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學手段主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將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等應用於教學過程,學雙方在信息環境下的合作互動,促進學員綜合素質全面發展。這種教學手段打破了以教員為中心、學員為主體、語介的基本內容傳授過程,將內容傳授的人性化放在了核心位置,突破了傳統教學手段的時空局限。
方式方法:
(1)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水平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樹立了正確的理念,才會付諸正確的行動。傳統的教育理念強調以教員為中心,教員是一切教學活織者與領導者,而學員作為認知的主體,一直處於被動的地位。這種模式充分發揮了教員的主導作用,便於組織和管同時也壓抑了學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利於對學員各方面素質與能力的培養。隨著思想認識的不斷提高和理念研究深入,人才觀、價值觀、質量觀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素質教育、創新教育、超前教育、開放教育、終身教育等現代教進入教學實踐,引發了教學領域的深刻變革,為教學改革奠定了堅定的思想基礎。教員要主動從知識的灌輸者和學員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素質發展的促進者、學習創新的推動者,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大力開發和廣泛使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啟發誘導,指引學員的思維方向,拓寬思維空間,培養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整體教學
(2)加強教學信息人才隊伍建設
教學信息化人才根據其分工和任務的不同可以分為開發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實干型人才。開發型人才是以研發為主的人才息化教育的開始,他們在編程和軟體開發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人才短缺最嚴重的一環。管理型人才主要負責息資源的規劃、調配和分配,管理型人才決定了信息化教學手段發展的方向。使用型人才隊伍的建設具有普遍意義,目標是比較容易實現的。目前,在教學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中,迫切需要發展的是研發型人才隊伍的建設。
(3)加強信息化教學實踐,深入普及教學應用
在研究信息化教學理論基礎的同時,應該積極地進行必要的教學實踐,在實踐中檢驗修正信息教學手段。教學實踐的目的是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形式,檢驗使用效果。實踐方法可以採取先試點後推廣的做法,即在一兩個教學單位進行,通過集信息,查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試驗點可以定期總結,定期集體討論,並提出合理意見,從中不斷總結經驗。最後聽取相關專家意見,形成改進完善建議,最後推廣普及。
(4)正確認識信息化教學手段,加強與傳統教學手段的融合
信息化教學手段主要是以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為依託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具有傳播方式多,信息流量大、交互性能強,恰當運用信息教學手段對於優化課堂教學確實大有裨益。但對於總的學習目標和全體學員來說,不存在一種普遍優手段的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手段的相對優越性,決不能作為否定傳統教學手段的借口。各種教學手段都具有各自的功能,在實際教學中,不同教學手段是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關系,信息化教學手段只是教員授課的手段之一。只有化教學手段與其他教學手段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而,在對待傳統教學手段這一問題上,該繼承的該摒棄的摒棄,要做到信息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辯證統一,優勢互補。
㈡ 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有什麼樣的區別,各自又有什麼特點
多媒體化,呈現更加直觀、形象、具體;
教學資源更加豐富,信息量大;
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可以個別化教學,因材施教;可以進行協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
可以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課堂更加活躍。
傳統教學模式也有好處,課堂易於控制,進行大班教學,可以方便的傳授大量理論性的知識……
總的來說,各有利弊,一般來說,教師會兩種結合起來使用。
㈢ 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方法有那些
1.教學模式應該是教學系統的上位概念,也就是說它為教學設計提供了一定的理論礦建,而教學設計有位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提供了活動流程。 2.信息化教學模式這講教學設計的書上應該有吧 ,比如基於webquest、等等 3、發展能力,體現了三維目標的第二位目標,也就是過程與方法,這類知識多半體現在布魯姆知識分類中的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所以也就是教師多以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為主
㈣ 信息化教學資源具有哪些特徵
信息化教育硬體環境是指由信息化教育空間中的各種物理設備等信息基礎設施組成的環境,
這些基礎設施主要由設備和教室、機房等組成,設備如計算機、網路設備、衛星地面接收設備、有線電視、dvd播放機等。
與傳統的教育硬體環境
相比,信息化教育硬體環境具有電子化、網路化、
智能化、集成化等諸多特徵,對整個信息化教育環境起著基礎性支持作用。
電子化:電子化是各種信息化教育硬體設備的基本特點,電子化的硬體有的採用模擬技術,有的採用數字技術。由於數字技術的優勢如容易處理、保存、傳輸等特色,越來越多的信息化硬體設施向數字方向發展,如傳統的電視閉路系統與數字化網路系統融合到一起,形成多網合一的環境。
網路化:多種硬體設施通過通訊技術連成網路,使得教育信息流通在教育的各個環節,如校園網就是典型的網路化環境。
智能化:越來越多的硬體系統通過應用嵌入式智能技術,給用戶在使用操作和維護管理方面帶來很大方便,如許多新型dvd播放機具有自動糾錯、格式轉換、書簽檢索等智能特徵。
集成化:很多硬體設施集成了多種基礎設備,具有豐富
的教育功能。如多媒體網路教室集成了多種網路和計算機硬體,具備多種信息化教育支持功能。
㈤ 怎樣做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
做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的方法:
1、教學目標分析,確定教學內容及知識點順序;
2、學習者特徵分析,確定教學起點,以便因材施教;
3、教學模式與策略的選擇和設計;
4、學習情境與學習任務設計;
5、教學媒體與教學資源的選擇和設計;
6、教學評價設計,在環節3中已涵蓋建構主義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與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設計;在環節4和在環節5中則包括了情境創設和資源提供的要求。
㈥ 高等教育學論述題信息化教學設計有什麼特點
其特點是:
1、以信息技術為支撐;
2、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
3、強調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
4、教學內容具有更強的時代性和豐富性;
5、教學更適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特點。
信息化教學不僅僅是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對教學媒體 和手段的改變,而且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整體的教學體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化。
信息化教學設計就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應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環境,獲取、利用信息資源,支持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優化教學效果。
㈦ 什麼是教學設計,什麼是信息化教學設計,它們包括哪些主要環節
1、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
2、信息化教學設計是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
3、教學設計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4、信息化教學設計主要環節包括:單元教學目標分析、教學任務與問題設計、信息資源查找與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學生作品範例設計、評價量規設計、單元實施方案設計和評價修改。
㈧ 教育信息化的特徵有哪些
教育信息化的特徵是什麼?
我們可以分別從技術層面和教育層面加以考察。從技術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點是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從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徵是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與協作性。
我們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個追求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等顯著特點。
信息化教育為我們展示了未來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適應性社會過程,它意味著存在一種與傳統的教育環境發生作用的活躍傾向,它的性質決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適應環境,及如何適應環境。因此,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會自然而然地創造教育奇跡,它可能促進教育革新,也可能強化傳統教育,因為任何技術的社會作用都取決於它的使用者。如果說信息技術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麼教師就是操縱這個魔杖的魔術師。
㈨ 移動信息化的教學有什麼特點
教育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和教育現代化的必經之路。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同時也改變著教學。信息化進入課堂,開闊了學生視野,增加了課堂容量,給教學帶來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促進了教學形式的豐富多彩、教學教程的優化組合和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從而給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一場革命,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它具有很多的優點,但同時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誤區需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