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九問跟特級教師蔣軍晶學寫作妙招(實戰篇)》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作文九問 跟特級教師蔣軍晶學寫作妙招(實戰篇)》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Dtk-enuAkFeIq9jhBq_WJw
書名:作文九問 跟特級教師蔣軍晶學寫作妙招(實戰篇)
豆瓣評分:8.0
出版年份:2017-5
2. 在哪能下載到WORD格式或PDF格式的C語言教學用的教案要全的,幫幫忙!!謝謝!!!
推薦一個不錯的網站,這是一個國家級精品課程網站,在這個網站里不僅有電子教案,還有演示課件,另外還配有各章的練習。http://jpkc.szpt.e.cn/cyy/
如果你是教師的話,也給你推薦一些教學論文,這些論文可以在線閱讀,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也希望不要被封ID。我真的是誠心誠意的。
軟體開發方法與C語言課程教學的融合:(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13
摘 要:
C語言課程教學中不僅是教會學生課程的基本知識,也是培養學生建立運用軟體開發方法的思想;可以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之間的溝通協調能力,為學生成為企業所需求的程序員或軟體測試員應具備的職業技能奠定基礎。 (共2頁)
《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模式創新探析: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14
摘 要:
針對《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編程思維欠缺,上機實踐盲目等問題,採用從總體到細節的教學模式.以一個大型程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興趣引導來提高學生的求知慾望,以任務驅動來培養學生動機和自學能力.通過上機實驗和課程設計來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語言能力。 (共2頁)
C語言中的指針和指針教學: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15
摘 要:
指針是C語言中的重要概念和重要特色。指針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抓住數據在內存中的存儲和變化這條教學主線。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指針的概念,掌握指針的應用。 (共2頁)
C語言中隨機函數的分析與使用: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16
摘 要:
文章分析了C語言中產生隨機數的隨機函數rand(),指出了其使用中的缺陷,並提出了一種解決辦法。 (共2頁)
《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18
摘 要:
《C語言程序設計》是高校計算機專業基礎必修課程。該文根據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幾個解決方案和建議。 (共2頁)
C語言在嵌入式系統開發中的代碼優化: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19
摘 要:
C語言是嵌入式系統開發中常用的一種程序設計語言.本文結合嵌入式系統的特點,從變數定義、演算法優化和存儲器分配三個方面.闡述了C語言在嵌入式軟體開發中的代碼優化方法。 (共2頁)
小組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C語言教學中的實踐與成果: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20
摘 要:
「C語言程序設計」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和其他有志從事計算機技術的人員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對於培養目標是實用型技術人才的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學好C語言課程非常重要,但學習該課程有相當的難度。本文抓住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並以實際教改過程為依據,詳細闡述了小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意義及實施過程,在實際運用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共2頁)
《程序邏輯和C語言實現》教學方法探討: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21
摘 要:
針對「軟體技術」專業本身特點,總結了《程序邏輯和C語言實現》課程教學中的一些經驗,重點結合實例探討了C語言教學中的基礎知識和某些重難點問題教學的方法和技巧。 (共3頁)
C語言中循環的應用: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22
摘 要:
一、引言 C語言是近年來在國內外得到迅速推廣應用的一種計算機語言,它功能豐富,數據結構豐富,表達能力強,使用靈活方便。目標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應用面廣,集高級語言和低級語言的優點於一身,因此特別適合於編寫系統軟體。但由於C語言牽涉到的概念比較復雜,規則繁多。所以很多初學者感到困難,尤其在循環結構、函數遞歸調用、數組的理解與使用、指針的定義和使用上更是一頭霧水。下面我就結合在教學和實踐中切身體會和經驗,主要談談循環在C語言中的應用。 (共2頁)
淺析C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方法: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23
摘 要:
作者通過三個教學法淺析了C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運用,使學生掌握結構化設計語言的基本思想,自頂向下,逐步細化地將復雜問題用語句編寫出程序。 (共2頁)
構建培養應用型程序設計人才的教學機制——C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24
摘 要:
C語言程序設計是一門傳統的課程,從開設這門課以來就進行教學改革,改革圍繞「以課程知識點為核心,以提高學生程序設計能力為主線,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思想,抓好課程理論、實踐、考核、評測、監督和反饋的每一個環節,重點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技術與應用相結合,探索出程序設計型人才培養及提高教學質量的新機制. (共4頁)
《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探討: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25
摘 要:
C語言功能強大,幾乎所有高校都開設了《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程。本文就C語言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幾種可供借鑒的方法。 (共2頁)
淺談C語言實踐教學改革: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26
摘 要:
「C語言程序設計」是計算機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同時也是「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C++」等課程的先修課。學生通過學習C語言,主要是掌握程序設計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因此,在重視理論教學的同時,必須加強實驗環節。本文在分析C語言實驗中普遍存在問題後,探討了C語言實驗教學改進,並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方法。 (共2頁)
淺談高職院校C語言課程的教學改革: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27
摘 要:
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文章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三個方面探討了C語言課程的教學改革方法與措施。 (共3頁)
《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教學的探討: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29
C語言教學方法初探: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31
摘 要:
C語言是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入門課程,是學習計算機後續課程的基礎。從如何提高C語言課程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共2頁)
C語言教學之我見: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32
摘 要:
C語言作為計算機語言中最基本的一種語言,在各種程序設計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也是學習其他語言的基礎。它獨特的結構化程序設計方式能帶給學生一種嶄新的思維方法,學好這門課程,必將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學習更高級的語言作好鋪墊。 (共2頁)
C語言實驗教學探討——實例教學: (免費下載、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33
C語言教學談: (免費下載、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35
基於C語言編程思路的實踐與探索: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36
摘 要:
本文從編程的角度梳理了C語言為程序員所提供的語法元素,從變數、數組、結構體到指針所提供的編程功能.讓學生理解C語言為程序員提供的操作功能及控制功能,然後通過對現實生活的分析、類比,一步一步地理清編程的思路。使編程不再枯燥無味。 (共2頁)
高校C語言課程教學的創新和研究: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38
摘 要:
針對C語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增加實踐的環節、提供生動有趣的素材、充分運用類比的教學手段、設計良好的教學案例、提高多媒體交互性、對考試和成績評定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探索和研究。 (共1頁)
高職《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40
摘 要:
本文從專科院校開設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目標著手,結合程序設計和語言之間的關系,分析了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從目標定位、教材整合、邏輯能力培養等方面提出了改進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的幾點建議。 (共2頁)
關於高職院校C語言教學改革的探討: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41
關於C語言教學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42
摘 要:
本文以《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優化組織教學內容,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等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性研究工作,以促進C語言教學。實踐證明,改進了教學方法後,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共4頁)
項目驅動教學法在《C語言程序設計》中的應用: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44
摘 要:
《C語言程序設計》作為計算機專業以及相關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旨在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學媒體和編程技能,但學生普遍對這門課感到難學、枯燥、興趣不大。因此,應從項目遞進驅動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出發,在《C語言程序設計》中進行實踐與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共3頁)
C語言中遞歸調用的教學設計: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45
摘 要:
遞歸是C語言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其教學方法對學生正確理解和應用遞歸解決實際問題是一個關鍵。藉助做游戲的方式展開遞歸的教學,可使教學難點變得有趣和易於被學生接受。 (共3頁)
談高職高專C語言教學改革: (在線閱讀)
http://www.cqvip.com/asp/userlink.asp?re=39146
摘 要:
本文揭示了現階段C語言課程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並在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如下教學方法:分模塊的理論教學法,在實踐教學中引入「大作業」環節,改革考試方法。實踐證明,這些教學改革效果良好,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共2頁)
3.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日本] 奧野宣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aZY5QGnfvnwMNO-hTVeRBA
書名: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作者:[日本] 奧野宣之
譯者:張晶晶
豆瓣評分:7.3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6
頁數:251
內容簡介:
做好一本筆記,牢記每本書的精華
對在漫長人生中讀過的書而言,人類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讀完每一本書後都有扎實的收獲,就需要有技巧地寫讀書筆記,並養成長期的習慣。
傳媒業出身的奧野宣之創造的一元化筆記讀書法涵蓋了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檢索以備重讀這五個步驟,提供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他倡導有目的性地購書,讓讀書從一開始就充滿主動性;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養成隨時記錄心得體會的習慣;學會摘抄,讓原書精髓與自身思維的火花交相輝映;完善整理歸檔工作,做好的筆記需要反復重讀才能凸顯其價值。他還從自身經驗出發,介紹了19個讓讀書體驗更充實、有效的小竅門。
讀書筆記會幫助我們改變讀書方法,而讀書方法的改變又會帶來思考方式的轉變。如果你也想見證這段神奇的轉變,那就從現在開始,隨時把筆記本帶在身邊吧。
作者簡介:
奧野宣之,同志社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曾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累計銷量超過50萬冊。在利用新聞出版經驗進行網路與雜志專欄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還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不管是工作還是興趣,他都堅持使用筆記本記錄,這種生活方式在NHK 和TBS 電視台的節目中播出後引發了熱烈反響。
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如何寫游記和散步日記》《智慧創造鍛煉法》《「處方箋」讀書法》《三本書創造好點子》等。
4.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1第3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1第3版》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Qu-WpAuGfs7nQwcPx9F5_Q
5.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pdf
《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寫作》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aB9Wv_q0xH-PTCGCVjh3ZQ
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寫作|【7345】小學語文必學寫作技巧之非常作文訓練營 10講|【7194】小學語文知識大全——小學分類作文全攻略【9講陳雙】|【4775】 四年級閱讀寫作訓練營【10講 】|【21764-6講】小升初閱讀寫作思維突破班【王帆】|【1663共16講】秋季六年級語文百變精靈讀寫尖子班(王雨潔)|【11831-09講】小達老師語文達人秀——達人作文課堂【達吾力江】|【11771-08講】二年級探秘圖畫王國——看圖作文全攻略【楊慧涵】|[4865]三年級閱讀寫作訓練營[楊惠涵]|[16262-6]小新課堂:小升初閱讀滿分突破班|7359 手把手教作文:小升初作文心旅程 10講 陳雙 王雨潔|第9講創造未來:心願(11月23日上線)|第8講創造未來:理想(11月16日上線)|第7講感恩當下:感謝(11月16日上線)|第6講感恩當下:欣賞(11月9日上線)
6. 如何閱讀一本書How+to+read+a+book.pdf
該書強調閱讀是一種主動的活動。閱讀一般分做三種目的:娛樂消遣、獲取資訊、增進理解力。只有最後一種目的的閱讀能幫助閱讀者增長心智,不斷成長。
該書主要論述指導如何通過閱讀增進理解力。它將閱讀分做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在書後推薦了一系列的經典名著。
閱讀的四個層次是漸進掌握的,上一層次包括下一層次閱讀法。
第一層次的閱讀,稱之為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都指出一個人只要熟練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擺脫了文盲的狀態,至少已經開始認字了。在熟練這個層次的過程中,一個人可以學習到閱讀的基本藝術,接受基礎的閱讀訓練,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要問讀者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說什麼?」。
第二個層次的閱讀,稱之為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通常是很短,而且總是(就定義上說)過短,很難掌握一本書所有重點。也可以稱之為略讀或預讀。這個層次要問的典型問題就是:「這本書在談什麼?」。
第三種層次的閱讀,稱之為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或是說優質的閱讀—讀者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方式。如果說檢視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那麼分析閱讀就是在無限的時間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分析閱讀就是要咀嚼與消化一本書。如果讀者的目標只是獲得資訊或消遣,就完全沒有必要用到分析閱讀。分析閱讀就是特別在追尋理解的。
第四種,也是最高層次的閱讀,稱之為主題閱讀(syntopical reading)。在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並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相關之處,提出一個所有的書都談到的主題。但只是書本字里行間的比較還不夠。主題閱讀涉及的遠不止此。藉助所閱讀的書籍,主題閱讀者要能夠架構出一個可能在哪一本書里都沒提過的主題分析。因此,很顯然的,主題閱讀是最主動、也最花力氣的一種閱讀。
除了介紹四個層次的閱讀方法外,作者也介紹了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包括實用型的書、想像文學、故事、戲劇與詩、歷史書、科學與數學、哲學書、社會科學等。
在書本的最後一章,作者指出了閱讀與心智成長之間的關系。「好的閱讀,也就是主動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對我們的工作或事業有幫助,更能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
該書序言中,作者引用了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詹姆斯·黑塞爾教授寫於1939年的文章《學校教育的失敗》,給人極深的印象,不妨轉引如下:
學校是否有效地教導過學生如何閱讀母語?到了五六年級之前,整體地說,閱讀是被有效地教導過,學習過之後,閱讀的學習曲線就跌入了死寂的水平。學生進入中學之後成績很差,就是因為讀不懂書中的意義。
作者艾德勒和范多倫修訂《如何閱讀一本書》是在1972年,離這篇文章寫作已過去30年。作者認為,70年代美國的情況仍未改變,學生沒有得到足夠的閱讀技巧的正式訓練,指導閱讀的層次仍然停留在基本水平——直言不諱地說,中國大陸目前的情況恐怕也是這樣(此時為2012年,編者注)。大多數所謂讀書人其實並不掌握讀書的方法,因為他們很少受到這方面的訓練,也很少作這方面的科學的研究。
美國教育界認為,指導年輕人閱讀,以最基本的閱讀概念來閱讀,是最重要的教育問題。很遺憾,在中國大陸,有這樣共識的人並不多。
讀書是有方法、技巧的,閱讀是需要訓練的。我國近代以前的讀書人都很重視讀書方法,朱熹讀書法、張之洞《書目答問》都是讀書方法的總結,展現了中國讀書人的智慧。遺憾的是,中國當代學者撰寫的關於「如何讀書」的書卻很少。國內關於閱讀方法的研究還不多見,科學而通俗的著作就更少了。盡管《如何閱讀一本書》寫作於數十年前,但它提供了一套實用的、有說服力的閱讀理念和方法,足資我們思考和借鑒。
書中有許多關於閱讀論述,都使人深受啟發。
簡言之,閱讀是一門藝術,是每個讀書人都必修的一門功課。這本書正是一本「閱讀藝術課」的入門導引。
同一本書,我可以很迅速的,很簡略的讀,我也可以很認真,很細致的去讀。那麼這種把閱讀的層次區分出來的這種想法,是《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里邊我覺得最了不起的一個說法。當然,像這樣的說法從古到今都很多人講過,並不足為奇。可是我覺得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它的好處就是它充滿了很多的細節,寫的非常清楚。這本書,我覺得是本大家想學閱讀方法不錯的一本工具書。 ——梁文道
這是一本講解閱讀的專業學術書,作者是「大英網路全書」的編輯指導,有著豐富的閱讀經驗。在國外這本「專業學術書」卻十分暢銷,原因在於作者在書中用何其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人們講解了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成都商報》
7. 《閱讀與寫作教材》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閱讀與寫作教材》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KMyhaFmB1wWtpXH9jEZ9yw
8. 求有效教學方法(第七版) 加里D鮑里奇著電子書,請發下載鏈接,感謝
求書,學校布置的讀書任務,其他網站上電子書買的有點貴,如果版主能夠低價分享一下,我萬分感謝!!
9. 《如何更好地教學優秀教師一定要知道的事》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如何更好地教學》([英]菲爾•比德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DMvbHHnx6D9fHh8Us_ekCw
書名:如何更好地教學
作者:[英]菲爾•比德爾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8-1
頁數:280
內容簡介:
《如何更好地教學》是一本有史以來最激動人心、可讀性最強、最實用的教學指南,是教師尋求教與學真諦的經典著作。本書是教育界領域的珍稀財富,內容新穎,觀點鮮明,方法獨特,幽默風趣,應用性極強,充滿了耳目一新的教學方法。對作者而言,教學是一種「表演藝術」,只要對學生判斷正確,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作者在書中給出了很多具體的、極具創新性和實用性的教學忠告和建議。
《如何更好地教學》涵蓋了優秀教師需要知道的每一件事情,它聚焦每一位老師最關心的話題,在如何管理最難管的班級、如何運用最優教學方法、如何設計最實用的課程、如何評價學生的成績、如何激發學生的潛能等方面,本書將教給你很多傳統教學課堂無法傳授的實用技巧,幫助你完成平凡而偉大的教育使命。
作者簡介:
菲爾•比德爾曾榮獲英國年度最佳教師獎,兩度獲得英國皇家電視協會獎,被《泰晤士報》譽為英國最鼓舞人心的教師。他是教育界專家、教育顧問,鼓勵各國老師用有趣的方式進行教學。除任教職外,他還是英國《衛報》教育專欄主筆,是《如何更好地教學》、《完美結束一堂課的35個好創意》、《沒有課桌椅的教育》等多本暢銷書的作者。此外,他是英國電視第四頻道的明星教師,在紀錄片《超級老師》和《點石成金》中示範其教學方法。他用盡大半生時間與學生在一起,積極地影響每一個孩子的生命,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自我,挖掘出最大的潛力。
10. 如何閱讀學術著作和做讀書筆記.pdf
1、閱讀方法 首先要養成連接概念與經驗的閱讀習慣。讀書 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論點(當然有許多沒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經驗信息堆積類的著作,有的價值不大,但有的是十分珍貴的參考書。我這里關心的不是參考書的編撰,而是學術專著的寫作),而為了精確地掌握一本書,也是為了鍛煉自己概括能力與養成連接經驗與概念的思維習慣,我特別強調讀書筆記要總結作者 對自己中心論點的主要經驗支撐證據,並同時照顧到中心論點次一級的闡發性概念及其經驗根據。最後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作者把你說服了沒有?為什麼?(更有進者,如果由你來寫這本書,你會做怎樣的修改?)這樣的讀書習慣也是為自己做學術研究,寫學術專著的一種鍛煉。能夠清楚掌握好的專著的設計和結構,才有可能自己撰寫優秀的學術著作。 這樣的讀書習慣另外有一個很實用的考慮,就是為了積累自己將來研究和教學的可用材料。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們看書之後,在個把星期到幾個月之 中,對一本書 的記憶是比較清晰完整的,之後便逐漸模糊,幾年之後便幾乎不可能在腦袋裡作詳細的找回檢索。因此,我們要在記憶清晰的時候,精確地總結這本書以備將來之 用。而這樣的總結,不是被動的摘抄,而是積極的消化,迫使自己在記憶最完整的時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確地掌握這本書並對之進行系統思考。那樣,將來可以隨時找回檢索使用。我自己要到30歲之後才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記憶(或僅僅把書排列在書架上)的不可依靠,開始積累筆記。有不少在研究院時候讀過的書,後來都得回去重看。 2、理論學習 前人有眾多的理論著作,對我們來說是有用的資源。我自己提倡的途徑是要掌握主要不同流派的理論,作為入門途徑。閱讀時要求與之對話,而不是簡單的死學。而 對話、決定取捨的最好方法,乃是看它對組織、解釋自己掌握的經驗材料有用沒用。 學習理論的目的不是尋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而是提出問題,較高的一個境界是在理論和實際脫節點上,或不同流 派理論的交鋒點上,提出問題,試圖超越現存視野。另一用途是通過與現存理論的對話來澄清、推進自己的分析概念。這樣,理論更多的是工具或對手,而不是答案。 另一個有用辦法是:區別經典理論與庸俗理論;前者較少,後者俯拾皆是。前者一般視野比較寬闊,提出的概念更清晰並強有力,後者則比較模糊繁雜, 除非和自己 的研究課題有直接聯系,一般用途不大。這種庸俗模式的大量存在本身便是西方形式主義傾向的一個例證:今日美國一般的社會學、政治學系,對學生們要求的是首 先建立所謂"理論"或模式,然後才做經驗研究,這種認識方法的結果之一是模式堆積如山,絕大多數十分庸俗。而與這樣的模式"對話",雖然可能會起點公關作用,但對推進和提高自 己的分析概念不會有太大幫助。 最後一種可行的理論學習方法是:先在某一種流派之中,深入浸淫一段時間,作為入門方法,鍛煉自己概括和連接概念的能力,然後進而學習其他流派。國內許多年長一點的學生,已經接觸過馬克思主義理論,可惜的是其教學方法,大多是當教條死背,而不是活學活用地用來提出問題。但也有少數的學生,還是能夠從其中得到概括能力的鍛煉,這是寶貴的資源,可以當作學習其他流派理論的基本功。 3、寫讀書報告 學術著作都應帶有一個中心論點,而閱讀那樣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論點,用自己的話(一段,甚或是一句話)表達出來。然後,用三、四段總結其主要的次 級論點,同時總結其經驗證據。總結的時候,關鍵在於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話,因為那樣才會消化,使它變成自己的東西。一個可行的閱讀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論點之後才逐章閱讀,每章看完之後用自己的話總結。最後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作者把你說服了沒有,為什麼?(甚或更進一步:如果由你來寫這本書,你會做怎樣的修改?)至於比較純理論性的著作,我們要問:它對了解中國的實際或你自己的研究課題有什麼用?這樣的看書寫筆記方法乃是一種思維上的鍛煉,也是養成自己的思考、寫作習慣的辦法。關鍵在養成看後就寫系統筆記的習慣,不可依賴自己的記憶,因為幾個月(最多一兩年)之後肯定會變得模糊不清。筆記最好既不要太簡短也不要 太詳細,應在一、兩千字的范圍之內。這樣長年積累,隨時可供將來的研究和教學之用。 4、研究寫作 我這里要強調的是,設計論文首先應要求自己能在經驗層面作出前人所未做的貢獻,因為作為一個青年學者,思想上多未完全成熟,若能老老實實做經驗 研究,最起 碼可以在那個層面上做出新的貢獻。但這不是說要只作經驗信息的簡單堆積,因為那樣無從區別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優秀的學術貢獻需要帶有明確的問題,經驗證據的目的是用來解決重要的問題,而問題的建立要靠經驗與理論的連同使用,不可只靠單一方面。最理想的狀況是通過新鮮的經驗證據來提煉新鮮的概念,用以解決重要的理論問題。而所謂理論問題,上面已經提到,既可以是不同流派理論的交鋒點,也可以是理論與實際的脫節點。另外,最好是自己特別關心的問題,因為那樣才會有驅動力,使自己作出長時期的持續投入。 這里應該說明,尋找自己最想做而又是最能做的題目常常是一個曲折的過程。我當年便因導師的影響而選擇了思想史的題目,並試圖為導師而挑戰當時佔美國首席位置Joseph R. Levenson。後來才發現,自己無論在感情上還是能力上,都更傾向於關注普通人民,而又比較喜歡解答有關人們實際生活的問題,更合適做經濟史、社會史和法律史。但清楚認識這一點的時候已經近乎不惑之年了。基於以上的經驗,我自己一貫避免指定學生做某個題目,因為我認為這幾乎等於是在替他們找對象。做學問是個長時期的磨練,十分必要找到自己真正願意一生與之作伴的主題,但國內由導師包辦的做法仍然比較普遍,亟需改革。 最後,怎樣在經驗證據上提煉新鮮概念。上面已經提到,一個好的方法是從經驗證據與現存理論的脫節點出發,與現存理論,尤其是經典性的著作,對話來澄清、推 進自己的概念。最好是跨越不同流派的理論,因為同一流派中的論證,多隻關乎次級問題,而不同流派的交鋒點,常常是最為基本和關鍵的問題。有的同學可能會覺得掌握單一流派的理論已經不容易,要求同時與不同流派對話,可能是過分苛求。但實際上,只掌握單一流派,常常會陷於不自覺地完全接受其預設前提,久而久之,甚至會以為是天經地義,無可置疑的"真理",因此陷入由意識形態主宰的研究。而且,通過不同流派之間的爭議,可以更清晰深入地同時掌握不同概念,並把自己的認識和問題提高到最基本的層面上。這方面中國的研究生其實具有比美國學生優越的條件。作為處於兩種文化沖擊下的知識分子,中國的研究生更能體會到理論與實際的脫節以及不同理論之間的交鋒。今天中國的研究生,幾乎不可避免地都是"雙重文化人"(見黃宗智《近現代中國和中國研究中的文化雙重性》),和美國一般研究生很不一樣。若能既不迷信普世理論,又不迷信自己的感性認識,這本身就是一個可資學術使用的重要資源。最後是通過嚴謹的經驗研究與高層次的理論問題 意識的探討,來回反復連接,由此才可能建立既是中國的也是現代性的學術,並為全人類建立一個不同於西方現代主義傳統的學術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