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型復合材料增強體研究進展,該如何寫
找地方抄啊,找些玻璃纖維研究的墊墊底,再抄點碳纖維的,有可能找找高分子纖維或者納米纖維的。
⑵ 誰能幫寫下半導體材料研究的新進展的個人觀點或感想
新型半導體材料的研究和突破,常常導致新的技術革命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以氮化鎵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繼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以硅基半導體為代表)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和磷化銦為代表)之後,在近10年發展起來的新型寬頻半導體材料。
以氮化鎵(GaN)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內、外量子效率高,具有高發光效率、高熱導率、耐高溫、抗輻射、耐酸鹼、高強度和高硬度等特性,是世界上目前最先進的半導體材料。它的研究開發,不僅會帶來IT行業數字化存儲技術的革命,也將徹底改變人類傳統照明的歷史。
氮化鎵材料可製成高效藍、綠光發光二極體LED和激光二極體LD(又稱激光器),並可延伸到白光LED,用高效率藍綠光發光二極體製作的超大屏幕全色顯示,可用於室內室外各種場合的動態信息顯示,使超大型、全平面、高清晰、無輻射、低功耗、真彩色大屏幕在顯示領域佔有更大的比重。高效率白光發光二極體作為新型高效節能固體光源,使用壽命超過10萬小時,可比白熾燈節電5-10倍,達到了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的雙重目的。藍光半導體激光器用於製作下一代DVD,可比現在的CD光碟提高存儲密度20倍以上。另一方面,氮化鎵材料寬頻隙的特點也保證了它在高溫、大功率以及紫外光探測器等半導體器件方面的應用前景,它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快速響應、長壽命、全固體化、體積小等優點,在宇宙飛船、火箭羽煙探測、大氣探測、火災等領域內也將發揮重大作用。
⑶ 透光率的測定
方法提要
透光率是專指褐煤、長焰煤在規定條件下,用混合酸溶解處理後,所得溶液的透光率(%)。它是中國煤分類中區分長焰煤和褐煤,以及褐煤細分類的指標之一。
低煤階煤與混合酸中的稀硝酸,在規定的條件下反應後生成淡黃色到棕紅色的溶液,根據溶液顏色的深淺,用不同濃度的重鉻酸鉀硫酸溶液作為標准,用目視比色法測定煤樣的透光率Pm(%)。混合酸中的磷酸,主要起掩蔽三價鐵對比色液顏色的干擾作用。
本方法的優點是簡單、快速、重現性好、區分靈敏度高。
裝置
比色管25mL,具有統一內徑(17±0.5)mm,在10mL處有刻度,磨口塞子。
水浴鍋溫度能控制在0~(100±0.2)℃。
對於一些加熱處理易產生氣泡的煤樣,宜採用特製長徑容量瓶,其尺寸為:口內徑(15±1)mm;刻度線至瓶口的高度(13.5±0.5)mm。
玻璃小漏鬥口內徑30mm;頸長約40mm,內徑4~5mm。
試劑
硫酸(1+9)。
磷酸(1+9)。
混合酸1體積硝酸(呈黃色時不可使用)、1體積磷酸和9體積水混合配成。
重鉻酸鉀標准溶液稱取2.5000g(精確至0.0001g)在110~120℃溫度下烘乾2h的重鉻酸鉀粉末,用(1+9)H2SO4在容量瓶中配成250mL溶液,本溶液作為配製透光率在30%~100%的標准系列溶液使用。稱取5.0000g(精確至0.0001g)在110~120℃溫度下烘乾2h的重鉻酸鉀粉末,用(1+9)H2SO4在容量瓶中配成250mL溶液,本溶液作為配製透光率在16%~28%的標准系列溶液使用。
透光率(Pm)標准系列溶液按表73.23,用重鉻酸鉀標准溶液依次向50mL容量瓶中加入所需體積的標准溶液,再用(1+9)H2SO4稀釋至刻度。用已配好的標准系列溶液沖洗乾燥的比色管1次,再把溶液倒至比色管10mL刻度處。以比色管內的液柱高度一致為准。
表中帶*號的標准系列溶液為直接用煤樣反復對比後確定的標准點,其餘各點均系根據標准點所繪制的標准曲線上或是在其外延上求出的。標准系列溶液一般使用2個月,如果比色時與標准系列溶液配製時的平均室溫超過10℃,應重新配製標准系列溶液。
表73.23 標准系列溶液
分析步驟
稱取1g(精確至0.0001g)粒度小於0.2mm用重液精選後的空氣乾燥基的凈煤(只有遇水易泥化的年輕褐煤才可用原煤樣),放入乾燥的100mL容量瓶。當水溫升高至(99.5±0.5)℃時[在高原地區,可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甘油,使水溫能夠保持在(99.5±0.5)℃]。用移液管吸取25.0mL混合酸加入容量瓶中,邊加酸邊用手搖動容量瓶,使煤樣浸濕。加酸後的容量瓶立即放入水浴鍋中,加上玻璃小漏斗,要求水浴溫度在5min內回升至(99.5±0.5)℃。加熱90min後,立即從水浴中取出容量瓶,迅速冷卻至室溫,再用(1+9)H3PO4稀釋至刻度,加塞搖勻。靜止15min後,用乾燥的漏斗和濾紙過濾到乾燥的100mL燒杯中(如果有極細的煤樣透濾,應重新過濾),第一次濾出的少量溶液棄去。過濾後棄去殘渣,把濾液倒入25mL比色管的10mL刻度處(液柱的高度要調整到與標准系列溶液一致),然後用試樣溶液與標准系列溶液進行目視比色。
比色應在明亮處,但不宜在直射的陽光下進行。比色時應在比色管的下部襯上幾張純白色的濾紙,濾紙與比色管之間要保持3cm左右的間距。比色時,要從比色管口上方垂直向下看,並應交換標准溶液與比色溶液的左右兩邊的位置,以利於正確判斷。如果比色溶液的顏色深度介於兩個標准溶液中間或與某一標准系列溶液相當,即可得出煤樣的透光率(Pm)。對透光率低的煤樣,因標准系列溶液與煤樣溶液的色調不大一致,這時可按溶液的明暗程度為准進行對比,以確定煤樣的透光率。對於透光率小於16%的煤樣,報出結果時都填寫為小於16%。
注意事項
1)本方法適用於褐煤和低煤階煙煤。
2)因敞口水浴達不到(99.5±0.5)℃的溫度,不能採用。
3)某些含硫鐵礦高的煤樣和某些含較多有機硫的年輕褐煤,在開始加熱的十幾分鍾內,部分硫被氧化成SO2氣體,攜帶少量煤樣形成泡沫往瓶口上冒;含碳酸鹽礦物較多的煤樣也會產生CO2氣體,攜帶少量煤樣形成泡沫往瓶口上冒。有這種情況時,可來回搖動容量瓶以減少泡沫的生成。煤樣處理完畢後,應用(1+9)H3PO4把瓶口上的煤末全部沖入容量瓶。
4)煤樣應在測出Mad的7d內測定透光率。
5)年輕煤透光率的測定值比較容易受氧化而逐漸降低,需在製成分析試樣後7d內測出透光率。老褐煤和長焰煤受氧化的影響很小,一般在15d內測定即可。
⑷ 幾種長波紅外低折射率材料的研究進展
分享到: 收藏推薦 1引言在空間光學、光通信、光譜儀、激光等應用中,光學薄膜和器件的作用至關重要。同時,這些應用也對光學薄膜的光學、物理、化學等性能提出了許多嚴格要求,構成光學薄膜器件的材料必須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比如,在光學性能中,要求這種材料有合適的光譜透過范圍,合適的折射率,在透光范圍內有足夠小的吸收等.同時要求這種材料機械性能穩定,對環境變化不敏感,內應力小,內部缺陷少。在紅外光學薄膜中可以使用的薄膜材料有限,特別是長波紅外區,性能穩定的低折射率薄膜材料更少,目前通常使用的長波紅外低折射率材料的性能見參考文獻川的附錄.可以看出,這些材料都有不盡人意之處,在不同的文獻報道中,這些材料的光學常數也有很大的差異,特別是在長波紅外區更是如此。本文將要總結並論述幾種新的低折射率長波紅外材料的組成、晶體結構與其光學性能的關系,特別是在長波紅外區域內的光學常數的關系,試圖通過改進成膜工藝條件來改進其光口哪口抽碩雌嶸鷺翠娜葺溯甲麟翼鞭學性能,以使其能夠成功地用於航天航空遙感工程所需的光學薄膜器件. 2氧化禮薄膜的制備和性能研究氧化銳薄膜是一種光學性能、化學性能和機械性能都比較優良的薄......(本文共計6頁) 如何獲取本文>>
⑸ 超導材料研究近幾年的進展情況如何
進展比較平穩,既沒有突破性的發現,也沒有停滯不前。中科院物理所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⑹ 存在問題、研究方法與主要進展
1.存在問題
通過半個多世紀的地質研究,基本查明了南嶺地區大地構造的基本特徵,總結了花崗 岩的時空演化規律,對中生代構造-岩漿作用和成礦機制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認識,發現 了一大批鈾礦礦床。然而,以往的研究工作多是孤立地研究花崗岩,或是孤立地研究沉積 盆地,尚未把盆地-山脈作為一個統一體來研究,因而,影響了人們對研究區構造演化的 認識。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對佔南嶺花崗岩2/3以上的過鋁花崗岩的成因機制以及構造-岩漿演化未能給 予足夠的重視;導致對晚中生代強過鋁花崗岩的起源、成岩動力學機制、大地構造背景、 花崗岩與鈾成礦的關系等基礎問題,長期爭論不休,認識分歧頗大。
(2)南嶺地區花崗岩的研究程度相比較高,而沉積盆地研究薄弱,發表甚少。以往 盆地研究多屬填圖調查,處於幾何學和岩石學描述階段。尚未開展典型沉積盆地的精細解 剖,缺乏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缺乏現代定時定量數據,影響了該區地質研究的步伐。
(3)研究表明,南嶺東段在早、中侏羅世經歷了一次從EW向特提斯構造域向NE向 古太平洋構造域的體制轉換(任紀舜等,1998;舒良樹等,2002a,2004),導致早中生 代近EW向盆地被晚中生代NE向的盆地所置換和疊置。重力計算表明,研究區上地幔是 虧損的,指示區內殼-幔物質曾發生過大規模交換作用(陳培榮等,1998;陳躍輝等, 1998)。但是,許多與之關聯的基礎地質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比如,盆地對構造體制轉換 的響應方式如何?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的時間和原因如何?盆地與深部構造-岩漿活動的 關系如何?板塊俯沖作用有無影響到南嶺? 至今尚未有人回答。
(4)贛江斷裂和吳川-四會斷裂是縱貫南嶺的兩條大型NNE向走滑斷裂帶(舒良樹 等,2002;鄭家儀,1996)。斷裂帶兩側重力場東高西低、地殼厚度東薄西厚;斷裂兩側 盆地物質成分、沉積厚度差異明顯;盆中多處發育基性岩、鹼性玄武岩、雙峰式火山岩及 復合岩流(廖群安等,1999;俞雲文等,1993;董傳萬等,1997),表明贛江斷裂和吳 川-四會斷裂均屬區域控盆斷裂,深達上地幔岩漿房的超岩石圈斷裂。但這兩條斷裂的控 盆機制如何、與盆-嶺構造有何聯系? 目前尚不清楚。
(5)南嶺東段是我國著名的花崗岩型鈾礦大型礦集聚區。但其成礦物質來源、成礦 機制、成礦規律和控礦因素尚存在較大分歧。其深部構造、地幔流體和鹼交代作用、伸展 構造在鈾成礦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等尚不十分清楚,值得深入研究。
2.研究方法
採用野外調查與室內研究相結合,點、線、面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典型礦床 研究與區域成礦地質條件研究相結合,沉積學、礦物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地球物理學、 地球化學、礦床學、同位素地質學等多學科相結合的方法開展研究。重點加強野外調查、 室內測試和研究總結三方面工作。
野外調查包括區域地質路線踏勘、典型盆地剖面測制、盆-山邊界斷裂和構造要素產 狀的系統測量和統計。對主要邊界斷裂的形成時代、力學性質、構造屬性、變形期次進行 全面調查取證,對岩層中的火山岩夾層、岩牆進行系統采樣和分析。
通過對特徵岩石的薄片觀察,對主元素、不相容元素、稀土元素定量數據的分析,進 行構造背景和物源屬性的研究。應用電子探針、同位素測年等現代測試手段,獲取必要的 基礎數據。根據地球物理資料,進行莫霍面深度與起伏、岩石圈底面深度及形態、盆地基 底深度及起伏等正、反演計算,提供深部構造的數據。
跟蹤掌握並應用國內外最新理論、方法和成果,進行多學科資料綜合對比研究,以建 立盆嶺構造地球動力學演化模型。根據鈾礦成礦理論,分析探討盆地構造、區域構造與鈾 成礦的相互關系。
3.主要研究進展
(1)研究表明,贛江斷裂帶是縱貫江西全省的一條規模巨大的NNE向斷裂帶,與郯 廬斷裂帶和吳川-四會斷裂帶具有許多相似的特徵。該斷裂對研究區褶皺、盆地、沉積地 層、岩體和大地構造演化具有十分明顯的控製作用。斷裂帶兩側盆地沉降中心不同,岩石 構造組合差異明顯、空間展布迥然不同。
(2)通過對典型盆地的精細解剖,基本查明了盆地演化與板塊運動的關系,認為區內 盆地受太平洋構造域的影響明顯,具有NE向延伸、SN向分帶、NE向雁列展布的特徵。盆 地形成與演化先後經歷了近EW向基底構造(AnMz)、陸相山前磨拉石盆地(T3-J1早)、裂 谷盆地(J1晚-J2)、火山斷陷(K1)、沉積斷陷(K2-E)和擠壓抬升(N-Q)六個階段。
(3)南嶺東段閩西—贛南—粵北地區存在一個中侏羅世陸相裂谷盆地帶。東起閩西 永定,經贛南尋烏、龍南到粵北始興。受後期構造-岩漿的破壞和改造,現呈肢解散碎的 殘留盆地面貌出現。區域應力場分析表明,區內盆地經歷了一個從近SN向的水平擠壓→ SN向的垂向擠壓(近EW向水平伸展)→SE-NW方向擠壓→EW向擠壓(SN向伸展) 的復雜地球動力學演化過程。
(4)諸廣山岩體是一個發育在前泥盆紀變質基底之上,以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花崗 岩為主體的多期復式岩體。早-中三疊世南側北越、北側大別強烈的陸-陸碰撞可能是誘 發陸內岩漿活動的動力學原因。早白堊世太平洋板塊俯沖產生的強大側向擠壓則誘發了花 崗岩漿的上涌,促進了盆嶺構造的形成。南嶺地區盆山格局的最終形成是晚白堊世—古近 紀陸內伸展作用的結果。
(5)南嶺地區盆-山耦合機制與太平洋板塊朝大陸的俯沖角度和速度變化具有密切 聯系。從低角度到高角度的俯沖帶角度變化和從快速到慢速的俯沖速度變化,致使南嶺地 區從強烈擠壓、擠壓-剪切向伸展拉張轉變,致使陸殼和岩石圈被拉張減薄,發生玄武岩 漿底侵和殼幔混合作用,形成獨特的盆-嶺構造和豐富的礦產資源。
(6)通過對代表性產鈾岩體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Nd、Sr、Pb、O 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徵的研究,確定南嶺地區產鈾岩體均為殼源型花崗岩,是由古-中元古 代地殼衍生的,是富鈾古陸塊部分熔融的產物。Pb、Sr、S、C等同位素示蹤結果顯示, 區內花崗岩型鈾礦成礦物質來源於殼源;H、O同位素數據反映成礦前期和成礦期成礦流 體的δ18OH2O為1.4‰~6.6‰,δDH2O為65‰~-34‰,即成礦流體主要由地幔流體組 成。礦脈中方解石的δ13C=-8.5‰~-3.1‰,反映礦化劑∑CO2來自地幔,地幔流體 對區內鈾成礦具有重要貢獻。結果表明,富鈾礦體集中分布在含鈾岩體內;中-新生代盆- 山動力學演化、深部構造以及拉張型構造-岩漿活動背景,是導致南嶺地區鈾礦質大規模 富集的主導因素。南嶺地區是鈾成礦的有利地區,存在著尋找隱伏富大鈾礦的巨大潛力。
⑺ 透光材料在原料不變,如何在工藝方面改進提高透光率
①添加成核劑:這是提高透明樹脂透光率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促進結晶的小分子物質,在樹脂中可以起到晶核的作用,使原有的均相成核變成異相成核,增加結晶體系內晶核的數目,使微晶的數量增多,球晶數目減少,從而使晶體尺寸變細,樹脂的透明性提高。
成核劑的種類很多,可以分為透明成核劑(山梨糖醇系、磷系)和標准型成核劑(羧酸類、羧酸鹽、無機物)兩種。作為透明改性的成核劑,一般要選擇透明成核劑;有時也可選用標准型成核劑,但要嚴格控制加入量。
②共混提高塑料的透明性,就是在透明樹脂中加入小分子物質,提高透明性。
③雙向拉伸提高塑料的透明性,可以使製品中原有的結晶顆粒破碎使晶體尺寸變小,到達提高透光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