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才能掌握好乒乓球直拍反手正面拉技術要領
拉球的動作要領是反面板形前傾,擊球點在球的下降期,接觸球的中上部,身體重心稍偏右腳,用力的時候用腰和手腕發力,手腕向前用力摩擦球。注意在拉球時手臂不要摔,用腰控制手臂。
1、多球的訓練方法。由教練員直接發上旋球到運動員的反手位,讓運動員在反手位定點練習,反復訓練,掌握好擊球時間和擊球部位,使腰和手腕的發力協調。在訓練時一定要有拉斜、直線的訓練。
2、中台正、反手一邊拉比板的訓練,可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主要是訓練兩面拉球的協調性和重心的快速轉換,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不定點的訓練。
3、撲正手後回反手時反面的拉球訓練。可先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主要是掌握撲正手回反手時步法移動時重心的調節以及拉球時腰和手用力的協調。
4、單球訓練。就是在訓練中進行推側撲的訓練計劃,回反手時用反面拉。反面拉後可結合側身拉,再撲正手回反手用反面拉,這樣反復進行。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
『貳』 如何才能高效的練習乒乓球中的步法
在球台側面,用持拍手先摸一側桌角,然後移動步伐去摸另一個桌角,然後再移動步伐回來摸原先的桌角,反復做這個動作。 喜歡看教學視頻的朋友應該對這個方法不陌生,好像柳承敏的步伐訓練中就有這么一個內容。通過我個人實踐體會,這樣訓練,比單純的去訓練步伐要更實用,更接近於實戰,也就是說上台打球時更用得上(我原先帖子中就說過這個問題:步伐訓練的關鍵是要「動起來」)。 結合我上面說的問題,就是能讓下意識和潛意識結合起來:當來球較遠時,潛意識里自己想著要去迎球,而下意識里會立刻通過腳步移動達到目的。 至於訓練場地,倒不一定非要有一張球桌,只要有一塊相對寬敞的地方就行。 至於訓練時間和次數,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由慢到快。 因為如果你真的快速進行幾十個來回,還是相當費體力的。 至於移動中採用的步伐種類,無所謂,你可以用小碎步甚至交叉步移動,但就我個人體會,用得最多是並步和跳步,而且這兩種步伐在比賽中也最實用。 順便科普一下並步和跳步:前者是離球遠側腳先發力蹬地迎球,後者是兩只腳幾乎同時發力蹬地迎球。
『叄』 乒乓球直拍反打,如何正反手轉換。
必須先有個人陪你練,一個正手一個反手的給你推擋,然後你再練正反手轉換,你進攻他給你推擋,這樣正手一個反手一個的練習,逐漸你的正反手轉換就可以初見成效了,希望對您有幫助。。。。。。。。
『肆』 王吉生教你一招正反手重心轉換和步伐移動重心交換
重心交換是發生在乒乓球的所有技術當中的,正確的重心交換方式能夠使你打球更加協調,步法移動更加快速。那麼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為您進行解答。
一、什麼叫 重心交換?
在目前的乒乓球教科書中還沒有對重心交換進行過准確解釋,其實重心交換存在與所有的體育運動中,放在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今天我們給它來下一個定義。
乒乓球的重心交換指的是在乒乓球運動中從一側的受力支撐轉移到另一側的過程。簡單的那說重心從一個支撐腳轉換到另一個支撐腳的過程,可以是左右也可以是前後。
二、重心交換的作用是什麼?
重心交換是步法移動的前提條件,比如,我們從右側移動到左側的試試,重心先放在右腳上,才能往左邊進行移動,從而形成了位移,產生了步法。沒有重心交換,就無法協調的完成步法的移動。
重心交換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進行身體的協調控制,乒乓球比賽中要經常進行正反手技術的轉換,包括台內到台中的移動,那麼重心交換是保證我們協調控制身體重心的基礎,重心調整好了,才能更好的進行下一板的揮拍。
三、如何進行重心交換?
我們的重心從反手到正手,肯定有一個從右向左,再回來以後重心從下向前推的這么一個改變。
反手和正手的重心調節還是不一樣的。正手是從右向左轉換,重心的轉換很明顯。
而反手身體從後向前的比較明顯,從左向右的不明顯。反手的重心轉換,不要在一個平面上面轉動太多,他是前後動得要多一點,然後加快銜接。
正反手轉換銜接的點在哪裡?正手打完了,首先你先停頓是在前方停的,回來以後到反手,再出去也是在前方,再引拍下來到正手,收前方,下來出去,從這里開始轉換,到正手。
四、如何進行重心交換的練習?
這位球友問了重心交換的練習方法,下面給出幾個方法供您參考。
1.原地重心交換練習。在沒有陪練、發球機的情況下,原地徒手的重心交換練習就非常有用,體會重心從左到右轉換的感覺。
2.跳梯繩等輔助重心交換練習。專業運動員進行使用繩梯來聯系重心交換,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都有此訓練方法
3.步法練習。可以徒手的聯系側滑步,兩點攻球的動作,也可以用發球機或者請教練喂多球訓練,練習的多了,自然重心交換就協調了。注意派多球的時候,節奏要稍微快一點,太慢的話,雙腳無法協調起來。
『伍』 如何訓練乒乓球的步伐
乒乓球步伐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說大家也都知道,也不知道步伐到底是乒乓球運動的父親還是母親了,反正很重要。但很多球友可能意識不到,很多人覺得自己技術已經可以了,可就是老輸球,當你覺得你手上功夫差不多卻總輸的時候,一是看看自己是不是戰術出了問題,還一個就是要看步伐是不是有毛病。現在我就把我對步伐的一點觀點拿出來,希望各位網友能加以指正。
步伐的種類很多,有單步、跨步、並步、跳步等;亦可分為一步步伐,兩步步伐和三步步伐;還可分為上前步伐,後退步伐,側向步伐。這些書上都有,我也不費口水在此羅嗦了。我想講幾點自己的感受。
一是在接球前,當對方拍子一碰上球並可判斷出來球性質的時候,很多人喜歡直接就向前向後或是向左向右移動步伐,我的感覺,應該有一個預動的步伐,預動步的特點是動作小。表面上看程序是多了一道,但速度卻只會加快。預動步可以在輕輕的一跳中完成重心的調節,舉例說明一下,當你想向右移動時,通過預動步你就可以使重心及時調整到左腳上,從而加速移動。
二是在擊球後,很多人說自己的連續性不好。我認為這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擊球後的步伐調整不好。舉例說明一下,正手攻球後重心自然由右腳轉向左腳,但為了下一板正手攻,你的重心必須落在右腳上,所以,應充分利用步伐來調整重心,以利於下一板擊球。
三是小碎步的運用。我們的步伐移動依據的是我們的判斷,但我們不能我們的判斷是一定精確的,實際情況是大多情況下我們的移動和擊球的最佳位置會有小的差距,這個時候如果你真擊球的話,是可以的,但效果會稍差一點,但如能運用小碎步予以及時調整的話,擊球效果必有改善。小碎步是一種動作很小,在乒乓球運動中經常用於作小范圍的調整和移動的一種步伐。
具體來講,上述一方面是各人經驗的總結,另一方面,也是觀察電視比賽所得。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陸』 乒乓球步伐怎麼練
乒乓球步法是這樣練成的
練球切忌丟步法,擊球宜先步移動,先動後打是關鍵,步法混亂手法空。
對於乒乓球運動員來說,練好步法是基礎。
沒有靈活的步法做支撐,再好的乒乓技巧也會由於擊球的位置不合理使得動作變形,
從而影響了擊球的准確性。
長此以往,球技得不到提高。
那麼乒乓球步法分為哪幾種?
如何訓練乒乓球步法呢?
一、乒乓球步法種類
【1、單步】
一腳為軸,另一個腳向前、後、左、右
不同方向移動,重心隨之跟上。
單步具有移步簡單、靈活、重心平穩的特點,一般用於離身體不遠的小范圍移動,如接近網短球等。
【2、跨步】
一腳蹬地,另一個腳向移動方向跨一大步。
多用於進攻型選手左右移動擊球。
為了防止跨步後失去重心,蹬地腳應隨後跟上半步或一小步。
【3、並步】
一腳先向另一隻腳移(或叫並)半步或一小步,另一隻腳在並步腳落地後即向同方向移動。
其特點是身體不騰空,重心起伏小,很穩定。
一般為進攻型選手或削球選手在左右移動時運用。
【4、跳步】
以來球同方向腳蹬地為主,雙足有瞬間的騰空,離來球較遠的腳先落地,另一隻腳跟著離地。
其特點是移動范圍比跨步大,利於發力進攻。攻球選手在左右移動時常用。
【5、交叉步】
近來球方向的腳尖先由向前轉向移動方向,並略移半步或原地調動一下重心;遠來球方向的腳在向來球方向跨一大步,
在身體前(側)瞬間呈交叉狀態。
身體隨之向來球方向移動,另一隻腳再跟上一步,身體重心隨手臂揮動方向略轉。
在遠來球方向腳跨出的一步將落地時進行擊球,另一隻腳移動時擊球已完成。此步法移動范圍大,側身攻後撲打右方空檔,
或再從右大角回到反手攻球時常用。
削球選手在前後移動時也經常使用。
【6、小碎步】
較高頻率的小墊步,主要適用於步法的調節,在移動到一定位置時還沒找到合適的擊球點,就要通過小碎步來調整,爭取更好的擊球點。
小碎步是步法中尤為重要的步法,也是衡量步法跑得是否合理的一個重要因素
『柒』 如何提高乒乓球反手和正手的轉換
1、用重心控制球 即打球主要是全身發力,不是單純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體部位的動作集中發力擊球,表現出來就是身體的重心控制有用身體重心拉球、打球並送出的感覺,有用自己身體重心壓住來球並送出的感覺。反沖時,也要用重心來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動作,沒有用重心來調節弧線,經常壓不住球或回球質量不高。提前判斷來球的落點及旋轉,晚了就來不及做動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擊球,另外動作不要大,因為如果來球旋轉稍強的話,落台後彈起來很快,不好找點。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要讓弧圈球暴力,應盡量採用主動迎球的手法。要有這個「迎」的意識,即一身體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向前的基礎力量的產生的問題, FORWARD,LOOP INTO THE BALL,就是要向前拉住球。這個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換來完成。(右手為例)右實左虛的弓箭步一定要做得完全,即右腳踩實,右腳尖和球台底線平行,指向東。左腳稍前,腳尖著地,腳跟一定要提起來。上身要含胸收腹。以王勵勤、馬林榜樣,他們含胸收腹作得很充分,二人含胸含到上身基本都和檯面近乎平行。這樣的作得好處一是重心會自然地落到兩腿的前腳掌;二是這種機制使發力時必須向前,含著胸自然人就向前哈。像馬林、劉國政搶沖凶的時候差不多要趴在案子上就是突出的例子。向上不向前的情況也會自然地被避免。 3、「照著來球收小臂」 手臂不往回拿,而是盡量迎前往前掃,它自己不能往前了會自己回來,你不用操心,往回拿就沒勁了。 4、業余橫板橫板的反手沒有想像的那樣好 業余橫板的問題確實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反手是橫板的特長,但很多業余的沒有開發好,結果成了弱點,以至於敵不過直板的推擋。還有,我覺得很多橫板戰位離台過近,影響了正、反手的轉換。其實也是由於站位遠了反手的問題。所以練好反手是打好橫板的關鍵,而肘的控制相當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橫板反手一定要敢於主動加力搶先加力。 5、為"身前擊球"而做引拍 身前擊球是指在身體的重心--肚臍前方擊球後。 6、練習基本功球時,一定要有節奏 對方過來的球,回擊時要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回擊,雙方才能有節奏的練下去,而且不累,這樣才能提高手感。 7、身體重心一定要低 身體重心一定要低,這樣打球才穩。 反手位廁身時,身體更要低,才能打的准。但注意要活用,當中近台拉前沖時重心不要壓得太低,否則導致引拍太低,拉球壓不住弧線,易出界
『捌』 乒乓球怎樣練反手擺速
一、以左、右半台連續正手不定點拉、打練習內容為主,提高正手連續進攻的能力。全台不定點擺速練習難度較大,要求也較高,對大多數業余球手來說是很難完成的。我們可以縮小范圍,在正手位1/2台,反手位1/2台多進行一些不定點的正手連續進攻性技術的練習,注意把手法和步法練習緊密的結合起來,提高快速反應、快速移動和快速動作的能力。
2
二、以左右半台正、反手不同進攻性技術銜接練習為主,提高兩面進攻與相持技術。擺速中相持技術是由兩邊不同進攻性技術或進攻與積極的防守技術組合而成的。練習的重點是技術的轉換與銜接,比如在正手連續進攻後接反手的推、撥、攻、彈、撕、拉等技術,或反手連續攻防技術後,接正手拉、打、扣等技術。關鍵是正、反兩面不同技術交替的時候,選擇和使用的手段要合理,要具有連貫、穩健和准確的特點。要注意在兩邊擺速練習的時候,養成打左想右,打右想左的意識,根據自己的技術功底,合理的分配力量,同時要能保持身體重心的穩定性。
3
三、側身位半台正、反手不同進攻性技術轉換練習為主,增強側身位進攻的威脅性。側身位進攻能力是一個球手主動進攻意識強不強,正手技術好不好的具體體現,因此在擺速練習中應當有所側重,尤其是男球手。要突出「前三板」的優勢,如果沒有較好的側身搶技術是無法實現的。在擺速練習中,同樣也要突出反手相持中伺機側身用正手搶攻的內容,如果能這樣,你就能從防守中或相持中力爭主動,佔得先機,獲得更多的正手進攻的機會。
4
四、側身位至正手大范圍移動進攻後接反手進攻技術(交叉步的運用-推側撲),實現兩面擺速的過渡或完成攻防轉換。所有擺速練習中,這是難度較大的內容。難度不僅表現在由側身位向正手位大范圍的移動,更表現在正手完成擊球動作後,要能回接對方還擊到反手位的球。在處理這種球的時候,難點是正手移動進攻技術完成後身體重心的控制與調整,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再回反手位還擊對方來球是比較困難的。而完成重心的控制與調整,關鍵是正手擊球後身體的重心要適度下降,與持拍手一側的腿蹬伸要有力,同側腰部要隨手臂的揮動方向而運動,同時要將重心由右腳迅速交換到左腳。如果這一動作不能到位,那麼,回接反手球就會因為重心的失控而無法完成。如果能反手穩定的回接來球,擊球後就會回復到一個兩面相持的適宜位置,危機就會得到有效的化解。
注意事項
要練好上述四項內容,還要注意處理好幾個關系。 第一是難與易的關系。先從容易的開始練起。容易的標准有兩條,首先是移動的范圍不大,其次是先掌握同側的技術。
第二是處理好輕與重的關系。力量由輕到重,在不熟練的情況下不要講究發力,就是在熟練地情況下,也要多進行中等以上力量的練習,不要只想到發力。
第三是由近到遠的關系。擺速的練習一般是在中台,練習時可以結合下旋起球,由近轉入中台的練習,相持練習時,如果對方的速度和力量比較大,可以適當的往後退點,形成連續拉或扣的時候,可以在遠台對峙,但首先還是要把中台的兩面擺速技術掌握好,再逐步的擴大范圍,中台的相持往往是獲得有效進攻機會的最重要的一環,而恰恰就是中台,又是一般業余球手的軟肋,是最需要加強的地方。
第四是處理好有規律和無規律的關系。實戰需要的是不定點的擺速技術,因此,我們練習時不能老是打一些定點定線的有規律的內容,要逐步的增加練習的難度,使有規律的練習向無規律的練習過渡,也就是使自己的練習內容逐步由練習性技術轉變成實戰的技術。
所以我們這個乒乓球正反手全台不定點擺速,並不是說把每個技術,去拆分得很細去講,我覺得去談這些意識這方面的問題更加的重要。其實很多業余高手,他的水平一點也不差,甚至可以說打起來的話,他不會比那些專業運動員差到哪裡去,但是再往後走,想提高就很難了,總感覺就是到了一個瓶頸。 我們這個教學視頻,就是希望大家通過去觀察這些專業運動員,看他們比賽訓練的視頻,能夠從中領悟到一些東西,通過我提出來的一些觀點和問題,大家進行思考和自我反省,然後進行自我的總結,我到底平常的訓練當中哪些地方,還需要加強,我在平常比賽的時候什麼地方還比較欠缺,這樣我們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去進行訓練,而不是每天盲目地閉著眼睛去練,練個十年二十年,你也進步不了多少。
工具/原料
乒乓球台
乒乓球台
方法/步驟
有很多初學者對於結合技術的訓練非常少,每天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單項技術上面,所以練到最後只會站著打球,球的落點稍微變一點,節奏稍微改變一下,就不會處理了。 這個我本人是深有體會的,因為我有十幾年沒有這么練球了,每天就是拍教學視頻。教學視頻基本上都是單項技術,還沒有拍到結合技術,所以單項技術我站著一個點不動就可以了,結果導致完全不會打比賽,在比賽當中呢完全沒有辦法去控制節奏,比賽打的像練球一樣,別人過來球我拉過去都很正,弧線很穩,很好接,而對方打過來的球,東一個、西一個,一下快、一下慢,一下高、一下低,所以我完全就找不到那個點和節奏了,這也讓我意識到不定點的擺速訓練是多麼的重要。
我們看到夏睿琪在正反手擺速的時候,整個身體的協調性都是非常好的,她打球不是說很慌很急,每板球打完了都在身體前方停頓一下,再去銜接下一板球,而很多人打球的時候就沒有這個停頓意識。 這個還原我稍微解釋一下,在擺速不是像你打定點單項技術一樣,每一板球還原到預判狀態。我們不管是正手還是反手擊完球以後,要在身體的中間停頓一下,這樣球再過來不管是到了正手還是到了反手,你都可以很好地進行引拍。 而很多人練擺速的時候,甚至在比賽的時候就沒有一個在身體中間停頓的這個意識,比如說他正手打完了,正手拉完了以後,他還原回來還是在正手引拍的位置,如果下一板球被人打到你的反手,那你還來得及向反手引拍嗎? 那你來不及怎麼辦呢,那隻能往後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業余愛好者,在比賽的時候越打退台越遠,越打越往後跑,所以總是被人調著在球台上兩邊跑。如果你的正反手轉換較快就可以避免經常退台,你只有少退台才可以占據比賽的主動性。
對於業余愛好者而言,濕父是不主張經常退台的,因為本身你的步伐就沒有專業運動員那麼好,退到中遠台以後你距離球台的范圍就大,那對於你步伐的要求就更高了。 而我們在近台的時候,只要正反手技術足夠全面,我們完全可以做到不退台,我們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回擊球的質量和速度,還可以很好的節省我們的體力。
我們通過背面的這個視頻,主要來看一下夏睿琪腳下的移動,注意在擺速的時候雙腳是隨時保持彈性的,不斷的使用小的墊步和碎步來調整身體的重心。 兩只腳要像裝了彈簧一樣的,時刻的保持身體的彈性,因為我們在擊球的過程當中,重心時刻都在進行上下前後的調整,引拍回來的時候重心壓得較低,擊球過後重心略微向上抬起。在雙腳進行移動的時候,雙腳也在進行重心交換,有了重心的交換才有了雙腳的移動。
其實我們說到打球要會控制節奏,那麼怎麼樣控制節奏呢?就是要學會充分地進行轉腰,提前進行預判,提前進行引拍,這樣打球的時候才不會覺得總是來不及,總是趕不上,各位球迷朋友我覺得這點是我們需要進行提高和改進的地方。 很多業余愛好者總是說我打球打了很多年,但是總覺得和專業的老是差那麼一點,我的技術也不差,我各種發球接發球都可以處理得很好,但是和專業運動員去打比賽,就占不了上風,是什麼原因? 其實業余和專業最大的區別,最大的差距就是在於打球的時候,專業運動員他的反應速度更快,他的還原更快,他具有更好的提前預判能力,他在處理很多球的時候,球還沒有過網基本上他的引拍就完成了50%以上,而業余愛好者呢在這方面就比較欠缺,打球基本上是靠感覺、靠手感,球來了以後才開始引拍、才開始動腳,所以很多技術並不是說你不到家,而是你用不出來。 由於你的還原慢了引拍慢了,那麼很多動作你就做不完整,很多球就錯過了最佳的擊球點,往往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眼睜睜的看著機會球丟掉。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