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嬰兒下肢肌肉耐力訓練方法

嬰兒下肢肌肉耐力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1 08:41:56

什麼是肌肉耐力的常見訓練方法

1.分鍾立卧撐。撐由直立姿勢開始,下蹲兩手撐地,伸直腿成俯撐,然後收腿成蹲撐,再還原成直立。每次做1分鍾,4~6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50~55%。要求動作規范,必須站起來才算完成一次練習。也可以穿上沙背心做該練習。或做立卧撐接蹲跳起,則強度稍大,做30次為一組,組間歇為10分鍾。

2.重復爬坡跑。在15度的斜坡道或15~20度的山坡上進行上坡跑,重復5次或更多些,跑距250米或更多些,間歇3~5分鍾。強度為60~70%。也可根據訓練目的決定強度,可以心率控制運動強度,也可穿沙背心進行。

3.連續半蹲跑。成半蹲姿勢(大小腿成100度角左右),向前跑進50~70米,重復5~7次,每組間歇3~5分鍾,強度為60~65%,不規定速度,走回來時盡量放鬆,在進行下次練習前,可做15秒貼牆手倒立。

4.連續跑台階。在高20厘米的樓梯或高50厘米的看台上,連續跑30~50步,如跑20厘米高的樓梯,每步跳2級。重復6次,每次間歇5分鍾,強度55~65%。要求動作不能間斷,但不能規定時間,向下走盡量放鬆,心率恢復到100次/分鍾時可開始下一次練習,也可穿沙背心做該練習。

5.沙灘跑。在沙灘上做快慢交替自由跑,每組500~1000米,也可穿沙背心跑,速度變化和要求可因人制宜,做4~6組。組間歇10分鍾,強度為50~55%。

6.逆風跑或負重耐力跑。遇颶風天氣(風力不超過五級)可在場地或公路上做持續長距離逆風跑,也可做1000米以上的重復跑,重復次數4~6次,間歇5分鍾。強度55~60%。可穿沙背心進行負重耐力跑,要求與間歇同。

7.原地間歇高抬腿跑。原地或前支撐做高抬腿跑練習。每組100~150次,6~8組,每組間歇2~4分鍾,強度為55~60%,要求動作規范,不要求時間,但動作要不間斷地完成,也可負重做練習,但每組練習次數及組數可適當減少。

8.原地間歇車輪跑。原地做車輪跑,每組50~70次,6~8組,組間歇2~4分鍾,強度為50~60%,也可扶牆藉助支撐物完成。

9.後蹬跑。後蹬跑每次100~150米或負重後蹬跑60~80米,6~8組,組間歇3~5分鍾,強度為50~60%。

10.連續換腿跳平台。平台高度30~45厘米,單腳放在平台上,另一腳在地上支撐,兩腳交替跳上平台各30~50次,要求兩臂協調配合,上體正直,重復3~5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55~65%。

11.長距離多級跳。在跑道上做多級跳,每組跳80~100米,約30~40次,3~5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60~70%,如果規定完成時間,強度會大大提高,注意組間的恢復情況。

12.半蹲連續跳。在草地上做連續向前雙腳跳,落地成半蹲(膝關節90~100度角),落地後迅速進行第二次。每組20~30次,(也可50~60米),重復3~5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55~60%。

13.連續深蹲跳。原地分馱瘓立,連續做原地深蹲跳起或在草地上向前深蹲跳。要求落地即起。每組20~30次或30~40米,重復3~5組,組間歇5~7分鍾,強度55~65%。

14.沙地負重走。沙灘上,肩負杠鈴桿,或背人做負重走。每組200米,5~7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55~60%,注意心率指標保持在130~160次/分鍾之間。

15.沙地競走。沙灘或沙地上做競走,每組500~1000米,做4~5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55~60%,要求動作規范,盡可能提高速度。

16.沙地後蹬跑或跨步跳。沙灘或沙地上做後蹬跑或跨步跳,每組後蹬跑80~100米(跨步跳50~60米),重復3~5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55~70%。

17.水中高抬腿跑。在40~50厘米深的淺水池中,做原地高抬腿跑,每組100次,4~6組,組間歇十分鍾,強度為55~60%,也可穿插進行行間高抬腿跑,間歇則就稍長些。

18.水中支撐高抬腿。在40~50厘米深的淺水池中,兩手扶池壁前傾支撐做高抬腿練習,每組50次,4~6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55~65%,也可在水中行進間後蹬跑穿插進行,間歇則應延長到8~10分鍾。

19.負重連續轉跳。肩負杠鈴桿等輕器械做連續原地輕跳或提踵練習,每組30~50次,重復6~8組,組間歇3~5分鍾,強度為40~50%。

20.連續跳推舉。原地蹲立,雙手握杠鈴桿,提鈴至胸後,連續做跳推舉杠鈴桿。每組20~30次,4~6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40~60%。

21.連續跳實心球。面對實心球站立,雙腳正而跳過球後,迅速背對球跳回。往返連續跳,每組60次,4~5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50~55%。

22.雙搖跳繩。原地做正搖跳繩,跳一次搖兩圈繩,連續進行。每組跳30~40次,做4~6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55~60%。該練習必須熟練掌握二搖一跳的技巧;心率必須在恢復到120次/分鍾以下時,方可進行下一組練習。

23.連續跳深。站在60~80厘米高的台階或跳箱上雙腳向下跳,落地後迅速接著向上跳上30~50厘米高的台階或跳箱上。連續跳20~30次為一組,3~5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60~65%。

24.連續縱跳摸高。在摸高器或籃球架下站立,連續縱跳雙手摸高。每組30次,4~6組,組間歇2分鍾。強度40~60%。

25.連續跳起投籃。在籃下持球站立,聽口令後跳起投籃,接球後再投。每組20~30次,做4~6組,間歇2分鍾。強度為40~55%。可以規定時間及必須投進籃的次數。

26.連續跳起傳接籃板球。在籃下站立,雙手持球跳起將球擲向籃板,待球彈回接球後再跳起擲球。連續30次為一組,4~6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40~60%。不要求跳起高度,但動作必須連貫、協調不間斷。

27.連續反復傳接實心球。用實心球做籃球傳接球練習。每組50次,3~5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50~60%。可選用1~2公斤實心球。

28.連續跳起扣吊球。將10~15個吊球並排懸於空中,每個間隔1米,高度為練習者跳起能扣球為宜。聽口令後連續跳起扣球,每組扣一輪,5~8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55~60%。可以規定完成一組的時間。

29.連續跳起網上擊掌。排球場上兩人隔網相對站立,同時跳起兩人在網上雙手擊掌。每組20~30次,4~5組。組間歇2分鍾。可原地或移動中完成。

30.連續跳欄架。縱向排列20個高30~40厘米的欄架。做雙腳起跳連續過欄架練習。往返一次為一組,8~10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55~60%。

怎麼練速度(腿部力量)和爆發力和耐力~~

爆發力訓練方法:

1、保加利亞深蹲

保加利亞深蹲又稱為單腿深蹲,或者分腿深蹲,主要是因為它和標准深蹲有最基本的區別,一個是單腿,一個是雙腿。鍛煉時候雙手固定,可以自然下垂,或者合起,至於鼻前,如果想要增加腿部力量,也可以適當在大腿小腿處綁上沙袋,亦或者手臂雙手各抓握一個啞鈴。

(2)嬰兒下肢肌肉耐力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練腿還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陷入了大重量訓練效果好的誤區,其實並不是大重量訓練效果就會好健身訓練效果不僅僅只是和重量有關系,還和訓練的動作標准完成度有很大關系,因此,只要不是在進行突破訓練的時候沒有必要選擇太大的重量。

腿部肌肉比較發達,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去尋找那些刺激性強的訓練動作,但是刺激性強不代表一定要使用很大的重量,因為每個人的腿部肌肉的基礎是會有很大差距的。

⑶ 肌肉肌耐力很差,應該怎麼鍛煉

肌肉肌耐力很差,應該怎麼鍛煉?

肌肉耐力是肌肉通過長時間工作而不疲勞的能力,可以衡量的指標包括肌肉的耐力和心肺功能耐力。鍛煉要從一下幾個方面就行訓練:第一、負重訓練。在常規訓練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負重,重量控制在50%-80%之間,每次訓練在10-15次以上,訓練肌肉承受力量的強度。第二、頻率訓練。包括組與組之間的間隔時間及每組持續的時間及訓練的個數,一組10-15個,每次3-4組。第三、速度訓練。減少動作所需要時間,時間越快,強度越大,訓練效果越好。

坐姿提踵主要是鍛煉小腿比目魚肌和腓腸肌外側,是中高級水平者的最佳選擇。動作要領:坐在提踵機上,前腳掌踏墊板,膝蓋頂牢重物,腳跟懸空下垂。小腿肌用力向上提踵至小腿肌“頂峰收縮”位,稍停片刻,控制性還原,在動作過程中腳跟始終要垂直上下,以確保小腿肌受力集中。為保證動作質量,提踵時軀干不宜後仰借力。

⑷ 怎麼鍛煉肌肉耐力四大鍛煉方法幫助增強肌肉耐力

小腿肌肉是人體力量最強大的肌肉,人們站立、行走和奔跑都離不開它。因此,小腿肌肉的鍛煉就顯得十分重要。以下的四個方法可以幫助男性鍛煉小腿肌肉,增強肌肉耐力。1、 站姿提踵鍛煉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腓腸飢)的首選動作之一,初級和中高水平者都適用。動作要領:站在斜蹲機上(為了安全,在斜蹲機的踏腳板上可放置兩塊重量疊的杠鈴片,約10厘米厚),兩腳前掌踏在鈴片上,腳跟懸空,肩頂托墊,腿伸直,腳跟盡量下垂,使小腿肌得到最大限度的伸展。膝關節保持微屈(目的是使重量集中在小腿上)。然後,以小腿肌的收縮力提起腳跟至最高位,使腓腸肌處於「頂峰收縮」狀態,稍停片刻。再以小腿肌的張緊力控制住,緩慢下降還原。2、坐姿提踵主要是鍛煉小腿比目魚肌和腓腸肌外側,是中高級水平者的最佳選擇。動作要領:坐在提踵機上,前腳掌踏墊板,膝蓋頂牢重物,腳跟懸空下垂。小腿肌用力向上提踵至小腿肌「頂峰收縮」位,稍停片刻,控制性還原,在動作過程中腳跟始終要垂直上下,以確保小腿肌受力集中。為保證動作質量,提踵時軀干不宜後仰借力。

3、反提踵主要鍛煉小腿前部肌肉。訓練達到中高級水平後,要想使小腿顯得比較粗壯,反提踵練習則是必不可少的。動作要領:坐在坐式或站立式提踵機上,腳跟踏板、膝蓋頂牢重物,前腳掌盡量下放(伸展)。抬起腳趾(踝關節收縮),使小腿前部肌肉達到頂峰狀態狀態,稍停,控制性還原。注意,足背屈伸時,軀干勿後仰借力。4、站立單腿提踵主要是分離小腿肌,突顯肌肉線條。它既能使小腿漂亮有型,又不致太粗壯。此外,單腿提踵還能使較細的小腿增加圍度,使兩腿均衡發展。小腿肌群除上述動作外,騎人提踵也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它是發展小腿三頭肌厚度的最佳動作。此外,練習者可根據需要,選擇2—3個動作,每個動作做5—6組,用漸增負重開始,以遞減重量結束。這樣能在保證動作規范的前提下,既做到極限次數,又使肌肉完全疲勞,達到促進肌肉生長的目的。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鍾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劃船、卧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⑸ 怎樣才能提高腿部力量和耐力

力量:
腿部力量分兩種力量訓練,一個是形狀訓練,一個是肌肉爆發力以及耐久力的訓練。

形狀訓練主要是塑造形體,就是健美,這個估計健身房的教練更加清楚,我估計樓主也不會注意這些,如果注意這些呢就補充一下,我重新打。

肌肉爆發力和耐久力的訓練呢主要就是自己在家裡練。下面有幾個鍛煉的方法:
1.蛙跳:還是很老土的蛙跳,但是絕對有效果。第一天跳完你的腿很酸吧?恩,那就有效果了,不酸就是沒有肌肉的生長。第一個月每天晚上堅持跳一百個蛙跳。把它分成四組或者五組跳,中途不要休息太久。如果有田徑場的話就可以蛙跳一百米,基本一樣的效果。注意中途不能走,可以稍微停一下。一個月之後如果你覺得訓練量不夠了,肌肉已經不怎麼會酸了,這個時候就要買沙袋了,綁在腳上,繼續蛙跳。這樣三個月左右之後,你的肌肉力量大概可以提高一半以上。也就是說原來你的腿部力量只有一百五十公斤的話,三個月之後就有兩百公斤以上了。這個主要是肌肉的耐久力的訓練,當然也有一部分的爆發力。
2.這個訓練是完全訓練爆發力的。
如果有單車,最好,找個朋友幫你,在空曠的地方,自己調節單車的速度,然後讓單車先你幾米出發,你在五十米之內要追上,然後這么不斷地訓練。
當然,我們教練是直接找一個人少一點的站台,然後讓我們追公交車……不過不怎麼推薦,因為我們還要練閃躲,所以要有人來阻擋,而你估計不需要吧?我們是練跆拳道的……
3.跳。跳和蛙跳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蛙跳百分之80是腿部肌肉發力,而跳是百分之五十的腿部力量,百分之五十的小腿肌肉力量。每天向上摸高,你家有天花板吧?摸它,不夠高就先摸掛扇什麼的,總之就要摸那些讓自己不全力跳就摸不到的東西。當然也可以加個沙袋,這樣的訓練效果也不錯。
4.拉韌帶。你可能會說,韌帶跟力量有什麼關系?錯,大大的有。如果說肌肉失去了彈性河伸展性,也就成了我們所說的死肌肉了。每次鍛煉完肯定要進行長達十五分鍾以上的放鬆,但是,拉韌帶是不能忽略的。拉韌帶,其實韌帶沒有什麼好拉的,因為韌帶本身就有很強的拉申性,不用練就能拉很長。那拉的是什麼呢?肌肉!不管你練沒練,腿上總是有很多的死肌肉,拉韌帶可以釋放死肌肉的力量。如果你是第一次拉,肯定會很痛。不過一定要堅持,半年之後你應該就能跟我們一樣隨便就劈叉了。
拉韌帶的時間:鍛煉之前與劇烈鍛煉之後。鍛煉之前主要是為了熱身,不然身體會拉傷或者受傷的。這個時候輕輕慢慢地拉就OK了。但是鍛煉前的啦韌帶又要拉韌帶之前的熱身,比如說隨便跑跑之類的,不然也會拉傷的……劇烈鍛煉之後拉呢,應該這個時候你的肌肉處於極度疲勞,它已經沒有力量與你抵抗了,所以這個時候拉韌帶的效果是平時拉的效果的五倍以上,而且劇烈鍛煉之後啦韌帶也可以使自己盡快脫離高速運動狀態。
拉韌帶的方法:太多了,這里不想打,自己去知道上一搜,一筐一筐滴。

好了,以上就是腿部力量的訓練,很全面了。也是比較復雜的,下面跟你講講怎麼訓練耐力吧。耐力其實也分兩種,一個是肌肉耐力,一個是心理耐力。一般人比較缺乏的都是心理耐力,好了不管是什麼耐力缺乏,鍛煉方法都一樣。沖1500.注意,是沖,而不是慢跑。這個是我們教練獨創的。1500……我們的要求是五分三十秒,你剛練就七分鍾以內吧……我也不是很清楚,自己把捏一下,總之七分鍾可以少不可以多。
以及蹲馬步。這個也是可以鍛煉心理耐力和肌肉耐力的。蹲馬步的姿勢很麻煩……自己去搜吧,我吃飯去了。有什麼不全面的留言。

⑹ 少年兒童耐力訓練的基本方法為

近年來,我國和世界優秀中長跑運動員訓練和比賽的實踐,揭示了中長跑的競爭不僅是耐力競爭,而更重要的是速度的競爭,是運動員「高速度」持續跑專項能力的較量。中跑速度越來越接近短跑,它需要中跑選手在長達幾分鍾的比賽中自始至終保持高速度的運動,所以少兒時期要注重速度素質的訓練。按其年齡段,不同年齡段採用不同的速度訓練的方式、方法和訓練量。
1.1 八至十二歲兒童
八至十二歲的兒童,應以提高動作和動作頻率為主,堅持常年不斷,用合理的、多樣化的方法調動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但在低溫情況下和隊員患病時,不應進行速度訓練。訓練方法有:30米加速跑,50米變速跑,行進間的小步跑、變加速跑,快速高抬腿變加速跑,後蹬腿變加速跑,側交叉跑變加速跑,上、下坡跑,原地支撐後蹬跑,單腿輕跳,快速高抬腿,快速弓箭步交換跳。
1.2 十二歲至十五歲少年
十二歲至十五歲,採用提高速度力量和肌肉大力量的方法培養速度。練習的方法有:多做跳沙坑,跑動單腳交換跳100米,單足跳30米,蛙跳30米,抱頭雙腳跳100米,跳山羊400米,以本人體重35%-60%的力量負重慢蹲快起練習、追逐跑、快節奏跑。
1.3 十六歲以後少年
十六歲以後的運動員,在防止產生「速度障礙」的前提下,可以用最大負荷和最高頻率進行最高速度訓練。訓練的方法:每周一節速度課,計時150米×l0、100米×10、60米×10、30米×10,星期三、五專項課後加100米×3-5,要求運動員快節奏跑,提高專項速度和運動員後程的沖刺能力。

2、耐力訓練方法

耐力是中長跑運動的專項特點和專項基礎。少兒基礎訓練階段,在處理量和強度關繫上,應根據訓練基礎、具體情況及個人特點進行安排,在以全面身體訓練為基礎,以一般耐力為主的前提下,逐漸把段落加長,逐步增加跑的數量,適當提高訓練強度。如果不重視基礎訓練,會造成不良後果,只有苦練與科學安排相結合,訓練才能獲得預期效果。但運動員到了一定訓練階段,都要進行專項耐力訓練,以提高身體的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能力,由此可見,一般耐力訓練在基礎訓練階段尤其重要,應是全年訓練的重要內容。
2.1 八至十二歲兒童
八至十二歲,發展一般耐力常見的方法:2000米-4000米定時跑、越野跑,不要求強度,雙腳輕跳,跳繩計時、計數,行進間兩腿交換跳,150米-200米,反復多次練習。
2.2 十二至十五歲少年
十二歲至十五歲,以各種球類活動為主,場地變速跑(300m快+100m慢、200m快+100m慢、100m快+100m慢為一組,每組中間慢跑200m)×3-5,輕快越野跑不計時,提高一般能力。
2.3十六歲以上少年
十六歲以上在此基礎上,應隨著專項能力提高,要求相應發展力量耐力。如100-150米跨跳、200米-400米後蹬跑,單腿向上跳、蛙跳、鴨形走、400米跳山羊,100米-150米上坡跑,50米-100米快速高抬腿,多級綜合跳沙坑等。

3、初步掌握正確的中長跑技術

現在中長跑技術發展的重要特徵是運動員在跑動中動作輕松自然,蹬伸有力,腳弓富有
彈性,全程跑的節奏性強。並能最大限度地將人體的綜合機能和專項身體素質轉換成維持和提高專項跑速的技術能力。在基礎訓練階段技術訓練的重點,掌握用力順序、方向和路線以動作速率和高頻跑的技術,從多年的訓練實踐體會,技術訓練要貫穿在各種跑的練習中。
3.1 小步跑和小步跑過渡途中跑
體會身體重心前傾,大腿壓小腿,以前腳掌「趴地式」著地,強調柔和的著地和圓滑的緩沖技術,兩臂屈肘自然擺動。
3.2 後蹬跑和後蹬跑過渡途中跑
體會後蹬時髖、膝、踝三個關節的用力順序,糾正後蹬不充分,蹬伸的同時也是擺動折疊前擺的開始,蹬擺協調配合,起到牽引髖關節前移的效果。
3.3 高抬腿和高抬腿過渡途中跑
體會加快動作頻率,大腿抬起積極下壓以前腳掌著地支撐腿三關節伸直,髖部向前送,縮短支撐時間,加快前伸速度。
3.4起跑後加速跑過渡途中跑
體會兩臂積極擺動配合腿積極蹬擺逐漸加速,上體逐漸抬起達到較快的速度轉入途中跑,檢驗動作是否變型。
3.5 各種增加難度的跑、跳靈活和柔韌性練習
目的增加腳掌、腿部、腰背部肌肉力量,各關節靈活性、柔韌性,改進跑不合理技術動作,提高動作幅度及活動范圍,使上、下肢協調蹬擺有力自然。

⑺ 幼兒體能訓練方法有哪些

1、往返跑

其實對於任何年齡段的人來說,,跑步都是一個幾乎可以被稱作萬能的體能訓練方法,只不過,根據身體素質的不同,跑的方式,時長會有不一樣。

對於兒童來說,他們還在長身體,體力和耐力沒法和成人相比,所以讓他們跑步,肯定不能跑太長,最多一次也就是四百米到八百米,如果體力好,可以適當加長一點,這個有助於鍛煉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⑻ 6個月的嬰兒腿部肌張力高怎樣處理啊

可以給孩子進行撫觸,一般醫院的產科都開展這個項目。對於腿部的撫觸可以 1.從大腿至踝部輕輕擠捏,然後按摩腳踝及足部。 2.雙手夾住小棒腿,上下搓滾,並輕拈寶寶的腳踝及腳掌。 3.在確保腳踝不受傷害的前提下,用拇指從腳後跟按摩至腳趾。

⑼ 小孩子怎麼才能鍛煉出肌肉

不同的年齡階段應有不同的練習方法。

幼兒期預防孩子肌力衰弱,主要是通過各種戶外游戲及活動,讓孩子多進行奔跑、跳躍、徒手體操、小皮球、棍棒操、椅子操以及各種模仿動物形態的練習,如兔跳、蛙跳等多種形式的鍛煉。這些練習興味盎然,讓孩子們在興高采烈之中全身各部位肌肉都得到了活動。

兒童期,孩子在小學開始學習時,除了各種游戲及跑跳等增強下肢肌力的活動外,練習跳繩也是既增強下肢又鍛煉上肢肌力的好方法。同時還可進行一些仰卧起坐、爬竿、擲沙袋或做沙袋操等。這些對孩子增強力量十分有益。由於是徒手或較輕的負荷,因此,對孩子各器官功能的發展無任何不利影響。

少年發育期,肌肉力量的發展較快,而骨骼肌肉也比兒童期增強,因此可開始進行一些輕負荷的負重練習。但在青春期初期,即初中一、二年級時,力量練習一般仍應以自身體重練習(如俯卧撐、引體向上,雙臂屈伸等)、器械體操練習及輕負荷(如啞鈴、拉力器、實心球等)為主,不要進行杠鈴等負重練習;青春期後期即初三、高一以後才可逐步採取(如負重蹲起或舉重等手段,但負荷仍不能過重,應以輕負荷或中等負荷為宜。

安排肌力鍛煉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兒童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旺盛時期,肌肉力量鍛煉要與身體全面鍛煉相結合,因為力量鍛煉對神經肌肉效果明顯,而對心肺鍛煉效果並不顯著,結合進行可使全身各器官功能及速度、耐力、靈活等各種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2、兒童少年心臟功能還較弱,對肌肉用力時憋氣不易很好適應,因此,在安排力量練習中,一方面負荷要輕,一次持續的時間要短些,另一方面要教會兒童少年利用正確呼吸,避免較長時間憋氣。

3、要教會兒童少年在每次肌肉力量練習後,注意做好肌肉的放鬆整理活動,促進肌肉血液循環,培養肌肉主動放鬆能力。

4、從女性生理特點出發,女孩子要注意加強腹肌骨盆底肌等的鍛煉,如仰卧起坐、仰卧舉腿、懸垂舉腿、擺腿踢腿、仰卧吸氣的同時抬臂提肛等,都是很好的練習。

閱讀全文

與嬰兒下肢肌肉耐力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用檔案分類方法之一 瀏覽:540
中文時態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666
用什麼方法能讓驗孕紙變兩條杠 瀏覽:852
多肉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431
尿糖試紙的使用方法 瀏覽:799
信息數據統計分析方法 瀏覽:760
洗衣機如何排水方法視頻 瀏覽:127
樓邦防水塗料使用方法 瀏覽:753
宮寒病最快治療方法 瀏覽:898
奢侈手機鑒別方法 瀏覽:876
紙板收納盒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230
卵巢癌晚期保守治療方法 瀏覽:131
紅豆薏米茯苓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679
育肥羊發燒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985
四季香水無籽檸檬的種植方法 瀏覽:906
治療精神衰弱的方法 瀏覽:399
常用蓄電池的充電方法有哪三種 瀏覽:693
趨勢股最簡單有效的操作方法 瀏覽:180
手機塑料焊接方法 瀏覽:244
地球的研究和方法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