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幼兒園15減3的教學方法

幼兒園15減3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5 09:42:44

如何讓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學好加減法

幾個月以前,我也是一位迷茫的媽媽,如何教孩子數學,成了讓我很頭疼的事,一直以為這是老師的事,孩子上學前班可以跟老師學,可是這是個對數學極其敏感的孩子,似乎等不及讓老師來教她,四歲一過,跟著階梯數學進入了加減運算的世界。 越是不在意,越是能感覺到孩子的進步,當九月份小傢伙學會了20以內加減的時候,我才開始著急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數學,哪知我得准備遠遠落在了孩子的後面,常常發現小朋友自己已經會了,我才開始引導孩子用最快捷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來糾正孩子的演算法,這樣也好,至少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礎上來學的,而不用學前班的灌輸式的方法。一路走來,倒是積累了一些經驗。 首先學加減法的基礎,必須學會1—100的數數,100—1的倒數,至少二十以內的點數取物。這些東西朵朵小朋友四歲時就全部完成了,特別是倒數,讓我很意外很驚訝,因為我從沒教過她。所以我常說這個孩子對數字很敏感。 十以內的加法小朋友很順利,但是減法小朋友開始時一定要看到實物才算得出來,特別是10-9之類的,我們看起來很容易,孩子算起來卻覺得很難,想這類大數減大數,孩子最初算是老是出錯,我只是點了孩子一句話,「10-9=,其實就是10比9多多少?」一句話,小朋友的十以內減法就此過關。 想著今年朵朵才上大班,覺得會這些已經足夠了,不想偶然之間發現,小傢伙已經會進位了,雖然我知道是在心裡數出來的,還是讓我很驚訝,於是,我開始到處找學習進位的方法,在朵朵買的口算書上,我找到了,現在很流行的二十一內進位加法的演算法就是----湊十法。後來我問過上學前班的孩子家長,也得到了證實。 所謂湊十法,舉例來說比如8+7= ,用湊十法來算就是8+7=8+2+5=15,16—9= 16—6—3=7.這個演算法要求孩子是以內加減法熟練,10的組成熟悉。 起初以為孩子不容易學會,我用擺蘑菇丁(小顆粒玩具)來讓孩子體會,熟悉,幾次以後我也淡忘了,事實是,再後來做題時,孩子清晰的說出了思路,用的就是湊十法,才發現其實孩子還是理解了。 到了任意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時,小朋友還是用湊十法,但是根據題型的不同,有時湊前面有時湊後面,我發現這時很容易出錯。像這樣58+6=,和23+9=,好在這個時候小傢伙的二十以內加減法已經很熟練了,所以我思考後提出這樣的演算法58+6=50+(8+6)=50+14=64。小朋友很容易就接受了。 再遇到借位減法時,我第一次向小朋友講述了借位的概念,因為只是涉及到兩位數減一位數,所以理解起來並不困難。 跟著新思維的數學訓練,很快就涉及到兩位數的加減法,整數加減很容易,但是兩個數都不是整數,朵朵就開始出錯,我發現其實是孩子沒有數的概念,拿來蘑菇丁,我們一起擺來做題,很快孩子就明白了數的的關系,我也發現了口算的好處,口算24就讀做二十四,2是表示二十,讀出口立即就明白了,這遠比學前班教的列豎式數位對齊,在十位是表示十,比這個好理解多了。而且我一直不贊成太小的孩子用豎式教孩子計算,理解的孩子好些,沒有理解的孩子就只是做機械的二十以內的加減運算了,即使會做,但沒有明白數的關系和量的概念。而且會了口算再學豎式計算,只會更容易,所以朵朵的豎式計算我是不會教她的,留給學前班的老師教吧。 最難得兩位加兩位進位的加法和退位的減法,我一直在思考怎麼和孩子講,從開始學加減法,一直是我跟在孩子的後面,她會做了我在教,到最後這個時期才是我主動先思考,但是等我想好了怎麼教,小傢伙不知不覺中又跑到了我的前面。 十二月的某天,當我心血來潮教孩子怎麼做加法時,我寫下了27+14=,小朋友立即制止了我,:「媽媽,你不用教我,我會算。」思考了一會,小朋友脫口而出:「41」我驚訝的問:「你怎麼算的?」小朋友的演算法27+14=27+10+4=37+4=41,思維很正確,但是和我的想法不同,我的方法是27+14=20+10+7+4=30+11=41,這樣思路更清晰一些,錯我率會更低,小朋友還是聽從了我的演算法。 兩位減兩位借位減法是我唯一一次先教的,54—28=,我的思路54—28,先用50—20等於30,4—8不夠減,從30中借10,那麼三十就變成20,後面14—8=6,20+6=26,一遍講過,覺得小朋友似懂非懂,就沒再重復講,之後的幾天一直在想是不是還有更容易讓孩子理解的好方法?那知小朋友自己已經在悄悄的消化著,幾天過後,我又問起時,小朋友已經在我開口之前算出了正確答案。 朵朵的加減法都是在口算狀態下完成的,小朋友有興趣加上對數字敏感,所以進步的很快,這一點就連我也很意外。 整個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孩子數的概念,這一點階梯數學和新思維數學訓練做的都很好,省了我不少時間,再加上擺放蘑菇丁,更明確了數的概念,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因為我的教授過程大都是在朵朵自己會做題之後,所以孩子接受的時間很短,我覺得孩子自己體會也很重要,就算是用最笨的方法,她能算出來,就說明她明白這個數字關系。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讓孩子更容易理解,運算起來更簡便。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1、首先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要讓他主動的去學習。 被動的學習是很枯燥的,那樣只能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感。 2、要時刻記著誇獎孩子,贊揚是激起興趣的興奮劑,要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 3、要有耐心和信心,和孩子一起分享學習上的得失。 4、做孩子最好的朋友 5、在實踐中你還可以總結一些經驗,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孩子計算能力的提高,口算是基礎。1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又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基礎,所以1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必須使幼兒非常熟練。無論家長,還是老師我們在進行教學和輔導時都應先易後難。 在教學時先讓孩子分學具(計數棍、玩具、各種圖形)等等,使孩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了解數的組成與分解,然後在進行加減法教學,因為數的組成與分解時10以內加減法教學的基礎,熟練掌握數的組成之後,進行加減法口算就容易多了。 把加減法與數的組成聯系起來,目的是使孩子真正明白加減法的算理。以數字「5」的組成與分解為例,「5」可以分成「2」和「3」,「2」和「3」組成「5」。加法的意義就是把兩部分合並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2」和「3」組成「5」也就是把「2」和「3」合起來,即2+3=5。減法就是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5可以分成2和3,就是從總數5里去掉2就剩另一部分3,去掉3就剩另一部分2.即5-2=3、5-3=2. 10以內加減法教學可以從以下四方面進行: (1)、幼兒動手操作學具,通過分學具得出數的組成。 (2)、熟練掌握數的組成。可以邊操作邊說數的組成;可以吧數的組成製成卡片進行訓練,看卡片已各種形式讓幼兒說,為加減法口算作準備。 (3)、列式計算。通過擺學具列出算式,因為有樹的組成作基礎,計算結果也就簡單多了。 (4)、口算加減法的訓練。在幼兒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進行形式多樣的口算練習。如:把數的組成製成卡片進行練習。以5可以分成2和3為例,出示卡片既可以讓幼兒說出數的組成與分解,還可以看卡片說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加法算式。另外可以製作口算卡片進行練習,如:2+3=5,開始可以寫出結果,讓幼兒看算式完整的地讀,然後去掉結果,讓幼兒讀;最後看算式,不重復題目直接說出結果。這樣循序漸進,可以照顧到口算能力較差的幼兒,使幼兒的口算能力得以提高。 除了採用以上的方法進行練習外,還應重視孩子的聽算、視算,聽算和視算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鍛煉幼兒的聽力,還可以提高幼兒的思維反應能力。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每天讓孩子在園對照黑板抄題、算題的目的所在。 10以內加減法是學習2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教育督促幼兒熟練掌握。按照說數的組成、讀口算卡片、寫口算題、讀口算題、聽算的過程訓練幼兒,口算速度逐步

② 幼兒園大班數學十以內的加減法怎麼教

《輕松學幼兒數學(4):10以內的加減法》由一線教師權威編寫,緊貼最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內容編排從日常生活入手,通過孩子最熟悉的東西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全書數字書寫規范,體型新穎多樣,配以趣味性的圖片,讓孩子懷著輕松愉悅的心情學好。

③ 大班小朋友10以內的加減法怎麼教的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系: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
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
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到「加」時,就是
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
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④ 學前班數學加減法怎麼教

1、小棒法。教寶寶學習加減法的方法有小棒法。跟孩子准備好一些小棒,在教孩子的時候,讓孩子一根根的數,通過數小棒來直觀的認識加減法,用什麼加什麼,就喊寶寶按數量數,相信多數兩次寶寶就知道了。


2、兒歌法。教寶寶學習加減法可採用兒歌法。把這些簡單的加減法運算編成一些兒歌,教寶寶一遍又一遍的唱,兒歌的朗朗上口,寶寶唱幾遍也就會了,而且孩子天生就對歌曲比較感興趣,相信只要寶寶願意跟家長學,學會加減法也不是什麼難事了。

3、口訣法。教孩子學習加減法可採用口訣法。加減法都有對應的口訣表,在教孩子學習的時候,就直接教孩子背這些口訣表,相信多背幾次 寶寶也就會讀了,會讀的同時,寶寶其實潛意識里也就會運算了,至少說簡單的加減法是會的。

4、玩具法。教孩子學習加減法可採用玩具法。跟孩子拿一個又一個的玩具,邊玩玩具邊學習加減法,這樣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相信孩子學習的效果更佳一些,而且也學得進去一些,而且記憶也要深刻一些的。這就是典型的寓教於樂。

(4)幼兒園15減3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教寶寶要有耐心。教孩子學習加減法,還得要有耐心才行。寶寶在初學期,教一兩次不會也很正常,這個時候家長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假如你動不動就和寶寶生氣,或者是斥責寶寶的話,估計孩子都不想學了,因為有心理陰影的影響,估計潛意識里會抗拒。

秉持先易後難原則。教孩子學習加減法,要秉持先易後難的原則。孩子還小,一切都還處於認知階段,作為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就要記住孩子的特性,千萬不要期望你的孩子一下子就能學會,因為寶寶本身年齡小,教幾次都記不住也很正常,而且簡單的都沒弄會,又去喊孩子學習難的,估計也還是很具體,相信寶寶也很難學會了。

⑤ 幼兒園老師怎麼教數學十五之內的減法題

手指速算秘訣初級:100以內加法准備:教師在帶讀以下口訣並做相關手指游戲前,需發出口令「清零」,幼兒馬上雙手擊掌,然後緊握雙拳在胸前,聚精會神做好准備。(注意:手心朝里,兩拳間隔距離以方便雙手出指為准,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 一、手指定位口訣我有一雙手,代表九十九;左手定十位,九十我會數;右手定個位,從一數到九;加減很方便,計算不用愁。 二、手指定數口訣食指伸開「l」,中指伸開「2」;無名指為「3」,小指伸開「4」;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記住;再伸食指到小指,「6」「7」「8」「9」排成數。 三、右手出指練習口訣一馬當先,二虎相爭,三言兩語,四海為家,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七上八下,八仙過海,九牛一毛,十萬火急。一言九鼎,二龍戲珠,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五穀豐登,六神無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瓏,九牛一毛,十全十美。(註:念到「十萬火急」或「十全十美」時,右手握拳,左手出「1」,代表進位。) 四、左手出指練習口訣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註:念到「一百」時,雙手擊掌,然後緊握雙拳在胸前。) 五、雙手出數練習1 5、2 3、4 6、99、5 8、73、61……(註:根據各年齡段幼兒認知水平,選擇出數的大小。) 六、加法練習注意:在做加法練習時,比如「3+5」,右手先出「3」,「+5」的過程是:嘴裡念「加1」,出小拇指;嘴裡念「加2」,四指一提伸大拇指(注意在出指的過程中大拇指只代表「1」,只有在定數的時候,大拇指才當成「5」);嘴裡念「加3」,出食指;嘴裡念「加4」,出中指;嘴裡念「加5」,出無名指。此時開始定數,右手手指只有小拇指未打開,結果即為「8」。 (1)個位數加法練習(10以內加法練習)1+12+l、2+23+l、3+ 2、3+34+l、4+2、4+3、4+45+ 1、5+2、5+3、5+ 4、5+51+1、1+2、1+3、1+4、1+5、1+6、1+ 7、1+8、1+92+l、2+2、2+3、2+4、2+5、2+6、2+7、2+83+l、3+2、3+3、3+4、3+5、3+6、3+74+l、4+2、4+3、4+4、4+5、4+65+1、5+2、5+3、5+4、5+5(2)十位數加法練習10+1020+l0、20+2030+l0、30+20、30+3040+l0、40+20、40+30、40+4050+10、50+20、50+30、50+40、50+5010+10、10+20、10+30、10+40、10+50、10+60、10+70、10+80、10+9020+l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30+l0、30+20、30+30、30+40、30+50、30+60、30+7040+l0、40+20、40+30、40+40、40+50、40+6050+10、50+20、50+30、50+40、50+50(3)一百以內加法混合練習3+5、4+5、l+5、6+5、8+7、9+l、9+3、7+1013+12、24+17、49+2、47+6、43+8、46+54,38+62……(4)一百以內連加混合練習23+18+19+24+16、18+6+49+27……

⑥ 怎麼教大班孩子加減法

20以內的數的分成及加減法,是幼兒對數與量的基本認識。是幼兒園教材中的學習內容。如何教好「20以內的加法」呢?我在這里談幾點自己教女兒學習「20以內的加法」的心得。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系: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
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
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到「加」時,就是
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候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2、個、十位相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
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⑦ 大班小朋友十以上加減法老師怎麼教的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系: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
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
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到「加」時,就是
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
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⑧ 如何教幼兒園孩子學習加減法,

一、教幼兒園孩子學習加減法的方法

1、讓孩子能夠從小得多鍛煉,能夠學會數數,在學習數學計算的時候,是作為一個前提的條件,讓寶寶熟練地能夠從一數到100,從某個數開始繼續的數下去,然後再倒數回來,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

2、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同現實結合起來,或者是在玩耍一起吃東西的時候去進行引導,讓孩子對數學有一個敏感度,能夠增強孩子的求知慾,比如在家裡玩耍的時候,要讓孩子注意到房間的不同的玩具,告訴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形狀。

3、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讓孩子能夠從數學游戲當中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比如堆積木或者是玩兒積木的時候,對數字會有一個基本的概念,讓孩子能夠熟悉和親切的去進行分類和計算,感知著一些玩具的尺寸和形狀。

二、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希望自己的寶寶從小都會比較聰明,早教雖然好,但是也要根據寶寶的實際的情況,通過寶寶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來進行教育,千萬不要強加於給寶寶更多的壓力,這樣會造成寶寶的預防心理。

⑨ 幼兒園大班數學加減法怎麼教學方法

最好是有學具,或多媒體,出示情景圖,首先理解情景圖中每個數的意思,然後,提出問題,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由學生完成回答,根據學生回答情況老師及時的在語言上和方法上,給予指導。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15減3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銅炊鍋使用方法 瀏覽:819
電路的圖示方法有什麼 瀏覽:884
支付寶解除關聯手機號的操作方法 瀏覽:44
加熱試管的方法圖片 瀏覽:704
3點減1點計算方法 瀏覽:610
兒童吊頂蚊帳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768
平果手機用什麼方法變得音量大 瀏覽:697
少虧錢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431
男生蝴蝶斑的治療方法 瀏覽:328
坐便器的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591
你到底用什麼方法掠走我的芳心 瀏覽:43
確定剪切連接件的方法 瀏覽:52
邦列安使用方法 瀏覽:792
如何給自己洗頭發的正確方法 瀏覽:364
1723減23x7用簡便方法怎麼計算 瀏覽:524
高階段如何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法 瀏覽:86
如何將數據轉換成數字方法 瀏覽:595
描寫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作用 瀏覽:427
間接測量方法包括 瀏覽:992
燧石雜質解決方法 瀏覽:1005