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檢測電力電纜的絕緣性
電力電纜的安全性能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定期檢查電力電纜的絕緣性,避免漏電失火的發生。
二次脈沖法
這是二十世紀90年代出現的測試技術,
因為低壓脈沖准確易用,
結合高壓發生器發射沖擊閃絡技術,
在故障點起弧的瞬間通過內部裝置觸發發射一低壓脈沖,
此脈沖在故障點閃絡處(電弧的電阻值很低)發生短路反射,
並將波形記憶在儀器中,
電弧熄滅後,重新發一正常的低壓測量脈沖到電纜中,
此低壓脈沖在故障處(高阻)沒有擊穿產生通路,
直接到達電纜末端,並在電纜末端發生開路反射,
將兩次低壓脈沖波形進行對比,
非常容易判斷故障點(擊穿點)位置。
1、電橋法
將被測電纜故障和非故障相短接,電橋兩臂分別接故障相與非故障相,調節電橋兩臂上的一個可調電阻器,使電橋平衡,利用比例關系和已知的電纜長度就能得出故障距離。用低壓電橋測電纜低阻擊穿,用電容電橋測電纜開路斷線。電橋法測量結果精確,但需要完好芯線做迴路,電源電壓不能加得太高。
2、高壓脈沖法
利用傳輸線的特性阻抗發生變化時的回波現象,在電纜芯線中加上一定電壓,使其不燒穿而產生放電。放電脈沖在電纜中傳播及反射,用數字示波器測出反射脈沖的位置比例,算出故障點的位置。本法適用於高阻擊穿,但操作人員的安全受威脅,波形較難辨別。
3、低壓脈沖法
對低阻擊穿、短路、開路故障,可在電纜芯線上施加脈沖訊號。訊號在電纜傳播及反射,用數字示波器或手提筆記本電腦虛擬示波器等測出脈沖波形而算出故障點的位置。低壓脈沖反射法的優點是簡單、直觀,不需要詳細的電纜原始資料,還可以根據反射脈沖的極性分辨故障類型。缺點是不能用於測量高阻與閃絡故障。
4、二次脈沖法
二次脈沖法是近些年常用的測距方法之一,其原理:對故障電纜釋放一個低壓脈沖,只要故障點的接地電阻大於電纜波阻抗5倍,可以認為此時故障電纜相對於低壓脈沖是開路,那麼在脈沖釋放端接收到的反射波形相當於一個芯線絕緣良好電纜的波形;對故障電纜釋放一個足以使芯線絕緣故障點發生閃絡的高壓脈沖,同時觸發釋放第二個低壓脈沖,在故障點的電弧未熄滅時,故障點相對於低壓脈沖是完全短路,那麼在脈沖釋放端接收的低壓脈沖反射波形相當於一個線芯對地完全短路的波形;兩個波形對比會有明顯的發散點,這個發散點就是故障點的反射波形點。其特點是易操作、多功能,回波圖形簡易。缺點是不能用於測量高阻與閃絡故障。
㈢ 電力電纜性能不帶電的檢測方法是什麼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電力電纜在城網供電中所佔的份量也越來越重,在一些城市的市區逐步取代架空輸電線路;同時隨著電纜數量的增多及運行時間的延長,電纜的故障也越來越頻繁。由於電線電纜路的隱蔽性、個別運行單位的運行資料不完善以及測試設備的局限性等原因,使電纜故障的查找非常困難。電力電纜故障按性質可分為串聯(斷線)故障及並聯(短路)故障兩種,後者按絕緣外是否有金屬護套或屏蔽可分為主絕緣故障(外有金屬屏蔽),外皮(外護套)故障(無金屬屏蔽)的故障。主絕緣故障根據測試方法不同,按故障點的絕緣電阻Rf大小可分: ①金屬性短路(低阻)故障,其中Rf不同儀器及方法選擇各不同,一般Rf<10Z0(Z0為電纜波阻抗);②高阻故障;③間歇(閃絡)故障三種。三者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主要由現場試驗方法區分,與設備的容量及內阻有關。
㈣ 怎樣檢測電纜的絕緣性能
低壓電纜只測絕緣電阻,高壓電纜要測絕緣電阻和直流耐壓試驗。
測試方法:要求分相進行試驗,其中一相作為被試相,其他兩相接外皮後接地,三相輪流進行。
測試標准:低壓電纜可用1000V搖表測試,絕緣電阻不小於0.5兆歐。
高壓電纜,電壓等級0.6/1kv以上電纜用2500V搖表,絕緣電阻值應與上次實驗結果沒有明顯的下降。直流耐壓試驗,6/10KV電纜加壓25KV,8.7/10kv電纜加壓37KV。均要求加壓時間5分鍾,要求5分鍾時的泄漏電流不大於加壓1分鍾時的泄漏電流值。
㈤ 電線電纜檢測方法有哪些
以下是三種電線電纜質檢部門最常用的電線電纜檢測方式。
一、例行試驗方式:是製造廠對全部成品電纜進行的實驗。其目的是檢查產品質量是否符合技術條件的要求,以便發現製造過程中的
偶然性的缺陷。它是非破壞性的實驗,如導線的直流電阻、絕緣電阻時間。和耐壓試驗局部放電檢測等。
二、型式試驗方式:是製造廠家定期對產品進行全面的性能檢驗,特別是對一種新產品在定型成批生產之前,或對一種產品的結構、材料和主要工藝有了變更而可能影響電纜的性能時進行的試驗。通過型式試驗,可檢驗該產品能否滿足運行的要求,並可與老產品進行比較。如絕緣和護套的熱老化性能、電力電纜長期穩定性試驗等。
三、驗收試驗方式:是電纜安裝敷設後對電纜進行的驗收試驗,以便檢查安裝質量,發現施工中可能生的損傷。如安裝後的耐壓試驗等。
㈥ 電線電纜檢測方式有哪些
以下是三種電線電纜質檢部門最常用的電線電纜檢測方式。
一、例行試驗方式:是製造廠對全部成品電纜進行的實驗。其目的是檢查產品質量是否符合技術條件的要求,以便發現製造過程中的 偶然性的缺陷。它是非破壞性的實驗,如導線的直流電阻、絕緣電阻時間。和耐壓試驗局部放電檢測等。
二、型式試驗方式:是製造廠家定期對產品進行全面的性能檢驗,特別是對一種新產品在定型成批生產之前,或對一種產品的結構、材料和主要工藝有了變更而可能影響電纜的性能時進行的試驗。通過型式試驗,可檢驗該產品能否滿足運行的要求,並可與老產品進行比較。如絕緣和護套的熱老化性能、電力電纜長期穩定性試驗等。
三、驗收試驗方式:是電纜安裝敷設後對電纜進行的驗收試驗,以便檢查安裝質量,發現施工中可能生的損傷。如安裝後的耐壓試驗等。
㈦ 有誰知道電力電纜檢測方法
(一)對電線電纜中直流電阻的檢測
在對電線電纜的直流電阻的檢測上,主要是要檢測電線電纜的實際的導電的情況。因此,直流電阻的數據情況能夠直接的反映出電線電纜中的材料的好壞以及電線電纜的主要的導電的程度。在實際的檢測中,當電線電纜的實際的橫截面的寬度相等的時候,那麼經過電線電纜電流越多的電線電纜說明它的電阻越大,反之則越小。另外,在電流都相等的情況下,導電效果越好的電線電纜說明它的材料越好反之則越差。在國家對於電線電纜的標准中明確的規定了,導體在二十攝氏度是的電阻是最大的,這就證明,在進行電阻的檢測時,當電線電纜同時處於二十攝氏度時,電阻的值越接近標準的數值的說明樣品越合格,否則將是不合格的產品。
另外,在進行直流電阻的檢測中,主要的應用方法上電橋法和電流法兩種基本的檢測方法。電橋法主要分為單臂電橋法以及雙臂電橋法。當電阻的數值大於一歐的時候則使用的是單臂電橋法,當數值小於一歐的時候,則使用雙臂電橋法。另一種方法為電流法,電流法又稱作微歐法,這種方法能夠根據不同的電阻進行預測然後採取不同的電流進行檢測。這樣的測量的范圍較之電橋法的測量范圍較大。另外,要想減少子啊測量中出現的誤差和負面的影響可以通過四端子測量工具來實現。這樣的吧檢測結果既有說服力還有真實性。(國際電纜商平台答)
(二)對電線電纜中絕緣電阻的檢測
在對電線電纜的絕緣電阻進行測量的時候,主要就是指對於電線電纜的絕緣的性能進行有效的測量。
電線電纜的絕緣性能主要的作用是為了減少在實際的電流的使用上有發生漏電、短路、斷路等的情況,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電線電纜可以自動的阻絕漏出來的電,防止發生損害人身財產等嚴重的後果。在檢測過程中,如何通過區分電線電纜的電阻值來體現電線電纜的質量合格,主要是因為電線電纜的絕緣電阻與電線電纜的長度成反比。也就是當電線電纜的長度越長時,電阻越大,反之則越小。另外,在電阻值的計算上,可以將檢測出的電阻值與電線電纜的長度相乘,最後得出最終的數據就是整個電線電纜的具體的電阻值。
在進行電線電纜的電阻值的測量中,主要應用的方法是高阻計法,即平常所說的電壓電流法。這種方法的使用主要是針對一些金屬方面的電纜以及多芯的電纜進行的絕緣電阻的測量方法。在對金屬等的電纜進行測量的之後,需要將電纜浸泡在水中,對於近視電纜中的單芯電纜進行絕緣的電阻測試。但是對於多芯的電纜藍來說就需要將每一個電纜的其餘的電芯都要與水相連。並且在測量的過程中要保持水溫的恆定,這樣測出來的結果才能與當時的水溫進行配套,使實驗更具真實可靠性。
(三)對電線電纜性能的檢測
在對電線電纜的性能方面等進行檢測的時候,不僅要對電線電纜的導電性能進行檢測,也要對電線電纜的耐火性,毒性,阻燃性以及密度性進行有效的檢測。在電線電纜的導電性能的檢測上,當通過電線電纜的溫度以及電流恆定時,導電強度越強的電線電纜的性能越強,反之則越弱。另外在電線電阻的毒性的檢測方面,要嚴格的進行實驗,可以利用實驗小白鼠,將電線電纜釋放出氣體,在高溫和熱量足夠的情況西下進行有效的實驗,並且要對其中產生的氣體進行有效的分析。當有害的氣體超出極限值的時候說明產品不合格,否則就是合格。在對耐火性進行檢測的時候,要確定被檢測的物體是在規定的實驗的條件下,將產品放在規定燃燒的溫度性進行燃燒,並且在一定時間內,如果樣品燃燒了,說明耐火性能不好,不是合格的產品,否則則為合格。這樣的實驗是為了真實的反應出現實的情況。在現實的生活中不可能當火災發生的時候,電線電纜就立即燃燒,也會有個迴路的過程,這樣合格的電纜電線在火災發生後還會進行一方面的供電,為救援帶來便利。在這方面阻燃性的電線電纜就沒有耐火電纜做的好。阻燃性的電纜不能在發生火災之後繼續的使用,只是能在一段時間內阻止火勢的進一步的蔓延,也能為救援節省時間。
(四)對電線電纜尺寸和外觀的檢測
在進行電線電纜的檢測過程中,對於尺寸和外觀的檢測也是非常重要的。電線電纜的外觀決定了其帶給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好壞,也決定著是否對於這個電線電纜的質量的肯定。在進行外觀的檢測上,要仔細的進行勘察,對於有裂縫,油污等影響電線電纜性能正常使用的瑕疵問題要及時的進行改正,以便能夠留給人好的印象。另外,在進行尺寸的檢測上,要盡可能的保證所檢測的樣品的厚度,高度,密度等符合檢驗的標准,符合的則為合格產品,反之則為不合格的產品。
㈧ 絕緣性的檢測方法
電位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應用在判別已經有陰極保護措施的絕緣接頭的絕緣性能。測量方法是:第一按照電位法測量接線的要求完成線路的連接。第二,保持硫酸銅參比電極的位置不改變,使用數字萬用表分別測量絕緣接頭非保護端a點管地電位Va和保護端b點的管地電位Vb。絕緣接頭狀態良好的情況下,兩側電位差在200到500毫伏之間。第三,數據分析,如果b點的電壓明顯的比a點的更負,則認為絕緣接頭的絕緣性能良好。如果兩點之間測量到到的電壓值相近,則認為絕緣接頭的絕緣性能很可疑。如果輔助陽極距離絕緣接頭足夠遠,還可以判斷清楚與非保護端相連的管道沒有和保護端的管道接近或者交叉,還可以判定為絕緣接頭的絕緣性能非常差,或者有可能存在嚴重的漏電荷短路現象,應該作進一步的測量。
PCM漏電率測量法這種方法主要適合用在PCM測量正常正常使用中的絕緣接頭的漏電率,判斷該處絕緣接頭的絕緣性能。測量方法是:第一,按照本方法的接線要求將各處的線路連接好。第二,斷開保護端陰極保護電源和跨接電纜。第三,按PCM的操作步驟用PCM發射機在保護端接近絕緣接頭處管道輸入電流I。第四,在保護端電流輸入點外側,用PCM接收機測量並記錄側管道電流I1。第五,在非保護端用PCM接收機測量並記錄該側管道電流I2。第六,數據處理:用以下方式計算絕緣接頭漏電的百分率。絕緣接頭漏電的百分率等於接收機測量得到的絕緣接頭非保護端管內電流除以接收機測量的絕緣接頭保護端和費保護端管內電流的和乘以百分之一百。
㈨ 電線電纜如何初步檢測
(一)直流電阻檢測。
相關國家標准中有明確的規定:電線電纜的直流電阻須以每千米的導體電阻作為比較的基準,所測得的電線電纜的直流電阻數據必須先換算成20℃的溫度下每千米的直流電阻值。將測得的直流電阻數值換算成20℃條件下的直流電阻值後,其數值若小於規定的標准值,那麼該電線電纜樣品即為合格產品,反之則屬於不合格產品。
目前國內相關部門通常採用電橋法和電流法兩種方法來測定電線電纜的直流電阻。電橋法的測量范圍比較窄,可分單臂電橋法和雙臂電橋法,當電線電纜的電阻值約為1以上時採用單臂電橋法;當電線電纜電阻值小於1時則採用雙臂電橋法。電流法又稱為微歐計法,其原理是根據電線電纜電阻值的大小,採用恆流源輸出不同的恆定電流,然後精確測量被測電線電纜兩端的電壓,所測得的數據按照歐姆定律運算即可得出所測電線電纜的直流電阻。電流法可以輸出不同的電流,因而其測量范圍相對較寬。
(二)絕緣電阻檢測。
電線電纜的絕緣電阻測量值必須換算成每千米的絕緣電阻值,與直流電阻所不同的是,絕緣電阻值與電線電纜的長度成反比;低壓電線電纜的絕緣電阻檢測時的測量電壓有100V、250V、500V和1000V四種,其中100V和500V的檢測電壓在質檢部門檢測時使用比較廣泛;所測電線電纜的長度無明確規定,但為了測量和計算方便,一般取10m進行測量。測量前的充電時間一般為1分鍾。
電線電纜的絕緣電阻檢測一般採用電壓電流法,又稱為高阻計法。有的電線電纜具有金屬保護套,有一定的屏蔽功能,對於這種電線電纜的絕緣電阻測量大多測量導體對金屬套或屏蔽層或鎧裝層之間的絕緣電阻;而對於無金屬護套的電線電纜,測量其絕緣電阻值時,須先將所測電線電纜浸入水中,然後測導體與水之間的絕緣電阻,且檢測時所測試樣須保持與水溫的配套。
國內目前開發了一種直流電阻絕緣電阻測試儀ZZJ3D,該測試儀操作簡單,測量全過程可由計算機控制,精確度和穩定性都遠高於傳統的檢測設備。
(三)工頻耐壓檢測。
工頻耐壓一般採用交流電壓進行檢測。國家標准規定:所用交流電壓因為頻率在49Hz~61Hz之間的近似正弦波;對於電線電纜額定電壓為450/750V的產品,當絕緣厚度≦0.6mm時採用1500V高壓;當絕緣厚度≧0.6mm時採用2000V高壓,加壓5分鍾,若所測電線電纜試樣不發生擊穿或閃絡即為合格產品,反之則不合格。比如,有種規格為60227IEC53(RVV)300/500V32.5的樣品需要打耐壓,那麼我們就要把第1芯接高壓對水,接著把第2芯接高壓對水,然後把第3芯接高壓對水,最後需要全部3芯接高壓對水各打1次耐壓,總共需要打4次耐壓。
(四)機械性能檢測。
機械性能主要是指電線電纜老化前後的抗拉力大小。相關國家標准規定:使用強制通風老化箱製取老化後的電線電纜試樣,檢測時取樣應盡可能靠近未老化的部分。機械性能的檢測一般直接採用電子拉力測量儀器進行測定。先用測厚儀精確測定所測電線電纜中間部位的寬度和厚度,然後將試樣放在鼓風乾燥箱中人工老化,再用電子拉力機進行測量,記錄電線電纜拉伸斷裂時的伸長距離和最大抗拉應力的大小,用所得數據就可計算出所測電線電纜老化前後的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與該產品的產品標准對比即可判斷其是否合格。
(五)其它檢測項目及檢測方法。
除上述主要的檢測項目外,還有絕緣厚度的檢測、尺寸和標志的檢測以及護套厚度的檢測等項目,這些一般都可以採用一些較為簡單的測量儀器或人工檢查即可。絕緣厚度是指除去絕緣層上的所有保護層後的厚度,用投影儀和讀數顯微鏡測定,將測量數據取平均值後與產品標準的規定相比較,所測平均值必須大於規定值才為合格產品。外形尺寸可以用投影儀或是繞包帶測量,橢圓度測量方法是在圓形護套電纜同一橫截面上測得任意兩點外徑,取其差值,然後用差值與電纜標准規定平均外徑比不能超過15%。我國電線電纜的標志的不合格率很高,國家標准中規定:電線電纜的標志須具有連續性和耐擦性,且具有較高的清晰度,其中耐擦需要用醫用脫脂棉沾酒精輕輕地來回擦拭10次,印字清晰即是合格。
㈩ 電力線故障檢測
電力電纜根據故障性質可分為低電阻接地或短路故障、高電阻接地或短路故障、斷線故障、斷線並接地故障和閃絡性故障。
形成電纜故障的原因分析
現將常見的幾種主要原因歸納如下
1、機械損傷
機械損傷引起的電纜故障占電纜事故很大的比例。有些機械損傷很輕微,當時並沒有造成故障,但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損傷部位才發展成故障。
造成電纜機械損傷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安裝時損傷:在安裝時不小心碰傷電纜,機械牽引力過大而拉傷電纜,或電纜過度彎曲而損傷電纜;
直接受外力損壞:在安裝後電纜路徑上或電纜附近進行城建施工,使電纜受到直接的外力損傷;行駛車輛的震動或沖擊性負荷會造成地下電纜的鉛(鋁)包裂損;
2、絕緣受潮
絕緣受潮後引起故障。造成電纜受潮的主要原因有:因接頭盒或終端盒結構不密封或安裝不良而導致進水;電纜製造不良,金屬護套有小孔或裂縫;金屬護套因被外物刺傷或腐蝕穿孔;
3、絕緣老化變質
電纜絕緣介質內部氣隙在電場作用下產生游離使絕緣下降。當絕緣介質電離時,氣隙中產生臭氧、硝酸等化學生成物,腐蝕絕緣;絕緣中的水分使絕緣纖維產生水解,造成絕緣下降。過熱會引起絕緣老化變質。電纜內部氣隙產生電游離造成局部過熱,使絕緣碳化。
電纜故障性質的診斷
所謂診斷電纜故障的性質,就是指確定:故障電阻是高阻還是低阻;是閃絡還是封閉性故障;是接地、短路、斷線,還是它們的混合;是單相、兩相,還是三相故障。
1、電橋法
將被測電纜終端故障相與非故障相端接,電橋兩臂分別接故障相和非故障相,通過調節電阻使得電橋達到平衡,通過公式計算出故障點的距離。
2、低壓脈沖反射法
測試時向電力電纜的故障相注入低壓脈沖。該脈沖沿電纜傳播到阻抗不匹配點即故障點時,脈沖產生反射回送到測試點由儀器記錄下來,根據發射脈沖與反射脈沖的往返時間差和脈沖在電纜中傳播的波速度,便可計算出故障點離測試點的距離。
3、脈沖電流法
脈沖電流法是將電纜故障點用高壓擊穿,使用儀器採集並記錄下故障點擊穿產生的電流行波信號,通過分析判斷電流行波信號在測量端和故障點往返一趟的時間來計算故障距離。脈沖電流法採用線性電流耦合器採集電纜中的電流行波信號。
常用的電纜故障定點方法
1、聲測定點法
聲測定點法是電纜故障的主要定點方法,主要用於測量高阻與閃絡性故障,測量時使用高壓設備使故障點擊穿放電,故障間隙放電時產生的機械振動,傳到地面,便聽到「啪、啪」的聲音,利用這種現象可以十分准確地對電纜故障進行定點,缺點是受外界干擾較大。
2、聲磁法
在向電纜施加沖擊高壓信號使故障點放電時,會在電纜的外皮與大地形成的迴路中感應出環流來,這一環流在電纜周圍產生脈沖磁場,在監聽到聲音信號的同時,接受到脈沖磁場信號,即可判斷該聲音是由故障點放電產生的,故障點就在附近。
3、音頻感應法
音頻感應法一般用於探測故障電阻小於10Ω的低阻故障,探測時,用1 kHz的音頻信號發生器向待測電纜通音頻電流,發出電磁波;然後在地面上用探頭沿被測電纜路徑接收電磁場信號,並將之送入放大器進行放大。
在電力電纜故障檢測中,應認真、冷靜的分析故障的類型和性質,正確應用查找方法和儀器,多積累故障查找經驗。目前,電力電纜故障檢測的方法中還存在著一些局限性,國內外的電力電纜故障診斷儀器和技術還有一定的差距,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力電纜故障診斷技術正在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