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康復訓練的內容有哪些
常見動作:
(1) 伸肘訓練:患者取仰卧位,治療這一手放於肱骨遠端 支持,保持肩前驅90°度,同時使患者努力伸直肘關節,反復 伸曲。
(2) 雙上肢上舉:取仰卧位,雙手交叉相握,用健肢帶動使 肘伸直,使患肩由被動逐漸增加到主動程度。
(3) 患側上肢上舉:治療者幫助患者使肘關節伸直,幫助帶 動其患肢上舉,鼓勵患者伸肘及肩向上挺住給以可觸及的目標引 導。
(4) 橋式運動:上肢伸直放於體側,雙下肢(立膝位)曲膝、 髖,足平踏於床上,壓力下踩將臀部抬起並控制住,下肢保持穩 定,盡可能達到伸髖,保持2〜3秒,勿憋氣。
(5) Bobath翻身法:由仰卧位到側卧位。治療者應站在轉 向的一側,給予適當的幫助。
(6) 起坐訓練:此動作易使本已有患側屈干肌痙攣的情況加 重。
(7) 肘關節旋前、旋後活動:治療者可順勢給予適當的助力。
(8) 骨盆帶擺動:仰卧立膝位,雙膝一同從一側向另一側擺 動。
(9) 分加退運動:仰卧立膝位,兩髖同時做外旋到中立位的 反復運動。
(10) 仰卧位屈膝運動:由伸展位開始做屈膝運動,足跟不 能離開床面。
(11) 俯卧為屈膝:俯卧位時髖關節為伸展狀態,向後鉤 腿屈膝,用力屈膝時宜同時產生足內翻、屈髖,治療者應給予 控制。
⑵ 智力障礙康復訓練方法
關於智力障礙兒童,國家曾就輕度智力落後的兒童有明確的規定,就是深入普通學校中,進行隨班就讀。然而對於重度或重度智力障礙兒童進行隨班就讀效果卻不明顯,此時康復訓練成為他們主要的課程。由於中度或重度智力障礙兒童普遍存在對外界環境無法適應和感統失調的現象,容易產生沖動、任性或過度興奮等現象,並且做事丟三落四、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精細動作差和語言不流暢等情況,所以可以針對這些方面進行訓練。
一般通過游戲的訓練方式進行,用游戲的形式來提高智障兒童對訓練的興趣。在訓練前,向上期說過的,先要進行測試,對智障兒童相應的能力進行評估,然後進行針對性訓練。在這介紹幾種精細動作的訓練方法,比如像繪畫、擰螺絲、剪紙等,主要提高其操作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可以通過由易到難的精細動作游戲進行訓練,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剪紙和擰螺絲訓練,通過剪紙或擰螺絲等活動來保持兒童訓練積極性,保持最佳的訓練效果。可以在訓練中分開進行或交叉進行,並在訓練的同時安排趣味性的活動或節目,如手指舞、採用輔助器材使訓練活動趣味性提高,有利於提高智障兒童手部的精細動作,增強手指靈活性。
第二階段,打結,使用筷子訓練。在訓練前先進行使用筷子的訓練,老師或家長先進行示範,讓兒童進行模仿,在熟練後進行打結練習。第三階段滑鼠、繪畫訓練。該階段相較於前兩個階段的訓練內容較復雜,重點在於對兒童手眼協調能力和手指准確性的訓練,此階段,訓練難度和量都會加大,並且需要對前兩個階段中所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同時也要學習新內容。
第四階段,綜合活動訓練。此階段主要以單項訓練和綜合練習為主,不僅需要對前幾個階段的鞏固,要求要學會使用單個教具。教師或家長要注意訓練的難度和強度,根據兒童的練習情況進行重點訓練,主要加強兒童實際操作能力。
精細動作訓練,主要提高智障兒童自身的平衡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自立能力。當然,訓練要具有綜合性,具有足夠針對性和有目的的開展訓練內容,通過多種訓練形式增強兒童的學習興趣,最好以生活中的事物作為訓練契機,綜合干預促進智障兒童的智力和心理發育。
⑶ 康復訓練有什麼具體的方法誰來給點參考
這我當然知道,就目前來看,還是加力運動做的更好,而且有運動康復系統
⑷ 殘疾康復訓練的手段與方法有哪些技巧
對偏癱患者進行康復,除了使用必要的葯物外,主要應開展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主要方法有: (l)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是通過主動運動、被動運動來改善運動障礙的治療方法。主要內容有關節活動度訓練、增強肌力訓練、姿勢矯正訓練和神經生理學療法等。在腦血管病卧床期,主要進行體位轉換、被動運動、保持良肢位、起坐訓練以減少壓瘡、關節孿縮等並發症,為日後康復訓練打好基礎;在離床期應進行坐位訓練、平衡訓練、起立訓練以促使患者肢體功能的提高;在步行期則主要以步行訓練、改善步態為主。為了增進運動功能,常採用多種治療技術的綜合康復方法。 (2)作業療法。作業療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閑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是最好地回歸家庭和社會的方法。主要訓練包括運動能力訓練、認知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自助器具使用訓練等。 (3)語言療法。可根據患者的語言情況和病變部位診斷出障礙類型,然後運用不同的方法,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途徑的剌激引發並強化患者的正確語言反應。 (4)心理療法。有效的心理治療能增強患者的學習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主要方法為支持性心理治療、理性情緒和行為療法等。 (5)文體療法。文體療法是採用體育支持運動項目及娛樂項目對患者進行訓練,使患者的身體機能得到改善、提高, 並且可以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狀態。主要有輪椅技巧、偏癱體操和各種球類運動等。 (6)其他療法。理療、水療的應用均有特殊的作用。祖國傳統醫學利用針灸、中葯配合康復也具有獨到之處。
⑸ 如何系統地學習運動康復、康復治療
根據您的情況,想要學習一些運動康復的知識應該不太難。但是要系統的學習運動康復和康復治療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累積的。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運動康復?運動康復到底分為哪些?運動康復的工作性質是什麼?等等,這些基礎的問題。運動康復與其他的康復手段有些不同,是指通過運動的方式來使患者盡量回到健康的狀態,從而使患者回歸生活,家庭和社會。現代康復醫學包括物理療法、言語、矯正、心理、職業療法、康復工作以及體育療法。體育療法是主動療法、全身療法、自然療法。
要想學習運動康復,至少要在掌握運動人體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系統掌握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關知識。所以,戰歌的基本知識應該有: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功能解剖學,生物化學,病理學,運動按摩,康復評定學,臨床醫學概要,健康測評原理與應用,運動營養與膳食,運動損傷學,運動康復技術,肌肉骨骼康復,神經病損康復等。
根據將來從事職業不同的劃分,還要繼續學習相對應的職業的其他知識。以上的課程僅僅是系統學習運功康復的基礎。很多人覺得,如果掌握了人體解剖對於康復來說已經足夠。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運動康復有很多手法和技術,有不光是針對正常人的,更多的是針對有損傷的患者。面對這樣的患者,治療師不能僅僅靠著通過肌肉的調整來達到最終目的。而是要從患者損傷的即刻,就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康復訓練。
有了知識的基礎,接下來就是實際的操作。這一部分,只能尋求專業老師或者專業人員的幫助。康復這一行業主要是實踐能力,理論知識很小的一部分。專業人員會教你細節的部分,整體手法的把控,以及操作的流程,適用范圍。這一部分很難自學。
⑹ 如何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Z
(一)模仿性聯帶運動的影響
利用對側肢體作相同動作來誘發困難的動作,當病人想彎曲患側的手指時,我們可能會看到健側的手指也彎曲,甚至有時候會握拳。這是以潛意識的動作來誘發患側手指的彎曲,但如果注意去控制,健側的手並不一定要跟著彎曲,是可以抑制下來的。相反的,伸直手指也如上所述。交替屈曲及伸直,或是在早期訓練手指的抓握及放鬆時,這種誘發的效果在彎曲的動作特別明顯,並且注意力應集中在模仿的手(患側),以確定拳頭不會握得太緊以致過度激發手的屈曲肌.
(二)手腕固定作抓握訓練
一般來說,固定手腕的肌肉與屈曲手指肌肉有很強的連接。而這種情形通常在腦血管後就被阻斷了,所以需要重建以使抓握有效。
(三)集團伸展及激發伸直反射
自主式握拳的力量需要強化,而自主地開掌力量的強化也同等重要。手指屈曲肌的痙攣會導致拇指屈曲被包在其他四指里。當痙攣存在,以致於病人無法伸直手指時,應交替自主地抓握及被動開掌來降低肌張力。治療師可以在病人前臂旋後時,在他的手及手腕的背側給予輕微、快速地擦刷,可以有效地降低屈肌的張力。當患者只有手腕及手指的痙攣,可以用長時間的冷水刺激,降低其痙攣。
抬高手臂超過水平位,並引起手指的張力性反射。在作業活動當中,當患者的軀干及上肢的痙攣減少到最低程度後,患側上肢上舉木釘訓練中,可以改善手指的集團伸展能力。
(四)患者手功能的恢復可以通過訓練手指抓握和精細動作的活動來進行。
臨床上訓練手指的抓握能力的活動項目很多,因為所有的動作都與手的操作有關系。開始可以先練習抓握,手的癱瘓常出現拇指內扣握拳狀,這時應被動將手指緩慢伸直,手掌張開,平時可准備一與手掌相當大小的球握於手心,避免手長期拘攣不伸,練習握球以恢復手部力量、功能。
精細活動訓練可以選擇各種規格的木釘或鉛筆等,拿在手中並將其上下或前後翻轉,有利於提高手的靈巧性;市場上含有手的捏、插,拔、擰、轉等多方面的功能的兒童玩具可以借用,具有一定的治療意義;棋類、撲克、麻將等活動既有娛樂的作用,又是訓練手指對粗、細、大、小、方、圓等不同規格、不同形狀的物體抓握的良好機會。
手部偏癱怎麼怎樣進行康復訓練?以上就是三針腦血管病專家的詳細介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可以利用家庭的一些常用物品訓練手部的功能,早期鍛煉、堅持鍛煉對恢復患者手部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⑺ 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手部偏癱怎麼怎樣進行康復訓練?手部無力、腫脹,手指僵硬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應及時的進行康復訓練,盡可能的恢復手部的靈活度,那麼手部偏癱怎麼怎樣進行康復訓練?下面就請三針專家為您詳細介紹一下。
(一)模仿性聯帶運動的影響
利用對側肢體作相同動作來誘發困難的動作,當病人想彎曲患側的手指時,我們可能會看到健側的手指也彎曲,甚至有時候會握拳。這是以潛意識的動作來誘發患側手指的彎曲,但如果注意去控制,健側的手並不一定要跟著彎曲,是可以抑制下來的。相反的,伸直手指也如上所述。交替屈曲及伸直,或是在早期訓練手指的抓握及放鬆時,這種誘發的效果在彎曲的動作特別明顯,並且注意力應集中在模仿的手(患側),以確定拳頭不會握得太緊以致過度激發手的屈曲肌.
(二)手腕固定作抓握訓練
一般來說,固定手腕的肌肉與屈曲手指肌肉有很強的連接。而這種情形通常在腦血管後就被阻斷了,所以需要重建以使抓握有效。
(三)集團伸展及激發伸直反射
自主式握拳的力量需要強化,而自主地開掌力量的強化也同等重要。手指屈曲肌的痙攣會導致拇指屈曲被包在其他四指里。當痙攣存在,以致於病人無法伸直手指時,應交替自主地抓握及被動開掌來降低肌張力。治療師可以在病人前臂旋後時,在他的手及手腕的背側給予輕微、快速地擦刷,可以有效地降低屈肌的張力。當患者只有手腕及手指的痙攣,可以用長時間的冷水刺激,降低其痙攣。
抬高手臂超過水平位,並引起手指的張力性反射。在作業活動當中,當患者的軀干及上肢的痙攣減少到最低程度後,患側上肢上舉木釘訓練中,可以改善手指的集團伸展能力。
(四)患者手功能的恢復可以通過訓練手指抓握和精細動作的活動來進行。
臨床上訓練手指的抓握能力的活動項目很多,因為所有的動作都與手的操作有關系。開始可以先練習抓握,手的癱瘓常出現拇指內扣握拳狀,這時應被動將手指緩慢伸直,手掌張開,平時可准備一與手掌相當大小的球握於手心,避免手長期拘攣不伸,練習握球以恢復手部力量、功能。
精細活動訓練可以選擇各種規格的木釘或鉛筆等,拿在手中並將其上下或前後翻轉,有利於提高手的靈巧性;市場上含有手的捏、插,拔、擰、轉等多方面的功能的兒童玩具可以借用,具有一定的治療意義;棋類、撲克、麻將等活動既有娛樂的作用,又是訓練手指對粗、細、大、小、方、圓等不同規格、不同形狀的物體抓握的良好機會。
手部偏癱怎麼怎樣進行康復訓練?以上就是三針腦血管病專家的詳細介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可以利用家庭的一些常用物品訓練手部的功能,早期鍛煉、堅持鍛煉對恢復患者手部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⑻ 康復訓練的手段與方法有哪些
一般分運動和理療,理療這塊比較死,運動的話知識很雜,也很靈活,主要的手法其實並不多,還是要靠臨床上手。推薦一本《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⑼ 運動康復訓練的手段與方法有哪些H
您好
1、移動障礙的康復訓練
移動包括床上移動(翻身,坐起)、輪椅移動及轉移。移動障礙的原因包括上肢或下肢關節活動受限、四肢肌力低下、上肢或下肢協調性障礙、一側肢體偏癱等。
2、修飾障礙的康復訓練
修飾活動包括洗手和臉、擰毛巾、刷牙、梳頭和做發型、化妝、刮鬍子、修剪指甲等。修飾障礙的原因包括:上肢和頸部關節活動受限;上肢和頸部肌群肌力低下;上肢和頸部肌群協調性障礙;上肢偏癱;認知和知覺障礙。
3、進食障礙的康復訓練
進食包括吞咽;拿起並把握住餐具(碗、筷子、勺等)、食品及各種飲料杯、罐;將食物送到口中。進食障礙的原因包括:上肢或口腔頜面部關節活動受限;上肢或口周圍肌群肌力低下;上肢、頸部及口周圍肌群協調性障礙;上肢偏癱;認知知覺障礙及感覺障礙。
4、穿上衣障礙的訓練
穿上衣動作包括:將上肢放進袖口中,脫、穿套頭衫;用手將衣服的後背部向下拉;解開或繫上鈕扣、開關拉鏈和按鈕;分清上衣的上、下、前、後及左、右以及它們與身體各部位的關系。
穿上衣障礙的原因有:上肢和軀干關節活動受限;上肢和軀幹部肌群肌力低下;上肢肌群協調性障礙;上肢偏癱;認知、知覺及感覺障礙。
5、穿褲子、鞋、襪障礙的訓練
主要動作包括站著提褲子;抓住褲腰並系皮帶;解開或繫上扣子、開關拉鏈,系鞋帶;分清褲子的上、下、前、後及左、右以及它們與身體各部位的關系。穿褲子、鞋、襪障礙的原因有:上肢、下肢和軀干關節活動受限;上肢、下肢和軀干肌群肌力低下;上肢偏癱;移動障礙(無上肢損傷);認知、知覺及感覺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