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硫化物的分析
點滴法點滴法是鑒定S和HS離子的靈敏方法,其步驟為:在點滴板上混合可溶硫化物的鹼性溶液和1%的硝普酸鈉Na2[Fe(CN)5NO](亞硝基鐵氰化鈉)溶液,若試樣中存在S離子則會出現不同深度的紅紫色,靈敏度1:50000。其機理可能是[Fe(CN)5(NO)S]離子的生成。 除此之外,向點滴板中加入試液、濃鹽酸、幾顆對氨基二甲基苯胺晶體和0.1mol/L氯化鐵溶液,若在2~3分鍾後出現藍色,也可證明硫離子的存在。機理是生成了藍色的亞甲基藍。
『貳』 化學分析都有哪些手段
主要是化學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化學分析法又分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分析溶液中陽離子存在與否,採用硫化物五個系列,如Cu2+,Fe3+等等,定量分析主要是滴定分析和重量法分析,如酸鹼滴定,沉澱滴定,氧化還原滴定和配位滴定,重量分析如BaSO4沉澱,用馬弗爐培燒稱重,計算含量。儀器分析又包括紅外光譜法,原子吸收法,氣相液相色譜法,元素分析法,ICP等等,很多,按需要選擇。
『叄』 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測水中硫化物標准曲線
Y=0.0091X+0.0069『肆』 分析比較碘量法 分光分度法和間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水中硫化物的優缺點
碘量法是一種氧化還原滴定法,以碘作為氧化劑,或以碘化物(如碘化鉀)作為還原劑進行滴定的方法,用於測定物質含量。極微量的碘與多羥基化合物澱粉相遇,也能立即形成深藍色的配合物,這一性質在碘量法中得到應用。
碘量法分為直接碘量法和間接碘量法,其中間接碘量法有分為剩餘碘量法和置換碘量法。 [1]
碘量法可用於測定水中游離氯、總氯、溶解氧,氣體中硫化氫,食品中維C、葡萄糖等物質的含量。因此碘量法是環境、食品、醫葯、冶金、化工等領域最為常用的之一。
碘量法是氧化還原滴定法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對I2-I-的標准電位既不高,也不低,碘可做為氧化劑而被中強的還原劑(如Sn2+,H2S)等所還原;碘離子也還原劑而被中強的或強的氧化劑(如H2SO4,IO3-,Cr2O72-,MnO4-等)所氧化。
碘量法以碘作為氧化劑,或以碘化物(如碘化鉀)作為還原劑進行滴定的方法。
『伍』 求救巰基乙酸的分析方法
疏基乙酸(HSCH2COOH)分子量92.12,是無色液體,伴有特異臭味,可與水以任何比例混合。
疏基乙酸在鹼性條件下有較強的還原作用,因其使用量不同,可使毛發從柔軟到斷裂。基於這一特點,其在燙發類、脫毛類化妝品中直被廣泛採用。由於它有較強的還原作用,所以使用時要控制其含量,以免使燙發劑變成脫毛劑,造成毛發脫落的嚴重後果,在化妝品中疏基乙酸及其鹽類視為限用物質。化妝品衛生標准(GB7916—87)規定其最大允許濃度如下:2%(疏基乙酸計)用於用後沖洗掉的護發產品;5%(pH12.7)用於脫毛劑;8%(pH9)用於一般的直發和卷發產品;11%(pH11)用於專業使用的直發和卷發產品。
疏基乙酸及其鹽類在化妝品分析中普遍採用滴定方法,此法對儀器設備要求不高,而且簡單快速,方法精度能滿足化妝品分析要求。
1應用范圍
本法適用於測定燙發類、脫毛類疏基乙酸及其鹽類。
本法最低檢測濃度為10mg/g。
2原理
以有機溶劑提取化妝品中疏基乙酸及其鹽類,用碘溶液滴定定量。
3試劑
3.110%(V/V)鹽酸。
3.2三氯甲烷:優級純。
3.30.05mol/L碘溶液。
3.41%(V/V)澱粉溶液。
4儀器
4.1酸式滴定管。
4.2電磁攪拌器。
5分析步驟
5.1樣品預處理
准確量取2.0ml溶液狀樣品或稱取約3.0g膏狀樣品於燒杯中,加20ml10%(V/V)鹽酸及50ml水緩慢加熱至沸騰(1)。冷卻後加5ml三氯甲烷(2)。用電磁攪拌器攪拌5min後備用。
5.2測定
5.2.1以0.05mol/L在碘溶液滴定,加入1ml1%(V/V)澱粉溶液作指示劑,至溶液呈穩定的藍色即為終點。
6計算
按下式計算疏基乙酸及其鹽類濃度(3):
式中:A——碘溶液消耗量,ml;
V——取樣體積,ml;
m——取樣質量,g。
7本方法准確度
加標回收率87.33%~109.2%。
註解:
(1)本方法中10%HCl加入量以20ml為宜,加入HCl的目的是為了在酸性條件下煮沸趕出樣品中的硫化物。
(2)本方法加入三氯甲烷的量以5ml為宜,其目的是排除干擾物,如樣品中乳化劑的影響。
(3)計算式中的0.092、0.0184分別表示1ml的1mol碘溶液相當疏基乙酸或疏基乙酸鈣的克數。
『陸』 任務掌握硫化物大類礦物的鑒定
一、鑒定要求
1)了解硫化物大類礦物的化學成分、物理性質和成因等方面的主要內容。
2)掌握辰砂、雄黃、雌黃、閃鋅礦、方鉛礦、輝銅礦、輝銻礦、輝鉬礦、黃銅礦、黃鐵礦、毒砂、斑銅礦、磁黃鐵礦、輝鉍礦、白鐵礦等礦物的主要鑒定特徵。
3)掌握相似礦物區別的方法。
4)學會描述礦物的方法。
二、鑒定內容
1.礦物標本
觀察辰砂、雄黃、雌黃、閃鋅礦、方鉛礦、輝銅礦、輝銻礦、輝鉬礦、黃銅礦、黃鐵礦、毒砂、斑銅礦、磁黃鐵礦、銅藍、輝鉍礦、白鐵礦等礦物標本。
2.相似礦物的區別
注意區分下列六組相似礦物:
石墨與輝鉬礦 黃鐵礦與黃銅礦
輝銻礦與輝鉍礦 斑銅礦與磁黃鐵礦
輝銅礦 (塊狀的)與方鉛礦 毒砂與黃鐵礦
3.提示
硫化物大類礦物按顏色和光澤可分為兩類:
一是具非金屬色、金剛光澤的礦物。如閃鋅礦、辰砂等;注意觀察它們的顏色、條痕及解理。
二是具金屬色、金屬光澤的礦物。又可分為呈鉛灰色的礦物 (如方鉛礦、輝銅礦等)和呈銅黃色的礦物 (如黃銅礦、黃鐵礦等)。要根據礦物的形態、物理性質、共生組合區別顏色相近的礦物。
4.簡易化學試驗
1)輝銻礦試驗方法是在輝銻礦劃的條痕上,滴KOH即出現橘紅色沉澱 (用此反應與輝鉍礦區別有效,因輝鉍礦滴KOH無反應)。
2)Pb的檢出方法是將少許方鉛礦粉末,加KI及KHSO4 共同研磨,出現黃色沉澱(最後加一滴水效果更好)。
3)銅的火焰反應。加一滴HCl於黃銅礦粉末上,置於氧化焰中灼燒為CuCl2藍色火焰,如不加HCl,則為綠色火焰。
4)Ni的簡易微化分析方法 (檢出磁黃鐵礦中的含鎳礦物)。將礦物粉末與兩份硝酸銨和一份氯化銨拌和,在瓷匙中加熱、熔融、蒸干、冷卻。然後加入「秋加也夫」試劑研磨後,加一滴酒精,出現紅色,即證實有Ni存在。
三、鑒定練習
描述硫化物大類礦物的形態、物理性質及其他重要特徵 (按礦物名稱、化學成分、形態、顏色、條痕、光澤、透明度、解理、斷口、硬度、密度、其他性質、共生組合及次生變化的次序進行描述)。
學習指導
學習本大類時,首先應該注意其成分特徵,以及由成分所決定的晶格類型特點和性質上的共同特點。再進一步按性質上的差別對各種硫化物作分類排隊。如按光澤,可分為金屬光澤和金剛光澤兩部分,具金屬光澤者又可分為具金屬彩色 (銅黃色……)和不具金屬彩色 (錫白,鉛灰……)兩部分,按硬度又可分為<2.5、2.5~5.5、>5.5三部分。這樣,通過自己歸納,就容易系統地掌握常見硫化物的主要特點。
硫化物特別容易被氧化分解,而且多數硫化物形成於含S2-的水溶液中,因而硫化物的形成環境比較特殊,除少數形成於岩漿作用外,內生作用中主要形成於熱液作用 (包括交代熱液作用和火山熱液作用);表生作用則形成於還原條件的水體中。風化後,硫化物氧化分解的產物或殘留原地 (常常會形成惹人注目的鐵帽——以褐鐵礦為主的風化殼),或隨水流失,或在地下水中進一步反應成礦物。
硫化物的鑒定特徵比較明顯,其主要組分比較容易用簡易化學方法檢出。所以,對本章講到的各種礦物,要求能熟練鑒定。學習礦物各論,反復練慣用肉眼鑒定礦物是課外復習的重要內容,開始學習本大類以後,這點就更加突出了。希望大家利用一切可能,獨立地鑒定各種礦物,然後找指導教師評定。
練習與思考
1.解釋下列名詞
1)硫化物及類似化合物;2)簡單硫化物;3)復硫化物;4)硫鹽
2.選擇題
下列礦物屬於簡單硫化物的有 (),屬於復雜硫化物的有 (),屬於硫鹽的有 ()
A.黃銅礦
B.黃鐵礦
C.輝銅礦
D.閃鋅礦
E.方鉛礦
F.辰砂
G.輝銻礦
H.輝鉍礦
I.雄黃
J.毒砂
K.斑銅礦
L.輝鉬礦
3.是非題
1)輝銅礦、輝銻礦、輝鉍礦、輝鉬礦、方鉛礦都是鉛灰色礦物。()
2)所有的硫化物均呈金屬光澤。()
3)輝銻礦與輝鉍礦很多性質相同,但滴KOH輝銻礦不變色而輝鉍礦先出現黃色,隨後變為橘紅色。()
4)黃銅礦的晶體化學式為CuFeS2。()
5)方鉛礦、閃鋅礦和黃鐵礦都是等軸晶系。()
4.為什麼硫化物的光澤強 (金剛—金屬光澤)、一般硬度低、密度較大、溶解度較小,容易被氧化? 試從本大類成分、晶格類型特點加以簡單地解釋。
5.列出下列三部分硫化物 (金剛光澤者、金屬彩色者、錫白—鉛灰—鋼灰色者)的名稱、成分和顏色。
6.哪些硫化物硬度大於5.5? 哪些硫化物硬度小於2.5?
7.哪些硫化物具有完全解理? 試逐一列出其名稱、成分、解理符號和組數。你能否說明它們具有解理的原因?
8.為什麼在黑色地層中 (包括煤層中)容易出現硫化物,而在紅色地層中只能看見硫酸鹽 (如石膏CuSO4·2H2O)?
9.為什麼在礦床氧化帶由於地下水的活動,常形成銅的次生硫化物,而不形成鐵、錳、鉛、鋅的硫化物?
10.硫化物主要形成於哪些地質作用中?
11.為什麼說含鐵的閃鋅礦可以作為「地質溫度計」?
12.對硫化物的定義是什麼? 性質上有何特點?
13.黃鐵礦屬何晶系? 常見什麼晶形? 試各畫一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