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是什麼原理
染色體構象俘獲技術是(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3C)通過一種定量手段(PCR產物的有和無、產量的高和低)對DNA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這一定性問題進行研究。主要經過甲醛交聯、限制性酶切、稀釋和連接、解交聯、DNA純化與PCR鑒定。通過一對分別與選定的2段DNA配對的引物進行PCR擴增,通過PCR產物的有無、產量的高低等,就可以對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進行判斷。(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3C)通過一種定量手段(PCR產物的有和無、產量的高和低)對DNA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這一定性問題進行研究。主要經過甲醛交聯、限制性酶切、稀釋和連接、解交聯、DNA純化與PCR鑒定。通過一對分別與選定的2段DNA配對的引物進行PCR擴增,通過PCR產物的有無、產量的高低等,就可以對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進行判斷。
2. 求 華中科技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考研資料
04年真題: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試題:http://www.scdxs.net/ky/linianshiti/hubeidiqukaoyanshijuan/23466.html
07年的資料:
http://www.kaoyan.com/Download/College/Hubei/HUST/2008/10-29/24167.htm
03年:
http://www.vipkaoyan.com/dl-0-0-0-10895.html
421 華中科技大學生物學一級學科
200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生化與分子生物學》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為高等學校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其中,生物學(專業部分)由我校自行出題。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生物學知識而有利於我校在錄取時擇優選拔。
二、評價目標
生物學(專業部分)考試在重點考查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考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說明、提出、分析和解決這些學科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
• 正確地理解和掌握有關的基本概念、理論、假說、規律和論斷
• 運用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原理,可以就某一問題設計出實驗方案
• 准確、恰當地使用專業術語,文字通順、層次清楚、有論有據、合乎邏輯地表述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o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所列題目全部為必答題
o 答題時間:180分鍾
o 題型比例:名詞解釋約15%;填空題約25%; 簡答和計算約30%; 分析論述約30%
第二部分 考查要點
一、分子生物學
(一)DNA
1、DNA的結構
DNA的構成,DNA的一級結構、二級結構、高級結構
2、DNA的復制
DNA的半保留復制,復制起點、方向和速度,復制的幾種主要方式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復制特點
原核生物DNA復制特點,真核生物DNA復制特點,DNA的復制調控
4、DNA的修復
四種修復方式
5、DNA的轉座
轉座子的分類和結構特徵,轉座機制,轉座作用的遺傳學效應,真核生物的轉座子
(二)生物信息的傳遞(上)——從DNA到RNA
1、RNA的轉錄
轉錄的基本過程,轉錄機器的主要成分
2、啟動子與轉錄起始
啟動子的基本結構,啟動子的識別,酶與啟動子的結合,-10區和-35區的最佳間距,增強子及其功能,真核生物啟動子對轉錄的影響
3、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mRNA的特徵比較
原核生物mRNA的特徵,真核生物mRNA的特徵
4、終止和抗終止
不依賴於ρ因子的終止,依賴於ρ因子的終止,抗終止
5、內含子的剪接、編輯及化學修飾
RNA中的內含子,RNA的剪接,RNA的編輯和化學修飾
(三)生物信息的傳遞(下)——從DNA到蛋白質
1. 遺傳密碼
三聯子密碼及其破譯,遺傳密碼的性質
2. tRNA
tRNA的結構、功能及種類,氨醯-tRNA合成酶
3. 核糖體
核糖體的結構,rRNA,核糖體的功能
4. 蛋白質合成的生物學機制
氨基酸的活化,肽鏈的起始、延伸和終止,蛋白質前體的加工,蛋白質合成抑制劑,RNA分子在生物進化中的地位
5. 蛋白質運轉機制
翻譯-運轉同步機制,翻譯後的運轉機制,核定位蛋白的運轉機制,蛋白質的降解
(四)分子生物學研究法
1、 重組DNA技術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略
2、DNA操作技術
核酸的分離、提純和定量測定的方法,核酸的凝膠電泳,分子雜交,細菌轉化,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擴增,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
2、基因克隆的主要載體系統
質粒DNA及其分離純化,重要的大腸桿菌質粒載體,λ噬菌體載體,柯斯質粒載體,pBluescript噬菌體載體
3、基因的分離和鑒定
DNA片段的產生和分離,重組體DNA分子的構建,cDNA基因的克隆,克隆基因的分離
(五)基因的表達與調控(上)——原核基因表達調控模式
1. 原核基因表達調控總論
原核基因調控機制的類型和特點,弱化子對基因活性的影響,降解物對基因活性的調節,細菌的應急反應
2. 乳糖操縱子與負控誘導系統
操縱子模型及影響因子,lac操縱子DNA的調控區域¬——P、O區
3、色氨酸操縱子與負控阻遏系統
trp操縱子的阻遏系統,弱化子與前導肽
4、其他操縱子
半乳糖操縱子,阿拉伯糖操縱子
5、固氮基因調控
根瘤菌和固氮酶,固氮相關基因及其調控
6、轉錄後調控
翻譯起始的調控,稀有密碼子對翻譯的影響,重疊基因對翻譯的影響,poly(A)對翻譯的影響,翻譯的阻遏,魔斑核苷酸水平對翻譯的影響
(六)基因的表達與調控(下)——真核基因調控的一般規律
1、真核生物基因的基因結構與轉錄活性
基因家族,真核基因的斷裂結構,真核生物DNA水平上的基因表達調控,DNA甲基化與基因活性的調控
2、真核基因的轉錄
3、反式作用因子
DNA識別或結合域,轉錄活化結構域
4、真核基因轉錄調控的主要模式
蛋白質磷酸化、信號轉導及基因表達,激素及其影響,熱激蛋白誘導的基因表達,金屬硫蛋白基因的多重調控
5、其他水平上的基因調控
RNA的加工成熟,翻譯水平的調控
(七)疾病與人類健康
1、腫瘤與癌症
反轉錄病毒致癌基因,癌基因的分類、產物和表達調控,基因互作與癌基因表達
2、人免疫缺損病毒HIV
HIV病毒粒子的形態結構和傳染,HIV的感染及致病機理,艾滋病的治療及預防
3、乙型肝炎病毒HBV
肝炎病毒的粒子結構
4、基因治療
基因治療的歷史沿革,基因治療中的病毒載體,非病毒載體
(八)基因與發育
1、免疫體系發育及免疫球蛋白基因表達
脊椎動物免疫系統,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免疫球蛋白的結構,lg基因重排,主要組織相容復合體
2、果蠅的胚胎發育
卵子發育,胚胎發育
3、高等植物花發育的基因調控
植物花器官結構,花發育的「ABC」模型
(九)基因組和比較基因組學
1、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科學意義,遺傳圖,物理圖,轉錄圖,人類基因組的序列圖
2、DNA的鳥槍法序列分析技術
基因組DNA大片斷文庫的構建,鳥槍法基因組序列分析技術及其改良
3、比較基因組學及功能基因組學研究
通過基因組數據進行全局性分析,基因組數據的比較分析,功能基因組學研究
二、生物化學
(一) 糖類
1、糖的分類、構型與構象
2、重要的單糖、寡糖、多糖、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特性
(二) 脂質
1、脂醯甘油類,重要的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及其特點;甘油三酯;氫化;碘值
2、磷脂類,甘油磷脂,鞘氨醇,神經醯胺
3、萜類和類固醇及前列腺素,膽固醇,各種固醇的來源與轉化關系,前列腺素
4、脂蛋白及其分類
(三) 氨基酸
1、常見的20種氨基酸的分類
2、氨基酸的旋光性,氨基酸的酸鹼性,氨基酸的化學反應
3、氨基酸的分析分離方法
(四) 蛋白質的共價結構
1、蛋白質的共價結構(肽和肽鍵的結構,氨基酸測序,N端和C端氨基酸殘基測序的各種方法,蛋白酶,肽段的氨基酸序列測定方法,二硫鍵的斷裂和多肽的分離,二硫鍵位置的確定,多肽的人工合成)
2、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和生物功能
(五) 蛋白質的三維結構
1、蛋白質構象的研究方法
2、蛋白質的二級結構和纖維狀蛋白質(構型與構象,多肽鏈肽鍵的二面角,二級結構的基本類型,超二級結構,常見的纖維蛋白質)
3、三級結構和四級結構(球狀蛋白質三維結構的特徵,亞基締合和四級結構)
(六) 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1、肌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結構和功能,血紅蛋白分子病的機理
2、免疫球蛋白,免疫系統的識別,免疫球蛋白的結構和類別
(七)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和表徵
1、如何確定蛋白質分子的大小和形狀
2、蛋白質的膠體性質和沉澱性質
3、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原則和方法以及含量和純度的測定
(八) 酶通論
1、酶是生物催化劑,酶作為生物催化劑的特性,酶的化學本質,輔酶
2、酶的分類和命名
3、酶的活力測定和分離純化
4、核酶、抗體酶、寡聚酶、同工酶及誘導酶
(九) 酶促反應動力學
1、酶促反應的動力學 (米氏學說,米氏常數,雙倒數作圖法,多種底物反應的不同機理,抑制劑對酶反應的影響)
2、酶的抑製作用
3、酶反應的影響因素
(十) 酶的作用機制和酶的調節
1、酶的活性中心及其作用原理(酶的專一性,酶的活性中心,影響酶催化效率的因素)
2、酶活性的調節控制和調節酶(別構效應、序變模型、齊變模型、胰蛋白酶)
(十一) 維生素與輔酶
1、維生素的概念,和輔酶的關系
2、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在視覺中的作用,維生素D與固醇,維生素C與壞血病,維生素B2與FMN、FAD,泛酸,葉酸,生物素,維生素B6,維生素B族與輔酶。)
3、輔酶的金屬離子
(十二) 核酸
1、核酸的早期研究和雙螺旋結構模型
2、核酸的種類、分布和生物學功能
3、核苷酸的組成、鹼基分子式
2、脫氧核糖核酸的組成
3、RNA的結構、類型,tRNA的三級結構,真核生物mRNA結構特點,rRNA的分類
(十三) 核酸的物理化學性質
1、核酸的水解
2、核酸的酸鹼性質
3、核酸的變性、復性和雜交
(十四) 抗生素
1、抗生素的耐葯性、抗性機理,肽聚糖的結構
2、幾種重要的抗生素及其醫療特性
3、抗生素在農業中的應用
4、細菌耐葯性的生化機制
(十五) 激素
1、激素的概念,腎上腺素,cAMP與G蛋白,腎上腺素、cAMP與G蛋白相互作用的機理,級聯放大作用
2、含氮激素,磷酸肌醇級聯放大作用,螺旋區-泡區-螺旋區結構與鈣調蛋白,脂肪族激素
3、植物激素
4、昆蟲激素
主要參考書:
1.朱玉賢等.現代分子生物學(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鏡岩等主編.生物化學(第三版,上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07大綱:http://news.cnwe.com/n/info-27231-3-1.html
其他資料:http://www.hustzs.cn/GradAdmission/List.asp?cataid=A00500002
加油!祝你成功!
3. 蛋白質的構型、構象、一級結構(生物化學)
構型和構象有著顯著不同,不存在一級或幾級構型或構象的說法。
蛋白質分子可以說有一級結構(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二級結構(a-螺旋,β-折疊等)等空間結構。
「氨基酸」的排列順序=蛋白質分子中「各個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間排列??
構型(configuration) 一個有機分子中各個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間排列。這種排列不經過共價鍵的斷裂和重新形成是不會改變的。構型的改變往往使分子的光學活性發生變化。
構象(conformation ) 指一個分子中,不改變共價鍵結構,僅單鍵周圍的原子放置所產生的空間排布。一種構象改變為另一種構象時,不要求共價鍵的斷裂和重新形成。構象改變不會改變分子的光學活性。
4. 構象和構型有何區別
1、構型與構型、構象與構象之間相互轉化時是否需要共價鍵的斷裂和重新形成。
2、是否會改變分子的光學活性。
3、構型是一個有機分子中各個原子(如碳、氫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間排列。
4、構象是一個基團(如甲基)的空間排布。
1、構象: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由C—C單鍵旋轉而產生的原子或基團在空間排列的無數特定的形象稱為構象。
2、構型:分子中由於各原子或基團間特有的固定的空間排列方式不同而使它呈現出不同的特定的立體結構。構型也叫分子的空間結構,由化學鍵決定的化學結構,幾何異構,包括結構單元的連接方式大分子的鏈骨架的幾何形狀,共聚物序列結構,都叫構型。
5. 如何研究蛋白質構象~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啊
nmr,x衍射
6. 測定蛋白質構象的最佳方法是
蛋白質三級結構測定主要有X射線衍射法、核磁共振技術、三維電鏡重構技術三種方法。
X線晶體衍射是最經典的測定生物大分子結構的方法。蛋白質晶體衍射中最大的難點就在於蛋白質的結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發展。NMR技術後起之秀,相對於X-RAY較為簡單,近年來技術越發成熟,可測定蛋白質的分子量也在攀升,而且其解析度也很高,
三維電鏡重構技術也是結構生物學研究中的一種較新的技術。技術難點在於演算法。
7. 可以用X射線衍射法確定溶液中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嗎
熒光蛋白最常用做監測完整細胞和組織內基因表達及蛋白定位的理想探針標記。廣泛應用於轉基因動物的研究、融合標記、基因治療、蛋白在活細胞內功能定位及遷移變化,病原菌侵入活細胞的分子過程等。利用它的熒光特點將該基因轉入細胞內穩定表達並監測就能確定目的蛋白在細胞內的分布。蛋白質的空間分布指的是其空間構象分布,即蛋白的三維結構在空間上的分布。是在分子水平上的,當然檢測不到。研究蛋白質構象的方法有x射線衍射法——測定蛋白質晶體結構;熒光偏振法——研究溶液中蛋白構象的方法,常結合熒光探針使用。我也只是知道個皮毛,若你想了解更多,建議查閱相關文獻。希望可以幫到你
8. 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原理是什麼回事
染色體構象俘獲技術是(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3C)通過一種定量手段(PCR產物的有和無、產量的高和低)對DNA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這一定性問題進行研究。主要經過甲醛交聯、限制性酶切、稀釋和連接、解交聯、DNA純化與PCR鑒定。通過一對分別與選定的2段DNA配對的引物進行PCR擴增,通過PCR產物的有無、產量的高低等,就可以對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進行判斷。
通過一種定量手段(PCR產物的有和無、產量的高和低)對DNA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這一定性問題進行研究。主要經過甲醛交聯、限制性酶切、稀釋和連接、解交聯、DNA純化與PCR鑒定。通過一對分別與選定的2段DNA配對的引物進行PCR擴增,通過PCR產物的有無、產量的高低等,就可以對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