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學生資助的研究方法

學生資助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9 06:04:27

如何對家庭困難的大學生進行資助

其實,個人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給他們提供勤工助學的崗位。

僅供參考:
目前正值高校新學期開學之際,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有哪些資助政策?如何才能獲得相應的資助?以及如何確保這些資助政策落實到位?就這些問題,近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獎貸助、勤補免」加「綠色通道」,各項政策成體系
問1:國家對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哪些資助政策?
答:近年來,普通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健全,從制度上保障了不讓一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讓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政策內容上,以獎貸助為主、勤補免為輔。一「獎」。本專科生有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研究生有國家獎學金和學業獎學金。二「貸」。有生源地和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兩種,本專科生、研究生都可以申請。三「助」。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國家助學金。除了國家級獎助學金之外,各地各高校還設有各級各類獎學金、助學金。四「勤」。本專科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從事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學,研究生可以申請從事助教、助研或助管的「三助」崗位津貼。五「補」。有路費和生活費補助,有特殊困難補助、伙食補貼等,有畢業後應征入伍或基層就業的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政策,還有退役士兵學費資助政策。六「免」。包括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減免政策、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
問2:每年有多少大學生可以獲得這些資助?
答:各級各類資助政策的大門,向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敞開。據統計,全國普通高校每年約有3700多萬人次獲得資助。以2013年為例,全國2600多萬普通高校在校生中,一是近1/3獲獎學金。770多萬人獲包括國家獎學金在內的各級各類獎學金,佔在校生的29%。二是近1/3獲助學金。700多萬人獲包括國家助學金在內的各級各類助學金,佔在校生的27%。三是1/10獲國家助學貸款。265萬人獲國家助學貸款,佔在校生的10%;330多萬人獲國家助學貸款財政貼息,佔在校生的12.6%。四是1/10新生通過「綠色通道」入學。2013年秋季學期,74萬新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入學,占當年本專科生新生總數的10%。五是1700多萬人次獲其他各類資助。其中,1100多萬人次獲特殊困難補貼和伙食補貼,310多萬人次獲勤工助學,24萬人獲學費減免, 20萬人獲新生入學項目資助,10萬多畢業生獲學費補償貸款代償,8萬多師范生享受免費教育,140萬人次獲其他資助等等。平均下來,每位在校生可獲得1.4人次資助。
問3:高校學生資助資金都有哪些來源渠道?
答:普通高校學生資助投入以財政投入為主,來源渠道日趨多元。根據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統計,2013年,普通高校學生資助資金總額是574億元。一是1/2的資助資金來自財政。其餘,21%來自高校事業收入提取,26%來自金融機構國家助學貸款,3%來自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捐助。二是2/3的財政資金來自中央。288億元財政資金中,中央財政安排了171億元,佔60%;地方財政安排了117億元,佔40%。三是近八成的資助資金用於獎助貸。資助資金總額中,各級各類獎學金和助學金佔到54%,發放國家助學貸款及用於貼息的資金佔到26%。
問4:如何保障高校學生資助政策落實到位?
答:為保障高校學生資助政策落實到位,中央有關部門及地方各級政府、各學校,在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建立健全了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保障機制,努力做到讓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應貸盡貸。從中央到地方,一是機構健全。已經基本建立起了國家、省、市、縣和高校五級管理體系和領導機制,形成了中央宏觀指導、省級統籌領導、地市積極配合、區縣認真實施、高校全面落實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二是制度完善。基本建立了高校學生資助制度體系,每一項資助政策都制定了相應的配套辦法。例如,對國家獎助學金,有名額分配、資格認定、評審公示、發放管理等制度,對國家助學貸款,有風險補償、獎勵返還、風險分擔、徵信管理、績效考核、以獎代補等機制。三是宣傳到位。各地各高校通過多種形式宣傳、解讀國家資助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戶曉。
從家門到校門、從高中到高校,資助政策無縫銜接
問5: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可申請哪些資助?
答:每年6月份,財政部、教育部都要印製數百萬份《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高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讓每一所高校隨錄取通知書一起寄到每一位新生手中。新生在了解國家資助政策後,如實填寫調查表,經當地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核實、蓋章後,據此申請辦理入學前和入學時的資助項目:一是路費和入學後短期生活費有困難的,可申請中西部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這是中央財政利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設立的,向中西部地區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高中應屆畢業生,一次性補助入校報到的交通費及入學後短期生活費。可以向當地縣級教育部門申請辦理,也可以直接向原就讀高中申請。經認定、評定後,每生可獲得省內500元、省外1000元的一次性補助。二是繳納學費和在校期間生活費有困難的,可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目前,大部分省份均已開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覆蓋全國30個省份、86%的區縣。大多數學生可以在線提出申請或在就讀高中提出預申請,經當地民政部門或所在高中審查蓋章後,到縣級學生資助中心簽訂《借款合同》,領取貸款受理證明,入校時由學校幫助辦理貸款確認回執手續。每人每年最高貸款額度本專科生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在校期間的利息由財政全部補貼。三是無法繳納學費、住宿費的新生,還可通過「綠色通道」先行辦理入學。家庭經濟困難新生一時籌集不齊學費和住宿費,首先可通過學校開設的「綠色通道」按時報到;入校後再向學校申報家庭經濟困難,由學校核實認定後採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
問6:可以通過哪些渠道進行政策咨詢和問題投訴?
答:為暢通群眾信訪渠道,方便廣大高校學生及其家長了解學生資助政策,反映資助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教育部全年開設統一監督舉報電話:010-66092315、66093315。每年8月15日-9月15日,在新生入學期間專門開通了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熱線電話,每天從早上8點開通到晚上8點。同時,教育部還通過門戶網站設置的政策咨詢專欄答復相關咨詢,學生和家長也可通過信函方式反映資助政策執行有關問題。在校生可以到學校學生管理部門咨詢及辦理手續。除教育部門外,個別金融機構也開設了咨詢電話,如國家開發銀行全年開通95593熱線電話,想了解國家開發銀行助學貸款業務的學生可撥打咨詢。
表現好、手腳勤,獲取資助更光榮
問7:在校期間,哪些人可以獲得哪些國家獎助政策?
答:包括高職學生、第二學位學生在內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生,以及納入招生計劃的全日制研究生,都可以申請獲得以下三類獎助項目:一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可獲得國家助學金。這是助困類資助項目,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設立。全國平均20%的本專科生可獲得;從2014年秋季學期開始,凡是納入全國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都能獲得。資助標準是每生每年本科生平均3000元,碩士生不低於6000元,博士生不低於1萬元。國家助學金由學校按月發放,用於解決在學期間的基本生活支出。二是特別優秀的,可申請國家獎學金。這是獎優類資助項目,由中央財政出資設立,每年獎勵4.5萬名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和5萬名特別優秀的二年級及以上本專科生。獎勵標準是每生每年本專科生8000元,碩士生2萬元,博士生3萬元。國家獎學金屬於一次性獎勵,與目前的學費標准相當甚至有節余,獲得者可以基本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支出。三是家庭經濟困難且品學兼優的,可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或學業獎學金。這是獎優助困相結合的資助項目,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設立。國家勵志獎學金面向二年級及以上、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本專科在校生,3%的本專科生每生每年可獲得5000元獎勵。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設立,用於獎勵支持學業成績優秀、科研成果突出的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學業, 每生每年碩士生不超過1.2萬元,博士生不超過1.8萬元。勵志獎學金和學業獎學金都可以用來解決在校期間的學習費用問題。也就是說,對於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來說,在獲得國家助學金以後,還可以通過勤奮學習,申請獲得國家獎學金或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可以基本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住宿費、基本生活費或學習費用等支出。
問8:這些國家獎助政策需要怎樣的程序獲得?
答:每年秋季學期開學後,都由各高校統一組織國家獎助學金評審工作。一是本人申請。有意參評國家獎助學金的學生,都可以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請,填寫提交申請審批表並附相關證明材料。二是資格認定。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的學生,需要通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格認定。其中,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在同一學年內不能同時申請獲得。三是綜合排名。申請本專科國家獎學金的學生,原則上學習成績排名與綜合考評成績排名在評選范圍內都要位於前10%,若其中一項或兩項排名超出前10%,但均在前30%以內,只有在其他方面表現非常突出的情況下,才可以申請國家獎學金。四是兩級公示。院系將通過組織答辯、民主評議等方式進行初評,形成推薦名單報學校審定。為保證評審結果公開、公正,國家獎助學金評審一般實行院系和學校兩級公示,公示期間學生如有異議,可向相關部門申訴。
問9:除獲得國家獎助學金之外,高校學生在校期間還可以通過哪些渠道獲得資助,以及如何獲得?
答:一是部分師范生,可以享受免費教育政策。如果是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以及部分地方試點師范院校的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可以享受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的政策。二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可通過申請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解決學費問題。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生和研究生,可以通過本校學生資助部門向經辦銀行申請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貸款額度本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隨著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大力發展,大部分省份已停辦校園地助學貸款業務。如要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可先與就讀高校聯系,咨詢是否能夠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二是應征入伍的在校生可申請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解決學費和還貸問題。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在校生,對之前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可在應征報名時登錄大學生徵兵報名系統,在線申請一次性補償或代償,經學校審核蓋章和縣級徵兵部門蓋章後,由學校幫助辦理。退役後自願復學、或入學的(高考錄取後保留入學資格直接入伍學生),入學報到後向學校提出學費減免申請。本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三是退役士兵,可享受學費資助。對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給予學費資助。本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從2014年起,退役士兵學費資助將採取「先免後補」方式,即各高校要先免除符合資助條件的退役士兵學生應資助的學費,待審核後,中央財政按程序將退役士兵學費資助資金撥付給相應高校。四是學有餘力的可申請勤工助學和「三助」崗位津貼,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學生在學校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於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活動。本專科生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每小時酬金不低於8元人民幣。高校統籌利用教育撥款、科研經費、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資金,設置研究生「三助」崗位,並提供「三助」津貼。高校通過建立健全導師責任制和導師項目資助制,為研究生提供助研崗位,調動研究生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助研津貼主要通過科研項目經費中的勞務費及科研間接費列支。同時,研究生還可向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申請助教和助管崗位,助教津貼和助管津貼所需資金由高校承擔。六是除此之外,還可以申請校內設置的各種資助項目。包括高校利用從事業收入中提取的資助資金以及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助資金等設立的校內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校內無息借款、減免學費等。
學費有補償、貸款可代償,下基層和去當兵「不吃虧」
問10:學生畢業期間和畢業後,可以申請哪些獎助項目?
答:學生畢業期間和畢業後,可通過學校申請學費補償和貸款代償政策,主要是指兩類畢業生:一是基層就業的畢業生。國家對中央部門所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自願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達到3年及以上的,實施相應的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學生畢業後每年補償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的最高金額本專科生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分三年補償代償完畢。目前,部分省份參照中央部屬高校做法,面向地方高校應屆畢業生實施了赴基層單位就業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二是應征入伍的畢業生。國家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生,在入伍時對其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一次性補償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行代償。本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

⑵ 如何做好高校學生資助工作

一、認真宣講、解讀國家相關精準扶貧資助政策。在新學年開學之初,各級各類學校要把各類學生資助政策宣講到位、解讀到位,確保貧困學生及時、有效、全覆蓋地享受國家的扶貧資助政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切實落實教育部的「對建檔立卡家庭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確保做到『三個也不能少』:一個對象也不能少、一個項目也不能少、一分錢也不能少,讓每一個貧困家庭學生都能得到資助。」的好政策宣傳到每一所學校、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及家長。

二、要在能力范圍內對貧困學生提供必要資助。各級各類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設立一定的助學基金,對學生在雜費、班費、住宿費、生活費、水費、電費、保險費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資助。資助方式可以有多種,比如直接免除,免除雜費、班費、住宿費等,或者直接發放一定的生活補助金,讓困難學生沒有基本生活的後顧之憂。在學校設置勤工儉學崗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掙得一份收入,在學習、生活開支上多一份保障,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

三、積極引入社會資助機制,設立勤工儉學崗位,建立完善的資助體系。加強與知名校友、愛心企業的溝通和合作,設立專項助學金,為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爭取更多的資助渠道;

四、因地制宜開展好貧難學生的心理輔導,注重貧困生的隱私保護。助學工作不僅僅體現在經濟這一個領域,心理「助學」也很重要。有的貧困學生,會因貧困產生自卑感,不願與同學老師交流,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校要安排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專家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結對幫扶,鼓勵他們勇敢地戰勝自卑心理,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同時,學校在做好資助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注重貧困生的隱私保護,避免加重貧困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

五、要嚴格把關審核,確保讓真正貧困的學生享受到資助政策。要建立完善的受資助對象評議、評審和監督等工作機制,深入調查研究,確保資助金用在「刀刃」上,讓貧困學生享受國家的恩澤。

⑶ 大學新生資助項目有哪些,該如何申報辦理

大學新生資助項目有:

1.國家獎學金

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用於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全國每年獎勵本專科學生5萬名,每生每年8000元。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學生為高校在校生中二年級以上(含二年級)的學生。

2.國家勵志獎學金

用於獎勵資助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面約為全國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總數的3%,每生每年5000元。

3.國家助學金

用於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預科、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國家助學金資助面約為全國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總數的20%,重慶市屬高校資助面約為27%,平均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3000元,可分設3檔。

4.國家助學貸款

國家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金融機構向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的不需要擔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學貸款,幫助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用,每學年貸款金額原則上不超過8000元,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0年。國家助學貸款利率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公布的同檔次基準利率,不上浮。

5.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

財政部、教育部對中央部門所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自願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達到3年以上(含3年)的,實施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

6.服義務兵役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及學費減免

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等學校在校生及畢業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施一次性補償或代償,對退役後復學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實行學費減免。

7.直招士官學費補償貸款代償

對直接招收為士官的高等學校學生,入伍時對其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一次性補償或對其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行代償,補償代償金額根據畢業生在校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確定,每生每年不高於8000元。

8.退役士兵教育資助

對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給予教育資助。一是學費資助,按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的學費標准,每學年每生最高不超過8000元;二是家庭經濟困難退役士兵學生生活費資助;三是其他獎助學金資助。

9.師范生免費教育

教育部、財政部在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免費教育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

10.新生入學資助項目

從2012年起,對中西部地區啟動高校家庭經濟特別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用於解決學生家庭至錄取學校間的路費及入校後短期生活費,省(區、市)內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資助500元,省(區、市)外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資助1000元,全市資助5800名。。

11.勤工助學

高校設置校內勤工助學崗位,並為學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學機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優先考慮。學生參加勤工助學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勞動報酬原則上不低於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制定的最低工資標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12.校內資助

高校利用從事業收入中按照規定比例提取的資助資金以及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助資金等,設立校內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校內無息借款、減免學費等。

13.綠色通道

高校建立「綠色通道」,對被錄取入學、無法繳納學費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後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別採取不同辦法予以資助。

14.重慶籍三峽移民高職學生助學金

對普通高校全日制正式學籍的重慶籍三峽移民學生中,接受專科層次職業學歷教育的在校學生給予助學金資助,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1000元。

15.重慶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生資助

對所有納入重慶市貧困農戶公開查詢系統管理、在市內外普通高校就讀的重慶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全日制本專科大學生補助學費,學費標准在8000元以內的全額補助,超過8000元的定額補助8000元;不足部分通過助學貸款解決,實行應貸盡貸,就讀期間財政全額貼息。

16.「泛海助學」項目資助

「泛海助學行動」項目全市每年資助1萬名,資助標准為每生5000元,優先資助重慶市戶籍農村建檔立卡家庭和城鄉低保家庭應屆高考本科新生;在全市名額有剩餘的基礎上,可用於資助重慶市戶籍其他家庭經濟特別困難本科新生,並向全市18個貧困區縣傾斜。藝術類專業考生不納入資助。

17.重慶市教育發展基金會「金秋圓夢」項目資助

對戶籍為我市18個貧困區縣的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專科新生給予助學金資助,2017年該項目安排資助資金90萬元,資助名額300人,資助標准為每生3000元。

申報方法:困難新生需向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入學錄取通知書原件和復印件,以及填寫好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入學資助項目申請表」,就可以申請了。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核實後,如果確實是貧困學生,就會按政策資助。

(3)學生資助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入學資助項目是資助對象為考上高職以上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款項為交通補助費用的國家惠民政策,被省內院校錄取資助500元,被省外院校錄取資助1000元。保證困難新生能順利到達高校進行入學。負責單位為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和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各學校應嚴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申請學生資格、條件進行評審;經評審通過的學生名單必須進行為期不少於5天的公示。如有領取資助款後,不到高校報到注冊的,資助款將被追回。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大學新生看過來 這17項資助政策幫助你圓夢大學

⑷ 國家學生資助政策

法律分析:1.國家獎學金。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用於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每年獎勵本專科學生5萬名,每生每年8000元。

2.國家勵志獎學金。用於獎勵資助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面約為全國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總數的3%,每生每年5000元。同一學年內,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不能同時獲得。

3.國家助學金。用於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國家助學金資助面約為全國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總數的20%,平均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3000元,可分設2-3檔。

4.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金融機構向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的不需要擔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學貸款,幫助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用,每學年貸款金額原則上不超過8000元,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0年。國家助學貸款利率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公布的同檔次基準利率,不上浮。貸款學生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貼息,畢業後的利息由學生支付,並按約定償還本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有兩種模式:一是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即通過就讀學校向經辦銀行申請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即通過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機構提出申請(有的地區直接到相關金融機構申請)。

5.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對中央部門所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自願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達到3年以上(含3年)的,實施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補償代償金額根據畢業生在校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確定,每生每年不高於8000元。每年補償或代償總額的1/3,分3年補償代償完畢。地方高校畢業生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由各地參照中央政策制定執行。

6.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及學費減免。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等學校在校生及畢業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施一次性補償或代償,對退役後復學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實行學費減免。補償代償金額根據學生在校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確定,退役復學學費減免金額按照實際收取學費確定,每生每年均不高於8000元。

法律依據:《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和加強學生資助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資助工作順利開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2007)13號)等文件以及預算管理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學生資助資金是指中央財政安排的用於落實高等教育(含本專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國家資助政策的資金,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免學(雜)費補助資金、服兵役國家教育資助資金、基層就業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資金、國家助學貸款獎補資金等。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普通高校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設立、實施全日制高等學歷教育的普通本科學校、高等職業學校、高等專科學校等職業學校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設立,實施全日制中等學歷教育的各類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通高中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設立的普通高中學校(含完全中學和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高中部)。

⑸ 學生資助如何避免平均分配

⑹ 你認為學生資助工作應該怎麼

1、加快推進國家助學貸款生源地化。為實現教育公平,保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不因經濟原因而綴學,國家開始實行助學貸款政策。政策執行幾年後重新審視,實行生源地貸款為主, 學校所在地貸款為輔的原則在實際中是比較可行的。生源地銀行和學生及其家長的關聯度較高,相對了解貸款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 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地點不確定,但學生家長的居住地相對穩定,生源地貸款也有利於學生畢業後貸款的追蹤和催繳工作;還有利於幫助學生樹立還貸意識,加強社會責任感的教育。所以增加助學貸款生源地的比重,有利於實現國家助學貸款的長期良性循環,真正實現其扶貧助學的目的。
2、加強隊伍建設,完善機構。高等學校要認真落實國家關於資助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按照規定建立資助工作機構,加強資助工作隊伍建設,按照比例選拔政策水平高、責任心強、公道正直有愛心的教師來承擔資助工作。政府相關部門、相關機構和學校都應該高度重視資助政策的宣傳工作,力圖做到和資助工作有關的管理部門、教師、關心資助政策的學生、家長都了解和熟悉資助措施的條件、途徑和程序。利用多種形式使所有利益相關者都了解資助政策,關注資助工作。同時,高校還需要建立起一種應急資助機制,對因意外原因導致家庭經濟狀況發生變化的學生能及時提供一定的幫助,助其渡過難關。這種機制是完善的高校資助體系中必不可少的。
3、完善資助對象的認定程序。按照國家的要求並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成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機構,這是高校完善資助工作的前提條件。認定機構的成員要有合理結構,應當包括院系領導、輔導員、學生代表和其他與學生在校生活密切相關的部門代表組成;對資助對象除每學年一次的集中申報審查外,還應當不定期、按比例進行資格復查;資助部門要克服困難,盡量對經濟困難學生的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及時、准確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出入庫管理或調整困難檔次;認定工作可以引入學生監督機制,在貧困生認定和復查工作中,成立包括學生骨幹、貧困生和家庭經濟富裕學生等學生組成認定工作監督小組,結合受資助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日常消費行為及誠信品質進行初步評定,確保評定結果的公平和公正。
4、拓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途徑。勤工助學是高校資助工作的重要渠道,資助工作部門要積極挖掘合適的勤工助學崗位,特別是校外崗位,拓寬資助渠道。在校內,要積極有效地發揮大學生的知識和專業優勢,在原有的一些基礎性工作之外,多設置一些和專業知識與能力相關的助學崗位,如科研助理、實驗室助理、教學助理等崗位;通過和就業部門的聯系,在校外拓展一些適合學生及學生專業特點,體現大學生智力優勢的助學崗位。另外,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一些允許有少量經營服務性質和簡單管理性質的崗位諸如報攤、廣告箱、體育場館、多功能廳等也可設置若干助學崗位,或者讓利交由學生經常管理,實現專業學習和勤工助學的良性循環。
5、強化資助育人工作的教育功能。如前所述,在資助工作中,往往較多的關注給予資助對象以物質支持, 而忽視對其進行精神上的關懷。比起經濟上的困難,經濟困難學生往往更缺乏被人尊重的感覺,他們認為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貢獻不大, 對自己的未來缺乏信心,導致生活、學習失去目標,嚴重的甚至引發心理疾病。所以我們必須轉變資助工作理念,從單純的經濟資助轉變為全方位的資助。對資助對象除了經濟上的資助外,還要給予更多精神上關愛,尊重,助其樹立信心。加強對受資助學生的誠信教育、勵志教育、感恩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健康豐富的文體活動,培養自強、自尊、自信的精神,和樂觀、豁達、寬容的人生態度。同時引導他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其他人,教育其知恩圖報,反哺社會。
6、建立有效的監督和考評機制。許多學校在實踐中對資助經費的發放方式進行研究創新,靈活採取集中發放和分期發放的形式對於保證資助經費的使用效率是十分有效的。學校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對受助學生的跟蹤機制,對於通過資助,出色完成學業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對於不能合理、正確使用資助金的學生,要及時有效地予以糾正指導,使資助資金真正發揮它的功能作用。學校應當將資助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考核評估體系,鼓勵創新運行機制,以確保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獲得公平的資助。國家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也應對資助工作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監督和考評機制,將各類資助工作納入政府整體工作考核評估的體系,以確保資助政策得以貫徹執行,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得到良性發展。
努力構建兼具經濟救助和人文關懷的資助工作新模式,事關億萬貧困學子的健康成長,事關教育公平,是國家和民族的千秋偉業。通過完善資助工作,切實使億萬困難家庭受益,億萬困難學生受益,正在教育功能的良好體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良好體現。

⑺ 學生資助資金的相關政策

法律分析:(一)本專科生教育階段: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校內獎助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的混合資助體系

(二)研究生教育階段:國家獎助學金、「三助」崗位津貼、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等多種方式並舉

法律依據:《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 第五條 普通高校資助范圍及標准:

(一)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本專科生,每年獎勵 萬名,每生每年 8000 元。

(二)本專科生國家勵志獎學金。獎勵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本專科生,資助面約為全國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總數的 3% ,每生每年 5000 元。

(三)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含預科生),資助面約為全國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含預科)在校生總數的卻%-,平均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3000 元,具體標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 2000-4000 元范圍內自主確定,可以分為 2-3 檔。

(四)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研究生,每年獎勵 4.5 萬名。其中:碩士生 3.5 萬名,每生每年 2萬元;博士生 1萬名,每生每年3 萬元。

(五)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獎勵中央高校全日制研究生,中央財政按照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8000 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10000 元的標准以及在校學生數的一定比例給予支持。

(六)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資助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中央高校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6000 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15000 元;地方所屬高校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財政部門會同教育部門確定,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於 6000 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於 13000 元。

(七)服兵役高等學校學生國家教育資助。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招收為士官、退役後復學或入學的高等學校學生實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學費減免。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金額,按學生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下 同)兩者金額較高者執行;復學或新生入學後學費減免金額,按高等學校實際收取學費金額執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以及學費減免的標准,本專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 8000 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 12000 元。超出標准部分不予補償、代償或減免。

(八)基層就業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對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的中央高校應屆畢業生實行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本專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 8000 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 12000 元。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低於補償代償標準的,按照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金額實行補償代償。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高於補償代償標準的,按照標准實行補償代償。

⑻ 為了國家助學貸款取得更好的助學效果 有哪些措施

1、目前,在本專科教育階段,建立了以國家獎助學金和國家助學貸款為主,校內獎助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綠色通道」、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等為輔的資助政策體系。在研究生教育階段,建立了包括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
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崗位津貼、學費減免、特殊困難補助、「綠色通道」等在內的多元獎助政策體系。中央財政每年投入高校學生資助經費約223億元,惠及約660萬名學生。
2、對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標准和資助比例調整完善的措施包括:
一是調整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標准。綜合考慮本專科學生收費標准調整和研究生全面收費等因素,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標准由現行每人每年不超過6000元,調整為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每人每年不超過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過12000元;年度學費和住宿費標准總和低於最高限額的,貸款額度可按照學費和住宿費標准總和確定。在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中,國家助學貸款主要定位於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問題,上述貸款額度基本可以滿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繳納學費和住宿費的需要。

二是進一步細化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比例。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含第二學士學位、高職學生)國家助學貸款全國平均資助比例應與當年國家助學金資助比例相當,各地區、各高校資助比例應與本地區(本高校)當年國家助學金資助比例相當;全日制研究生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比例根據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等獎助政策覆蓋范圍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情況確定。目前,高校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全國平均資助比例為20%,各省份具體資助比例根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分布情況確定,其中:東部地區為13%—17%,中部地區為21%—22%,西部地區為27%—29%。上述比例基本可以比較客觀地反映不同地區本專科學生國家助學貸款的比例需求。研究生學習和生活成本相對較高,獲得資助的渠道比本專科生更多,因此不對研究生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比例作出具體規定,而由各地區、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⑼ 辦理教育資助對學生考學有什麼影響

我叫李雪,已經是安慶市迎江區新洲實驗學校九年級的學生。我由衷地感謝黨和國家的教育資助這一惠民民生工程!

我家住在新洲鄉康寧村,父親一直靠會點瓦匠的手藝掙錢養家,母親因身體殘疾只能在家干點農活,我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些許歡樂,只可惜我是女娃。當弟弟出生的時候,本來以為能給我們家庭帶來更多的快樂,可惜天不遂人願,弟弟卻早年夭折,給一家人精神上很大的打擊,爸爸媽媽還有一位年事已高的奶奶需要照顧。一家人所有的開支都靠爸爸那點打工錢,吃飯、看病、上學……哪一樣不是需要花錢的地方,雖然我家有農村低保戶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補助,但面對如今的生活經濟上還是顯得捉襟見肘。特別是我的學業,爸爸知道再窮也不能不讓我上學,只有讓我上學,學有所成,才能真正的讓我以後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但如今,這些年的求學之路讓我見證了教育資助政策的一步步加強與完善,更是一步步的深入人心。國家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免除了我們的學雜費和書籍費。特別是近幾年,還對我這樣的農村低保戶家庭,每學年給予625元的學業資助,徹底解決了我的學習和生活負擔。就算以後上了普通高中,我也照樣能享受相關資助政策,這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求學之路。每當爸爸拿到教育資助,不用擔心我會因貧輟學時,總能看到爸爸媽媽臉上綻開了花,我心裡也甜滋滋的。

國家助學政策讓我自立、自強、上進、樂觀,還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雖然我無法選擇出生的家庭,但是我能選擇改變自己的命運。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在求學路上能走得更遠;感謝社會,讓我的生活不再窘迫;感謝老師,幫助我增長文化知識,學有所成!我也時常暗暗下定決心,好好學習,決不辜負國家對我的培養,長大後也要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去,為國家繁榮昌盛貢獻自已一份力量!(迎江區新洲實驗學校九年級學生李雪口述 迎江區新洲實驗學校教師劉菲整理)

⑽ 資助困難學生有哪些方法

資助困難學生的方法主要有:為學生開通綠色通道、國家助學 貸款、國家助學金(獎學金)、勤工儉學、減免學法等方法。

第一:開設綠色通道。如果你是新錄取的大學生,家庭經濟困難,那麼可以走「綠色通道」途徑,可以享受先入學後繳費的幫助,確保困難家庭學生可以順利入學。

第二:國家助學貸款。這個途徑需要學生個人申請,而且額度比較大,足夠可以解決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等方面的問題。

第三:國家助學金和獎學金。這個也是可以申請的,也是可以資助困難學生的方法之一,可以跟學校提出申請,這個資助的金額可以達到3000多元一學期,也可以較好的解決困難學生的飲食住宿問題。不過獎學金需要優異的成績,所以需要學生努力去爭取。

第四:可以通過勤工助學的方式資助困難學生。作為一些公益的部門,可以騰出一些勤工助學的崗位給困難學生,通過這個方式減輕學生家庭壓力,幫助他們可以順利完成學業。按照有關要求,這個方法可以較好的解決學生的吃飯問題,甚至可以解決他們的學費。

第五:可以減免特殊困難學生的學費。比如,如果是領取低保的家庭困難學生,可以適當的減免或者不收學費,這也是資助困難學生的方法,不過需要提供相關的困難證明,比如低保證及流水等材料。

以上就是一些可以資助困難學生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學生資助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雙面羊絨的邊如何縫制方法視頻 瀏覽:752
腦血管堵塞手腳無力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532
貴州學習方法哪裡學 瀏覽:406
變壓器串連接方法 瀏覽:398
愛衛唾液試紙使用方法 瀏覽:621
魚鉤魚線魚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242
一建各科內各種計算方法編制方法 瀏覽:574
葛藤蔓的種植方法 瀏覽:502
小米平板的照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89
毛囊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564
99999999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28
蔚來汽車倒車剎車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175
蝗蟲飛機的製作方法簡單 瀏覽:948
預防治療近視的方法 瀏覽:59
瓷磚下面潮濕用什麼方法快速干 瀏覽:86
腦部淋巴瘤治療方法 瀏覽:841
增加現金流凈額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9
釣魚主線和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365
蘭花茶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90
綠蘿快速長瀑布方法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