是一定價值觀念的體現。法學中的價值分析包括價值認知和價值評價,它們是價值分析過程的兩個不同的階段或方面。
①價值認知是以法律這個被認知的客體所蘊涵的價值屬性與價值元素為對象的,它要探究特定的法律制度是按照哪一個階級、階層的利益標准與價值觀念來調整社會關系和在社會主體之間分配權利、義務和責任的。價值認知的直接目的是如實地觀察和描述特定法律制度所包含的價值准則和價值排序。
②價值評價是從一定的利益和需要出發,按照一定的價值標准、價值准則對特定法律制度的總體或部分進行判斷與取捨。
(3)實證研究方法
①實證研究方法釋義
實證研究方法是在價值中立(或價值祛除)的條件下,以對經驗事實的觀察為基礎來建立和檢驗知識性命題的各種方法的總稱。
a.價值中立,指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不可以用自己特定的價值標准和主觀好惡來影響資料和結論的取捨,從而保證研究的客觀性。
b.經驗事實,指可以通過人們的直接觀察或間接觀察而發現的確定的事實因素。
②實證研究方法類型
a.社會調查方法。社會調查是法學進行實證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其基本特點是研究者提出具體問題,擬訂出研究方案,通過觀察和實驗採集資料和數據,在此基礎上提出知識性的命題。
b.歷史研究方法。對法律進行歷史的實證考察,可以從總體上把握法律現象與經濟、政治、文化相互作用的歷史脈絡,從而深化對現實法律問題的認識。
c.比較研究方法。即對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進行比較研究的方法。它在學習和借鑒他國有益經驗以改進本國法律、推動國際法治發展、促進法律文化交流和法治文明互鑒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d.邏輯分析方法。邏輯分析方法在法學領域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法律規則本身就是一個由各種概念所構成並具有嚴謹邏輯結構的判斷和命題;二是由眾多規則所構成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體系,是一個具有邏輯一致性的有機整體;三是適用法律規則解決個案糾紛時,只有嚴格遵循法律本身的內在邏輯推導出裁判結論,才有可能說服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相信法律和司法公正。法學研究中的邏輯分析主要在四個層次上被使用。第一個層次是法律概念與法律事實之間的邏輯關系;第二個層次是法律規則之間的邏輯關系;第三個層次是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之間的邏輯關系;第四個層次是法律原則之間的邏輯聯系。
e.語義分析方法。即通過分析語言的要素、句法、結構、語源、語境來揭示詞和語句意義的研究方法。

閱讀全文

與階級分析方法在法學研究的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3分之3x70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419
內痔坐浴的正確方法 瀏覽:476
一般哪裡有賣孔明燈的製作方法 瀏覽:40
職高二項式分布計算方法 瀏覽:182
常用檔案分類方法之一 瀏覽:540
中文時態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666
用什麼方法能讓驗孕紙變兩條杠 瀏覽:852
多肉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431
尿糖試紙的使用方法 瀏覽:799
信息數據統計分析方法 瀏覽:760
洗衣機如何排水方法視頻 瀏覽:127
樓邦防水塗料使用方法 瀏覽:753
宮寒病最快治療方法 瀏覽:898
奢侈手機鑒別方法 瀏覽:876
紙板收納盒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230
卵巢癌晚期保守治療方法 瀏覽:131
紅豆薏米茯苓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679
育肥羊發燒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985
四季香水無籽檸檬的種植方法 瀏覽:906
治療精神衰弱的方法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