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邁克爾遜干涉儀中時利用什麼辦法產生兩束相干光
就是利用半透半反鏡將光線一分為二,再用兩個平面鏡將光線合二為一進行干涉
2. 干涉測量法的長度測量
用於測量光程差改變,進而測定氣體折射率的瑞利干涉儀
長度測量是光學干涉測量最常見的應用之一。如要測量某樣品的絕對長度,最簡明的方法之一是通過干涉對產生的干涉條紋進行計數;若遇到非整數的干涉條紋情形,則可以通過不斷成倍增加相干光的波長來獲得更窄的干涉條紋,直到得到滿意的測量精度為止。常見的方法還包括惠普公司研發的惠普干涉儀,它通過外加一個軸向磁場使氦-氖激光器工作在兩個相近頻率,從而發出頻率相差2兆赫茲的兩束激光,再通過偏振分束器使這兩束激光產生外差干涉。干涉得到的差頻信號被光檢測器記錄,而待測樣品引起的光程差變化則可以通過計數器表示為光波長的整數倍。惠普干涉儀可以測量在60米左右以內的長度,在附加其他光學器件後還可以用於測量角度、厚度、平直度等場合。此外,還可以通過聲光調制的方法得到差頻信號,並且這種方法能獲得更高的差頻頻率,從而可以從差頻信號中得到更高的計數。
長度測量的另一類情形是測量長度的變化,常見的方法如藉助聲光調制產生的外差干涉,差頻信號所攜帶的相位差會被光檢測器記錄,從而得到長度的變化。在測量像熔凝石英這樣熱膨脹系數很低的材料的熱膨脹系數時,還經常用到一種更精確的方法:將兩面部分透射部分反射的玻璃板置於待測樣品的兩端,從而構成一個法布里-珀羅干涉儀。使用兩束發生外差干涉的激光,並通過反饋將其中一束激光的頻率鎖定到法布里-珀羅干涉儀的一個透射峰值頻率上。這樣,當樣品發生熱膨脹而改變法布里-珀羅干涉儀的長度時,透射峰值頻率的變化會引起被鎖定的激光頻率的相應變化,這一變化也會反映到外差信號中從而被探測到。
3. (邁克爾遜干涉實驗)相干條件是什麼獲得相干光的方法有哪兩種
相干條件:兩束光滿足頻率相同,振動方向相同,相位差恆定時即可成為相干光源。
獲得相干光光源的兩種常見方法:
1.
分波陣面法:從同一波陣面上獲取對等的兩部分作為子光源成為相干光源;如楊氏實驗等。
2.
分振幅法:當一束光投射到兩種介質的分界面時,它的所有的反射光線或所有的透射光線會聚在一起時即可發生相干;如薄膜干涉等。
邁克爾遜干涉儀工作原理:
G2是一面鍍上半透半反膜,G1為補償板,M1、M2為平面反射鏡,M1是固定的,M2和精密絲相連,使其可以向前後移動,最小讀數為10-4mm,可估計到10-5mm,
M1和M2後各有幾個小螺絲可調節其方位。當M2和M1'嚴格平行時,M2會移動,表現為等傾干涉的圓環形條紋不斷從中心"吐出"或向中心"吞進"。兩平面鏡之間的"空氣間隙"距離增大時,中心就會"吐出"一個個條紋;反之則"吞進"。M2和M1'不嚴格平行時,則表現為等厚干涉條紋,在M2移動時,條紋不斷移過視場中某一標記位置,M2平移距離
d
與條紋移動數
N
的關系滿足:d=Nλ/2,λ為入射光波長。
4. 邁克耳孫干涉儀是採用什麼方法獲得相干光的
分光片將入射光一分為二,從而兩束光有固定的相位差。這也是波動光學獲得相干光的一般方法。
5. 相干光的條件問題~~~
1不用了吧
2呢,就比如說一個在x方向震動,一個在y方向,你振你的,我振我的,就疊不到一起了
3呢,相位差恆定,代表呢,頻率相同的a光和b光疊加的時候每一點的疊加情況是穩定的,
比如說,a光振幅:357531357531,b光:4642024642。每次疊加總是a 的3和b的4,a 的5和b的6,每次都是穩定的,所以看到的結果不變,也即干涉效果。如果相位差逐漸變化,兩個振幅就會逐漸錯開,疊加效果是變動的,也就看不到穩定的干涉了
6. 舉例怎樣從技術上實現兩種相干光的獲得
1、分波前法。比如雙縫干涉
2、分振幅法。比如薄膜干涉
7. 邁克耳孫干涉儀是用什麼方法獲得兩束相干光的
你好!
分振幅法,把一束光分成兩束震動強度不同的兩束光的方法。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8. 獲得相干光的兩種基本方法是什麼
1、原理:波陣面分割法
將同一光源上同一點或極小區域(可視為點光源)發出的一束光分成兩束,讓它們經過不同的傳播路徑後,再使它們相遇,這時,這一對由同一光束分出來的光的頻率和振動方向相同,在相遇點的相位差也是恆定的,因而是相干光。如,楊氏雙縫干涉實驗。
2、方法:振幅分割法
一束光線經過介質薄膜的反射與折射,形成的兩束光線產生干涉的方法。如,薄膜干涉。
其他方法:採用激光光源激光光源的頻率,位相,振動方向,傳播方向都相同。
(8)相干光分析儀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相干光相關延伸:相干光的獲得-普通光源的發光機理
當原子中大量的電子受外來激勵而處於激發狀態。處於激發狀態的電子是不穩定的,它要自發地向低能級狀態躍遷,並同時向外輻射電磁波。當這種電磁波的波長在可見光范圍內時,即為可見光。電子的每一次躍遷時間很短(10-8 s)。
由於一次發光的持續時間極短,所以每個原子每一次發光只能發出頻率一定、振動方向一定而長度有限的一個波列。
由於原子發光的無規則性,同一個原子先後發出的波列之間,以及不同原子發出的波列之間都沒有固定的相位關系,且振動方向與頻率也不盡相同,這就決定了兩個獨立的普通光源發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因而不能產生干涉現象。
9. 相干光通信的工作原理
在發送端,採用外調制方式將信號調制到光載波上進行傳輸。當信號光傳輸到達接收端時,首先與一本振光信號進行相干耦合,然後由平衡接收機進行探測。相干光通信根據本振光頻率與信號光頻率不等或相等,可分為外差檢測和零差檢測。前者光信號經光電轉換後獲得的是中頻信號,還需二次解調才能被轉換成基帶信號。後者光信號經光電轉換後被直接轉換成基帶信號,不用二次解調,但它要求本振光頻率與信號光頻率嚴格匹配,並且要求本振光與信號光的相位鎖定。
10. 在邁克爾遜干涉儀中是利用什麼方法產生兩束相干光的
邁克耳遜干涉儀的原理是一束入射光經過分光鏡分為兩束後各自被對應的平面鏡反射回來,因為這兩束光頻率相同、振動方向相同且相位差恆定(即滿足干涉條件),所以能夠發生干涉。
干涉中兩束光的不同光程可以通過調節干涉臂長度以及改變介質的折射率來實現,從而能夠形成不同的干涉圖樣。干涉條紋是等光程差的軌跡,因此,要分析某種干涉產生的圖樣,必需求出相干光的光程差位置分布的函數。
(10)相干光分析儀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干涉儀的分類有不同分法:
1、按照結構區分
干涉儀可以分為單路徑干涉儀和多路徑干涉儀兩類, 其差異在於干涉的波是否通過同一路徑傳播。 例如邁克爾遜干涉儀就是常見的多路徑干涉儀, 而Sagnac干涉儀, 等傾干涉和等厚干涉等即為單路徑干涉儀。
2、按照干涉光來源區分
干涉儀可以分成波前分解和幅度分解兩類, 其差異在於是否利用波前上不同位置的子波源形成干涉。 例如楊氏雙縫干涉即屬於波前分解干涉儀; 而等傾干涉和等厚干涉即為幅度分解干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