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禮記檀弓主要用什麼方法

禮記檀弓主要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0 03:09:45

1. 《禮記·檀弓下》主要運用了()的手法突出主題

用比擬法突出苛政猛於虎。

2. 《禮記.檀弓》這個故事採用了什麼手法反映了什麼社會現象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
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東漢末
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
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

3. 禮記檀弓下 運用什麼表達方式

運用了記敘和議論的表達方式

4. 《禮記·檀弓下》主要運用了()的手法突出主題

用比擬法突出苛政猛於虎.

5. 禮記 檀弓下用了哪些手法

這篇文章通過「苛政」與「猛虎」的絕妙對比,形象生動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暴本性,對封建暴政的鞭撻入木三分。祖孫三代命喪虎口,令人悲憫。但可悲的不在於老虎吃人,而在於以身飼虎卻難舍其地。那悲凄老婦的一席話,那一條條離去的鮮活生命,是對當政者,尤其是昏庸殘暴者的血淚控訴。

6. 《禮記·檀弓》的翻譯和全文

《禮記·檀弓》的翻譯:春秋時齊國發生飢荒,黔敖准備了食物放在路邊,等候飢民過來就給他吃。有一個飢民走來了,黔敖沖著他喊道:「嗟!來食!」那個飢民瞪著眼睛說:「我正因為不食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盡管黔敖向他道歉,那飢民仍然堅決不吃,最後餓死了。

原文: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飢者而食之。有飢者,蒙袂、輯履,貿然而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注釋(1)式:同「軾」,車前的伏手板,這里用作動詞 扶著車前的扶手板。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魯國卞(今山東省泗水縣)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3)壹:真是,實在。

(4)而:乃。

(5)然:是這樣的。

(6)舅:丈夫的父親(指公公)。古以舅姑稱公婆。

(7)焉:於此,在此。(8)去:離開。

(9)苛政:繁重的徭役賦稅。

(10)小子:古時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生的稱呼。

(11)識(zhì):同「志」,記住。

(6)禮記檀弓主要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1、作品簡介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學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 。

2、作品影響

《禮記》在儒家經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禮記》在曹魏時期升格為「經」,並在唐代進一步升格為「五經」之一,取代了《儀禮》的地位;《禮記》的《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並列,被尊為「四書」之一。

在儒家「十三經」中,《禮記》一書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統地記述、闡釋了儒家思想學說的核心內容。

7. 《禮記·檀弓下》的原文和翻譯

一、原文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於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二、譯文

孔子路過泰山旁邊,見到一個婦女在墳墓前哭得很傷心。孔子用手扶著車的扶手側耳聽。他讓子路前去詢問,(子路)說:「聽您的哭聲,好像著實有許多傷心的事。」婦女於是說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兒子又死於虎口。」孔子問:「那為什麼不離開這里呢?」婦女回答說:「這里沒有苛政。」孔子對子路說:「子路要記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

(7)禮記檀弓主要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解析

寧於老虎為伴,死於虎口,也不願去接受暴虐者的統治,用反襯的方法烘托出社會政治的殘暴專橫,不堪忍受。這種水深火熱的狀況也許有點誇張,但卻道出了一種現實:人類社會有時比獸類社會還要黑暗和凶暴,人有時比食人野獸還要殘忍。

個人是無力反抗比野獸還要兇殘的暴政的,即使像孔夫子那樣的聖人,也只有哀嘆的份兒。平民百姓唯一的出路便是逃跑,而天下烏鴉一般黑,跑是跑不掉的,迫不得已,便於野獸為伍,寧為野獸腹中餐,不願做人刀下鬼。

黑暗和殘暴也有其作用,那就是:它是一面鏡子,讓我們從中看到人性的丑惡和兇殘,看到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據說,人是最怕照鏡子的。當人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的真實面目時,會被嚇得魂不附體。不知道我們從鏡子中看到「苛政猛於虎也」之時,會不會嚇得魂不附體?

注釋

(1)哀:極傷心。

(2)式:同「軾」,車前的橫木,供乘車時手扶用。

(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4)壹似:很像。

(5)舅:在古文中也指「公公」,即丈夫的父親。

(6)苛:苛刻,暴虐。

(7)小子:孔子對學生的稱呼。

(8)識():同「志」,記住。

(9)去:離開。

(10)於:比

閱讀全文

與禮記檀弓主要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雙面羊絨的邊如何縫制方法視頻 瀏覽:752
腦血管堵塞手腳無力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532
貴州學習方法哪裡學 瀏覽:406
變壓器串連接方法 瀏覽:398
愛衛唾液試紙使用方法 瀏覽:621
魚鉤魚線魚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242
一建各科內各種計算方法編制方法 瀏覽:574
葛藤蔓的種植方法 瀏覽:502
小米平板的照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89
毛囊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564
99999999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28
蔚來汽車倒車剎車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175
蝗蟲飛機的製作方法簡單 瀏覽:948
預防治療近視的方法 瀏覽:59
瓷磚下面潮濕用什麼方法快速干 瀏覽:85
腦部淋巴瘤治療方法 瀏覽:841
增加現金流凈額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9
釣魚主線和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365
蘭花茶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90
綠蘿快速長瀑布方法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