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訓練手部力量投擲鉛球
1.俯卧撐臂屈伸:雙手用力推離牆壁。
2.沙袋練習:單人、雙人或集體拋接沙袋;自拋自接包括體前拋接和背箭拋接。
3.啞鈴練習:手持啞鈴,兩臂向各種方向做屈、伸、舉、振等動作。
兩腳左右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肩上,連續快速向上推舉。
兩腳前後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胸前,連續快速向斜上方推舉。
自然站立,兩手持啞鈴前平舉,向兩側開振擴胸。
兩腳前後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頭後,向斜前上方振舉。
兩腳前後開立,右手持啞鈴做引轉「滿弓」的練習。
兩腳左右開立,兩手持啞鈴於體側,右臂向上提拉,同時上體向左側屈,左右交替進行。
4.實心球練習:單手和雙手推、拋實心球。
兩腳前後開立成半蹲,兩手持球於胸前,肘部抬起稍低於肩,將球向前上方推出,推出時手指用力撥球。要求推球時用力蹬地,上體伸展,上、下肢配合要協調。
兩腳左右開立,兩膝微屈,右手持球於右肩上,左手扶球,兩腿蹬伸將球向前上方推出。主要體會下肢用力動作。
用原地側向推鉛球的方法推實心球。
兩腳左右開立成半蹲,兩手持球體前屈,然後用力將球向後上方拋出。拋球時,兩腿用力蹬伸,上體抬起後仰,同時兩臂伸直揮臂。
兩腳前後開立,身體重心落在後腿上,膝微屈,兩手持球舉至頭後,上體盡量後屈,然後用力將球由頭後向前上方拋出。
5.用各種投擲物(如壘球、木棒、沙袋、橡皮管等)擲遠。面對投擲方向,兩腳前後開立,左腳在前,右腿微屈,身體重心後移,右手持投擲物於肩上,使投擲物遠離頭與肩後,肘正對前方。然後右腳用力蹬地,、使身體重心前移,快速揮臂以鞭打動作將投擲物投出。
側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右腿彎曲,身體重心落在右腿上,右臂後伸與肩齊平,左臂屈於胸前。然後右腳蹬地,送髖轉體,重心前移,快速揮臂以鞭打動作將投擲物投出。
㈡ 鉛球訓練方法力量提高
鉛球屬於力量性的投擲項目,除了要具備一般身體素質以外,還必須有適應推鉛球所需要的專項素質,同時運動成績越好,對專項素質的要求也越高。鉛球專項素質主要包括專項力量、專項速度、動作速度 以及專項耐力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專項力量,專項力量的最大的特點是爆發力,爆發力取決於速度和力量的結合,但是必須以基本力量為基礎,而基本力量與速度力量又是相互相成、互為依存的。再從推鉛球技術的動作來看,它不單純是投擲臂最後快速伸直,而是全身進行繼發性的爆發式用力。因此在提高專項素質的訓練中,主要是發展全身有關肌群的爆發力。本人在平時的訓練實踐中不斷摸索,發現對中小學運動員力量訓練以動力性練習為主,在不降低速度的情況下增加力量,在不減少力量的情況下增加運動速度,充分利用學校優越的體育設施---健身組合器械,自編動力性練習組合,重點發展運動員手臂和手指的屈肌肌群、肱三頭肌、肘肌、三角肌後部、胸大肌、背闊肌、腹斜肌、伸腕、伸膝肌群和屈踝屈趾等肌群。再把專項力量與技術訓練結合起來。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一、動力性練習組合:
斜身仰卧起坐:20X3組 卧推 10X3組
雙腿負重屈伸:20X3組 懸垂轉體 10X3組
雙臂負重上舉:20X3組 50米加速跑3組
這一組動力性練習負荷小、中強度、非常適應中小學運動員發展力
量的訓練,要求連續完成三組。(這組練習不僅不易疲勞,而且還能重復多次。
二、發展爆發力訓練與鉛球技術訓練結合:
1.手指俯卧、連續抓不同重量的鉛球。
2.用不同重量的杠鈴快速前推、斜推、原地推不同重量的鉛球。
3.連續蛙跳、阻力負重連續滑步。
4.負重進行體側屈一體側轉的練習,用橡皮條牽拉完成技術動作,身體超越器械的練習。
5.負重半蹲起結合提踵的練習,持不同重量的鉛球完成推鉛球技術動作。
6.各種跳躍練習,快速跑練習。
三、注意事項:
運用以上兩種方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採取隔天交替的訓練方式;
2.在發展運動員爆發力訓練時,結合發展基本力量練習,使專項訓練負荷保持合理的節奏;
3.在負重練習後合理安排放鬆練習,保持肌肉隨意放鬆能力;
4.在發展專項力量訓練時,把鉛球技術結構結合起來,安排大量的負重滑步練習和用接近推鉛球技術,推各種不同重量的器械,這樣就將各關節肢體的爆發力和速度、靈敏等素質協調地結合起來.
㈢ 鉛球的動作要領及訓練方法
發展爆發力訓練與鉛球技術訓練結合,可以極大地提高技術水平,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種不同的訓練結合方法。
一、出手方法練習(以右手為例)
1、練習者對牆正面開立(距離1米),右手持球於右肩,左手扶球,然後伸臂把球
推到牆上,中食指用力按住球,稍停,雙手把球接回。要求把球推到牆上後,成屈腕,中指用力撥球狀,主要體會扣腕撥指的動作。
2、練習者兩腳開立,右手持實心球(或鉛球)於右肩頸部,左手扶球,然後把球快速垂直推向地面(砸地)。要求球的落點在兩腳之間稍前處,主要體會快速出手時的感覺
3、練習者正對投擲區,兩腳開立,右手反握礦泉水平於右肩頸部,瓶內裝2/3沙子,大拇指墊在瓶底,屈膝,然後蹬地、伸臂和腕、撥指將其推出,要求瓶子在空中成直立狀飛行。主要體會上、下肢用力順序和正確的推撥動作。
三、出手角度練習
1、與同伴一起多做蹬、伸、轉、抬體徒手模仿練習,模仿者做好預備推鉛球姿勢同伴在其後面抓住右手(起固定作用),模仿者反復進行蹬轉伸抬體練習,要求提腳跟、蹬地同時送髖。主要體會全身協調用力
2、做好預備姿勢對牆側站立,蹬伸轉髖、抬體、頂肩不伸臂,利用蹬、轉、抬、頂的速度將球彈出。要求上、下肢協調配合,蹬、轉、撥、挺、頂依次用力。主要解決練習者常上肢用力,而下肢不會用力的問題。
3、在投擲區5~8米的地方,設置一個平行於投擲圈延長線,高2.5米左右的橡皮筋,練習者用完整的技術將球推過橡皮筋,要求推球時展體增加出手角度。
推鉛球的發力順序是自下而上的。其技術環節由:蹬、轉、挺、推、撥五大環節組成;這就對練習者的上、下肢和腰、腹力量、身體的協調性的要求相對提高了。也就是說,身體素質是取得成績的基礎,投擲技術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而重點是最後用力,難點是技術環節的順暢與協調。推鉛球的出手角度一般在38°—42°左右。就是說在加強投擲技術的模仿練習的同時,也要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如上肢、腰腹肌、下肢的力量、爆發力、協調性等訓練,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您不妨試試。
㈣ 推鉛球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1.學習握、持球的方法,建立對推鉛球正確的肌肉感覺。握好球後,可做兩手的交換傳遞;持好球後,可做下蹲、站起若干次;單臂持球向上托舉鉛球練習;圍繞腰間兩手做傳遞鉛球的練習。
2.原地正面推鉛球練習:練習者正對投擲方向,兩腳平行開立稍比肩寬,右手持實心球或較輕的鉛球於右肩上,靠近頸部。然後屈膝下蹲,上體向有扭轉,右肩下沉,左臂和左肩稍向內扣。然後下肢迅速蹬起,利用軀乾和手臂的力量將球向前上方推出,體會用力的順序。
3.原地側向推鉛球練習:投擲者側對投擲方向,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左腳尖與右腳跟幾乎在一條直線上。右腿膝關節彎曲,體重落於右腿,左膝自然伸直,用前腳掌內側著地,身體向右屈體,藉助於軀乾的反振,右腿蹬轉,左腿配合積極有力的支撐,全身協調用力將球推出。
4.原地背向推鉛球練習:投擲者背對投擲方向,兩腳前後開立比肩稍寬,身體前屈,下蹲,按側向推鉛球的要求將球推出。
㈤ 怎樣練習力量,讓鉛球推得遠
背部和腰部力量可以讓你的鉛球推得更遠。
硬拉——分為直腿硬拉和屈腿硬拉兩種,主要用於鍛煉下背部即骶棘肌,是健美運動的基礎動作之一。以直腿硬拉為例吧:
(1)起始姿勢——兩腳開立,比肩稍狹。向前屈體,不要屈膝。兩手用正、反握握杠,握距稍寬於肩。勿低頭。
(2)動作過程——收縮下背部肌肉,把上體向上向後挺起,兩肩盡量後移。最後,盡力收縮骶棘肌,靜止一秒鍾,再慢慢屈體向前,直到杠鈴片幾乎觸及地面。如欲加大後背部的屈伸幅度來加大鍛煉效果,兩腳放在墊木上,杠鈴放在地上。
(3)呼吸方法——上拉時吸氣,放下時呼氣。
(4)注意要點 兩腿始終直立,膝部勿彎曲。意念要始終在後背部。動作平穩,用大重量,但又切勿過重。切勿突然用大重量。也可屈腿做這個動作,稱為「屈腿硬拉」,對下背部的鍛煉作用稍小,但有助於鍛煉股四頭肌。
深蹲——深蹲可以說是鍛煉股四頭肌的必選動作之一,幾乎任何水平的運動員都是這樣——甚至奧林匹亞先生。介紹一下:
(1)起始姿勢——站在深蹲架前,屈膝,兩手握住深蹲架上的杠鈴托在胸前肩上。向前走兩步,兩腳開立,略寬於肩,足趾稍向外撇,身體伸直。
(2)動作過程——屈膝下蹲到大腿上面和地面平行或稍低,靜止一秒鍾,大腿和臀部用力使兩腳蹬地,使身體回復到直立。按規定次數和組數重復再做。完成後,退回,把杠鈴放回深蹲架上。
(3)呼吸方法——下蹲時呼氣,起立時吸氣。
(4)注意要點——在做整個動作的過程中,背部要平直,上體勿前傾,臀部不要後突,後腰要下塌,動作要穩定。
鉛球是田徑運動的投擲項目之一,它對增強體質,特別是發展軀乾和上下肢力量有顯著的作用。最早期是採用原地推鉛球的技術,後來經過時間的演變,逐漸出現了林林總總的方法,如側向前、側向滑步推。用廢棄的鉛制炮彈代替石頭進行模擬訓練,是現代鉛球的直接起源。
參考鏈接:推鉛球-網路
㈥ 怎麼練習扔鉛球,該怎麼練
1、力量練習
扔鉛球並不只練習上肢力量,全身都很重要,尤其是腰腹力量,腰腹力量是很多運動的基礎,杠鈴等器械訓練就最好了,同時配合一些徒手的練習,如俯卧撐,跪跳起等等一系列的田徑基本素質練習,同時要注意有一個效果很好的准備活動,避免運動損傷等。可使用啞鈴練習,兩腳左右開立,兩手屈臂持啞鈴於肩上,連續快速向上推舉。
2、動作練習
鉛球的正確放位是在鎖骨內端上方,緊貼頸部。出手時出手角應保持在35°~45°之間,頭向上看 。持球的正確動作是五指自然分開,將球放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根處。拇指和小拇指貼在球的兩側。出手後重心回到右腿,身體是超越器械的。
3、發力順序
注意發力順序,自腳到手,全身發力,並不只是靠手臂的力量,出手瞬間食指和中指用力撥球,出手角度要大,出手後要有高度,出手速度要快,也就是說要有一個好的初速度。
(6)推鉛球力量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比賽標准:在男子比賽中,鉛球直徑必須在110-130毫米之間,女子則在95-110毫米之間。鉛球比賽中運動都是在投擲圈中站立開始投擲。投擲圈外圍是鐵鑲的邊,有6毫米厚,頂端塗白。在投擲時,運動員不能接觸鐵邊的頂端或者投擲圈以外的地面。鉛球的投擲圈直徑2.135米。
鉛球投擲圈的正前方放著一個木質的擋板1.21-1.23米長,它是用來防止運動員滑出圈外的。運動員可以碰擋板的內側,但不能碰擋板的頂部。在比賽中,著陸區都是由煤渣、草坪或者其他能留下印記的物質構成的平坦區域。每一個扇區由5厘米寬的白線分開。在鉛球比賽中,著陸區的扇面角度在2003年由以前的40度改為了34.92度。
㈦ 原地側向推鉛球的訓練方法
1.學習握、持球的方法;
握球方法: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開,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支撐球的兩側,掌心不觸球。
持球方法:將球握好後,放在鎖骨窩處,頭部稍向右靠,用頸部和下顎貼緊鉛球,右手頂球,肘部稍外展,
2.原地側向推鉛球的規范站位:
設「投擲方向線」側對投擲方向,前足尖觸方向線,足弓一側與線形成40度~45度角,後足踵觸方向線,足弓一側形成90度~135度,兩足間距略大於本人肩寬至一個半肩寬。上體以支撐腿(後腿)為軸略後轉,重心壓在略屈的後腿上,後腿大小腿夾角約130度左右,雙腿的視點約在後足尖所指方向前 1米處,不持球臂所指方向為後足尖附近呈垂直地平線狀態。
3.原地側向推鉛球的用力順序。
1)按規范站位後,重心留在後腿上,重心由後支撐移動到前腿,接近前腿支撐時,順前移之勢,作轉體挺胸,頂肩,推撥出手。
方法: ⑴徒手模仿練習(先慢後快)
⑵持實心球或輕鉛球完成轉體挺胸頂肩,推撥出手練習。
2)按規范站位後,重心留在後腿上,後腿略屈,後腿的足前掌內側蹬地,使重心前移和轉髖,重心接近前腿轉髖帶動轉體,挺胸,頂肩,推臂,撥球出手。
方法:⑴聽口令徒手模仿練習(一令一動以熟記動作順序)
⑵徒手完成蹬、轉、送、挺、頂、推、撥連貫練習,
⑶右手拉橡皮筋做蹬、轉、送、挺、頂、推練習;
⑷持實心球進行完整技術練習;
⑸持輕、重鉛球進行完整技術練習;
⑹原地側向推鉛球練習。
4.出手速度和角度:出手初速度和角度(38度~42度)好壞直接影響專項成績。
方法: ⑴各種推、拋實心球練習;
⑵右手拉橡皮筋進行快速出手練習;
⑶持實心球和輕鉛球進行完整技術練習;要求:出手速度快
⑷左腳踏助跳板原地推鉛球;改進出手角度
⑸持鉛球進行原地推鉛球練習。
5.身體平衡練習
在身體反復動作形成超越器械時,立即作後腿變前腿交換動作,右腿前伸,前腳掌制動,同時屈髖、屈腿,降重心低頭團身,臀部後坐,手臂回收並控制平衡。
方法: ⑴徒手完成技術動作練習;
⑵原地側向推鉛球練習。
㈧ 推鉛球技巧
1. 握球和持球:
握球的方法(以右手為例):五指自然分開,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自然地扶在球的兩側,手腕背屈,防止球體滑動和便於控制出球的方向。握好球後,把球放在肩上鎖骨窩處,貼著頸部,手稍外轉,掌心向前,屈肘。
2. 預備姿勢:
滑步(或旋轉)前的預備姿勢可分為高姿勢和低姿勢兩種。
高姿勢:持球後,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後沿附近。兩腳前後開立,相距20厘米至30厘米左右,右腳尖貼近圓圈,腳跟正對投擲方向。左腿在後自然彎屈,以前腳掌著地(有的以腳尖著地),腳跟提起,持球臂的肘略低於肩或與肩齊平,左臂自然上舉並稍向內,上體正直放鬆,體重落在右腿上,兩眼看前下方3米至5米處。
低姿勢:持球後背對投擲方向,站於圈內靠近後沿處,兩腳前後開立,相距50厘米至60厘米左右,右腳尖貼近圓圈,腳跟正對投擲方向,左腳在後,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左臂自然下垂並稍向內,兩腿彎屈,上體向圈外探出,體重落在右腿上,兩眼看前下方2米至3米處,持球臂肘部自然下垂,鉛球的投影點在右腳的右側前方。
3. 滑步:
滑步前先做一兩次預擺。預擺時,左腿自然彎屈,大腿用力向後上方擺起,右腿伸直,腳跟提起,前腳掌或全腳掌支撐體重,同時上體前屈,左臂微屈前伸,略為低頭,兩眼看前下方。左腿擺到一定高度,上體達到最大前屈時,回收左腿,同時右腿逐漸彎屈。當左腿回收靠近右腿時,臀部後移,左腿大腿向投擲方向擺出,右腿用力蹬伸。
4. 最後用力:
當滑步結束,左腳積極著地的一剎那,右膝和右腳向投擲方向蹬轉,推動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這時被扭緊和拉長的腰、背、髖部的大肌肉群收縮,使上體迅速向投擲方向抬起。左臂由胸前向左上方牽引,使肩帶肌肉拉長,身體左側對著投擲方向,上體向右側傾斜,左肩高於右肩,鉛球處於較低部位,形成推球前的最佳姿勢。
在兩腿繼續用力蹬地時,右肩前送,右臂迅速用力將球推出。此時兩腿的蹬直、右臂的推球和抬頭後仰是同時進行的。鉛球快離手時,手腕手指向外撥球。鉛球離手後,兩腿彎屈或交換,降低重心,維持身體平衡。
鉛球是田徑運動的投擲項目之一,它對增強體質,特別是發展軀乾和上下肢力量有顯著的作用。最早期是採用原地推鉛球的技術,後來經過時間的演變,逐漸出現了林林總總的方法,如側向前、側向滑步推。用廢棄的鉛制炮彈代替石頭進行模擬訓練,是現代鉛球的直接起源。
起源於古代人類用石塊獵取禽獸或防禦攻擊的活動。現代推鉛球始於14世紀40年代歐洲炮兵閑暇期間推擲炮彈的游戲和比賽,後逐漸形成體育運動項目。
鉛球的製作經歷了用鐵、鉛以及外鐵內鉛的過程。正式比賽男子鉛球的重量為7.26 公斤,直徑11~13厘米;女子鉛球的重量為4公斤,直徑為9.5 ~11厘米。
早期推鉛球沒有固定的方式,可以原地推,也可以助跑推;可以單手推,也可以雙手推;還出現過按體重分級別的比賽。最初採用原地推鉛球技術,後逐漸發展到側向推、上步側向推。
鉛球比賽中運動都是在投擲圈中站立開始投擲。投擲圈外圍是鐵鑲的邊,有6毫米厚,頂端塗白。在投擲時,運動員不能接觸鐵邊的頂端或者投擲圈以外的地面。鉛球的投擲圈直徑2.135米。
鉛球投擲圈的正前方放著一個木質的擋板1.21-1.23米長,它是用來防止運動員滑出圈外的。運動員可以碰擋板的內側,但不能碰擋板的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