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精神分析批評具體有哪些批評方法
精神分析最主要的就是自我反省,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要反省自己的過錯。
『貳』 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摘要 您好,常用的方法有以下:第一種是自然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記錄社會生活中人們行為的方法。
『叄』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精神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精神分析理論是當代心理咨詢與治療的重要理論基礎。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S.Freud)是現代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鼻祖,他的理論與方法在幫助人們克服心理障礙和治療心理疾病中有許多可取之處。精神分析療法主要是把來訪者所不知曉的症狀產生的真正原因和意義,通過挖掘潛意識的心理過程將其「召回」到意識范圍內,使來訪者了解症狀的真實意義,以便使症狀消失。
也就是說,通過挖掘來訪者潛意識中的心理矛盾和沖突,找到致病的症結,並把它們帶到意識領域中來,使來訪者對此有所領悟,在現實原則的指導下得以糾正和消除,從而建立良好、健康的心理結構,達到心理健康。其咨詢的基本目標是使潛意識意識化,使潛意識沖突表面化,從而幫助來訪者重新認識或重建人格,克服其潛意識沖突。咨詢過程中咨訪雙方要相互信任,又要保持一定距離,避免來訪者產生某種形式的抗拒。
精神分析療法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1. 自由聯想
自由聯想是精神分析治療的基本方法,是在了解來訪者基本情況以後,讓來訪者躺在一個安靜、光線適當的房間內或坐在舒適的沙發上,咨詢者站在或坐在其後而不是前面,然後讓來訪者打消顧慮,盡情傾訴他想要說的話。咨詢者不要隨意打斷來訪者的話,對他所講的內容不加評論,鼓勵其大膽地說,必要時可進行適當的引導。
2.疏導宣洩
疏導宣洩是通過痛快淋漓的傾訴,將心頭的郁悶和內心深處的隱私痛快地訴說出來,一吐為快,從而恢復心理平衡,防止發生身心疾病。要有效地引導患者傾訴心中的苦悶,以達到心理宣洩的目的。
3.認知與領悟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當前心理疾病的根源在過去的經歷之中,甚至可以回溯到幼年時期。過去的焦慮經驗因種種原因被壓抑到潛意識層面而使患者「遺忘」。通過精神分析,引起來訪者的回憶、聯想,將潛意識層中的病因「召回」到意識領域,使之意識到這些心靈深處的「病根」與當前疾病之間的因果關系,在理智上、情感上真正達到認識和領悟,這時症狀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而自然消失。當然,這種領悟是通過醫生的分析、解釋和治療而實現的。
4.暗示療法
心理暗示是指通過語言或動作,以含蓄的方式,對自己和他人的認識、情感、意志以及行為產生影響。受暗示者的心態改變是下意識的,其受影響的過程是不自覺的。暗示療法在癔病治療中經常使用,其療效非常明顯。暗示內容應當針對來訪者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語言和方式,靈活機智地使用暗示性語言。
精神分析療法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咨詢的過程中要慎用,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心理發育還不成熟,對自身的心理問題還無法作出正確的估計。對小學生使用精神分析療法要視具體情形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肆』 精神分析的方法主要是
精神分析常用方法介紹:
(一)自由聯想
是精神分析療法的主體。不對病人進行定向的引導,讓病人很舒服地躺著或坐好,把自己想到的(進入頭腦中)一切都講出來,不論其如何微不足道、荒誕不經、有傷大雅,都要如實報告出來。心理分析家的工作則在於對對方所報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釋,直到從中找出病人無意識中的矛盾沖突,藉此可發掘出無意識之中的症結所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二)夢的分析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通往潛意識願望的橋梁,通過對夢的分析,把夢的「顯像」還原為它的隱意,進而發現潛意識中的動機和願望。
(三)移情
指病人把治療者當作心理傾訴或發泄的對象,也就是將治療者看作是與其早年心理沖突有關的人物,而將自己的情緒轉移到治療者身上。正移情:移情的對象成為被熱愛的人,負移情:移情的對象成為被憎惡的人。
(四)阻抗
是指病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迴避某些敏感問題,有意無意地使治療重心偏移。治療者需經過長期的努力,通過對阻抗產生的原因的分析,幫助病人真正認清和承認阻抗,治療便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伍』 精神分析法的貢獻與局限
精神分析理論是一個解釋性很強的理論,意思是這理論對很多的人理問題都可找到因由,這正是此理論的優點。但使用其輔導方法時,對輔導者的專業知識要求相當高,不論是當中對不同訊息,如夢境、移情、抗拒的分析,或是套取受導者潛意識的技巧等。這使輔導者必須受過長時間訓練,這正是其使用時的局限之一。
另外,很多潛意識的問題不是日常生活可以察看,輔導者往往要把受導者引領至另一境界 (如催眠) 以便更容易窺探受導者的潛意識,這是需要一長時間和安靜的環境,這亦不易在學校內實行。
第三,精神分析療法的過程中,輔導者須抽離自我,力求客觀,這亦是其實行的一缺點。
最後,精神分析理論的人性觀相對悲觀,這亦不利於培養一積極人生觀。再者,此法使用時必須在受導者的過去找尋不快之事,這難免使受導者難受,因而可能忽略了受導者的感情因素。
總括而言,本人認為精神分析理論及療法在處理一些嚴重的心理問題,如精神病等,有其成效,但在處理學生之間的問題,可能有楚才晉用之感。
精神分析的貢獻與影響
弗洛伊德在理論建樹方面,以潛意識學說為基礎,提出了系統的人格理論,包括人格結構與人格發展的理論,以及探索潛意識的方法論如夢論、過失論等,這些理論又是為指導其臨床治療實踐服務的。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貢獻既有理論方面,又有實踐方面。此外,精神分析還對文學藝術、歷史學等學科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構成了弗洛伊德理論令一個方面的特殊貢獻。
精神分析理論廣泛的影響
(一)對文學藝術領域的影響
弗洛伊德的藝術觀點始終貫穿於他的精神分析理論之中。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潛意識是違反道德和倫理的,因此必須放棄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滿足的院望而退縮回來,不得不從享樂主義原則回到現實主義原則;而想像的、幻想的王國卻是一個避難所。藝術家就像一個有精神病的人那樣,從一個他不滿意的現實中退縮回來,鑽進他自己想像出的世界中。他的創作、藝術作品,正如夢一樣,是」潛意識」願望獲得一種假想的滿足。僅管弗洛伊德的者些司想如同他的整體精神分西一大廈一樣缺乏堅實的基礎,並且沒有充足而嚴密的科學證明,但他卻受到諸多文學家、藝術家的盛贊。可以誇張的說,隨便翻開西方任何一本文藝評論的書,我們能夠找到弗洛伊德的名字或看到他的影子,因位許多藝術家正是以這個理論所提供的原則去指導自己的創作實踐。
(二)其它影響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不僅作為一種心理學派對心理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當今資本主義國家裡,特別是在美國,弗洛伊德主義和新弗洛伊德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思潮在一般意識形態中都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它不僅影響了西方當代的文學藝術,而且對宗教、倫理學、歷史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著作「圖騰與禁忌」可以說是這種影響的代表。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局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有很大貢獻。但同時,它有嚴重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他所宣揚的潛意識基礎論、泛性論和本能論。心理學界特別尖銳地批評精神分析學派在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的局限。
(一)弗洛伊德在理論上的局限
1.潛意識基礎論:
俗稱」人為萬物之靈」,這靈就意味著人有語言,會思維,能自覺行動而區別於萬物,成為萬物之首。如果把潛意識理解為人們為精神生活的一種值得的補充形式與方面,那是無可厚非的。但像弗洛伊德那樣把潛意識抬得過高弗洛伊德竟理解為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基礎與核心,而貶斥了意識對人的精神生活和行為活動的調節指導作用作出一種合乎實際的理論概括
2.泛性論:
弗洛伊德把從對精神症病患的研究德出的有關性的情結與結論,擴大應用在嬰幼兒的攝食、排便等生理活動中,甚至推廣應用到人文學科領域中,違反了具體對象應作具體分析的實事求是的一般科學原則。弗洛伊德對於無論是生理現象、心理現象還是社會現象都應用同一規律,同一思維模式,也即他的泛性論去加以分析說明,雖引起過一般人不同與不同學科專家的重視與爭論,因而使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產生了較大影響,但它在理論上局限與錯誤始終是明顯存在的
3.本能論:
弗洛伊德認為本能是最不清楚的,但他重視本能,強調本能,並對本能加以歸類確極其明確。但是誇大了本能的作用,以它為主宰人的整個佸動的決定者,那就故過份強調本能兒將人混同於動物,降低為動物,突現了人的自然屬性,從理論上是把本能絕對化,把人本能化、生物化,無視於人的社會性的實質。弗洛伊德的本能論也在實踐中產生的消極影響。因為按照他的理論,既然人有死之本能,表現為破壞與侵犯的天性,那麼犯罪與戰爭也就是不可避免的。這樣,客觀上不啻為現實社會中的破壞和侵犯行為進行辨護,提供的理論依據。
以上三方面的剖析來看弗洛伊德理論的不足與局限,可歸結為弗洛伊德在人性問題上的錯誤。
(二)研究對象與研方法的局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在其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上受到心理學界的批評:在研究對象與主題方面受到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最嚴厲的批評,在研究方法與外部效度方面則受到實驗心理學家一再責難。
1.研究主題與對象的局限:
研究不健康的人必然會產生畸形心理學這樣的推論是否妥當,是可以商榷的。但馬斯洛在此表明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研究健康人的心理或健康人格,則是無可厚非的。不過,弗洛伊德以研究病態心理來替代或或推論對正常人心理的研究,是以偏概全,是沒有足夠的外部效度的。
2.研究方法的局限:
具體收集資料方面,實驗心理學家批評,弗洛伊德顯然是在那些不系統的未加控制的條件下進行的。弗洛伊德對每個病人說出來的東西,他不是客觀地一字不差地做記錄,而是在看過病人幾小時之後才寫記錄,並研究這些記錄。因此,數據只包含弗洛伊德記憶中的東西。在進行抽象推論時,他可能本著自己的意願去尋找那些支持假設的材料。弗洛伊德跟本沒有試圖確定他病人所作報告的准確性,因此批評者認為,關於所描述的事件,他應該詢問病然的家屬或朋友來證實報告的准確性。因此,弗洛伊德建立理論的基本步驟----收集數據,很可能描述的不完全,不完善和不正確。而根據資料津行抽象的推理和概括,沒有一個人確切滴知道弗洛伊德是怎樣進行的。弗洛伊德的著作和他的結論,既不包括做結論時所依據的數據、分析數據時所用的方法,也不包括關於他的經驗材料的系統說明。弗洛伊德不願意完全遵照科學報告的慣例來介紹自己的材料,使人們對精神分析的科學性留下許多疑點。更有甚者,因為弗洛伊德不主張他的資料的數量化,所以要斷定他的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或在統計學上的意義是不可能的。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由研究方法的不嚴僅且帶有某種神秘性引起人們對其整個研究的科學產生懷疑。
『陸』 精神分析療法的常用技術有哪些
答案來自網易博客「心靈之光」
精神分析心理療法主要採用自由聯想和釋夢等技術。
自由聯想
自由聯想就是讓病人自由訴說心中想到的任何東西,鼓勵病人盡量回憶童年時期所遭受的精神創傷。
精神分析學說認為,通過自由聯想,病人潛意識的大門不知不覺地打開了,潛意識的心理沖突可以被帶入到意識領域,醫生從中找出病人潛意識之中的矛盾沖突,並通過分析促進病人領悟心理障礙的「症結」,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自由聯想是精神分析的基本手段。
夢的分析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夢的解析》中,認為「夢乃是做夢者潛意識沖突慾望的象徵「。故而分析者對夢的內容加以分析,以期以發現這些象徵的真諦」。
所以發掘潛意識中心理資料的另一技術就是要求病人在會談中也談談他作的夢,並把夢中不同內容自由地加以聯想,以便治療者能理解夢的外顯內容(又稱顯夢,即夢的表面故事)和潛在內容(又稱隱夢,即故事的象徵意義)。
阻抗
阻抗是自由聯想過程中病人在談到某些關鍵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自由聯想困難。其表現多種多樣,如正在敘述過程中突然沉默,或轉移話題等。阻抗的表現是意識的,但根源卻是潛意識中本能地有阻止被壓抑的心理沖突重新進入意識的傾向。
當自由聯想接近這種潛意識的心理症結時,潛意識的阻抗就自然發生作用,阻止其被真實地表述出來。精神分析理論認為,當病人出現阻抗時,往往正是病人心理症結所在。因此,醫生的任務就是不斷辨認並幫助病人克服各種形式的阻抗,將壓抑在潛意識的情感發泄出來。克服阻抗往往需要很多時間。
移情
移情是病人在沉入對往事的回憶中,將童年期對他人的情感轉移到醫生身上。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transference)和負移情(negativetransference),正移情是病人將積極的情感轉移到醫生身上,負移情是病人將消極的情感轉移到醫生身上。
藉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結加以重現,重新「經歷」往日的情感,進而幫助他解決這些心理沖突。
解釋
在治療過程中治療者的中心工作就是向病人解釋他所說的話中潛意識含義,幫助病人克服抗拒,而使被壓抑的心理資料得以源源不斷地通過自由聯想和夢的分析暴露出來。
解釋是逐步深入的,根據每次會談的內容,用病人所說過的話做依據,用病人能理解的語言告訴他的心理症結的所在。解釋的程度隨著長期的會談和對病人心理的全面了解而逐步加深和完善,而病人也通過長期的會談在意識中逐漸培養起一個對人對事成熟的心理反應和處理態度。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柒』 有哪些可以以精神分析的方法來看待和作深入分析的經典文學作品
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可以解讀經典文學作品。
精神分析理論是現代心理學的奠基石,它的影響遠不是局限於臨床心理學領域,對於整個心理科學乃至西方人文科學的各個領域均有深遠的影響,它的影響可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相提並論。
他提出行為的動機源於強大的內在驅力和沖動,如性本能和攻擊本能。他還認為成人的行為的根本原因是童年經歷所遺留下來的未解決的心理沖突。
精神層次:
該理論是闡述人的精神活動,包括慾望、沖動、思維,幻想、判斷、決定、情感等等、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里發生和進行。不同的意識層次包括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無意識)三個層次,好像深淺不同的地殼層次而存在,故稱之為精神層次。
人的心理活動有些是能夠被自己覺察到的,只要我們集中注意力,就會發覺內心不斷有一個個觀念、意象或情感流過,這種能夠被自己意識到的心理活動叫做意識。
『捌』 常用精神分析療法有哪些
常用的精神分析療法主要包括分析阻抗、移情、反移情、夢等,通過這些分析,對患者潛意識的心理沖突和不成熟的防禦方式理解和調整,達到緩解症狀、促進患者人格成熟的目的。 精神分析技術油如下材料組成:自由聯想、移情反應、阻抗等。分析主要包括四個程序:對質、澄清、解釋和修通。
『玖』 精神分析療法的主要方法包括
精神分析治療方法是一類起源較早的心理治療流派。它的創始人是弗洛伊德,其主要的工作理論是要對人的精神、行為進行分析,分析形成的原因,特別重視童年經歷、潛意識,重點分析防禦機制。當治療師對患者進行精神分析時,往往是坐在患者的右後方或左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