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計算
一、名義利率的計算
所謂名義利率r是指計息周期利率i乘以一年內的計息周期數m所得的年利率,即:r=i×m
通常所說的年利率都是名義利率。
二、有效利率的計算
有效利率是指資金在計息中所發生的實際利率,包括計息周期有效利率和年有效利率兩種情況。
(1)計息周期有效利率,即計息周期利率i的計算:
(2)年有效利率,即年實際利率。
若用計息周期利率來計算年有效利率,並將年內的利息再生因素考慮進去,這時所得的年利率稱為年有效利率(又稱年實際利率)。
三、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
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見表1-2。
2. 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計算
1是 每期名義利率,2是每年實際利率,不一樣的。
假設 某債券按季計息,季末付息,年利率12%,那麼
12 % / 4 =3% ,這個是每季的名義利率。
(1+3%)^ 4 -1 = 12.55%,這個是每年實際利率
12.55% / 4 =3.14% ,這個是每月實際利率,僅在未確認融資收益,未確認融資費用,利息調整等科目的攤銷涉及跨年度分段計算時才會用到。
(2)名義利率用什麼方法計算擴展閱讀:
實際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哪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更高,則該國貨幣的信用度更好,熱錢向那裡走的機會就更高。
比如說,美元的實際利率在提高,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在繼續,那麼國際熱錢向美國投資流向就比較明顯。投資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債券,股票,地產,古董,外匯……。
其中,債券市場是對這些利率和實際利率最敏感的市場。可以說,美元的匯率是基本上跟著實際利率趨勢來走的。
作用
利率政策是宏觀經濟管理中比較重要的工具之一。利率在國家經濟中能發揮幾個作用。它是對儲蓄的報酬,對獲得收入的人如何把收入在目前的消費與未來的消費之間進行分配有影響。
利率的結構控制將積累起來的儲蓄在不同的資產——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之間進行分配。利率政策對儲蓄與投資的過程產生影響,而且通過這些過程對金融資產的發展與多樣化、生產的資本密集度以及產值的增長率都產生影響。
當物價穩定時,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是一致的。但是,當出現通貨膨脹時,經濟代理人需要對這兩種利率加以區別,一般估計實際利率的辦法是,名義利率減去以某種標准得出的國內通貨膨脹的變動率。
在利率由行政當局確定的國家,政策制訂者可以調整名義利率,設法使實際利率保持正數,這樣可以對儲蓄起到鼓勵作用,可以增加金融媒介作用,還可以促進金融市場的統一。
但是,在學術界,對於利率政策對儲蓄、投資和產值增長率的實際影響仍有意見分歧。
一些經驗論的研究報告表明,相當大的負數實際利率對經濟增長並不會始終產生象大多數常規理論預測的那些不利影響,其他的研究報告發現,在實際利率與儲蓄水平之間,或者在實際利率與投資水平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關系。
由於這些經驗論的結果一部分取決於實際利率是如何估計的,因此,了解這些估計中所涉及的概念問題是有幫助的。
3. 名義利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所謂名義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資金借貸的機構所公布的未調整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即利息(報酬)的貨幣額與本金的貨幣額的比率。 即指包括補償通貨膨脹(包括通貨緊縮)風險的利率。
4. 名義利率的公式
【計算公式】
概略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
r=i+p
其中,r為名義利率,i為實際利率,p為借貸期內物價水平的變動率,它可以為正,也可能為負。較為精確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
r=(1+i)(1+p)-1
i=(1+r)/(1+p)-1
這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計算實際利率的公式。
5. 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公式
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公式:
1、—年計息多次時的實際利率。
周期利率=名義利率/年內計息次數=r/m。
實際利率=[1+(r/m)]m-1。
一年多次計息,給出的年利率為名義利率,而按照復利計算的年利息與本金的比值為實際利率。
2、通貨膨脹情況下的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實際利率=(1+名義利率)/(1+通貨膨脹率)-1。
名義利率:未調整通貨膨脹因素的名義利率,即名義利率中包含通貨膨脹率。
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
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央行或其他提供資金借貸的機構所公布的利率是名義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