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癱瘓病人徒手康復訓練方法

癱瘓病人徒手康復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7 21:43:27

1. 如何給癱瘓患者做康復訓練

鍛煉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若每天鍛煉時間過長,導致過度疲勞反而會適得其反,影響正常進度。一旦開始鍛煉,則要從由家人幫助的被動活動一步一步逐漸過渡到患者自己的主動活動;並且由健康的肢體運動帶動癱瘓的一側做自身鍛煉。如:患肢的屈伸、內旋外展等。

按摩翻身:先按摩健康一側,再按摩患側,對肩關節、髖關節等大關節定期做旋轉運動。同時經常幫病人翻身,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褥瘡形成。

床上運動:利用躺在床上進行各部位的被動運動,如練習抬頭、挺腰、收腹、伸屈、抬腿、坐起,練習臂力等,為站立行走創造條件,再做好下床的准備。

站立訓練:開始由家人或護理人員給予適當的支撐,也可利用拐杖等,先練習站立,等站穩後撇開支撐物慢慢移動身體。

當病人能夠站穩而無疲勞感時,可開始步態的鍛煉,邁步一開始時不可硬拉,如癱瘓肢體抬舉不便,可用一根繩套於患者患腳,協助抬腳起步,但要特別注意防止行走時跌倒。

細微動作鍛煉:上肢功能鍛煉先從大關節逐漸到小關節的被動活動,而細微動作的鍛煉,主要是練習抬臂,抓、拿、拾物等,還要充分利用小物品如:健身球、健身圈等進行鍛煉。

2. 偏癱怎麼樣鍛煉最好,我的手還是不靈活,怎麼樣能把手鍛煉靈活

1、 第一節呢就是手部運動。手部運動又分為手指運動和手腕的運動。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手指運動呢?就是幫助患者就行手指的伸直、彎曲、握拳等等,都是為了幫助患者舞動手指,以便起到活動關節的肌肉、韌帶和神經的作用。手腕的運動是使患者手腕處於盡量彎曲的狀態,起到活動手腕周圍的神經、韌帶和肌肉作用,
2、 還有就是手臂的運動。手臂的運動也分為兩小節,分別是前臂運動和上臂的運動。前臂運動是使患者前臂盡量貼近上臂,幫助患者彎曲、伸展,起到了活動上臂的肌肉、韌帶和神經的作用,上臂運動是幫助患者上臂彎曲曲、伸展,起到了活動上臂的肌肉、韌帶和神經的作用。
3、 在上肢運動裡面,還有患者肩部的運動。肩部運動的時候,患者要採取坐位的方式,這時候我們要托住患者手部,幫助患者環繞,這樣可以起到活動肩部周圍的肌肉、韌帶和神經的作用。其實肢體康復的運動還有很多,其目的都是幫助患者活動肌肉、韌帶和神經。

3. 中風偏癱患者如何康復訓練效果好

中風偏癱康復訓練方法如下:1、作業療法:根據患者功能缺失狀態進行針對性訓練,並督促其完成每日訓練,如上肢不能抬舉的患者可令其用健側的手握住患側的手向上抬舉;肢體可主動活動的患者應每天訓練,強度從小到大逐漸增加;完全不能活動的患者應進行被動訓練;2、語言訓練:如根據其語言功能缺失狀態進行針對性語言訓練;3、心理疏導: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其建立信心;4、文體訓練:如聽音樂、唱歌等。
具體的方法是:
1、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是通過主動運動、被動運動來改善運動障礙的治療方法的總稱。主要包括關節活動度訓練、增強肌力訓練、姿勢矯正訓練和神經生理學療法等。腦血管病患者約有80%遺留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主要是偏癱痙攣模式,即我們經常看到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痙攣模式。在腦血管病卧床期,主要進行體位轉換、被動運動、保持良好肢位、起坐訓練以減少壓瘡、關節攣縮等並發症,為日後康復訓練打好基礎,在離期應進行坐位訓練、平衡訓練、起立訓練等促使患者肢體功能得到提高;在步行期則主要以步行訓練改善步態為主。為了增進運動功能進行的運動訓練,常採用多種治療技術的綜合方法及運動再學習療法,以達到恢復肢體運動的目的。2、作業療法:作業療法是運用有目的的、經過選擇的作業活動為治療手段來改善和補助患者功能的方法。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閑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是有利於患者回歸家庭和社會的理想方法。它主要包括機能障礙的評價與訓練、認知和知覺訓練、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價訓練、自助具的選擇製作、環境改造的設計和指導、開具輪椅處方等等。它和運動療法的理論原則是相同的,所不同之處在於它將肢體需要的運動設計成一項作業活動,比如利用陶藝製作來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這不僅提高了患者的興趣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約有22%-32%偏癱者伴有語言-言語障礙,因此語言訓練必不可少。語言訓練人員應先根據患者的語言情況和病變部位診斷出障礙類型,然後運用不同的方法,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途徑的刺激引發並強化患者的正確語言反應。身體的殘疾和功能的障礙常引發患者焦慮、抑鬱等心理障礙,並且疾病本身也會造成記憶力、注意力及定向能力等方面的認知障礙。有效的心理治療能增強患者的學習能力和主動參與精神,主要方法為支持性心理治療、理性情緒療法和行為療法等。3、文體療法:文體療法是採用體育運動項目及娛樂項目對患者進行訓練,使患者的身體技能得到改善、提高,並且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狀態的一種方法。這對於身體運動素質、增強體質和創造良好的心理狀態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輪椅技巧、偏癱體操和各種球類是主要內容。4、物理療法:傳統的物理療法對偏癱的康復也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水中運動療法是通過水的浮力等作用,使患者的肢體在水中更容易完成正確的運動。

4. 中風偏癱的康復方法有幾種

  1. 運動療法:
    通過主動運動、被動運動來改善運動障礙的治療方法的總稱。主要內容包括關節活動度訓練、增強肌力訓練、姿勢矯正訓練

  2. 作業療法:

    是運用有目的的、經過選擇的作業活動為治療手段來改善和補助患者功能的方法,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閑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是有利於患者回歸家庭和社會的理想方法。

3.語言治療,心理治療和文體療法
①語言治療:約有22%-32%偏癱者伴有語言-言語障礙,因此,語言訓練必不可少。
②心理治療:身體的殘疾和功能的障礙常引發患者焦慮、抑鬱等心理障礙,並且疾病本身也會造成記憶力、注意力及定向能力等方面的認知障礙。
③文體療法:是採用體育運動項目及娛樂項目對患者進行訓練,使患者的身體機能得到改善、提高,並且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狀態的一種方法。

4.物理療法,康復工程和中醫療法
a.物理療法:徒手或藉助器械,綜合應用水療、電療、光療等手段,改善全身各個關節的活動范圍,提高殘存肌力,增強肌肉耐力,恢復協調和平衡能力,使截癱病人學會翻身、起坐和床與輪椅之間及輪椅和廁所之間的轉移動作。
b.康復工程:為患者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或矯形器,藉助雙杠、助行器或拐杖,使患者恢復站立能力,並能在小范圍內步行。
c.中醫療法:利用祖國傳統醫學,進行針灸、按摩、電針、中葯離子導入等治療,有助於截癱病人殘余肌力的恢復和大小便的功能改善。另外,採用中葯內服、外用,對治療截癱並發症也有一定效果。

5. 半邊癱瘓怎麼康復好得快些

腦卒中的治療方法:1.物理治療(PT):包括運動療法和電療法,前者包括神經肌肉促進技術(恢復大腦對癱瘓肢體的運動控制能力)2.作業治療(OT):針對患者腦卒中後患者所出現的功能障礙,以及其在日常生活活動中所遇到的困難,設計和選擇某些有目的的活動,對患者進行治療與訓練。3.言語治療(ST):針對構音障礙和失語症的患者,綜合性的應用一對一或刺激促進的方法,提高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恢復其交流功能,為重返社會創造條件。4.吞咽功能訓練:採用美國進口VitalStim吞咽功能治療儀結合各種刺激,用於因非機械性損傷而引起的吞咽障礙,可對喉部肌肉進行重新訓練並進行功能性刺激從而使咽部肌肉正常收縮。5.心理治療:通過言行、音樂或生物反饋的方法,對腦卒中後出現心理、精神、情緒和行為異常的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鼓勵其建立、鞏固與疾病相抗衡的積極心理。康復治療基本原則:1.選擇合適的康復時機。2.康復評定貫穿與腦卒中的治療的全過程。3.康復治療計劃是建立在康復評定的基礎上,有康復治療小組共同制定,並在治療方案實施過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4.康復治療主語循序漸進,要有腦卒中患者的主動參與其家屬的配合,並在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結合。5.採用綜合康復治療。62.常規的葯物治療和必要的手術治療。

6. 偏癱患者康復訓練的方法

癱瘓肢體的早期要做被動鍛煉 以預防關節攣縮變形,保持肢體於功能位。按關節活動閾進行被動活動,按由健側到患側,由大關節到小關節循序進行,既要注意各方向運動到位,還要注意動作強度,切忌粗暴,以免肌肉損傷。對肘、趾(指)、踝、膝關節要因其易發生強直,特別注意多運動。按摩患肢要輕柔而有節律,以使其放鬆。被動鍛煉每天2次,每次15min。 配合神經營養葯物,如腦活素,腦復康效果更好點.做好康復訓練 (1) 行走訓練 步幅均勻,頻率適中,伸髖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轉移要平穩,不要過急,一腳足跟亦先著地,重心再轉移至足跟,開始下一個步態周期。 (2 ) 日常生活動作訓練 (1)擊球,可教患者雙手交替拍球或打擊氣球,以訓練患者的協調運動,促進患者無意識的自主活動。(2)編織毛衣,這屬於精細動作訓練,既有利於訓練患者的眼手配合,又有利於感覺、感觀等知覺的培養,有助大腦神經的功能恢復。 (3) 語言訓練 指導患者做口腔操:教患者撅嘴、鼓腮、齜牙、叩齒等每個動作做5~10次/一個單元訓練,教患者學習發音,先單個發音,准確後,可逐漸加深難度,可利用圖片、字卡、實物等強化患者記憶,要求患者大聲的讀,刺激記憶。 5 心理護理 (1)尊重患者,耐心傾聽患者訴說,與患者談話時聲音要大,速度要慢,措辭應簡短清晰,重復重點,必要時可使用輔助器材,如助聽器、識字卡片等,以便更好的溝通。(2)患者可能因偏癱或失語而自卑、消極,或因生活不能自理導致性情急躁,家屬應注意關心患者,多與患者溝通,給予患者精神及物質方面的支持,解除患者的顧慮,穩定患者的情緒,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7. 半癱病人康復鍛煉方法

癱瘓病人,主要以床上被動運動為主輔以手法按摩

肢體的床上被動運動訓練 上肢: 肩關節(內/外旋,屈曲,外展) 肘關節(曲,伸) 腕關節(掌屈,背屈,尺斜,橈斜) 掌指關節(曲,伸)

次數:3—4次/日,5—10分鍾/次/關節

肌肉按摩 a. 手法:通常可用拇指揉摩,捻摩或用拇指或手掌進行揉按或用肘關節揉背,用手拿捏腿部或肌肉豐厚處,跟腱。根據部位不同採取手法不同,如揉摩適用於病人頭面部,捻揉適合於指關節,揉按常用於肩背部。對痙攣性癱瘓,按摩手法要輕,以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對弛緩性癱瘓手法宜重,以刺激神經活動過程的興奮性。 b.時間,次數:3—4次/日 15—30分鍾/次

注意事項 1.注意活動力度起初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須逐漸增加活動力度及延長活動時間。 2.注意保持各關節功能位,預防關節畸形。 3.按摩應以輕柔,緩慢的手法進行。癱瘓肌給予按摩,揉捏。對抗肌給予安撫性按摩使其放鬆。 4.鍛煉時應先健側後患側。並由大關節開始逐漸過渡到小關節。對肘,指,踝關節要特別注意活動。掌指關節活動時注意使手指分開。 5.鍛煉時間,次數可根據自身和病人情況作適當的調整。以病人不感疲勞為度。且每日鍛煉應三次。 6.鍛煉必須每日進行,堅持持之以恆,方能收到滿意效果。

8.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偏癱患者快點恢復正常

癱瘓偏癱的治療包括病因治療及對症治療。腦中風指腦梗死和腦出血,腦梗死通常會選用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及改善循環治療。腦出血重在脫水降顱壓,預防顱內壓增高及各種並發症。

癱瘓偏癱對症治療主要是康復鍛煉和針灸治療。康復訓練指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幫助偏癱的肢體功能恢復,根據癱瘓偏癱肌力的程度,而選擇不同難易程度的動作訓練。腦中風後半年內都是恢復期,經過科學康復訓練,肢體肌力可明顯改善。所以早期建議患者在醫院進行正規的康復訓練,後期可至家中鍛煉。

偏癱癱瘓了,腦血管疾病發病之後一年內都是恢復期,通過葯物治療配合康復鍛煉,肢體癱瘓症狀都可以得到改善,建議去康復科就診,但是不一定可以完全恢復。

偏癱癱瘓的主要治療方法有針灸、康復理療為主,意見建議:根據你的情況,個人建議可以堅持針灸兩個月,並且配合高壓氧治療,但是癱瘓偏癱的症狀具體能夠恢復什麼程度不好說。

癱瘓會給病人帶來沉重的思想負擔,因此要重視和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家屬和醫護人員工作,堅持進行癱瘓肢體的鍛煉,預防關節畸形和肌肉萎縮。衛生保潔,以免骶椎部位生褥瘡,老人家要多多照顧,平常多多跟他聊天曬曬太陽。

癱瘓偏癱表現就是肌力減弱,輕度的肌力在4~5級,一般不影響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癱較輕癱重,范圍較大,中度肌力2~4級,全癱:肌力0~1級,癱瘓肢體完全不能活動。中風癱瘓偏癱的意見建議:治療主要通過理療,和營養神經,而且前三個月是治療關鍵時期,一年後基本就定型了,所以建議抓住前半年肢體康復。

9. 中風偏癱在家進行康復訓練怎麼做

您好!以下是偏癱患者在生活上的一些建議,希望幫到您:
1.入廁、洗澡:在讓患者獨立入廁、洗澡前,需對患者進行坐位、站立平衡及體位轉移訓練,對下蹲、起立困難者,需對浴室、廁所進行改進,安裝扶手,並放置防滑墊。
2.步行訓練:步行能力的恢復程度是判定康復療效的重要標志,也是患者生活信心的支點,從卧床到獨立步行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必需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不能急於成,其大致順序如下:
3.斜床訓練:這是偏癱患者進行自站的練習前必須做的適應性站立訓練,可預防體位性低血壓,恢復本體感覺,改善軀乾的平衡和協調及防止下肢骨質疏鬆等。
4.自站訓練步驟:扶床邊站立─扶雙桿站立─扶雙拐站立─扶單拐站立─站立平衡訓練(包括重心轉移、軀干旋轉、上肢活動下平衡、平衡反應訓練等)。
5.移位訓練:原地踏步-一步跟進─轉身練習(可在扶拐下進行)
6.輔助步行:雙桿內步行─學步車推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

閱讀全文

與癱瘓病人徒手康復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將數據轉換成數字方法 瀏覽:592
描寫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作用 瀏覽:422
間接測量方法包括 瀏覽:986
燧石雜質解決方法 瀏覽:1000
如何毛孔變小最快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28
彎管計算方法 瀏覽:101
蕁麻疹快速治療方法是什麼 瀏覽:101
手機去內存方法 瀏覽:63
小米note3音樂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
柚子茶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822
心理學與治療的研究方法 瀏覽:689
學生在校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534
大數字相加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87
研究學霸學習的方法 瀏覽:649
寫出常用的煮漿方法及特點 瀏覽:186
如何學初三英語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96
快速簡單安全的減肥方法 瀏覽:933
常用硫酸制備方法 瀏覽:817
非淋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680
過濾煙嘴使用方法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