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施工方面有什麼方法

施工方面有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9 03:26:27

1. 工程方面有哪些施工方法

土建與水電全套計算規則 一、平整場地:建築物場地厚度在±30cm以內的挖、填、運、找平。 1、平整場地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積計算。 2、平整場地計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場地工程量;A———建築物長度方向外牆外邊線長度;B———建築物寬度方向外牆外邊線長度;S底———建築物底層建築面積;L外———建築物外牆外邊線周長。 該公式適用於任何由矩形組成的建築物或構築物的場地平整工程量計算。 二、基礎土方開挖計算 開挖土方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計算。 (2)、定額規則:人工或機械挖土方的體積應按槽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槽底面積應以槽底的長乘以槽底的寬,槽底長和寬是指基礎底寬外加工作面,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2、開挖土方計算公式: (1)、清單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2)、定額規則:基槽開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寬度;C———工作面寬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長度。. 其中外牆基槽長度以外牆中心線計算,內牆基槽長度以內牆凈長計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開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體積;A—基坑上口長度;B———基坑上口寬度;a———基坑底面長度;b———基坑底面寬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體積=基槽(坑)挖土體積-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一般包括墊層、牆基礎、柱基礎、以及地下建築物、構築物等所佔體積 2、室內回填土體積=主牆間凈面積×回填土厚度-各種溝道所佔體積 主牆間凈面積=S底-(L中×牆厚+L內×牆厚) 式中:底———底層建築面積;L中———外牆中心線長度;L內———內牆凈長線長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內外高差減去地面墊層、找平層、面層的總厚度,如右圖: 四、運土方計算規則及公式: 運土是指把開挖後的多餘土運至指定地點,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時從指定地點取土回填。土方運輸應按不同的運輸方式和運距分別以立方米計算。 運土工程量=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 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時表示余土外運,為負值時表示取土回填。 五、打、壓預制鋼筋混凝土方樁 1、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計量單位:m3,體積計算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設計樁長(包括樁尖長度) 2、送鋼筋混凝土方樁(送樁):當設計要求把鋼筋砼樁頂打入地面以下時,打樁機必須藉助工具樁才能完成,這個藉助工具樁(一般2~3m長,由硬木或金屬製成)完成打樁的過程叫「送樁」。計算方法按定額規定以送樁長度即樁頂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橫截面積以立方米計算,計量單位:m3,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送樁長度+0.5m) 送樁長度——設計樁頂標高至自然地坪。 3、接樁:接樁是指按設計要求按樁的總廠分節預制運至現場先將第一根樁打入將第二根樁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樁相連後再繼續打樁 硫磺膠泥按樁——計量單位:m2;按樁截面積 電焊接樁——計量單位:t ;按包角鋼或包鋼板的重量。 六、打、壓預應力鋼筋砼管樁 按設計樁長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管樁的空心體積應扣除,管樁的空心部分設計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時,應另行計算。計量單位:m3,體積計算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設計樁長(包括樁尖長度) 樁內灌芯工程量計算,計量單位:m3 V=管樁樁孔內徑截面積×設計灌芯深度 七、灌注樁 (1)打孔沉管灌注樁單打、復打:計量單位:m3 V=管外徑截面積×(設計樁長+加灌長度) 設計樁長——根據設計圖紙長度如使用活瓣樁尖包括預制樁尖,使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尖則不包括 加灌長度——用來滿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設計規定;無規定時,按0.25m計取。 (2)、夯擴樁:計量單位:m3 V1(一、二次夯擴)=標准管內徑截面積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不包括預制樁尖) V2(最後管內灌注砼)=標准管外徑截面積 ×(設計樁長+0.25)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按設計規定計算。 (3)鑽孔混凝土灌注樁 成孔工程量,計量單位:m3 鑽土孔V=樁徑截面積×自然地面至岩石表面的深度; 鑽岩孔V=樁徑截面積×入岩深度度 混凝土灌入工程量,計量單位:m3 V=樁徑截面積×有效樁長,有效樁長設計有規定按規定,無規定按下列公式: 有效樁長=設計樁長(含樁尖長)+樁直徑 設計樁長——樁頂標高至樁底標高 基礎超灌長度——按設計要求另行計算。 泥漿運輸工程量:計量單位:m3,工程量按成孔工程量計取。 八、人工挖孔樁 (1)、人工挖孔工程量:計量單位:m3 V(人工挖土)=護壁外圍截面積×成孔長度 成孔長度——自然地坪至設計樁底標高 V(淤泥、流砂、岩石)=實際開挖(鑿)量 (2)磚、混凝土護壁及灌注樁芯混凝土工程量:計量單位:m3 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的實體積 九、水泥攪拌樁、粉噴樁,以立方米計算 V=(設計樁長+500MM)×設計樁截面面積(長度如有設計要求則按設計長度)。雙軸的工程量不得重復計算,群樁間的搭接不扣除。 十、長螺旋或旋挖法鑽孔灌注樁,以立方米計算 V=(設計樁長+500MM)×設計樁截面面積或螺旋外徑面積(長度如有設計要求則按設計長度)。 十一、基坑錨噴護壁成孔及孔內注漿。 按設計圖紙以延長米計算 十二、護壁噴射混凝土 按設計圖紙以平方米計算。 十三、磚基礎計算規則 1、基礎與牆身(柱身)的劃分: (1)基礎與牆(柱)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 室內設計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柱)身。 (2)基礎與牆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面﹢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超過﹢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 (3)磚、石圍牆,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2、磚基礎的計算方法(計價表規則) (1)磚基礎不分牆厚和高度,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其中基礎長度:外牆牆基按外牆的中心線計算;內牆牆基按內牆基最上一步的凈長線計算。 (2)不扣除的部分:基礎大放腳T形接頭處的重疊部分,嵌入基礎內的鋼筋、鐵件、管道、基礎防潮層、單個面積在0.3m2以內孔洞所佔體積,但靠牆暖氣溝的挑檐亦不增加。附牆垛基礎寬出部分體積應並入基礎工程量內。 (3)應扣除的部分:嵌入基礎內的鋼筋砼柱樑板和地圈樑的體積 (4)磚基礎大放腳的工程量計算:常用磚基礎一般為定型的階梯形式,每個台階以固定尺寸向外層層疊放出去,俗稱大放腳基礎。根據大放腳的斷面形式分為:等高式大放腳和間隔式大放腳。為了簡便磚大放腳基礎工程量的計算,可將放腳部分的面積折成相等牆基斷面的面積。一般情況,我們可以先從折算表中查出折算高,再去計算增加斷面。 大放腳計算公式為:大放腳基礎工程量=基礎長度×牆基厚度×(基礎高度+折算高度) 十四、磚砌實砌牆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1、計算方法及公式:應區分不同牆厚和砌築砂漿種類以m3計算。牆體體積=(牆體長度×牆體高度-門窗洞口面積)×牆厚-嵌入牆體內的鋼筋砼柱、圈樑、過梁體積+磚垛、女兒牆等體積 2、應扣除部分:門窗洞口、過人洞、空圈,嵌入牆身的鋼筋砼柱(如GZ)、梁(GL、QL等), 鋼筋磚過梁,暖氣包壁龕等的體積。 不扣除部分:梁頭,內外牆板頭,檁木,墊木, 木楞頭,沿椽木,木磚、門窗走頭,磚牆內的加固鋼筋,木筋,鐵件,鋼管,每個在0.3m2以下孔洞等所佔體積。 不增加部分:凸出牆面的窗檯虎頭磚,壓頂線,山牆泛水,煙囪根,門窗套,三皮磚以內的腰線和挑檐等體積; 3、牆體長度的確定:外牆長度按外牆的中心線計算,內牆長度按內牆的凈長線計算。 4、牆身高度的確定 (1)、外牆牆身高度 ①坡屋面無檐口天棚者算至牆中心線屋面板底,如圖1,無屋面板,算至椽子頂面,如圖2。 ②有屋架、且室內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另加200mm;無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如圖3。 ③有現澆鋼筋混凝土平板樓層者,應算至平板底面。 (2)、內牆牆身高度 ①位於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見圖4 ②無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20mm。見圖5 ③有鋼筋砼樓板隔層者,算至板底面。有框架梁時,即框架結構的填充牆,應算至框架梁底面。 (3)、內、外山牆牆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計算。見圖6。女兒牆高度從外牆梁板上表面算至女兒牆頂面(如有混凝土壓頂時算至壓頂下表面) 十五、框架結構填充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框架間砌體,以框架樑柱間的凈空面積乘以厚度計算。框架外表鑲貼磚部分,應並入框架間砌體工程量內計算 十六、空花牆、空斗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空花牆按外形尺寸以m3計算,空花部分不扣除,空花牆外有實砌牆,其中的實砌部分以m3另行計算。空斗牆按外形尺寸以m3計算。空斗部分不扣除 十七、磚砌圍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磚砌圍牆以設計圖示長度乘以高度以立方米計算;圍牆高度為設計室外地坪至磚頂面。磚頂面為如有磚壓頂者,算至壓頂頂面;如無壓頂者,算至圍牆頂面;如為混凝土壓頂則算至壓頂底面。 十八、多孔磚牆、空心磚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圖示厚度以m3計算,不扣除其孔、空心部分的體積。 十九、砌塊砌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加氣砼牆、硅酸鹽砌塊牆、小型空心砌塊牆等,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砌塊本身空心部分體積不予扣除。按設計規定需要鑲嵌磚砌體部分,已包含在定額內,不另計算。 二十、垃圾道、煙道、通風道、附牆煙囪等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外形體積計算,並入所依附的牆體體積內。不扣除每一孔洞橫截面在0.1m2以下的體積,但孔洞內抹灰的工程量也不增加 二十一、磚柱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實砌體積以m3計算,柱基礎套用相應基礎項目。 二十二、其他砌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1)、磚砌台階(不包括梯帶)按水平投影面積以平方米計算。 (2)、磚砌門蹲、房上煙囪、地壟牆、水槽、水池腳、垃圾箱、台階面上矮牆、花台、煤箱、垃圾箱、容積在3立方米內的水池、大小便槽包括踏步、陽台欄板等按實砌體積,以m3計算,套用小型砌體項目。 (3)、地溝:磚砌地溝部不分牆身和牆基,應將其體積合並以立方米計算。 (周峰 供稿)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二十三、鋼筋工程量計算步驟 (1)、確定構件砼的強度等級和抗震級別;(2)、確定鋼筋保護層的厚度;(3)、計算鋼筋的錨固長度La,抗震錨固長度Lae,鋼筋的搭接長度Ll,抗震搭接長度Lle;(4)、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現澆構件鋼筋重量(6)、計算或查用標准圖集確定預制構件鋼筋重量;(7)、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預制構件鋼筋重量 二十四、鋼筋工程量基本計算規則及公式 (1)、計算規則:鋼筋工程量應區分不同鋼筋類別、鋼種和直徑分別以噸(t)計算其重量。 (2)、計算公式:鋼筋工程量=鋼筋下料長度(m)×相應鋼筋每米重量(kg/m) 式中:鋼筋下料長度(m) =構件圖示尺寸-砼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彎起鋼筋彎起部分的增加長度-量度差(鋼筋彎曲調整值)+圖中已經註明的搭接長度 (3)、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搭接長度的,按規定搭接長度計算;自然接頭損耗及下料損耗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得另計。鋼筋的電渣壓力焊、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二十五、梁的鋼筋計算規則及公式 1、單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直鋼筋凈長=L-2C;彎起鋼筋凈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彎起鋼筋兩端帶直鉤凈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2×(梁高-保護層厚度×2); 2、多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 (1)、首跨鋼筋的計算:上部貫通筋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端支座負筋長度=設計構造長度+端支座錨固值;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2)、中間跨鋼筋的計算: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兩邊跨設計構造長度+中間支座值;(3)、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 d)×2+(梁高-2×保護層+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數=(梁凈長-100MM)/設計間距+1,加密區另計。 (4)、腰筋、拉筋、吊筋應按構造要求計算其長度。 二十六、現澆板鋼筋的計算方法與公式 現澆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1)、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板凈長-100MM)/布筋間距+1 (2)、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3)、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4)、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二十七、現澆鋼筋混凝土柱鋼筋的計算方法與公式 (一)、基礎層: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設計構造要求長度 (二)、中間層:柱縱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三)、頂層: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應根據規范設計要求計算其長度。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 (四)、柱箍筋:、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二十八、混凝土墊層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條形基礎砼墊層計算公式 外牆條基砼墊層體積=外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中心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砼墊層體積=內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凈長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2、整板基礎、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二十九、混凝土基礎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條形基礎工程量計算及公式 外牆條形基礎的工程量=外牆條形基礎中心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內牆條形基礎的工程梁=內牆條形基礎凈長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注意:凈長線的計算應砼條形基礎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層凈長線計算 2、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及公式 滿堂基礎工程量=滿堂基礎底面積×滿堂基礎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稜台體積 3、獨立基礎( 砼獨立基礎與柱在基礎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礎: V=長×寬×高 (2)階梯形基礎: V=∑各階(長×寬×高) (3)截頭方錐形基礎: 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礎上部稜台體積,V2——基礎下部長方體體積,h1——稜台高度,A、B——稜台底邊長寬,ab——稜台頂邊長寬,h2——基礎下部長方體高度

2. 橋樑上部結構的主要施工方法有哪些

橋樑上部結構既可用預製法,又可用現澆法施工的技術有逐段懸臂平衡施工 、逐孔施工 、轉體施工 。
逐段懸臂平衡施工:
懸臂施工法建造懸臂與連續體系橋梁時,不需要在河中搭設支架,而直接從已建墩台頂部逐段向跨徑方向延伸施工,每延伸一段就施加預應力使其與成橋部分聯接成整體。
逐孔施工:
逐孔施工法是中等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梁橋常採用的一種施工方法,它使用一套設備從橋梁的一端逐孔施工。採用逐孔施工的主要特點在於施工能連續操作。橋越長,施工設備的周轉次數愈多,其經濟效益越高。逐孔施工方法主要有:預制梁的逐孔施工法、移動支架法、移動模架法。
轉體施工 :
橋梁轉體施工是本世紀4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一種架橋工藝。它是在河流的兩岸或適當的位置.利用地形成使用簡便的支架先將半橋預制完成,之後以橋梁結構本身為轉動體,使用一些機具設備,分別將兩個半橋轉體到橋位軸線位置合攏成橋。其特點有:可利用地形,方便預制;施工不影響交通;施工設備少,裝置簡單;節省施工用料。施工工序簡單,施工迅速 ;它適合於單跨和三跨橋梁,可在深水、峽谷中建橋採用,同時也適應在平原區及城市跨線橋。

3. 外牆塗料施工方法具體有哪些

外牆塗料的施工工藝

一、施工准備

1、基面平整無雜質,角線密實,基層抹灰干濕度適宜,牆面整潔,無滲水、起泡等問題。

2、密閉處理外牆預留的縫,防止漏水。

3、基層外露鐵件已做好相應的防銹處理

4、已搭設完畢裝飾腳手架。

5、做好對施工人員的安全保護措施。

6、為確保成膜品質,外牆施工前應考慮天氣因素,施工保養溫度應高於5℃。

二、外牆塗料施工方法

1、外牆塗料塗裝體系

底漆、第一遍面漆、第二遍面漆。底漆的粉刷非常重要,就像化妝前塗化妝水一樣,底漆的塗抹決定了面漆性能的完整度;第一遍面漆主要是提高遮蓋力和附著力,增加豐滿度;第二遍面漆起裝飾作用,減少環境的侵害程度。

2、外牆塗料施工的操作方法

①修補

空鼓:局部空鼓注射低粘度的環氧樹脂就可以了;大面積空鼓應全部鏟除空鼓部位,重做基層。

縫隙:用膩子修補細小裂縫,干後用水泥砂紙打磨平整;大裂縫可以在清理後做一層防水層,再嵌填水泥砂漿即可。

孔洞:採用聚合物水泥膩子對基層表面3mm以下的孔洞進行找平,大於3mm 的孔用水泥砂漿進行修補。

②清掃

灰漿:用鏟、刮刀等除去。

塵土:可使用掃帚、刷子清洗。

黴菌:室外高壓水沖洗,用清水漂洗晾乾。

油脂:使用中性洗滌劑清洗。

③填補膩子

局部刮膩子:牆面條件較好時,可不用膩子;選購品質較好的膩子,施工時宜薄批而不宜厚刷。

磨平:打磨時先用打磨機或粗砂布進行打磨,再用細砂布打磨;為了不影響操作,應在基面或膩子乾燥後打磨。

刮膩子:刮膩子時用力均勻,掌握好工具的傾斜度,保證膩子均勻飽滿。

4. 塗裝的施工方法有哪些

塗漆方法,它是具有使被塗物在一定的搬運方向進行移動的搬運單元和在該搬運單元的搬運方向上按照間隔配置的多個噴霧機,將被塗物的塗漆面劃分為多個塗漆區域,對所述多個塗漆區域中互相鄰接的塗漆區域分別使用不同的噴霧機進行塗漆的塗漆方法。塗漆是塗料施工的主要步驟。為得到理想的塗膜,必須依據塗料的性質、工件結構及要求達到的塗漆效率等條件,准確選擇塗漆方法。除傳統的刷塗方法外,現在通行的方法有噴塗、電沉積塗裝、自動沉積塗裝、浸塗、輥塗和簾塗等。
噴塗 包括空氣噴塗、高壓無空氣噴塗、靜電噴塗、雙口噴槍噴塗和氣霧噴塗等。
塗漆方法
空氣噴塗是以0.15~0.50MPa壓力的壓縮空氣從噴槍的噴嘴中噴出,流速很高的氣流,使噴嘴周圍形成局部真空,將漆液吸入此真空空間(或以壓力進料方式送至噴嘴),並使漆液立即霧化,噴向工件表面。流平後形成均勻平整的塗膜。此法的塗漆效率較刷塗高,漆膜較平整,但漆霧飛揚,污染空氣;漆液利用率僅為30%~50%,浪費較大,只用於一般規模施工。

5. 建築施工組織主要方法有哪些

每一項工程從一開始的籌劃到後面的尋找施工隊,都是一個十分緊密而且謹慎的過程,因為每一個環節稍微出一些差錯,很可能就會導致公司或者個人產生不必要的資金投入,造成對公司或者個人的利益損失。因此,施工單位不僅要策劃到建築計劃,還需要掌握正確的建築施工組織方法,那麼究竟建築施工組織主要方法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依次施工組織方式

依次組織施工方式是按照建築工程內部各分項,分部工程內在的聯系和必須遵循的施工順序,不考慮後續施工過程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搭接,而依照順序組織施工的方式。

特點:

1、由於沒有充分利用工作面去爭取時間,所以工期長

2、工作隊不能實現專業化施工,不利於改進工人的操作方法和施工機具,不利於提高工程質量和勞動生產率

3、如採用專業工作隊施工,則工作隊及工人不能連續作業

4、單位時間內投入的資源量較少,有利於資源供應的組織工作

5、施工現場的組織,管理比較簡單。

平行施工組織方式

平行施工組織方式是將同類的工程任務,組織幾個工作隊,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上,完成同樣的施工任務的施工組織方式。

特點:

1、充分地利用工作面,爭取時間,可以縮短工期

2、工作隊不能實現專業化生產,不利於改進工人的操作方法和施工機具,不利於提高工程質量和勞動生產率

3、如採用專業工作隊施工,則工作隊及其工人不能連續作業

4、單位時間投入施工的資源量成倍增長,現場臨時設施也相應增加

5、施工現場組織管理復雜

流水施工組織方式

特點:

1、科學地利用工作面,爭取了時間,計算總工期比較合理

2、工作隊及其工人實現了專業化生產,有利於改進操作技術,可以保證工程質量和提高勞動生產率

3、工作隊及其工人能夠連續作業,相鄰兩個專業工作隊之間,實現了最大限度,合理的搭接

4、每天投入的資源量較為均衡,有利於資源供應的組織工作

5、為現場文明施工和科學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

無論是在哪一個組織裡面,總要有這么一個組長之類的帶頭人,要做好組織的工作,首先這個組長就要學會做好帶頭作用,以免施工的人員還沒有開始工作就抱有懶散的態度。而且在組織的過程當中,要將施工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條件進行綜合考慮,讓工人們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下工作之餘,也不會降低工人們的工作效率,以上小編所介紹的這幾個建築施工組織方法是比較常見的,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

6. 工程施工方法有哪些

建築工程都需要做的專項施工方案
(一)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

基坑支護工程是指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並採用支護結構施工的工程;或基坑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復雜、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

(二)土方開挖工程

土方開挖工程是指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

(三)模板工程

各類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及特殊結構模板工程。

(四)起重吊裝工程

(五)腳手架工程

1、高度超過24m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

2、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包括整體提升與分片式提升;

3、懸挑式腳手架;

4、門型腳手架;

5、掛腳手架;

6、吊籃腳手架;

7、卸料平台。

(六)拆除、爆破工程

採用人工、機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七)其他危險性較大的工程

1、建築幕牆的安裝施工;

2、預應力結構張拉施工;

3、隧道工程施工;

4、橋梁工程施工(含架橋);

5、特種設備施工;

6、網架和索膜結構施工;

7、6m以上的邊坡施工;

8、大江、大河的導流、截流施工;

9、港口工程、航道工程;

10、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可能影響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已經行政許可,尚無技術標準的施工。

每個地區以及各個公司的要求不同。我們還要求的有:1、安全施工組織設計 2、三寶四口及臨邊圍護專項方案 3、塔吊安裝、拆除專項方案(包括基礎計算) 4、井架或施工電梯拆裝施工方案 5、井架(施工電梯)的出料平台計算方案 6、各類應急預案 7、防墜棚搭設方案 8、懸挑鋼平台設計方案

7. 施工作業方法有幾種哪種作業最科學為什麼

施工作業的方法有3種。分別是順序作業,平行作業,流水作業。其中流水作業最為科學。

專業施工隊按大致相同的流水節拍和速度,協調而緊湊的相繼完成船板施工任務。具有生產連續性和均衡性的特點,使各種物質資源均衡的使用。

(1)避免了施工期間勞動力的過分集中,從而減少臨時設施工程量,節約基建投資。

(2)由於專業化為提高工人的技術水平與革新創作力有利條件。

(3)保證施工機械和勞動力的合理與充分利用。

(4)消除了工作間的不合理中斷從而縮短了工期。

施工作業計劃其內容主要包括:工作量、主要實物工程量、物資需要量、各類人工需要量、勞動生產率、工程形象進度、作業起止時間、工序搭接關系、技術組織措施計劃、承擔分項施工的班組等。

編制好施工作業計劃,對於合理調配和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人力、物力,保證施工生產計劃的完成等具有重要作用。

(7)施工方面有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流水施工具有以下特點:

(1)生產工人和設備從一個施工段轉移到另一個施工段代替了建築產品的流動。生產的流動施工既在建築物的水平方向流動(平面流動),又沿建築物的垂直方向流動(層間流動)。

(2)同一施工段上各施工過程保持了順序施工的特點,不同施工過程在不同施工段上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平行施工的特點。

(3)同一施工過程保持了連續施工的特點,不同施工過程在同一施工段上盡可能連續施工。

(4)單位時間內生產資源的供應和消耗基本一致。

閱讀全文

與施工方面有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雙面羊絨的邊如何縫制方法視頻 瀏覽:752
腦血管堵塞手腳無力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532
貴州學習方法哪裡學 瀏覽:406
變壓器串連接方法 瀏覽:398
愛衛唾液試紙使用方法 瀏覽:621
魚鉤魚線魚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242
一建各科內各種計算方法編制方法 瀏覽:574
葛藤蔓的種植方法 瀏覽:502
小米平板的照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89
毛囊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564
99999999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28
蔚來汽車倒車剎車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175
蝗蟲飛機的製作方法簡單 瀏覽:948
預防治療近視的方法 瀏覽:59
瓷磚下面潮濕用什麼方法快速干 瀏覽:86
腦部淋巴瘤治療方法 瀏覽:841
增加現金流凈額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9
釣魚主線和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365
蘭花茶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90
綠蘿快速長瀑布方法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